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39中初一上期中语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178171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95.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39中初一上期中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北京市39中初一上期中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北京市39中初一上期中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北京市39中初一上期中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北京市39中初一上期中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39中初一上期中语文.docx

《北京市39中初一上期中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39中初一上期中语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39中初一上期中语文.docx

北京市39中初一上期中语文

2018北京市39中初一(上)期中语文

一、基础・运用(33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14分)

基础综合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2)题。

(共4分)

①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chǎng,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②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tǎn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济南(jǐ)狭窄(xiá)澄清(chéng)贮蓄(zhùxù)

B.济南(jì)狭窄(jiā)澄清(chéng)贮蓄(chǔxù)

C.济南(jǐ)狭窄(xiá)澄清(dèng)贮蓄(zhùxù)

D.济南(jì)狭窄(jiā)澄清(dèng)贮蓄(chǔxù)

(2)对文中加横线拼音和字的字形判断、笔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宽敝地毯“团”字的笔顺是:

竖、横折、横、竖钩、撇、横

B.宽敞地毯“团”字的笔顺是:

竖、橫折、横、竖钩、撇、横

C.宽敞地毡“团”字的笔顺是:

竖、横折、横、横、竖钩、撇

D.宽敝地毡“团”字的笔顺是:

竖、横折、横、横、竖钩、撇

【参考答案】B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咄咄逼人:

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B.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憔悴:

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

C.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酝酿:

这里指造酒的发酵过程。

D.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

人迹罕至:

少有人来。

3.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词性判断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小草偷偷地从土里(方位名词)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B.当我最后能(动词)正确地拼写这个词时,我自豪极了。

C.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形容词)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甚。

D.那里(代词)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数词)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句——修辞

4.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A.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B.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C.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D.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

课内——文本理解

5.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曹操《观沧海》一诗主要描写大海的雄伟气势和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海的热爱。

B.《济南的冬天》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C.《散步》于细微中见真情,浓浓亲情在一家人走向春的原野中无限延伸。

D.《咏雪》勾画了一幅古人家庭教育、家庭文化生活的画面,透出一种生活的情趣。

文学常识

6.下面各项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天净沙・秋思》——马致远一一元代

B.《观沧海》一一曹操一一西汉末年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一鲁迅一一现代

D.《济南的冬天》一一老舍一一现代

古诗默写

(二)默写(7-11小题每空1分,12题2分,共10分)

7.写出下面诗词中与“水”有关的诗句。

(2分

《观沧海》:

《天净沙・秋思》。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集中抒写诗人听说好友不幸遭遇后所思所感的句子是,。

9.《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

10.,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11.不知何处吹芦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课内——文本理解

12.下面各句中与原文不符的一句是()(2分)

A.水涨起来了,山朗润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B.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C.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D.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名著

(三)名著阅读(共9分)

13.《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追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

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回答下列问题。

(1)在鲁迅深情的笔下,我们认识了那位“给哥儿买来‘三哼经’”的保姆;我们记住了那位正直善良的异国老师。

(2分)

(2)下面是为《朝花夕拾》画的三幅插图。

根据画意和文字提示,任选两幅写出相关文章的篇名。

(2分)

选择和(填序号),篇名分别是《》和《》。

 

14.《西游记》(5分)

(1)观音菩萨寻找取经信徒的路上收伏、和劝化孙悟空,让他们共保取经人。

(按收伏的先后顺序填写)(3分)

(2)孙悟空大闹天空之后,玉皇大帝派十万天兵天将去捉拿他,都未曾捉到,后观音菩萨推荐了一人将他降住,此人是()(2分)

A.太上老君B.旌阳真人C.二郎神D.镇元子

13.⑴阿长(或长妈妈),藤野先生(藤野严九郎)(2分)

⑵选择①和②或③,篇名分别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五猖会》或《无常》

14.⑴沙和尚、猪八戒、白龙马⑵C

文言文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甲乙两篇文章,完成第16-18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乙】文侯与虞人期猎。

是日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

文侯将出,左右曰:

“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

”文侯曰:

“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乃往,身自罢之。

魏于是乎始强。

【注释】①文候:

指魏文侯,战国初年魏国国君。

虞人:

管理山泽的小官。

②焉之:

到哪里。

③一:

当初。

会:

约定。

④罢:

取消。

15.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每小题1分,4分)

(1)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

(2)相委而去。

委:

(3)下车引之。

引:

(4)天又雨。

雨: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每小题2分,共4分)

1)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翻译: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翻译:

17.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1)

(2))小题用原文,(3)(4)小题用自己的话概括,共4分)

(1)友人发怒的理由是。

(1分)

(2)友人知错就改的动作表现是。

(1分)

(3)简要概括元方是一个的孩子。

(1分)

(4)【甲】【乙】两文表现的共同主题是。

(1分)

15.⑴约定。

⑵舍弃。

⑶拉,牵拉。

⑷下雨。

16.⑴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

对着孩子责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17.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下车引之。

⑶聪明机智、能言善辩、守信知礼

⑷为人一定要讲诚信。

记叙文阅读——课内

三、现代文阅读(共15分)

(一)阅读《秋天的怀念》,完成19-21题。

(共7分)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望着望着窗外天上北归的雁群,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不,我不去!

”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

“我可活什么劲!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

“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

“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什么时候?

”“你要是愿意,就明天?

”她说。

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好吧,就明天。

”我说。

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

“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哎呀,烦不烦?

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

”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

“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

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

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

她比我还敏感。

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

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

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

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

“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妹妹也懂。

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8.本文三次写看花,看花是中心事件,也是母爱的集中体现,阅读全文,填写下表。

(3分)

事件

“我”的表现

母亲的反应

第一次

春天,因“我”暴怒无常,母亲提出去北海看花。

劝慰鼓励

第二次

秋天,北海的菊花开了,母亲想推“我”去看看

答应母亲

第三次

怀念母亲

﹏﹏﹏﹏﹏

19.结合上下文,品味第①段中加点词“扑”和“抓”都写出了什么。

(2分)

20.简要分析第②段中的划线句在内容上的作用。

(2分)

18.

拒绝母亲

喜出望外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

19.①“抓”和“扑”写出母亲对我捶打双腿行为的阻止。

②担心我失去生活下去的勇气,也表达了母亲对“我”的关怀和爱。

20.

交代母亲病情的严重程度,

突出了母亲的坚强和母爱的伟大。

记叙文阅读——课外

(二)阅读选文,完成22-25题。

(共8分)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21.“不必说……”一句按从到的顺序描写,“也不必说……”则按从到的顺序描写。

(2分)

22.文中描写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既表现出叫天子的,又表现出儿童的的心情。

(2分)

23.在“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儿时的作者做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2分)

答:

24.在众多植物中,作者为什么着重写何首乌?

(2分)

答:

21.低、高、高、低

22.轻快灵活、羡慕向往

23.翻找蜈蚣,按住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

24.作者着重写何首乌,一是为了增添百草园的神奇色彩;二是为了表现儿童特有的心理和情趣。

作文

四、作文(40分)

25.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题目一:

升入初中半年了,有些人、事或景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请以“那一次,我真”为题,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将题目抄写在作文纸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字数在500-800之间;(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题目二:

名著之所成为经典,是因为它经过了时间的淘洗,是我们阅读首选的珍品。

初中入学之后,你一定读过了《朝花夕拾》和《西游记》,你一定有所感,有所悟,有所成长。

请以《名著让我成长》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文中可有多篇你读过的名著,但所选名著中至少要有以上两篇名著中的一篇。

(2)体裁不限,可写诗歌。

(3)字数不少于500字,诗歌以行计数,写够25行。

传统文化

附加题(20分)

(一)传统文化(共15分)

1.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辞,哪些属于谦辞。

(3分)

①鄙人②拙见③惠赠④令尊⑤见谅⑥高论⑦令郎⑧家慈⑨赐教

敬辞类:

(填写序号)

谦辞类:

(填写序号)

2.下列诗句中关于中秋节的一句是()(3分)

A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B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D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3.下列对联中对仗欠工稳的一项是()(3分)

A洞帘水挂水帘洞山果花开花果山(回文联)

B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水牛下水,水没水牛腰(顶针联)

C因荷(何)而得藕(偶)有杏(幸)不须梅(媒)(谐音联)

D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叠字联)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新春将至,一场罕见的大雪席卷南方。

大批战斗在抗灾一线的人们,徒步于深雪之中,运送物资;。

他们恪尽职守、无私奉献,,让节日充满温情与感动,让雪灾中的中国祥和温暖。

A攀爬于电杆之上,检修线路严冬的冰雪、灾难的阴影被驱散了

B攀爬于电杆之上,检修线路驱散了冬日的严寒、灾难的阴影

C于电杆之上攀爬,检修线路驱散了冬日的严寒、灾难的阴影

D于电杆之上攀爬,检修线路严冬的冰雪、灾难的阴影被驱散了

5.对下面三幅书法作品字体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米芾《蜀素帖》张旭《古诗四帖》

A.楷书草书行书B.行书楷书草书

C.行书草书楷书D.楷书行书草书

1.敬辞类:

③④⑥⑦⑨谦辞类:

①②⑤⑧

2.B3.B4.B5.D

古诗阅读

(二)古诗词阅读(5分)

阅读李白的两首送别诗,完成11-13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①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①[踏歌]唐代广为流行的民间歌舞形式。

这种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6.《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运用想象遥寄深情,结合诗句加以说明(2分)

答:

7.上面两首诗都有对于声音的描写,请你从“子规啼”和“踏歌声”中,分析诗人不同的心情。

(2分)

答:

8.古诗词中有许多送别诗,请你再写出两句表达送别之情的诗句。

(1分)

,。

(写出连续两句)

6.《闻》中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把“愁心”寄托给了“明月”,让“明月”随风陪伴友人直到夜郎西,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也带到那里,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7.“子规啼”写杜鹃鸟的叫声哀婉凄切,反映了诗人沉重忧伤的心情;

“踏歌声”写用歌声送别,悠扬轻快,反映出诗人轻松的心情。

8.答案示例一: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答案示例二: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答案示例三: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2018北京市39中初一(上)期中语文参考答案

一、基础・运用(33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2)题。

(共4分)

(1)

【参考答案】A

(2)

【参考答案】B

2.

【参考答案】C

3.

【参考答案】D

句——修辞

4.

【参考答案】C

课内——文本理解

5.

【参考答案】A

文学常识

6.

【参考答案】B

古诗默写

(二)默写(7-11小题每空1分,12题2分,共10分)

答案:

7.水何澹澹小桥流水人家

8.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9.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0.岐王宅里寻常见11.一夜征人尽望乡

课内——文本理解

12.A

名著

(三)名著阅读(共9分)

13.⑴阿长(或长妈妈),藤野先生(藤野严九郎)(2分)

⑵选择①和②或③,篇名分别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五猖会》或《无常》

14.⑴沙和尚、猪八戒、白龙马⑵C

文言文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甲乙两篇文章,完成第16-18题。

15.⑴约定。

⑵舍弃。

⑶拉,牵拉。

⑷下雨。

16.⑴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

对着孩子责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17.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下车引之。

⑶聪明机智、能言善辩、守信知礼

⑷为人一定要讲诚信。

记叙文阅读——课内

三、现代文阅读(共15分)

(一)阅读《秋天的怀念》,完成19-21题。

(共7分)

18.

拒绝母亲

喜出望外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

19.①“抓”和“扑”写出母亲对我捶打双腿行为的阻止。

②担心我失去生活下去的勇气,也表达了母亲对“我”的关怀和爱。

20.

交代母亲病情的严重程度,

突出了母亲的坚强和母爱的伟大。

记叙文阅读——课外

(二)阅读选文,完成22-25题。

(共8分)

21.低、高、高、低

22.轻快灵活、羡慕向往

23.翻找蜈蚣,按住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

24.作者着重写何首乌,一是为了增添百草园的神奇色彩;二是为了表现儿童特有的心理和情趣。

作文

四、作文(40分)

25.略

传统文化

附加题(20分)

(一)传统文化(共15分)

1.敬辞类:

③④⑥⑦⑨谦辞类:

①②⑤⑧

2.B3.B4.B5.D

古诗阅读

(二)古诗词阅读(5分)

6.《闻》中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把“愁心”寄托给了“明月”,让“明月”随风陪伴友人直到夜郎西,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也带到那里,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7.“子规啼”写杜鹃鸟的叫声哀婉凄切,反映了诗人沉重忧伤的心情;

“踏歌声”写用歌声送别,悠扬轻快,反映出诗人轻松的心情。

8.答案示例一: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答案示例二: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答案示例三: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