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合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332493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6.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知识合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基础知识合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基础知识合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基础知识合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基础知识合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础知识合并.docx

《基础知识合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知识合并.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础知识合并.docx

基础知识合并

职业道德、政策法规解读2

经济学基本常识3

教育培训基本常识4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常识4

团队建设4

拓展训练5

学习型组织与班组建设6

岗位职务描述6

人员素质测评8

开发测验的5个基本步骤:

9

三、案例分析和设计、审核9

培训项目开发10

实操题12

培训课程开发13

培训课程方案审定的内容:

(技能操作题)14

1、结合实际谈一谈培训课程方案审定的意义、作用。

(简答题)15

培训教材开发16

企业培训教学工作17

教学督导的基本程序(7个步骤)17

互动式教学模式18

培训评估工作要点(高师)18

培训评估方案的审定要素:

(指标体系、实施步骤)18

培训质量管理体系建设19

一.指导培训质量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19

指导培训工作19

一、实施培训指导对培训事业发展的意义:

(3条)(基本要求、重要体现、重要内容)20

一、指导开发培训课程:

(高P288)21

二、指导制定教材开发方案(高P287):

21

三、企业培训业务工作指导的基本内容:

(高P290)21

职业道德、政策法规解读

道德的含义:

道德是人们对于自身所依存的社会关系的一种自觉反映形式,是依靠教育、舆论和人们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观念、原则、规范、准则等的总和。

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

集体主义。

核心:

为人民服务。

基本要求:

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道德的具体表现形式:

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的基本含义:

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

职业道德与职业培训工作的关系:

A、促进职业培训事业的发展B、调节人际关系和行为C、赢得职业声誉。

职业态度的基本含义:

是指从业人员对所从事职业的看法、认识及其在工作中的表现。

职业态度对职业培训工作的影响:

职业培训既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又对促进就业与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端正职业态度是做好职业培训工作的前提;端正职业态度可以促进职业培训工作能力的提高。

培训师应具务的工作能力:

A知识创新能力B工作协调能力C语言表达能力D信息处理能力E人际沟通能力F理论研究能力G教法应用能力等

培训师职业道德守则的基本内容:

爱岗敬业、恪尽职守;遵纪守法、为人师表;勤于钻研、精益求精;以人为本、开拓创新;提高素质、促进发展。

职业道德守则对实际工作的作用:

A、可以提高培训师的职业道德觉悟和修养,从而形成良好、稳定的职业道德品质,自觉按照职业道德行为准则办事。

B、可以有效地提高培训师以法律和职业纪律对自身的约束力,工作中以身作则,遵纪守法。

C、可以增强培训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使其对工作一丝不苟,尽职尽责。

D、可以增强培训师的服务意识,不断提高管理和教学水平。

《劳动法》中有关职业教育培训的基本内容:

(上P21)1.目标2.职责3.原则4.制度5.意义。

《劳动法》中有关职业教育培训的原则

“先培训、后上岗”。

制度是“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培训制度,按照国家规定提取和使用职业培训经费,根据本单位实际,有计划地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首次提出)

1995年1月1日施行的《劳动法》第3条第一次将“职业培训”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其中,并首次明确提出“开发劳动者职业技能的概念”。

在《职业教育法》中还明确了职业教育培训的---经费,师资,设施条件等方面的保障措施。

《职业教育法》有关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是:

职业学校教育、职业培训、其他培训三个方面。

《职业教育法》明确提出了各级政府、行业组织、企业、事业单位、办学机构在职业培训方面的主要职责。

《职业教育法》是根据《教育法》和《劳动法》制定并颁布1996年9月1日实施。

包括总则、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的实施、职业教育的保障条件、附则五部分。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

强调要从培养、选拔、评价、激励、使用、流动、交流、保障八个环节入手,完善高技能人才工作体系。

政府是主导,行业、企业是主体,要建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

支持和鼓励职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

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

《意见》指出:

以能力和业绩导向,建立和完善高技能人才考核评价、竞赛选拔和技术交流机制。

建立高技能人才岗位使用和表彰激励机制,激发高技能人才的创新活力。

完善高技能人才合理流动和社会保障机制,提高高技能人才配置和保障水平。

《意见》要求: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渠道筹措的高技能人才投入机制。

做好高技能人才基础性工作。

加强领导,营造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

《就业促进法》的内容:

概括为“116510”,即一个方针、一面旗帜、六大责任、五项制度、十大政策。

一个方针:

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

一面旗帜:

公平就业。

六大责任:

发展经济和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就业岗位、制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规范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提供就业援助。

五项制度:

政府和劳动保障部门组织领导的政府责任制度、对劳动者就业的公共就业服务与就业援助制度、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管理制度、对人力资源素质提升的职业能力开发制度、加强失业治理的失业保险与预防制度。

十大政策:

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城乡统筹、区域统筹、群体统筹)的就业政策、灵活就业的社会保险政策、就业援助政策、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和预防失业的政策。

《关于加职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第六条规定:

积极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教师队伍。

各企业事业单位,应按职工总数的3-5‰比例。

第七条规定,企业职工教育经费应按照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1.5%提取,在企业成本中开支。

《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职业院校中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教师,可根据有关规定申请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职业资格证书是由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的结果,是劳动者具有和达到某种职业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的凭证,是职业标准在社会劳动者身上的体现和定位。

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和用人单位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也是境外就业、对外劳务合作人员办理技能水平公证的有效证件。

经济学基本常识

影响需求的因素:

价格因素,收入因素,相关物品的价格,个人嗜好,消费者的未来预期

影响供给的因素:

价格因素,投入价格因素,技术因素,预期因素

市场机制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为谁生产,生产什么,如何生产

市场经济运行的11条规律:

资源配置的市场中心化规律,互利性的等价交换规律,资源主体的自主性规律,反垄断的自由竞争规律,崇尚优势的优胜劣汰规律,机会均等的公平公正规律,以契约为基础的信用经济规律,维持有序性的法制原则规律,以利益为形式的市场经济道德规律,强调比较优势的开放规律,保障弱势的社会保障规律。

劳动经济学研究对象:

1劳动力资源的稀缺性2效用最大化3、资源利用方式的选择4、劳动力市场

失业的含义及种类:

失业是指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状态,包括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季节性失业

自然失业率:

控制在5%之内,就叫充分就业

外部性的分类:

外部性包括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

它的特征有三,在资源配置上以智力资源无形资产为第一要素,对自然资源通过知识和智力进行科学合理综合的配置;人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得到空前提高;知识经济适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态。

1、市场经济对职业培训的影响

政府对职业培训的管理职能发生转变,由培训形式和内容的单一呆板向培训形式和内容的灵活多样转换,市场竞争的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被引入职业培训工作中,宏观管理进一步强化,企业行业在职业在职业培训,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主体地位。

进一步得到了强化。

2、积极的就业政策和职业培训(简答)

积极的就业政策是相对于消极而言,消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是指向失业者支付失业保险金,给与生活困难的人低保,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是向失业者提供免费的公共就业服务,主要是就业培训,对参加培训的失业和再就业人员实行鼓励和补贴,前者对失业者进行生活救助,不增加就业岗位,但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补充,

职业培训应该成为积极的就业政策的核心,实现积极就业政策的最为重要的手段,通过有效的职业培训,培养失业者重新就业的能力,实现顺利再就业。

教育培训基本常识

现代教育培训的的四大支柱:

1.学知,即掌握认识世界的工具;2.学做,即学会在一定的环境中工作,实现从技能到能力的转变;3.学会共同生活,即培养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和合作精神;4.学会生存,即学会适应和改造自己的生存环境。

素质教育培训的四个特点:

1.面向全体学生和全体劳动者。

2.促进学生和全体劳动者全面发展。

3.贯穿于教育培训活动全过程,并渗透于各个环节中。

4.以培养创新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教育培训发展的三个基本规律:

1.与生产力相互作用的规律;2.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规律;3.与受教育培训者的相互制约的规律

职业培训的五个特点:

(非专直即操)1.为劳动就业服务的即时性;2.突出技能训练的操作性;3.同生产岗位结合的直接性;4.隶属于劳动工作的专业性;5.侧重于职业资格证书的非学历性

培训经济学的主要指标(4条):

1.培训办学条件指标;2.受训者的数量和质量指标;3.培训的微观管理水平指标;4.培训的经济效益指标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常识

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工作程序:

1.需求分析;2.制定开发方案;3.设计培训课程方案;4.开发培训过程的组织、检查、监督和指导;5.培训效果评估。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工作内容(10方面):

1.制定人力资源规划;2.进行人力资源成本核算;3.进行工作分析与评价;4.进行员工的招聘和选拔;5.建立劳动关系、进行劳动合同管理;6.进行薪酬管理;7.进行员工的教育培训,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8.进行员工的业绩考评;9.进行劳动保障管理;10.进行职业生涯管理。

1、人力资源管理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关系

答:

1.人力资源开发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和前提;2.人力资源开发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3.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为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动力和保障机制。

团队建设

工作团队的三种类型:

1.问题解决型团队;2.自我管理型团队;3.多功能型团队

群体的含义与类型:

1.命令型群体;2.任务型群体

团队精神的含义(上P124):

所谓团队精神,是指团队内全体成员形成共识的思想、意识和信念。

具体讲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它表现了团队中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

团队建设的含义(上P124):

团队建设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对其成员进行的培养、训练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提高成员的协作精神、合作意识,其为企业的发展目标而努力工作。

1、团队完成的基本过程(重要,可能会出简答或选择题)P126

一个高效的团队不仅讲求彼此合作默契,更讲求工作成效。

这需要通过有目的的培养、训练,才能做到。

一个团队的形成和发展大致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开始阶段:

营造良好的环境,创造沟通的机会和场合,使成员感受到乐趣,验证团队建设的可行性;制定目标、选择地点,开展培训。

2.困惑阶段:

鼓励沟通和架设交流的桥梁,发现冲突后予以正确处理,鼓励正确对待失败,建立保护双向信息沟通并做到信息共享,鼓励成员介入参与式的管理。

3.成型阶段:

加强领导,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技能,并鼓励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进行有限的自我指导,培养个人的新技能,促使成员间进一步相互了解。

4.行动阶段:

明确团队目标,强调团队协作、授权,召开检讨会议,培训人际沟通技巧,注重合作。

5.团队阶段:

建立“自我指导工作小组”,鼓励建立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鼓励员工发展与外界的关系,利用外部信息支持团队建立有效的工作程序,培养奉献精神。

2、团队建设对职业培训的意义(重要,可能会出简答或选择题)(上P127)

1.保证培训任务的完成;2.满足个人心理需要;3.使管理层有时间进行战略性的思考

4.提高决策速度;5.提高决策的准确性;6.提高工作效绩

3、改善人际关系最常见的几种方法P137

1.明确交往的基点;2.树立友好相处的愿望;3.严于律已,宽以待人;4.不断调试冲突;

5.以诚待人尊重他人;6.优化团队风气;7.改善领导作用,制定科学政策;8.调解帮助要及时有效

工作中(7种)不正常人际关系的表现:

1.恐惧心理;2.羞怯心理;3.自卑心理;4.嫉妒心理;5.猜疑心理;6.自私心理;7.偏见心理

工作中(5种)正常人际关系的表现:

1.真诚;2.信任;3.克制;4.自信;5.热情

工作中人际交往的(4个)基本原则:

1.从工作需要出发原则;2.宽宏豁达原则;3.诚实守信原则;4.平等原则

拓展训练

拓展训练的基本含义:

拓展训练或者叫拓展培训,其实都可以称之为体验式培训。

体验式培训形式广泛,比较流行的主要有户外体验式培训、沙盘模拟、行动式学习、企业教练等。

拓展训练师是(5)种角色的统一。

1教练2讲师3裁判员4参与者5心灵导师

拓展训练的功能和作用:

1.综合性;2.挑战极限;3.集体中的个性;4.高峰体验;5.自我教育

体验式培训的理论基础来源于约翰·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

杜威主张“从做中学”,即把获取主观经验作为确定教材、教法和教学过程的基本原则。

1941年,(库尔特·汉恩)在英国的阿伯德威建立第一所外展学校。

1、拓展训练的目的:

1.使新员工尽快的适应其工作岗位。

2.提高和改善员工提升绩效的意识和能力

3.提高员工的价值,为承担更多的工作和更大的责任做好准备。

4.提高和增进员工对团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团队的稳定性。

5.促进团队变革与发展,使团队更具有生命力和竞争力。

学习型组织与班组建设

1、学习型组织就是指通过在组织内部营造全体员工自主学习、团队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氛围,逐步形成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组织观念和制度。

2、学习型组织需要进行的五项修炼:

自我超越;转换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

3、学习型组织的(6个)基本特性

1)工作与学习不再分离;2)强调团队学习和组织学习;3)强调组织结构精简、扁平化;

4)强调终身学习;5)强调学习内容的创新性和学习方法的多元性;6)重在激发个人潜能和创新意识

4、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基本要求

1)要进行全员学习培训(这是创建的基础和灵魂)

2)建立共同愿景和价值观念(这是团队建设的核心)

3)制定团队学习制度,营造学习氛围,搭建团队学习平台

4)要重视系统思考和心智模式,打破思考问题时的自我中心主义(系统思考是创建的关键)

5)企业领导者要更新观念

6)健全创建制度和运行机制

7)必须同实际工作紧密结合

8)要做实创建内容

培训师在创建学习型组织中的作用(职能):

是创建学习型组织工作的设计者、组织者、实践者

5、企业班组建设的基本内容:

班组工作制度建设;班组学习制度建设;班组激励机制建设;班组技能培训制度建设。

6、新时期班组长岗位培训基本内容(4条)

1)班组管理能力培养;2)生产技能培养;3)创新能力培养;4)培训工作能力的培养

7、设计、制定或审定班组培训制度。

(能力点)

班组培训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一是要切实明确班组长的培训责任;二是要做到组织学习或班组的团队学习;三是结合班组生产工作实际学习,且能形成创新性学习和工作;四是激励班组结合工作,能够自主培训和自主提升技能;五是创新培训形式等。

岗位职务描述

岗位再设置是在一定客观条件下,对于现行的工作组织结构、工作流程、工作方法、工作技术要求等方面的重新调整、改革。

1、岗位再设置的两个基本原因:

1)企业组织发展需要

①原有岗位设置和工作规范已不能适应组织目标、任务和体制发展要求。

②现有职位不能满足要求。

③员工精神需求与工作规范发生冲突。

2)现代社会管理对人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所带来的要求

①岗位再设置影响员工的工作表现。

②岗位再设置可以提高员工对本职岗位的满足感。

③岗位再设置对员工的身心健康产生直接影响。

2、岗位再设置包括四个方面的综合因素

1)岗位再设置的基本因素:

审核岗位说明书的内容;审核工作目标、绩效和成果。

2)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经济与科技环境、政治环境、地理环境

3)组织内部因素:

资产、结构、人员重组带来的工作目标的变化。

4)非正式组织因素:

员工个人需求(社会需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3、岗位再设置的基本思路:

1)岗位轮换式;2)工作内容扩大化;3)工作内容丰富化(核心是体现激励因素的作用,具体包括6个方面:

提高员工工作责任感;提高工作自主性、加强团队建设;加强反馈;强化考核机制;加强员工培训;增强员工成就感。

4、进行企业再造工程的原因

含义:

企业组织中的管理人员应该一切从头开始,对于目前用来进行价值创造和运作的程序方法(指岗位的设置)重新加以考虑和设计,丢弃那些落后于时代的东西。

1)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对企业组织形式的新要求。

-国际化竞争

2)职业分类的新发展对企业组织形式的新要求。

职业分类专门化;科层化;扁平化。

5、企业再造工程的关键要素(麦克尔·汉姆提出)

1)企业或组织的独特优势。

比较竞争优势。

2)对企业核心生产过程进行评估。

流程梳理优化(价值链)。

3)进行横向的组织设计。

自我管理团队

6、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培训的关系

在职业生涯规划工作过程中,既要通过科学分析,确定发展方向,也要对员工进行必要的科学指导,帮助其克服实现目标的种种障碍,从而实现为其所设计的目标。

而指导员工克服障碍的最有效办法就是开展职业培训。

因此,可以说职业培训工作是帮助员工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的重要手段,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从某个意义上讲也就是职业培训工作的目标。

1、岗位职务描述方案的审核报告

通用结构:

1.标题:

关于XXXX的审定报告

2.内容简介:

该XXXX方案内容全面、结构清晰、定性分析了……

3.说优点:

如实用性强,具有操作性;动态性强,具有……

4.找缺点:

如定量设计不完整……

5.结论意见:

根据以上……,该方案完整可行,可以实施。

6.审定人:

XX

7.审定时间:

XXXX年XX月XX日

(审定理论依据:

高级P14-15)

关键词:

实用性、个性化、专家行为、动态管理、科学性、结构合理。

某职业学院岗位描述方案审定报告

在本案例中职务描述方案对岗位职务进行了描述,全面完善,职责分析科学合理,经审定,审定意见如下:

1.本方案对岗位职务、责任描述内容全面,包含了对从业人员基本情况、工作职责、个人努力、工作条件等四个方面,从岗位工作角度,将对人的要求和对岗位的条件的界定,全部包含在内。

符合当前和发展的实际情况,具有很强的操作性,符合实用性原则。

2.该方案岗位职务描述细致明确,客观地反映出不同岗位、不同层级之间的差异,对整体岗位的描述定量定性分析恰当合理,符合个性化原则。

3.该方案当中,所反映的岗位工作信息,符合本岗位工作实际工作规律,具有科学性,是由精通本岗位工作情况的专家设计而成。

符合专家行为原则。

4.文件结构合理,撰写规范。

在审定过程当中发现,该方案需在如下方面进行完善和修正。

1.在具体岗位的描述当中缺少定量的考量。

2.对岗位的发展动态和发展趋势预测不足。

应增加动态管理机制。

综上所述,本方案在完善上述不足的基础上,基本可行。

审核人:

***

日期:

*年*月*日

2、职业生涯规划书审核报告P28

一份职业生涯规划书基本应当包含以下四方面的内容:

1)个人信息部分

2)个人情况分析部分(包括个人兴趣及爱好、个人能力分析、个人特征分析)

3)改进措施部分

4)职业生涯规划建议部分

人员素质测评

1、测评工作总体方案的四个特点:

测评对象的广泛性;测评时间的持续性;测评内容的多元性;测评形式的多样性(面试、笔试、情景模拟)。

2、制订测评工作总体方案的三个基本原则:

服务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可行性原则

测评工作总体方案的构成要素:

(高P41)

(1)基本情况(总体情况说明)

(2)测评对象(人员分类)

(3)测评内容与形式(分类陈述)

(4)测评工作管理(人员分工)

(5)时间安排(具体、可操作)

(6)对命题工作的说明(保密、测试结果处理)

3、面试的三个基本类型:

非结构化面试;结构化面试;半结构化面试。

面试前期准备工作:

面试的环境布置、面试考评小组构成;面试的评价方案:

面试的题目设计、面试评价方案设计。

4、面试环境布置方法3个要求:

稳定性、宽松性、舒适性;

5、面试位置排列4种形式:

圆桌形式;斜一对一式;横一对一式;纵一对一式;

6、面试场所五种光线方式:

直接光线;半直接光线;间接光线;半间接光线;直接间接光线。

7、环境的色调注意桌子、地毯、墙壁、窗帘、附属品颜色搭配。

8、噪音问题。

避免频繁进出,接电话。

开发测验的5个基本步骤:

1.明确开发测验的目的和形式(这是测验开发工作的基础,关系到工作方向)

2.根据开发目的进行前期资料搜集、调研;

3.确定测查核心点(这是开发测验关键环节)。

包括四个因素:

被测验人工作岗位要求、工作技能标准、相关能力、需提升的能力。

4.借鉴已有测验;

5.进入测验命题工作环节。

三、案例分析和设计、审核

1、请为你单位进行某项培训,设计一个面试方案,以检测培训结果P43。

XX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培训班面试工作方案

1)前期准备部分:

面试对象及人数;面试地点时间;室内环境布置;考评小组(5人);面试形式(横3对1);

2)面试评价表XX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培训班面试评价表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位

考核内容

评价分数

59以下

60-69

70-79

80-89

90以上

经验与学识5%

仪态仪表5%

专业理论学习状况15%

专业能力改变状况30%

管理应变能力30%

自我认识能力(包括工作态度的改变)15%

总体分数

被测人培训效果

极差()

较差()

中等()

良好()

优秀()

是否胜任岗位工作

完全胜任()

基本胜任()

建议调换岗位()

主试人签字

2、请结合本单位培训工作年度计划安排,制定一个测评工作总体计划P37;

1)前言:

新月集团制定企业人才培养三年规划。

利用三年时间培养三只高素质人才队伍,分别是管理人员队伍、科技人员队伍、一线生产工人骨干队伍。

2)新月集团公司人员素质综合测评总体工作方案

方案的主要构成要素要全面

(1)人员基本情况;调查数据

(2)综合测评对象;中层管理人员;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三级及以上国家职业资格生产一线工人。

(3)测评内容与形式:

上述三种对象测评内容和考试形式(闭卷、开卷、实操等)。

(4)时间安排;

(5)组织管理:

组成测评工作小组,小组人员,地点。

(6)对命题工作的有关说明。

把握方案的几个主要环节

(1)测评内容、形式与测评对象相吻合

(2)组织管理工作和时间安排要具有可操作性

培训项目开发

培训需求分析预测的基本方法(多选)(组工员绩多客面问前逻)

1.组织整体分析法

对组织的人力资源规划的分析。

对组织的效率及其业绩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