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骨鱼的心脏和软骨鱼不同之处是心脏不具动脉圆锥而有.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305509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51.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硬骨鱼的心脏和软骨鱼不同之处是心脏不具动脉圆锥而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硬骨鱼的心脏和软骨鱼不同之处是心脏不具动脉圆锥而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硬骨鱼的心脏和软骨鱼不同之处是心脏不具动脉圆锥而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硬骨鱼的心脏和软骨鱼不同之处是心脏不具动脉圆锥而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硬骨鱼的心脏和软骨鱼不同之处是心脏不具动脉圆锥而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硬骨鱼的心脏和软骨鱼不同之处是心脏不具动脉圆锥而有.docx

《硬骨鱼的心脏和软骨鱼不同之处是心脏不具动脉圆锥而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硬骨鱼的心脏和软骨鱼不同之处是心脏不具动脉圆锥而有.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硬骨鱼的心脏和软骨鱼不同之处是心脏不具动脉圆锥而有.docx

硬骨鱼的心脏和软骨鱼不同之处是心脏不具动脉圆锥而有

—8%)。

  硬骨鱼的心脏和软骨鱼不同之处是:

心脏不具动脉圆锥而有动脉球(bulbusarteriosus)。

动脉球(图5-43)不是心室的延伸部分,而是腹大动脉基部的膨大部分;不具横纹肌,而是由平滑肌构成;本身无搏动能力,如海绵状构造,具有弹性;内壁上不具瓣膜。

在X光下显示出:

心室收缩时,动脉球扩张,随即由于动脉球壁的弹性而回缩,这样,使通往鳃部毛细血管的血液得以维持一个稳定的动脉压。

  硬骨鱼的入鳃动脉和出鳃动脉皆是4对(图5-44),代表胚胎时期6对动脉弓中的第Ⅲ、Ⅳ、Ⅴ、Ⅵ对动脉弓(鲨鱼的入鳃动脉是5对,出鳃动脉是4对)。

  静脉系统基本上和软骨鱼相似,但大多数硬骨鱼没有侧腹静脉,锁骨下静脉直接进入总主静脉。

此外,仅左侧的尾静脉入同侧的肾脏散成毛细血管,形成肾门静脉,和左侧后主静脉的毛细血管相连;而右侧尾静脉和肾脏的血直接通过右后主静脉回静脉窦,即未形成右侧的肾门静脉。

  鲤鱼的脾脏(spleen)甚明显,位于小肠前部背侧,鳔的腹面,形细长,色红褐。

  (八)神经系统硬骨鱼的脑(图5-45,5-46)比软骨鱼的还要原始。

脑虽然已分化为大脑、间脑、中脑、小脑、延脑等5部分,但整个脑的体积较小,并未充满头骨脑腔,脑的弯曲度很小,在背面5部分都可以看到。

大脑比较小,在脑的5部分中所占比例很小,大脑顶部很薄,只是上皮组织而没有神经细胞,大脑主要是由位于脑室底部的纹状体组成,其机能仅限于感嗅,实验证明:

切除鱼的大脑,除失去嗅觉以外,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并未受到明显的破坏。

大脑两半球尚未完全分开,侧脑室在靠后面的部分连在一起,所形成的共同脑室的范围比软骨鱼的还要大。

间脑由于被中脑所遮挡,从背面观只能看到由间脑背面发出的脑上腺(epiphysis)。

中脑视叶发达,因被小脑瓣(cerebellarvalvula)所挤,偏向两侧,各成半月形。

小脑大,向后延伸覆盖在第四脑室之上。

延脑前面有面叶(faciallobe),两侧与小脑相接的地方有一对迷走叶(vagallobe),迷走神经由此发出。

延脑本体在脑的后端,前部较宽,后部较窄,背面有后脉络丛膜覆盖,揭去此膜,可见“V”字形的第四脑室。

延脑的后方接连脊髓。

从脑的腹面观,可见闻脑靠前面有视神经交叉,其后面两侧有一对半月形的下叶,两下叶之间为脑下垂体(内分泌腺),垂体之末端为血管囊,垂体的基部是漏斗,漏斗和间脑相连。

  由脑发出脑神经10对,由脊髓发出脊神经约36对。

  (九)感觉器官

  1.视觉器官:

鲤鱼的眼和鲨鱼的眼基本一致(图5-47),代表水生脊椎动物。

没有能活动的眼睑和瞬膜,因此鱼眼从不关闭。

角膜较平扁,晶体大而圆,紧挨在角膜之后,适于近视。

视觉调节是靠移动晶体的位置来实现,这是借镰状突来执行移动晶体位置的机能。

鲤鱼在眼后房内有硬骨鱼所特有的镰状突(falciformprocess),内富血管和肌肉,在靠近盲点处穿过视网膜而固着于水晶体上。

虹膜内肌肉不发达,因之瞳孔的大小不能改变。

  水的透光力弱,鱼眼在脉络膜层有反光的结构(如前述鲨鱼脉络膜中的亮层)。

银膜(argentea)是硬骨鱼眼球内部的反光照明装置,位于巩膜与脉络膜之间,是由脉络膜中分离出来的一薄层,其色似银,其中有许多小晶体的沉积物,银膜向前伸延成为虹膜的外层。

  和鲨鱼一样,硬骨鱼不具泪腺,不能流眼泪。

  2.平衡觉和听觉器官:

和软骨鱼一样,只有内耳。

每侧的内耳包括一个椭圆囊、一个球状囊和3个彼此垂直的半规管。

由球状囊分出的内淋巴管,与鲨鱼不同,末端是封闭的。

硬骨鱼的内淋巴液中除了呈悬浮状态的小耳石以外,还有3块大的耳石。

以球状囊中的耳石最大,几乎占满了它的内腔,另外两块较小,一块位于球状囊的后部,一块位于椭圆囊内。

这些耳石随着鱼体的增长也相应地增大,出现呈同心圆排列的环纹,和鳞片上的年轮相似,根据耳石的环纹,也可以推算鱼的年龄。

石首鱼科(或黄花鱼科)(Sciaenidae)即以其大形的耳石而得名。

  鲤形目鱼类所特有的韦氏小骨,一端连接鳔壁,一端通内耳的围淋巴腔,鳔内的波动借韦氏小骨传到内耳,从而产生听觉。

  3.侧线器官:

和鲨鱼一样,在头部及体侧均有侧线。

在身体两侧各有一条陷在皮肤内的纵行管,该管以无数小管穿过鳞片与外界相通(图5-48)。

侧线管内有感觉细胞,当外界水流动时,水压的变化通过开管而影响侧线管内液体的流动,刺激感觉细胞,经迷走神经,传递兴奋给脑而产生水流感觉。

  (十)排泄系统和渗透压调节鲤鱼的排泄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和膀胱(图5-49)。

肾脏紧贴在胸腹腔的背面,呈深红色,两个肾有一部分相连。

每一肾的前端为一头肾(headkid-ney),头肾是拟淋巴腺。

肾脏在头肾的后面,肾的宽度和厚度,由前到后很不一致,它的最宽厚处是在与鳔的中部相接触的一段,再往后变得很细。

两肾各有一输尿管,沿胸腹腔背壁向后走行,到将近末端处合而为一,稍为扩大,形成膀胱。

硬骨鱼的膀胱属于导管膀胱(tubalbladder),为中肾管后端膨大形成。

膀胱以后为尿道,通至泄殖窦,以泄殖孔开口于肛门后方。

  肾脏除排出代谢产物以外,另一重要功能是对渗透压起调节作用。

鲤鱼等淡水硬骨鱼的肾脏内,肾小球数目多,泌尿量大,尿液中含氮废物是以铵的形式排出。

与此相对比,海洋硬骨鱼的肾小球数目少,甚至有些海洋硬骨鱼(如)成体肾脏中的肾小球完全消失,泌尿量很少。

  例如:

杜父鱼(海洋硬骨鱼)分泌尿液是0.13—0.96ml/(kg体重·小时);而鲤鱼(淡水硬骨鱼)分泌尿液是5ml/(kg体重·小时)。

  淡水硬骨鱼血液和体液的浓度高于周围的淡水,由于渗透压的差别,水不断地由外界向鱼体内渗透。

鱼体借肾脏大量排出稀薄的尿液,使体内水分得以维持恒定。

  海洋硬骨鱼的情况与此相反,其血液和体液与海水相比是一种低渗溶液,因此,体内水分不断地渗透到体外。

这就是说,海洋硬骨鱼尽管在一个水的环境中生活,但却面临着失水而干死的可能。

它必须大量吞饮海水(如鳗鱼,每公斤体重每昼夜吞入50—200ml的海水),多余的盐分通过鳃壁上一种特殊的泌氯腺排出。

  (十一)生殖系统鲤鱼雌雄异体,雄鱼(图5-49)精巢(俗称鱼白)一对,呈白色,在生殖季节增大到几乎与体腔等长。

雌鱼(图5-49)卵巢一对,呈黄色囊状,内含大量卵子。

鲤鱼和其它硬骨鱼一样,并无特殊的生殖管道,而是由生殖腺壁本身延续成管。

因此生殖导管与中肾管无关,这在脊椎动物中是少有的例外。

  鲤鱼和其它绝大多数硬骨鱼一样,都是体外受精,体外发育,卵小,成活率低,但产卵量很大(鲤鱼一次产卵10万粒,翻车鱼一次产卵达3亿粒)。

这是保存种族延续的另一种适应方式(软骨鱼是体内受精、产卵量少,但成活率高)。

第四节鱼类的分类

  现在已知全世界约有24000种鱼类,分布在全世界各个水域中,其中我国有2000多种,海水鱼有1500多种,淡水鱼有800多种。

鱼类按其骨骼性质来分,可分为两个独立的类群:

软骨鱼纲及硬骨鱼纲。

以前把这两类作为两个系,隶属于鱼纲。

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从有化石记录开始,就是两股道上发展来的,目前较新的材料都将这两类升为两个独立的纲,即软骨鱼纲和硬骨鱼纲。

  现将现代生存的鱼类分为下列各纲和亚纲:

一、软骨鱼纲(Chondrichthyes)

  终生保留软骨,常钙化,有发达的鳃间隔,鳃裂大多直接开口于体表,无鳔,雄性有特殊的交接器——鳍脚,体内受精,卵生;卵胎生;假胎生;歪尾。

分为两个亚纲:

  亚纲一板鳃亚纲(Elasmobranchii)

  因口大,横裂在头部的腹面,又称横口类(Plagiostomi)。

体被楯鳞,鳃裂开口于体表,无鳃盖褶。

除少数能到淡水中生活外,绝大多数生活在海洋中。

此亚纲沿两个方向发展:

一支保存了迅速游泳的纺锤形体型——鲨总目;另一支则发展为扁平体型,适于底栖,少活动的生活类型——鳐总目。

但鲼类的胸鳍前端分化为头鳍,在水中行动迅速。

  鲨总目(Selachoidei)

  体大多呈纺锤形,鳃裂侧位,胸鳍正常,不与吻的前缘愈合。

我国常见的有下述几个目:

  

(一)虎鲨目(Heterodontiformes)头大,吻钝,眼上侧位,无瞬膜,背鳍2个,其前均有1枚硬刺,有臀鳍,鳃裂5个,侧位。

种类不多,仅分布在太平洋。

  虎鲨科(Heterodontidae):

上、下颌前面的齿细尖,后面的齿阔扁,有圆而小的喷水孔,卵生。

底栖生活。

食贝类及甲壳类动物。

我国产有宽纹虎鲨(Heterodontusjaponieus)体侧有深褐色条纹10余条。

狭纹虎鲨(Heterodontuszebra)体侧有30多条条纹。

  

(二)六鳃鲨目(Hexanchiformes)鳃裂为6至7对,背鳍1个,无硬刺,位于身体的后部,有臀鳍。

  六鳃鲨科(Hexanchidae):

口在头的腹面,上、下颌齿异形,上颌中部的齿有大的突起,两旁有1—2小突起,下颌齿扁,边缘作锯齿状。

卵胎生。

常见的有扁头哈那鲨(Notorhrchusplatycephalus)(图5-50)鳃裂7对,背鳍一个,上、下颌齿异形,底栖。

肉食性。

黄渤海产量较大。

皮可制革,肉可食用,肝可制鱼肝油。

  (三)鼠鲨目(Lamniformes)是鲨总目中最大的一个目,包括现代的大多数种类。

背鳍2个,无硬刺,有臀鳍,鳃裂5对。

  1.须鲨科(Orectolobidae):

为热带及亚热带水域的中小型鱼类,近海底层栖息。

它的最后2至3个鳃裂位于胸鳍基部的上方。

我国大多产在南海、东海。

常见的有豹纹鲨(Stego-stomafasciatum)及日本须鲨(Orectolobusjaponicus)。

  2.鲸鲨科(Rhincodontidae):

身体庞大,性情温和。

食大量浮游生物和小型鱼类。

属大洋性洄游鱼类。

每年5、6月洄游到我国北部湾。

只一种鲸鲨(Rhincodontypus)有2背鳍,大小不同,胸鳍大,位于第3对鳃裂下,腹鳍小,尾鳍叉型,口宽,端位,鳃耙如海绵状。

肝油可制机器油或制肥皂。

皮可制革。

肉、骨、内脏可制鱼粉。

  3.鼠鲨科(Lamnidae):

体纺锤形,吻尖,尾叉型。

本科为大型或中型鱼类。

我国常见的有灰鲭鲨(Isurusglaucus),暖海性上层鱼类。

性情凶猛,常追捕鱼群。

卵胎生。

噬人鲨(Carcharodoncarcharias)体庞大,口大,弧形,牙锐利。

性凶猛。

为大洋性活泼鱼类。

吞食大型海生动物,有袭击小船和噬人纪录。

  4.姥鲨科(Cetorhinidae):

鳃裂宽大,鳃弓上生有密而细长的鳃耙成过滤器,背鳍2个第一背鳍大,第二背鳍与臀鳍都很小,尾鳍叉形,胸鳍很大。

本科只姥鲨(Cetorhinusmaxim-us),体呈纺锤形,鳃裂宽大,上起背部,下面几乎达喉部正中线,鳃裂均位于胸鳍基底之前。

性温和,食小鱼及浮游生物。

  5.真鲨科(Carcharhinidae):

体呈纺锤形,眼圆形,瞬膜发达,背鳍2个,无硬刺,第一背鳍位于胸、腹鳍之间,第二背鳍均与臀鳍相对。

卵胎生。

主要以鱼为食。

本科种类繁多,分布广泛。

如黑印真鲨(Carcharhinusmenisorrah)、沙拉真鲨(C.sorrah)为中、小型鱼类。

乌翅真鲨(C.melanopterus)、大青鲨(Prionaceglauca)为大型鱼类。

大青鲨的鳍为上等鱼翅。

  6.皱唇鲨科(Triakidae):

头长为全长的1/5—1/6,尾细长,眼为椭圆形,下眼睑大部分成为瞬膜,能上闭。

暖温性近海栖息鱼类。

我国常见的有白斑星鲨(Mustelusmanazo),背面和侧面灰褐色,沿侧线及侧线以上散布着许多不规则的白点。

卵胎生。

灰星鲨(Mustelusgriseus)似白斑星鲨,但体无白色斑点。

假胎生7.双髻鲨科(Sphyrnidae):

头的前端向两侧突出,形成双髻状,眼在突出的两端,有瞬膜。

我国常见的为路氏双髻鲨(Sphyrnalewini)(图5-50)沿海各地均产,有经济价值,鳍可制作鱼翅。

  (四)角鲨目(Squaliformes)背鳍2个,无臀鳍,眼无瞬膜,鳃裂5对。

  1.角鲨科(Squalidae):

背鳍2个,具硬棘,臀鳍消失,鳃裂狭小,都在胸鳍的前方。

为温带近海栖息的中、小型次要经济鱼类。

卵胎生。

以鱼类和软体动物为食。

我国常见的有白斑角鲨(Squalusacanthias)及短吻角鲨(S.brevirostris)。

  2.扁鲨科(Squatinidae):

体平扁宽大,胸、腹鳍大,背鳍小,2个均位于尾部上方,鳃裂侧位。

我国产日本扁鲨(Squatinajaponica)亦称琵琶鲨(图5-50)。

是由于它的胸鳍大不和头部彼此相连,状如琵琶而得名。

为近海栖息,常埋于泥沙中。

食小鱼和沙中小动物。

卵胎生。

分布于我国黄海、东海。

  (五)锯鲨目(Pristiophoriformes)吻延长突出,呈扁平的锯状,无瞬膜,无臀鳍,尾柄腹面有皮褶,尾鳍上叶宽,下叶窄。

我国产锯鲨科(Pristiophoridae)日本锯鲨(Pristiophorusjaponicus)(图5-50)吻长约为体长的1/4,边缘有锯齿,口腹位,牙细小呈圆锥状,鳃裂5个,前面侧位,后面腹位,均位于胸鳍基底前位。

我国分布在黄海、东海。

近海底层栖息。

食小型鱼类和无脊椎动物。

卵胎生。

  鳐总目(Batoidei)

  体呈盘状(胸鳍与头及躯干愈合呈盘状),背腹扁平,鳃裂腹位,游泳主要靠胸鳍。

  

(一)鳐目(Rajiformes)体平扁宽大,胸鳍发达与头侧相连成“体盘”,无发电器官。

鳃裂腹位,口、鼻均在腹面,喷水孔在背面,有进水与出水的作用。

适于底层生活。

食物以无脊椎动物为主。

  1.锯鳐科(Pristidae):

体形似鲨。

胸鳍与身体成1个小型“体盘”,稍平扁,吻部突出像一扁平的锯,似锯鲨,鳃裂小,斜在头侧腹面,尾部粗而延长。

我国南海及东海南部产尖齿锯鳐(Pristiscuspidatus)栖息于浅海,常埋于泥沙中。

食物以甲壳类为主。

但有时也能追捕鱼群,用长吻击毙或刺伤所要摄食的小鱼或吞食没有逃避能力的受伤个体。

  2.犁头鳐科(Rhinobatidae):

体平扁而延长,体盘后大前尖,呈犁头形。

尾平扁而渐狭小,每侧有1皮褶。

我国常见的有许氏犁头鳐(Rhinobatosschlegeli)及斑纹犁头鳐(R.hynnicephalus)为近海底栖鱼类,我国沿海均产。

主要以甲壳类及贝类为食。

卵胎生。

肉可食用,皮的干制品为鱼皮,鳍可制鱼翅,头侧的半透明组织干制品为明骨,都是名贵的海味。

  3.团扇鳐科(Platyrhinidae):

体平扁且宽大,状如团扇,有2个小形背鳍,位于尾上,尾鳍狭小,上、下叶相等。

我国产中国团扇鳐(Platyrhinasinensis)与林氏团扇鳐(P.limboonkengi)。

前者我国沿岸各海均产,后者产于福建、广东沿海。

  4.鳐科(Rajidae):

体平扁宽大,背鳍小,2个,位于尾的后部,尾鳍小,下叶退化,腹鳍前部特化为足趾状构造。

我国常见的有孔鳐(Rajaporosa)(图5-51)产于黄海、东海。

何氏鳐(Rajahollandi)产于南海、东海。

均为近海底栖小型鱼类。

  5.

科(Dasyatidae):

体圆形、斜方形和菱形,尾细长如鞭,常有1—3枚尾刺,有毒,背鳍常消失。

平时伏于水底或埋于泥沙中。

食物以软体动物和甲壳类为主,有时也吃小鱼。

也能用胸鳍作较快的游动,迁地觅食。

我国常见的有赤

(Dasyatisakajei)(图5-51)和日本燕

(Gymnurajaponica)。

分布广,我国沿海均产。

  6.鲼科(Myliobatidae):

体盘呈菱形,胸鳍前部分化成吻鳍,吻鳍与胸鳍在头侧相连或分离,能用胸鳍自由滑翔于水中,是一群游动活泼的鳐类。

有1小型背鳍位于尾部,尾细长如鞭。

以贝类、小鱼、小虾为食。

我国常见的有鸢鲼(Myliobatistobijei)和聂氏无刺鲼(Aetomy-laeusnichofii)等,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的海域中。

  7.鲾鲼科(Mobulidae):

胸鳍前分化出1对头鳍,突出于眼前能旋转,帮助捕捉食物。

尾细长如鞭,尾部上有1小背鳍。

食浮游甲壳类和小型动物。

我国产日本鲾鲼(Mobulajaponica)无刺鲾鲼(Mobuladiabolus)和双吻前口鲾鲼(Mantabirostris)。

  

(二)电鳐目(Torpediniformes)头与胸鳍之间具发电器官,尾前部较宽大。

分布于热带和温带海区。

  电鳐科(Torpedinidae):

体盘较厚,近圆形,头与胸鳍之间具蜂窝状发电器官(为六角形肌肉细胞组成),能发电、捕食(以电流击昏捕食对象)和防御敌害,背鳍1—2个或消失。

食底栖环节动物和甲壳类。

卵胎生。

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的海洋中。

食用价值小。

常见的有日本单鳍电鳐(Narkejaponica)和丁氏双鳍电鳐(Narcinetimlei)等。

  亚纲二全头亚纲(Holocephali)

  头大,侧扁,鳃裂4对,外被1皮膜状鳃盖,仅1对鳃孔通体外,上颌与脑颅愈合在一起,全头由此而来。

尾细,无泄殖腔,泄殖孔与肛门分别开口于体外。

雄性除有1对鳍脚外,尚有1对腹前鳍脚(腹交配器)和1额鳍脚(头上交配器)。

  银鲛目(Chimaeriformes)体稍侧扁,上颌与脑颅愈合,齿愈合成为宽阔的齿板,有2个背鳍,第一背鳍有一能自由竖立的硬刺,尾细长如鞭,体表光滑无鳞,雄性有交配器。

我国产银鲛科(Chimaeridae)黑线银鲛(Chimaeraphantasma)。

(图5-52)平时栖息深海,冬季洄游至近海。

我国沿海各地均产。

食物以无脊椎动物和小鱼为主。

二、硬骨鱼纲(Osteichthyes)

  骨骼一般为硬骨。

体被圆鳞、栉鳞、硬鳞,有时无鳞。

鳃间隔退化,鳃丝直接长在鳃弧上,鳃裂四对,一般不直接开口于体外,有骨质鳃盖保护。

一般都有鳔。

大部分体外受精,卵生,少数为卵胎生。

有少数在发育过程中具有变态。

尾多为正型尾。

现在生存的鱼类绝大部分属这一纲,本纲又可分为3个亚纲:

  亚纲一肺鱼亚纲(Dipnoi)

  本亚纲为硬骨鱼中古老而形态特殊的一支淡水鱼。

它最早出现在下泥盆纪,曾经相当广泛地分布于全球,其后大多数绝灭了。

现在生存的只3属肺鱼,分别分布于澳洲、非洲和南美洲等热带河流里。

  肺鱼亚纲一方面具有许多类似软骨鱼的特点:

如大部分骨骼是软骨,脑颅除头顶部有少数膜原骨外,为一硬骨整块。

没有次生颌。

终生保留发达的脊索,脊椎骨无椎体,仅有椎弓和脉弓。

心脏有动脉圆锥。

肠内有螺旋瓣等构造;另一方面具有高度特化、适应于缺氧和经常发生干涸的热带水域生活的特点:

  1.有内鼻孔通口腔,鳔有管通入食道。

鳔能执行肺的功能(鳔内壁有许多泡状囊来扩大呼吸的面积,与陆生动物的肺相似)。

与鳔(肺)呼吸相联系,心脏的构造相应地发生变化。

心房被不完全的隔分为左右两半,由鳔(肺)回来的血流入心房的左边,从身体回来的血液流入心房的右边,这标志着最原始的双循环(体循环与肺循环)的首次出现。

心室前有动脉圆锥,其内也被一纵隔分为两条道路;一条输血入第一、二入鳃动脉,另一条输血入第三、四入鳃动脉。

通入鳔的动脉来自第四对出鳃动脉(第六对动脉弓),与陆生脊椎动物的肺动脉同源。

鳔(肺)静脉直接回心脏(一股硬骨鱼的鳔静脉入后主静脉)。

除有后主静脉外,尚有后腔静脉,这和一般鱼类不同,而和陆生脊椎动物相同。

  2.双列式偶鳍:

由一连串骨骼连接而成的基鳍骨作为中轴,辐鳍骨沿两侧对生,这样的偶鳍在离水时不能支撑和移动身体。

  3.板状的牙齿适于挤压无脊椎动物的甲壳(食物是以水底甲壳类为主)。

  肺鱼在动物学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研究现代肺鱼的结构和生活方式,(近年来,在软组织解剖,发育和生理方面,有一些新的报导,发现了肺鱼和有尾两栖类之间有一系列共同特点,如声门、会厌软骨的存在、脑下垂体的结构及其分泌的激素、晶体蛋白、胆汁盐、鳃弓肌肉等。

)有助于我们了解脊椎动物由水上陆肺呼吸发展的过程。

在未确定陆生脊椎动物起源于总鳍鱼以前,肺鱼曾一度被认为是陆生脊椎动物的祖先。

但由于它的偶鳍的构造和陆生脊椎动物四胶差别很大,很难想像出由它们能进化为原始的陆生脊椎动物。

可是,古代的肺鱼和古代的总鳍鱼有相近的亲缘关系,出现的时代和生活地区也相似,后来肺鱼转向以水底无脊椎动物为食的特化道路,总鳍鱼则仍沿着灵活运动,食鱼的营养方式,成为进化的主干。

  肺鱼的现存种类:

  1.澳洲肺鱼(Neoceratodusforsteri)(图5-53):

属澳洲肺鱼目(单肺目)(Ceratodiformes)。

产于澳洲各河流中。

鳔(肺)不成对。

偶鳍成挠状。

喜生活于水流平缓、草木丛生的河流中。

在干旱时期,能用鳔来执行肺呼吸的功能;在水位高时,水内含氧量大,则用鳃呼吸。

  2.美洲肺鱼(Lepidosirenparadoxa)(图5-53):

属美洲肺鱼目(双肺目)(Lepidosirenifo-rmes)。

鳔成对。

偶鳍成鞭状。

栖息在南美各河流中。

干旱季节能钻入淤泥,进行夏眠(陷入麻木状态,代谢缓慢,呼吸空气)。

干旱季节过后,水位升高,再从水底钻出。

  3.非洲肺鱼(Protopterusannectens)(图5-53):

属双肺目。

栖息在中非洲的河流里。

枯水季节也能钻入淤泥,进入休眠状态(用粘液粘起泥土,包住自己的身体,形成特殊的鱼茧)。

  亚纲二总鳍亚纲(Crossopterygii)

  本亚纲鱼类在古生代和中生代时期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人们一直认为,总鳍鱼在白垩纪已经完全绝灭了。

但是,1938年在印度洋南非沿岸70m水深处,竟捕捉到一条现存的总鳍鱼,命名为矛尾鱼(Latimeriachalumnae),(图5-54)属腔棘目(Caelacanthiformes)。

当时曾轰动一时,被称为活化石。

直到1952年才捕到第二条,至今已陆续捕到100多条,均在科摩罗岛附近捕捉到。

  矛尾鱼的全长约为0.75m—2m,重13kg—80kg。

生活在水深200m—400m的海洋礁石中,游动迅速,以冲刺方式捕食,专吃乌贼和其它鱼类。

体呈金属蓝色,偶鳍基部有发达的肌肉,外面还覆有鳞片。

卵胎生。

近年来,据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报导,曾解剖了一条全长1.6m,捕捞时出水重量为65kg的雌性矛尾鱼,发现在它的右侧输卵管内有5条平均30cm长的带卵黄囊的幼鱼,证明了它是卵胎生的。

  总鳍鱼和肺鱼一样,不仅有鳃,且有鳔(肺)。

化石种类尚有内鼻孔,证明它们能进行鳔(肺)呼吸。

和肺鱼不同的地方是总鳍鱼的偶鳍构造较特殊,偶鳍基部有发达的肌肉,外覆有鳞片。

鳍内的骨骼构造和陆栖脊椎动物的四肢骨骼构造相似。

  古代的总鳍鱼和肺鱼生活在相同水域环境中,当时气候干燥,水中有周期性缺氧的情况,总鳍鱼能用鳔(肺)呼吸空气。

河床干涸,迫使它用偶鳍支撑身体,在植物茎杆上和干涸的水底移动,转移到另外有水的地方去生活。

这样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从水中生活的总鳍鱼,逐步进化到能在陆上生活的两栖类。

在中生代有一支转移到海洋中生活,象矛尾鱼就是这类残存的种类。

其它大部分因不能适应当时的剧烈的环境变化而绝灭。

  但近年来,我国古生物学家张弥曼用我国云南省东部,泥盆纪早期的骨鳞鱼类——杨氏鱼Yangolepispiaecursor的头骨化石,运用连续磨片技术,并与其它骨鳞鱼类的头骨化石相比,首次报导鼻腔底部虽有一孔,但不是内鼻孔,发现此孔的中部被前上颔骨及锄骨覆盖,而只是在前上颌骨的侧方通向外界。

而且象卵圆窗,耳柱骨的足板及鼻泪管等这些结构,也可能不存在。

这一报道已引起世界各地学者的重视,如得到进一步公认的话,则有关四足动物的起源,将可能会重新引起争论。

  亚纲三辐鳍亚纲(棘鳍亚纲)(Actinopterygii)

  本亚纲是现代鱼类中种类最多的一个亚纲,占现代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