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石家庄四十中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217125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76.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石家庄四十中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石家庄四十中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石家庄四十中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石家庄四十中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石家庄四十中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石家庄四十中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

《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石家庄四十中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石家庄四十中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石家庄四十中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

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石家庄四十中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2021年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石家庄四十中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常见材料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A.陶瓷

B.焊锡

C.塑料

D.钢筋混凝土

2.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氧气可供给呼吸

B.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C.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D.焊接或切割金属时使用纯氧代替空气以获得更高的温度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检验气体纯度

B.稀释浓硫酸

C.收集氧气

D.熄灭酒精灯

4.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

A.NaCl——1个氯化钠分子B.Al3+——铝元素显正三价

C.O2——2个氧原子D.2SO3——2个三氧化硫分子

5.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的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生成物可能都是氧化物

C.参加反应的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3∶2

D.图示可能表示反应:

6.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操作

A

干燥CO2气体

将气体通过固体氢氧化钠

B

除去NaCl溶液中含有的少量Na2CO3杂质

向NaCl液中加入适量的Ca(NO3)2溶液,过滤

C

鉴别NH4Cl和KCl两种化肥

取两种化肥,分别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闻气味

D

除去MnO2中的少量KCl固体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蒸发

A.AB.BC.CD.D

7.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B.

用CuFe2O4-x作催化剂,光分解水制氢气与氧气

C.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D.

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氢氧化钠溶液

8.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风力发电

B.用食醋去除水垢

C.冬季的早晨看到窗户的玻璃上有“冰花”

D.石油分馏后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

9.下列物质分类符合如图关系的是

选项

X

Y

A

晶体

冰、海波、玻璃

B

合金

玻璃钢、不锈钢、金刚石

C

导体

食盐水、合成橡胶、铜

D

有机物

甲烷、乙醇、葡萄糖

A.AB.BC.CD.D

10.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A.铁块很难被压缩——分子间存在斥力

B.尘土飞扬——分子不停地运动

C.氢气燃烧生成水——分子发生变化

D.液化石油气被压缩进钢瓶——分子间有间隔

11.下列有关水的知识中,说法正确的是

A.硬水和软水都是无色的液体,用直接观察的方法不能区分

B.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小

C.庄稼滴灌不利于节约用水

D.水沸腾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12.为确保在2025年前实现“碳达峰”(二氧化碳排放不再增长),相关做法错误的是

A.培育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B.使用乙醇汽油

C.发展风力发电D.推广太阳能在生活中的使用

13.分析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A.物体振动产生声音,所以有声音产生就一定有物体振动

B.酸溶液中有H+,所以酸的组成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C.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所以物体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D.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所以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一定是金属原子

14.对下列实际问题或实验的解释正确的是

A.甲图:

人用力推箱子,即使箱子未动人对箱子也做了功

B.乙图:

渔民叉鱼时,下叉的位置低于人眼看到的鱼的位置——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C.丙图:

可以利用此装置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

D.丁图:

蒸发食盐水时,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二、实验题

15.甲烷是沼气的主要成分,下图是小明探究甲烷组成的实验。

观察到:

步骤B中干冷小烧杯内壁有水珠;步骤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沼气属于___________(选填序号)。

A.化石能源B.可再生能源

(2)步骤B中使用干冷烧杯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该实验不能说明甲烷只由C、H两种元素组成,理由是___________。

16.实验创新可以使现象更明显,操作更简便。

Y型管的使用能增强实验的对比性,增添实验的趣味性。

小明利用Y型管设计了如图实验进行探究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据如图所示实验设计,其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观察到Y型管右侧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图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

17.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室中用甲所示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来制取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实验后发现收集的气体不纯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乙实验中,通过A、B试管中出现的现象,说明有___________生成时,复分解反应可以发生。

(3)丙实验是配制50g10%的氯化钠溶液,量取所需要的水应选择___________mL(填“10”“50”或“100”)的量筒;量取水的操作如图丙所示,其他操作都正确,则所配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10%(填“>”“=”或“<”)。

三、填空题

18.金属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用生铁制成的“铁锅炖鱼”,风味独特,深受北方人的喜爱。

“铁锅炖鱼”的烹饪方法为:

将鱼下油锅煎黄后,加水、葱姜蒜、食盐、酱油、白糖等,小火煨煮数小时。

(1)“铁锅炖鱼”中含有的营养素包括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蛋白质                    B.油脂                    C.糖类             D.无机盐

(2)制作铁锅的生铁是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冶炼制得的,炼铁的原料除了铁矿石以外,还需要___________。

(3)炖鱼后铁锅常选用洗洁精清洗,因为洗洁精有___________作用;洗净后铁锅暴露在空气中锅底会形成红棕色的锈斑,其原因是铁锅中的铁与___________反应造成的;防止铁锅生锈可以采取的措施___________(写出一项即可)。

四、流程题

19.A~K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

其中F为红色固体,反应④是保持包装袋中食品干燥的原理,D与J的化学性质相似,请回答下列问题:

(1)H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③的一个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如图转化关系中未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___。

(4)请你写出A的一个用途:

___________。

五、科学探究题

20.有三位同学在研究碱的性质时发现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可溶性或微溶性碱的溶液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他们想进一步探究:

不溶性的氢氧化镁是否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为此,他们将适量的氢氧化镁加入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搅拌,然后向浑浊的液体中滴加酚酞溶液,发现酚酞溶液变红,可是过一会儿红色又消失了。

【提出问题】上述酚酞溶液变红、红色又消失的原因是什么?

【作出猜想】小王:

可能是浑浊液中的固体氢氧化镁使酚酞溶液变红,氢氧化镁沉降后溶液就变无色。

小胡:

可能是酚酞溶液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也可能是氢氧化镁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的缘故。

小翠:

可能是在热水中氢氧化镁的溶解度大,溶液中OH-较多,使酚酞溶液变红;过一会儿温度降低,氢氧化镁的溶解度减小,溶液中OH-变少,酚酞溶液又变无色。

【讨论交流】小翠认为小王的猜想不正确,从碱使酚酞试液变色的原因上给出解释:

___________。

【实验验证】

(1)三位同学讨论后认为要验证小胡的猜想,还需做如下实验,你知道其实验的目的吗?

实验步骤

设计目的

将氢氧化镁加入到热水中搅拌,滴入酚酞溶液,并在上方滴一些植物油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小翠设计了如下对比实验方案证明自己的猜想,请将其方案补充完整。

实验方法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结论

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等质量的Mg(OH)2和等质量的热水,振荡,各滴入数滴无色的酚酞溶液,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红色消失与氢氧化镁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有关

___________

在生活和生产中对氢氧化镁还有一些了解。

(3)热水瓶用久后,瓶胆内壁常附着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可以用稀盐酸来洗涤,写出其与氢氧化镁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

(4)胃酸过多,会引起很多胃病,氢氧化镁和碳酸氢钠都是抗胃酸药剂的主要成分,如果服用等量(指主要成分)的这两种药,服用Mg(OH)2的药效比服用NaHCO3的效果___________(填“强”或“弱”)。

(5)氢氧化镁在温度达到380℃时,能够分解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镁固体和水蒸气,此分解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

将它添加在塑料等易燃性建筑材料中能起阻燃作用,所以氧化镁是一种新型的阻燃剂。

根据灭火原理你认为氢氧化镁能做阻燃剂的原因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氢氧化镁是一种碱

B受热分解的产物能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C氢氧化镁不溶于水

D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E可以降低可燃性建筑材料的着火点

六、计算题

21.马英同学取某地石灰石样品12g进行测定实验,现将100g稀盐酸分五次加入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的总质量如表所示: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生成气体的总质量/g

1.1

2.2

m

4.4

4.4

试求:

(1)m的值为______。

(2)稀盐酸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0.1)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A、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选项错误;

B、焊锡是一种合金,属于金属材料,选项错误;

C、塑料与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属于有机合成材料,选项正确;

D、钢筋混凝土是由多种材料混合而成的、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属于复合材料,选项错误,故选C。

2.B

【解析】

【详解】

A、氧气能够支持动植物的呼吸,选项正确;

B、氧气不易溶于水,但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足以供给鱼类在水中的呼吸,选项错误;

C、绿色植物利用光合作用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该变化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选项正确;

D、可燃物与浓度大的纯氧气燃烧较剧烈,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多,温度高,容易焊接或切割金属,选项正确,故选B。

3.A

【解析】

【详解】

A、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先检验气体的纯度,以防因气体不纯,点燃时发生爆炸,故A正确;

B、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容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入浓硫酸,故B错误;

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通入气体的导管应伸到集气瓶底部,故C错误;

D、熄灭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故D错误;

故选:

A

4.D

【解析】

【详解】

A、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不能表示1个氯化钠分子,故选项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错误;

B、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Al3+中的“3”表示一个铝离子带有3个单位的正电荷,故选项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错误;

C、O2可表示氧气或一个氧原子,2个氧原子可表示为2O,故选项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错误;

D、根据化学式的意义可知,2SO3可表示2个三氧化硫分子,故选项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

故选D。

5.D

【解析】

【详解】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不符合题意;

B、其中一种生成物由同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2:

1或1:

2,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该反应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反应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由两种元素组成),故可表示反应:

,符合题意。

故选D。

6.C

【解析】

【详解】

A、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但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不能用于干燥CO2气体,故选项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碳酸钠和硝酸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硝酸钠,除去碳酸钠带入硝酸钠,故选项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加熟石灰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NH4Cl,无明显气味的是KCl,可以鉴别,故选项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

D、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

C

7.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硝酸钾能够溶于水溶解,溶液质量增大,氯化钠质量分数减小,故选项错误;

B、用CuFe2O4-x作催化剂,光分解水制氢气与氧气,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体积比为2:

1,质量比是1:

8,故选项错误;

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随着反应进行,固体总质量减小,锰元素质量不变,因此锰元素质量分数增大,故选项错误;

D、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完全反应后沉淀质量不再变化,故选项正确。

故选D。

8.B

【解析】

【详解】

A、风力发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B、用食醋去除水垢,生成其他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C、冬季的早晨看到窗户的玻璃上有“冰花”,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D、石油分馏后得到沸点不同的汽油、煤油、柴油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9.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玻璃没有固定的熔点,不属于晶体,不符合题意;

B、不锈钢是铁的合金;金刚石属于碳的单质;玻璃钢是由玻璃纤维和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而成,属于复合材料,不属于合金,不符合题意;

C、食盐水、铜都能导电,都属于导体,合成橡胶没有导电性,不属于导体,不符合题意;

D、甲烷、乙醇、葡萄糖都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均属于有机物,符合题意。

故选D。

10.B

【解析】

【分析】

【详解】

A、铁块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不符合题意;

B、尘土飞扬,是宏观物体的运动,不能说明分子不停地运动,符合题意;

C、氢气燃烧生成水属于化学变化,分子发生变化,不符合题意;

D、液化石油气被压缩进钢瓶,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且分子间的间隔较大,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A

【解析】

【详解】

A.硬水和软水都是无色的液体,用直接观察的方法不能区分,选项正确;

B.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大,选项错误;

C.庄稼滴灌有利于节约用水,选项错误;

D.水沸腾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选项错误。

故选A。

12.B

【解析】

【详解】

A、培育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能节约化石燃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不合题意;

B、乙醇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增长,符合题意;

C、发展风力发电能节约化石燃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不合题意;

D、推广太阳能在生活中的使用,能节约化石燃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不合题意;

故选:

B

13.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物体振动产生声音,所以有声音产生就一定有物体发生了振动,不符合题意;

B、酸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其组成特点是它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所以酸的组成中一定含有氢元素,不符合题意;

C、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跟物体是否受力、运动的速率等没有关系,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不符合题意;

D、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四个,但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原子不一定是金属元素,如氢、氦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2,但属于非金属元素,符合题意。

故选D。

14.D

【解析】

【详解】

A、甲图:

人用力推箱子,箱子未动人对箱子没有功,解释错误;

B、乙图:

渔民叉鱼时,下叉的位置低于人眼看到的鱼的位置——利用了光的折射原理,解释错误;

C、丙图:

通入气体的方向错误,不可以利用此装置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解释错误;

D、丁图:

蒸发食盐水时,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解释正确。

故选D。

15.    B    验证是否有水生成    干冷的小烧杯内壁有水珠,说明甲烷燃烧生成了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甲烷中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解析】

【详解】

(1)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沼气属于可再生能源,故选:

B;

(2)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实验中使用干冷烧杯的目的是:

验证是否有水生成,故填:

验证是否有水生成;

(3)该实验中干冷的烧杯内壁有水珠,说明甲烷燃烧生成了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甲烷中一定含有C、H元素,无法确定是否含有氧元素,故填:

干冷的烧杯内壁有水珠,说明甲烷燃烧生成了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甲烷中一定含有C、H元素,无法确定是否含有氧元素。

16.    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CO2+H2O=H2CO3    平衡装置内外压强

【解析】

【详解】

根据图中实验,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设计的目的是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装置中气球可以缓冲压强并封闭装置,且能保持装置中压强相对稳定;故填:

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CO2+H2O=H2CO3;平衡装置内外压强。

17.    

(合理即可)    没有等到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就收集或集气瓶内没有装满水(合理即可)    沉淀    50    >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甲所示的发生装置是固液常温型,根据收集装置可知气体不易溶于水,可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也可用于锌与稀硫酸制氢气,化学方程式为:

,排水法收集的气体不纯净,可能的原因是:

①没有等到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就收集;②集气瓶内没有装满水;

(2)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硫酸铜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通过A、B试管中有沉淀生成,说明复分解反应可以发生。

(3)配制50g10%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50g×10%=5g,需要水的体积为:

(50g-5g)÷1g/mL=45mL,选择量筒时,量筒量程应该大于或等于量取液体的体积,并且最接近,因此量取所需要的水应选择50mL的量筒。

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液体时,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量取水的操作如图丙所示,其他操作都正确,读出水的体积比实际体积大,则所配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大于10%。

18.    ABCD    焦炭    乳化    H2O和O2    洗净擦干

【解析】

【详解】

(1)将鱼下油锅煎黄后,则富含油脂;鱼肉中富含蛋白质,葱姜蒜中富含维生素,白糖中富含糖类,食盐中富含无机盐,ABCD均是“铁锅炖鱼”中含有的营养素,故填:

ABCD;

(2)炼铁的原料除了铁矿石外,还需要的一种物质是焦炭,工业炼铁中利用了焦炭的可燃性,提供热量,又利用其还原性,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还原剂一氧化碳气体,故填:

焦炭;

(3)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铁锅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分同时作用的结果,为防止铁锅生锈可以将其洗净擦干,故填:

乳化;H2O和O2;洗净擦干;

19.    CaO    2NaOH+CO2=Na2CO3+H2O或2KOH+CO2=K2CO3+H2O或Ba(OH)2+CO2=BaCO3↓+H2O    分解反应    作燃料(合理即可)

【解析】

【分析】

F为红色固体,并且反应①和反应②都可以生成F,所以F是铜。

与课本中生成铜的反应对比,反应①和②应该是碳(或氢气或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B是它们共有的反应物,故B是氧化铜。

根据反应④是包装袋中食品干燥的原理,即氧化钙与水的反应,可以确定:

G是水,H是氧化钙,J是氢氧化钙。

因为反应②的生成物是F(铜)和G(水),所以该反应是氧化铜与氢气的反应,故C是氢气。

因为D与J的化学性质相似,J是氢氧化钙,属于碱,所以D也是碱。

利用碱的化学性质分析,能与D反应的E可能是二氧化碳或酸或盐;因为B(氧化铜)与A反应生成E和F(铜),所以E是二氧化碳。

根据二氧化碳与碱反应的性质,进一步可与确定D可能是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钡,I属于盐,反应⑤属于复分解反应。

观察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图可知,所有反应中,没有发生分解反应。

【详解】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1)H的化学式为CaO,故填:

CaO;

(2)反应③是碱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盐和水,反应化学方程式可以为:

2NaOH+CO2=Na2CO3+H2O或2KOH+CO2=K2CO3+H2O或Ba(OH)2+CO2=BaCO3↓+H2O;

(3)反应①和②可以是碳(或氢气)与氧化铜的反应,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反应③是碱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盐和水,该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反应④是氧化钙与水的反应,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反应⑤属于复分解反应。

转化关系中未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4)A可以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所以可用作燃料,故填:

作燃料。

20.    固体氢氧化镁中没有自由移动的OH-离子,溶液不呈碱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隔绝空气,证明红色消失与氧气和二氧化碳无关;    排除氧气和二氧化碳干扰    一支保持温度不变,另一支自然冷却    保持温度不变的红色不消失    自然冷却的红色消失    Mg(OH)2+2HCl=MgCl2+2H2O    强    BD

【解析】

【分析】

【详解】

[讨论交流]

氢氧化镁在水中不能电离,固体氢氧化镁中没有自由移动的OH-离子,溶液不呈碱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实验验证]

(1)滴加植物油的目的:

隔绝空气,证明红色消失与氧气和二氧化碳无关;排除干扰;

(2)根据小红的猜想:

可能是在热水中氢氧化镁的溶解度大,溶液中OH-离子较多,使酚酞试液变红;过一会儿温度降低,氢氧化镁的溶解度减小,溶液中OH-变少,酚酞试液又变无色。

所以设计实验:

一支保持温度不变,另一支自然冷却。

说明酚酞溶液中红色消失的原因与温度有关,红色消失与氢氧化镁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有关。

[拓展延伸]

(1)盐酸与氢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

Mg(OH)2+2HCl=MgCl2+2H2O。

(2)

可以看出,等质量的两种物质,氢氧化镁比碳酸氢钠消耗的盐酸更多,所以药效强于碳酸氢钠;另外氢氧化镁和盐酸的反应速率慢于碳酸氢钠和盐酸的反应速率,所以药效比碳酸氢钠持久,

(3)当易燃性建筑材料起火时,根据题意氢氧化镁要分解,要吸收大量热量,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镁固体会覆盖在材料表面,使材料和空气隔绝;生成的水蒸发时能够吸收大量的热,可以使得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所以应选择BD。

21.

(1)3.3

(2)解:

由图可知,第五次加入20g稀盐酸后气体的质量没有增加,则加入的20g稀盐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