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3单元 第10课 寡人之于国也 新人教版必修3.docx
《高中语文 第3单元 第10课 寡人之于国也 新人教版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第3单元 第10课 寡人之于国也 新人教版必修3.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第3单元第10课寡人之于国也新人教版必修3
第10课 寡人之于国也
1.积累掌握“数”“发”“直”“兵”“胜”“之”等文言虚词、实词的意义和用法,辨析特殊句式。
2.了解本文行文自然流畅,说理透辟,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来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节奏感的特点。
3.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1.多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名句烂熟于胸,说话、写作自然漂亮。
2.对照注释,查找资料,疏通文意;更重要的是学会归纳语言规律。
3.查找背景资料,包括作者、时代背景、未删改的原文、相关文章等,深入理解作者观点。
1.积累文言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理解孟子仁政思想的内涵。
2.把握文章比喻论证的写法。
1.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可采用诵读法结合分析法进行教学。
2.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归纳学习古文的方法。
3.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典籍来反观自身,汲取古人智慧,加强对自身和社会的思考。
本文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题目是编者所加。
“寡人之于国也”原句是“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寡人”,古义为国君的自称谦词。
“之”,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于”,介词,与“国”合成介宾短语。
千秋亚圣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被尊称为“亚圣”。
孟子生于战国诸侯争夺最激烈的时期,他提出“民贵君轻”、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反对掠夺性战争等主张。
为此,他到各国去游说诸侯,反对“霸道”,提倡
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
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希望能够在诸侯中选出一位王天下的君主。
由于他的这些主张与当时动乱的社会状况不符,所以均未被统治者采纳。
故孟子退而与弟子著书,遂成《孟子》(现存七章)。
宋代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
之后历代封建王朝科举考试,都以“四书”为命题依据之一。
魏国曾是强国,但在梁惠王统治期间,连遭强秦重创,内忧外患,以至都城由安邑迁至大梁;加上横征暴敛,以及生产力水平低下,造成人口减少,兵员和劳动力匮乏。
为达到富国强兵、问鼎天下的目的,各国诸侯的当务之急都是增加人口。
因此,梁惠王必定会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而忧心忡忡。
据《史记·魏世家》记载,梁惠王三十五年,“卑礼厚币以招贤者”,于是得到贤者数人。
孟子也不远千里来到魏都大梁。
在接触、交谈的过程中,孟子与梁惠王彼此有了进一步了解,于是有了《寡人之于国也》这篇传诵千古的政事问答。
孟子的仁政思想
1.民贵君轻: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
2.制民恒产:
“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
3.反对不义战争:
“春秋无义战”,“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从课文中找出使用了下列句式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并掌握其用法。
(1)或……或……
(2)直……耳
(3)是何异于……
答:
[自我核对]
(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译文:
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后停下,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后停下。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译文:
只不过没有(跑)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译文:
这种说法同拿刀把人杀死,却说“这不是我杀死的,是兵器杀的”有什么不同呢?
2.议论的一般结构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请你在文中找出能分别对应这三部分的关键文字。
答:
[自我核对]提出问题: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分析问题:
“以五十步笑百步”。
解决问题: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3.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
,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自我核对]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 勿夺其时 申之以孝悌之义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鸡豚( ) ②饿莩( )
③曳兵( )④畜养( )
⑤庠序( )⑥狗彘( )
⑦数罟( )⑧丧事( )
⑨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
[自我核对]①tún ②piǎo ③yè ④xù ⑤xiánɡ ⑥zhì
⑦cùɡǔ ⑧sānɡ ⑨yì
2.为下面的形近字组词。
[自我核对]洿池/纨绔 孝悌/睇眄
3.多义词
(1)数
①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
②数罟不入洿池( )
③数不见鲜( )
④不可胜数( )
(2)胜
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
②驴不胜怒,蹄之( )
③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④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
(3)而
①弃甲曳兵而走( )
②或百步而后止( )
③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
④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
(4)其
①则移其民于河东( )
②移其粟于河内( )
(5)焉
①尽心焉耳矣( )
②斯天下之民至焉( )
(6)于
①寡人之于国也( )
②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
③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
[自我核对]
(1)①读shù,几、若干。
②读cù,密、细密。
③读shuò,屡次。
④读shǔ,查点数目。
(2)①尽。
②承受。
③超过。
④优美的。
(3)①连词,表修饰。
②连词,表承接。
③连词,表转折。
④连词,表并列。
(4)①指示代词,那、那里。
②代词,代河东的。
(5)①句末语气助词。
②代词,指代“王”。
(6)①介词,对于。
②介词,比。
③介词,在。
4.通假字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
(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
(4)直不百步耳( )
[自我核对]
(1)“无”通“勿”或“毋”,不要。
(2)“颁”通“斑”,头发花白。
(3)“涂”通“途”,道路。
(4)“直”通“只”,只是、不过。
5.古今异义词
(1)寡人之于国也
古义:
今义:
(2)河内凶
古义:
今义:
(3)邻国之民不加少
古义:
今义:
(4)弃甲曳兵而走
古义:
今义:
(5)斧斤以时入山林
古义:
今义:
(6)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古义:
今义:
(7)非我也,岁也
古义:
今义:
[自我核对]
(1)古义:
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今义:
指形单影只之人。
(2)古义:
专指黄河。
今义:
天然或人工的大水道。
(3)古义:
更加。
今义:
增加。
(4)古义:
逃跑。
今义:
行走。
(5)古义:
锛子。
今义:
重量单位。
(6)古义:
赈济百姓。
今义:
出发。
(7)古义:
年成。
今义:
年。
6.词类活用
(1)河内凶( )
(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3)王无罪岁( )
(4)填然鼓之( )
(5)树之以桑( )
(6)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
(7)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
[自我核对]
(1)凶,形容词作动词,遭荒年。
(2)王,名词作动词,行王道,统一天下。
(3)罪,名词作动词,归罪。
(4)鼓,名词作动词,敲击战鼓。
(5)树,名词作动词,种植。
(6)衣,名词作动词,穿……衣服。
(7)前一个“食”,名词作动词,吃。
7.特殊句式
(1)是亦走也( )
(2)申之以孝悌之义( )
(3)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
(4)未之有也( )
[自我核对]
(1)判断句。
(2)状语后置。
(3)省略句(“食”后省“之”)。
(4)宾语前置。
8.查字典,解释下列词语。
(1)五十步笑百步:
(2)弃甲曳兵:
[自我核对]
(1)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讥笑后退了百步的人。
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毫无自知之明地去讥笑别人。
(2)丢弃盔甲,拖着兵器逃跑。
形容打了败仗狼狈逃跑的样子。
弃,丢掉。
曳,拖着。
寡
人
之
于
国
也
1.请用自己的话说说孟子在本文中体现出来的主张。
【思路点拨】主要概括孟子在“解决问题”部分所提出来的观点和解决办法。
【与你交流】本文主要阐述了孟子施仁政的主张。
孟子认为,要想使“民加多”就要发展生产,使民住有房,耕有田,吃得饱,穿得暖;还要使民懂礼仪,受教育。
君王也须革除虐政,这样百姓才能归服。
2.第1段中,梁惠王提出了什么困惑?
他为什么困惑?
【思路点拨】主要概括文章“提出问题”部分的内容。
【与你交流】梁惠王的困惑是于国尽心,但民不加多(提出疑问)。
因为梁惠王觉得自己比邻国国君多做了很多事情,对国事相当“尽心”,但结果并不如意。
3.孟子认为应如何施行仁政呢?
【思路点拨】阅读文章“解决问题”部分,思考概括他所提出的具体措施和产生的相应效果。
【与你交流】孟子认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这样老百姓就会“养生丧死无憾”,这是“王道之始”。
同时,孟子还进一步提出具体措施:
五亩的宅院,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能够“衣帛”;适时畜养鸡豚狗彘,七十岁的人能够“食肉”;百亩的田地,不耽误种植时机,老百姓能够“无饥”;办好教育,教化百姓,老人就能安养天年。
这样就做到了“王道之成”。
4.孟子“以战喻”时用了一个什么成语,用意何在?
【思路点拨】找到相关阅读区间,注意结合文章的整体结构和观点来思考。
【与你交流】五十步笑百步。
梁惠王回答说:
“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不知不觉中否定了自己与邻国统治者的区别。
孟子举此例说明移粟、移民与邻国统治者不尽心在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从而引出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的观点。
5.孟子在本文中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批评当时的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
【思路点拨】找到相关文句,分析孟子的说理技巧。
【与你交流】孟子用对比手法来批评统治者不顾人民的死活。
“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的对比是很大的反差。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又是多么残忍和不仁。
而把“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归罪于天灾,就如同把杀人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
其实残害人民的不是荒年而是虐政。
6.试总结《寡人之于国也》所运用的论辩技巧。
【思路点拨】在理解文意和反复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分析孟子的论辩技巧。
【与你交流】孟子是以“好辩”著称的,他善于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辩论,或借题发挥,或因势利导。
其文气势磅礴,逻辑严谨,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有极大的说服力,对后世散文有很大的影响。
本文是对话体论辩文,体现了孟子论辩之术的众多高超技巧。
(1)抑扬兼施,启发诱导。
文章先批评梁惠王的治国方法。
针对梁惠王因施小恩小惠于百姓而矜功自得的心理,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为喻,使梁惠王认识到自己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百姓生计问题,这是“抑”。
同时,针对其渴望使民加多,希望得民众拥护的心理,孟子又给以肯定和勉励,使得谈话能得以进行下去,然后再提出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这是“扬”。
文章最后一段先揭露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行径,然后再说只要君王不怪罪年成就可以使“民至焉”,这也是“先抑后扬”。
这种谈话的方式可以使梁惠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能更容易地接受孟子的观点。
(2)巧设譬喻,迂回曲折。
孟子长于言辞,在辩论中经常设譬,陈述事理,辩论是非,增强论辩的形象性和说服力。
本文本意是讲施行仁政,却从反面入手,使梁惠王在不知不觉中跟着他走。
如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以梁惠王“好战”为喻,启迪对方思考,用“五十步笑百步”之喻巧妙地指出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其实与邻国之政只有程度的差别,本质上都是虐民暴政,因而,要从根本上使国民增加,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3)层次分明,结构严谨。
本文第1段末尾用“寡人之民不加多”说明梁惠王希望更多的民归附自己,孟子正是利用这种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的。
第2段孟子用比喻暗示梁惠王的做法并不能使民加多,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于是文章就自然地过渡到第5段。
接着孟子具体阐述“王道之始”的道理,又进一步阐述了王道之成的道理。
文章最后阐述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批评了统治者的虐政。
认为只有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才能使“天下之民至焉”,可谓是水到渠成地回答了开篇梁惠王提出的“民不加多”的疑问。
这种论辩强化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文章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环环相扣,浑然一体,凸显出了孟子论辩的雄浑、缜密、深沉的特质。
(4)排比对偶,气势充沛。
文章恰当地运用排比和对偶的手法。
排偶句式的运用,可突出思想,深化感情,增强论辩的气势。
如本文第5段提出了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感觉,大大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第6段的四种主张,全用排偶,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同时句式整齐,音调铿锵,极富音乐性,强化了小农生产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情景,为梁惠王展现了一幅美好的前景。
7.孟子在论述“王道之始”时说: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试站在现代社会的立场,对孟子的论述加以评析。
【思路点拨】可密切结合当今社会问题进行分析。
观点要鲜明,论据要充分,言之成理即可。
【与你交流】孟子在这里所讲的,其实和现代人关心的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是一样的。
孟子的说法本于《逸周书》“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之语,《管子》《荀子》《庄子》中也有相近的表述,可见古人已有朴素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了。
但应该明白,古人提出这种观点,主要是为了维持生态平衡,以便最大限度地、源源不断地获取生存资源。
而现代的环保意识,则是鉴于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而来的日趋严重的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等威胁到人类生存的现象而提出的,其目的不只在于合理利用资源,更重要的是为了维护地球的生态平衡。
因此二者出发点又是不同的。
辨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品析议论的语言特点
论证是指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与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
举例论证是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或史实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因为“事实胜于雄辩”,所以举出确凿典型的事实会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道理论证是用经过验证的真理、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以及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等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因为这些道理具有权威性,所以这种方法就有很强的论证力量。
对比论证是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或道理进行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的方法。
把握对比论证,可以使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给人鲜明深刻的印象。
比喻论证就是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这种论证方法可以把道理讲得通俗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议论文的语言特点主要是严密,逻辑性强。
分析时可抓住其关键的词语,分析其在句中的修饰、限制的作用,体会其用词严密、准确的特点。
还可以分析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如递进关系、上下文的照应等,领会其严密的逻辑性。
其次也有些思想漫谈、杂感一类的文章,语言还讲究生动活泼、犀利有力。
分析时可抓住其运用的成语典故或各种修辞方法,体会其语言的生动性和深刻性。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
‘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谷不可胜食也 胜:
尽
B.数罟不入洿池数罟:
细密的网
C.谨庠序之教庠序:
学校
D.申之以孝悌之义申:
申请
[答案]D(申:
反复陈述)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无失其时
B.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D.斯天下之民至焉
[答案]D(A“无”通“毋”,B“涂”通“途”,C“颁”通“斑”)
3.下列句子中,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句是( )。
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申之以孝悌之义
C.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D.树之以桑
[答案]A(B属于状语后置句,C属于判断句,D属于状语后置句)
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孟子提出的发展生产措施的一项是( )。
A.不违农时
B.数罟不入洿池
C.斧斤以时入山林
D.申之以孝悌之义
[答案]D(D是教民,属于精神文明范畴)
5.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
B.“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是孟子对梁惠王的直接批评。
C.孟子善用比喻说理,用“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的荒唐,说明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
D.孟子不仅主张养民,还主张教民。
[答案]B(B是孟子对所有统治者的批评,而非只指梁惠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齐宣王问曰:
“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
”
孟子对曰:
“于传有之。
”
曰:
“若是其大乎?
”
曰:
“民犹以为小也。
”
曰:
“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
”
曰:
“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
民以为小,不亦宜乎?
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
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
民以为大,不亦宜乎?
”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王之囿方七十里 方:
方圆
B.臣始至于境始:
开始
C.问国之大禁禁:
禁令
D.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阱:
陷阱
[答案]B(始:
当初)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答案]C(C均为助词,的。
A介词,在/介词,到。
B代词,那里/句末语气助词。
D动词,认为/介词,用,拿)
8.孟子主要通过什么方法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答:
[答案]孟子是通过百姓对“文王之囿”和“寡人之囿”不同态度的对比来说明自己的观点的。
“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民犹以为小”;“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
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前者能“与民同之”,而后者不能。
9.将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民犹以为小也。
译文:
(2)民以为小,不亦宜乎?
译文:
[答案]
(1)百姓仍然认为它太小。
(2)百姓认为它小,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参考译文】
齐宣王问道:
“据说周文王养鸟兽的园林方圆七十里,有这回事吗?
”
孟子回答道:
“史书上有这样的记载。
”
宣王说:
“周文王的园林真的有如此大吗?
”
孟子说:
“百姓仍然认为它太小。
”
宣王说:
“我的园林方圆四十里,百姓还认为它太大,为什么呢?
”
孟子说:
“周文王的园林方圆七十里,割草砍柴的人可以到那里去,打猎的人也可以到那里去,是(周文王)与百姓共享的场所。
百姓认为它小,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我一到齐国边境,先问清齐国最重要的禁令,然后才敢进入齐国。
我听说国都郊区有方圆四十里的园林,如果谁杀死了里面的麋鹿,罪行就跟杀人一样大,那么方圆四十里的园林就是在国中设置的一个大陷阱。
百姓认为它太大了,不也是理所当然的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