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偏离份额模型的中国水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动态变化研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182334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偏离份额模型的中国水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动态变化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基于偏离份额模型的中国水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动态变化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基于偏离份额模型的中国水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动态变化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基于偏离份额模型的中国水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动态变化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基于偏离份额模型的中国水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动态变化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偏离份额模型的中国水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动态变化研究.docx

《基于偏离份额模型的中国水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动态变化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偏离份额模型的中国水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动态变化研究.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于偏离份额模型的中国水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动态变化研究.docx

基于偏离份额模型的中国水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动态变化研究

基于偏离份额模型的中国水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动态变化研究

1引言

自2002年中国水产品出口额超过泰国,首次成为世界最大的水产品出口国以来,到2015年已经连续14年位居世界水产品出口首位。

随着水产品资源禀赋、生产、消费以及贸易运输方式的变动,世界各地区对水产品的需求也不断变化,导致中国水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发生改变。

为保持中国水产品出口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地位,必须考虑中国水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出现的变化是否合理。

通过将中国水产品出口变动分解成份额分量、竞争力分量以及结构偏离分量,可以从3个分量中清楚看到水产品实际增长率与中国贸易出口的平均水平的关系、竞争力是否有所提高以及水产品出口市场结构是否得到优化。

由此为进一步开拓中国水产品出口市场、稳固水产品出口地位、提高中国水产品出口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提供参考。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水产品出口市场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出口市场结构评价及出口目标市场发展潜力两个方面。

在水产品出口市场结构评价方面,虽然中国水产品在发展中存在出口市场相对集中及内部区域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但中国水产品出口的收益性变化指数为正,出口市场结构在不断改善(董桂才,2008[1])。

为了保持中国水产品出口的领先地位,要逐步由粗放发展阶段向深加工阶段进行转型调整,增加出口水产品的科技含量(黄祖辉等,2009[2];李停和丁家云,2016[3]);立足于现有市场,不断开发潜在市场和新兴市场,实现水产品出口市场结构的优化(刘庆博、刘俊昌,2013[4])。

在水产品出口目标市场发展潜力方面,中国水产品出口市场的贸易潜力按照贸易潜力系数(T/T)可以分为贸易潜力衰退型的充分市场、贸易潜力开发型的饱和市场、贸易潜力挖掘型的成熟市场以及贸易潜力巨大型的新兴市场(胡求光和霍学喜,2008[5])。

中国对各目标市场的开发和扩张并不均衡(朱晶,2004[6]),应针对不同贸易潜力的目标市场,结合不同的市场特征和出口增长因素(吴国松等,2014[7]),适当对中国水产品出口贸易结构进行调整来促进中国水产品的出口持续增长(邵桂兰和胡新,2013[8];李昊和黄季焜[9],2016;佟继英,2016[10])。

虽然目前还没有学者采用偏离份额模型分析法研究水产品出口市场结构演进,但该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其他产业的结构研究。

偏离份额模型最初是由美国经济学家Daniel(1942)和Creamer(1943)提出。

20世纪80年代以前,国内外学者主要借助偏离份额模型对工业和农业的发展进行实证分析,衡量不同国家经济的发展程度(J.R.Lasuen,1971[11];JohnGordon、DavidL.Darling,1976[12])。

20世纪90年代,中国开始使用偏离份额分析法(陈朝泰,1996[13]),并逐步被广泛应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对外贸易的地位逐渐上升,学者对于偏离份额模型的应用逐渐扩展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FredHerschede,1991[14])以及对不同地区市场份额分析(PhilemonOyewole,2016[15])。

本文将偏离份额分析法应用于中国水产品出口市场结构研究的过程中,通过将整体经济的变动分解成份额分量、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对中国水产品出口至不同市场的经济变动进行逐一分析,并对结构效果指数和区域竞争指数进行全面探讨,可以避免在研究过程中高估中国水产品出口主要目标市场的重要性,低估潜在市场的份额,降低误差,从而更加准确地分析中国水产品出口市场结构的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

2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2.1模型设定

偏离份额模型将某一确定时期经济总量的变动分解成3个分量,即份额分量、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并且以一个区域整体或国家的经济发展作为参照系,通过相对数据对某一特定区域的经济变化进行比较分析,以此作为确定区域未来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合理方向的依据。

假设B0、Bt分别表示基期年和末期年中国出口总额(经济总量),将出口产品按照协商商品名称和编码体系(HS)进行分类,bj,0、bj,t(i=1,2,…,n)分别表示第j类产品基期年和末期年的出口额,bij,0、bij,t(i=1,2,…,n)分别表示基期年和末期年第j类产品出口到第i个市场的出口额,Bj,0、Bj,t则表示基期年和末期年中国j类产品的出口总额。

中国向世界出口第j类产品的变化率为:

Rj=Bj,t-Bj,0/Bj,0(j=1,2,…,n)

(1)

中国向第i个市场出口第j类产品的变化率为:

rij=(bij,t-bij,0)/bij,0(j=1,2,…,n)

(2)

以向某市场i出口的第j类产品的出口额所占比重按下式将各个市场的j类产品进口额标准化:

b′ij,0=bij,0×Bj,0/B0(j=1,2,…,n)(3)

中国向每个市场i出口j类产品的增长量Gij可以被分解成份额分量(Nij)、结构偏离分量(Pij)、竞争力偏离分量(Dij),表达式为:

Gij=bij,t-bij,0(4)

Gij=Nij+Pij+Dij(5)

式中,Nij为份额分量,它代表经过标准化后中国向市场i出口某j类产品按向世界出口某j类产品的平均增长率而产生的增长量,即按照中国j类产品出口的平均增长率发展所产生的变化率。

Nij>0,表明中国向第i个市场出口j类产业产品的实际增长率高于平均水平;Nij<0,表明中国向第i个市场出口j类产业产品的实际增长率低于平均水平。

Nij=b′ij,0Rj(6)

Pij为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它是指中国向i市场出口j类产品按所在大区第j类产品增长率计算的增长额与按大区平均增长率所计算的增长额之差。

Pij的值越大,在市场i中,该j类产品对经济总量的贡献越大。

Pij=(bij,0-b′ij,0)Rj(7)

Dij为区域竞争力偏离分量,它是指中国向市场i出口j类产品的增长速度与向世界出口j类产品增长速度之间的差异引起的偏差。

其中rij-Rj表明0,t时期中国出口至i市场的第j类产品增长率与出口至世界第j类产品的增长率之差,反映了市场i与世界水平相比较,在发展j类产品方面具有竞争优势或劣势。

也就是市场i的j类产品相对于世界而言的竞争力。

Dij>0,说明市场i中j类产品的竞争力高于世界水平,Dij越大即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越大,产业竞争力越强;反之,Dij<0。

Dij=bij,0(rij-Rj)(8)

PDij为总偏离,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市场i第j类产品的实际增长与份额增长之间的差额。

PDij=Pij+Dij(9)

引入L=WU,表明中国向市场i出口j类产品相对于向世界出口相对应产品的相对增长率,Kij,0、Kij,t分别表示基期年和末期年中国向市场i出口j类产品占同时期中国向i市场总出口额的比重。

式中,W、U分别为结构效果指数和区域竞争指数。

若G较大,L>1,则中国向世界出口j类产品的增长快于平均增长水平。

若P较大,W>1,则说明中国水产品出口市场经济结构较好,结构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

如果为负值,则说明中国水产品出口市场的组成结构较差,导致了出口速度放慢。

若D较大,U>1,则说明中国向世界出口j类产品正处于增长势头强劲的阶段,具有很强的竞争力,竞争具有优势;反之,则处于竞争劣势。

2.2数据说明

本文所需数据均来源于1995—2015年联合国数据库(UnitedNationStatisticalDatabase)《中国统计年鉴》及相关年份统计报告,考虑数据的可得性,本文研究的水产品为1992年国际海关合作理事会颁布的协商商品名称和编码体系(HS)中的03章,具体包括鱼(Fish)、甲壳动物(Crustaceans)、软体动物(Molluscs)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Aquaticinvertebrates)。

将中国水产品出口市场划分成亚洲、北美洲、欧洲、非洲、南美洲和大洋洲6大市场,省略南极洲的数据(所占份额比较小,不会影响分析结果)。

因为1995年之前的数据有缺失,因此选取中国1995—2015年对6个市场的水产品出口额(单位:

万美元)数据,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每年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1)表明,1995—2015年中国水产品出口结构变化明显呈现两个阶段。

2010—2015年中国水产品出口的结构效果指数W>1,且总结构分量较高,因此这几年中国水产品出口市场处于优势结构,拥有较大比重的高速增长市场。

而1995—2009年除了个别年份出口市场结构较好之外,剩余多年的结构效果指数W<1,表明中国在1995—2009年水产品出口市场总体处于劣势结构。

基于这一点,将1995—2015年中国水产品出口分成1995—2009年和2010-2015年两个阶段运用偏离份额模型进行分析,以此对中国水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

3实证结果与分析

将1995—2015年中国出口至各个国家的原始数据按所在大洲进行分类,计算得到中国出口至各个大洲的水产品出口额及总出口额,根据偏离份额分析法计算得到1995—2009年和2010—2015年两个阶段中国出口至各个大洲的总增长量、份额分量、产业结构偏离分量、竞争力偏离分量(表2和表3)。

并根据原始数据和以上计算结果得到水产品出口市场结构的总体效果(表4和表5)。

总体来看,中国水产品出口增长速度发生了明显变化。

1995—2009年水产品出口增长总量为465937.89万美元(表2),表明中国水产品出口增长略高于中国出口水平。

但到2010—2015年,中国水产品出口出现了更高程度的增长,出口增长总量增加至545901.64万美元(表4)。

从中国水产品出口的6个市场来看,1995—2009年,中国出口至亚洲、北美洲以及欧洲市场的水产品明显高于中国水产品的平均出口水平,分别增加了164013.76万美元,123415.52万美元和161327.76万美元;而出口至大洋洲、非洲和南美洲的增长量明显偏低,大洋洲增加7248.38万美元,非洲增加6726.20万美元,南美洲增加3206.28万美元。

而在2010—2015年,出口至亚洲的水产品仍保持较高的水平,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北美洲市场发展虽然有了下降的趋势,但仍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出口至欧洲的水产品已经低于中国的平均出口水平,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非洲、南美洲和大洋洲有了更高幅度的增长。

由此可以看出,随着中国水产品出口市场结构的改善,中国水产品出口至亚洲和北美洲市场明显高于中国水产品出口的平均水平,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对中国水产品出口增长的贡献不断上升;出口至非洲、南美洲和大洋洲的增长加快,且占据中国水产品出口市场的比重不断上升。

从份额分量的实证测算结果来看,1995—2009年和2010—2015年中国水产品出口的总份额分量均大于0,表明中国水产品出口的实际增长率均高于中国总出口经济活动的平均水平。

但是,中国水产品的出口市场结构并不十分合理,像北美洲、欧洲、南美洲和大洋洲这样具有竞争力优势的市场并没有得到充分的维持和挖掘,并且随着经济发展,该状态并未得到很好的改善。

由表4和表5可以看出,中国水产品出口至亚洲和北美洲的份额分量有所下降,却仍然占据较大的份额,整体作用不明显,并没有改变非洲、南美洲和大洋洲这3个市场处于劣势的现状。

但是,随着6大市场份额分量的调整,中国水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变得更加合理。

因此,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如何针对6大市场调整水产品出口政策显得尤为重要。

从结构偏离分量的测算结果可以看出,1995—2009年,中国水产品出口的总结构偏离分量为459308.37万美元,2010—2015年为542849.87万美元,整体上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出口至亚洲的结构偏离分量1995—2009年为374092.40万美元,而2010—2015年则下降至268334.82万美元,表明中国水产品出口至亚洲市场的增长速度虽然较之前有下降的趋势,但远远高于中国出口至亚洲市场所有经济活动的增长速度。

出口至北美洲和欧洲的结构偏离分量分别由1995—2009年的58436.50万美元和25958.44万美元上升至2010—2015年的122131.26万美元和128253.67万美元,相对而言,虽然对促进世界水产品出口增长速度提升而言并不是起最主要的作用,但其作用大幅提升,并且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出口至北美洲和欧洲市场的经济增长,有利于总体经济的发展。

尤其是欧洲市场的结构偏离分量的相对量上升最大,表明中国出口至欧洲市场的水产品增长较快,是拉动中国出口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中国出口至非洲、南美洲和大洋洲的结构偏离分量都有很大幅度的提高,非洲由第一阶段的59.83万美元上升至第二阶段的7140.56万美元,南美洲由11.84万美元上升至9498.74万美元,大洋洲由749.37万美元上升至7490.82万美元,增幅巨大,表明中国出口至该市场的水产品增长对市场整体经济增长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虽然其相对于世界整体而言的结构偏离分量并不占优势,但其有着较大的发展潜力,中国需要大力发掘该类市场,以推动中国水产品出口市场结构的优化。

从竞争力偏离分量测算结果来看,1995—2009年和2010—2015年中国水产品出口的总竞争力偏离分量均小于0,但其绝对值却有减少的趋势,说明随着时间的发展,中国水产品出口的竞争力在不断上升,但相对于其他产业仍处于竞争劣势。

对亚洲而言,其竞争力偏离分量由1995—2009年的-215478.18万美元增加至2010—2015年的219182.20万美元,两个阶段变化较大,说明1995—2009年,中国出口至亚洲的水产品相对于出口至亚洲的所有经济活动而言并不具有竞争力优势,而2010—2015年,其竞争力偏离分量超过20亿美元,表明水产品行业的竞争优势开始显现出来,并且在中国出口至亚洲市场的所有经济活动中占据优势地位。

对于北美洲和欧洲而言,两个阶段的情况与亚洲市场相反,其竞争力偏离分量由正值变为负值,变化明显,说明中国出口至北美洲和欧洲市场的水产品最初具有行业竞争优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竞争优势逐渐消失且转化成劣势。

1995—2009年中国水产品出口至非洲市场的竞争力偏离分量为6665.50万美元,表明其水产品行业在整个出口活动中的竞争优势不明显,但是在2010—2015年竞争力偏离分量为21348.09万美元,仅次于亚洲,水产品行业的出口的竞争优势明显上升,对整体经济的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

南美洲和大洋洲的竞争力偏离分量随着时间的发展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产业竞争力有所回落。

整体而言,出口至亚洲和非洲的水产品最具有竞争力,而出口至其他4个市场的水产品竞争力则出现下降趋势。

因此,不断提高中国出口水产品的深加工和多样化生产,不断巩固具有竞争优势的市场,采取有力措施开拓具有竞争劣势的市场,对推动水产品出口乃至经济的整体发展而言至关重要。

进一步从结构效果指数和区域竞争指数来看,1995—2009年,总结构偏离分量是459308.37万美元,结构效果指数W=0.65<1,说明中国水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并不十分理想,市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待上升,拥有高速增长市场的比重较小,中国需要加大对高速增长市场的维护,从而确保这些市场的健康发展。

总竞争力偏离分量D<0,竞争力效果指数U=0.81<1,表明中国水产品竞争力水平不高,与所有出口经济活动的竞争力相比处于相对弱势状态,应该及时调整中国水产品的出口战略。

2010—2015年,中国水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调整。

此时,总结构偏离分量为542849.87万美元,结构效果指数W=1.11>1,此时中国水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呈现出较为理想的状态,结构优化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但仍需进一步调整优化。

总竞争力偏离分量D<0,仍处于相对劣势的局面,但却有缩小趋势。

竞争力效果指数U=1.20>1,表明中国水产品竞争优势开始逐渐显现,增长势头强劲,为了保持并进一步增强中国水产品出口优势,巩固水产品出口领先地位,中国需要保持水产品出口的竞争优势,从而带动总出口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

4结论与建议

本文运用偏离份额模型对中国水产品出口1995—2015年的份额分量、结构偏离分量、竞争力偏离分量等进行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第一,1995—2015年,中国水产品出口市场由集中到分散,出口市场扩大。

1995—2009年中国水产品出口的效果指数较小,整体处于劣势结构,而2010—2015年中国水产品出口市场结构较之前有所改善,市场处于优势结构,拥有较大比重的高速增长市场。

第二,中国水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呈现出从亚洲和北美洲逐步向欧洲、非洲、南美洲和大洋洲变动的趋势。

具体而言,亚洲仍是中国水产品出口的主体市场,其比重先上升后下降,整体呈下降趋势;欧洲和北美洲两大潜力市场呈现相反的变动趋势,北美洲波动下降,而欧洲波动上升;非洲、南美洲和大洋洲在内的新兴市场均呈现出上升趋势。

第三,中国对亚洲的水产品出口额占总体出口额的出口额比重呈现出下降趋势,推动水产品出口额增加的最主要的因素是结构效应和市场规模效应,而竞争力效应明显呈现一个上升的阶段。

欧洲和北美洲是6大市场中最具有潜力的市场,且对欧洲的出口市场结构的发展趋势也相对合理,其结构效应和市场规模效应一直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其竞争力效应对中国水产品的出口未起到相对应的效果。

非洲、南美洲和大洋洲,虽然结构效应、竞争力效应、市场规模效应相对于其他出口市场而言并不明显,但是却一直呈现出上升趋势,进而推动中国水产品出口的增加。

总体而言,虽然中国水产品出口额呈现出持续上升的状态,但中国水产品出口市场结构不尽合理,对具有竞争潜力的市场并未充分挖掘,主体市场未呈现出强势扩张的趋势,在巩固和开拓新兴市场方面还有待提高。

未来中国水产品出口要正确分析该行业的竞争优势,改善水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加快市场开拓,提升水产品出口的竞争力,实现中国水产品出口市场结构的优化发展。

第一,进一步巩固主体市场,发挥主体市场的拉动作用。

为了保持中国水产品出口的稳定性,中国需要不断巩固主体市场,在维护现存市场的同时,把东盟作为目标市场,提高出口水产品的深加工水平,减少因主体市场需求变动对中国水产品出口带来的不稳定性。

第二,大力挖掘潜力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

北美洲和欧洲是具有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市场,在发展欧洲市场时把欧盟作为重点发展对象,进行深化和巩固。

第三,不断开拓新兴市场,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在不断巩固主体市场,挖掘潜力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水产品出口新兴市场,分散经济危机带来的风险,从而促进中国水产品出口的稳定增长。

参考文献

[1]董桂才.中国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与世界进口市场结构的匹配性研究[J].财经论丛,2008(4):

15-20.

[2]黄祖辉,王鑫鑫,宋海英.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和变化趋势[J].农业技术经济,2009

(1):

11-20.

[3]李停,丁家云.结构优化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

83-92.

[4]刘庆博,刘俊昌.中国水产品出口波动的实证分析:

1992—2011[J].国际经贸探索,2013

(1):

15-24.

[5]胡求光,霍学喜.中国水产品出口贸易影响因素与发展潜力——基于引力模型的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8(3):

100-105.

[6]朱晶.中国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与定位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4(9):

14-19.

[7]吴国松,林大燕,孙爱军.中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增长:

模式、因素、潜力——基于美国、日本、欧盟、韩国、中国香港市场的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4(3):

5-14.

[8]邵桂兰,胡新.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国—东盟水产品贸易流量与潜力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34-39.

[9]李昊,黄季焜.中非农产品贸易:

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6(4):

142-149.

[10]佟继英.中澳农产品贸易特征及国际竞争力分解——基于分类农产品的CMS模型[J].经济问题探索,2016(8):

155-164.

[11]LASUENJR.Venezuela:

anindustrialshift-shareanalysis1941-1961[J].RegionalandUrbanEconomics,1971.

[12]JOHNGordon,DAVIDLDarlingMeasuringeconomicgrowthinruralcommunities:

theshift-shareapproach[J].SouthernJournalofAgriculturalEconomics,1976.

[13]陈朝泰.江苏经济增长的偏离份额分析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6(5):

72-77.

[14]FredHerschede.CompetitionamongASEAN,China,andtheEastAsianNICs:

ashift-shareanalysis[J].ASEANEconomicBulletin,1991,7(3):

290-3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