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sryil中国摄影通史.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917007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5.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Aasryil中国摄影通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Aasryil中国摄影通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Aasryil中国摄影通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Aasryil中国摄影通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Aasryil中国摄影通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Aasryil中国摄影通史.docx

《Aasryil中国摄影通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asryil中国摄影通史.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asryil中国摄影通史.docx

Aasryil中国摄影通史

-+

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它使你以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气;但实际上它所给你的是无聊,是倦怠,是消沉;它剥夺你对前途的希望,割断你和别人之间的友情,使你心胸日渐狭窄,对人生也越来越怀疑。

—罗兰

中国摄影通史史料简目

本简目根据中国摄影出版社的《中国摄影史1840-1937》(1987年8月第一版)、《中国摄影史1937-1949》(1998年6月第1版)整理,仅为粗略线索,提供给大家,以助思考。

1840-18492

1850-18592

1860-18692

1870-18793

1880-18894

1890-18994

1900-19094

1910-19196

1920-19298

1930-193915

1940-194923

1840-1849

1843年我国首次用照片进行外交活动的官员,是两广总督兼五口通商大臣耆英。

1844年《格术补》、《摄影之器记》(邹伯奇,1819-1869)

1844年于勒•埃及尔(法)最早来中国拍摄的外国人

1846年香港报纸刊登广告:

“香港银版摄影和锌版印刷公司有香港及中国彩色与黑白照片出售。

1846年《思益堂日礼》(周寿昌,湖南进士)《听雨丛谈》(福格,卒于1856年)

林箴(1824-?

)中国早期的银版摄影师《救回被诱潮人记》(1847)、《西海纪游草》(1849)

吴嘉善(?

-1879)我国早期摄影爱好者

1850-1859

1851年“广州镇海楼”(约翰•麦克希)

南格禄(法)、李阁朗(法)在中国开设照相馆

咸丰年间(1851-1961)画师周森峰、张老秋、谢芬三人开设照相馆

罗森1854年对日本进行了半年的采访摄影

赖阿芳1859年在香港开设一家摄影社,并连续营业82年之久。

罗以礼(1802-185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征集到其两幅作品,“自摄像”、“广东老妪像”。

1860-1869

费利斯•比特(意大利)在中国一年,留下很多有历史价值的作品,《失陷的大沽炮台》(1860年8月)、《联军占领下的广州镇海楼》(1860年4月)、《北京联军驻地》(1860年10月)、《北京城墙的东北角》、《安定门附近的雍和宫》等。

1861年《观西人以镜取影歌》(倪鸿)

1861年王韬客居上海,《瀛壖杂志》提到早期著名摄影师罗元佑的情况。

弥尔顿•米勒(美国)1861年来华,《中国商人之家》、《上海少女像》、《和尚和道士》、《广州的盲艺人》、《清朝官员和内眷》、《巡视途中的广州官员》等。

约翰•汤姆森(1837-1921,英国)1962年开始亚洲之行,几十年后,被人们称为卓越的“街头摄影家”。

出版的关于中国的摄影集《中国和中国人》、《北江风光》、《闽江风光》。

1868年《格致入门》(丁韪良,1827-1916,美国)

1870-1879

1872年梁海初在广州创立了“芙蓉镜”照相馆

1873年《脱影奇观》(德贞)中国最早介绍摄影技术的专著

1873年《中国和中国人》(约翰•汤姆森)

1873年容闳受李鸿章委派赴秘鲁调查华工境遇,报告书及亲自拍摄的24幅照片寄回,是中国纪实摄影活动的杰出代表。

《色相留真》徐寿与英国人付兰雅合作,中外学者合译摄影专业书籍的开端。

以后徐寿又编辑出版了《照相器》、《照相干版法》等小册子。

1875年梁时泰在天津开设“梁时泰”照相馆,其拍摄的照片是中国照相馆照片首次进入宫廷。

1875年《沪游杂记》(葛之煦)记录了上海照相馆创立的情况。

1876年《照相法》(刊登于《申报》)

同治年间(1861-1874)在广州,温棣南开设了“缤纶”照相馆、张老秋开设“宜昌”照相馆。

随后,“黎镛”、“兆南昌”、“容芳”等照相馆先后在广州城内开业。

七十年代初上海已有“苏三兴”、“公泰”、“宜昌”和“恒兴”等数家由中国摄影师开设的照相馆。

1876年7月15日《申报》刊登一则关于通车典礼的广告,此为我国早期摄影采访的一个先例。

1880-1889

1883-1885年的中法战争中已有随军访员在前线拍照。

中法战争时,《述报》把抗法名将刘永福的照片随报赠送读者,是中国最早使用照片的报纸。

1885年上海张园对外开放,开设了照相室,把摄影作为游乐消遣的内容。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创刊的《点石斋画报》是石印的旬刊,随《申报》附送,这是我国最早的报纸图画附刊。

1890-1899

1890年12月太古公司上海轮在长江起火遇难,“善士为一一照相留存”。

1892年北京第一家照相馆“丰泰”,创办者为任景丰。

1889-1991江苏潘慎文作环游地球的旅行,把拍摄的照片制成幻灯片供亲友观看欣赏。

1894年田际云、朱素云、路三宝中年的合影

1896年《湖北汉阳钢铁厂全图》《湖北兵工厂各厂机器图》

1898年王瑶卿等“反串溪篁庄”剧照

1900-1909

辛亥年间《上下古今谈》(吴敬恒)小说第八回谈到摄影术。

20世纪初,上海照相业有“四大天王”之说,“耀华”(施德之创办,曾首开照相馆女摄影为客人拍照的先例)、“宝记”(欧阳石芝创办)、“保锠”(张桂生创办)和“致真”。

“五四”以前摄影内容的诗歌还有《照相发明弹词》(义水)、《洋泾杂诗》(王韬)、《镜写真》(黄遵宪)、《映相术》(孙宝瑄)等。

1901年上海出版的《普通学报》发表了《各色晒像法》和《照相显影配方法》。

1902年《外交报》、《新民丛报》、《新小说》、《大陆报》

1903年《游学译编》、《浙江潮》、《江苏》

1903年周学熙受袁世凯委派去日考察回国后,在天津成立了工艺学堂,传授照相等技术。

1903年勋龄作为御用摄影师进宫,专门为慈禧及宫眷拍摄照片。

1904年裕勋龄拍摄的化装相《卖花女》

1904年《东方杂志》(我国第一家采用彩色照片的刊物)、《二十世纪大舞台》、《女子世界》、《教育世界》

1904年广东黄国华创办的恒昌照相馆更名“鼎昌”,扩大规模,在天津跃居首位,后又更名为“鼎章”。

1904年北京《商务报》连载了《照相指南》、《照相须知》、《放相法》等文章。

1904年国内各杂志报道了美国圣路易赛会展出的“极大照片”。

1904年上海发行的《二十世纪大舞台》杂志,是专门提倡戏剧改良的刊物,每期卷首也都刊有戏剧照片。

1905-1908年潘达微(1880-1929)在广州与人合办石印《时事画报》,针砭清朝时弊,鼓吹民主革命。

1909年在香港复刊。

1905年谭鑫培、杨小楼的“定军山”剧照

1905年因试制成干片而名扬广东的李莲友,约在1922年“制成一种速度之片,其感光力竟驾乎依尔福‘大红牌’之上,闻不久将觅地设厂,大举制造”

1905年《仓厂验米图》是我国早期专题摄影报道的一种形式

1905年公布的《商部拟定商标注册试办》条例中第四十二类“照片”一项,明确提出了摄影图片的审查和版权问题。

1905年新闻照片《淮北饥荒》,表现了村头难民和发放粜米时的难民两个场景。

1906年公布的“练兵处订定丙午秋操随观规则”中,有关接待各报馆采访人员的条款规定:

“大操时各报馆有陈请派员观操者,准每一报馆派笔记者一人,照相者一人随观。

1906年济南成立工艺传习所,北京也成立了工艺局。

1906年北京《京话日报》刊登了“南昌教案”中被法国教士杀害的江召棠县令的遗体照片。

1907年广州出版的《国事报》发表了《粤路正式会摄影图》、《女界流血者秋瑾》等时事照片。

1907年周耀光编著的《实用映相学》,获1909年“教育用品展览会”银牌奖。

1907年《照相新编》(吴仰曾,1862-?

),是一本摄影技术书,参考了《摄影入门》和《简明摄影术》。

1907年《房山坨里高线铁路总公司》纪念册,为京西煤矿招股宣传摄制。

1907年《世界》画报由我国留法学生组织“世界社”在巴黎编印,是当时行销国内唯一的一种摄影画报。

姚蕙女士主编,吴稚晖、李石曾参与其事。

1907年上海创刊的《神洲日报》多次刊出李少穆拍的署名照片,有的报刊史学家认为李少穆是我国报纸上有姓名可考的第一个职业摄影记者。

1908年喻培伦(1886-1911)和黄复生、汪精卫等人(均通摄影)开设了一家照相馆,取名“守真”。

1908年《清西太后丧事录》由北京后门“瑞华”照相馆摄制的新闻性纪念册,表现的是慈禧出殡时紫禁城外一段的仪仗和纸人纸马等各种冥器。

《京汉铁路》由中国铁路总公司和承建京汉铁路的比利时公司联合摄制,是目前国内见到的尺寸最大、分量最重的纪事照相贴册。

1909年“东陵照相馆案”天津“福升”照相馆为了摄取慈禧太后灵柩移入东陵的现场实况,无意中卷入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成为清末一大冤案。

1909年《京张路工摄影》大型专题摄影集,具有强烈的纪实性和新闻性。

1910年李白贞在汉口开设“荣昌”照相馆,1911年加入湖北秘密革命团体“共进会”。

1910-1919

清末民初,各地出现了照相摊和风景画店,专门出售各种风景照片供人们观赏,摄制了象《西湖各景》、《浙江西湖风景》、《浙江西湖胜景》等风景摄影集。

1910年《京师自来水有限公司》开业纪念册

1910年在南京举办的“南洋劝业会”,陈列各类照片,通过评选,杭州“二我轩”照相馆的“西湖各景”照片册经审查“钦定”为金牌奖。

1911年德国高尔上(GOERZ)制作厂在《时报》上刊登商业广告

1911年《汉口华界被清军焚烧之惨象》和《汉口民军与清军交战时炮弹坠屋发火》两幅时事摄影作品

1911年《大革命写真画》10月起陆续出版,以及《红十字会战地写真》、《孙文先生东游纪念写真帖》

1912年《真相画报》

1912年民国成立之日,武汉“文华”照相馆把摄影师鲍俊轩拍摄的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三烈士就义照片,悬挂门前,供人们瞻仰。

1912年“民立社”成立于1月,印制了《大总统孙文肖像》。

1912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发行了一套带有时事性的“革命纪念明信片”

“民国成立后,中山先生派剑父组织”一支摄影报道队伍——“中华写真队”,创建人高仑。

1913年《真相画报》刊出的《宋教仁被刺后》

1913年上海成立的“精武体育摄学部”是国内出现的第一个民间摄影团体。

主任是叶向荣,教授为陈公哲和程子培,还有女摄影家陈士超。

1916年,精武体育会摄学部拍摄的成组武术照片,开始在商务印书馆编辑的《学生杂志》上专栏连载。

1913年《新编摄影术》(杜就田)1919年出版

1913-1914年闻一多等人演出的《革命军》、《打城隍》等新戏,也拍了剧照。

1914年《逊清隆裕太后葬仪照片》

1914年《学校成绩写真》,用96幅照片反映了国内各省废除旧学制,兴办新式学堂,改革中国教育的潮流。

1914年商务印书馆发行的《哈尔滨傅家甸防疫摄影》,报道辛亥年间,哈尔滨地区发生瘟疫,防疫队进行防疫治疗工作的现场实况。

1914年《欧洲战影》欧洲战纪社编辑,上海中华书局12月发刊。

1915年《上海——消遣之杂志》

1915年北京“同生”照相馆送往农商部国货展览会的摄影作品,获一等奖。

1915年《欧战写真画》第一集,12月初版。

江都张英编辑,商务印书馆发行。

1916年《诚报》7月创刊,是国内专门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大型摄影刊物。

1917年天津发生了水灾,鼎章照相馆及时拍摄了一套“水灾图”——《天津水灾纪念全图》,以及《津埠附近被水情况》。

民国以后,在北京的照相馆中,广东人温章文从济南迁来开设的“太芳”和谭景堂从上海迁来开设的“同生”。

1918年天津博物院成立时展出了“人种、风俗、古迹、风景类、苗人、台湾番人、北极极下人,美洲红人诸用具及各地之装饰风景,豕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