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
《最新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公开课教学设计
学科
语文
课题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能力
把握说明对象及本文的逻辑顺序。
过程
方法
通读文章,梳理层次来把握文章的说明内容,并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情感
态度
培养学生爱好科学、主动探寻自然奥秘的精神和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理解课文在组织材料上所体现出的严密的逻辑性。
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比较两篇短文写作的异同。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放映《侏罗纪公园》片段)
大家看过《侏罗纪公园》这部电影吧,一定会被那奇特的想像和栩栩如生的画面所震撼。
那么你们知道恐龙这个世界上最庞大的动物,为什么却在6 500万年前灭绝了呢?
恐龙的化石会告诉我们一些什么秘密呢?
请看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阿西莫夫是怎样为我们揭开谜底的。
(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文章,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小组讨论并指派代表回答下列问题:
1、两篇短文各自要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2、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但说明的角度不同,试比较。
明确:
1、第一篇《恐龙无处不在》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佐证了大陆漂移假说;第二篇《被压扁的沙子》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 绝。
2、这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但这一问题在每篇文章中所扮演的“角色”不 同。
在第一篇中,作者谈到恐龙灭绝的历史,谈到它的化石无处不有,是为了证明另一 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而在第二篇中,恐龙的灭绝则成为探讨的主题,“被 压扁的沙子”则成了证据。
观看电影视频,进入课堂情境。
自读文章,解决生字词。
小组探究,整体感知全篇内容,并在比较中明确两篇短文的主要内容和说明的侧重点。
回答问题。
使学生进入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和科学探究的好奇心,为课文认知做好情感的铺垫。
此题意在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对比阅读,培养学生善于多角度、多侧面看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三、研读《恐龙无处不在》,梳理内容,理清顺序
学生根据以下问题的提示,研读课文,提取信息:
1.“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由何而知?
2.“大陆漂移”使恐龙遍布世界的说法由何而来?
明确:
1986年在南极发现鸟臀目恐龙。
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
因而“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之说成立。
科学家并不满足于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最直接的结论,即“恐龙无处不在”。
他们就此产生了更多的疑问,如“恐龙何以在南极生存?
”“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进到另一个陆地上去的呢?
”深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是大陆漂移把恐龙带到了南极”。
3.作者谈恐龙的灭绝,谈到恐龙化石无处不在,是为了证明另一项科学理论—— 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
这些内容是 按什么顺序说明的?
分析作者的说明思路。
明确:
首先提出问题:
南极发现恐龙——恐龙并不适应南极气候
—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 个大陆上去的呢?
然后明确答案,分析问题:
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提出大陆板块构造理论—— “泛大陆,,形成时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后来“泛大陆’’又分裂成四部分一所以每一块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
最后得出结论:
“恐龙无处不在’’是支持“板块构造理论”
的新的有力证据。
作者在这里采用的是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理,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解剖,既严谨,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四、拓展提升
1、课文说明的对象涉及哪两个学科?
从中我们可以明白一个什么道理?
明确:
生物学(恐龙)—一地质学(板块理论)
确如文章开头所说:
“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在一个科学领域里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
2、这个道理对于我们的学习有何启示?
明确:
我们应该善于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分析问题。
3、关于本文所涉及的科学知识,你知道的还有哪些?
教师补充:
关于地壳运动、板块运动、恐龙灭绝的理论学说。
(具体内容见相关链接)
五、课堂总结:
世间任何一种现象都不会孤立存在,总是与其他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也要善于运用逻辑推理的思维方式;大胆想像,又要相信科学依据,那么
很多未解之谜都会被我们揭去神秘面纱。
带着问题研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提取重要信息,勾画重点语句。
举手回答
思考分析作者的说明思路,并回答。
明确说明顺序,并体会采用此种顺序的作用。
思考说明对象所涉及的学科领域,并思考不同科学领域之间具有的联系性特点。
谈启示。
交流自己积累的与本课有关的科学知识
明确本课的学习重点,感受科学分析问题的方式。
训练学生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并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探究,把握了文章前后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梳理文章的行文思路,进而理解文章采用的说明顺序——逻辑顺序,同时体会这种说明顺序的作用。
让学生思考不同科学领域之间存在的联系性,体会开头第一段话所起的提挈作用,并启示学生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
激励学生博览科学知识,对恐龙灭绝的探讨,给第二篇短文的学习奠定基础。
使学生明确本课学习的重点和意义,启发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并且要善于逻辑推理。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恐龙原是地球上的庞然大物,曾以900~1200属之众“统治”地球达一亿七千万年之久,后来一齐消失了。
它究竟是怎么灭绝的,至今仍然是科学的一个谜。
同学们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认为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本文是破解此谜的一个观点,同学们读后与自己已知的观点进行比较,看哪种观点更让人信服。
(揭示课题并板书)
二、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1.对于6500万年前恐龙的灭绝,科学界存在着哪两种对立的理论?
各自的依据是什么?
2.作者在本文中意在说明恐龙是怎样灭绝的?
明确:
科学界对于恐龙在6500万年遭遇灭顶之灾,存在着的两种对立的理论是:
“撞击说”和“火山说”。
“撞击说”的依据:
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
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
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
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
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火山说”的依据:
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作者意在说明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三、重点研读
根据以下问题的引导,学生边思考边研读文章,读后进行全班大讨论。
问题1:
在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中,作者为什么选择“撞击说”而否认“火山说”?
明确:
在作者看来,有论据验证的理论才能成立。
作者对前苏联科学家的实验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
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
这种被压扁的沙子因此被称为斯石英。
斯石英的原子之间结合的极为致密,在通常条件下,斯石英可以保持数百万年。
(列数字说明)
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斯石英,而且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区曾经受到过巨大陨石的撞击。
(举例子说明)
在进行过原子弹爆炸实验的场地也发现了斯石英,它是由膨胀火球的巨大压力形成的。
(举例子说明)
调用自己的课外知识宝库,畅所欲言,谈自己的看法和依据。
自读课文,思考问题,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回答。
带着问题深入研读课文。
讨论,交流。
质疑激趣,使学生进入情境,活跃课堂气氛,自然导入新课学习,明确了课文解读的目标。
整体把握本文的说明内容和层次。
为理清思路和说明顺序做准备。
通过对此问题的探讨,使学生梳理作者的逻辑推理过程,体会作者组织材料时严密的逻辑性。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由以上两例,作者认为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
火山活动地区至今没有发现过斯石英。
作者认为,地壳深处的斯石英可以通过火山喷发被携带到地表。
然而,喷发温度极高,岩石会被熔化,所以任何由火山携带而来的斯石英都被转化为普通的二氧化硅。
由此作者断定:
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过撞击。
加上科学家又有新的发现:
在岩层年龄为6500万年的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中,检验到了斯石英存在的一种原子排列。
就这样,作者最后确认,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问题2:
你能把作者的思路理清楚吗?
明确:
作者以科学发现和科学实验的成果为依据,层次清楚地说明了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
说明顺序:
科学发现→观点产生→科学研究发现→印证观点。
这是一种追本求源,由因到果的逻辑说明顺序。
问题3:
本文题目《被压扁的沙子》是否离题太远?
明确:
本文的题目不但没有离题,还能提示读者,恐龙灭绝的“撞击说”所以产生,与对被压扁的沙子的科学发现和科学研究密不可分。
此外,文题形象性强,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
四、延展提升
1、《恐龙无处不有》和《被压扁的沙子》两文所写内容及所采用说明顺序有何关联?
明确:
(1)都围绕恐龙展开说明内容;
(2)都以科学发现引发科学观点,科学研究印证科学观点为说明顺序;(3)两文都表明:
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2、两篇文章在探索自然奥秘的过程中,思考问题的方式有哪些相同之处?
提示:
都体现出多角度、跨学科地思考、分析问题的思维特征。
3、学习本文后你认为培养创造力需要哪些思维能力?
明确:
(2)多角度看问题,联想与想像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五、课堂总结:
科学家能从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中产生联想,经过怀疑、
推测、研究、论证之后有新的发现。
同学们要从中受到启发,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以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梳理行文思路。
明确说明顺序。
思考题目是否恰当并回答。
比较两篇短文的内容、说明顺序的相似之处。
感受科学地思考、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
使学生通观全篇,高度概括内容,准确理解前后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深入浅出地梳理行文思路,明确说明顺序。
揣摩课文题目与内容的关系,并体会这样拟题的好处,学习拟题的技巧。
比较阅读,强化理解两篇文章采用逻辑顺序的特点及说明的道理:
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结论。
激励学生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落实本课的情感目标。
作
业
设
计
1、学生借阅科普读物,从中了解与本文内容相关的科学知识
2、对一些自然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说明产生这种看法的依据,写成一段话或一篇文章
板
书
设
计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恐龙无处不在》————————→(佐证)大陆漂移假说 <地质学>
逻辑顺序 ∣
《被压扁的沙子》————————→(证明)外星撞击致恐龙灭绝 ↓
<化学、地理学>--------------------------------------------------------------------<天文学、生物学>
“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教
学
反
思
相
关
链
接
1关于地壳运动。
地壳是由各种固体岩石组成的层圈,和紧挨它下面的上地慢的固体岩石组成岩石圈。
岩石圈下面的下地幔是一层软的物质,被称作软流圈,它具有可塑性,可以缓慢流动。
软流圈中的各种物质由于物理和化学性质不同,使其内部发生变化。
于是,温度高、密度小的物质受热膨胀向上浮动,反过来,温度低、密度大的物质受冷收缩向下沉积,这样两种物质就形成热力和重力的对流。
向上流动的物质穿过软流圈上部接近岩石圈时,就沿着水平方向靠近和分离,由此影响到岩石同,引起地壳运动。
人们能够直接感觉到的火山爆发、地震等自然现象,便是地壳运动的证据。
2关于板块运动。
有人从世界地图上惊奇地发现:
现在南美洲东部巴西的凸出部分,恰恰是原来大洋彼岸非洲西海岸的凹陷部分;北美洲与欧洲和格陵兰也能完全吻合地拼在一起。
1921年,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根据这一现象提出了大陆漂移说,为了证实自己的理论,他进行了实地考察,在大洋彼岸对应的位置上,发现了相对应的山脉、矿产和相同的陆生动物化石。
1961年美国人赫斯和迪茨再进一步提出了海底扩张说。
由于大陆漂移学说研究的是大陆,海底扩张学说研究的是洋底。
如何从包括大陆和海底两个方面去统一认识全球构造呢?
于是,板块构造学说应运而生。
法国地震学家勒皮雄在研究了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以后,首创了板块学说。
它是ZO世纪6O年代轰动全球的地质构造学的变革。
它认为,地球岩石不是一个整体,而是被一些活动的海底构造如海岭、岛弧、海沟和海底水平断裂等,分割成大小不等的块体,它们浮在炽热的地幔表面不断运动,每个板块内部地壳稳定,而板块之间的边缘带上地壳活动较强,板块运动引起地壳运动,推动海底扩张,使洋壳不断更新,当两个板块相撞挤压时,就形成崇山峻岭;相对错动时,就形成断裂。
岛屿和海沟是由于两个板块俯冲并上提形成的,板块运动使地壳受压到一定程度,会造成火山爆发和地震。
板块学说把地球分成了6大板块,即太平洋、欧亚、印度洋、非洲、美洲和南极洲。
3关于恐龙的灭绝。
在距今大约23亿一8000万年的中生代,恐龙这个庞大的爬行动物,曾是称霸地球的生灵。
这些庞然大物在中生代的陆地上自由自在地生活了1亿多年。
但是随着中生代的结束,曾经不可一世的恐龙,竟悄悄地在地球上灭绝了。
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科学家们做了多种猜测:
一是气候变冷使得大部分食草恐龙因饥寒交迫死去,而以吃食草恐龙为生的食肉恐龙也自然随之而去;二是中生代的白垩纪后期,地壳活动频繁,地球上地震、火山喷发接连不断,大洪水也相继肆虐,动作笨拙的恐龙们因来不及逃脱而大量死去,侥幸剩余下来的却又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环境,最后便全部死掉;三是白垩纪后期,宇宙中有距离地球很近的新星或新星爆炸,大量高能射线辐射到地球上来,把很多恐龙及其他一些同时期的生物都杀死了;四是在白垩纪后期,可能有小行星直接撞击到地球上爆炸,造成恐龙大量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