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互联 交通行动推进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295418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互联 交通行动推进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甘肃互联 交通行动推进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甘肃互联 交通行动推进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甘肃互联 交通行动推进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甘肃互联 交通行动推进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甘肃互联 交通行动推进方案.docx

《甘肃互联 交通行动推进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互联 交通行动推进方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甘肃互联 交通行动推进方案.docx

甘肃互联交通行动推进方案

甘肃省“互联网+交通”行动推进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和《甘肃省深入推进“互联网+”行动实施方案》(甘政发〔2015〕97号)要求,积极探索甘肃省交通运输发展新模式,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行业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促进交通运输行业转型升级,构建安全、畅通、低碳、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形成甘肃智慧交通新业态,提升甘肃省交通运输行业科学治理能力和公众服务水平,特制定本推进方案。

一、甘肃“互联网+交通”

甘肃“互联网+交通”是运用互联网技术,通过调动和整合各种信息与资源,为公众服务及行业治理提供有力支撑,使交通运输变得更加智能化、精细化和人性化。

甘肃“互联网+交通”要大力发挥互联网思维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云计算为依托,以电子支付为手段,以物联网为延伸,开放行业公共信息和数据资源,让公众积极参与到甘肃交通运输行业发展中来,通过大众参与和万众创新创造出甘肃交通运输新业态。

甘肃“互联网+交通”的重点是变革和创新,一是要运用互联网促进交通运输传统业务和产业的转型升级,二是要催生出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兴交通运输产业链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交通运输创新驱动发展新模式。

“互联网+”解读

国家“互联网+”战略解读:

我国已经拥有世界第一的网络规模和网民规模,消费类和社交类网络应用发展已经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国家(手机网民达6.2亿,占整体的90.1%),这为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先天优势。

官方解读:

“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

二、行动要求

(一)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认真落实《“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总体方案》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6873”交通突破行动实施方案》工作部署,按照“部省联动、行业协同、示范引领、试点先行、政企互动、共建共享”的思路,以全省交通运输实际需求为导向,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统筹人才、技术、资金、设备等资源,推动互联网新技术、新模式、新理念与传统交通运输行业的全面深度融合,构建先进实用、配套齐全、功能完善、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积极推进跨区域、跨行业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以监管模式、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为驱动,激发市场创新活力,引领传统交通运输行业转型升级,显著提高交通运输资源配置效率和管理精细化水平,全面提升全省交通运输行业服务品质和科学治理能力,使交通运输真正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

(二)基本原则

1.政府引导,企业主体。

充分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在政府的规划和引导下,鼓励社会资本采用PPP(公私合作模式)等方式积极参与交通运输信息服务产业的投资与运营,创新政府服务模式,积极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推进“互联网+交通”的发展,提高公共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供给效率,构建新型政企合作关系,合力打造创新、高效、和谐的“互联网+交通”新业态。

2.融合创新,转型升级。

全省交通运输行业正处于调结构、补短板、攻难点、激活力、拓业态,聚焦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期,要加快互联网与交通运输行业的深度融合,以互联网思维推动全省交通运输行业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和社会形态等多方面的变革,建立健全“互联网+交通”长效发展机制,不断创新行业监管模式,推动行业全面深化改革,努力实现行业的转型升级。

3.服务民生,需求引导。

以推进运输服务提质增效升级为导向,以服务民生为目标,充分利用“互联网+交通”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通过整合、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使交通运输发展成果惠及大众,实现信息服务普惠全民。

4.开放共享,安全有序。

以开放包容的思维进行服务创新、组织创新、模式创新,大力推进政府和公共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鼓励支持企业充分挖掘交通运输行业信息资源的商业价值,共享资源要素,提高资源利用率。

完善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的标准规范体系及相关法律法规,增强安全意识、风险防范意识,促进形成安全有序的市场竞争机制。

(三)发展目标

通过推进“互联网+交通”3125行动,即在交通基础设施、交通运输服务、行业治理能力3大领域开展12项重点行动,实施5大基础支持工程,加速互联网与交通运输行业深度融合,促进“互联网+交通”新业态的发展。

到2020年,全省交通运输行业互联网应用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公众出行更加便捷,货物流通更加高效,交通运输新业态初步成型,互联网对交通运输行业转型升级起到重要促进作用,成为提升公众服务水平和行业科学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以互联网为创新要素的综合交通运输服务体系发展格局全面形成。

1.交通运输互联网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建成全省交通运输云数据中心和云服务平台,交通通信网络设施进一步完善,网络设施和产业基础充分巩固,应用支撑和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升。

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公路沿线、客货运站场、物流园区4G信号覆盖率达到100%,二级及以下公路沿线4G信号覆盖率达到80%,高速公路无线宽带网建设完成示范项目。

2.公众出行更加便捷。

推广全省统一的交通运输公众服务平台,公众出行信息内容和发布手段更加丰富,公众能及时准确地获取实时交通及全方位出行信息,出行服务更加多元,线上线下紧密结合,出行信息与服务在农村及偏远地区实现全覆盖,让个性化、差异化出行需求能够得到充分满足。

3.行业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交通运输行政许可、综合执法、市场信用、运营管理与应急处置等核心业务应用全面实现在线化、平台化和协同化。

交通运输基础数据资源的集聚度、共享度得到显著提升,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取得实质性进展,基于大数据获取、融合和运用的监管与决策能力取得重要突破,交通运输管理的预见性、主动性、及时性、协同性和合理性大幅提升。

4.物流体系更加完善。

大力推进PPP(公私合作模式)建设全省统一的物流服务平台,促进跨区域、跨行业的物流信息共享和物流资源优化配置,物流节点和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高效的物流体系基本形成,实现公路、铁路、航空、水路等多元化运输方式的高效衔接。

运输工具空驶率得到大幅降低,货物调度配送效率得到显著提升,物流节能降耗成效显著。

5.“互联网+交通”发展环境更加优化。

“互联网+交通”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和认证认可体系进一步完善,相关标准规范、信用体系逐步建立并完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风险评估等制度有效实施,信息网络监测、管控能力进一步加强。

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不断涌现,产业集群逐步形成,培育若干在西北地区具有影响力的交通运输行业互联网企业。

三、示范领域及重点行动

(一)优化完善“互联网+交通”基础设施

1.通信网络及数据采集基础设施建设。

到2020年底,建成较完善的交通通信网络和外场监控体系,重点区域的外场数据自动化采集覆盖率达到100%。

公共WIFI/4G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重要场所公共WIFI/4G覆盖率达到100%。

(1)通信网络建设。

以“6873”交通突破行动为契机,通过对现有公路光纤网络的整合与升级,全面提升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光纤网络传输速率,为全行业信息系统运行提供可靠的基础链路保障。

采用更加先进合理的网络交换设备,解决带宽不足、利用率低、设备互联互通性差、配置复杂等问题。

做好网络规划顶层设计,保证网络平滑演进,优化调整网络结构,解决新设备与现有传输网的互联互通问题,形成技术先进、稳定可靠、安全耐久的通信干线传输网络。

加强与通信运营商和互联网企业合作,积极探索通信管道、链路及设施设备租赁和共享等交通运输通信资源开放新模式,通过资源开放提升通信网络利用效率。

(2)公共WIFI和4G移动基站建设。

在客货运站场、高速公路服务区、渡口码头、交通枢纽等区域建立大容量高速公共WIFI,方便公众使用互联网。

在重点客运线路上,开展车载WIFI建设工作,为乘客提供旅途中的网络服务。

到2020年底,实现干线公路沿线、客货运站场、重点区域和重要路段、物流园区等区域4G信号全覆盖,二级及以下公路沿线4G信号覆盖率达到80%。

(3)外场监控设施建设。

对部分重点及事故频发路段增加视频监控、事件检测等感知设备以及情报板、显示屏等信息显示设备。

加速视频监控系统升级换代,采用分辨率更高、操作更灵活、传输速率更快的视频监控设备。

2.交通运输行业数据中心和云平台建设。

到2020年底,建成全省交通运输云数据中心和云服务共享平台,行业数据实现汇聚和共享,为深层次的大数据分析、业务协同提供平台级支撑。

(1)云数据中心建设。

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及社会资源构建基于互联网的交通运输行业云数据中心。

建立健全行业数据采集制度,明确信息采集责任,进一步提高数据资源的完备性、真实性和实效性。

形成行业全局性、战略性、基础性的数据资源中心,开展大数据挖掘与应用,对交通流量、物流需求、出行趋势、区域人流及经济发展趋势、枢纽客流规模、车辆船舶行驶特征等指标进行分析预测,为决策分析、应急指挥、协同管理提供信息服务。

(2)云服务共享平台建设。

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建成省级交通运输服务共享平台。

制定数据开放共享标准,推动跨地域、跨类型交通运输信息互联互通,形成更加完善的交通运输感知体系。

向社会提供完整、及时、准确的数据查询、下载、认证等服务,实现交通运输公共数据向社会开放。

鼓励社会机构创新应用,充分依靠社会力量开展大数据分析,全面提升交通运输科学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3.交通运输地理信息平台建设。

到2020年底,建成全省统一的交通运输地理信息平台,建立包括基础地理信息要素、路网、站场、港口码头、交通设施等图层在内的全省交通运输“一张图”,为交通运输管理、决策、应急保障和公众出行提供精确的地理信息服务。

(1)交通运输地理信息(GIS)平台建设。

在公路水路安全畅通与应急处置信息系统工程的基础上,建立全省统一的交通运输地理信息平台,建立规范的交通地理信息服务体系,实现交通地理信息统一采集、储存、管理、更新、发布和共享,为综合交通智能化应用提供地理信息服务。

(2)交通运输“一张图”建设。

积极推动全省交通基础设施及相关要素数字化,通过与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叠加,初步建立覆盖全省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据资源中心,结合行业电子地图数据资源,与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加强地理信息数据资源的共享与合作,形成全省交通运输“一张图”,为行业应用提供全方位的空间信息服务。

(二)大力提升交通运输服务品质

4.互联网+出行服务。

到2018年底,建成具有我省特色较为完善的公众出行服务系统。

通过网站、移动终端、移动应用(APP)、交通广播、电子站牌等载体向社会公众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出行信息和出行服务,大幅提升出行服务水平。

(1)大力推动“12328”交通运输信息平台建设,打造甘肃公众出行门户,实现数据和应用的汇聚。

加强平台信息检索功能开发,通过智能搜索和信息推送等方式,向公众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

(2)建设全省交通运输行业多样化的公众出行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向用户提供及时准确的道路通行状态、路径规划、维修施工、交通管制等路况信息,完善网上购票、便捷换乘、到站提醒、停车诱导、网络租约车等公众出行服务功能,加强公路、铁路、民航、水运出行服务信息的综合汇聚,满足公众多元化出行方式的信息服务需求。

(3)通过政企合作,加强政府数据资源与社会大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与深度融合,与XX、高德、腾讯等互联网企业全面合作,向公众提供精准的出行导航服务。

推动交通出行服务模式创新,大力发展综合信息服务产业,鼓励线上线下出行服务系统及相关移动应用(APP)软件的开发与应用,满足不同人群多元化出行需求,构建全省公众出行服务发展的新业态。

(4)利用互联网平台,推动交通运输公众服务的社会化监督,创新公众服务管理模式。

将服务区、客货运站场、收费站等场所的服务监督纳入到互联网考评体系,让公众对其服务水平进行评价与监督,通过大众参与来促进行业服务水平的提升。

5.互联网+道路养护。

到2018年底,建成先进的道路养护管理系统,运用GPS、车载视频传输、车载传感器等技术,结合云平台,实现道路养护的公众参与、资源优化配置、过程监督。

(1)利用互联网云平台,运用GPS定位系统、车载摄像录像机传输系统、车辆状态传感器等计算机技术,对养护人员和养护设备进行优化调配,对作业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全面提升公路养护的效率和品质。

(2)构建日常运行监测与预防性养护、预警预测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于一体的特大桥梁、特长隧道和危险路段安全监测监控体系,实现重要基础设施运行状态和环境状态的实时、全面、深度感知。

(3)开发面向公众的道路养护移动应用(APP)软件,让广大司乘人员参与到公路养护和安全监督过程中,通过大众参与,加强公路养护工作的社会化监督,促进公路养护水平的提升,提高公路养护效率,提升公路养护质量。

6.互联网+道路运输服务。

到2020年底,建成集乘车、运货、修车、学车等服务于一体的互联网+道路运输服务平台,满足公众多样化、个性化的运输服务需求,提升我省道路运输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1)全省三级及以上客运车站实现客运联网售票,实名制电子客票在全省基本普及。

鼓励客运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利用互联网平台,向社会提供通勤、商务租车、旅游包车等个性化客运服务,实现线上购票、线下乘车。

(2)依托全省统一的现代物流信息平台,提供物流企业车辆信息、货源信息等,实现货主与司机直接对接,提高运营效率、降低空驶率。

(3)利用互联网平台,将车辆维修企业与公众需求高效匹配,加强线上、线下资源整合,便于车辆维修企业向公众提供及时、快捷和优质的汽车维修和保养服务。

(4)推广基于O2O(线上线下)模式的互联网+驾培服务平台,将驾校、场地、车辆、教练等资源整合到互联网,为公众提供跨地域、跨培训机构、灵活多样的驾驶培训。

实现培训质量线上投诉点评,推进机动车驾驶培训模式变革,提升驾培服务水平和质量,保障学员学驾的合法权益。

7.互联网+高效物流。

到2020年底,以PPP(公私合作模式)建成具有我省特色、专业化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跨行业、跨区域的物流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提高物流运行效率。

(1)依托交通运输行业云数据中心,建立甘肃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促进物流信息与资源共享。

融合物流供应链上下游信息资源,按统一标准加强公路、铁路、水路、民航、邮政等部门物流信息系统对接,推动大宗物品公铁航多式联运和通关手续“一站式”办理。

(2)积极推广应用二维码、无线射频识别等技术在仓储管理中的应用,实现仓储设施与货物的实时跟踪、网络化管理及库存信息的高效应用。

(3)围绕建设嘉峪关国际航空口岸、武威综合保税区,兰州、嘉峪关、敦煌三大国际空港和兰州、天水、武威三大国际陆港,利用互联网手段实现货运枢纽和物流园区的智能化管理。

(4)鼓励互联网企业建立平台型产业联盟,依托互联网平台、移动应用(APP),将广大中小物流企业组织起来,按集约化模式开展干线运输、城市共同配送,提高运输组织化程度。

(5)培育智能化物流园区产业基地,积极推进智慧物流园区建设,鼓励物流园区企业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车联网等技术建立智能仓储体系,优化物流运作流程,提升物流仓储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和运转效率。

(三)全面推进行业治理能力现代化

8.互联网+政务管理。

到2018年底,建成甘肃交通运输电子政务平台,向公众提供行政许可办理、行政审批、网上预约等服务,通过电子政务平台大力推行政务信息公开,使群众普遍关心的政务信息能得到及时、准确、全面公开,交通运输政务服务水平明显改进,交通运输行政效能显著提高。

(1)全面推进政务服务模式创新,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建立网上许可办理、网上行政审批、网上预约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积极推进政务业务协同,实现一站式政务办理。

(2)积极利用微博、微信等互联网平台开展交通政务服务工作,积极推动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面向公众服务的政务应用向互联网的迁移。

(3)大力推进交通运输行业政务信息公开,严格按照现行法律法规公开行政审批、预算决算、三公经费、安全生产、收费价格、重大项目建设等信息,利用甘肃交通运输电子政务平台、门户网站、移动应用(APP)等多种形式予以公开。

9.互联网+行政执法。

到2020年底,建成完善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行政执法系统,实现省内各地市交通行政执法数据的交换共享,初步构建形成透明、高效和规范的综合交通行政执法信息化支撑体系。

(1)强化执法信息采集的自动化、执法过程的电子化,大力推动执法手持设备、移动应用(APP)执法软件等执法装备的普及应用。

利用外场设备监测和移动互联等方式,推进非现场执法模式在日常执法管理中的应用和普及,提高执法精准度,促进交通执法透明、高效和规范化。

(2)积极推动行政许可部门与行政执法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

推动区域间、部门间交通执法数据的互联互通与交换共享,实现联网联控、执法联动。

(3)强化交通运输营运车辆相关信息的省、市、县三级联网,并与全国其他省市实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加强对甘肃省车籍外地营运的车辆动态监管。

10.互联网+运输监管。

到2018年,建成全省交通运输监管平台,对重要交通工具的运输监管率达到80%,对危货、长途客车的监管率达到100%,极大提高运输行业的安全性。

(1)加强运输工具的数据采集,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对运输行为进行全程监控和预警。

(2)加强危货、长途客车的运输监管,危货和长途客车的运输行为做到100%实时监控和全程监控。

(3)推动营运车辆信息的全省共享,建立营运车辆信用体系,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信用评价,完善全省营运车辆信用评价标准与法规。

11.互联网+建设管理。

到2020年,建成全省统一的交通运输工程建设管理平台,对新建公路水路建设工程实现100%平台化管理,对建设工程的进度、质量、成本进行全方位监管。

(1)全面推行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公路工程中应用。

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实现公路工程建设全寿命周期各阶段和各参与方之间的信息共享,全面提高工程建设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和效率。

(2)大力推进甘肃省公路水路建设与运输市场信用信息服务系统应用,有效解决交通运输市场信用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信用信息不完整、信用信息交换不充分、信用信息公共服务水平低等问题,提高交通运输市场信用信息管理与服务水平,实现对甘肃省交通建设和运输市场信用信息的采集、评估和服务,以及跨区域跨部门信用信息的交换和共享,形成政府监管、企业自律、社会监督的信用管理服务体系和信用信息技术规范标准,推进全省交通运输市场诚信体系建设。

(3)利用物联网技术,加强特大桥梁、特长隧道、路基路面等施工过程的数据采集,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并向运营养护延伸,形成建养一体化。

12.互联网+无人机应用。

到2020年,建成完善的互联网+无人机交通运输应用体系,使无人机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工程建养及运营管理领域,显著提高交通运输行业治理现代化水平。

(1)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鼓励相关企业开展无人机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服务,政府通过购买使用无人机应用服务,建立无人机企业市场准入机制,健全无人机应用标准规范体系和法律法规,对无人机应用的安全性进行有效监管。

(2)积极推动无人机在工程建设规划、勘测设计、工程检验检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路网运行监测、资源调度与优化配置、路政执法取证、道路养护等方面的应用,大幅提升交通运输行业治理现代化水平。

(3)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无人机数据采集系统与现有监控系统的对接,形成地空立体化监控体系,使无人机成为交通运输领域的重要监控工具。

四、大型基础工程

(一)云数据中心建设工程

以政府购买服务或公私合作模式与云服务商合作,建设高标准省级交通运输云数据中心,并制定数据存取标准,实现数据汇聚和共享,并实现统一管理。

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保证数据中心的平稳运行。

到2020年底,甘肃交通运输云数据中心初步建成并投入运行,为便捷公众出行、行业科学治理、高效货运物流、精准大数据分析提供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持。

1.政企合作构建云基础平台。

充分利用通信光缆、交通设施与设备、交通行业数据、行业影响力、支付渠道等交通运输资源,采取共建互用的模式,与云服务商进行资源共享,由云服务商提供云设施及云服务,行业主管单位提供交通运输信息资源,共同建设甘肃“互联网+交通”云基础平台,并共同使用,共同受益。

2.与业内知名云服务商合作,建设高标准的省级交通运输行业云数据中心,采用国际先进技术,实现多种类、大体量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和共享。

3.采用自动采集、人工录入、系统生成、数据交换等多种数据采集渠道,提供数据存取标准接口,保证数据的高效采集。

4.围绕云数据中心建设,搭建全省统一安全密钥与认证中心、安全保障体系和运维体系,实现交通大数据全面接入、安全存储、高效运算、统一管理和开放共享。

(二)电子支付系统建设工程

积极推动互联网支付工具在交通运输支付领域的应用,使公众出行、业务办理过程中的交易更便捷,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效率。

到2020年底,电子支付成为交通运输支付领域的重要支付方式。

1.在客运站、收费站、服务区、加油站等公共区域建设兼容互联网支付工具、陇原交通卡、公交卡、银行卡、手机NFC等支付媒介的电子支付系统,推动电子支付工具在交通运输领域中的应用。

2.推动支付宝、微信、财付通、ApplePay等互联网支付工具在出租汽车、长途客运、轨道交通、水上客运、公共自行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中的应用,形成线上线下多种支付方式并存的融合局面,为出行消费、充值缴费、业务办理等提供多元化的支付渠道。

3.通过引进社会资本,积极推进PPP(公私合作模式)在电子支付系统建设中的应用,率先在高速公路通行费电子支付方面予以实施,建设PPP(公私合作模式)在高速公路运营服务的示范工程。

(三)“互联网+交通运输”孵化中心建设工程

到2020年底,建立完善的甘肃“互联网+交通”孵化体系,成功孵化中型科技型的互联网企业2-3家,为从事交通运输业务的互联网企业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形成交通运输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1.建立“互联网+交通”孵化基地,为个人或中小企业提供创业场所,为入驻企业提供培训、融资、市场开发等配套创业支持。

积极落实国家、省、市的扶持政策,为创业企业提供优良的创业环境。

2.运用交通基金对“互联网+交通”从业企业进行孵化,对创新性强、前景好的项目或企业予以资金支持。

3.积极引进大型云服务商,向互联网企业提供云服务,满足互联网企业商业运营中的服务器、存储、互联网带宽等IT资源的需求。

4.建立完善的互联网企业孵化评价体系,对创业企业的创业过程和目标进行全面评估,孵化中心依据评估结果为孵化企业提供全方位、个性化孵化服务。

(四)“12328”平台建设工程

大力推动“12328”交通运输信息平台建设,打造甘肃交通运输信息门户,实现数据和应用的汇聚,通过网站、电话、移动应用(APP)等多种渠道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

到2018年底,建成功能完善、应用丰富的“12328”平台,为出行信息查询、网上购票等应用提供统一入口,进一步提升交通运输服务品质。

1.建设“12328”门户网站,依托我省公众道路客运联网售票平台门户网站,将公路客运、铁路客运、民航客运、公共交通、信息查询等纳入平台,建设“一票到达、联程运输”的综合交通运输出行服务平台。

2.开发“12328”移动应用(APP)软件,集成网上售票、信息查询、出行服务、交通“一卡通”充值等功能,为用户提供便捷的移动信息服务。

3.完善“12328”交通服务热线功能,向社会公众提供综合交通运输领域的咨询建议、服务监督、投诉举报等服务。

(五)交通“一卡通”建设工程

积极参与交通运输部倡导的交通“一卡通”建设,运用先进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