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三单元备课.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310921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0.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三单元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六年级下册三单元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六年级下册三单元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六年级下册三单元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六年级下册三单元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三单元备课.docx

《六年级下册三单元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三单元备课.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下册三单元备课.docx

六年级下册三单元备课

年级:

六年级学科:

语文主备人:

时间:

2014年3月

第三单元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的主题是“红色的记忆、深深的怀念”。

一个民族不应该忘记历史,不应该忘记英雄。

本组课文追忆了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

第十课《十六年前的回忆》:

我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被捕后,备受酷刑,但面对敌人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第十一课《灯光》:

解放战争中的郝副营长,在一次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壮烈牺牲;第十二课:

《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虽然没有具体介绍张思德的事迹,但通过查找资料,我们可以知道战士张思德打仗、纺线、烧炭,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为救战友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第十三课:

《一夜的工作》:

开国总理周恩来为了新中国的发展,呕心沥血,日夜操劳。

因此,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受到革命传统教育,纪念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懂得为人民服务的道理。

本组教材中的人物所处时期不同、岗位不同、事迹不同,“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却是相同的。

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们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因此,本组课文的教学可以围绕革命志士共同的理想与信念,加强各篇课文教学之间的联系,还可以尝试进行单元整组教学。

紧扣单元专题,“口语交际·习作”安排的是“我的理想”,希望学生在学完课文后,受到情感上的熏陶,并将自己的理想和革命先烈的理想联系起来。

“回顾·拓展”安排的是交流课文的写法,阅读、积累一些革命诗歌,并在课外阅读一些革命题材的名著。

单元教学目标

1.让学生受到革命传统教育,纪念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懂得为人民服务的道理;

2.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单元教学课时安排:

11课时

教学方法与措施:

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学准备:

搜集与每课故事相关的资料;教师制作课件。

教学时间:

 《十六年前的回忆》2课时 

《灯光》、1课时 

《为人民服务》2课时 

《一夜的工作》1课时

 《口语交际 习作》3课时 

《回顾·拓展三 》  2课时

单元预习课:

一、浏览课文,标田字格里的生字及其在文中的词语,并在预习笔记上练习书写。

把你认为比较难写的词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等方法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一拥而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千钧一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死得其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兵简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会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鸿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再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十六年前的回忆》是一篇___________,文章是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来叙述的。

展现了革命先烈李大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灯光》采用了________的手法,通过对________________的回忆,歌颂了_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人民服务》是一篇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夜的工作》作者是__________,本文写的是他陪_______审阅一篇稿子,亲眼见到总理_________________的情况。

抒发了作者对总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十六年前的回忆

教学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能正确读出“军阀、恐怖、宪兵、魔鬼、苦刑、匪徒、舅姥爷”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中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感受革命传统教育。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感受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

课文重点:

全文

感情朗读训练点:

3-5、9-16、20-27

读说结合训练点:

谈谈你对李大钊的评价。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具准备

1.收集关于李大钊的资料。

2.制作课件

预习设计

1.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解释词语的意思。

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思考: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每当清明节时,我们都要祭奠过世的亲人,缅怀离世的朋友。

而每一年清明节,我们更应该想起那些为了中国的解放,为了世界的和平而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

我们曾经为黄继光勇堵枪眼而感动,为邱少云烈火烧身而震撼,也为卢沟桥的英雄而振奋,更为狼牙山的壮士而激动。

今天,让我们在清明节即将来临之际,一起走进第10课,深深地怀念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国革命的先驱──李大钊同志。

(板书课题)

二、成果展示

1.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2.展示收集的李大钊的资料。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者和早期优秀领导者之一。

他领导了1926年3月18日北京人民反帝反军阀的群众示威运动,被军阀张作霖杀害。

牺牲时年仅38岁。

李大钊的被难日是1927年4月28日。

3.理清写作顺序和课文结构

(1)被捕前1自然段

(2)被捕时

2—7自然段:

写父亲被捕前的一些事情(被捕前);

8—17自然段:

写父亲被捕的经过(被捕时);

(3)法庭上

18—29自然段:

写我们和父亲最后一次见面的情景(法庭上);

(4)被害后

30—32自然段:

写父亲被害后,一家人非常悲痛(被害后)。

三、精读感悟

(一)品词析句,感悟“革命者”形象

1.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的顺序,默读三部分课文,划出描写父亲语言、行动、表情的语句,然后读一读、想一想:

你眼前看到了一位怎样的革命者?

2.交流讨论:

a被捕前:

⑴“局势越来越严重……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这段话中哪个词引起了你的特别关注?

(从“坚决、不能轻易、哪能离开”这些词语中能看出父亲很倔强,为了革命,明知处境危险,也坚决不离开。

⑵“那年春天……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

父亲为什么而忙碌?

⑶填空:

被捕前的父亲是一位()的革命者。

⑷指导朗读。

b被捕时:

⑴读议句子,填空:

被捕时的父亲是一位()的革命者。

“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把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

“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对他们的没有道理可讲的。

⑵分角色朗读。

C法庭上:

重点品析“父亲瞅了瞅我们……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一段:

⑴从“安定”、“沉着”两个词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⑵父亲为什么“安定”、“沉着”?

(联系上下文说一说)

⑶填空:

法庭上的父亲是一位()的革命者。

⑷指导朗读。

(二)回归文本,感悟“父亲”形象

1.在我们眼里,李大钊同志是一位卓越的革命者,在女儿的眼里,李大钊同志是一位伟大的父亲。

课文的字里行间里无不流露出女儿对父亲深深的敬爱。

2.再次朗读课文,划出写“我”心里感受的句子,想一想:

女儿眼里的父亲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3.交流讨论

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相关语句感受李大钊同志对孩子的慈爱及在危险面前给予亲人信心与力量的父亲形象。

4.父爱如山。

身为革命者的李大钊不能像寻常的父亲与孩子共享天伦之乐,但父亲爱国、爱党的情怀却给年幼的女儿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

因此,当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年后,女儿李星华回忆起这些往事,仍然如昨日般清晰。

四、写作方法指导

体会李大钊家人的悲痛和首尾呼应写法的好处

1、体会李大钊被害后家人的悲痛。

自由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谈谈自己的感受。

2、体会首尾照应写法的好处。

现在我们把第1自然段和最后3个自然段连起来读读,看看你又有什么新的体会?

(1)这是首尾呼应的写法。

(2)这样写更加突出了作者对父亲被害的事情记忆深刻,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怀念。

感悟写法,课外拓展

3.文中哪一部分内容也采用了前后照应的写法?

(工友阎振山被捕前后)

4.1927年的春天,在局势越来越紧张的时候,李大钊同志每天早出晚归地在干什么?

被捕后,他在狱中又是如何与敌人斗争的?

这些内容文章中没有写到。

请你结合查阅的资料,借鉴“前后照应”的写法,任选一个空白进行补充。

5.交流展示、评价。

五、延伸拓展:

1、李大钊的墓碑上刻着中共中央这样的评价(齐读)──他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前途无限忠诚。

他为在我国开创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永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

2、引导课外阅读:

在为革命胜利的斗争中,还有很多像李大钊一样的革命先辈。

我们深情缅怀他们,我们的民族为他们而骄傲!

下课后,同学们可以结合第65页“课外书屋”的提示,去阅读一两本革命题材的小说。

六、限时作业

抄写你认为需要积累的词句

板书设计:

10十六年前的回忆

    被捕前:

坚决地说    忠于革命

    被捕时:

不慌不忙    视死如归

    被捕后:

瞅了瞅 没说  坚贞不屈

11*灯光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战地、围歼、茂密、突击、歼灭、注视、漆黑、陷入、憧憬、阻击、点燃、性命、焦急”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教学重难点:

  

1.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2.理解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之间的联系。

课文重点:

全文

感情朗读训练点:

2-7

读说结合训练点:

革命战士为了理想而英勇献身的事迹,让我们感动。

你每天晚上都要在灯光下学习,看到明亮的灯光,你会想到什么?

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预习设计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揣摩重难点,感受人物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当我们面对清晨第一缕灿烂的阳光,背着书包快乐的去上学时;当我们躺在母亲的怀里,享受温暖宁静的母爱时;当我们面对丰盛的餐桌,尽情的享用佳肴时;当华灯初上,我们欣赏着缤纷绚丽的美景时,我们可曾想过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

2.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用鲜血筑就的。

今天,我们将跟随着作家王愿坚同志走近他们,了解他们。

(板书课题)《灯光》这篇课文给我们描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它是谁写的呢?

王愿坚是当代著名的作家。

1945年参加八路军。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解放后创作了不少革命历史题材小说。

二、成果展示

1.大屏幕出示词语,指定生读,齐读。

2.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

(全文一头一尾是写现在,中间大部分是写往事。

即第1、2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写的是现在,其余写的都是往事。

3.学生自读往事这部分内容,说说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三、精读往事部分内容

1、学生默读这部分内容,找出描写“灯光”的句子,用笔勾画下来。

2、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句子。

第一句:

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第二句:

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

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第三句:

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

“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

”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第四句:

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第五句:

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3、学生就这些重点句子自读思考,互相讨论。

(1)“我”为什么看到天安门广场上千万盏灯,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2)郝副营长注视着那幅图,在默默地沉思什么?

(3)郝副营长“完全陷入对未来的憧憬里”,他在憧憬什么呢?

(4)课文的题目是“灯光”,你觉得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吗?

4、重点讨论:

“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充分发言,积极讨论。

5、有感情地朗读回忆往事的这部分内容。

四、回归整体,体会写法

1.“多好啊”在文中出现了几次?

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前后呼应、以一句话贯穿全文、抓住细节进行描写等表达方式。

).

2.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

以“多好啊”为题写一写,可以是一首小诗、随想、心灵的独白……

五、限时作业

1.找一两本革命题材的书读一读

2.出一期缅怀革命先烈的小报。

板书设计:

11.灯光

     广场  灯光  一声赞叹  (多好啊)  幸福生活

     阵地  火光  憧憬未来  (多好啊)  生命换取

12、为人民服务

教学目标:

1.学会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彻底、鸿毛、送葬”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了解演讲稿的特点。

3.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4.初步掌握围绕主要观点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课文重点:

全文

感情训练重难点:

全文

读说结合训练点:

全文

预习设计:

1.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及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抗日战争后期的延安正处在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中。

毛泽东的勤务兵张思德为人憨厚朴实,工作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一心一意为着革命的利益和解放全中国的伟大事业而默默地奉献。

为解决中央机关冬季取暖问题,他不幸牺牲。

毛主席在他的追悼会上深情地说:

“我们的队伍里到处是这样的人,普通、平常、像清凉山上的草一样,我们注意不到他们,往往也听不到他们的声音,可正是这些人支撑了我们的事业。

”毛主席的这篇讲演发表时以《为人民服务》为题,这篇文章也成为共产党人行为准则和毛泽东思想的具体体现,在60多年后的今天,重温这段历史和这篇文章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二、成果展示

1.出示易读错的词语,齐读

2.初知作者:

同学们,通过预习,你们知道这篇课文的作者是(毛泽东)。

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第一任国家主席,同学们对他了解多少?

(教师相机引导,初知毛泽东。

3.析课题:

这篇课文是一篇演讲稿,是毛泽东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做的演讲?

(学生自由阅读“资料袋”后回答。

4.探究主人公:

据你们了解,张思德是一个怎样的人,会令毛泽东如此敬重?

(可以用课件播放相关资料,教师随机引导并补充。

三、精读感悟

1、本文围绕一个什么样的中心思想来写的?

  (全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来写的。

一是《为人民服务》提示了讲话的中心;二是“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点明了文章的中心,阐述了我们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性质、宗旨,是作者论述的中心论点。

二、分层详读,理解课文内容。

  1、讲读第一段

  

(1)朗读第一段

  

(2)学生思考:

这一段中的第1、2句是什么关系?

(因果)

  (3)学生练习:

用因果关系读第1、2句话。

  (4)学生思考:

哪些词具体说明了党和人民的密切关系?

  (完全、彻底)

  (5)板书:

(宗旨:

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

  3、讲读第二段:

  

(1)指名读课文

  

(2)理解:

“固”(本来)、“于”(比)、“重于泰山”(即比泰山重)、“轻于鸿毛”(即比鸿毛轻)

  (3)思考:

为什么说“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启发学生从看过的电影、电视中的正、反两面的人物来理解:

为人民利益死死得光荣、有价值;替敌人卖命,损害人民利益,死得不值,为人民所痛恨。

  (4)小结:

    这一层中讲人死的两种不同意义,着重指出“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5)板书(死的意义)轻于鸿毛重于泰山

  3、讲读第三段

  

(1)第一大组读课文

  

(2)思考:

为什么说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3)用词素分解理解“精兵简政”的意思。

  (4)这段话句与句之间在逻辑上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先指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就不怕别人批评;再举例说明这样做的好处,强调我们务必这样做。

  (5)板书(不怕批评,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4、讲读第四段

  

(1)第二大组读课文

  

(2)理解“五湖四海、死得其所”的意思

  (3)给这段课文划分段

    (学生动手,教师巡视,然后师生讨论订为4层)

  (4)思考:

第1段与2、3、4段是什么关系?

(因果)

  (5)思考:

为了取得全民族的解放,我们必须怎样做?

  (6)利用学生对(5)的回答板书:

    (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努力奋斗)

  5、讲读第五段

  

(1)第三大组读课文。

  

(2)理解:

“哀思、寄托”的意思。

  (3)思考:

为什么要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团结才有力量,才能实现共同的革命目标)

(4)板书:

(寄托哀思,团结人民)

四、展示演讲风采

1.自选课文一段登台演讲。

 (师生从声音、停顿、表情、动作等方面予以评价。

2.演讲自己仿写的片段。

3.即兴拔高演讲。

 (用简短的语言演讲古今中外“为人民服务”的人。

五、小结

1、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本通过悼念张思德,讲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

 2、写作特点:

(1)文章在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心思想论述时,注重摆事实,讲道理,条理清楚。

六、总结升华

 同学们,在你们的汇报中,我知道了我们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我还知道了张思德同志──我们队伍中的一员,他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还重)。

这时候,我想起了臧克家写的纪念鲁迅的一首诗: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让我们谨记党的宗旨及毛泽东爷爷的教导,从现在起,好好掌握本领,将来服务人民,造福社会!

八、限时作业

把你喜欢的句子抄在读书笔记。

板书设计:

12、为人民服务

1、宗旨:

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2、死的意义:

为人民服务轻于鸿毛

    3、不怕批评,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4、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努力奋斗

    5、寄托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13*一夜的工作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审阅、陈设、极其、转椅、隔壁、记录、浏览、思索、热腾腾”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领悟本课用朴实无华的文字、生活中的小事表现人物高尚人格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从周总理工作劳苦和生活简朴两方面感受周总理的伟大人格。

2.通过学习课文,领悟本课用朴实无华的文字、生活中的小事表现人物高尚人格的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收集与周总理有关的故事。

预习设计

1.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解释词语的意思。

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搜集与本文相关资料并整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周恩来总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第一任国家总理。

通过课外阅读,你对周总理有哪些了解?

2.周恩来总理生前喜欢在胸前佩戴一枚“为人民服务”的纪念章,并用自己的行动,完全、彻底地实践着“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赢得了全国人民的爱戴。

今天,我们将跟随着作家何其芳同志去亲眼目睹周总理一夜的工作。

(板书课题)

二、成果展示

1、出示课件字词,指名读,齐读。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三、精讲感悟

(一)引导自读,感悟“一夜”

1.认真读读课文,想一想:

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叙述周总理一夜的工作的?

(生活简朴、工作劳苦)

2.讨论:

课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周总理工作的“劳苦”?

哪些句子写出了生活的“简朴”?

哪些词用得特别好,突出了周总理的“劳苦”“简朴”?

要求学生先找出句子,再找出词语。

学生找出的词语可能有:

一尺来高、一句一句、相当长、极其简单、一张、两把、一盏、如此而已、一小碟、数得清颗数。

找出来之后,让学生说说,用上这些词语好在哪里。

3.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相机诱导。

比如,学生如果讲到“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中的“极其简单”用得好,说明周总理办公室的陈设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了时,教师可追问:

能不能把“极其”换成“相当”“很”“十分”等词语呢?

以便让学生体会到课文用词的准确、贴切。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探究阅读,感悟“每夜”

1.周总理这样简朴的生活、劳苦的工作只是何其芳看到的一个晚上吗?

从文中找依据。

2.阅读课后“资料袋”

3.补充阅读

周总理身患重病后,仍然每天坚持工作二十多小时。

经常是一个会还没结束,另一个会又等着他参加。

有一段时间,由于过度劳累,总理的嗓子哑了,医务人员只好在总理去开会前,用药水给他喷喷嗓子。

周总理干起工作来,经常是顾不上吃饭,在他身边工作的同志只好带上点干粮,请总理在途中的汽车上吃;有时这个会刚开完又去参加另一个会,来不及吃饭,工作人员只好用开水泡几块饼干,递给总理,在开会时喝下去,算是吃饭了。

4.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三十年后的今天,读着课文,我们仿佛又看到了周总理伏案工作的身影。

他为国家、为人民鞠躬尽瘁,奉献了毕生的精力。

1976年1月,当周总理逝世的噩耗传来时,举国上下,一片悲哀。

联合国也降下半旗悼念这位世界伟人。

学生思考交流,汇报。

四、小结

是啊,周总理是那么的简朴那么的劳苦,他身上还有许多的优秀品质,下去找找有关周总理的故事,和同学交流交流。

五、限时作业

小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日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