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史.docx
《中国古代文化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化史.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古代文化史
中国古代文化史
(《尚书》研究)
一·导论
儒家文化有五家经典,它们是:
《诗》、《书》、《礼》、《易》、《春秋》(第六经为《乐》,已丢失)。
注:
《易》内容为哲学,《春秋》内容为当代史,《书》经是儒家的教材。
《书》是当时记录夏商周的政治文献汇编,在中国古代二千多年之中居于意识形态的最高端,它深深影响中国人的精神和心灵,是中国人的精神故园。
《尚书》研究有三层意思:
1、与一般性质的通史不一样。
2、与一般的心得区别开来。
3、所讲的内容都不是定论,要有自己的思维。
二·《尚书》与《周书》
《尚书》就是“上古之书”,它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虞夏书,第二部分是商书,第三部分是周书。
其中虞夏书有四篇,它们是《尧典》、《皋陶谟》、《禹贡》、《甘誓》。
《尧典》记载了尧和舜与他们的大臣处理政务的史实,其中最著名的有四件事:
一是治水,二是巡狩,三是敬授民时,四是禅让。
《皋陶谟》的内容是记载大禹与皋陶的对话。
皋陶是中国古代第一个制定刑法的人。
《禹贡》记载的是大禹治水的故事,以及治水后规定九州贡纳贡赋的情况。
《甘誓》记载的是夏禹与有扈氏在甘的地方作战时所做的动员令。
商书有五篇,它们是《汤誓》、《盘庚》、《高宗肜日》、《西伯戡黎》、《微子》。
《汤誓》记载的是商汤和夏桀决战时商汤的一个动员令。
《盘庚》是盘庚率领殷人迁都到殷的动员讲话。
《高宗肜日》是记载高宗肜日的这一天。
《西伯戡黎》是记载武王在勘定黎的叛乱之后引发有识之士的恐慌,因此向帝辛要求改弦更张。
《微子》是帝辛同父同母的哥哥,讲的是微子面临商王朝即将衰亡的感叹。
其中《盘庚》学者认为比较可信,源自商代的原始篇章。
但对其他四篇怀疑较多。
周书共十九篇:
《牧誓》、《洪范》、《金縢》、《大诰》、《康诰》、《酒诰》、《梓材》、《召诰》、《雒诰》、《多士》、《无逸》、《君奭》、《多方》、《立政》、《顾命》、《吕刑》、《文侯之命》、《费誓》、《秦誓》。
《牧誓》是周武王和商纣王在牧野交战时所做的动员令。
《洪范》是治国安邦的统治大法。
由九个方面组成,叫做“洪范九畴”。
《洪范》的开头有一个序,序是交代洪范的来历的。
讲的是武王伐纣之后,箕子投降,被武王带到鎬京,武王问他治国之道,箕子说出洪范,相传是大禹治水时的天赐之书。
《金縢》记载了武王去世及周公东征的史实。
《大诰》是周公东挣钱向天下发布的诰命。
《康诰》是周公封建其弟康叔于魏的诰命。
《酒诰》、《梓材》是周公对其子弟的劝诫,劝诫他们不要饮酒误事,要勤政爱民。
《召诰》记载了周公和召公营建洛邑的经过及二人的对话。
《雒诰》记载的是成王亲政后,在洛邑命令周公留守洛邑,统治东方的诰命。
《多士》是对于殷遗民发布的诰命。
《无逸》是周公告诫不要贪图安逸享受,要体会百姓痛苦的讲话。
《君奭》是记载周公与召公的讲话。
《多方》是周公对被征服的方国的首领及部分殷遗民的讲话。
《立政》是周公对成王所讲的对于西周政治制度的设计。
《顾命》是康王的登基大典。
《吕刑》记载的是牧王制定刑法的历史事实。
《文侯之命》记载的是平王对晋文侯的讲话。
《费誓》是周公的长子鲁公伯禽征伐淮夷的誓词。
《秦誓》是秦穆公在崤之战之后所做的誓词。
这十九篇中有八篇,《大诰》、《康诰》、《酒诰》、《梓材》、《召诰》、《雒诰》、《多士》、《多方》、学者称为“周初八篇”。
《尚书》共28篇,都是今文尚书。
《尚书》研究的主要内容:
1、《尚书》的文本研究。
2、《尚书》所载史实研究
3、《尚书》的政治思想研究。
要了解西周,除了了解《周书》十九篇外,还需要再了解八篇,这八篇为《逸周书》中的八篇,分别为《克殷》、《世俘》、《商誓》、《度邑》、《皇门》、《尝麦》、《祭公》、《芮良夫》。
《克殷》讲的是牧野之战的过程。
《世俘》讲的是武王伐纣的故事,从出发到回来长达四个月。
《商誓》记载的是武王离开商都是对商人发布的诰命(或立下的誓约)。
《度邑》记载了武王登临太室山(今河南嵩山),选择洛邑地址的历史史实。
《皇门》是周公摄政时与世家大族的谈话。
《尝麦》记载的是西周早期制定刑罚的史实。
《祭公》是西周时期牧王朝的一位大臣对牧王的忠告。
《芮良夫》是西周后期一位大臣芮良夫对当时一些奸臣的谴责。
这八篇也应该当作周书来对待。
三《尚书》研究的简史
以1919年为界,之前为一个时期,1919年至今为另一个时期。
在前面一个时期的两千多年中,有两条线索,第一条是宋清两朝学者证明“古文尚书”是伪作(之前提到的尚书28篇都是今文尚书),尤其是清代学者闫若璩,证明古文尚书是假的;第二条线索是历代王朝都把上述奉为意识形态的核心,尤其是虞夏书四篇。
这四篇虞夏书为我们勾勒了一个美好的时代,是中国古代儒学的理想社会,并且在尧舜时期实行禅让制。
近代以来学者对《尚书》的研究,顾颉刚的研究证明虞夏书是后人拟作,大概是在战国时期,顾颉刚还认为:
越是远古的帝王出现得越晚,因此提出一个假说:
“层累的造成古史”说,这就是著名的古史辩派的核心理论,此理论提出的前提就是对以尧典为核心的古书的审查,虞夏书是拟作的,是不可信的,不是虞夏时代的书。
商书除了《盘庚》之外也都是值得怀疑的,真正值得相信的是《周书》。
第三章、《周书》研究(上)
一、西周王朝的史官制度
在西周时代,周王朝和诸侯国都设立了史官,史官的地位很高,当时的史官以周王朝来说分两大类,第一类为太史寮,负责记录国家大事,负责起草文书,负责保管典籍、图书;另一类为内史(作册)寮,负责记录王的言论和辅助周王任命官员(当时叫册命)。
太史与内史都是史官,但二者地位不同,太史地位高,位列三公,而内史寮属于王室内官,长官叫做内史尹,二者是并列的。
二、诸侯国的史官
王朝的史官制度到诸侯国时就说不清了,内史与太史的关系也不清楚。
三、“君举必书”的原则
“君举必书”意思是君主的一言一行都要记录在册,发展为后来的《起居注》。
四、后人对西周史官制度的推测
班固《汉书》中的艺文志中提出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言为尚书,事为春秋。
《礼记》(主要是小戴礼记)中也有类似的说法,内容为右史记言,左史记事。
记言记事是有分别的,但是否是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目前来说,西周的文献中有右史,没有左史,但这种说法对后世影响很大。
五、《周书》管窥
鲁国有御书、礼书、象魏。
《左传》哀公三年,约公元前492年,鲁国的官署着火,鲁国大臣颁布三道命令,道道命令都涉及一种书,第一道命令涉及的是御书,即呈现给君主看的书,第二道命令涉及的是礼书,即关于礼制的书,第三道命令涉及象魏,即法令的书。
我们现在所讲的周书就来自于史官的记录。
《康诰》文本研究
“惟三月哉生魄,周公初基作新大邑于东洛阳,四方民大和会。
侯甸男邦采卫百工播民,和见士于周,周公咸勤,乃洪大诰治。
”
《康诰》开头可能不是《康诰》的东西-----宋代苏轼提出
真正的内容是从王若曰开始的,意为王是这样说的。
王若曰......
王曰......
王曰......
.
.
.
又曰......
曰......
王曰......
王曰......
.
.
.
王若曰......
能证明西周《康诰》正确的是西周青铜器上的铭文,著名的是毛公鼎(西周宣王时期),记载宣王册命毛公时对毛公说的话。
毛公鼎的格式:
王若曰......
王曰......
王曰......
.
.
.
王曰......
王曰......
由此证明康诰的行文格式是西周的,出开头一段外,其他应为真实的。
西周时用此行文格式说明在王讲话时背后有一个记录王讲话的史官。
就何种记录方式,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是提前书写的。
像于省吾,陈梦家等。
《洪范》的文本研究
《洪范》在中国古代是政治思想的代表,居于核心地位,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就是依照《洪范》来展开的,以至于有人建议建立洪范学,因为中国古代学术中被研究最多的是《洪范》,以至于被学者神化,“河图洛书”。
一、《洪范》到底作于何时?
1、传统观点是大禹治水时的天赐之书。
2、以顾颉刚为代表的一批学者认为成书于战国时代,依据的是书中的五行观点,另外依据司寇这一官职,出现于西周中期,是在春秋以后才被重视,成为六卿之一,从这点也可以看出大概成书于战国时代。
3、上个世纪20、30年代,刘节研究《洪范》中的音韵认为是战国时的书。
4、李学勤先生说《洪范》与某些西周出土的青铜器上的铭文相似,因此认为是西周时期的。
5、裘锡圭通过出土文物豳公盨上的铭文与《洪范》相对照,认为可能是西周的。
6、顾颉刚的弟子刘起釪也研究《洪范》的音韵,所得结果是《洪范》的音韵与《诗经》是相同的,因此认为是西周的书。
洪范九畴:
五行:
水、火、土、金、木
五事:
貌、言、视、听、思
八政:
五纪:
皇极:
(核心)
三德:
稽疑:
庶征:
五福六极:
以数为计,一曰...,二曰...,三曰...,......
以数为统,称五行,五事,八政......
二者的意义是相互补充的,因此二者都可以叫做以数为纪。
*《洪范》文本的最大特点就是三个层次都是以数为纪。
·关于《洪范》与邓小平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对比:
第一二者都是口头的;第二二者都是治国方略;因此可以说《洪范》是形成于口头的政治纲领,这也是《洪范》的性质。
用书写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是从墨子是开始的,这以前到周公时是口头和书面对半的,周公以前大部分为口头的。
课堂上关于以数为纪的讨论:
1、数字崇拜,数字迷信
2、谈话列点的需要
3、《周易》也是如此,二者相似
4、《洪范》与战国诸子的写作风格不同,后者多为长篇大论
5、《洪范》是法律规范,以数为纪便于记忆
6、身边的以数为纪,“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四有新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八荣八耻”等
第四章《尚书》文本研究(下)
—《世俘》的文本研究
《世俘》记载了武王伐纣的过程。
《世俘》文本存在的问题:
1.“维四月乙未日,武王成辟四方,通殷命,有国。
”顾颉刚先生认为是后人所加。
2.本文记录武王伐纣的过程,对于最后一段写纣王焚身和武王求玉的位置有质疑。
《世俘》的文本结构
第一段写武王成为天下的君主。
第二段来气写武王从镐京出发去伐纣一直写到武王杀了多少动物,写的是武王的俘获。
第三段写武王射杀一百多大臣献天献祖,是献俘。
第四段写的是武王俘获商人宝玉的情况。
小盂鼎
盂鼎有两个,一个是西周康王二十三年的,一个是西周康王二十五年的。
二十三年的称为大盂鼎,二十五年的称小盂鼎,小盂鼎记载了盂征伐鬼方的俘获,以及将俘获向上天向祖先贡献的礼制,简称献俘礼。
小盂鼎记载了西周初年的献俘礼,《世俘》也记载的是献俘礼,因此二者有可比性。
从开头到王若曰,记载的是盂报告俘获。
第二层记载盂和康王献俘。
第三层写献俘获的吧。
第四层写康王对盂的赏赐。
第三段:
王乎口口口令盂以区入,凡区以品。
根据区的繁体字和甲骨文写法想一想这里区指的是什么?
中国古代有个特点,十玉为区,《尔雅》中有记载。
因此认为此处区也指玉,王国维和李克勤都这样认为。
品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指的是单位,人可用品,田地可用品,宝玉也可用品,品的含义很多,玉是主要内容,所以品和区的内涵就是指玉。
总的来说,献俘礼大概是有四个层次,告俘,献俘,献玉,赏赐。
《世俘》的作者是按照献俘礼仪程序来组织材料,但并没有完全按顺序,而是用先声夺人的技巧编排材料。
但历代学者对武王俘获宝玉一段放于最后大惑不解。
《世俘》的文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