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传学案答案.docx
《张衡传学案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衡传学案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张衡传学案答案
张衡传学案---答案
《张衡传》学案
备课人:
xxx审定:
高一年级语文组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能用普通话准确、流畅地朗读文本,在理解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文本内容。
2. 理解文本中重要文言实词的意义,大致疏通文意,读懂文章内容。
3.了解张衡在各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学习他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
【自主学习】
一、相关文学常识
1.关于范晔
范晔(398~445),南朝宋史学家。
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
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后汉书》。
此书内容充实,对考核史实有参考价值。
文笔简练生动,议论部分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文气流畅,既具史学识见,又有较高文学价值。
刘知几称赞《后汉书》“简而且周,疏而不漏”(《史通·补注》),王应麟则说“史裁如范,千古能有几人?
”《后汉书》为“前四史”之一。
2.关于张衡(见材料补充)
3.关于人物传记:
(1)传记的特点:
作为传记,除了介绍人物姓名、籍贯之外,还必须选择人物一生中最具有特征的事件,叙述他的为人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由于传记不同于史料,所以人物必须“活跃”,有可感性。
传记的基本特点:
翔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和朴实而形象的文学色彩。
(2)传记的种类:
自传、传、小传、评传、别传、外传等。
本文属评传:
既记叙人物的事迹,又评介与探讨人物的思想状况、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思想发展过程和对人类的贡献。
(注意:
传记叙述一个人的生平,并不在于也不可能把一个人的一生的全部经历,事无巨细都写下来,只能记一生中的主要事件,同时显示他的品格特点。
)
二、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知识点。
1、通假字
①员径八尺(员通“圆”)②形似酒尊(尊通樽)
③一时收禽(禽通擒,擒拿)
2、古今异义词
①举孝廉不行。
古:
不去赴任。
今:
不可以
②衡下车古:
官吏初到任。
今:
指从车上下来
③常从容淡静。
古:
言行举止适度得体。
今:
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④公车特征拜郎中。
古:
特地征召。
今:
可以作为人或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
⑤覆盖周密无际。
古:
四周严密。
今:
周到细致
⑥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古:
方向今:
事情或事物的一面
⑦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古:
篆,篆文,文通“纹”花纹今:
汉字的一种书体
⑧振声激昂古:
清脆响亮今:
激动昂扬或激励使振作起来
【合作探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这篇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张衡的?
文章的记叙重点是什么?
明确:
第一部分(第1段),记述张衡的学业、品德和文学上的成就。
第二部分(2~4段),介绍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
第三部分(5~6段),介绍张衡在政治上的才干。
记叙的重点是张衡在科学上的才能和贡献。
2.张衡的高尚品德和杰出才能表现在什么地方?
张衡的高尚品德表现在:
(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
(2)“从容淡静”,不慕世俗的虚荣,“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大将军“累召不应”,“不慕当世”;
(3)品行端正,忧国忧民,作《二京赋》讽谏王侯,整治法度收拿奸党。
其“才”高于世,表现在:
一是“善属文”,写作著名的《二京赋》;
二是“善机巧,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
三是“善术学”,著有《灵宪》?
《算罔论》;
四是善政事,为政机智果断,不畏权贵,“称为政理”。
思考:
张衡为什么有如此的文学才华?
点拨:
张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天资聪明,勤奋好学。
(原因之一)
张衡成为博学多才的伟人,除了上面的原因,还有哪些原因
“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学生查字典疏通难点:
“从容淡静有哪些句子为“从容淡静”作了注解
“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累召不应”“衡不慕当世”。
——谦逊持重,鄙视名利。
(原因之二)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尤致思于……”“研核阴阳,妙尽……”“言甚详明”。
——执著专一,治学严谨。
(原因之三)
【当堂检测】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C“都”读dū。
)
A.属文(zhǔ) 左冯(píng) 征辟(bì)
B.逾侈(yú) 邓骘(zhì) 不徙(xǐ)
C.都柱(dōu) 合契(qì) 陇西(lǒng)
D.骸骨(hài) 肃然(sù) 收禽(qín)
2.下列句中词的解释,不正确一项是(D“视事”指治理事务)
A.不好交接俗人(与……交往)B.连辟公府不就(征召)
C.辄积年不徙(调动官职)D.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看、视察)
3.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B介词,用)。
A.虽才高于世青,取之于蓝
B.以精铜铸成验之以事
C.因入京师,观太学伺者因此觉知
D.十年乃成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A项前者表比较,比,过;后者表范围,从……中C项前者表顺承,于是;后者表依据,根据D项均为副词,前者为才;后者为竟、却)
4.从句式结构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D宾语前置,其他三项均为状语后置。
)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C.果地震陇西
B.方与将军会猎于吴D.未之有也
5.翻译句子,指出各句包含的语法现象。
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永元年间,被推荐为孝廉,(他)却不去应荐,多次被公府征召,(他)也没有去就任。
——“举”、“辟”为被动用法,“不行”、“不就”省略主语“他”,即张衡。
“连辟公府”是“连辟于公府”,省略“于”。
②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才能奇特,累次召请(他),(他)没有应召。
——“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省略“召”的宾语和“不应”的主语(即兼语)“其”。
③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用篆字山、龟、鸟、兽等图案雕饰。
——状语后置。
④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自从有书典记录以来,不曾有过这样的事。
——“所记”,“所”+动词、组成名词性结构。
“未之有”即“未有之”,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
第二课时
【自主学习】
1.词类活用
①妙尽璇玑之正。
(妙: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研究透了。
正: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正确的道理)
②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
③又多豪右(多,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多有)
④时天下承平日久(时,名词作状语,当时)
⑤衡少善属文(善,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
2.一词多义
①a.游于三辅(表处所,在)b.虽才高于世(表比较)
c.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表范围,在……方面)
②a.因入京师,观太学(趁(机会))b.……作《二京赋》,因以讽谏(通过、藉)
c.伺者因此觉知(因为)
③a.公车特征拜郎中(召,动词)b.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征象,证据,名词。
)
④a.精思傅会,十年乃成(精心,形容词)b.以精铜铸成(纯,形容词。
)
【合作探究】
1.自读第四段,本小节不到二百字,是如何介绍候风地动仪的?
请概括要点。
鸣确:
依据事物内在联系,简明而具体地介绍候风地动仪的制造和使用:
①制造时间和仪器名称(1句);②材料、尺寸、形状、装饰(2句);③机件、内外构造(3、4、5句);④功能和作用(6、7、8句);⑤精确程度及效果(9、10句);⑥实践证明灵敏度和准确性(11、12句);⑦交代仪器正式使用(13句)。
2.在第5、6段中,为了表现张衡的政治才干,作者写了哪两件事?
突出了人物怎样的性格?
明确:
一件就是交代《思玄赋》的由来,突出了张衡的心思细密、小心谨慎;另一件是写张衡出任河间相时和奸党斗争的事。
(1)引导“阴知奸党姓名,一时收禽”说明什么?
?
(说明张衡很聪明,很有政治才干。
)
(2)“上下肃然,称为政理”又说明了什么呢(说明张衡政绩显著,也反映了他为民除害,深得人心。
)
3.传记是记述一个人的生平的,是否意味着事无巨细都要写进文章去呢?
本文是怎样处理人物的材料的?
明确:
分析:
传记记述一个人的生平,但并不等于也不可能把一个人一生的全部经历、事无巨细都写进文章去,而只能记述人物一生中的重要事件,同时显示出这个人的品格特点。
本文先介绍了张衡的品格和他卓越的文学才能;重点写他一生中最突出的辉煌的科学成就,而在科学成就中尤其重要的是他首创的候风地动仪,最后介绍了他政治上的才干。
文章这样处理材料,就使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课堂小结】本文在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1.记叙语言非常质朴通俗。
例如:
“不行”“不就”“不应”“不慕”等句用语非常质朴通俗,毫无雕饰痕迹,却鲜明地展现了张衡不追逐名利的高尚道德。
2.说明语言十分准确简洁。
例如:
第四自然段仅用170多个字就将候风地动仪的有关情况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课件用语之简洁;用酒樽描摹仪器的外形,用“中、傍、外、下”等指明部位,足见其用语之准确。
【当堂达标】
1.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 )
A.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 B.吾得兄事之
C.且庸人尚羞之 D.宁许以负秦曲
答案:
C 剖析:
C项中的“羞”与例句用法相同,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2.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B )
A.“遂通五经”中“五经”是指:
诗、书、礼、易、左传。
B.“贯六艺” 中“六艺”是指:
礼、乐、射、御、书、数。
C.“拜、迁、转、徙”都是指调动官职。
D.《后汉书》与《史记》、《汉书》、《旧唐史》被称为“四史”。
答案:
B 剖析:
A项“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C项中“拜”不指调动官职;D项中《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被称为“四史”。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B )
A.举孝廉不行 B.言甚详明
C.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D.覆盖周密无际
答案:
B 剖析:
B项详明指详尽明了,与现代汉语相同。
4.从句式结构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C )
A.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力算
B.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C.未之有也
D.果地震陇西
答案:
C 剖析:
C项是宾语前置,而其他三项均为状语后置。
5.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一项是(C )
A.三辅:
汉朝称京兆尹,左冯翎,右扶风所管辖的长安附近的三个地区。
B.孝廉:
汉朝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之人称为孝廉。
C.班固《两都赋》中“两都”指长安和洛阳,而张衡的《二京赋》中的“二京”则不然。
D.乞骸骨:
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答案:
C 剖析:
C项中张衡的《二京赋》中的“二京”也指长安和洛阳。
【拓展延伸】
(一)关于张衡
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阳市),曾任尚书和河间相等职,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和政治家,在世界科学文化史上树起了一座巍巍丰碑。
在地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地动仪”(公元132年),是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及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多年。
在天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浑天仪”(公元117年),是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推动的大型观察星象的天文仪器,著有《浑天仪图注》和《灵宪》等书,画出了完备的星象图,提出了“月光生于日之所照”的科学论断。
在文学方面,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光辉灿烂的明星。
名著《东京赋》和《西京赋》,合称《二京赋》,描写了东汉时期长安和洛阳的繁华景象,讽刺了官僚贵族荒淫无耻的寄生生活。
《南都赋》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南阳郡的社会面貌、人民生活和民间风俗。
此外还著有《定情赋》《同声歌》《思玄赋》《归田赋》《四愁诗》等30余篇。
在地理学方面,他绘制有完备的地形图,并研制出了“记里鼓车”“指南针”等。
在数学方面,他著有《算罔论》,并计算出圆周率的值在3.1466和3.1622之间。
这和今天大家知道的圆周率虽稍有误差,但在1800多年前就能有这样精确的计算,不能不使人们感到惊叹。
他的这一成果比欧洲早1300多年;
在气象学方面,他制造出了“候风仪”,是一种预测风力、风向的仪器,比西方的风信鸡早1000多年;
在机械学方面,他制造的“独飞木雕”是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还制造有土圭(日影器)、活动日历等;
在艺术方面,他居东汉时期著名的六大画家之首。
张衡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也是留给整个人类历史的宝贵财富。
张衡不愧是世界上光彩夺目的科学和文学的双子星。
1956年10月,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曾题词道:
“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
”
(二)关于浑天仪
汉时,天文学已经形成体系,分有盖天、浑天和宣夜三家。
盖天说以周髀算经为代表,认为天圆地方,天在上,像伞盖,地在下,像棋盘,是一种旧的传统说法。
宣夜派认为天体为元气构成。
浑天说比较进步些,认为天地都是圆的,天在外,像鸡蛋壳,地在内,像鸡蛋黄;这种说法虽然也不完全正确,但比较接近实际。
浑天派最大的代表者和卓越的发明家张衡指出,日有光,月没有光,月光是由日光照射而来的。
所以向日则光盈,背日则光尽。
他还推测月食是地球遮蔽的结果。
他还绘制了一部星图,叫《灵宪图》,创制了许多重要的天文仪器。
浑天仪是铜铸的,内外有几层圆圈,都可转动。
各层圆圈分别刻有赤道、黄道、南北极,二十四节气,二十八列宿,以及日月星辰的位置,凡张衡所知道的天文现象都刻在上面。
为了使浑天仪能自己转动,张衡又设计了一个“滴漏”,作为浑天仪的动力。
浑天仪被滴漏带动,它转动时恰好与天空中日月星辰的起落时间完全吻合。
可惜这座精巧的浑天仪在西晋战乱中失传了。
留下来的只有《浑天仪图注》和《漏水转浑天仪注》两份说明书的部分说明。
(三)古代官职调动相关词
人物传记是文言文中常见的类别,而且多为官吏的传记,常涉及人宦海生涯中的升迁、调转、罢免等事。
与现代汉语比较,古代官职变动用词具有词汇量丰富的特点。
了解和掌握这些术语的含义、特点及规律,对于更好的阅读文言文具有很大的帮助。
1.课文中官职专用名词。
孝廉:
被举荐的品行端正的人。
公府:
官署。
指三公的官署。
东汉以太尉(掌管军事)、司徒(掌管政事)、司空(掌管工程)为三公,是当时最高的官。
大将军:
位比三公。
邓骘位在三公之上。
公车:
官署,总领天下征召事务。
设公车令。
郎中:
官名。
太史令:
兼管天文和国史。
河间王(刘政)的相,类似太守。
国王:
指河间王。
国,诸侯国。
尚书:
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
2.官职变动用词。
第一类:
表示授予、提升的词语。
征:
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
辟:
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荐、举:
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拜:
授予官职。
除:
任命,授予官职;授:
给予官职。
起:
起用某人任以官职。
擢:
在原官职上提拔。
拔:
提升没有官职的人。
第二类:
表示调动官职的词语。
迁:
调动官职,一般是提升调用。
转、调、徙:
调动官职。
补:
补任缺职。
改:
改任官职。
第三类:
表示兼职、代理的词语。
兼:
同时掌管,兼任。
领:
兼任。
署:
代理,暂时担任。
权:
暂代官职。
第四类:
表示降职、罢免的词语。
贬:
降职。
谪:
被罚流放或降职。
出:
离开京城外调(与“入”相对,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为荣)。
左迁:
降职。
罢、免:
罢黜、免去官职。
黜、废:
废弃不用。
第五类:
还有一些不表示职官的变动,但常常与职官结合在一起,可灵活翻译为执掌、主持的意思。
例如:
知:
调清河丞,寻知大谷县。
行:
迁左丞,行徐州事。
主:
掌管。
例如《史记•吕太后本纪》:
“太尉绛侯勃不得入军中主兵。
”(勃,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