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句式.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9160976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8.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句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文言句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文言句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文言句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文言句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言句式.docx

《文言句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句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言句式.docx

文言句式

文言句式

文言文句式总分两大类:

固定句式、特殊句式。

其特殊句式又可分为:

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判断句四大类,而倒装句又分为:

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谓语前置句)四类。

文言文句式是每年高考语文必考考点之一,也是高中语文学习非常重要的一个版块。

【特殊句式】

一、倒装句:

(一)、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

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例如:

①甚矣,汝之不惠!

(汝之不惠甚矣!

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公子能急人之困在安)

③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百姓之谓我爱宜乎)

④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

(乌纱之横,皂隶之俗甚矣!

⑤渺渺兮予怀(予怀渺渺兮)

(二)、定语后置

1、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之”字,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之+定语+者”的格式。

例如:

①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

(精技击之少年)

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千里马)

③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铿然有声之石)

2、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之”字,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表示定语后置。

例如: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

②凌万顷之茫然(凌茫然之万顷)

③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居高之庙堂,处远之江湖)

3、定语放在中心词后,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

例如: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②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

[他(陈胜)一些曾经一道给人作雇工耕田的老朋友听到了这个消息]

③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太子及知其事之宾客)

④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求可使报秦之人)

⑤村中少年好事者(好事之少年)

4、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而”字,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而+定语+者”的格式。

例如:

①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这四种人(鳏、寡、孤、独),是社会上无依无靠的穷苦人]

②缙绅而能不易其者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

(能不易其志之缙绅)

5、数量词定语后置,组成“中心词+数量词”的格式。

①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②尝贻余核舟一

(三)、介词结构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位于之后便是补语。

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

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例如: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两个“于蓝”在翻译时,都要放在动词前做状语。

②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请奉命于孙将军求救)

③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于长勺战)

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

例如:

①具告以事。

(以事具告)

②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裹以帷幕(以帷幕裹)

③形似酒樽,饰以篆文山龟兽之形(以篆文山龟兽之形饰)

④覆之以掌(以掌覆之)

(四)、宾语前置

包含动词宾语前置,介词宾语前置

Ⅰ、动词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于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

(所谓否定句,是指表示否定的句子,即凡句中带有否定副词“不、弗、未、非、否、毋”或表示否定的动词“无”或代词“莫”的句子叫否定句)例如:

①古之人不余欺(古之人不欺余)

②残贼公行,莫之或止(莫或止之)

③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未有之也)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古汉语中,使用频率大的疑问代词是“何”字,其它还有“谁、孰、安(什么、什么地方)、胡(什么)、奚(什么、哪里)、曷(什么)”等。

例如:

①(刘)预州今欲何往(今欲往何)

②王曰:

“谁可使者?

”(可使者谁)

③权知其意,执素手曰:

“卿欲何言?

”(卿欲言何)

(3)、用“之”或“是”或“之为”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此种情况古汉语并不多见)例如:

①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有何功)

②唯利是图(图利)

③唯命是听(从命)

④唯你是问(问你)

⑤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Ⅱ、介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常见的介词有“于、以、为、与、从、自、向”等,他们往往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短语结合,组成介词结构,这些在介词后的名词或名词短语叫做介词宾语,介词宾语一般放在介词后。

文言文中有以下几种情况介词宾语放在介词前。

1、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介词前。

例如:

①王问:

“何以知之?

”(以何知之)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吾与谁归)

2、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是为了强调它,也放在介词的前面,这种情况最常见是介词“以”的宾语前置。

例如:

①余是以记之(余以是记之)

②一言以蔽之(以一言蔽之)

③夜以继日

3、介词宾语是方位词,也放在介词前。

例如:

①项王东向坐,亚父南向坐(向东;向南)

练习题:

写出下列各句是何句式

1、请奉命求教于孙将军。

()

2、求人可使报秦者。

()

3、亮见权于柴桑。

()

4、古之人不余欺也。

()

5、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6、称心如意,几家能够?

()

7、足下何以待之?

()

8、君不之信()

9、皆可限以时月()

10、亦雁荡具体而微者()

11、大王来何操?

()

参考答案

1、介词结构后置句2、定语后置句3、介词结构后置句4、宾语前置句5、定语后置

6、主谓倒装7、宾语前置8、宾语前置9、介词结构后置句10、定语后置11、宾语前置

①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②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③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④何由知吾可也?

⑤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

⑥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

⑦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⑧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

二、被动句:

1、用介词“于”引进动作行为的施动者,表示被动的句意。

例1: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赤壁赋》

例2:

“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

”《廉颇蔺相如列传》

如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为”(wéi)表示被动。

  用“为”字的被动句有两种形式。

  一是在动词性谓语前加“为”,组成“为+动词”的形式。

“为”字可以直接用在动词前,也可以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即在后面带上宾语——名词或代词,用在动词前面。

比如,

  例3:

“吾属今为之虏矣!

”《鸿门宴》

  例4: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史记·刺客列传》

  二是用“为”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后,再在动词前面加“所”字,组成“为……所……”的形式。

这种被动的句式,在文言文中最多见。

比如,

  例5: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六国论》

  例6:

“若属皆且为所虏。

”《史记·项羽本记》

3、用“见”表示被动。

  一是“见”字用在动词前面,也就是“见+动词”的格式时,才可能是被动句。

而且“见”一定是紧靠动词,“见”和动词之间没有其他词语。

例7:

“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

例8: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二是“见”可以和“于”字连用,引进动作行为的施动者,组成“见+动词(谓语)+于”的格式,“见”和“于”都紧靠动词。

比如,

  例9: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10: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秋水》

★注意:

“见”字用在动词前表示对他人动作行为的承受的时候(类似宾语前置),译为“我”或“自己”,不表示被动。

这是要和表被动的“见”区别开的。

比如,

  例11: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陈情表》

  例句不是被动句。

“见”可理解为“背”的动作行为的承受者而前置,相当于“我”。

全句是“……慈父背弃了我。

这样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使用的。

比如“见谅”——“谅解我”。

4、用“被”表示被动。

  文言文中也有直接用“被”字表示被动的,但不多见。

其形式和现代汉语相似,可以引进动作行为的施动者,也可以不引进,以不引进居多。

比如,

  例12: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例13: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史记·屈原列传》

5、不用标志性词语的被动句。

  这种被动句,虽然没用任何的表示被动关系的词语,但是依据被动句的基本原理,完全可以从上下文表达的意思上理解。

大致有两类情况。

  例14:

“戍卒叫,函谷举。

”《阿房宫赋》

例15:

洎牧以谗诛。

三、判断句

判断句是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子。

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

现代汉语的判断句,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是”表判断,古汉语常常不用“是”来表判断。

主要结构形式有下列几种:

1、……者,……也。

  这是古汉语里最典型的判断句式,它相当于现代汉语“……是……”。

如: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苏轼《石钟山记》)

  ③.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司马迁《鸿门宴》)

  ④.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韩愈《师说》)

  ⑤.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也。

  主语后面不用“者”,只在谓语后面用“也”来表示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是……”。

如:

  ①.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欧阳修《伶官传记》)

  ②、此世所以不传也。

(苏轼《石钟山记》)

  ③.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苏洵《六国论》)

  ④.和氏璧,天下所供传宝也。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荀子•劝学》)

3、……者,……。

  在主语后面用语气词“者”表示停顿,在谓语不用“也”,也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是”。

不过,这种句式比少。

如:

  ①.粟者,民之所种。

(晁错《论贵粟疏》)

  ②.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者也。

  在谓语后面“者也”连用,也相当于“……是……”。

如:

  ①.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司马迁《鸿门宴》)

  ②.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晏子,齐之习辞者也。

(《晏子•晏子使楚》)

  这种句式,有时前面也用“者”。

如:

  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韩愈《师说》)

5、……,……。

  主语和谓语后面都不用语气词,但仍然可译为“……是……”。

如:

  ①.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贾谊《过秦论》)

  ②.秦,虎狼之国。

(司马迁《屈原列传》)

  ③.此亡秦之续耳。

(司马迁《鸿门宴》)

6、用“为”表判断。

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是”。

  ①.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魏学洢《核舟记》)

  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司马迁《鸿门宴》)

7、用副词“乃、则、皆、诚、非”等表判断。

如:

  ①.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司马迁《陈涉世家》)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③.予购三百盆,皆病梅。

(龚自珍《病梅馆记》)

  ④.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诸葛亮《出师表》)

  ⑤.六国破灭,非兵不得。

(苏洵《六国论》)

  以上是判断句的几种常见的形式,而现代汉语中的“是”在文言文中,往往不作判断词用,而是指示代词。

但也有少数“是”作判断词用。

如:

  

(1).作代词用,相当于现代汉语“这”。

  ①是说也,人常疑之。

(苏轼《石钟山记》)

  ——这种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

  ②是吾剑之所从坠。

(《吕氏春秋•察今》)

  ——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2).在汉、魏以后,“是”作判断动词的逐渐增多。

  ①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

(关汉卿《窦娥冤》)

  ——不是我窦娥发下这无头脑的心愿,确实是冤情不浅呀。

  ②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王勃《滕王阁序》)

  ——一像到处随水飘流的浮萍一样,在座的都是不相识的异乡人。

四、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

文言文中的省略句通常有:

1、省略主语。

(1)承前省。

如:

①、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

②、(村人)见渔人,乃大惊,(村人)问(渔人)所从来。

(渔人)具答之。

(村人)便要还家,(村人)设酒杀鸡作食”。

(2)承后省(也作蒙后省)。

如:

沛公谓张良曰:

“(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自述省。

如:

“(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对话省。

如:

“(孟子)曰: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王)曰:

‘不若与人。

’”

2、省略谓语。

如:

①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改之。

3、省略宾语。

如:

①可烧而走(之)也。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和良,具告(之)以事。

4、省略介词宾语。

如:

①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

②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

5、省略介词“于”。

如:

①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焉。

②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小练习:

补充下面句子中省略的成分。

①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②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

③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④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⑤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⑥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⑦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⑧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帷幕。

⑨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常见文言文固定句式】

一、表示疑问的习惯说法:

1、如……何;若……何;奈……何

这是三个意义相同的表示疑问的习惯说法,中间可以插入名词、代词和短语,可以译为“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怎样对付(处置、安顿)。

例: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其如土石何?

②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③“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鸿门宴》)

“如何(何如)”、“奈何”、“若何(何若)”连用,表询问或商量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样(的)”、“为什么”、“怎么”等。

例:

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

(《廉颇蔺相如列传》)。

在这种习惯说法中,如果插入“之”,就构成“如之何”、“若之何”、“奈之何”,可译为“为什么”或“怎么办”“怎么对付(处置,安顿)……”,有询问怎么处理的意思。

例:

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社稷之卫也,若之何杀之?

2、“庸……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里(怎么)……呢?

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韩愈《师说》)

3、“独……耶”、“独……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吗”。

例:

①独不怜公子之姊耶?

(《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廉颇蔺相如列传》)

4、“何也(何……也)“、“何哉(何……哉)“连用,表询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为什么呢“、“什么……呢?

“、“怎么……呢?

例:

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苏轼《石钟山记》)

5、“何(奚)以……为”(“何以”是“以何”的倒装,意思是用什么、拿什么、凭什么)、“何(奚、曷)……”译为“用……做什么呢?

”、“要……干什么呢?

”、“为什么要……呢?

”例: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论语?

季氏》)

6、“何……之有”是“有何……”的倒装,“何“一般作定语。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有什么……呢?

例:

宋何罪之有?

(《墨子?

公输》)

7、“安……乎”、“安……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呢”、“哪里……呢”。

例: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

陈涉世家》)

二、表示比较的习惯说法:

“……何如……”;“……何若……”“……孰与(孰若)……”意即“……与……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和(同、跟)……相比,谁(哪个、哪样)……”、“……比……怎么样?

”孰若,译为“哪里比得上”。

例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②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

三、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

1、“不亦……乎?

”语气比较委婉,可译为“不也是……吗?

”或“难道不……吗?

例①: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②而王不先越而乃务齐,不亦谬乎?

2、“不为……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算是……吗?

例: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列子•汤问》)

3、“何(奚)以……为?

”“何(焉)……为?

”可译为“要……干什么呢?

”或“哪里用得着……呢?

例: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何……哉(也)”的意思是“为什么呢?

”、“什么……呢”、“怎么能……呢”。

例:

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苏轼《石钟山记》)

4、“岂……乎(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吗?

”、“怎么……呢?

例: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鸿门宴》)

5、“非……欤”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吗”。

例:

子非三闾大夫欤?

(《屈原列传》)

6、“宁……耶”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里(怎么)……呢”。

例:

宁知此为归骨所耶?

(《祭妹文》)

7、“独……耶”、“独……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吗”。

例: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廉颇蔺相如列传》)

8、“何所”,表疑问的固定结构。

是“所……者为何”的移位和压缩。

可译为“……的(人、事、物)是什么”。

例: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木兰诗》)

9、“何……之有”是“有何……”的倒装,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有什么……呢?

例①宋何罪之有?

(《墨子•公输》)

②夫晋,何厌之有?

“何有”单用,可根据上下文译为“有什么困难”“有什么舍不得”“有什么关系”。

例: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0、其……乎(邪),译为“难道……吗?

例: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韩愈《师说》)

11、“安……乎”、“安……哉”连用,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呢”、“哪里……呢”。

12、得无……乎,反问的语气比较委婉,且略带测度性。

句末“乎”可用“与(欤)”、“邪”、“耶”等疑问语气词替换。

可译为“该不会……吧”、“莫非是……吧”、“能不……吗”。

例:

日食饮得无衰乎?

(《触龙说赵太后》)译文:

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

同样的结构还有“得非……与”“岂非……与”,相当于“难道不是……吗”?

例:

得非诸侯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与?

(柳宗元《封建论》)

13、“能无……乎“,译为“怎么不……呢”。

例: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屈原列传》)

14、“(而)况……乎“,译为“何况……呢”或“又何况……呢”。

例: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石钟山记》)

15、“无乃……与”,相当于“难道不是……吗”。

例:

无乃尔是过与?

(《论语》)

16、安能、何能、何得,这三种固定结构一般译为“怎么能”。

例:

①安能摧屑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

②其妻日: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四、表示感叹的习惯说法

1、“一何”可译为“何等”、“多么”。

2、何其……译为“多么”,有时也译为“怎么那么……”或“为什么这么……”。

例如:

①观庆父及叔牙、闵公之际,何其乱也?

②赐,汝来何其晚也?

3、何……之……,可译为“怎么……这么……”或“怎么这么……”,也可译为“怎么那么……”或“为什么这么……”。

例如:

足下不欲破袁氏也,何言之不实也?

4、“直……耳”可译为“只不过……罢了”。

五、表示强调的习惯说法

1、“唯(惟)……为……”,可译为“只”“只有”“惟独”。

例:

天生万物,唯人为贵。

2、“唯(惟)……所……”,可译为“任凭……”“随便……”。

例:

臣有三剑,唯王所用。

3、“非惟……抑亦”相当于现代汉语“不只……而且”,表递进语气。

例:

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陈寿《隆中对》)

六、表示假设的习惯说法

1、有……于此(斯)……

翻译时只需在有关句子前加一“假设”“假如”之类的词语即可。

例如:

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

《庄子•杂篇•让王第二十八》

2、“若其”相当于“假如”。

例如:

今者违命,胜不足多;若其不胜,为罪已甚。

(《晋书•周浚传》)

七、表选择语气:

1、“与其……孰若(无宁)……”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与其……哪里比得上(不如)……”。

例:

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童区寄传》)

2、“不……则“不……即”相当于现代汉语“不是(这样),就是(那样)

例:

①战者,必然之势也,不先于我,则先于彼,不出于西,则出于北。

(苏轼《教战守策》)②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

(孙樵《书何易于》)

3、……,抑……,译为“是……,还是……”或“……,或者……”。

例: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伶官传序》)——或者考察其成败的事迹,不都是由于人事所决定的吗?

4、“非……则……”,“非……而……”,相当于“不是……就是……”,“不是……却”。

例:

①非死则徙尔。

(柳宗元《捕蛇者说》)②非字而画。

(《促织》)

八、表示推测、揣度、商榷的习惯说法

1、“得无……乎”“无乃……乎”意思是“该不会、莫不是、莫非、恐怕、岂不是、只怕是……吧”。

如:

无乃尔是过与?

2.庸……乎,译为“哪……呢?

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师说》)——我以道理为师,哪管他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3.……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译为“说的就是……啊!

”“大概说的就是……吧”。

例:

①闻道百,以为莫已若也,我之谓也。

②谚所谓“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民谚中说的“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大概就是说的虞国与虢国的关系吧。

4.“不亦……乎”可译为“不是……吗”。

如: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九、表示指代的习惯说法

1、有所、无所、何所(安所、奚所)

可译为“有什么(没有什么)……的(人、物、事)”“是什么”。

例如:

①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②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

(《指南录后亭》)

2、有以、无以,可译为“有什么(可以)用来……”“没有什么(可以)用来……”。

例如:

①项王未有以应。

②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无从”可译为“没有办法”或“不能”。

(有所以、无所以)

3、无以……为,可译为“没有必要用(要)……”。

例如:

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

十、表示认定的习惯说法

1.是故,是以,表示结果的固定结构,同义结构还有“以此”、“是用”、“用是”、“用此”、“以故”。

译为“因此,所以”。

例:

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有,师之所存也。

(《师说》)

2.所以,有两个意义,译为“用来……的方法”或“……原因”、例: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3、“然则”,连词性固定结构。

“然”承接上文,“则”表示推断。

可译为“既然这样,那么”。

例:

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范仲淹《岳阳楼记》)

4、“且……且……”,相当于“一面……一面……”或者“又……又……”。

例:

见信死,且喜且怜之。

(《史记•淮阴侯列传》)

5、“而已”“焉耳”,语气词,相当于“罢了”。

例:

其窃符也,非为魏也,非为六国也,为赵国焉耳。

(唐顺之《信陵君救赵论》)

6、“以……为“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交规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