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复习高考化学专题复习题化学实验与探究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31747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3.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复习高考化学专题复习题化学实验与探究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化学复习高考化学专题复习题化学实验与探究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化学复习高考化学专题复习题化学实验与探究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化学复习高考化学专题复习题化学实验与探究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化学复习高考化学专题复习题化学实验与探究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复习高考化学专题复习题化学实验与探究题.docx

《高考化学复习高考化学专题复习题化学实验与探究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复习高考化学专题复习题化学实验与探究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化学复习高考化学专题复习题化学实验与探究题.docx

高考化学复习高考化学专题复习题化学实验与探究题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第12题化学实验与探究题

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2、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好使用方法

3、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4、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5、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检验、分离和提纯,能根据仪器配制溶液

6、能根据实验要求,做到:

(1)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

(2)了解控制所用条件的方法;(3)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4)绘制和识别典型的所用仪器装置图。

一、近几年高考真题训练

1、(14年广东高考33)(17分)H2O2是一种绿色氧化还原试剂,在化学研究中应用广泛。

(1)某小组拟在同浓度Fe3+的催化下,探究H2O2浓度对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限选试剂与仪器:

30%H2O2、0.1mol∙L-1Fe2(SO4)3、蒸馏水、锥形瓶、双孔塞、水槽、胶管、玻璃导管、量筒、秒表、恒温水浴槽、注射器

①写出本实验H2O2分解反应方程式并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____________

②设计实验方案:

在不同H2O2浓度下,测定__________________(要求所测得的数据能直接体现反应速率大小)。

③设计实验装置,完成图20的装置示意图。

④参照下表格式,拟定实验表格,完整体现实验方案(列出所选试剂体积、需记录的待测物理量和所拟定的数据;数据用字母表示)。

实验序号

物理量

V[0.1mol∙L-1Fe2(SO4)3]/mL

……

1

a

……

2

a

……

(2)利用图21(a)和21(b)中的信息,按图21(c)装置(连能的A、B

瓶中已充有NO2气体)进行实验。

可观察到B瓶中气体颜色比A瓶中的_________(填“深”或“浅”),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3年广东高考)(17分)化学实验有助于理解化学知识,形成化学观念,提高探究与创新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1)在实验室中用浓盐酸与MnO2共热制取Cl2并进行相关实验。

1

下列收集Cl2的正确装置是。

②将Cl2通入水中,所得溶液中具有氧化性的含氯粒子是。

设计实验比较Cl2和Br2的氧化性,操作与现象是:

取少量新制氯水和CCl4于试管中,

(2)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电解食盐水制备Cl2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而原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设计两种类型的原电池,探究其能量转化效率。

限选材料:

ZnSO4(aq),FeSO4(aq),CuSO4(aq);铜片,铁片,锌片和导线。

1完成原电池的甲装置示意图(见图15),并作相应标注。

要求:

在同一烧杯中,电极与溶液含相同的金属元素。

2以铜片为电极之一,CuSO4(aq)为电解质溶液,只在一个烧杯中组装原电池乙,工作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负极。

3甲乙两种原电池中可更有效地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其原因是。

(3)根据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原理,为减缓电解质溶液中铁片的腐蚀,在

(2)的材料中应选作阳极。

3、(12年广东高考).(17分)苯甲酸广泛应用于制药和化工行业。

某同学尝试用甲苯的氧化反应制备苯甲酸。

反应原理:

实验方法:

一定量的甲苯和KMnO4溶液在100℃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按如下流程分离出苯甲酸和回收未反应的甲苯。

已知:

苯甲酸分子量是122,熔点122.4℃,在25℃和95℃时溶解度分别为0.3g和6.9g;纯净固体有机物一般都有固定熔点。

(1)操作Ⅰ为,操作Ⅱ为。

(2)无色液体A是,定性检验A的试剂是,现象是。

(3)测定白色固体B的熔点,发现其在115℃开始熔化,达到130℃时仍有少量不熔。

该同学推测白色固体B是苯甲酸与KCl的混合物,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提纯和检验,实验结果表明推测正确。

请在答题卡上完成表中内容。

序号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结论

1

将白色固体B加入水中,加热,。

得到白色晶体和无色溶液

 

2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

生成白色沉淀

滤液含有Cl-

4

干燥白色晶体,。

白色晶体是苯甲酸

(4)纯度测定:

称取1.220g产品,配成100ml甲醇溶液,移取25.00ml溶液,滴定,消耗KOH的物质的量为2.40×10-3mol。

产品中甲苯酸质量分数的计算表达式为,计算结果为(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11年广东高考)(17分)某同学进行试验探究时,欲配制1.0mol•L-1Ba(OH)2溶液,但只找到在空气中暴露已久的Ba(OH)2·8H2O试剂(化学式量:

315)。

在室温下配制溶液时发现所取试剂在水中仅部分溶解,烧杯中存在大量未溶物。

为探究原因,该同学查得Ba(OH)2·8H2O在283K、293K和303K时的溶解度(g/100gH2O)分别为2.5、3.9和5.6。

(1)烧杯中未溶物仅为BaCO3,理由是。

(2)假设试剂由大量Ba(OH)2·8H2O和少量BaCO3组成,设计试验方案,进行成分检验,在答题卡上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

(不考虑结晶水的检验;室温时BaCO3饱和溶液的pH=9.6)

限选试剂及仪器:

稀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澄清石灰水、pH计、烧杯、试管、带塞导气管、滴管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

取适量试剂于洁净烧杯中,加入足量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过滤,得滤液和沉淀。

步骤2:

取适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硫酸。

步骤3:

取适量步骤1中的沉淀于是试管中,

步骤4:

(3)将试剂初步提纯后,准确测定其中Ba(OH)2·8H2O的含量。

实验如下:

①配制250ml约0.1mol•L-1Ba(OH)2·8H2O溶液:

准确称取w克试样,置于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将溶液转入,洗涤,定容,摇匀。

②滴定:

准确量取25.00ml所配制Ba(OH)2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加指示剂,将(填“0.020”、“0.05”、“0.1980”或“1.5”)mol•L-1盐酸装入50ml酸式滴定管,滴定至终点,记录数据。

重复滴定2次。

平均消耗盐酸Vml。

③计算Ba(OH)2·8H2O的质量分数=(只列出算式,不做运算)

(4)室温下,(填“能”或“不能”)配制1.0mol•L-1Ba(OH)2溶液

5、(10年广东高考)(16分)

某科研小组用MnO2和浓盐酸制备Cl2时,利用刚吸收过少量SO2的NaOH溶液对其尾气进行吸收处理。

(1)请完成SO2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SO2+2NaOH=________________.

(2)反应Cl2+Na2SO3+2NaOH===2NaCl+Na2SO4+H2O中的还原剂为________________.

(3)吸收尾气一段时间后,吸收液(强碱性)中肯定存在Cl

、OH

和SO

.请设计实验,探究该吸收液中可能存在的其他阴离子(不考虑空气的CO2的影响).

1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

只存在SO32-;假设2:

既不存在SO32-也不存在ClO

假设3:

_____________.

2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请在答题卡上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

限选实验试剂:

3moL

L-1H2SO4、1moL

L-1NaOH、0.01mol

L-1KMnO4、淀粉-KI溶液、紫色石蕊试液.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

取少量吸收液于试管中,滴加3moL

L-1H2SO4至溶液呈酸性,然后将所得溶液分置于A、B试管中.

步骤2:

步骤3:

二、真题训练

1、(15广州一模)(16分)某小组利用如图装置,用苯与溴在FeBr3催化作

用下制备溴苯:

反应剧烈进行,烧瓶中有大量红棕色蒸气,锥形瓶中

导管口有白雾出现,蒸馏水逐渐变成黄色。

反应停止后按

如下流程分离产品:

 

已知:

溴苯难溶于水,与有机溶剂互溶;溴、苯、溴苯的沸点依次为59℃、80℃、156℃。

(1)操作Ⅰ为_________,操作Ⅱ为_________。

(2)“水洗”、“NaOH溶液洗”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烧杯。

(3)向“水洗”后所得水相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

推测水洗的主要目的是除去________。

(4)锥形瓶中蒸馏水变黄的原因是_________。

(5)已知苯与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推测反应后锥形瓶中液体含有的两种大量离子,并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你的推测。

(限选试剂:

镁条、四氯化碳、氯水、溴水、蒸馏水)

序号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

结论

1

2

锥形瓶中液体含大量______

3

锥形瓶中液体含大量______

1、(15江门一模)(16分)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时必须严格控制其用量,某兴趣小组进行下面实验探究,查阅资料知道:

①2NO+Na2O2=2NaNO2②2NO2+Na2O2=2NaNO3

③酸性KMnO4溶液可将NO2-氧化为NO3-,MnO4-还原成Mn2+。

Ⅰ.产品制备与检验:

用如下装置制备NaNO2:

(1)

写出装置A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B装置的作用是。

(3)有同学认为装置C中产物不仅有亚硝酸钠,还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为制备纯净NaNO2应在B、C装置间增加一个装置,请在右框内画出增加的装置图,并标明盛放的试剂。

(4)试设计实验检验装置C中NaNO2的存在(写出操作、现象和结论)

Ⅱ.含量的测定

称取装置C中反应后的固体4.000g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取25.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0mol/L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实验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滴定次数

1

2

3

4

KMnO4溶液体积/mL

20.60

20.02

20.00

19.98

(5)第一组实验数据出现异常,造成这种异常的原因可能是(双项选择)。

A.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标准液润洗B.锥形瓶洗净后未干燥

C.滴定终了仰视读数D.滴定终了俯视读数

(6)根据表中数据,计算所得固体中亚硝酸钠的质量分数。

(结果保留4位有效数字)

3、(15茂名一模)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下列有关装置进行探究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A中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2)实验时,旋开装置A中分液漏斗的旋塞,发现液体流出缓慢,最终停止,其可能的原因是。

(3)装置B中的溶液出现浑浊,该实验证明SO2具有性。

(4)实验后,测定装置C中溶液呈碱性。

溶液为什么呈碱性呢?

大家有不同意见:

①是生成的Na2SO3水解;②是氢氧化钠剩余。

请设计实验方案证明哪种意见成立。

选用下列试剂进行实验:

Na2SO3溶液、酚酞溶液、氯水、BaCl2溶液、稀硫酸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

(5)另一小组利用装置D进行实验:

用注射器向装置D共注入vmL实验室制备SO2的空气,当溶液刚好褪色,停止实验。

该小组的实验目的是。

4、(15汕头一模)(16分)CaCO3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大理石主要成分为CaCO3,另外有少量的含硫化合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