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案解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919909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68.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案解析.docx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案解析.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案解析.docx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案解析

绪论

一、机械制造工艺

机械制造工艺是各种机械的制造方法和过程的总称。

制造方法:

热加工方法铸、锻、焊

冷加工方法机床切削

组装试验钳工装配、试验

学习本课就是了解整个机械制造中各种机械加工方法的工艺过程。

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的性质是技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主要内容包括:

(1)毛坯制造工艺(俗称热加工工艺)

(2)零件切削加工工艺(俗称冷加工工艺)

(3)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编写工艺文件:

根据零件图样进行工艺分析,制定加工工序、工步。

(4)装配(将合格零件装配成成品的工艺过程)

学习本课的基本要求:

(1)以机械制造工艺过程为主线,了解毛坯制造(铸、锻、焊)零件切削加工(车、铣、刨、磨)各主要工种的工作内容、工作特点、工艺装备和应用范围等基础知识。

(2)一般了解各工种主要设备(包括附件、工具)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使用范围。

(3)初步掌握选择毛坯和零件加工方法的基本知识。

(形状复杂的宜选用铸件毛坯,强度要求高的宜选用锻件毛坯)

(5)初步掌握确定常见典型零件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知识。

(典型零件:

轴类、套类、齿轮、箱体等)

(6)了解装配的基本知识和典型机械、部件的装配方法。

三、生产过程概述

1、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

(1)生产过程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全过程叫生产过程。

金属材料铸、锻、焊毛坯切削、热处理零件装配、试验机械(成品)

生产过程包括:

生产准备过程(设计、编写工艺规程、制定材料设备采购计划、制定生产计划等)

工艺过程(需要的各工种工序工艺过程)

生产辅助过程(原材料购置、运输保管、成本核算、销售服务)

(2)工艺过程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及相对位置和性质,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包括:

毛坯制造、零件加工、产品组装。

(工艺过程实际就是零件及产品的制造过程,它是直接作用于生产对象的加工过程,在整个生

产过程中,它是一个主要部分)

2、工艺规程规定产品或零部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的工艺文件。

1)工艺规程中常用的文件形式:

(有以下两种)

(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零件从毛坯到成品需安排的工艺过程。

(2)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某一工艺过程的加工工序(粗、精加工工序)

2)工艺规程的作用:

(见P3、)

3)工艺规程的重要性:

工艺规程是工艺过程的书面文件,在生产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正常条件下,必须按照工艺规程组织生产,以建立和保持正常的生产秩序。

工艺规程是各项生产组织和管理工作的基本依据,是全体有关生产人员必须认真贯彻和严格执行的纪律性文件。

第一章、铸造§1—1、概述

将熔融金属浇注、压射或吸入铸型型腔中,待其凝固后而得到一定形状和性能铸件的方法称为铸造。

铸造所得到的金属工件或毛坯称为铸件。

一、铸造的分类

根据生产的方法不同,铸造可分为砂型铸造和特种铸造两大类。

1、砂型铸造用型砂紧实成形的铸造方法。

湿砂型铸造(潮模铸造)

干砂型铸造(干模铸造)挂图解析砂型铸造工艺过程。

2、特种铸造一般称砂型铸造以外的其它铸造方法为特种铸造。

金属型铸造:

将熔融金属浇入金属铸型获得铸件的方法。

压力铸造:

使熔融金属在高压下充型、凝固的铸造方法。

离心铸造:

利用离心力浇铸铸件的方法

溶模铸造:

(蜡模铸造、失蜡铸造)利用蜡料制成模样,再在模样上包覆耐火材料浸入水玻璃石英粉涂料,撒上石英砂,浸入氧化铵溶液中硬化,如此重复,制成型壳,再将型壳加热,熔出蜡模,得到空腔型壳然后进行浇铸的方法。

二、铸造的特点(P5)

1、优点:

(1)可获得各种复杂外形及内腔的铸件。

(各种箱体、床身、机架、汽缸体等)

(2)铸件尺寸与质量几乎不受限制。

(小至几毫米、几克的金银饰品,大至十几米、几百吨的铸件均可铸造)

(3)可铸造任何金属和合金铸件。

(4)铸件成本低廉。

(指普通铸造:

原材料来源广泛、生产设备简单)

(5)铸件的形状、尺寸与零件接近,可减小切削加工的工作量,并可节省大量金属材料。

(以齿轮加工为例解析:

圆钢毛坯、铸件毛坯)

由于铸造具有上述优点,所以,铸造工艺被广泛应用于机械零件的毛坯制造,

在各种机械和设备中,铸件所占的比重是非常大的。

铸件在各种机械设备中的质量比:

(1)各种农业机械达40%~70%

(2)普通机床、内燃机达70%~80%

(3)重型机械设备高达90%

由此可见铸造在机械制造中的地位是非常显赫的,素有“机械之母”的称号。

2、缺点:

(1)铸造生产工艺繁多,工艺过程较难控制,铸件易产生缺陷。

(2)尺寸均一性差,精度低。

(给毛坯加工带来一定困难,需找正基准)

(3)内在质量差,承载能力不及锻件。

(4)工作环境差,温度高,粉尘多,劳动强度大。

小结:

作业布置:

§1—2、砂型的制作

一、造型材料和砂型

1.造型材料

造型材料是制作砂型和砂芯的基本材料。

一般由以下材料配制而成:

砂硅砂:

经筛洗目数符合要求(粒度为0.075~1mm)的硅砂。

旧砂:

使用过的型砂。

黏土颗粒小于2um的黏性粉土。

黏结剂无机黏结剂:

水玻璃、澎润土等。

有机黏结剂:

干性油(桐油)淀粉、纸浆残液等。

黏结剂的作用:

使型砂、芯砂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可塑性。

附加物烟煤粉、锯末屑等。

烟煤粉的作用:

可防止铸件表面粘砂保证铸件表面光洁。

锯木屑的作用:

可改善砂型和砂芯的透气性和退让性,保证铸造的工艺性。

将以上材料按一定比例,经搅拌碾压混制而成。

2.型砂和芯砂

型砂按一定比例配合的造型材料,经过混制,符合造型要求的混合料称为型砂。

(用于制作砂型的砂料)

芯砂按一定比例配合的造型材料,经过混制,符合造芯要求的混合料称为芯砂。

(用于制作芯型的砂料)

由于砂型在浇注和凝固过程中要经受熔融金属的冲刷、静压力和高温的作用,型芯则还要承受凝固收缩时的压力,因此要求型砂在物理上应具有以下几方面要求:

(1)可塑性好,易于成形。

(有利于型腔清晰)

(2)强度高。

(能承受铁水的冲击压力,不致砂型毁坏,避免铸件产生夹砂、结疤、砂眼等缺陷。

(3)耐火性好(不易软化,熔融烧结;避免铸件表面粘砂,导致清理、切削困难。

(4)透气性好(能使浇注时产生的气体迅速排出。

(5)退让性好(能使铸件收缩时产生的内应力得到一定释放,避免铸件产生变形和裂纹。

在以上的特性中,芯砂比型砂要求更高。

(以芯砂的工作条件解析)

3.砂型

定义:

用型砂制成,包括形成铸件形状的空腔、型芯和浇冒口系统的组合整体称为砂型。

砂型的制作是砂型铸造工艺工程中的主要工序。

(俗称造型工序)

砂型的制作材料及工艺装备:

造型材料(型砂):

面砂、背砂、用于潮模造型。

配制砂用于干模造型。

砂箱:

由生铁铸成,用于支撑砂型。

模样:

木制模样、铝制模样、用于造型。

芯盒:

木制芯盒、铝制芯盒、用于造芯。

二、模样、芯盒

1.模样与芯盒

模样用木材、金属或其它材料制成,用来形成铸型型腔的工艺装备。

(金属模样常用于大批量生产中的铸件)

芯盒制造型芯或其它耐火材料芯所用装备(根据铸件内部形状尺寸设计制造)

2.制造模样与芯盒的注意要点:

(P7)

(1)分型面(分型面是指铸型组元之间的结合面。

图例示意)

选择分型面时,应使分型面具有最大水平投影尺寸(这样便于铸型的组合)并应尽量满足浇注位置的要求(便于浇注)同时应考虑造型时的起模方便,简化造型工艺。

要点:

1)分型面应尽量为平面,不用或少用曲面。

(这样可以简化造型工艺,便于造型和铸型的组合)

2)分型面数量应尽可能少。

(分型面过多会使铸型不紧凑,影响浇注的工艺性)

3)分型面应能使整个铸件或铸件的重要表面、基准面都在铸型的同一组元内(最好将整个铸件都设置在下型之内,这样能保证铸件尺寸和形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4)分型面的选择应避开活块、减少型芯或使型芯安置方便、稳固

(2)收缩余量:

根据金属的收缩率,适当增大铸件的体积尺寸。

(3)加工余量:

根据零件的公差尺寸适当增大的加工尺寸。

(通常指铸件加工面尺寸,一般小型铸件的加工余量为2~6mm)

(4)起模斜度:

便于造型时模样的取出。

一般α=0.50~30(见P8、图1-5)

(5)铸造圆角:

主要为方便取模或脱模设置(见P8、图1-6)

(6)设置芯头:

模样上突出部分,造型后形成芯座,用于放置砂芯。

三、造型

定义:

用造型混合料(型砂或石英耐火材料)及模样等工艺装备制造铸型的工艺过

程称为造型。

造型分为:

手工造型、机器造型和自动化造型。

1、手工造型全部用手工或手动工具完成的造型工序。

特点:

造型方法简便,工艺装备简单(简单的修型工具、杵砂杆等)

适应性强(适应各种铸造生产,特别是大型、复杂铸件生产)

缺点:

生产率低,劳动强度大,铸件质量不稳定。

手工造型包括:

有箱造型(干砂型)整体模造型:

模样无分面模(适用于形状简单的铸件)

分开模造型:

模样有分面模(适用于形状复杂的铸件)

(据P9、图1-9、1-10、解析)

脱箱造型(见P10、图1-11)特点:

可用一个砂箱造出许多铸型。

(一般用于批量

较大的小型铸件的铸造,可节省砂箱的制作且造型方便。

地坑造型(见P10、图1-12)特点:

利用地坑造型,主体铸型不用砂箱,(只用上砂箱)且铸件形体尺寸不受限制。

(主要用于大、中型铸件的单间生产。

刮板造型(见P11、图1-13)特点:

可以节省制作模样的材料和工时,缩短生产准备时间。

(主要用于尺寸较大的回转体铸件的生产。

如:

带轮、齿轮、飞轮等。

手工造型工艺过程:

安放模样、下砂箱填砂杵砂刮平翻箱修整分型面、(注意撒上隔离干砂)安放浇口棒和上砂箱填砂杵砂刮平、打定位销孔、取出浇、冒口棒、分型脱模修模涂料烘干。

2、机器造型和自动化造型

机器造型用机器完成紧砂和起模或至少完成紧砂操作的造型工序。

自动化造型所有造型工序基本不需人力完成的造型过程。

特点:

生产效率高,可改善劳动条件。

提高铸件精度和表面质量。

(因采用精度较高的金属模样)

适应大批量生产和流水线生产。

但是,其设备、工艺装备投资较大,且铸造适应范围小。

四、造芯

制造型芯的过程称造芯。

型芯是为获得铸件内孔或局部外形,用芯砂或其他耐火材料制成的安放在铸型内部的铸型组元。

造芯可分为手工造芯和机器造芯

手工造芯利用芯盒造芯,型芯质量不稳定。

适应单件、小批量生产。

(通常与手工造型配合)

机器造芯造芯机造芯,型芯质量好,适应于大批量生产。

(通常与机器造型配合)

手工造芯工艺过程:

紧固芯盒填砂置入芯骨杵紧型砂撤芯盒修型

涂料烘干。

五、浇注系统

1、浇注系统简称浇口。

作用:

(1)保证熔融金属平稳、均匀、连续地充满型腔。

(2)阻止熔渣、气体和砂粒随熔融金属进入型腔。

(3)控制铸件的凝固顺序。

浇注系统的构成:

浇口杯漏斗形外浇口。

能缓和熔融金属对铸型的冲击,并使熔渣、杂质上浮,起挡渣作用。

直浇道浇注系统中垂直通道。

可调节铁水流入型腔的速度和压力,直浇道越高,浇注的流速越快压力越大。

横浇道浇注系统中的水平通道。

其截面多为梯形,用以分配熔融金属流入内浇道。

内浇道浇注系统中,引导液态金属进入型腔的通道,用以控制熔融金属的流动速度和方向。

开设浇注系统的要求:

一般情形下,直浇道截面应大于横浇道截面,横浇道截面应大于内浇道截面

这样能形成压差,以保证熔融金属充满浇道,并使熔渣浮集在浇道上部,起挡渣作用。

2、冒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