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九论文化气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299495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6.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日报九论文化气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人民日报九论文化气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人民日报九论文化气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人民日报九论文化气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人民日报九论文化气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民日报九论文化气象.docx

《人民日报九论文化气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日报九论文化气象.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民日报九论文化气象.docx

人民日报九论文化气象

闭门造车何以大行其道(文化世象·警惕不良文化趋向①)

2013年07月04日04:

57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开栏的话

  风起于青萍之末,却驰骋于天地之间,世间万物,无不受其吹拂。

文化无影无形,却润物无声,虽形成于日常俚俗之中,却能对社会产生恒久的影响。

文化思潮的变化,对社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不可不察。

  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文化生活却出现一些不良趋向,文化失范、道德失衡、心理失常成为时下人们议论的焦点,并引起有识之士的担忧与思考。

这些文化现象所来有自,亟须对之做出理性的梳理与分析。

为此,我们特开辟“文化世象”栏目,首期将刊出“警惕不良文化趋向”系列9篇文章,对当下最具代表性的9种不良社会文化现象进行集中分析与评论,以期为匡正时弊、推动社会文化健康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作家余华新近推出的一部文学作品堪称罕见的热卖,小说未及印刷便已预订出70万册,在文学类图书中,销售量名列前茅,这是国内大部分作家难以企及的。

但是,细读这部作品,很多读者、评论家大呼失望。

作品尽管勇敢地触及强拆、卖肾等敏感的社会问题,然而令人感觉作者不过是把一些新闻事件拼接在一起,对这些社会问题并没有深入的了解,更谈不上发自内心的体验,因此叙述浮于浅表,缺乏思想的力量,显得轻浮和单薄。

  文艺与生活的关系,是一个最基本的、被反复提到并一再强调的文艺理论话题。

有的人也许觉得,这并不是非常复杂的理论话题,无非是说明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泉,缺乏生活的不断丰富,创作的资源就会枯竭,有必要翻来覆去地提及吗?

事实证明,反复强调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在现实中,脱离生活、闭门造车的现象从来就没有中断过。

读者或观众接触到这类闭门造车的文艺作品,掩饰不住他们的失望,尖锐的批评自然就不绝于耳。

  难道我们的作家艺术家在创作时就想不到文艺与生活的关系问题吗?

难道作家艺术家进行创作时,还需要有人专门向他们论证文艺与生活的关系是多么重要吗?

  其实,对于作家艺术家来说,它首先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创作态度问题。

一些作家艺术家并非不知道补充生活体验的重要性,也时常感觉自己的资源库存严重匮乏,但他们就是不愿意设法与生活建立起密切联系,原因是多方面的,或者是他们已经答应了出版商的约稿,或者是他们下不了放弃城市优裕生活的决心。

热播电视连续剧《爱情公寓》,写当代年轻人的爱情故事,一看便知编创者是在毫无生活体验的情景下动笔创作的,缺乏生活体验,依靠照搬、抄袭海外相同类型的电视剧情节来敷衍成章。

这种现象绝非个例,据我所知,电视剧制作界往往是觉得某种类型的电视剧有市场了,或者发现某类电视剧热播了,就赶紧组织班子抢拍,哪里还顾得上深入生活与搜集素材?

在这样的情境下,编剧只能采取闭门造车的方式,胡编乱造,照搬照抄,怎么快就怎么来。

这完全是一种迎合市场的写作态度,以这样的态度来写作,我们能指望他们写出真正的佳作吗?

  密切与生活的联系,不断到生活中充氧充电,让写作资源的库存变得丰富起来,这对于作家艺术家来说,并不是理论的难点,而是实践的难点。

因此在批评这种闭门造车的现象时,有必要探讨一下实践的问题。

  难点之一是因为作家艺术家如果投入到生活实践中去,就必须付出心血和辛劳,甚至要放下贵族式的身段。

难点之二则是,真正要在生活中有所收获,并不单单是获取一些信息、观察一些实景那么简单,而是要对生活有所感悟、有所体验、有所思考。

但现在不少作家艺术家仅仅把深入生活理解为到生活中获得一些故事素材,得到一点感性认识。

这样是远远不够的。

我曾看到一项作家申报重点选题的材料,其中有人在申报表上说,他准备去某某地方采访若干人,然后写一部反映这个地方几十年历史变迁的作品。

他的计划不可谓不宏大,但我对他能否写出这样的作品深表怀疑。

即使是很有功力的作家,当缺乏足够充分的生活体验时,动笔也会慎之又慎。

这些都说明,深入生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思想实践过程,它要求作家艺术家始终对生活保持高度的兴趣,在生活的激发下不断产生思想的活力,不断有新的发现。

  创作上的闭门造车现象之所以如此泛滥,文艺批评也需要承担责任。

闭门造车是一个古代成语,最初的出处应该是两句话:

“闭门造车,出门合辙”,语出北宋道原所纂《景德传灯录·卷十九》。

意思是说,只要按照统一规格,即使关起门来造车,出门上路也会与路上的车辙完全相合。

后来,人们单用前半句话作为成语,形容做事不考虑客观情况,脱离实际。

为什么在当前的文艺创作中,人们明明知道闭门造车产生的作品与生活和实际不相吻合,却仍然乐此不疲?

就是因为在他们“闭门造车”后,会有一个“出门合辙”在等着他们。

这个“出门合辙”就是一些不妥当的文艺批评。

现在的一些文艺批评家对于现实主义理论不屑一顾,认为如果还以创作与生活的关系来评价作品便是落伍的表现。

因此尽管作品脱离生活胡编乱造,批评家却不仅不指出这一点,反而将这种胡编乱造当成是创新和突破,冠以“心灵写实”、“后现代的精神焦虑”等各种玄幻的名衔加以吹捧。

这就是批评家为那些脱离生活、脱离实际的作家艺术家开出的一道道“车辙”,有了这样一道道“车辙”的存在,文艺创作上的“闭门造车”当然会大行其道。

如今,鼓励作家艺术家深入生活的文艺批评不多见,为闭门造车开出“车辙”的文艺批评却不少。

  我希望批评家们能把这看成是一种失职,以后不要再给闭门造车开车辙了,而应为作家艺术家开一条深入生活、体验生活的正道来。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文化世象:

以丑为尚挑战审美底线

肖鹰

2013年07月11日08:

40    来源:

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近日,一部“古装魔幻神话剧”《天天有喜》在湖南卫视和爱奇艺视频网站同步首播,迅速掀起收视热潮,大量雷人的网络语言引发观众各种“吐槽”。

剧中,一身古装的主角们嘴里时常蹦出莫名其妙的网络热词,比如女主角一本正经口吐英文,称“我哪里hold得住”,男主角用国内流行歌词直抒胸臆,表达愤怒时竟骂道:

“变态、流氓。

”难怪有观众取笑:

“这年头不掌握一两门外语,都不好意思出门跟别人说我们是一部古装魔幻剧。

  在近年的流行文化中,秀丑、赛丑与捧丑已成一大风潮,各种恶搞行为大行其道。

在这个大数据时代,借助海量数据手段,从芙蓉姐姐大受追捧,到凤姐风靡全国,一些人通过或者出格颓废、或者低俗恶搞的表演迅速成名。

他们以丑为美,以丑为尚,不仅挑战传统的审美观念,也挑战我们的审美底线。

  三国时王弼在注释《老子》时曾说:

“美者人心之所乐进也,恶者人心之所恶疾也。

”以近年的流行文化而论,“以丑为美”是反人心之常而行之的行为,不是在追求“乐进之美”,而是在张扬“恶疾之丑”。

  “以丑为美”,有种种表现,概括讲,可做如下描述:

  其一,以反常为正常,以畸趣为兴趣。

“以丑为美”在形式风格上,是“反常出怪”。

我们看到,在当今媒体的“流行色”中,“以丑上位”逐渐增多。

这不仅表现在那些“网络红人”的“成名史”中,而且也表现在各种演艺明星的“星路历程”中。

这些娱乐红人的文化表演似乎别无长技,惟有以极端反常的怪异表演博取眼球,以令人生厌的畸趣刺激观众的兴趣。

  其二,以低俗为通俗,以恶俗为本色。

“以丑为美”在文化品位上,是排斥高雅,以“通俗娱乐”为名,贩卖低俗、恶俗之物。

某些“享有盛名”的所谓艺术家,不仅热衷于以低俗娱乐大众,而且将“恶俗”作为艺术本色,泯灭了高雅与低俗的区别。

  其三,以欲望为精神,以贪婪为气派。

“以丑为美”在精神观念上,放纵欲望,鼓吹贪婪。

近年来,赤裸裸的欲望宣泄和物质贪婪,逐渐在文艺表演中主题化,这不仅导致审美主题极端欲望化,而且使审美形象因为欲望宣泄和物质贪婪的极度充斥而扭曲。

  其四,以仿袭为本事,以俗套为个性。

“以丑为美”在艺术生产上,不是以诚意求精、个性创新的艺术创作为主旨,而是在市场功利主义的驱动下,以仿袭为基本原则,以拼贴为基本手法,在“反常出怪”的旗帜下进行模式化生产。

因为没有真正的个性内涵,“以丑为美”虽极尽“出奇出怪”之能事,但并不能创造真正有机的个性形象。

  “以丑为美”为何流行?

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审美教育没有跟上社会转型的需要。

在市场经济发展、文化开放的新形势下,审美教育没有紧紧跟上,各种不良思潮乘虚而入,致使美丑不分,以丑为美;其次,在文化生产与市场经济接轨后,过度娱乐化的文化生产,使低俗、恶俗的文化产品大行其道;再次,媒体舆论导向也对“以丑为美”的文化倾向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近年来,一些卫视一拥而上推出的种种选秀节目,成为“以丑为美”的展示屏和扩音器。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美之所以是可爱的,是因为以多样统一、完整和谐为基本特征的审美形象,不仅表现了自然创造力的神奇美妙,而且也表现了人类在文明进程中的生命精神和人文理想。

德国哲学家席勒说,人只有在完整而自由的状态下,才成为一个真正的审美者。

马克思则指出,人能够超越自身种属的限制,按照普遍的客观规律进行生产。

审美创造所具有的人文内涵决定了,一个健康而文明的社会,必是以追求美、创造美为文化主流的社会。

与美相对,丑则以残缺、扭曲和变态展现着自然的灾害、体现着人性的缺陷。

“以丑为美”不仅在审美活动中把丑的负面价值正面化,而且把文化精神乃至于社会生活中的“丑”的价值正面化,从而导致“扬丑抑美”。

“以丑为美”,丑怪畸趣被追捧,低俗恶俗被推崇,欲望贪婪被张扬,不仅会引导审美趣味的下滑,也会是社会风气沉沦的催化剂。

  老子说: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从审美规律来讲,美和丑并不是截然相反的,而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庄子就有“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的著名命题。

清人刘熙载则指出“怪石以丑为美,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

但是,美与丑的转换不是无条件的,而是有条件的,即必须要借助人的审美创新之心“化丑为美”。

怪石之所以能够“化丑为美”,是因为懂得欣赏怪石的刘熙载,从怪石变化无穷的形态中可以自由想象,体味到自然造化的神奇与无限生趣——即所谓“一丑字中丘壑未易尽言”。

再如曹雪芹笔下的刘姥姥和鲁迅笔下的阿Q,都是丑角,如果从审美范畴来讲都是“丑”,但是,刘姥姥与阿Q却又都是成功而美的艺术形象,因为在其身上深刻地表现了两位文学大师对人生的深刻认识和伟大的情怀。

简单地讲,要想“化丑为美”,必须要有一颗真正爱美的心

人民日报:

警惕哄客助推网络暴力

朱大可

2013年07月18日08:

39    来源:

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24岁的大学生孙延宇通过网络找到东莞一份号称入职四五千的“工作”。

到东莞后,他才发现,这是一个非法传销组织。

因为拒绝加入,孙延宇遭到群殴,被勒断舌骨,踢爆脊柱,直至死亡。

据警方介绍,涉案的13名传销人员均为大专以上学历,可是他们却选择了用自己的专业和技术从互联网这个入口滑入犯罪的深渊。

  互联网广场的文化生态,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长期以来,互联网是一些哄客的主要阵地,他们借助微博之类的自媒体,针对各种新闻事件发表看法,以匿名、化名或实名的方式,卷入舆论制造的洪流。

尽管有所谓蛊惑和迷失、谣言和轻信、误导和盲从的“乱象”,但这并非是研究者担忧的重点。

一个更值得探究的现象在于,自媒体的功能,一直在信息域和垃圾场之间摆动,犹如支配互联网的钟摆效应。

  一项针对大学生的调查发现,表示通过微博弄清各种现实真相、思想逐步走向成熟的学生,占到78%以上。

这个数据向我们展示,微博有开启民智的强大功能,正在成为推动思想进步的力量,必须精心地加以呵护。

  有人抱怨微博存在大量负能量,并将其归咎于一些有影响力的微博大号。

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而更多的时候,则在于被批评者本身。

在应对批评浪潮时,涉嫌违规执法者如果否认基本事实,以各种谎言加以搪塞,那么就会引发公众的集体质疑。

若公众批评不能推进工作的改进,就会令管理者的诚信、公共形象危机加重,而在我看来,这才是危险的“负能量”。

因此,面对网络意见,政府或涉事者不要埋怨网络和百姓,要学会自我反省和检讨。

如果弄不清这个因果逻辑,就不会有良好的网络生态。

  互联网的负能量,不是来自网民的表达激情,而在于放肆的语言污染。

我们已经看到,正是在以微博为主体的互联网广场上,大学教授和搞笑明星,以脏词跟网民对骂,激起大面积污染。

这是一种精英和网民共同营造的秽语狂欢,而某些微博主管机构对此含笑不语。

勤奋的“小秘书”只筛除“不适宜对外公开”的段子,却长期放纵毒化互联网生态的污言秽语,放纵针对民众的秽语,由此获得互联网的“生态平衡”。

这已是某些门户网站的基本游戏规则。

如果这种状况继续下去,互联网已经获取的艰难进步,将会遭到彻底瓦解。

  网络哄客需要学习的第一课,就是学会倾听不同意见,并“誓死捍卫他人说话的权利”。

但十多年来,许多人在这方面没有明显进步,甚至有日益退行的趋势。

拥有一个可能正确的观点,只是进入公共讨论的第一步,而更重要的是正确表述这种观点,并学会正确地表达自己的反对意见。

这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教养,更是公民的基本责任:

你捍卫了其他人的话语权利,也就捍卫了自己的话语权利。

在众声喧哗的互联网广场,这种权利上的互相呵护,是公民理性对话的重要保障。

  网民不懂得理性对话的原因,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拒绝理性争论。

领导、老师负责提供“唯一正确”的标准,决不允许争辩,更无法容忍学生在课堂上跟老师和同学争论。

这种“一言堂”的传统成为支撑公共文化交往的隐性逻辑。

  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正确的”知识和观点,从来就不是学习、争论和自行分析的结果,而是自幼灌输的产物。

这种知识和观念的传统,令很多人不大习惯接纳多元化的意见格局,也未能学会容忍不同观点,更不懂得如何展开以尊重对方为前提的理性争论,一旦面对不同意见,就会本能地采用激烈方式进行回击,用各种高强度的秽语,制造激烈的口水暴力。

  这种文化病症,可以称为“暴力对话强迫症”,它把所有平等的观点争论,都变为可笑的话语斗殴,在影响互联网广场生态的负面因素中,这是令人难堪的一种,它强化了互联网作为垃圾场而不是信息域的属性,而且有继续转型为战场之虞。

它所制造的口水冲突,无法推动历史进步,有可能掀翻社会正义的标杆,把文化拖入烽烟争斗的深渊。

但推动话语文明的根本路径,既需要倡导网民自我清洁的美德,更需要互联网运营商建立秽语过滤机制,没有这种机制,任何言辞美妙的“网络文明公约”,都只能是一堆无效的空话。

  《人民日报》(2013年07月18日20版)

人民日报:

政绩工程缘何屡禁不绝

王  彬

2013年08月08日08:

09    来源:

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近年来,随着文化建设的逐步推进,文化投入大幅度增加,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然而,在某些地方,文化发展的理念、建设、管理等还存在诸多误区,地方政府大兴土木,急于求成,通过上大项目来展示文化政绩,并且互相之间盲目攀比,这些已悄然成风。

一个人口不足13万的西部县城,竟异想天开,计划投入6.5亿元,开发五大景区,并在县城周边的山体上安装2700余盏霓虹灯,用以打造“月光之城”。

更有甚者,有的地方政府官员为追求文化政绩,制造轰动效果,挖空心思,斥以巨资,兴建“西门庆主题公园”——把早已被社会公德唾弃的反面人物也拉来当作文化政绩工程的幌子,这就已经不仅是铺张浪费,更是愚昧无知了。

  我曾去过一个县级市的剧场,那里的音响设备可以为世界一流的交响乐团使用。

但是,这只是一个县级市,世界一流的交响乐团何年何月才会到这里演出呢?

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好大喜功、不切实际的文化建设只会增加百姓的负担。

在这座剧场的附近,还建有巨大的博物馆、图书馆与运动场,这些建筑物合在一起,被当地政府命名为“文化广场”。

我向那里的居民打听,一年到头,来“文化广场”参加活动的人并不多,很多设施基本上都处于闲置状态。

  我还去过岭南的一个地级市,因为经济发展快、财政收入多,近年来那里不仅修建了不少亭台馆舍,还拓建了一座巨大无比的广场。

当地主人很自得地夸耀:

“这里的广场比天安门广场还要大!

”是不是如此不得而知,但给人的感觉的确是大、太大。

当时正是骄阳似火,灰色的广场上竟空无一人。

也许闲暇时会有人来游玩散步,但毕竟只是一个地级市,需要如此硕大的广场吗?

如果用不着,难道修建它就只是为了在面积上超过天安门广场,以满足一下小小的虚荣心?

  这样的实例还有不少,一些地方为了角逐各种文化大奖,领导亲自挂帅,不计成本地制作大型剧目。

舞台设计越来越讲排场,场面气势越来越宏大,道具、服装、布景动辄几大卡车,门票动辄几百上千元。

他们不去积极开拓市场,而是热衷于以评奖为名索要财政投入。

排出来的剧目,有的只演出几场,便“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

许多文艺团体每年生产的文艺作品不少,能拿给老百姓看的却不多,原因都在于此。

  修建林林总总的“月光之城”、“西门庆主题公园”,制作一些只为评奖、用过即丢的大剧目,一定会花掉很多钱。

如果把这笔资金用于购买图书,赠送给乡村图书馆、社区图书馆、学校图书馆,或是用于给西部落后地区援建几所学校、支援贫困孩子上学,它的意义与价值,都将大不一样。

  除了耗资巨大、规模宏大、规划庞大之外,文化政绩工程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花百姓的钱,露当官的脸。

积累文化资本,制造文化政绩,已成某些地方官员的“成功之道”。

对他们来说,花多少钱、有没有用,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能否达指标、挣面子、产生轰动效果。

于是他们做起事来,气魄常常很大,一个普通的庆典,一场常规的歌舞晚会,或者仅仅只是一台电视节目,动辄就要花掉上千万元。

  在打造文化政绩工程的利益驱使下,举凡与文化相关的活动,如国家级的各种文化奖项,不少地方都不乏官员的有形无形之手。

而且,为了赢得一些国家级的奖项,一些地方官员投入重金,组织人马,照猫画虎,创作出片面迎合上级口味的作品,这些作品的获奖,只会破坏我们的文化生态环境。

  文化的背后是良心,政绩的背后是政德。

片面追求文化政绩工程,是对文化本身的无知与践踏,归根结底源于某些政府官员畸形的文化观、投机的政绩观。

在这些观念的误导下,近年来文化政绩工程屡禁不绝,有的甚至愈做愈大,形象虽然越来越光鲜,内容却越来越离谱,这一现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为此,很有必要引进社会监督与问责机制,把握好文化建设的规划、立项、投资等各个环节,尊重文化规律,力戒奢靡之风。

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真正无愧于历史的文化精品。

  《人民日报》(2013年08月08日24版)

民日报:

莫让浮奢蛀蚀时代精神

王  磊

2013年08月22日08:

12    来源:

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近日,中宣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并明确强调,不得使用财政资金举办营业性文艺晚会,不得使用财政资金高价请演艺人员,不得使用国有企业资金高价捧“明星”、“大腕”等等。

这是国家相关部门整治各类文艺演出,特别是对“官办”文艺演出中歪风邪气的一记重拳,同时也为我们反思这股在当前文化领域中弥散的浮躁之气、奢华之风提供了一个重要契机。

  文化不是时代蛋糕上的酥皮,不是太平盛世的装饰物。

它不仅汇聚着一个民族的知识与智慧,更承载着民族的精神信念和积极的时代价值观。

文化是时代的正能量和“精气神”,是一个民族自信心、凝聚力和理想精神的来源。

然而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的文化领域出现了一种浮躁奢华的不良倾向。

功利拜金、铺张浪费,形式夸张、思想贫乏,娱乐至上、缺少担当,是这种浮华文化的典型表现。

  某些政府官员为了谋求文化政绩,不是把精力扎扎实实地放在造福百姓、服务人民的文化建设上,而是大搞面子工程,尤其喜爱在各类文艺晚会、节庆会演、文艺评奖、文化场馆建设上下功夫。

为了博取眼球、制造影响、取悦上级,这些活动往往不惜成本、场面宏大、极尽铺张奢华之能事。

一些地方借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东风”,大举兴建豪华的文化广场、图书馆、音乐厅,结果充了面子,亏了里子,不能因地制宜,物尽其用。

一些文化馆、文化站费尽人力物力排演剧目,一不为市场演出,二不为服务百姓,只为评奖得奖,换取文化政绩和财政拨款。

如此的以文化为噱头的面子工程,实质是形式主义的“虚假文化”。

  在文化消费主义和资本利己主义的裹挟下,大众文化领域成了滋生浮华之风的重灾区之一。

电视中热播的,不少是娱乐至上的综艺节目、形形色色的选秀节目,硕大的舞台充斥着无比绚丽的布景和灯光,各路明星、大腕儿嬉笑怒骂,除了博人眼球,别无他求。

电影院上映的,很多是大投资、大制作的鸿篇巨制,动人的故事与深刻的思想这样的电影美学成了明日黄花,以华丽震撼的感官效果掩盖艺术内涵的贫乏和思想内容的空洞,是其惯用手段,所注重的只是投入巨资,做足宣传,引来观众,赚足票房。

图书市场上出售的,许多是装订华美、价格昂贵的精装图书,它不为满足广大读者阅读求知的需要,而是赠送领导的专供礼品,是老板装点门面的高雅摆设,是好大喜功者自我炫耀的资本。

如此的大众文化,是金钱至上、愚弄大众、奢靡浮华的“逐利文化”。

  高层次的学术文化,创造严肃知识和思想的精英文化,在浮华文化的浸染下亦不能幸免。

学术体制的功利化,造成学风浮躁,专家学者为竞争国家科研资助,在学术成果上片面拼多比多,但量多质次,乃至学术造假;有限的资源致使学霸横行,严重破坏了健康的学术生态;有些学术会议奢华铺张,浪费严重;有些资助经费管理不当,不能成为科研保障;有些学者功成名就,享乐主义滋生、学术研究停滞。

如此的精英文化,看不到时代正气和严谨认真的学术精神,是变相的“投机文化”。

  一个伟大的时代应当孕育出伟大的文化。

今天的中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已经形成。

这样的时代需要高水平、有责任感、有忧患意识的文化管理者;需要自觉自信,有凝聚力和感召力的主流文化;需要服务大众、引领大众、宣扬积极价值观的大众文化;需要能够打造文化核心价值、为社会的发展和理想的追求提供价值支撑的精英文化。

而当前文化领域中的浮华之风,却弱化了文化应有的严肃性维度,消解了文化不可或缺的价值担当,腐蚀了时代文化中的正气与精神。

这对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鉴此,我们的文化管理者、文化建设者应当进一步强化文化意识,充分认识到文化在时代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文化不仅仅是吹拉弹唱,不仅仅是歌舞演艺、影视大片、图书文物,不仅仅是只供玩味娱乐的小摆设。

文化和政治、经济、军事一样,是国家与民族的强大力量,是一个社会的价值信仰体系,是保障意识形态安全的战略要地。

面对西方强势文化带来的挑战,我们必须增强文化自信,自觉抵制文化领域的浮躁之气,切实改变文化发展中的奢华之风。

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只有脚踏实地地创造有民族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文化,创造真正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文化,才能彻底消除浮华文化的危害,才能守住核心价值的高地,提振时代的“精气神”

人民日报:

文化莫陷技术崇拜陷阱

南  帆

2013年09月05日08:

28    来源:

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当今的艺术仿佛在兴致勃勃地享受一场技术的盛宴。

戏曲舞台上眼花缭乱的灯光照射,3D电影院里上下左右晃动的座椅,魔术师利用各种光学仪器制造观众的视觉误差,摄影师借助计算机将一张平庸的面容修饰得貌若天仙……总之,从声光电的全面介入到各种闻所未闻的机械设备,技术的发展速度令人吃惊。

然而,有多少人思考过这个问题:

技术到底赋予了艺术什么?

关于世界,关于历史,关于神秘莫测的人心——技术增添了哪些发现?

在许多贪大求奢的文化工程、文艺演出中,我们不难看到技术崇拜正在形成。

  技术是艺术生产的组成部分,艺术的创作与传播从来没有离开技术的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兵器核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