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现代烟草农业 提升辽宁烟叶生产水平》.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918854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面推进现代烟草农业 提升辽宁烟叶生产水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全面推进现代烟草农业 提升辽宁烟叶生产水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全面推进现代烟草农业 提升辽宁烟叶生产水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全面推进现代烟草农业 提升辽宁烟叶生产水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全面推进现代烟草农业 提升辽宁烟叶生产水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面推进现代烟草农业 提升辽宁烟叶生产水平》.docx

《《全面推进现代烟草农业 提升辽宁烟叶生产水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面推进现代烟草农业 提升辽宁烟叶生产水平》.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面推进现代烟草农业 提升辽宁烟叶生产水平》.docx

《全面推进现代烟草农业提升辽宁烟叶生产水平》

《全面推进现代烟草农业提升辽宁烟叶生产水平》

全面推进现代烟草农业提升辽宁烟叶生产水平

(上)

烟草在线专稿作者:

马欣更新日期:

xx年9月4日

烟草在线专稿

[摘要]。

发展现代烟草农业是烟草行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战略方针,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全面加强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烟叶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

分析辽宁省烟叶生产现状,梳理出了制约辽宁省烟叶发展的瓶颈问题,提出了全面制订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健全服务体系,创新组织形式,改革管理模式,强化科技支撑,全面推进现代烟草农业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烟叶;传统烟叶生产;现代烟草农业;转变

辽宁省烟叶种植分布在丹东、铁岭、阜新、朝阳四个烟区的近百个乡镇500个左右村,收购量57万担占全国总量的1.3%,在全国22个种烟省份中列第13位。

xx年辽宁省全面启动了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工作,烟叶生产已开始从单独零散的种植方式向规模化种植转变,从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从手工畜力农具生产向机器生产转变,初步具备了现代烟草农业的基本特征:

规模化种植进一步扩大。

xx年,辽宁省植烟乡镇94个、植烟村467个、植烟户数9457户,种植面积17.55万亩,与xx年相比植烟村数减少211个,户均种植规模增加了8.2亩。

发展千亩村53个,五千亩以上乡镇10个,合计面积8.3万亩,占全省总面积的45%,其中百亩以上集中连片种烟地块323块,合计面积近4万亩。

集约化经营取得明显成效。

目前全省已经全部实现了集约化育苗,并在逐步推广商品化供应成苗,供应成苗面积已超过2万亩。

集约化烘烤面积达到4.8万亩,占全省总面积的27%,其中以“四合一”组合单元烘烤工场形式集中烘烤面积2.6万亩;统一供种、统一育苗面积达到了100%,统一机耕、统一植保面积分别达到总面积的30%、80%,统一烘烤面积已达4千余亩。

每亩烟田减少用工8.5个,平均每亩用工减少到25个,实现了减工增效。

专业化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全省共建立移栽、统防统治、采收、烘烤、分级专业队(户)1869个,其中移栽专业队417个,统防统治专业队221个,采收专业队395个,分级专业队332个,烘烤专业户504户,各种专业化服务面积占全省种烟面积的17%~33%。

通过专业化社会服务、市场化运作的作业模式,提高了作业速度和质量,有效减少了烟农用工成本和劳动强度。

信息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xx年全省完成了烟叶信息由c/s系统向b/s系统升级,实现了信息数据的电子化处理和网络化传递。

省局(公司)建立了辽宁烟叶信息网,通过网络传递信息,交流经验,实现了信息资源的集成与共享。

与沈阳农业大学和省气象局合作建立了全省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网和全省烟叶气象信息网,加强了对烟草病虫害防治工作和人工影响天气的科学指导,使病害造成的损失和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明显降低。

但辽宁省现代烟草农业生产还处于起步阶段,烟叶生产仍然面临着不少问题和矛盾,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规划水平不高、科学性和系统性差;二是现代烟草农业试点工作处于探索阶段,尚不具有推广性;三是烟叶生产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四是专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管理成本较高;五是生产组织形式单一,一家一户的传统生产没有根本性改变;六是烟叶生产管理模式陈旧,生产效率低下;七是创新能力不强,技术队伍整体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如何进一步提升辽宁省烟叶生产现代化水平,推进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呢。

笔者认为实现辽宁省烟叶生产现代化的根本途径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的“减工、降本、提质、增效”的总体要求,全面制订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规划,继续完善烟田基础设施,健全专业化服务体系,突出烟农主体地位,创新生产组织形式,改革烟叶生产管理模式,强化科技支撑作用,全面推进以“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烟草农业。

一、全面制订建设规划。

搞好规划是建设现代烟草农业的前提,规划水平决定着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水平。

坚持系统设计、总体布局、综合配套、整体推进的原则,注重规划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注重资源的整合和综合利用。

坚持节能环保原则。

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通过发展现代烟草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优化布局和结构,集约节约使用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着力推进烟叶生产手段和经营方式的现代化,提高生产经营的科技水平,可以促进烟叶生产由外延式扩展为主向内涵式发展为主的转变,减少烟草农业对自然资源的过渡依赖,保持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重点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一是遵循优质适产的原则,适度提高烟叶单产,提高土地产出率。

保持烟叶生产总量不变的情况,实际种植面积可减少,余出的土地或者种植其它作物,增加农民的收入,或者退耕还林,保护生态环境;同时,烟叶单产的增加,实际种植面积的减少,即可以节省劳动用工,减轻烟农劳动强度,又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量,起到了节能环保的作用。

二是根据gap生产与管理模式,积极实施良好农业操作规范,大力发展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烟叶产业。

积极推广平衡施肥技术,采取秸杆还田、增施有机肥的方法,改善土壤状况,做到用地养地相结合;采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方法防治烟草各种病虫害,减轻化学农药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利用烟杆及烟梗、烟末等废料压块替代煤炭烘烤,进一步试验秸杆气化烘烤技术,达到节能减排、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目的。

坚持轻松种烟的原则。

推进现代烟草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适度规模经营,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和现代化经营手段,把烟农从技术难度高、劳动强度大、承担风险多的环境中摆脱出来,不断提升生产整体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和经济效益,从而增加烟农收入,促进烟叶的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烟农的根本利益作为行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烟农主体地位,调动烟农的积极性,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烟农的整体发展,做到发展为了烟农、发展依靠烟农、发展成果由烟农共享。

坚持市场导向作用原则。

烟草行业实施“大企业,大品牌、大市场”的战略,大卷烟企业要求原料基地提供规模稳定的优质原料,这与传统农业的零省分散种植,规模过小形成鲜明的反差。

通过发展现代烟草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实现用现代组织管理技术,就可以根据市场的要求,进行稳定的规模生产,为中式卷烟提供更多的优质原料。

当前我国的烟叶生产过程中,建立了烟厂、烟草公司、烟区政府与农民四位一体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和组织生产管理体系,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

发展现代烟草农业,推进烟草农业生产手段和经营方式的现代化,提升龙头企业综合能力,就可以全方位、多环节改造传统农业,引领发展现代农业,在建设现代农业中发挥先导和带动作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因此,充分认识原料需求导向对烟叶生产的影响,从工业企业原料需求出发,认真做好烟叶生产发展规划,积极调整烟叶生产布局,努力实现规模化种植具有重要的意义。

加强产区基地化建设,就要以资源配置方式改革为动力,以基地单元建设为主要形式,把提升综合生产能力和优质烟叶保障能力、提升质量水平与烟叶风格特色作为主攻目标,积极探索工业企业“主动参与、深度介入”烟叶生产收购的具体办法措施,吸收卷烟工业企业办基地成功做法和经验,力争用2-3年将辽宁省烟叶市场规划集中整合至5-6家,每个产区市公司都建立具有一个单元(5万担)以上的核心客户,同时全省共享红塔集团基地和出口基地,形成内外互补,进退有余的“1+1+1”格局。

以工业企业原料需求为导向,积极推进烟叶规模种植,以村为单元、以县为单位,工商共同开展生产技术攻关,加强烟叶生产收购管理,不断提高烟叶质量和等级合格率,通过努力提高辽宁省烟叶在重点品牌配方中的使用比例,进一步规避市场风险。

坚持优化布局的原则。

在严格的计划管理前提下,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将烟叶生产逐步相对集中到烟叶质量好、市场潜力大的产区优先集中,向烟叶生产比较效益高、具备可持续发展潜力的产烟区相对集中。

逐步淘汰烟叶质量差,种植比较分散、规模小的产区。

重点做好完善基本烟田保护制度,确保基本烟田规划落实,保证烟叶种植区域稳定。

到xx年,淘汰种植面积xx亩以下的种烟乡镇和种植面积300亩以下的种烟村,全省烟叶种植乡镇由现有的94个减少到60个以下,种烟村由现在的470余个调减到400个以下;大力发展千亩村、万亩乡,全省发展万亩乡8个以上,千亩村50个以上;努力扩大成方连片烟叶种植面积,500亩以上集中连片种烟地块100个以上,为专业化分工、社会化服务、机械化作业创造便利条件。

全面推进现代烟草农业提升辽宁烟叶生产水平

(中)

二、精心组织试点工作。

认真总结现代烟草农业试点成功经验和做法,围绕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总体规划,系统设计,勇于探索,体现水平。

继续以阜新福兴地村、铁岭大三家村、铁岭九如村为试点,更加注重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及时研究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新情况、新问题,注重提高针对性和可推广性;扩充试点内容,在漂浮育苗、机械移栽、统防统治、专业烘烤、散叶收购、场站直调等方面开展生产、流通、管理全方位研究。

更加注重基础设施的综合配套,加大烟叶生产投入,重点在烤房自动化控制、烟田有效灌溉、主要劳动过程机械化等方面进行综合配套,提高烟叶生产设施化水平;更加注重培育生产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种植,阜新福兴地村、铁岭大三家村、铁岭九如村分别以互助组、种烟专业户、合作社形式进行深入探索,推进生产组织形式转变;更加注重科技进步,以工业企业原料需求为导向,与湖南中烟等工业企业共同开展技术攻关,全面开展辽宁特色优质烟叶质量指标体系与配套技术研究;进一步完善专业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控制服务费用,推进生产方式转变;更加注重信息化支撑作用,开发试点村综合查询系统,全面加强现场管理,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推进管理模式的转变。

通过试点探索适宜的烟叶生产组织形式、专业化服务方式和业务管理模式,形成一套完整的工作方式、业务流程、标准体系。

坚持用现代烟草农业理念指导整个烟叶工作,点面结合,以点带面,循序渐进,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三、继续完善基础设施。

坚持按规模规划、整村连片、先进适用的原则,稳步推进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辽宁省烟叶生产综合能力。

计划从xx年至xx年再投入资金1.3亿元,利用四年时间完成全省烟叶基础设施建设任务。

水源设施建设。

根据水源条件,因地制宜设计,以建设机井为主,以建设其它水源项目为辅,整村连片推进,不分散安排项目,发挥规模效益。

计划新增水浇地1.875万亩,到xx年全省烟水配套基本烟田面积达到7.67万亩,使全省可灌溉基本烟田面积占全省应配套基本烟田的80%,基本解决辽宁省干旱烟区烟田缺水问题。

烤房设施建设。

烤房建设坚持密集烤房方向,按照集群建设、统一烘烤、合作经营的要求,合理安排集群规模,因地制宜联体建造。

计划新增密集式烘烤面积6.11万亩,建设烤房2708座,到xx年全省密集式烘烤面积达到14.94万亩,占全省种植面积的81.1%。

烤房全部以“四合一”组合单元集群形式建设,有条件的地方以集约化烟叶烘烤工场形式建设。

烘烤工场内附属设施建设力求经济合理,切忌贪大求洋,规模较大的工场可以适度扩充功能,兼顾他用;烟叶收购量较大的村可在中心烘烤工场配套收购场所和收购设施,探索新的高效收购方式。

机耕路建设。

机耕路建设坚持与连片规模种植相结合,科学合理,经济适用,确保质量的原则。

建设重点放在农业机械化基础较差的山区烟区种烟田连片面积较大、适合机械化作业、确需修建机耕路的基本烟田上,计划新增2.5米宽的砂石路54千米,使辽宁省机耕路进程到xx年达到60.5千米,受益面积为2.31万亩,占全省应配套基本烟田面积的80%,为实施机械化作业创造条件。

农机设备配套。

机械化是现代烟草农业的重要标志,是实现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的有效保障,是减轻烟农劳动强度、降低种烟成本的重要手段。

加强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