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寸进尺作业训练法.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919485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得寸进尺作业训练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得寸进尺作业训练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得寸进尺作业训练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得寸进尺作业训练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得寸进尺作业训练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得寸进尺作业训练法.docx

《得寸进尺作业训练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得寸进尺作业训练法.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得寸进尺作业训练法.docx

得寸进尺作业训练法

“得寸进尺”作业训练法

  不同的教育阶段,相通的教育智慧。

本期,我们从《班主任之友》中学版2010年上半年的杂志中,精选出数篇各具代表性的文章,希望中学老师的妙招也能给您带来一些启发。

  

  只要做了教师,总是不可避免遇到不做作业的学生。

  遇到这样的学生,我的经验是:

老师在没有进行调查研究之前,不要给学生贴任何“标签”:

这是懒惰,或者学习目的不明确,品德有问题之类的。

这样的“标签”可能会阻碍你对学生进行研究,束缚你的思维。

  

  拜托您想想办法,救救我孩子

  

  李云是这一学期才转入我班的。

  他妈妈送他来班级的时候,反复跟我说,这孩子学习成绩不好,经常不做作业。

他以前的任课教师,想尽了办法:

试过说服教育招,处罚招,表扬招,爱心招,都无济于事。

做家长的也为这事伤透了脑筋,最尴尬的是被老师叫去上“政治课”:

儿子是你自己的,做家长的在家里要管着他一点。

言下之意就是我这个做母亲的在家里不管他,放纵他。

其实老师说得对,孩子是我自己的,我哪能不着急呢?

  刘老师,您不知道,孩子每天一放学回家,我们娘儿俩就为这“做作业”的问题打起了“游击战”,我这方是围追堵截,李云是敷衍应付,磨磨蹭蹭,所以,每次作业都没有达到老师的要求。

  我对这位已经心力交瘁的母亲说:

既然您的“游击战”没有战果,那您为什么还要一再地使用呢?

您难道没有想过试试别的办法?

  她的眼里闪过一丝亮光,刘老师,您还有别的办法?

  我说,暂时还没有,但我想,经过调查研究之后,一定还会有别的办法的。

  这位焦急的母亲,脸上终于有了一些放松:

刘老师,拜托您想想办法,救救我孩子。

  开学之后不久,我就开始了对李云的调查研究。

我的调查分为以下几个专题:

  一、以前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采用过哪些方法?

  通过调查,我得知李云的前任教师曾用过四种方法:

  第一种是感化。

  首先,老师们都坚信“爱心无敌”,所以从生活上和学习上处处关心李云,老师们的本意是用博大的师爱去感化李云,让李云觉得自己不努力学习就对不起自己的老师。

  第二种是教育。

  这种方式主要采用说服的方式,比较温和:

比如不做作业危害教育,理想前途教育等等。

  第三种是打击。

  这种方式主要采用“惩罚”的方法,一般都很严厉:

比如埋怨训斥,批评处罚等等。

甚至当学校教育觉得“势单力薄”的时候,还会邀请家长“共同参战”。

试图用一种比较凶猛的方式一把将李云的“顽症”剔除,其结果是事与愿违,不但“顽症”没有剔除,反而把李云赶到老师和家长的对立面,“追讨学生作业”成了一场永远不会结束的“持久战”。

逼急了,李云敷衍应付一下;不逼了,李云也就“优哉游哉”了。

  第四种是放弃。

  这是最后一招了,应该说是“无招之招”。

感化、教育、打击都不成,那老师们就只好放弃了。

在电话里,李云的前任班主任最后是这么跟我说的:

这个李云我是方法用尽了,我已经无能为力了,李云要自甘堕落,要放弃自己的前途,我也没有办法了。

听得出是满怀无奈。

  二、李云为什么不做作业?

  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先问了自己一个问题:

为什么有些学生会按时完成作业?

他们有什么特点?

  我经过大量的观察发现,那些坚持做作业的学生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

知道做并且喜欢做。

  这种学生一般是学习“尖子”,他们非常喜欢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享受到成功体验,因此,作业对他们来说是一件“乐事”。

  第二种:

知道做不喜欢做。

  学习是一项艰苦的劳动,有些学生虽然能够独立自主解决问题,但他不愿意花很多的时间。

  第三种:

不知道做也不喜欢做。

  虽然自己不知道做,但是为了讨老师和家长喜欢,或者逃避老师或家长的处罚,这种学生也会做作业,但一般错误百出,做作业对这种学生来说,已经是一种“完成任务”了。

这种学生很危险,因为他们已经走到了“不做作业”的边缘,只要某一天他们内心的“叛逆力”战胜了“外在的压力”,他们就会迅速成为一名不做作业的学生。

  很明显,李云就是属于从第三种情况中“逃”出来的学生。

  那么,李云为什么不做作业呢?

  我找到的原因有三个:

  第一,李云自身的习惯问题。

  李云是从小学四年级开始不做作业的,至今老师和家长已经和他“斗智斗勇”四年时间了。

四年以来,李云已经“习惯”了不做作业,因此一下子改变他的这个习惯会让他觉得难受。

  第二,知识漏洞太多。

  实际上,这才是核心问题,长期以来,李云学习不扎实,知识链条多处断裂,漏洞太多,他根本就不能独立完成作业。

因此,老师和家长看到的他不做作业的“表面现象”,并不是纯粹的“懒惰”,最根本的原因是他实在“无能为力”。

但老师和家长则没有这么“体谅”他,一看他不做作业就“诊断”为“懒惰”,并想方设法根治他的“懒惰”,弄得他越来越烦。

他是属于典型的“不知道做也不喜欢做”的那类学生,而且由于老师和家长的“误诊”,已经让他厌烦透顶,而他又不善于把自己的“烦躁”向家长和老师用语言表达,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李云已经将自己的“烦躁”向老师和家长表达过,但老师和家长根本就没有“理睬”过他的表达。

  这种情况下,李云还能干什么?

  他就只好用另外一种方式进行表达:

不断地跟老师和家长打“游击战”。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表达分为三种方式:

语言表达、情绪表达、肢体表达。

当人无法用语言进行表达的时候,他们就会用情绪或者肢体进行表达。

显然,李云的不做作业,就是一种情绪表达和肢体表达。

  第三,教育的过渡太生硬。

  学校和家庭都试图一下就把李云“从不做作业”过渡到“做作业”,这种教育方式“管理”色彩太浓,过渡太生硬,没有人能适应这种过渡的。

难怪李云这么多年一直“不屈不挠”地“坚持战斗”,都没有被“击垮”。

  实际上,我们教师自己写论文的时候,也会有同样的反应:

一个从来没有写过论文的教师,上级命令他每学期必须写一篇论文,他能完成吗?

不能l怎么办?

当然就只有抄袭一条道了。

试想,如果不会写论文的老师,上级先要求他写一篇课堂实录,然后再写教育故事、教学反思,慢慢训练,这个老师就会慢慢学会写论文。

  三、怎样才能让李云做作业?

  我决定对李云进行一种“做作业”的训练。

  这种训练的总的原则是“小步子、低台阶、勤帮助、多照应”。

一步一步训练,在巩固第一阶段的成果以后,再推进到第二阶段。

  我将这种训练方法命名为“得寸进尺”作业训练法。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

他让助手去访问一些家庭主妇,请求被访问者答应将一个小招牌挂在窗户上,她们答应了。

过了半个月,实验者再次登门,要求将一个大招牌放在庭院内,这个牌子不仅大,而且很不美观。

同时,实验者也向以前没有挂过小招牌的家庭主妇提出同样的要求。

结果前者有55%的人同意,而后者只有不到17%的人同意,前者比后者高3倍。

后来人们把这种心理现象叫作“得寸进尺效应”。

  心理学认为,人的每个意志行动都有行动的最初目标,在许多场合下,由于人的动机是复杂的,人常常面临各种不同目标的比较、权衡和选择,在相同情况下,那些简单容易的目标容易让人接受。

另外,人们总愿意把自己调整成前后一贯、首尾一致的形象,即使别人的要求有些过分,但为了维护印象的一贯性,人们也会继续下去。

  上述心理效应告诉我们,要让他人接受一个很大的、甚至是很难的要求时,最好先让他接受一个小要求,一旦他接受了这个小要求,他就比较容易接受更高的要求。

学习障碍型“问题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学习基础往往要低于一般水平。

转化这种“问题学生”,也要像弗里德曼一样善于引导,善于“搭梯子”,使之逐渐转化;贯彻“小步子、低台阶、勤帮助、多照应”的原则,注意“梯子”依靠的地方要正确、间距不宜太大、太陡,做到扶一扶“梯子”,托一托人。

  具体来说,我的训练分四步走:

  第一步,要求他抄题目。

  这一步的目的是解决“动笔”的问题。

李云长期不做作业,老师和家长又是反反复复“围追堵截”,已经让他对“动笔”形成了消极的条件反射,一拿笔就心情不好,内心厌恶。

所以,要让李云做作业,就必须先去掉他内心的这种“厌恶感”。

  这一步我足足训练了一个月,才把他四年来形成的“条件反射”去掉。

  第二步,要求他抄作业。

  这一步的目的是培养做作业的习惯。

以前李云的习惯是不做作业,现在我要改变他的这个习惯,培养一个新的习惯,所以就必须让他知道做作业是怎么操作的,为过渡到下一步做好准备。

  在这一步中,我对李云只提了一个要求:

那就是尽量把作业“抄”工整,不能马虎潦草,应付老师和家长。

  在着手实施转化李云的计划之前,我做了调查,李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打乒乓球,最不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坐在座位上一动不动。

所以,在转化的过程中,我跟李云约定:

如果做好了,就奖励他半个小时的打乒乓球的时间,如果没有做好,那就“陪”老师办公一个小时(我在办公室里特意为他准备好了一张课桌)。

  这一步又训练了一个月,我才慎重地推进到第三步。

  第三步,借鉴学习法。

  这一步主要是解决“思考”的问题。

你要让学生从“抄”作业,一下子过渡到做作业,实践证明,这样过渡还是太生硬,很多学生都适应不了。

因为“抄”作业不需要独立思考,而自己做作业则需要进行独立思考,从“不思考”到“独立思考”这之间也需要过渡。

  借鉴学习法,是我以前一个叫高天的学生发明的。

  这种方法的操作程序就是:

那些学习障碍生先把优秀学生的作业看几遍,看懂了,再还回去,然后自己再做。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允许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看”别人做的作业,但不能“抄”。

你自己对照答案慢慢理清解题思路,别人是怎么做的,怎么思考的,运用了哪些知识点。

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学生也处于一种“思考”状态,虽然不是完全的“独立思考”,但这样的思维训练,会有一种引导作用,即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老师的讲解实际上也是一种思维“引导”训练,但仍然会有学生会听不懂老师的讲课,原因在于老师的口头语言具有瞬时的特点,如果学生不注意听课,就会“错过”了训练。

  而借鉴学习法,则不会有这样的弊端,即使学生看一遍没有看懂解题者的思路,他还可以看第二遍、第三遍……甚至还可以直接向解题者讨教。

  第四步,要求他独立自主完成作业。

  这一步的目的是训练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当李云逐渐形成了做作业的习惯的时候,我要求他自己能够解决的习题尽量自己解决,不到迫不得已,不使用借鉴学习法。

  随着训练的深入,李云渐渐能独立解决一些问题,所以,当他真正学会自己做题的时候,他会高兴得手舞足蹈,再加上我及时的奖励,慢慢地,做作业已经成了他的一种学习习惯。

  最后说明一点:

由于李云的知识漏洞实在太多,直至初三毕业,他还是不能完全放弃使用借鉴学习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