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南京长江隧道桥梁施工安全防护技术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334512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47.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跨南京长江隧道桥梁施工安全防护技术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跨南京长江隧道桥梁施工安全防护技术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跨南京长江隧道桥梁施工安全防护技术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跨南京长江隧道桥梁施工安全防护技术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跨南京长江隧道桥梁施工安全防护技术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跨南京长江隧道桥梁施工安全防护技术方案.docx

《跨南京长江隧道桥梁施工安全防护技术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南京长江隧道桥梁施工安全防护技术方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跨南京长江隧道桥梁施工安全防护技术方案.docx

跨南京长江隧道桥梁施工安全防护技术方案

 

跨南京长江隧道桥梁施工安全防护方案

1工程简况

南京市浦口区江北滨江大道桥梁工程起止桩号为:

K9+078.346~K10+164.1,全长1106.2m。

桥梁横断面总宽度为39m,桥面设双向2.0%横坡,本桥具体孔跨布置为:

(3×43)+(66+120+66)+(3×43)+(54+90+54)+(2×47)+(3×55)+(3×43),共分为7联。

其中第二、四联为变高度预应力砼连续箱梁,其余均为等高度预应力砼连续箱梁。

其中第四联为跨纬七路桥,在10#墩与11#墩之间悬灌梁主跨90m跨越南京长江隧道,交角82°,南京长江隧道起始位置自江北至梅子洲,起止里程K3+230.000~K7+067.000,隧道为双洞,盾构法施工,外径14.5m,管片厚0.6m,已运营通车,隧道与两侧的10#墩、11#墩桩基的最小距离15m。

10#墩、11#墩设计桩径均为1.8m,设计桩长均为75m,每个墩14根桩,左右幅承台尺寸均为12.8长×10.8宽×3m高,左右幅墩柱均为6.9m长×5.112m宽×7.3m高。

南京长江大桥与滨江大道跨纬七路桥立面位置关系如下图所示。

图1-1南京长江隧道与跨纬七路桥立面图

地质情况从地面至设计桩底依次为:

②-1粉质粘土0~0.7m

②-2淤泥质粉质粘土0.7~9.8m

②-3粉质粘土与粉土互层9.8~26.3m

③-1粉细砂26.3~47.1m

③-4砾石47.1~53m

④-1粉细砂53~64.5m

④-3卵砾石64.5~66.3m

④-4砾砂66.3~73.8m

④-5砾石73.8~78.7m

2总体思路

根据《南京市长江桥梁隧道条例》(2011-10-1)第二章规划和建设第九条“……隧道安全保护区为隧道上方垂直区域及外缘两侧各二百M、隧道口外和连接线两侧边沟外缘或者隔离栅外缘起各一百M范围内……”及第四章路政管理第二十五条“长江桥梁隧道安全保护区内禁止堆放、储存易燃易爆物品,禁止从事采砂、采石、采矿、挖掘、取土、爆破等危及长江桥梁隧道安全的活动。

锚地设置应当尽量避让长江桥梁隧道安全保护区”的要求,本桥跨越纬七路长江隧道,在桥梁施工中需采取有效措施保证隧道安全。

在桥梁各工序施工中,对运营隧道安全影响最大的工序是桥梁桩基施工,距隧道最近的10#、11#墩,桥、隧交叉处地质情况为粉质粘与粉土互层、细砂层,在桥梁钻孔桩施工中,该地层为极易出现塌孔及透水,如出现塌孔透水现象,隧道附近砂层流失,可能会对运营隧道造成安全隐患。

为保证桥梁桩基施工中出现意外塌孔等事故后不对隧道造成影响,桥梁桩基施工中除采取措施控制钻孔桩出现塌孔等意外情况,并在桥梁桩基施工前,对桥、隧交叉处的地基进行加固隔离处理。

实际施工中常采用钢板桩或搅拌桩在桩基与隧道之间做一道止水帷幕,隔水效果二者相差不大。

但是由于隧道底部以下5m处距地面最大达到31m,若采用钢板桩防护,钢板桩无法打入,并且施工钢板桩时采用振动机械,对隧道两侧的原状土扰动较大,影响隧道的地基稳定。

水泥搅拌桩加固深度最深达到30m,钻头对地基的冲击力较小,对隧道两侧的原状土扰动较小,除可在桥梁桩基与隧道间形成止水帷幕,并可对隧道附近土体进行加固,永久保护隧道的安全,因此本工程选择水泥搅拌桩防护方案。

在桥梁施工中,避免在隧道上方设置集中荷载从而破坏隧道覆盖层,桥梁桩基施工中泥浆池等远离隧道布置,承台基坑开挖土方等弃土远离隧道,不得集中堆放。

具体防护方案:

靠近长江隧道侧采用Φ85cm水泥搅拌桩对10#墩及11#墩承台边线外扩1.5m的土体进行加固处理,加固宽度为2.8m,桩间咬合25cm,打入隧道底部以下5m,桩长31m;远离长江隧道侧采用Φ85cm水泥搅拌桩对10#墩及11#墩承台边线外扩1.5m的土体进行加固处理,加固宽度为2.8m,桩间咬合25cm,打入承台底部以下5m,桩长9m,承台采取明挖,利用水泥搅拌桩做支护。

3桥梁施工方案及安全防护措施

3.1桩基施工方案

钻孔前的现场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桩位放样,整理平整场地,布设施工便道及钢筋笼临时堆放场,设置供电及供水系统,制作和埋设5m长护筒,筑泥浆池,安装钻机并就位,泥浆的制备等。

采用反循环钻机钻孔,钠基膨润土造浆护壁成孔。

钻孔桩钢筋笼分段制作成型,吊车起吊接长后下放入孔。

拌和站集中拌和砼,由罐车运至现场,导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成桩。

桩身混凝土达龄期后,进行桩基检测。

图3.1-1钻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3.2承台施工方案

基坑开挖前,在左右幅承台四周打设水泥搅拌桩,其中远离长江隧道侧为9m长,靠近长江隧道侧为31m长,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当开挖至承台底以上30cm时停止机械开挖,改为人工挖基坑,保证地基土不被扰动,人工配合风镐凿除桩头砼,凿除完毕后,在承台底部浇筑垫层,承台施工采用大型钢模板,钢筋现场制作绑扎成型,拌和站集中拌制混凝土后,用砼罐车运至现场浇筑,承台拆模后及时用粘土分层回填并压实,恢复至原状,承台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图3.2-1承台施工工艺流程图

3.3墩身施工方案

全桥桥墩采用大块钢模施工,模型按墩身实际情况,加工多套定型模板,以便流水作业施工,墩身砼一次浇筑至顶帽,待混凝土完全凝固后放线精确定出支承垫石锚栓孔及各设计预留孔的位置,浇筑垫石砼,并对垫石表面进行收平。

桥梁墩身施工工艺见“桥墩施工工艺流程图”。

图3.3-1桥墩施工工艺流程图

3.4桥梁下部施工安全防护措施

3.4.1桩基施工防护措施

靠近长江隧道侧采用Φ85cm水泥搅拌桩对10#墩及11#墩承台边线外扩10cm的土体进行加固处理,10#墩打设5排,11#墩打设4排,桩间咬合25cm,打入隧道底部以下5m。

在桩基与长江隧道之间做一道止水帷幕。

3.4.1.1φ850mm三轴水泥搅拌桩施工

图3.4-1φ850mm三轴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

⑴场地平整

三轴搅拌机施工前,必须先进行场地平整,清除施工区域内的表层硬物,路面承重荷载以能行走步履式重型桩架为准。

⑵测量放线

根据大堤防护方案提供的施工范围,进行放样定位工作,并做好临时标记。

⑶开挖沟槽

根据基坑围护内边控制线,围护控制线外放10cm。

采用0.8m3挖土机开挖沟槽,并清除地下障碍物,开挖沟槽余土应及时处理,以保证设备正常施工。

⑷三轴搅拌桩孔位定位

三轴搅拌桩三轴中心间距为60cm,咬合25cm根据这个尺寸在平行沟槽丝线上用红漆划线定位。

⑸桩机就位

移动前看清上、下、左、右各方面的情况,发现障碍物应及时清除,桩机移动结束后认真检查定位情况并及时纠正。

桩机应平稳、平正,并用线锤对龙门立柱垂直定位观测,以确保垂直度<H/200。

三轴水泥搅拌桩桩位定位后再进行定位复核,确保桩位偏差值≤5cm。

⑹搅拌速度

三轴水泥搅拌桩在下沉和提升过程中均要注入水泥浆液,同时严格控制下沉和提升速度。

根据设计要求和有关技术资料规定,下沉速度为0.5~1m/min,提升速度为1~1.5m/min,在桩底部分适当持续搅拌注浆,开挖面以上适当控制下沉速度及提升速度,做好每次成桩的原始记录。

⑺注浆

在施工现场搭建拌浆施工平台,平台附近搭建水泥罐,在开机前应进行浆液的搅制,拌浆及注浆量以每钻的加固土体方量换算。

水泥浆配制好后,停滞时间不得超过2h,因故搁置超过2h以上的拌制浆液,应作废浆处理,严禁再用。

搭接施工的相邻搅拌桩施工间隔不得超过12h。

注浆时通过2台注浆泵2条管路同Y型接头在H口进行混合,注浆压力为1.5Mpa~2.5Mpa,以浆液输送能力控制。

土体加固后,搅拌土体28天无侧限抗压强度≥1.0MPa。

⑻水泥用量参数确定

采用P.C32.5复合硅酸盐水泥,即被搅拌土体中水泥掺入量≥360kg/m3,被搅拌土体密度以1800kg/m3计,水灰比为1.5~2.0,根据不同土质条件,经过试桩确定施工水灰比及相关施工参数。

3.4.1.2桩基施工注意事项

⑴泥浆池开挖位置要远离隧道,10#墩的泥浆池布置在小里程侧,11#墩的泥浆池布置在大里程侧。

⑵在松散粉砂土或流砂中钻进时,控制进尺速度,选用较大相对密度、粘度、胶体率的泥浆或高质量泥浆。

⑶如发生孔内坍塌,判明坍塌位置,回填砂和粘质土(或砂砾和黄土)混合物到坍孔处以上1m~2m,如坍孔严重时全部回填,待回填物沉积密实后再行钻进。

⑷清孔时指定专人补浆(或水),保证孔内必要的水头高度。

供水管最好不要直接插入钻孔中,通过水槽或水池使水减速后流入钻中,可免冲刷孔壁。

扶正吸泥机,防止触动孔壁。

不宜使用过大的风压,不宜超过1.5~1.6倍钻孔中水柱压力。

⑸吊入钢筋骨架时对准钻孔中心竖直插入,严防触及孔壁。

3.4.2承台施工防护措施

远离长江隧道侧采用Φ85cm水泥搅拌桩对10#墩及11#墩承台边线外扩10cm的土体进行加固处理,10#墩打设5排,11#墩打设4排,桩间咬合25cm,打入承台底部以下5m,桩长9m。

⑴基坑开挖采用明挖的方法。

采用长臂挖机在远离南京长江隧道的一侧开挖,开挖时注意挖出来的土不得堆放在隧道上方及基坑边缘,要用渣土车及时运走。

⑵严禁超挖,保留30cm厚原状土,不扰动基底原状土。

⑶承台施工采用水泥搅拌桩进行基坑防护。

3.4.3墩身施工防护措施

墩身施工脚手架采用碗扣式,周边设高密度安全网,严禁吊车等大型机械在隧道上方进行作业。

3.5悬灌梁施工方案

(54+90+54)m连续梁梁段构成为:

箱梁纵向分0#段、悬臂浇筑段(1~11#段)、合拢段及边跨现浇段。

其中0#段12m,1~6#节段长均为3m,7~11#节段长均为4m,边、中合拢段长2m,边跨现浇段长为7.92m。

3.5.1施工工艺

 

图3.5-1连续梁施工顺序

3.5.20#段现浇施工

0#段为箱梁与墩身连接的偶节点,截面内力最大且受力复杂,钢筋和预应力管道密集,因此,保证0#段施工质量是连续箱梁施工的关键。

0#段支撑模板体系大体思路为利用墩梁临时固结C30砼直径为1.2m支墩作为支撑结构,在其上预埋型钢牛腿,牛腿上设置设置2I45a的双工字钢作为横梁,纵梁采用I25a,纵梁上置I12.6横向分配梁,其间距60cm。

利用支架一次浇筑成型的方法施工,工艺流程如框图所示。

图3.5-20#段现浇施工工艺流程

图3.5-30#段支架设计图

3.5.3边跨现浇段施工

边跨直线段基础一部分利用承台,一部分在承台外打设φ70cm钻孔桩作为支架基础。

支撑模板体系利用φ630*8mm钢管为支撑结构,在其上设置2I45a的双工字钢作为横梁,纵梁采用I25a,纵梁上置I12.6横向分配梁,其间距60cm。

外模采用挂篮的外侧模板,内模采用组合钢模和木模板。

图3.5-4边跨直线段支架设计立面图

图3.5-5边跨直线段支架设计平面图

3.5.4悬臂段现浇施工

3.5.4.1挂篮的结构及构造

主桥采用菱形挂篮。

菱形挂篮主要由菱形桁架、提吊系统、走行系统、模板系统四部分组成。

3.5.4.2挂篮安装

菱形挂篮悬臂灌注从1#段开始,并且两侧挂篮一开始就独立作业,跨纬七路桥主墩高7.3m,0#块高6.6m,菱形挂篮杆件用塔吊提升至0#块上拼装。

挂篮的拼装程序的主要步骤如下:

⑴组装各总成。

组装底模系、内模系、外模系、主构架。

⑵在0#段竖向预应力钢筋(预埋钢筋)对应位置铺设钢枕并锚固。

(各系统均先安装远离吊车侧,以下同)

⑶在钢枕上安装走行轨并与钢枕栓紧。

⑷吊装主构架于走行轨上并临时锚固拉紧。

⑸吊装两主构架间联结系,即中、前门架。

⑹安装反扣轮并紧固主构架尾部竖向锚固筋,松掉临时锚固装置。

(主构架固定,安装完毕)

⑺吊装主横梁于主构架上并栓接紧固。

⑻吊装前吊杆、后吊带于主横梁、0#段预留孔上。

⑼吊装底模系与吊带(杆)连接。

⑽吊装吊杆于主横梁和0#段预留孔上。

⑾吊装外侧模在前后托架上,上部用导链临时固定。

⑿吊装外滑梁,穿过外侧模,用前后吊杆吊装,调整吊杆长度,使外滑梁支撑外侧模,拆除临时固定的导链。

⒀通过千斤顶调整吊带(杆)长度来调整底模标高、侧模标高,达到要求并紧固。

⒁绑扎底板及腹板钢筋。

⒂吊装内滑梁,用前后吊杆固定。

⒃吊装内模系于内滑梁上并固定。

⒄调整内模标高。

⒅绑扎顶板钢筋,挂篮安装完毕。

3.5.4.3挂篮预压

挂篮安装就位后,必须进行静载预压实验,目的是通过在加载及卸载过程中对挂篮的变形观测,检验挂篮的承载力、稳定性以及主构架及吊带应变,为正式施工提供底模预留沉落量依据。

挂篮加载实验模拟1#梁段的钢筋混凝土荷载采用砂袋逐级加载,砂袋的堆码方式与箱梁结构类似。

图3.5-6悬臂段现浇施工工艺流程

图3.5-7挂篮侧视示意图

图3.5-8挂篮正面示意图

3.5.4.4合拢段现浇施工

本桥90m主跨连续梁共有合拢梁段3个,合拢的次序为先边跨后中跨,并严格按设计要求组织施工。

①边跨合拢

A、施工完最后一个悬灌梁段后,边跨端挂篮前移到边跨合拢段,中跨端挂篮前移到下一梁段锁定;

B、用型钢支撑、合拢钢绞线束对合拢段张拉锁定;

C、灌注边跨合拢段混凝土;

D、混凝土养护等强;

E、张拉锚固边跨纵向束、横向束。

F、张拉锚固边跨合拢段的竖向预应力粗钢筋。

②中跨合拢

A、合拢段挂篮及模板就位;

B、按设计要求设置体外支撑与体内约束,并按设计要求进行预顶开梁后锁定梁段;

C、灌注中跨合拢段混凝土,边浇筑中跨合拢段混凝土,同时边卸载同等重量的平衡重;

D、混凝土养生等;

E、拆除体外支撑;

F、张拉锚固中跨纵向束、横向束。

G、张拉锚固中跨合拢段的竖向预应力粗钢筋。

3.6悬灌梁施工安全防护措施

3.6.1挂篮移动防护措施

⑴用10t手动葫芦将底模架吊放在后横梁或外滑梁上,解除后吊带。

⑵松开菱形桁架的后锚固,使其后支座反扣在轨道上缘,用10t电动千斤顶顶推主桁并带着侧模及底模平台沿轨道前行到位。

⑶将内模落于内滑梁上,用手动葫芦牵引到位。

⑷用临时吊绳吊住内、外滑梁后端,松开后吊杆,将吊架前移到预留孔位置,装上吊杆并锚固。

3.6.2砼浇筑防护措施

⑴悬灌梁节段浇筑砼采用地泵,罐车等机械车辆严禁停靠在隧道上方封闭区域。

⑵浇筑过程中,全程监控挂篮结构杆件、螺栓等构件有无异常,发现问题暂停浇筑混凝土,待处理完善之后继续浇筑混凝土。

3.6.3挂篮调整防护措施

挂篮在进入下一梁段施工时,通过调整内模宽度以适应内箱室的加宽及腹板厚度的变化;通过调整内、外滑梁吊带长短,调整侧模及顶板模型的标高;底模系通过调整前吊杆、后吊带的长短,调整底模标高以适应不同高度的梁段,挂篮中线通过设置在主构架与前托梁之间的对角斜拉导链调整。

3.6.4挂篮拆除防护措施

悬灌梁施工完毕后,为避免在隧道上方进行堆载,将挂篮后退至0#块与1#块之间的位置,进行挂篮结构拆除。

先将箱梁内拱顶支架和内侧模采取拆解取出,在梁体翼缘板两侧,前顶横梁与前底横梁以及后底横梁与后顶横梁之间用2根Φ32mm精轧螺纹钢连接,松开内侧前后吊杆,利用两侧精轧螺纹钢,下落前、后底横梁,脱开底模。

前后梁各两根10t导链作为保险,用27t单顶同步顶拉挂篮后退,挂篮后退时,移动必须匀速、同步,随时掌握行走过程中挂篮中线与箱梁轴线的偏差,挂篮走行速度不宜过快,主桁架走行前后位置相差不大于5cm,如有偏差,应立即纠正。

挂篮退至墩位附近后,下落底模及外侧模,主桁架分解后利用吊车拆除。

4施工管理机构及资源配置

4.1施工管理机构

施工管理机构见表4.1。

表4.1-1施工管理机构表

序号

姓名

职务

备注

1

岳耀明

工程经理

全面负责施工

2

赵伟

工程总工程师

全面负责技术质量工作

3

刘继峰

工程副总工程师

负责技术质量工作

4

宗恒宝

现场副经理

负责现场协调

5

王志东

工程部部长

负责施工技术

6

宋玉昊

现场技术主管

负责施工技术

7

刘玉健

现场技术员

负责施工技术

8

王建伟

安质部部长

负责安全质量工作

9

郭相声

材料员

负责现场的材料供应

10

徐斐

安全员

负责现场安全

4.2主要人员、设备配备

主要人员配备见表4.2-1,施工主要机械配备见表4.2-2。

表4.2-1主要人员配备表

序号

工种

人数

备注

1

电工

1

2

起重工

2

3

桩机操作工

2

4

浆液配制及输送

6

5

挖机司机

2

表4.2-2施工主要设备配备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

型号

数量

备注

1

三轴搅拌钻机

Φ850

ZKD85

1

2

步履式桩架

JB160

自重190T

1

3

搅浆系统

BW-200

3

4

空压机

9m3

1

5

挖掘机

0.8m3

神风

1

6

吊车

25T

1

7

振动锤

20T

1

5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5.1安全目标

本工程的安全管理目标为:

“四无一杜绝”和“一创建”。

“四无”即:

无重伤事故、无交通事故、无火灾洪灾事故、无影响既有道路行车事故;“一杜绝”即:

杜绝死亡事故。

施工安全工作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并创建安全标准工地。

5.2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工程部设立安全管理小组,由主管生产的工程经理任组长,工地设立专职安全员,班组设兼职安全员,从而形成一个健全的安全保证体系,见图7.2.1。

⑴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工程部将成立以工程经理为首的安全领导小组,对本工程工程安全全面负责。

工程部设安全长、专职安全工程师,各专业队设专职安全员,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管生产的必须抓安全”的原则,根据工程施工特点,制定各项安全措施,确保施工生产的安全。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见图7.2.2。

⑵安全管理制度

为使管理组织运转并发挥作用,工程实施前将制定如下管理制度:

安全检查制度:

分日常检查和每月例行检查。

安全责任制度:

对所有人员进行安全责任分解,定岗定位定责任。

安全教育制度:

定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

安全审查制度:

对重要施工工程的施工方案进行安全审查,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评审。

安全事故救援方案:

定期进行演练,不断完善应急救援预案。

 

图5.2-1安全保证体系框图

图5.2-2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图

5.3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⑴建立安全岗位责任制,逐级签订安全生产承包责任状,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⑵工序开工前,及时做好施工技术交底的安全注意事项。

⑶操作人员必须配戴安全帽,高空作业系安全带。

⑷抓好现场管理,易燃、易爆物品仓库要设专人防守,危险区要设有栏杆和标志,备齐消防器材,并能防盗。

⑸生活区、加工场,要符合防水要求,切实做好防洪、防火、防中毒、防淹等工作,杜绝重大伤亡事故,减少一般性事故。

⑹加强施工用电管理,施工中加强对机具、电器设备的检查和维修,线路架设高度和照明度必须符合标准。

⑺车辆要经常检修,司机持证上岗。

严禁非司机开车,严禁酒后开车。

⑻施工现场设工地医务所,出现紧急情况,应做好现场急救和保护工作,现场备应急车辆,以供急需。

⑼坚持经常和定期安全检查制度,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堵塞事故漏洞,还要结合安全事故的规律和季节特点,重点查防触电、防火灾、防交通事故等措施的落实。

⑽经常与当地政府联系,密切同当地群众的关系,征求意见,改进工作,严肃群众纪律,搞好路地联防,共同做好施工期间的安全工作。

⑾现场放置好警示牌、指示牌等标牌。

6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6.1质量目标

工程质量应达到:

符合国家有关工程竣工验收合格标准,质量目标为确保省优。

6.2质量管理体系

6.2.1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组织

工程部成立以工程经理为首的工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对工程质量负全面领导责任。

工程部下设安全质量部,配有专职质检工程师,工程队设质检工程师,工班设义务质检员,对工程全过程实施质量控制。

6.2.2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

⑴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

工程中标后,各级主管领导分别签订质量终身责任书,确保全体质量相关人员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质量工作,实现以人员素质保证工作质量,以工作质量保证各项制度和现场操作到位的良性工作循环。

⑵实行优质优价的计价制度

工程部将从工程造价中预留3%作为优质优价奖励基金,对各工程队依据其质量情况,实施责任预算质量奖惩系数的计价办法。

⑶质量检查评审制度

建立健全现场工程质量的检查与评审制度。

定期进行工程质量大检查,并根据质量检查情况,召开工程质量评审会议,分析问题,消除隐患,提出整改措施。

⑷人员素质培训制度

根据工程内容,实施新技术培训。

利用工程间歇、节假日开办职工夜校,提高人员素质和职工对所承建工程的了解,作好宣传教育工作。

⑸定期发布QC成果制度

推行全面质量管理,针对不同工程,各队施工成立QC小组,随工程进展开展活动。

工程部每半年组织一次QC成果发布会,并对优秀成果予以奖励。

⑹监理工程师联系制度

工程部的质检工程师是我方与监理工程师的联络员,质检工程师及时听取监理工程师对本工程质量工作的意见,特别对监理工程师提出的改进意见、措施,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落实。

工程部质量评审会议邀请监理工程师参加,将本工程的质量管理体系与监理制度接轨。

⑺建立质量创优制度

成立各级创优领导小组,开展创优活动,每次活动必须有文字记录。

制定工程质量管理办法、工程质量检验程序与细则、质量内控标准。

6.3质量保证措施

6.3.1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本工程设立以工程经理为组长,总工为副组长的全面质量管理领导小组,下设专职质检机构安全质量部,安全质量部内设各专项工程质检工程师及质检员,专司质量检查之职。

工程经理部组成以总工程师为首,选派有多年施工经验的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攻关小组,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与方法,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精心编制出详细的施工方案,报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批准,杜绝因施工方案不当而引起工程返工和质量事故的发生。

成立创优工作领导小组。

工程经理任创优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由总工担任,组员由业务部门负责人和技术主管组成。

6.3.2质量管理措施

⑴建立各级质量责任制

按照企业法人工程质量责任终身制的原则,建立工程经理、总工程师、施工队主管领导、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量检查部门、工程技术部门、计划合同部门、物资设备部门、班组作业层等质量责任制,建立各工程质量责任卡,并建立与各级责权利相统一的运行机制。

⑵制定奖罚办法,将质量情况与工资、奖金相结合

将质量管理目标分解细化,按工程和工序落实到人,实行各级各类人员质量奖罚责任制,同每人的工资奖金挂钩。

奖(罚)金额按月考核,当月兑现。

⑶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

当质量与进度等发生矛盾时,必须先质量后进度。

发生质量问题,扣发当事人当月奖金并酌情赔偿一定比例的损失。

对于关键工程质量必须采用双控措施,经工程总工程师同意后再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⑷加强职工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

采取各种途径,提高施工人员业务素质,利用雨天和施工间隙,请监理工程师或工程师代表讲授技术规范和施工操作方法,组织技术比赛,并适当派员外出学习,及时掌握公路建设中新的施工工艺和技术。

深入开展质量教育活动,使全体职工进一步认识工程质量的重要性,把搞好工程质量化作全体职工的自觉行动。

⑸加强设备、材料的管理

经常进行施工设备检修、检测仪器设备的标定、材料的检验,确保机械设备完好率、使用性能、检测仪器的精度满足施工要求和确保合格的用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