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在全市高质发展后发先至动员大会上的讲话.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3296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委书记在全市高质发展后发先至动员大会上的讲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市委书记在全市高质发展后发先至动员大会上的讲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市委书记在全市高质发展后发先至动员大会上的讲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市委书记在全市高质发展后发先至动员大会上的讲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市委书记在全市高质发展后发先至动员大会上的讲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市委书记在全市高质发展后发先至动员大会上的讲话.docx

《市委书记在全市高质发展后发先至动员大会上的讲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委书记在全市高质发展后发先至动员大会上的讲话.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市委书记在全市高质发展后发先至动员大会上的讲话.docx

市委书记在全市高质发展后发先至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市委书记在全市“高质发展、后发先至”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4月8日,X召开全市“高质发展、后发先至”动员大会,会议动员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精神,精准把握新时代新思想新目标要求,顺应发展潮流,牢记使命担当,为推动X“高质发展、后发先至”而努力奋斗。

会上,X市委书记X发表重要讲话。

方伟主持。

同志们:

“高质发展、后发先至”,是市委、市政府立足X市情实际,着眼X长远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

今天的动员大会,规模之大、规格之高,既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充分表明了我们推动“高质发展、后发先至”的坚定信心。

会议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动员全体X人,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X“后发先至”的殷殷嘱托,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进一步认清形势、振奋精神、顽强拼搏、负重奋进,全面开启“高质发展、后发先至”新征程。

下面,根据市委常委会研究的精神,我讲三个方面意见:

一、认清形势、正视差距、坚定信心,切实增强推动“高质发展、后发先至”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2009年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带领全市干群,克服基础条件差、制约因素多等客观实际,艰苦奋斗,团结拼搏,取得了来之不易的发展成绩。

一是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截至去年底,我们的GDP已迈过两个千亿门槛,从940亿元增长到2640亿元,接近2009年的3倍;工业应税销售收入从746亿元增长到2366亿元,是2009年的3.2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90亿元增长到215亿元,是2009年的2.4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翻番,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0%,全市居民存款余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也都接近2009年的3倍。

二是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

形成了石化、冶金、装备制造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12个百亿级特色产业;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正式获批,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户,产业发展的后劲不断积蓄。

深入实施“三大行动计划”,28家优强企业应税销售收入占全市的比重达到52%。

四大药企跻身中国制药工业30强,恒瑞医药入选福布斯全球创新百强,中复神鹰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新医药等一批创新型企业成为X产业的靓丽名片。

三是基础设施实现新提升。

一体两翼、一港四区组合大港格局已经形成,30万吨航道一期通航,一批专业码头、深水泊位建成投用,港口吞吐量达到2.23亿吨,实现翻番。

“两纵一横”高速公路网全面成型,四条高铁开工建设,花果山国际机场年内即将动工,我市的交通条件不断改善,对外联通更加顺畅。

四是城市家园展现新面貌。

城市建成区面积从95平方公里拓展到223平方公里,拉开了现代化海滨城市框架;快速公交、海滨大道等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成为全国首座城市家具标准化示范城市。

持续推进“干净、方便、顺畅、安全”X建设,特别是全市上下发扬“同心同德、真抓实干、迎难而上、争创一流”精神,高标准创成全国卫生城市,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城市品质不断提升,我们的家园越来越美丽宜居。

审视自我必须客观全面,既要纵向比,更要横向比;既要看到成绩,更要看到差距。

过去已成为历史,关键要创造未来。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X的发展正迎来全新的契机,已经进入加快发展的新阶段。

一是“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聚焦。

当前,X正面临以“一带一路”为主的多种机遇的叠加。

“一带一路”是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格局之宏大、谋划之深远、影响之广泛、蕴藏之丰富,前所未有。

作为地级市,总书记四次见证我们的“一带一路”合作项目,国家对我们地位作用的高度认可,在全国都非常少见。

二是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

从江苏沿海开发到“一带一路”交汇点核心区先导区建设,省委、省政府一直都非常重视X。

特别是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明确提出,把X作为“一带一路”战略支点来规划发展、重点支持,将X的发展站位提升到新的高度;娄书记、吴省长更是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要全力支持X加快发展。

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高度重视是我们加快发展的坚强后盾和政治保障。

三是基础条件的不断改善。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X的交通瓶颈逐步突破,30万吨航道二期已经开工,高铁、新机场、城市快速路等基础设施加快建设。

特别是盛虹石化、中化国际、东华能源、卫星石化等重大临港产业项目加速集聚,优势产业、优强企业持续壮大,X加快发展的基础越来越好,条件越来越成熟。

四是X有一支想干事、想发展、想改变面貌、有极强战斗力的干部队伍,有530万热爱家乡、勤劳智慧、盼望发展的港城人民。

这是我们真正的优势所在,是我们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

二、明确目标、理清思路、狠抓关键,以科学务实的举措全力推动“高质发展、后发先至”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推动“高质发展、后发先至”的总体要求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深入贯彻“以港兴市、产业强市、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协调共进”五大战略,以“高质发展、后发先至”为主题主线,带领全市人民团结一心、和衷共济、顽强拼搏、负重奋进,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港城而努力奋斗。

按照这一总体要求,到2020年,我们的主要奋斗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明显高于全省,主要经济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确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产业投入实现翻番,累计达到3500亿元;工业应税销售收入、工业增值税分别达4000亿元和18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33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40%,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达2.5%;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0%,继续保持全省领先。

围绕“高质发展、后发先至”这一主题主线,突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坚决落实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战略,加快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

加快发展是我们最紧迫的任务,做大做强产业是我们最关键的举措。

全市上下必须始终高扬加快发展主旋律,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心无旁骛、保持定力,全力以赴推动X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一,要把抓工业、抓产业作为根本。

产业兴则城市兴,产业强则城市强。

一座城市,没有产业就是无本之木,不抓产业永远没有希望。

产业不强特别是工业不强,是X的最大短板。

我们要真正实现后发先至,唯有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化,实现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一是着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石化产业基地。

X有港口,临港有200多平方公里的工业盐田,发展大进大出、大运输量、大用水量的重化工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我们要严格按照环保安全、工艺设备、投入产出、品质品牌四个“世界一流”的要求,全力推动盛虹石化、中化国际、东华能源、卫星石化、新海石化、益海粮油等千亿级项目建设,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济、形成集聚效应,加快崛起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打造全省乃至沿海新的增长极。

二是着力做强做优“三新一高”产业。

“三新一高”是X最具创新力的产业,有一大批实力雄厚、创新领先、享誉全国的龙头企业。

要依托四大药企,加强医药行业创新能力培育,积极争创国家级新医药技术创新中心,打造国家医药产业集群,把X医药创新的优势变成更强的发展优势,建成世界知名的药港。

要加快中复神鹰T1000碳纤维产业化,积极推进新产品开发,不断拓展多领域应用,推动新材料产业加快向高端攀升。

要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加快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能源动力技术群。

要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X行动纲要,大力发展大型装备、精密机械、信息电子产品等制造产业,积极培育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建设全国重要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

三是着力培育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特色就是生命力、就是竞争力。

X山海相拥、港城相依,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

要深挖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物流、旅游、文化、金融、大健康等特色产业,努力打造一批具有X标识的产业品牌。

新兴产业代表前沿、代表未来。

要把握科技脉搏、瞄准技术尖端,在电子信息、通信装备、生命科学等领域,培育2–3个高成长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拓宽产业的发展空间。

四是着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传统产业是X产业的“底子”。

我市的钢铁、化工,包括一些传统制造业,仍然处在产业链低端,能耗高、排放高、污染重,不尽快转型升级,注定将被市场、被时代淘汰。

要加快推进“两化”融合,加大传统产业技改力度,全面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和本质安全水平,让企业轻装上阵,焕发新的活力。

五是着力推动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

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牧渔结合,种养加合一,推进“一产接二连三”,打响“连天下”生态、安全、高效、外向型农业品牌,推动农业园区化、标准化、科技化,努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第二,要把抓项目、抓投入作为核心。

发展产业核心在抓项目、抓投入。

没有投入就没有发展,没有投入就没有后劲,没有投入就没有未来。

没有项目、没有投入,一切都是空谈。

不管东南西北风,狠抓项目不放松。

全市上下必须牢固确立“项目为王”的理念,紧紧啃住三年3500亿的产业投资目标,县区、功能板块力争每年产业投入超百亿,全市动员、全民动手、全员参与,打一场抓项目、抓投入的攻坚战。

要一手抓“做大做强现有企业”。

这是最现实、最直接、风险最小、见效最快的手段,也是现有企业最强烈的愿望。

全市现有近9万家企业,20多万家个体工商户,这是我们发展的坚实基础。

要持续推进培优培强等“三大行动计划”,一方面引导企业技改扩能、转型升级、做强做大,加快成长为行业发展的领跑者、行业创新的领军者、行业竞争的优胜者;另一方面,鼓励企业攀高附强,在更大范围内与行业领军企业开展合资合作、高位嫁接,促进企业跨越式发展。

要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一切创业激情充分迸发,一切创业源泉充分涌流,持续掀起万众创业热潮,培育一批小而新、小而特、小而精、小而强的优质企业。

广大企业家们要志存高远、高质发展、追求卓越、争做贡献,为港城发展体现应有担当。

要一手抓“全力以赴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抓手。

要按照“一二三产业并举、大中小项目齐上、国资外资民资同抓、市县区镇联动”的思路,立足我市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优势,找准项目对接突破口,进一步强化以商引商、专业招商、产业链招商、重点区域招商和以情招商,配强招商队伍,完善奖励措施,精心组织招商活动,形成大招商、招大商的浓厚氛围,争取更多高质量项目在X落地,切实增强“高质发展、后发先至”的后劲支撑。

第三,要把高质量、高水平作为前提。

后发地区走传统老路,只能永远落后于人。

X要实现后发先至,必须解放思想、敢于打破常规,走一条特色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的跨越之路,这条跨越之路的基本前提,就是经济发展高质量。

这个高质量体现在“六个高”:

一是产业层次高。

产业层次决定发展层次,提升产业层次是增强竞争力的根本所在。

要着力推动“三新一高”优势企业向更高层面迈进,形成一批行业龙头、一批科技型小巨人和一批行业单打冠军。

要着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切实增强竞争能力,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要进一步提高行业项目的门槛,通过做大、做高、做精增量,带动产业层次整体提升。

二是产品质量高。

进入激烈竞争的时代,产品质量决定企业命运。

要切实增强质量意识,发扬工匠精神,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深入推进质量强市行动,大力扶持名品名牌建设,做强做优自主品牌,重塑传统特色品牌,培育自主创新品牌,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努力提升X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是科技含量高。

创新是“第一动力”。

X在科技创新上有特色、有成功的典范,要以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为抓手,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快”的思路,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打造区域性产业创新中心。

要突出企业主体地位,鼓励优势领域的龙头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攻关核心技术,带动区域创新水平提升。

要突出园区主阵地功能,大力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形成产业集中度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