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加热炉工艺制度A4拼.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923854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形加热炉工艺制度A4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环形加热炉工艺制度A4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环形加热炉工艺制度A4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环形加热炉工艺制度A4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环形加热炉工艺制度A4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形加热炉工艺制度A4拼.docx

《环形加热炉工艺制度A4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形加热炉工艺制度A4拼.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形加热炉工艺制度A4拼.docx

环形加热炉工艺制度A4拼

环形加热炉工艺制度

1、严格按照加热温度制度正确加热管坯,使进、出炉温度及温差在工艺要求范围内,不允许产生过热、过烧、脱碳及低温钢等加热缺陷。

2、根据管坯钢种以及尺寸变化、炉况等及时准确地通过仪表调节燃料量、风量、空燃比、炉压、风压、风温等控制参数。

并正确记录炉况。

3、从点火开始,须密切注意环行加热炉上各种部件运行情况,有异常情况必须进行记录,并包检修部门检修。

天然气气压力低于2700Pa,应及时与调度室联系,来提高天然气压力、保证正常生产。

4、炉子上各监测热工仪表、水封槽水位、炉内辊道,一直要维持正常工作状态,遇有异常情况,必须及时报检修部门检修。

5、加热温度制度:

类别

钢种

各区炉温℃

加热管坯温度

预热段

加热段

均热段

37Mn5、34Mn6、33Mn2V、30Mn2

30M2VTi、25Mn2MoV、34CrMo4、

36CrNiMo4、

1010

1130

1180

1270

1310

1320

1310

1320

1270

-1280

1270

1280

1260±10

线

16Mn、Q235、X42、14MnV

1030

1120

1200

1270

1310

1320

1310

1320

1280

1290

1280

1290

1270±10

20G、12CrMoV、T23、15CrMoG

1020

1120

1200

1270

1310

1320

1310

1320

1270

1280

1270

1280

1260±10

类别

钢种

各区炉温℃

加热管坯温度

预热段

加热段

均热段

27SiMn、30MnNbRe

1000

1120

1180

-1270

1310

1320

1310

1320

1270

1280

1270

1280

1260±10

10#、20#、20Mn2、45#、16Mn、30#、40Mn2、35Mn、20Mn、45Mn2、25MnCr、40Cr、34Mn2V、20CrMo、35CrMo、40CrB、30CrMnSiA

1000

1120

1200

-1270

1310

1320

1310

1320

1280

1290

1280

1290

1270±10

6、当生产线出现故障时应执行正确的降温制度:

环形炉待轧时的炉温降低值℃

炉子段别

待轧时间(min)

<20

20~40

40~60

60~80

10小时以上

1

30

70

100

150

管坯

全部

取出

2

30

60~70

100

150

3

30

60~70

100

100

4

20

40

70

100

5

20

40

70

70

6

10

30

50

70

注:

1)若待轧时间不长,可保持5,6段温度不变,适当降低4段以前各段温度。

2)待轧时间超过80分钟,按待轧80分钟处理。

3)待轧保温时,空气过剩系数设定在1.0~1.05。

4)第一段烧嘴未开时,第一段温度随机。

穿孔机工艺制度

1、严格控制穿孔机的来料温度,作到不待料,表面温度低于正常50℃的管坯不准穿孔,轧制时的冲击负荷不能超过170%。

2、顶头、导板要正常使用,作到精轧段无损伤,其他部位不能磨损严重。

同时导板、顶杆必须作到用一备一。

3、在停产超过1小时以上时,穿孔小车必须在后位。

4、工艺工具冷却水正常使用,作到冷却效果好而不降低毛管温度(尤其是毛管尾部)。

5、更换轧制规格和品种时,剔除的管坯和毛管必须标明材质和批号,并及时通知综合管理办公室清理回炉料。

6、毛管的外径和壁厚要经常测量,精度控制在工艺的要求范围内(外径0~2%D,壁厚-12.5%~+12.5%S)。

7、更换工具时要做相应的调整,并现场实际校正,作到既保证工艺畅通又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8、对轧机进行调整时,必须保证上下轧辊及左右导板的工作位置对称(位置误差控制在±1mm),上下转鼓的角度一致,上下轧辊辊径差不得超过8mm,以上参数调整时需要说明改动原因。

9、点巡检工作必须及时到位,尤其要跟踪抱辊和回送辊的工作状态。

10、轧制特殊规格和品种的钢管时,按生产技术管理室下发的轧制要点进行调整和控制。

11、穿孔机主机周围的卫生、主操作台卫生和地面操作台卫生必须在接班前保证清洁干净。

在停产和检修时间内,必须对现场的设备及工艺参数进行检查。

12、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及点巡检记录本,尤其是剔除的管坯和毛管的支数和材质,记录内容必须真实、全面。

13、如出现工艺事故或质量事故,当班人员必须写出事故分析报告,及时上交到生产技术管理室。

连轧机工艺制度

1、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调整轧机,控制轧机的轧制速度,限动速度,开轧温度必须大于1050℃,控制好轧制节奏,剔除低温管,防止出现抱棒、堆钢、限动齿条进入轧机等恶性工艺质量事故。

2、点巡检工作必须及时到位,定时检查连轧机的冷却水和润滑环的喷嘴,防止堵塞现象造成热工具的损伤及相关的工艺事故。

3、跟踪芯棒的表面状况,发现由于芯棒影响钢管内表面质量时,应及时吊到工具车间进行修磨。

4、更换轧制规格和品种时,应按照《工艺规程》对现场设备进行相应的调整,尤其是芯棒、毛管支撑辊和芯棒支撑机架,必须用芯棒插入轧机进行实际调整,符合标准后才能进行生产,作到既保证工艺畅通又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5、连轧机更换轧制壁厚或芯棒时,必须按工艺卡要求对轧辊辊缝进行实测,对测量后的数据应如实记录并交班。

6、轧制特殊品种及规格的钢管时,严格依照生产技术管理室下发的轧制要点进行调整和控制。

7、更换连轧辊及脱管机等设备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工作,抽连轧机前应先清理机架内的铁耳子;装入轧辊前,应将轧机内的废物清理干净并对轧辊的位置及相关参数、包括轧机及机架内的冷却水进行复查,无误后方可进行更换使用。

8、出现抱棒、堆钢等工艺事故,应及时记录下各种曲线、数据,以备分析、参考。

9、更换规格、品种时,要进行热取样,对钢管的外径壁厚进行及时测量,精度控制在工艺卡要求的范围内。

10、认真按时填写交接班记录、芯棒跟踪记录、点巡检记录,尤其是芯棒跟踪记录表中的芯棒编号和表面状况,记录内容必须真实、全面。

11、各班组负责热工具的准备及下线,要将旧规格芯棒下线到芯棒存放台架内,并将下一个轧制规格的芯棒备在上线台架上,芯棒使用前必须进行预热。

12、连轧机及脱管机周围的卫生,包括主操作台卫生和地面操作台卫生必须在接班前保证清洁干净。

在检修时间和停产时间内,应组织清理连轧机前台的氧化铁皮、连轧机轧辊和芯棒支撑机架之间的铁耳子、连轧机后及脱管机后的铁耳子、石墨润滑系统。

13、如出现工艺事故或质量事故,当班人员必须写出事故分析报告,及时上交到生产技术管理室。

再加热炉工艺制度

1、再加热炉加热制度

1.1严格按照加热制度正确加热荒管,使进、出炉温度及温差在工艺要求范围内,不允许产生过热、过烧、脱碳及低温钢。

1.2根据荒管钢种以及尺寸变化、炉况等及时准确地通过仪表调节燃料量、风量、空燃比、炉压、风压、风温等控制参数。

并正确记录炉况。

1.3从点火开始,须密切注意再加热炉上各种部件运行情况,有异常情况必须进行记录,并报检修部门检修。

煤气压力低于2700Pa,应及时与调度室联系,来提高煤气压力、保证正常生产。

1.4必须严格执行换热器保护规定,废烟气温度不得超过允许温度800℃空气预热温度过高时应进行热风放散。

1.5炉子上各监测热工仪表、炉内辊道,一直要维持正常工作状态,遇有异常情况,必须及时报检修部门检修。

2、再加热炉操作制度

2.1操作前,对炉子的装出料辊道,各炉门以及步进梁的运行情况进行巡检,并听取上班人员对这些设备的情况汇报。

2.2熟悉所操作设备的电气、液压系统,一旦出现故障,立即报检修部门,并对情况进行记录。

2.3严格按照有关工艺参数进行操作。

2.4密切注意钢管入炉、出炉以及在炉内的运行情况,避免弯管入炉和温度较低的荒管出炉。

2.5在加热炉加热与操作要紧密配合,保证荒管的出炉温度并满足轧制节奏。

2.6保证再加热炉正常烧钢。

定张减工艺制度

1、严格控制定张减机的来料温度,控制正常的轧制节奏,做到不待料、不轧冷钢,防止轧辊碎裂等工艺事故发生。

2、应确保高压水除鳞系统正常投入使用,如出现压力不够或无水等情况,应立即通知有关人员进行处理。

3、更换规格时,机架配置严格按照生产技术管理室下发的机架配置表,配置完毕后要进行认真校对,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

同时必须对轧辊、导管及传输辊进行仔细检查,以保证钢管的正常轧制及质量。

4、机架上线后,认真检查轧辊冷却水的有无,轧辊冷却水必须保证正常投入使用,无冷却水不得轧制。

5、更换规格后,必须备好下一规格机架(包括导向机架、传输机架等)不能使用的机架及时下线到工具车间,在交接班记录本上注明原因。

6、交接班时,检查台架及收集台架上不允许留有荒管,当班必须将剔除的荒管吊走,不能遗留给下个班组。

7、轧制特殊规格和品种的钢管时,必须严格按照生产技术管理室下发的轧制要点进行调整和控制。

8、轧制参数必须保证输入正确无误。

9、认真执行点巡检制度。

定时对轧辊及轧辊冷却水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定时对冷床钢管表面质量进行检查,不得有青线、擦伤、结疤等质量缺陷。

10、中间掉队料、最终掉队料情况必须认真统计记录,并在钢管上标明炉批号及材质,不得有遗漏。

11、金属平衡卡要及时传送到管排锯,与排锯人员做好换号工作,做到金属平衡。

12、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本、点巡检记录本,记录内容必须真实、全面。

13、如出现工艺事故或质量事故,当班人员必须写出事故分析报告,及时上交到生产技术管理室。

14、再热炉、定张减机及冷床周围的卫生(包括主操作台卫生和地面操作台)必须在接班前保证整洁。

在检修时间和停产时间内,应组织清理冲洗定张减机区的氧化铁皮。

管排锯工艺制度

1、锯切工艺参数、锯片参数、切割速度及单齿切削量必须输入正确无误,不得随意更改。

2、严格遵守锯片使用制度。

锯片如有打齿或达到寿命时必须更换锯片根据锯片寿命使用情况及时减小单齿切削量,以防产生工艺事故及保证切割质量。

3、轧制特殊规格和品种的钢管时,严格按照生产技术管理室下发的工艺要点进行调整和控制。

4、认真执行点巡检制度。

定时对锯片、锯片刷及锯片润滑情况等进行检查,视磨损状态更换工具;不定时对钢管切割断面质量进行检查,不得有棱角、毛刺等质量缺陷;不定时对钢管的定尺长度进行测量,保证钢管的定尺长度(要求定尺长度偏差为0~+10mm)。

5、管头箱装满后要及时将管头吊至指定区域,交接班时必须保证有一组管头箱是空的。

6、禁止毛头管或未切断管进入中间库。

7、及时查看管头收集区的情况,如有必要及时通知调度室将管头及时吊走。

8、管排锯机及横移区周围的卫生,包括主操作台及现场操作台卫生必须在接班前保证清洁干净。

在检修和停产时间内,应组织清理管排锯机内及周围的铁屑。

9、换下的锯片必须放在锯片箱内,且做好标记,使新锯片与旧锯片区分开来。

在交接班时,要做好新、旧锯片的交接工作。

10、金属平衡卡要及时传送到精整区,与精整人员做好换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