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货物退(免)税基本概念.ppt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51590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9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出口货物退(免)税基本概念.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出口货物退(免)税基本概念.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出口货物退(免)税基本概念.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出口货物退(免)税基本概念.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出口货物退(免)税基本概念.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出口货物退(免)税基本概念.ppt

《出口货物退(免)税基本概念.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出口货物退(免)税基本概念.ppt(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出口货物退(免)税基本概念.ppt

出口貨物退(免)稅基本概念國際貿易基礎知識一、國際貿易術語oFOB【FREEONBOARD】即裝運港船上交貨,是指賣方必須在合同規定的裝運期內在指定裝運港將貨物交至買方指定的船上,并負擔貨物越過船弦為止的一切費用和貨物滅失或損壞的風險。

FOB術語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離岸價格”oCIF【COST,INSURANCEANDFREIGHT】即成本加保險費、運費,是指賣方必須在合同規定的裝運期內在裝運港將貨物交至運往指定目的港的船上,負擔貨物越過船舷為止的一切費用和貨物滅失或損壞的風險,并負責辦理貨運保險,支付保險費,以及負責租船或訂艙,支付從裝運港到目的港的運費。

國際貿易基礎知識采用CIF需注意的問題:

(1)CIF合同屬於“裝運合同”,儘管我們通常稱之為“到岸價”,但這是指價格的構成,是成本+保險費+運費,而不是指賣方也負責貨物到岸前的風險。

賣方在按合同規定的裝運地將貨物交付裝運后,對貨物可能發生的任何風險不再承擔責任。

(2)CIF屬於象徵性交貨合同。

賣方只提交符合合同要求的單據,即等同于交付貨物,即使在賣方提交單據時,貨物已經滅失或損壞,買方仍必須憑單據付款,但他可憑提單向船方或憑保險單向保險公司要求賠償。

國際貿易基礎知識二、對外貿易形式1.一般貿易一般貿易是指我國境內有進出口經營權的企業單位進口或單邊出口的貨物。

2.來料加工貿易來料加工貿易是指由外商提供全部或部分原料、材料、輔料和包裝物料,必要時提供設備,由我方按對方的要求生產加工成成品交對方銷售。

3.進料加工貿易進料加工貿易是指我方用外匯購買進口的原料、材料、輔料、元器件、零部件、配套件和包裝物,加工成品或半成品后再外銷出口的交易形式。

國際貿易基礎知識三、報關和結關的概念1.報關報關是指貨物、行李和郵遞物品、運輸工具等在進出關境或國境時由所有人或其代理人向海關申報,交驗規定的單據、證件,請求海關辦理進出口的有關手續。

我國海關規定報關時應交納的單據、證件。

有:

進出口貨物報關單、進出口貨物許可證、商品檢驗證書、動植物檢疫證書、食品衛生檢驗證書以及提貨單、裝貨單、運單、發票、裝箱單等。

國際貿易基礎知識2.結關結關是指進口貨物、出口貨物和轉運貨物進入一國海關關境或國境必須向海關申報,辦理海關規定的各項手續,履行各項法規規定的義務;只有在履行各項義務,辦理海關申報、查驗、徵稅、放行等手續後,貨物才能放行,貨主或申報人才能提貨。

同樣,載運進出口貨物的各種運輸工具進出境或轉運,也均需向海關申報,辦理海關手續,得到海關的許可。

貨物在結關期間,不論是進口、出口或轉運,都是處在海關監管之下,不准自由流通。

結關即清關,習慣上又稱通關。

增值稅的基本概念o增值稅valueaddedtax(VAT)o從計稅原理上說,增值稅是對商品生產、流通、勞務服務中多個環節的新增價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徵收的一種流轉稅。

實行價外稅,也就是由消費者負擔,有增值才徵稅沒增值不徵稅,但在實際當中,商品新增價值或附加值在生產和流通過程中是很難準確計算的。

因此,我國也採用國際上的普遍採用的稅款抵扣的辦法,即根據銷售商品或勞務的銷售額,按規定的稅率計算出銷項稅額,然後扣除取得該商品或勞務時所支付的增值稅款,也就是進項稅額,其差額就是增值部分應交的稅額,這種計算方法體現了按增值因素計稅的原則。

o公式為:

應納稅額=銷項稅額-進項稅額o增值稅計算公式:

含稅銷售額/(1+稅率)=不含稅銷售額o不含稅銷售額稅率=應繳稅額增值稅的基本概念o上面說增值稅是實行的“價外稅”,什麼是價外稅?

價外稅也就是價外徵稅,是由消費者負擔.舉兩個案例進行解釋:

案例一:

oA公司向B公司購進甲貨物100件,金額為10000元,但A公司實際上要付給B公司的貨款並不是10000元,而是10000+10000*17%(假設增值稅率為17%)=11700元。

為什麼只購進的貨物價值才10000元,另外還要支付1700元呢?

因為這時,A公司作為消費者就要另外負擔1700元的增值稅,這就是增值稅的價外徵收。

這1700元增值稅對A公司來說就是“進項稅”。

B公司收了多收這1700元的增值稅款並不歸B公司所有,B公司要把1700元增值稅上交給國家。

所以B公司只是代收代繳而已,並不負擔這筆稅款。

案例二:

A公司把購進的100件貨物加工成乙產品80件,出售給C公司,取得增值稅的基本概念銷售額15000元,A公司要向C公司收取的乙產品貨款也不只是15000元,而是15000+15000*17%=17550元,因為C公司這時作為消費者也應該向A公司另外支付2550元的增值稅款,這就是A公司的“銷項稅”。

A公司收了這2550元增值稅額也並不歸A公司所有,A公司也要上交給國家的,所以,2550元的增值稅款也不是A公司負擔的,A公司也只是代收代繳而已o如果A公司是一般納稅人,進項稅就可以在銷項稅中抵扣。

o沿用上例,A公司購進貨物的支付的進項增值稅款是1700元,銷售乙產品收取的銷項增值稅是2550元。

由於A公司是一般納稅人,進項增值稅可以在銷項增值稅中抵扣,所以,A公司(在出售了乙產品獲得C公司的貨款後)上交給國家增值稅款就不是向C公司收取的2550元,而是:

2550-1700=850元(那1700元已在A公司購買甲貨物時加入貨款中,由C公司代收代繳過了),),所以這850元是C公司在向A公司購乙產品時付給A公司的,通過A公司交給國家。

C公司買了A公司的乙產品,再賣給D公司,c公司再賣給E司,這些過程都是要收取增值稅的,直到賣給最終的消費,也就把增值稅轉嫁到了最終消費者身上了,所以增值稅也是流轉稅。

【免抵退】基本概念o什麽是【免抵退】稅?

“免”稅,是指對生產企業自營出口或委託外貿企業代理出口的自產貨物,免征本企業生產銷售環節增值稅;“抵”稅,是指生產企業自營出口或委託外貿企業代理出口的自產貨物應予免征或退還所耗用外購貨物的進項稅額抵扣內銷貨物的應納稅款;“退”稅,是指生產企業自營出口或委託外貿企業代理出口自產貨物,在當月內因應抵扣的稅額而未抵扣完時,經主管退稅機關批准,對未抵扣完的稅額予以退稅【免抵退】基本概念o什麽是【免抵退】稅額?

“免抵退稅額”就是應退稅額或者免抵退制度下的可抵頂進項稅額o什麽是【免抵退】稅額抵減額?

免稅購進的原材料本身是不含進項稅額的,所以在計算免抵退稅額時就不應該退還這部分原本不存在的稅額,因此要通過計算予以剔除。

o什麽是【免抵退】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

實行免抵退管理辦法的退稅率是國家規定的,所以出口貨物徵稅率和退稅率之間存在一個差額,如徵稅率17%,退稅率13%,差額4%,這部分實際上是既不免稅也不得抵扣的,反過來說就是應納稅額的增加項目,這可以從後面應納稅額的公式看出來。

【免抵退】基本概念【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出口貨物徵稅率出口貨物退稅率)-免稅購進原材料價格(出口貨物徵稅率出口貨物退稅率)=(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免稅購進原材料價格)(出口貨物徵稅率出口貨物退稅率)。

這樣一來,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稅額就表現得比較明晰起來,也就是從認定的出口銷售額中,剔除掉免稅購進的原材料價款後的剩餘部分對應的征退稅差額。

這樣計算的原因包括三個,第一,免稅購進材料本身不包含進項稅,所以不應該計算免征和抵扣稅額,因此要予以剔除;第二因為出口貨物實際消耗的材料物資對應的進項稅額無法準確確定,因此計算免抵退稅額時採用人為設定其進項稅額是按照銷售額的一定比例計算,這個比例就是定公式中的退稅率;第三,基於第二條同樣的理由,因為無法直接計算應退稅額,所以變通的辦法,先來計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稅額,並以此作為間接計算免抵退的一個中間資料。

將部分進項稅額剔除。

剔除這部分後的就是當期全部進項稅額中可以免征和抵扣的金額,實際上就是稅法允許從當期內銷部分銷項稅額中抵扣的進項稅額。

企業取得進項發票的差異分析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進項)直接出口(可退稅)轉廠出口(不可抵扣也不可退稅)內銷開發票(可抵扣)“進料加工”【免抵退】稅額、【免抵退】稅額抵減額及【免抵】稅額的計算1.【免抵退】稅額本月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出口貨物退稅率免抵退稅額抵減額2.【免抵退】稅額抵減額免稅購進原材料價格出口貨物退稅率免稅購進原材料價格包括從國內購進的免稅原材料和進料加工免稅進口料件,其中進料加工免稅進口料件的價格爲組成計稅價格,計算公式爲:

進料加工免稅進口料件的組成計稅價格貨物到岸價格海關實徵關稅海關實徵消費稅3.【免抵】稅額免抵退稅額應退稅額“進料加工”當期應納稅額、當期免抵退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當期免抵退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抵減額的計算1.當期應納稅額當期內銷貨物的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當期【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上期未抵扣完的進項稅額2.當期【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當期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出口貨物徵稅率出口貨物退稅率)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抵減額3.【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抵減額購進的免稅原材料價格(出口貨物徵稅率-出口貨物退稅率)“進料加工”當期應退稅額、當期應【免抵】稅額、結轉下期繼續抵扣的稅額的計算1.當本月的銷項稅額本月的應抵扣稅額時,應納稅額0,即本月無未抵扣完的進項稅額。

當期應退稅額0當期應免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當期應退稅額(爲0)當期免抵退稅額並無結轉下期繼續抵扣的進項稅額(即爲0)。

)。

2.當本月的銷項稅額本月的應抵扣稅額時,本月進項稅額未抵扣完,即當期期末有留抵稅額:

如果當期期末留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則:

當期應退稅額當期期末留抵稅額當期應免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當期應退稅額結轉下期抵扣的進項稅額0;如果當期期末留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則:

當期應退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當期應免抵稅額=0可結轉下期繼續抵扣進項稅額當期期末留抵稅額當期應退稅額“進料加工”【免抵退】稅案例簡析案例一:

某生產企業,自產貨物既有內銷也有外銷。

2002年1月共售5噸,其中4噸出口,出口離岸價為100,000美元,貨款未收到。

美元計帳匯率為8.00。

內銷1噸,額200,000元,銷項稅金34,000元。

當月購進國產原輔材500,000元,進項稅額合計85,000元,款已付。

海關核銷免稅進口料件100,000元。

增值稅率17,出口退稅率13,無上期留抵稅額。

帳務處理如下:

1.購國產原輔料分錄借:

原材料等科目500,000元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85,000元貸:

銀行存款585,000元2.產品外銷時,(,(享受生產銷售環節免徵增值稅優惠,不計提稅金)免稅出口銷售額100,0008.00800,000元借:

應收外匯款800,000元貸:

產品銷售收入進料加工貿易出口800,000元“進料加工”【免抵退】稅案例簡析3.內銷產品借:

銀行存款234,000元貸:

產品銷售收入內銷200,000元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34,000元4.免稅進口料件借:

原材料等科目100,000元貸:

銀行存款100,000元5.月末計算當月出口貨物不得免徵和抵扣的稅額

(1)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抵減額免稅購進原材價格(出口貨物徵稅率出口貨物退稅率)100,000(1713)4,000元

(2)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的稅額當期出口貨物離岸價人民幣外匯實價(出口貨物徵稅率出口貨物退稅率)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抵減額800,000(1713)4,00028,000元借:

產品銷售成本進料加工貿易出口28,000元貸: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28,000元“進料加工”【免抵退】稅案例簡析6.計算應納稅額或當期未留抵稅額應納稅額34,000(85,00028,000)-23,000由於當期應納稅額小於,說明期期末留抵稅額為23,000元7.計算應退稅或應免抵稅額

(1)免抵退稅額抵減額免稅購進原材價格出口貨物退稅率100,00013=13,000元

(2)免抵退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匯率出口貨物退稅率免抵退稅額抵減額800,00013-13,00091,000元當期期末留抵稅額為23,000當期免抵退稅額91,000元時,當期應退稅額當期期末留抵稅額23,000當期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