七年级 教学目标分解2.docx
《七年级 教学目标分解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 教学目标分解2.docx(16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教学目标分解2
绵阳市三台县三台外国语数学学科公共教学资源库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17课时)(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分解
学习类别
学习内容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
检测方法
识记
理解
应用
分析
综合
概括
比较
兴趣
价
值
1.1正数和负数
了解正数与负数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
√
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明确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
√
√
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
√
1.2.1有理数
正确理解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能够准确区分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
√
√
√
√
掌握有理数的分类方法,会对有理数进行分类,体验分类是数学上常用的处理问题的方法。
√
√
1.2.2数轴
理解数轴的概念,会画数轴。
√
√
√
知道如何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能说出数轴上表示有理数的点所表示的数;知道任何一个有理数在数轴上都有唯一的点与之对应;会利用数轴解决有关问题。
√
√
√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由直观认识到理性认识,从而建立数轴概念;通过数轴概念的学习,初步体会对应、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进而初步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性。
√
√
1.2.3相反数
掌握相反数的概念,给出一个数能求出它的相反数。
√
√
√
通过解释相反数的几何意义,进一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
1.2.4绝对值
理解绝对值的概念及几何意义,通过从数形两个方面理解绝对值的意义,初步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
√
√
√
会求一个数的绝对值,知道一个数的绝对值,会求这个数。
√
√
掌握绝对值的有关性质。
√
√
√
√
√
√
通过应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第一章有理数》教学目标双向表
学习类别
学习内容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
检测方法
识记
理解
应用
分析
综合
概括
比较
兴趣
价
值
1.3.1有理数的加法
(1)
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
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准确地进行加法运算。
√
√
√
在数学中适当渗透分类讨论思想。
√
√
1.3.1有理数的加法
(2)
使学生掌握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并能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
√
√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及运算能力。
√
√
1.3.2有理数的减法
(1)
经历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
能较熟练的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
初步体验由减法法则把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为有理数加法运算的数学转化思想。
√
√
1.3.2有理数的减法
(2)
了解代数和的概念,理解有理数的加减法可以互相转化,会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
√
√
通过学习一切加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继续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
√
通过加法运算练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
1.4.1有理数的乘法
(1)
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测的能力。
√
√
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
了解有理数的倒数定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
√
√
1.4.1有理数的乘法
(2)
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等能力。
√
√
√
√
理解并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分配律。
√
√
√
√
能运用乘法运算律简化计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
学习类别
学习内容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
检测方法
识记
理解
应用
分析
综合
概括
比较
兴趣
价
值
1.4.1有理数的乘法(3)
学生经过观察、合作交流、讨论总结出去括号的法则,并较为牢固的掌握。
√
√
能正确且较为熟练地运用去括号法则化简代数式。
√
√
锻炼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
√
√
让学生感受知识的产生,发展及形成过程,培养其勇于探索的精神。
1.4.2有理数的除法
(1)
理解有理数除法的意义,熟练掌握有理数处罚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
√
√
了解倒数的概念,会求有理数的倒数。
√
√
√
通过将除法运算转化为乘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转化思想。
√
√
通过有理数的除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
1.4.2有理数的除法
(2)
理解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顺序;正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
√
√
培养学生解题的良好习惯。
√
在观察、实践的过程中,获得有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初步经验。
√
√
√
1.5.1乘方
知道乘方运算与乘法运算的关系,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
√
√
知道指数、底数和幂的概念,会求有理数的正整数指数幂。
√
√
√
1.5.2科学记数法
借助身边熟悉的实例感受大数。
√
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
√
经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的方法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
√
1.5.3近似数
了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概念。
√
√
√
能按要求取近似数和保留有效数字。
√
体会近似数的意义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
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整式的加减》(5课时)(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分解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教学目标双向表
学习类别
学习内容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
检测方法
识记
理解
应用
分析
综合
概括
比较
兴趣
价
值
2.1整式
(1)
理解单项式、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的次数的概念,并能说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
√
√
能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
√
通过实例让学生经历由数字到用字母表示数字的过程;理解同一个式子可以表示不同的含义,即理解式子的一般性。
√
2.1整式
(2)
理解多项式、多项式的项、常数项、多项式的次数的概念,并能说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
√
√
能确定一个多项式的项数和次数。
√
√
2.2整式的加减
(1)
理解同类项的概念。
√
√
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能进行同类项的合并。
√
√
√
通过类比数的运算律得出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发展类比的思想方法。
在经历从集体问题抽象出同类项、合并同类项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
√
2.2整式的加减
(2)
学生经过观察、合作交流、讨论总结出去括号的法则,并能正确且较为熟练地运用去括号法则化简代数式。
√
√
√
让学生感受知识的产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培养其勇于探索的精神。
锻炼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
2.2整式的加减(3)
在复习去括号以及合并同类项法则的基础上,进行整式的加减。
√
使学生掌握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熟练地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
√
培养用代数的方法解决几何问题和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
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11课时)(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分解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教学目标双向表
学习类别
学习内容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
检测方法
识记
理解
应用
分析
综合
概括
比较
兴趣
价
值
3.1.1一元一次方程
了解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体会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
√
√
能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并通过方程解决问题。
√
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3.1.2等式的性质
了解等式的两条性质。
√
√
会用等式的性质解决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
√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及逻辑思维能力。
√
√
渗透“化归”的思想。
√
3.2解一元一次方程
(1)
通过运用算术和列方程两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优越性。
√
掌握用合并同类项解“ax+bx=c”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能熟练求解一元一次方程(数字系数),并判别解得合理性。
√
√
√
通过学生观察、独立思考的过程,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并尝试寻找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初步体会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文化。
√
√
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沟通,培养他们的协作意识。
3.2解一元一次方程
(2)
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解决问题,进一步认识方程模型的重要性。
√
掌握移项方法,学会解ax+b=cx+d”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理解解方程的目标,体会解法中蕴含的化归思想。
√
√
通过学生观察、独立思考等过程,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并尝试寻找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
学习类别
学习内容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
检测方法
识记
理解
应用
分析
综合
概括
比较
兴趣
价
值
3.2解一元一次方程(3)
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模型化的思想。
√
学会探索数列中的规律,建立等量关系,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
√
能正确地求解一元一次方程并判断解得合理性,通过运用算术和列方程两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列方程解应用题更简洁明了,省时省力。
√
√
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沟通,培养他们的写作意识。
3.3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与去分母1)
掌握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能熟练求解一元一次方程(数学系数),并判别解的合理性。
√
√
通过学生观察、独立思考等过程,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养成按客观规律办事的习惯。
3.3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与去分母2)
会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会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
√
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活动经历从实际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过程。
√
√
√
√
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中,初步体念一元一次方程的使用价值,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3.3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与去分母3)
会把实际问题建立成数学模型,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中“去分母”的方法,并能解这种类型的方程。
√
√
了解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
√
√
通过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逐步建立方程的思想,通过去分母解方程,让学生了解数学中的“化归”思想,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发展用方程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学习类别
学习内容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
检测方法
识记
理解
应用
分析
综合
概括
比较
兴趣
价
值
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1)
让学生学会分析盈亏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的列出方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
通过对盈亏问题的探索,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得密切关系,提高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和数学建模能力。
√
√
√
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2)
让学生掌握经济作物种植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出方程,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
√
√
通过对经济作物种植问题的探索,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得密切关系,提高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和数学建模能力。
√
√
√
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3)
结合球赛积分表,使学生掌握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方法,发展学生的观察与推理能力。
√
√
通过探索球赛积分与胜负场数之间的数量关系,进一步体会一元一次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
√
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10课时)(人教版)
二、教学目标分解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教学目标双向表
学习类别
学习内容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
检测方法
识记
理解
应用
分析
综合
概括
比较
兴趣
价
值
4.1.1几何图形
(1)
观察生活中的大量实物,认识基本的集合体。
√
通过比较不同的物体学会观察不同物体间的特征,体会几何体的联系与区别。
√
√
4.1.1几何图形
(2)
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一样的结果,了解为什么要从不同方向看。
√
√
√
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
√
√
在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相互转化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
4.1.1几何图形(3)
直观认识一些简单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
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
√
√
明确多面体可由平面图形围成。
√
4.1.2点、线、面、体
通过具体的几何体使学生机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的几何特征,感受它们之间的关系。
√
√
通过学习点、线、面的运动轨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
√
养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自主学习的方式。
4.2直线、射线、线段
(1)
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和它们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
√
√
√
掌握关于直线的基本事实: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了解它们在生活和生产实际中的运用。
√
√
直观的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具有相交与不相交两种位置关系。
√
经历运用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想象,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几何图形的知识与技能。
√
√
√
学习类别
学习内容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
检测方法
识记
理解
应用
分析
综合
概括
比较
兴趣
价
值
4.2直线、射线、线段
(2)
结合图形认识线段间的数量关系,学会比较线段的大小。
√
√
利用丰富的活动情景,让学生体验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并能初步运用。
√
√
知道两点之间的距离和线段中点的含义。
√
√
4.3.1角
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角,理解角的两种描述方法;掌握角的表示方法。
√
√
√
会正确使用量角器,认识角的单位,会进行度、分、秒的简单计算。
√
√
经历运用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由学生观察实物图形抽象出角的定义,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通过角的两个定义的得出,培养学生多角度的分析考虑问题的能力。
√
√
√
√
4.3.2角的比较与运算
使学生通过联想线段大小的比较方法,找到角的大小的比较方法。
√
√
使学生通过联想线段的和、差的作法,掌握角的和、差的作法和计算。
√
√
使学生掌握角的平分线的定义。
√
√
培养学生类比联想的思维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
4.3.3余角和补角
在具体情境中了解余角、补角和方位角,懂得等角(同角)的余角相等,等角(同角)的补角相等,并能运用这些性质解决具体问题。
√
√
√
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学生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
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4.4课题学习
巩固立体图形的展开图知识,进一步体会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相互转化。
√
√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小组内互助、合作意识及团体精神。
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12课时)(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分解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教学目标双向表
学习类别
学习内容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
检测方法
识记
理解
应用
分析
综合
概括
比较
兴趣
价
值
5.1.1
相交线
了解对顶角与邻补角的概念,能从图中辨认对顶角与邻补角.
√
√
√
知道“对顶角相等”
√
√
了解“对顶角相等”的推理过程
√
经历探究对顶角、邻补角的位置关系的过程,建立空间观念;通过分析具体图形得到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已知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
5.1.2垂线
了解垂线、垂线段、点到直线的距离等概念,理解垂线的性质,掌握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并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
√
√
经历观察、分析、概括、论述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及推理能力,进一步训练学生动手作图能力。
√
√
5.1.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掌握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
√
√
√
根据图形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及它们是哪两条直线被哪两条直线所截得到
√
√
√
经历观察、实验、探究的过程,探究一条直线分别与两条直线相交(或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构成的八个角(三线八角)中,不共顶点的两个角之间的位置关系。
√
在复杂图形中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时,可沿角的边将图形补全或把多余的线暂时略去,找到三线八角的基本图形,从而确定它们的位置关系。
√
5.2.1
平行线
了解平行线的概念,知道在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掌握平行公理及平行线的画法,会用平行线的传递性进行推理
√
√
√
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的学习过程,养成既能独立思考,又能合作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
5.2.2
平行线的判定
理清并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掌握平行线的三种判定方法。
会正确地书写简单的推理过程。
√
√
√
经历观察、分析、概括、推理论证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简单的推理判断能力,养成既能自主探索,又能合作探究、共同提高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
√
√
5.3.1
平行线的性质
使学生理解平行线的性质,能知道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的区别,并会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
√
√
体会“观察—猜想—实验—归纳—验证”的研究问题方法。
√
√
5.3.2
命题、定理
了解命题、真命题、假命题含义,会区分命题的条件(题设)和结论,奠定推理论证的基础。
√
√
√
初步体会合理化思想,使学生明确命题的含义
√
5.4平移
了解平移的特征,能发现特殊图案的共同特点,并能根据这个特点绘制图形。
√
√
√
能发现、归纳图形平移的特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