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三上神奇的水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9161752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科学三上神奇的水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苏教版科学三上神奇的水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苏教版科学三上神奇的水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苏教版科学三上神奇的水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苏教版科学三上神奇的水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科学三上神奇的水教学设计.docx

《苏教版科学三上神奇的水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科学三上神奇的水教学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科学三上神奇的水教学设计.docx

苏教版科学三上神奇的水教学设计

 

小学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神奇的水》的教学设计

 

2009年9月20日

 

3.神奇的水

教学目的:

1.知道水能够产生毛细现象,会产生表面张力,了解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能够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描述水的神奇之处。

3.会做水的毛细现象、表面张力的试验。

4、能够细心观察、尊重事实,尊重别人的意见。

教学重点:

认识水的毛细现象

教学难点:

认识表面张力

教学用具:

纸巾、红墨水、水杯、布条、卫生纸、塑料绳、橡皮筋、毛笔、宣纸、硬币、滴管、曲别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出一个谜语:

有一种物体,它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是透明的液体,猜猜它是什么?

对了是水。

(板书:

水)如果老师在水的前面加上一个词,就成了“神奇的水”,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新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生1:

为什么叫神奇的水?

它神奇吗?

生2:

水有哪些神奇之处?

生3:

水还有哪些我们不知道的秘密?

…….

师: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看看水有哪些神奇的现象?

二、新授:

(一)认识毛细现象

1、师:

老师手中有一条纸巾,我们就先用它来发现水的特点。

如果我把纸巾的下端放入水中,纸巾会有什么变化?

(生:

会湿、会吸水)

2、师:

是吗?

我得亲自来试一试,可前面我们已经发现水是没有颜色的,就算纸湿了,我们也看不清楚呀!

怎么办呢?

生:

可以把水变成有颜色的。

3.师:

真是个好办法,老师就换一杯有颜色的水,我把纸巾的下端放入水中,下面请大家仔细观察,并思考你所看到的现象。

4.师:

谁来说说你看到了哪些现象?

生1:

纸巾湿了。

生2:

纸巾变红了。

生3:

纸巾一接触到水,水就被吸上来了。

生4:

纸巾挨到水后变红了。

生5:

水慢慢把纸巾弄湿了。

生6:

水像蚂蚁一样,纸巾下端一挨到水,它就慢慢爬上来了。

生7:

真好玩,我看到了会爬的水。

生8:

水沿着纸往上爬。

(板书:

纸巾湿了会“爬”的水)

5、那么,水是不是能沿所有的物体向上爬呢?

有的同学说是,有的同学说不是,那到底会不会呢?

我们用实验来验证一下。

在实验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桌子上准备好的材料,谁来说一说你的桌子上有什么?

(报纸、卫生纸、布条、塑料绳、橡皮筋、木制的方便筷、玉米秆、滴管、硬币、玻璃片、曲别针、实验架、水杯)

6、请你们来猜一猜水能沿着哪些物体往上爬?

(学生猜测)那么大家猜的对不对呢?

下面大家从这些材料中任选几样,分别把它们的下端放入水中,看看你猜的与做的是否一样。

小组长要做好分工,记录员要做好记录,其他组员要互相协助。

7、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8、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水能沿着报纸、卫生纸、布条、玉米杆、筷子往上爬)

9、师:

听了刚才的汇报,你发现了什么?

生1:

水能沿着报纸、卫生纸、布条、玉米秆、筷子往上爬

生2:

报纸、卫生纸是属于纸类,水沿着纸类往上爬。

生3:

布条是布类,水能沿着布类往上爬。

生3:

水为什么能沿着纸类、布类往上爬?

10:

师:

问题提的好,水为什么能沿着纸类、布类往上爬呢?

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呢?

生1:

能吸水。

生2:

因为纸、布中间有缝。

生3:

因为纸、布吸水性强。

生4:

不光滑的物体,像玻璃表面就太光滑了,水爬不上去。

11、师:

是吗?

让我来试试。

(教师演示两片玻璃片水爬上去了)为什么一片玻璃水爬不上去,而两片合在一起水就能爬上去呢?

12、师:

谁能再来说说,水能沿什么样的物体向上爬?

生1:

有细缝的物体。

生2:

有小孔的物体。

生3:

有细缝和小孔的物体。

生4:

凡是有细缝和小孔的物体水都能爬上去。

13、对了,水能沿着有小孔、细缝的物体往上爬,这种现象科学上叫做水的毛细现象。

那么我们知道水的毛细现象是指水(往上爬),还有一种,也是水的毛细现象,请大家看老师演示(毛笔在宣纸上画点)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

水向旁边爬、水向四周爬、水向四周扩散

14、其实这水向四周扩散也是水的毛细现象。

谁来总结一下,什么是水的毛细现象?

生1:

水沿着有小孔,有缝隙的物体向上爬,叫水的毛细现象。

生2:

水能向四周扩散也叫水的毛细现象。

生3:

水能沿着有小孔,有缝隙的物体向上爬,水能向四周扩散,都叫水的毛细现象。

15、对了,水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或四周扩散的现象,都是水的毛细现象。

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毛细现象,像美术课用宣纸画画等。

你还能举出其它例子吗?

生:

毛巾放入水中慢慢变湿了。

用抹布擦掉桌子上的菜汤。

墨水滴在作业本上用粉笔吸干。

夏天穿棉线的衣服能吸汗。

潮湿的墙根。

16、师:

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看来这水可真神奇!

(展示变色花)下面我们接着来寻找水的其它奥秘之处!

(让学生收拾好用过的材料)

(二)、水的表面张力

1、师:

看!

现在我手中拿着什么?

(杯子、硬币)

通常我们会用杯子做什么?

(装水、装饮料)

2、如果要往杯子里装水,你们认为怎样才算把杯子装满呢?

(水要装到根杯口一平才行、平了杯口在少装点。

3、老师演示把杯子装满水。

大家都知道杯子能装水,那么硬币能装水吗?

为什么?

生:

能,能装1滴。

不能,杯子是凹进去的,才能装水,而硬币是平的,根本不能装水。

4、请大家看老师演示,这是滴管,使用时首先挤压滴管,放入水中在松手,拿出时滴管内就有水了,然后,我往硬币上滴水,一滴、两滴,现在硬币能不能装水了?

接下来,请你猜一猜这个一元硬币上可以装多少滴水,而水不会流出来。

5、大家的猜测各不相同,怎么办呢?

下面我们就用实验来验证一下。

实验前,老师强调一下要求:

(1)小组长要分好工,有滴的,有数的,有记的,让每一个同学都有参与的机会。

(2)在使用滴管时应注意,滴管要离硬币近一些,但不要触到水面,要慢慢的,一滴一滴地滴,要滴在硬币的中间。

如果你滴了10滴水流出来了,那么硬币可以装多少滴水呀?

(3)边滴边注意观察水在硬币上的现象,看看谁有新发现。

6、小组演示,教师巡视。

7、学生汇报数据

(1)听了这些数据,你有什么感想?

这些数据又说明了什么?

(猜的与实际操作有很多差距、硬币不但能装水,而且能装很多滴水)

(2)你们在实验时,还有哪些发现?

生1:

我发现硬币上的水是鼓鼓的,还会动,在硬币上转来转去的;

生2:

我发现硬币装满水是,水在硬币上摇摇晃晃的,好像总是不会掉出来,继续装时,水还会往硬币外面凸出来一点;

生3:

我把水滴在硬币上时,硬币上的数字变大了,水可能有放大功能。

8、师:

你们的发现可真多!

描述得也比较恰当,能放大字说明硬币上的水像一个小放大镜,那么硬币上的水面什么样的?

生:

应是往外鼓的、与放大镜一样是凸出来的、应是稍微弯曲的。

(三)放曲别针

1、师:

大家说得真对,现在你们还想不想再来玩一个挑战性的游戏?

大家看这个装满水的杯子,我往里面放一个东西,水会溢出来吗?

为什么?

生1:

会,因为杯子已经满了。

生2:

因为水已经占了杯子所有的地方,再放一个物体的话,就会把水挤出来的。

2、看,老师手中有个曲别针,我把它放进去试一试,水溢出来了吗?

猜猜放多少枚曲别针水才会溢出来?

3、大家想不想自己试一试?

在大家自己做实验前,为了公平,老师还得先检查一下每个小组的杯子是否装满水。

在试验时,小组长同样要做好分工,同时还要注意放曲别针时要轻轻地一个一个从杯子的边缘往里放,边放边观察水面的样子,并练习将水面的样子画出来。

4、学生汇报实验的结果。

5、师问:

现在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1:

我把所有的曲别针都放入了水中,水晃来晃去的,鼓鼓的,但并没有溢出来。

生2:

我们放了84枚曲别针和2个硬币,刚放时,水面成波浪形,然后慢慢停止不动,水面又变得鼓鼓的。

生3:

水面刚开始是平的,边放边往外鼓一些,鼓的很大,水也没有溢出来,水真的很神奇。

生4:

放了那么多的曲别针水都没有溢出来,水跑到哪里去了?

6、师:

这个问题提得好,是呀,放了那么多的曲别针,水也没有溢出来,那么水跑到哪里去了?

大家思考一下。

生1:

我们觉得杯子刚开始好像满了,其实还能装。

生2:

我觉得水是跑到杯子口的上面了,因为水面已经鼓鼓的了。

生3:

我也觉得水是跑到杯子口的上面了。

7、师:

水都跑到杯口上面了,水面已经鼓鼓的了,为什么水还没有溢出来呢?

其实水是由很多、很多看不见的水微粒组成的,就像我们班级有很多小学生一样,为了让大家更明白,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游戏中的每一位同学就像每一个水微粒,请大家仔细观察,然后最来讨论。

游戏体验:

几位同学排成一个弧形队形,尽量保持身体不动,教师推动其中一位同学,学生就离开了队伍,反复推动几位学生;然后让队中的学生按原队形互相手挽手站好,教师再重复前面的动作,这时学生不容易脱离队形。

8、游戏中你们有什么感觉?

生1:

我们手挽手的时候,不易被推出去,两边的同学拉着我,我们之间有力的作用。

生2:

我们被推出去的时候,被两边的同学拉住了,两只手有拉力的感觉。

生3:

我知道了水是有力量的。

9、那么大家有什么启发吗?

生1:

我知道了,水微粒是会互相团结的。

生2、水是慢慢滴的,硬币上的水微粒手牵着手,在液面上,拉的很紧,就像吹大了的气球。

生3:

通过刚才的游戏,我知道每一个水微粒就相当于每一个小朋友,手拉着手绷得很紧,水就不容易流出来。

生4:

原来水微粒之间也是有力量的,他们互相拉着,使每个水微粒都不容易跑出去。

10、师:

大家说得很有道理,其实水满而不溢,是因为水得表面有一种互相拉着得力,使其表面尽量缩小,这种力叫做水得表面张力。

像水的表面张力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很常见的,像水滴。

那么,生活你还见到过哪些水的表面张力现象呢?

生:

下雨时,滴在雨衣、雨伞上的水珠

水滴在地上或桌子上也可能是这样的。

毛毛雨落在头发上是圆的。

我们使用的胶水滴在纸上时是圆的。

花瓣上的水珠、草叶上的露珠。

11、师:

大家说得都很正确,这些现象都属于水得表面张力现象,以前大家知道水有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现象吗?

现在知道了高兴吗?

其实水还有很多神奇的现象,由于时间有限,水的其它神奇现象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下面请大家把书翻到31页和32页,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得知识,看看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水黾:

在水面滑行,是因为水的表面张力的支撑,才使水黾不沉入水底)

三、总结:

师:

谁来今天这节课说说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3、神奇的水

纸巾湿了——会爬的水——小孔、细缝——毛细现象

四周扩散

硬币装水——会团结的水——拉力——表面张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