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品批发市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277632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210.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品批发市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工业品批发市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工业品批发市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工业品批发市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工业品批发市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业品批发市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工业品批发市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品批发市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业品批发市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工业品批发市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县XX镇工业品批发生产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安徽XX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二〇一二年三月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概述

(一)项目名称:

XX县XX镇工业品批发市场

(二)承办单位:

安徽XX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三)建设地点:

XX县XX镇

(四)项目性质:

新建

(五)项目法人代表:

(六)项目负责人:

(七)项目建设规模:

总占地面积19998平方米(30亩)。

总建筑面积:

17600平方米,其中:

住宅8800平方米,商业8800平方米。

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

(八)项目建设期:

12个月(2012.4——20134)。

(九)可研编制单位:

安徽XX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十)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及范围

1、编制依据

(1)《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2)《安徽省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

(3)《XX县城区开发总体规划》

(4)《XX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5)宿州市定额站《宿州定额信息》2011年第四季度

(6)《民用建筑设计规范》;

(7)国家及地方有关建筑工程设计规范和标准;

(8)国家计委颁发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9)XX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0)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本项目的各种技术资料、项目方案及技术资料;XX县建设、环保、土地等有关部门对该项目建设的意见和审批材料、证明材料等。

2、编制范围

本项目可研报告的研究范围包括:

(1)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2)项目选址与建设环境条件

(3)项目建设规模与主要建设内容

(4)项目总体布局方案

(5)工程技术方案

(6)环境保护、安全卫生、消防和节能

(7)项目运营和实施计划

(8)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9)效益分析

(10)项目结论与建议

二、项目单位简介

安徽XX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是2006年成立的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制企业,公司注册资金为3000万元人民币,开发资质为一级资质。

公司只要经营范围有:

许可经营项目:

房地产开发经营。

一般经营项目:

项目管理、物业管理,建筑工程装饰、装修,园林绿化。

分公司下设有工程部、营销部、财务部和综合部。

安徽XX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的经营宗旨是:

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有关法规、法规,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营方向,不断开拓市场,充分发挥企业潜能,促进XX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分公司现有在册职工24人,其中:

中级职称14人,初级职称8人,公司主要负责人多年从事建筑设计、工程施工、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有丰富的经验。

公司总全权代理负责人刘振宇先生,工作和管理经验丰富,工作作风深入扎实,办事果断干练。

三、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建设规模

建筑面积

平方米

17600

其中:

住宅

平方米

8800

配套公建

平方米

商业用房

平方米

8800

2

住宅套数

240

3

商业套数

240

4

总占地面积

平方米

19998

5

可规划用地面积

平方米

19998

6

建筑容积率

1.14

7

绿化率

%

15

8

建筑密度

%

44

项目总投资

万元

2258

投资利润率

%

25.4

投资利税率

%

141.5

四、项目年能耗

该项目主要能耗为:

水、电、汽。

该项目正常年份年耗水15.10万吨、耗电19.44万度、耗汽4.72万吨。

五、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论证,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本项目建设符合XX镇城镇总体规划和XX镇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

2、本项目位于XX县XX镇政府南、57路西,距311国道不足600米,北邻镇政府,东靠57路(XX-淮北),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配套设施齐全,项目选址合理。

3、本项目建设场地附近环境好,工程建设过程中和建成后的生活污水、废气、生活垃圾等,在设计时已充分考虑了其处理措施,对环境无不

4、本次可行性研究对项目开发的技术分析,是充分结合了项目自身的实际条件,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5、从财务评价指标上来看,其市场前景看好,企业能快速回笼资金。

6、从盈亏平衡分析及敏感性分析可知,本项目有较好的抗风险能力,资源供给及外部协作条件满足建设要求。

根据在评价过程中对本项目的认识,对本项目实施提出如下建议:

1、经营管理风险规避

A、本项目主要应加强市场营销工作,做好商品房销售及市场招商。

B、在项目实施中还应优化设计,采取切实可行的工程技术措施和施工方案。

C、做好物业管理和售后服务工作。

2、金融财务风险规避。

从自有资金使用成本和开发资金回收考虑应减少占用资金回收风险,应采用多种方式实现快速销售。

3、建设管理措施

A、整合企业资源,提高操作水平。

B、根据开发资金运作模式的设定,对运用资金的能力要求较高。

C、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的同时,亦要保持整个开发理念的延续性。

D、委托合作伙伴“本项目发展商”作为销售及招商代理公司。

E、项目在招投标阶段应该选有实力的承包商和监理单位,建设过程中应加强现场不同专业、不同工种之间的协调与配合,确保工程进度,保证工程质量,尽量缩短项目周期。

第二章项目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项目的可行性

(一)镇政府对工业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十分重视。

在本项目的酝酿、申报过程中,得到了来自政府各方面的热情关心和支持。

(二)本项目的开发商安徽XX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作后盾,良好的经济业绩、行业运作能力和社会信誉作基础。

公司领导经验丰富,各方面人才搭配合理,管理制度、架构健全,运行有序。

(三)本项目起点高、定位准、经营发展方式符合城镇发展方向,有着很好的发展前途。

(四)项目的选址、性质、功能符合项目所在地的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得到了所在地有关部门及当地居民的大力支持,因而是可行的。

(五)项目的区位、交通、仓储、物流条件很好,适应工业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发展。

(六)项目有着良好的经济效益。

这在本报告的第十三章将得到充分的论证。

二、项目的必要性

(一)提高城镇商业竞争力,助推XX镇商贸中心的形成与发展

XX镇镇位于XX县西南部,近年来,该镇紧紧抓住城镇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机遇,全面完成城镇商业、住宅规划任务任务,安稳致富工程切实推进。

项目的开发对于XX镇商业中心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极大的助推意义。

该工业品批发市场项目将以前瞻性的商业和运营体系,推动XX镇成为汇聚中高端商业、激励创业、引导消费的城镇新商圈,彻底解决骑路逢集的历史遗留问题,将全镇以及周边地区的客人汇聚于此,突破原有的商业格局,有利于增强城镇的商业辐射功能,提高该镇城市竞争力。

同时,XX镇工业品批发市场通过科学的规划和建设,XX县淮海置业有限公司的开发经营实力,采取整体推进的方式,建设高水平的商业运作,形成复合型的XX镇新商业中心,成为XX镇乃至XX县西南部地区商贸发展的创新制高点。

(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就业与小额创业的双平台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XX镇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较多困难和问题,其中,农民安稳致富一直是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主要原因是:

新形势下产业空虚问题突出,镇内企业就业容量有限,城镇居民自主创业能力不足,增收致富渠道不多;加之遗留问题纷繁复杂,维护社会稳定的压力较大。

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瓶颈尚未得到完全突破,全县负重自强、干事创业的氛围还不浓厚。

XX镇工业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可以提供至少几百个子项目小额创业的机会,同时带动社会就业数千人,拉动社会消费需求估计每年为数千万元,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加快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具有很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三)解决现有存量商业的空置,发挥物业的商业价值和社会意义

消化现有存量空置物业是一项重要的举措。

目前看,XX镇工业品批发市场的存量空置商业总体量偏大,埋没了其应有的商业价值。

本项目进行商贸城的整体开发建设是非常必要的,经整体改造,不仅提升了现有商业的层次和形象,扩大商贸经济的规模,优化了商贸业的布局结构,实现了盘活存量空置商业,可实现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丰都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依据城镇升级改造政策,深化提高XX镇商贸业的升级发展

商贸业是区域经济繁荣程度或经济水平优劣的一项重要的元素。

大力发展商贸业可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深远的积极意义。

目前XX镇城商贸业还处于初级阶段,整体形象和层次都比较差,没有经过科学的培育发展,如果不进行整体战略规划并有序引导其发展壮大,而任由其自发发展,从现代快速经贸经验看,将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升级的文化生活需求。

随着城镇升级改造工程的逐步推进,城市功能的发展,深化并升级商贸业将会是一个必然的发展历程。

第三章项目区城市概况与经济水平分析

一、项目区概况

(一)行政区划

本项目法人单位位于安徽省宿州市XX县,XX县位于安徽省最北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总面积1871平方公里,大部分为平原,东南部为海拔100—300米的低山矮岭。

人口130万,辖18镇5乡708个行政村。

 

(二)地理位置

XX县紧靠徐州都市经济圈中心城市徐州市,县城距京杭运河30公里、徐州观音机场50公里、连云港出海口260公里,素有“徐州的西大门”之称。

(三)自然条件

1、气候条件

XX县地处中纬度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

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冬季显著,夏雨集中,无霜期长,日照充足。

主导风向全年以偏东风为主,其次为偏北风和偏南风。

历年极端最低气温为-12.4℃,历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8.0℃,年均气温14.4℃;历年平均降水量为811.2毫米,年平均无霜期208.3天,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0%,年平均蒸发量为1500.0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220-2480小时。

2、水文条件

XX县位于淮河流域中游,二、三级支流范围里,隶属于华北平原南部的淮北平原中部。

XX县水资源总量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两部分,全县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总量为2.6亿立方米/年,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的丰枯基本依赖降水补给的多寡,地下水资源赋存于地层的多孔介质之中,水的运动较为缓慢。

近年来,城区及近郊区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给水能力逐年减少,呈现超采现象,应该予以防范。

全县水资源的水质较好,均为重碳酸钙型,矿化度小于1.0克/升,但其钙镁离子偏高,导致水的硬度较大。

3、地质地貌

XX县主属黄淮海冲击平原,地面高呈由西北向东南缓倾,海拨高度介于32-50米之间。

地形大致可分为两个单元,即东南部分布着一些低山丘陵,其余为黄泛平原。

山丘、谷地占总面积22.2%,平原占77.8%。

土壤为潮土类、褐土类、石灰土类、棕壤土类、砂疆黑土类,以淤土、两合土、沙土、盐碱土、土淤土为主,其中淤土平均有机质1.35%、碱解氮含量为70mg/kg、速效磷含量15mg/kg、速效钾含量120mg/kg、PH值为7.0,两合土平均有机含量1.25%、碱解氮含量60mg/kg、速效磷含量12.5mg/kg、速效钾含量100mg/kg、PH值为7.2,沙土平均有机质含量1.1%、碱解氮含量为50mg/kg、速效磷含量8mg/kg、速效钾含量75mg/kg、PH值为7.5。

XX县域境内水系发达,沟渠纵横,河流多系人工河道,河道平直,水量受季节影响,变化较大,夏季水流量大、水流急,冬季河水变浅,水流缓慢。

4、工程地质条件

XX县东、西有寒武、奥陶系地质构成。

山丘平行延伸两侧,其余均为平原,海拨一般为2.5-32.5米,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坡度为万分之一。

北区第四纪地层分布广泛,地基承载力山前地带可达18吨/平方米。

地下水层多为石灰岩层隙间水,含水较丰富。

项目区最大冻土深度20厘米,地震烈度6度。

建设用地的综合自然条件较好。

XX县区域大地构造属中淮地台鲁西隆起区南极,区境范围内除寒武系、奥陶系有部分裸露外,其余均为第四系掩盖,低山残匠占全部总面积的4.7%。

本区第四系分布广泛,孔隙水储存于第四系砂层之中,主要大气降水为主补给水源。

浅层地下水流向与地形坡降及河流方向一致,由西北向东南。

地下水位升降随季节(降水量)变化,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作用。

根据项目区地质普查钻孔揭露地层属第四级河流冲击相地层,分述如下:

①粉质粘土,浅褐黄色,可塑状,中偏高压缩性,在埋深约1米以上及2.2-3.5米,粉粒含量较多,部分段为粉土,松散状,结构性差。

②粘土,棕褐色,青灰色,可塑性偏硬,中等压缩性,见少量淡水螺壳,完整。

③粉质粘土,黄绿色,硬塑状,中等压缩性,含有钙质结核,在埋深约6米处较富集。

④粉细砂,浅黄色,级配性差,中密,本层埋深7.1米钻至15.0米未揭穿。

层厚不详。

除第一层外,其他各层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均在140KPa以上。

(四)交通运输条件

XX县东邻江苏徐州市25公里,素有“徐州的西大门”之称。

南接淮北29公里,西距河南商丘市150公里,北连山东济宁130公里,县城距合肥、南京、济南、郑州4省会均为3小时路程,距徐州观音机场40公里,连云港出海口260公里。

陇海、符夹铁路纵横穿境,连霍、合徐高速公路于县境内交汇,310、311国道,301、101、202省道与县乡道路交织成网,境内公路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30公里,已形成公路、铁路、航空相结合的,内外相联的立体交通网络,承东启西,南引北联,是重要的交通枢纽。

二、社会经济条件

(一)名优农产品基地众多

自然地理条件优越,名优农产品基地众多。

XX县植被保存完好,工业污染程度低,具有生产加工绿色食品的自然条件。

耕地面积10万公顷,农作物主要有小麦、棉花、大豆、玉米、山芋及花生、芝麻等。

全县水果挂果面积50万亩,主要有葡萄、苹果、梨、黄白桃、巴斗杏、柿子、樱桃、山楂等。

孙圩子胡萝卜、闫集黑皮冬瓜、马井韭青韭黄、圣泉XX国圣桃、黄河故道水晶梨、龙城石榴、新庄黄牛、黄口三元杂交猪、丁里华英鸭等名优农产品种养基地闻名全国。

(二)丰富的矿产资源

XX县矿产资源丰富,水电供应充足。

XX县为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已探明煤炭储量7.5亿吨,现有17对矿井,年产能力120万吨;探明石油储量7亿吨,煤层气储量1000亿立方米,石灰岩储量30亿吨;铁矿石、瓷石、高岭土等储量可观。

XX县南北分属淮、黄河水系,地下水量为2.6亿立方米,水质优良,生产、生活用水充足。

电力供应属华东电网,设施完善,境内有11万伏以上变电所2个,生产生活供电充足。

(三)雄厚的经济基础

工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

XX县工业发展历史久远,历经沧桑。

公元9年,出现铸造银、铜质钱币的造钱工厂;北宋年间,开始出现陶瓷生产,神宗元丰年间,开始出现小煤窑,苏东坡曾作《石炭歌》赞之。

改革开放以来,XX县工业在调整和机制创新中快速发展,现有48个县属工业企业,近2万家乡镇企业,广东锦丰、江苏维维、山东新汶、安徽省古井、深圳康达尔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相继来XX投资。

2003年全县工业总产值17亿元(1990年不变价),形成了煤炭开采、农副产品加工、建材、造纸、酿酒、化工、纺织、机械制造等八大主导产业,有较强的协作配套能力。

经省政府批准,在连霍、合徐两条高速公路交汇处设立的占地500余亩的工业园区,是XX县对外开放的窗口、体制改革的实验区,现已成为国内外客商投资的热土,是XX县工业发展的新亮点。

(四)较完善的基础设施

生产生活设施完善,人居环境良好。

XX县民风淳朴,社会治安稳定,邮电通讯发达,医疗卫生、环保、广播电视和教育等社会事业发展迅速,旅游、物流、金融、商贸、房地产等行业全面发展,服务规模不断扩大。

XX县是安徽省委20个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县之一。

三、项目所在镇基本情况

XX镇位于XX县西南约30公里处,北邻王寨镇,南邻淮北濉溪,东与孙圩乡相连,西与青龙集镇接壤,南北长约10公里,东西宽8公里。

全镇总面积80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99个村民小组,人口47060人,耕地面积51852亩,主要以农业为主。

境内河网交错,311国道穿镜而过,上联徐州,下联永城。

镇内主干道若干,吴楼桥至孙楼、吴楼桥至刘其两条水泥路,村村相通,路路相连,客运、货运畅通方便。

农贸市场以吴楼桥集为中心,孙楼、刘其、XX三集环抱,全镇个体工商户700多户,个体企业30多家。

全镇现有刘其工业园区和镇区工业园区两个工业园区。

电信网络发展迅速。

初中、小学合理布局覆盖全境。

XX镇以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经济,以养殖、农副产品加工带动农业。

镇政府始终把发展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思发展、谋发展、千方百计抓发展、调动一切力量促发展。

2011年全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6亿元,比2006年增长260%;工业固定资产投入1.77亿元,比2006年扩张近3倍;五年来新增长规模企业6家,打破了2006年我镇规模企业为零的记录;粮食生产在战胜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保持了年年丰收,2011年总产达到34539.7吨,比2006年增产20%;农民人均纯收入2011年完成6148元,比2010年增长22.3%;财政收入完成335万元,比2006年增长560%。

经济运行呈现出速度加快、质量提高、结构优化、后劲增长的良好态势。

XX县XX镇在“小城镇,大战略”方针的指引下,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运作的发展模式,完善机制,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和公共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和提高城镇功能,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XX县XX镇党委、政府充分利用小城镇的各项优惠政策,着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城镇的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日渐凸显。

投入不断加大。

该镇实施了“美化、亮化、绿化”三大工程,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硬化城镇主干道5条,总面积2100平方米;改造背街小巷10余条,总面积1700平方米;修砌下水道1500米;各单位绿化面积3500多平方米,有力改善了城镇居民的人居环境。

强化对镇东农贸市场、中心商贸市场和小百货市场等专业市场的管理和并进一步完善市场功能,积极推动镇西农贸市场、镇南小吃市场、镇北机电钢材市场等市场的建设,优化了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拉大了城镇框架。

目前,进镇经商的经营户有1000余户,河南、淮北等地10余家经营户落户于此。

城镇管理进一步规范。

组建了镇环境卫生保洁队,实行全天候保洁;在提高城镇居民文明卫生意识和公德意识方面,该镇要求居民和商户对环境卫生实行门前三包;在规范城镇秩序方面,实行了摊位定点摆放、车辆定位停靠等制度,使管理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城镇品位不断提升。

小城镇功能进一步优化。

该镇完善了水、电、路、通讯及其他配套设施,并形成了若干专业化功能分区,极大地促进了全镇经济的发展。

目前,这个镇镇区新拓展面积达1.1平方公里,新增各类专业市场4个,形成了集农产品销售、加工等于一体的商贸物流集散地,年交易额近2亿

第四章项目销售市场情况分析

一、项目整体素质分析

(一)项目优势

1、项目区位极佳,市场认可度较高。

2、项目交通非常便利,出入非常方便,生活成本较低。

3、项目周边商业、服务、教育、医疗、银行等生活配套非常齐全,。

4、项目发展商实力雄厚,具有良好的资金和市场运作实力,拥有200多家合作厂商。

(二)项目劣势:

1、投资较大。

2、该项目开发不能分期开发,要一次性投入,同时也加大项目开发的风险

(三)机会分析:

1、XX镇工业品批发市场中心区可开发地块资源极少,本项目从地段、配套、发展潜力等方面,均堪称该镇之绝版地块,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极强的可塑性。

2、本项目由安徽XX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投资开发商具有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开发经验,发展商具有较强的商业运作和招商管理,在县内乃至全省批发服装及小商品具有良好社会信誉将有助于提高项目的品质形象。

3、XX镇人口较多,辐射面广,对于小商品及服装需求较大。

XX县XX镇经济近几年的快速稳步增长将为本项目带来较大的发展机遇。

二、物业类型分析

(一)商业

本项目地处XX县XX镇镇南57路西侧,处于该镇商业中心范围之内,具有良好的商业前景。

从交通情况看:

XX镇工业品批发市场,西临57路,北距311国道600米,交通非常便利。

这为城市内外顾客往来,扩大本商业中心服务半径提供了有利条件。

从消费群体看,目前XX镇工业品批发市场已有较多商业批发及物流市场,涉及产品有服装、鞋帽、灯具、五金、建材等、主要客户来源:

县区及周边城市零售客户批发配货。

因此有强大的消费基础。

从竞争环境看:

城市中心即将有知名度较高大卖场正在筹备。

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商业设施符合这一地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趋势,迎合了工业品批发市场设施的需求,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二)一街区安排

本项目一街区,街面寛15米,长200米,二面安排商铺,一层为商业门面,二层为商户住宿。

街南商铺60间,以建材批发销售为主;街北商铺60间,以布匹、轻纺、服装、鞋帽、床上用品批发销售为主

(三)二街区安排

本项目二街区,街面寛15米,长200米,二面安排商铺,一层为商业门面,二层为商户住宿。

街南商铺60间,以五金、家电批发销售为主;街北商铺60间,以种子、化肥、农药、农膜批发销售为主

街区西段安排三层建筑3500平方米大型超市一个,引进上海联华超市入住。

(四)本项目运作需注意的问题:

1、在项目操作上多从空间、建筑、环境三方面寻求突破,适度超前,强调“舒适度”与“美感”的前提下,避开价格竞争。

2、掌握“引导市场”的开发节奏,从资金量、供应量、开发间隔等多个角度研究问题。

3、通过项目推广工作,消除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障碍,最大程度弱化价格印象,实现项目销售速度的本质性飞跃。

4、对物业管理及商场文化活动方面继续加大投入,实现企业品牌由知名度向美誉度的转化。

5、在产品开发的基础上,注意对项目入住理念的提升,加强对项目品位和身份象征的营造,在操作上应不断制造热点,提高市场关注度。

三、综合评价

结合前面的SWOT因素分析,我们可以看出,XX工业品批发市场项目具备得天独厚的市场优势和千载难逢的市场机遇,如能从产品设计和规划上适度创新,以较高的市场定位引领该镇商业地产市场。

第五章建筑方案

一、总体规划

(一)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安徽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

3、国家建设部颁布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4、《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条文》(城乡规划部分);

5、国家、省有关城市规划的法律、法规、规范。

(二)设计理念

1、与自然和谐共存

规划的指导思想既非人本主义,也非自然主义,而应促进生态建设成为人类文化和谐共存的整体环境,通过对自然生态系统,半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的优化组织来创造人与生物共存的自然化状态。

2、充分利用现状,因地制宜规划

利用现状地形与形状,与周围城市道路相协调,科学合理,分期实施的原则,适度超前,弹性灵活的规划原则。

3、功能明确,布局合理

规划功能区明确,布局合理,尽量符合市场的功能布局,满足人流、物流、车流的需求,环境安静优美,创造浓郁的市场文化气氛。

(三)基本原则

1、前瞻性原则:

规划时,本着满足现在、着眼将来,近期与远期发展相结合,适当超前规划的原则进行设计。

2、地域性原则。

规划时,以湘中文化为底蕴,融入**地方特色元素,创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物。

3、“以人为本,环境至上”原则。

即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注意满足不同阶层人群多层次需求,尤其突出市场特色与环境的有机结合。

4、“经济性”原则。

规划中力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结合。

(四)规划结构及功能分区

考虑到规划地块呈长方形状,且地块三面均是城市支路,从市场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