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六中科技科技创新教育活动方案.docx
《榆中六中科技科技创新教育活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榆中六中科技科技创新教育活动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榆中六中科技科技创新教育活动方案
科技创新与兴趣小组活动方案
一、方案的背景:
兰州市政府及榆中县教育局关于培养初中学生创新教育及“飞天计划“的号召下,我校针对学生实际情况,为了适应科学技术与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为培养青少年的科技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突出创新意识和科技含量,推动我校科技创新工作。
近几年来,我校积极开展少年科技活动,并在各级各类科技活动比赛中获得较大的成果,而且涌现了一批热心指导中学生科技活动的优秀教师。
结合师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实际,我校开设了以科学活动为特色的兴趣活动小组,旨在让学生通过详实的科普知识介绍,生动有趣的科技小制作,令人着迷的航模、车模等活动,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强化科技意识,深化科学知识,培养他们多种能力与良好的科学习惯,加快我校科技创新工作建设的步伐,整体推进素质教育。
二、活动方案的目标:
1、关于创新教育及科普知识介绍
(1)介绍一些国内和国外的伟大的科学家,了解他们不平凡的事迹,并自觉学习他们的科学品质。
(2)通过介绍一些科学技术的发展史和物理学史,了解科技发展过程的艰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了解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
认识在当前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社会发展,经济建设更离不开发明。
发明能使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上升到新水平,把人类社会推向更高层次的文明。
2、贴近学生实际生活
(1)懂得一些生活小常识、小窍门,并把它们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2)意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物理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3、加强学生科学幻想思维
(1)认识人类与地球环境的相互关系,认识到能源危机和生态资源的关系,树立环保意识、节能意识。
(2)引导学生大胆幻想,绘制科学幻想画,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
4、小制作、小发明兴趣培养
(1)围绕以往学生制作的获奖作品,引导学生探索科学的道理,激发他们的兴趣。
(2)通过动手、动脑搞制作,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操作与讨论,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创造能力,养成精益求精的科学品质。
5、科技模型(航模、车模、航空、建筑模型等)
(1)通过展示航空工具实物和工作情景,引导学生自行制作简单的航空模型。
(2)通过观察和查阅资料了解飞机升降和转弯的道理,并能运用此知识来对自己制作的航空模型进行调试,能使模型较好地在空中飞行。
(3)了解车模、航模的工作原理,会拼装车模、航模并较好地控制它们。
培养学生对科技模型的兴趣。
(4)在活动过程中能克服困难,善始善终,乐于与他人合作交流。
(5)组织学生参加学校及省、市、区等举办的科技模型比赛,力争取得好成绩。
6、科学小论文
能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一些发明创造活动,写一些科学小论文。
总之,通过开展物理兴趣活动培养学生的发明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技术的兴趣,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坚强意志,树立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信念,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
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敢于动手、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了解相关的科普知识,关心科技的新发展、新动态。
三、活动方案所涉及的兴趣小组、指导教师
1.指导教师
张文翰王恩芳
2、兴趣小组成员:
陈振凯吴瑞白赵雪金婷张慧敏张丹魏素绢李文欢
范基鸿李亚斌王晓璐魏溱李昕璟张宇翔邴赵辉高凡
杨雪林魏晋雪张树慧董希帆潘菲金琦李铭陆刘濛
刘天玮陶文波蒋继庆
四.需求分析
物理学是初二学生新开设的一门学科,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科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指:
学生用类似于科学家探索科学问题的方式,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思想、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他是学生体验科学过程、理解科学本质、学习科学知识和培养科学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所以说,科学探究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主要教学方式,又是科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包括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运用科学方法的能力、判断决策的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交流、合作的能力等,具体体现在科学探究的五个基本要素中(提出问题和假设、制定计划、使用工具和搜集证据、处理数据和解释问题、表达与交流)。
从学校课程发展角度来看,现代学习理论强调“发现、体验、合作、反思”的学力目标,强调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
它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只能选择合理的、基础的、能转化为方法的、对学生终身学习具有普遍意义的少量知识为载体进行探究,引导学生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逐步学会辩明真伪、探求真知,不断获取有效知识,不断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让他们在探究实践中体验科学方法的魅力,让科学方法教育成为他们迅速成长的“催化剂”,为他们成长为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有用之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活动方案的主体部分:
1、活动内容:
我们这次活动时间为一年,从2013年3月到2014年12月。
分为“科普知识介绍”、“四小活动(小制作、小发明、小创作、小论文)”、“科学幻想画”、“生活小常识”“科技模型”五个单元;这次活动体现了以下一些思想:
(1)全面性。
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生活环境、文化背景,教学内容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
(2)实践性。
强调学生亲身经历,动手操作,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创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开放性。
课程在教学内容、活动组织、学习评价等方面给老师、学生选择的机会和创新的空间,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4)合作性。
在参与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教育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团结互助、尽职尽责,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
(5)适应性。
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生活,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能及时、方便地获取材料的,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有利于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最必需的内容。
2、活动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
活动内容力求内容的广泛性、真实性和可行性
难点:
活动内容的开放性和合作性的具体体现方式
创新点:
以我校开展的物理兴趣小组活动为载体和平台,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创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可利用的科技教育资源:
场所:
多媒体电教室,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绘画室,科技展馆。
资料:
近几年开展物理兴趣活动积累的各项资料,教导处收集的资料,科技展馆收集的资料,绘画室收集的资料,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收集的资料,图书室资料。
器材:
实验室的器材,可以通过多渠道获取,如实验室器材、生活中的废旧物品、玩具的零件等。
4、活动的过程和步骤:
(1)座谈、讨论活动必要性,调查、访谈主题及内容。
(2)收集资料。
动员老师和学生收集近几年开展物理兴趣活动积累的各项资料,教导处收集的资料,科技展馆收集的资料,绘画室收集的资料,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收集的资料,图书室资料。
(3)编辑校本教程具体细节及实施建议:
a.关于科普知识
通过讲故事、演讲比赛、观看科普录像、自行阅读科普书籍等形式,开展“我心中最崇拜的科学家”主题活动和科普知识竞赛等活动,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开拓学生的科学技术领域,引领学生走进科学的殿堂。
b.科技小制作(包括科技模型制作)
(1)定向阶段。
首先要明确任务,制作一件什么东西;然后借助于实物、模像等,制成图纸。
指导老师明确下达任务,以防止思想的互相干扰;具体指导学生定向和设计。
要教育学生在没有设计出图纸之前,不要动手去制作。
要培养他们认真思考的习惯和独立创造的能力,告诫他们,懒于思考和粗心大意都会导致整个小制作的失败。
(2)制作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技能,包括①正确掌握和安全使用工具的技能;②正确地使用材料的技能;③准确地制作零部件的技能;④熟练而合理地把零部件组装起来,成为一件完整的小制作的技能。
制作开始时,学生会很高兴,也会表现出急于求成的心态。
这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先慢后快,以保证质量。
时间长了,学生的兴趣又会减低,教师要及时对学生进行鼓励。
制作过程中,除非发现原有设计确实有错误外,一般不要轻易对原设计进行改动。
(3)完成阶段
这个阶段学生会很兴奋、很自豪,认为自己付出了劳动,掌握了一种技能,创造了一种东西,有了成果。
而且,总希望自己的成果是最好的,能得到教师的肯定。
教师可以粗略地根据小制作的工艺水平评分,肯定成绩和优点,指出不足,并具体分析产生不足的原因,分别采取不同的具体措施使学生的小制作能得到预想的效果。
在完善小制作的过程中,进一步促进正确技能的形成,为下一阶段工作打下基础。
(4)坚持阶段
一件科技小制作完成后,要检验是否达到了预想的目的,就要通过实践,如航空模型要试飞,航海模型要试航,风向环要安装试放……这是科技小制作的关键阶段。
经验证明,往往不能一次成功,需要经过多次改进,才能达到预想的结果。
思考方法:
可在这件东西上添加些什么吗?
把这件东西跟其他东西组合在一起,可在这件东西上减去些什么吗?
使这件东西放大,或使这件东西的某部分缩小,改变一下形状、颜色、音响、味道、气味,还有什么不足之处,需要加以改进吗?
如果用别的材料、零件、方法等,代替另一种材料、零件、方法等,会有什么结果?
辅导教师要针对学生容易灰心的情况,加强思想教育,告诉他们不要灰心,坚持就能胜利。
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把这件科技小制作做成功为止。
这样,会使学生受到深刻教育,使他们养成持之以恒、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坚毅品质。
c.生活小常识和小论文的撰写
教学时,尽量避免照本宣读,空谈主义,要利用形象、直观的手段向学生介绍,并尽可能让学生当场试验一下,这样,能让学生记忆深刻并经常应用,真正做到学有所用。
六、实施措施
1、设置机构
为加强对科技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学校专门成立科技活动领导网络并明确责任。
2、制度保证
学校定期召开研讨活动,讨论解决教材编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指导教师之间还应随时对所遇问题进行交流、协商。
3、完善设施
为了保证科技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在资金上给予保证,根据需要添置相应的设施和器材。
4、成果展示
学校每学年举办一次科技节;学校建立科技成果展示室,定期组织师生学习、参观,接受科技熏陶、教育,激励全校师生发明、创造热情,取得更大成绩。
七、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预案
1、可能出现的问题:
①由于本活动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活动过程中的人力、物力资源和展示活动必须在学校各部门的支持和配合(资金和人员)下方能完成。
所以,实施本方案的最大困难就是各部门的协调和配合。
②目前,社会、家长和学校领导对学生的考试卷面分数看得特别重,教师和学生思想压力很大,所以,开展课外活动的时间和精力很有限,如何处理好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与课堂学习的关系,争取学生家长、学校领导和相关教师的理解和支持是开展好本方案的的第二个关键问题。
③学生制作素材的供应和收集也是一大困难。
2、解决预案:
①将本活动方案列为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学校统一协调安排有关活动、人员和经费。
②每次物理兴趣活动前,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提高活动的效率。
靠丰富的活动内容、新颖的活动方式之魅力来吸引学生。
让学生感受到参加研究既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又能拓展知识视野、增强学习动力、自主学习相关知识,还可体验开展科学探究过程的乐趣、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接受科学精神的熏陶,有助于提升自身科学素养。
③加强组织管理和安全意识的教育工作。
八、活动结果及呈现方式
1、“榆中六中科技创新”成果汇报展示会。
2、“榆中六中科技创新比赛”并颁奖。
3参加“兰州市航模、航海、车模”等比赛
九、评价标准
科技创新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
评价应以主体性、过程性、形成性和发展性评价为主,它应根据学生在科技综合实践活动中取得的成果和表现状况,对其优点、学习态度和进步情况进行多样性地评价,关注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关注学生发展中的个别差异。
强调评价的整体观、多元化、过程性。
在评价方式上,主要对学生采用形成性激励评价方式,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实践中,我们主要采用自我评价、档案袋评价、他人评价。
十、科技创新活动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1、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学习和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学生进行科学实践的能力。
2、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通过学习、查阅、整理和宣讲获奖科学家的研究和成长的故事等系列活动,将科学精神的教育渗透到具体的实践活动之中,进行人格教育,在活动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3、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新的学习理念,突出自主、探究和合作的意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通过整个活动过程,增强学习的自主意识,培养合作学习和科学探究的意识,引导学生学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的方法。
4、浓厚学校学术研究气氛,教师的教学中要努力做到“少一分强制,多一分自主;少一点束缚,多一点自由;少一点作业,多一点探究。
”尽力营造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的环境氛围,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推进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