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人教八年级下册《公民的义务》习题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173282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品德人教八年级下册《公民的义务》习题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思想品德人教八年级下册《公民的义务》习题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思想品德人教八年级下册《公民的义务》习题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思想品德人教八年级下册《公民的义务》习题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思想品德人教八年级下册《公民的义务》习题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思想品德人教八年级下册《公民的义务》习题1.docx

《思想品德人教八年级下册《公民的义务》习题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品德人教八年级下册《公民的义务》习题1.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思想品德人教八年级下册《公民的义务》习题1.docx

思想品德人教八年级下册《公民的义务》习题1

《公民的义务》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属于我国公民的什么权利?

()

A.政治自由权利

B.人身自由权利

C.文化教育权利

D.民主权利

【答案】B

2.权利和义务的根本区别在于()。

A.权利可以放弃,义务必须履行

B.权利是与生俱来的,义务则是由法律规定的

C.权利对于一切人都是平等的,义务则因人而异.

D.权利应当享有,义务可以放弃

【答案】A

3.我国哪部宪法把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从宪法典的第三章提到第二章()。

A.1954年宪法

B.1975年宪法

C.1978年宪法

D.1982年宪法

【答案】D

4.我国确定国籍的原则是

A.出生地主义

B.血统主义为主,出生地主义为辅相结合

C.血统主义

D.本人自愿申请

【答案】B

【解析】与世界大多数国家一样,我国对于因出生而取得国籍采取的混合主义,即以血统主义为主,出生地主义为辅的结合原则。

5.根据我国《宪法》第36条第4款的规定,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下列哪种势力的支配?

()

A.敌对势力

B.外国势力

C.西方势力

D.国际宗教组织

【答案】B

【解析】《宪法》第3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6.我国受理国籍申请的机关,在国内是申请人居住地的()。

A.县、市外事部门

B.县、市公安机关

C.县、市人民法院

D.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答案】B

【解析】我国受理国籍申请的机关,在国内是申请人居住地的县、市公安机关,在国外是中国外交代表机关和领事机关。

7.公民的人身自由包括()

A.言论自由

B.通信自由

C.结社自由

D.科学研究自由

【答案】B

【解析】公民的人身自由有广义、狭义两方面:

狭义的人身自由主要指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侵犯,广义的人身自由则还包括与狭义的人身自由相关联的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与公民个人私生活有关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等权利和自由

8.()是公民应履行的最根本的法律义务。

A.遵守宪法和法律

B.任何人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保护,对违法行为一律平等地予以追究  C.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D.依法纳税

【答案】A

【解析】公民的基本义务有许多内容,但最根本的义务是遵守宪法和法律。

9.游行自由是指公民有在公共道路或露天场所自由表达意愿所采取的()。

A.列队行进

B.组成社团

C.组成固定组织

D.进行罢工

【答案】A

【解析】游行自由是指公民有在公共道路或露天场所以和平的方式聚会、行进、静坐、以表达其强烈意愿的自由。

10.具有中国公民资格的法定条件是()。

A.出生在中国

B.具有中国国籍

C.年满l8周岁

D.没有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

【答案】B

【解析】我国现行《宪法》第33条规定了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

11.我国公民的平等权不包括()。

A.立法上的平等

B.守法上的平等

C.司法上的平等

D.反对特权

【答案】A

【解析】我国公民的平等权不包括立法上的平等。

12.公民的概念和人民的概念相比,()。

A.公民的范围要比人民的范围广

B.人民的范围要比公民的范围广

C.公民的范围等同人民的范围

D.公民的范围与人民的范围完全不同

【答案】A

【解析】公民的概念和人民的概念相比,公民的范围要比人民的范围广。

公民除了包括人民以外,还包括人民的敌人。

13.下列哪项不属于公民的诉愿权内容()。

A.批评权

B.建议权

C.申诉权

D.起诉权

【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

1.外国人或无国籍人申请加入中国国籍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A.申请人必须愿意遵守中国的宪法和法律

B.必须是出于本人的自愿

C.申请人是中国公民的近亲属

D.本人定居在中国或有其他正当理由

【答案】ABCD

【解析】根据我国国籍法的规定,外国人或无国籍人申请加人中国国籍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申请人必须愿意遵守中国的宪法和法律;

(2)必须是出于本人的自愿;(3)申请人是中国公民的近亲属;(4)本人定居在中国或有其他正当理由。

2.以下属于宪法权利自身特性的有()

A.它决定着公民在国家中的法律地位

B.它是公民在社会生活中的最主要、最基本而又不可缺少的权利

C.它具有母体性,能派生出公民的一般权利

D.它具有稳定性和排他性,是“不证自明”的权利

【答案】ABCD

【解析】公民的基本权利也称宪法权利,它与一般权利相比较具有自身的法律特性。

宪法权利决定着公民在国家中的法律地位;宪法权利是公民在社会生活中的最主要、最基本而又不可缺少的权利;宪法权利具有母体性,能派生出公民的一般权利;宪法权利具有稳定性和排他性,是“不证自明”的权利。

3.任何公民,非经()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A.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

B.人民法院决定

C.公安机关批准

D.国家安全机关批准

【答案】AB

【解析】《宪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是指()。

A.每个公民都有按照自己的意愿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B.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

C.有在同一宗教里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

D.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

【答案】ABCD

【解析】《宪法》第3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

具体包括:

(1)每个公民都有按照自己的意愿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2)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3)有在同一宗教里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4)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5)有按宗教信仰参加宗教仪式的自由,也有不参加宗教仪式的自由。

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的义务。

A.依法服兵役!

B.劳动

C.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D.父母有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答案】ABC

【解析】D项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6.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禁止非法()

A.拆除公民的住宅

B.搜查公民的住宅

C.侵入公民的住宅

D.侵犯公民的住宅

【答案】BC

【解析】《宪法》第39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7.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

A.公民既享受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又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B.公民的某些宪法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结合的,如劳动权和受教育权,它们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C.权利和义务在整体上是相互促进的

D.权利享有上附有限制条件

【答案】ABCD

【解析】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

(1)公民既享受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又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2)公民的某些宪法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结合的,如劳动权和受教育权,它们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3)权利和义务在整体上是相互促进的;(4)权利享有上附有限制条件。

8.以下属于“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涵义的有()。

A.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

B.任何人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保护,对违法行为一律平等地予以追究

C.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D.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和守法上都一律平等

【答案】ABCD

【解析】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涵义是:

第一,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一切领域内的权利,也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也就是守法上的平等;第二,任何人的合法权益都-.律平等地受到保护,对违法行为一律平等地予以追究,也就是司法上的平等;第三,在法律面前,不允许任何公民有法律以外的特权,任何人不得强迫任何公民承担法律以外的义务,不得使公民受到法律以外的处罚,电就是反对特权。

9.根据现行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下列表述哪些正确()。

A.公民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B.劳动、受教育和依法服兵役都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C.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

D.民族自治地方的国家机关即民族自治机关

【答案】A、C

【解析】这一题是一个跨章节的题目,依法服兵役是宪法规定的一项公民的基本义务,本身不是基本权利。

民族自治地方的国家机关的范围要比民族自治机关广,民族自治机关只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10.我国公民取得国家赔偿的情况包括()。

A.行政赔偿

B.刑事被害赔偿

C.刑事赔偿

D.精神损害赔偿

【答案】AC

【解析】我国的国家赔偿分为行政赔偿和司法赔偿(即刑事赔偿)两种形式  11.现行宪法规定,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的是()。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劳动权

C.申诉权、控告权、检举权

D.受教育权

【答案】BD

【解析】我国的现行宪法在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部分中规定了两项既是权利又是义务的内容,它们分别是公民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12.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除包括权利和自由的广泛性外,还有()。

A.权利义务的相对性

B.权利义务的现实性

C.权利义务的一致性

D.权利义务的平等性

【答案】BCD

【解析】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有以下四点:

权利和自由的广泛性;权利义务的现实性;权利义务的平等性和权利义务的一致性。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受庇护权只给予提出申请要求的外国人

B.要求避难,必须出于政治原因

C.我国政府对提出避难的要求,不能不同意

D.被给予受庇护权利的外国人,不被引渡或者驱逐

【答案】ABD

【解析】我国宪法规定的庇护权主要有下述含义:

(1)受庇护权只给予提出申请要求的外国人;

(2)外国人向我国政府提出要求避难,必须是出于政治原因,不包括一般刑事罪犯;(3)我国政府对提出避难的要求,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4)被给予受庇护权利的外国人,不被引渡或者驱逐,对他们在华的居住、迁移和行动方面的管理,原则上按照一般外国侨民的待遇对待,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按照受庇护人的身份、地位,给予区别对待。

14.国家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这些权利主要是()。

A.政治

B.经济

C.文化

D.社会与家庭

【答案】ABCD

15.我国宪法规定的人身自由权利包括()。

A.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B.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C.住宅不受侵犯

D.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的也是有关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

它考的是广义的人身自由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