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电大城市管理学平时作业.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9160835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54.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电大城市管理学平时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江苏电大城市管理学平时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江苏电大城市管理学平时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江苏电大城市管理学平时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江苏电大城市管理学平时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电大城市管理学平时作业.docx

《江苏电大城市管理学平时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电大城市管理学平时作业.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电大城市管理学平时作业.docx

江苏电大城市管理学平时作业

平时作业一

一、选择题

1、具体分析,现代城市的涵义主要从ACD区别于农村地区。

A、人口数量B、人口构成C、产业构成D、行政管辖

2、城市出现在D。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

3、A是最早面临城市病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探索市政管理理论的国家,同时,也是首创多种城市市政体制的国家。

A、人美国B、英国C、法国D、德国

4、总体来看,古代城市的经济功能较弱,主要以AC功能为主。

A、军事B、社会C、政治D、文化

5、市政的特征是ABCDE。

A、政治性B、历史性C、动态性D、系统性E、综合性

二、填空题

1、城市是社会大分工的产物

2、城既与郭隔离自守,又为一体对外防御,而且城中的统治阶级又对郭行使着统治职能,体现了强烈的政治、军事功能,这就是城的本质功能

3、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城市人口逐渐增加,大城市逐渐增多,迅速膨胀的城市人口甚至使城市无法满足城市人口功能的需要,出现了所谓的城市病问题。

4、从经济学角度理解的市政的目的是实现城市总体效益最大化。

5、市政就是城市政府根据国家法律和通过与市民个体与群体的互动,为实现城市自身和整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制定城市运行规则和公共政策,并主要通过行政手段保障城市公共事务运行的管理和监督行为。

三、名词解释

市政:

市政是指城市政府根据国家法律和通过与市民个体与群体的互动,为实现城市自身和整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制定城市运行规则和公共政策,并主要通过行政手段保障城市公共事务运行的管理和监督行为。

四、简答。

1、从政治学角度如何理解市政的内涵?

答:

从政治学角度理解的市政是指城市政治主体(城市政府、社会团体、无党派人士等)围绕城市公共事务而展开的各种政治决策与行政执行的活动过程的总称,目的是保持城市运行的稳定。

这一概念包含了如下几层意思:

(1)城市政治主体是指全部城市政治体系。

既包括城市权力政治体系,也包括城市政治参与体系。

(2)城市公共事务是指城市广泛的经济、文化、教育、基础设施、社会福利、公共安全、交通、环境与公共卫生、公用事业、游憩设施等有关的城市社会公共事务。

(3)政治决策和行政执行活动具体表现为城市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与执行过程。

即城市政治与行政体系中的有权机关,为了有效地管理城市社会公共事务而对城市各类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和监督活动,以及城市利益群体和公民对城市公共政策的影响活动。

这些活动表现为城市公共政策主体与市民或社会团体的政治性互动过程。

(4)市政的目的是政治性的,即保持城市运行各个方面的平衡与稳定。

2、从经济学角度如何理解市政的内涵?

答:

从经济学角度理解的市政是指城市政府围绕城市公共经济事务而展开的各种公共经济决策与行政执行的活动过程的总称,目的是实现城市总体效益最大化。

主要有如下几层涵义:

(1)市政主体或者说城市政府作为城市政府经济职能的承担者,具有寻求城市效益最大化的行为取向。

(2)公共经济事务是城市公共事务的物质基础,研究城市公共事务主要着眼于城市的公共经济事务。

(3)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主要体现为运用经济手段(公共经济手段)引导和约束政策实施对象的经济行为。

(4)市政的目的的经济性是以效用来评价的,即保持城市运行能在社会、经济、环境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中获得较高的发展速度和社会、环境、经济效益。

3、从法学角度如何理解市政的内涵?

答:

从法学角度理解的市政是指广义的城市政府,包括城市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等主体,围绕城市事务而展开的各种国家政权管理活动的总称,目的是提供有效的公共供给,保证城市有序、高效、公平运行。

现代市场经济是以法定规则为基础的法制经济,市场经济中的缺陷需要法定规则的制约,没有竞赛规则的竞赛必然造成各种社会损失,而城市政府在城市经济运行中的职责之一就是为市场提供公平有效的法律规范的服务。

由于制定法律一般并非城市政府职能,所以法学意义上的市政着重研究在国家立法的前提下,如何补充立法的执行细则,针对市场失灵制定规则和保证市场秩序,以及为公平执法确定科学的行政程序。

具体来说城市内各种国家政权管理活动主要指:

(1)补充国家立法,即根据国家法律原则,对于需要立法而国家没有明确法律规定的情况制定补充法律,保证各种行为有法可依;

(2)根据国家法律和城市运行的市场失灵现象,制定公共规制的规则,以保证市场运行的秩序;(3)依法监督各主体的行为,通过法律程序和行政程序纠正各种“违规”现象;(4)依法调整行政程序,提高行政效率。

五、论述题。

论述市政的特征。

答:

所谓市政是指城市政府根据国家法律和通过与市民个体与群体的互动,为实现城市自身和整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制定城市运行规则和公共政策,并主要通过行政手段保障城市公共事务运行的管理和监督行为。

其特征:

政治性,市政的主体,主要是城市的城市行政机关,它是整个国家政权机关的一部分;市政的客体或内容,主要是城市的公共事业、公共事务的管理;市政的手段,主要是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实行依法治市;市政的过程,同国家的政治权力体系及其运行紧密相联。

因此,市政必然具有国家管理的属性,体现着国家的利益和意志。

国家管理的性质决定着市政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现代市政发展表明,市政早已成为“政治的一部分”或“一个政治过程”,已超越单纯的技术性、中介性和方法手段方面的问题而体现着社会集团的目的和利益。

从一定意义上说,市政活动是一种城市的政治活动。

明确市政的政治特性,要求我们在市政管理中也要讲政治,也要讲政治原则和政治方向问题。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市政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保障和代表最广大市民的利益,为广大市民办实事、办好事,不断提高城市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水平和质量。

历史性,市政是一个历史范畴,其内涵在历史发展中不断演进。

从中世纪欧洲大陆的市政发展到资本主义取得统治地位以后的市政,再发展到现代社会的市政,一切都发生了巨大的、深刻的变化。

近代以来,城市逐步成为政治、经济和人民精神生活的中心,成为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先锋力量。

也就从那个时候起,城市政权机构及其管理体制日益发展和完善,市政过程中的民主化、法制化逐步加强,市政管理的方式和手段日益多样化、科学化。

研究市政,必须要了解这个历史发展的过程,总结其中的历史轨迹及经验,为当代中国的市政研究提供启示和借鉴。

系统性,市政是个大系统,是一个由各要素、各环节组成的有机整体。

(1)市政系统包括许多分系统,如市政组织系统、市政领导系统、市政职能系统、市政体制系统、市政环境系统,每个分系统下面又有许多相互关联的子系统。

(2)市政系统又由多元的市政要素组成,如组织要素、人员要素、财政要素、制度要素、行为要素等,每种要素内部又包括多种次级要素。

(3)市政过程又是由决策、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多项环节组成的过程。

市政大系统内部的许多分系统、子系统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形成有序的系统结构。

市政系统中的各个要素之间,彼此依赖,形成有机的组合关系。

市政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之间,相互制约,联为一体。

市政系统、市政要素、市政过程之间,又相互渗透、相互维系,围绕着同一的市政目标,发挥出市政的整体功能。

综合性,市政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管理活动。

现代城市作为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具有集中、开放、多元、有机等特点,这就决定了市政管理具有突出的复杂性和综合性。

从市政管理的内容看,既包括大量的社会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的管理,又包括对城市各项经济活动的规划和调控,对市民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指导和协调等;从市政所面对的社会阶层及其人员的结构看,城市中有社会各行各业、各阶级、阶层及其所属人员和利益群体。

对城市各社会阶层和各方面人员利益关系进行调节和整合,是现代市政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动态性,市政不仅是组织、制度、体制等方面的静态结构,而且也是一个有序运行的动态过程。

由于市政是一种存在于城市并以城市事务为对象的管理活动,以致这种管理过程的动态性存在如下特点:

(1)灵敏度高,主要指市政过程每个环节的功能都能比较快捷地发挥出来。

这既同整个城市生活的快节奏相适应,又得益于城市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

(2)相关性强,即市政过程的每个环节紧密相联,互为条件,彼此制约,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故障,都有可能导致城市生活的全局性混乱。

(3)民主程度高,即在市政管理全过程及每个环节,都会有市民的广泛参与,尤其体现在决策活动和监督活动中。

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成为市政运行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平时作业二

一、选择题

1、城市基础设施的特性是ABCD

A、地方公共物品性与效益的外部性

B、运行的协调性与系统性

C、经营管理的垄断性与多样性

D、建设的同步性与多样性

2、现代城市成长管理从(A)萌生

A、美国B、英国C、法国D、德国

3、B要求行政机关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不仅应事实清楚,在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和范围内做出行政决定,而且要求这种决定符合立法目的。

A、行政合法原则B、行政合理原则C、行政统一原则D、行政公开原则

4、土地利用规划一般应遵循ABCD。

A、动态原则B、协调原则C、市场调节与计划控制相结合原则D、效益原则

5、我国土地储备的运行模式包括ABCD。

A、上海模式B、杭州模式C、南通模式D、武汉模式

二、填空题

1、每个城市由于客观条件的不同,存在着不同的制约城市发展的因素,妥善解决城市发展的主要矛盾是搞好城市规划的关键。

2、土地用途管制的最根本的核心任务是基本农田保护区的用途管制。

3、事实上,在中国开始选择纯化社区的同时,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正在全力导入新城市主义和精明增长思想中关于混合利用土地的理念。

4、基础设施能否市场化的经济技术标准一般有两个,一是公共性的强弱,二是可分割性的难易。

5、现代城市规划的创始者本质上是一群社会改革家,虽然他们当时关注的是物质空间环境问题,但其思想的核心却是社会公正

6、城市基础设施就是为城市生产和生活提供的一般公共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7、使基础设施从福利型转为营利性是城市基础设施实现转轨型的关键。

8、中国现阶段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是保护和修复人居环境,尤其是城乡空间环境的生态系统。

9、在我国,国家和城市的财政支出,始终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

10、节约用地的思想一直是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中遵循的基本原则,以这一思想为指导的各项政策规范,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和限制着中国城市空间成长的方式和结果。

三、名词解释

1、城市规划:

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

P133

2、城市成长管理:

一种以政府为主体的对城市空间成长的管理行为。

P177

3、城市基础设施:

为城市生产和生活提供的一般公共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P159-160

四、简答

1、城市规划的基本内容

答:

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是依据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根据区域规划等更高层次的空间规划的要求,在充分研究城市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和技术发展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发展战略,预测城市发展规模,选择城市用地的布局和发展方向,按照工程技术和环境的要求,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设施,并提出近期控制引导措施。

具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收集和调查基础资料,研究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条件和措施;

(2)协助制定城市发展战略,预测发展规模,拟定城市分期建设的技术经济指标;

(3)确定城市功能的空间布局,合理选择城市各项用地,并考虑城市空间的长远发展发向;

(4)提出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确定区域性基础设施的规划原则;

(5)拟定城市建设艺术布局的原则和要求;

(6)确定城市各项市政设施和工程措施的原则和技术方案;

(7)拟定城市建设艺术布局的原则和要求;

(8)根据城市基本建设的计划,安排城市各项重要的近期建设项目,为各单项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9)根据建设的需要和可能,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步骤。

2、试述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

答:

1、综合性,综合性是城市规划工作的重要特点,它涉及许多方面的问题;

  2、法治性、政策性,城市规划既是城市各种建设的战略部署,又是组织合理的生产、生活环境的手段,涉及国家的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众多部门。

特别是在城市总体规划中,一些重大问题的解决都必须以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为依据;

  3、地方性,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是城市政府的主要职能,其目的是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环境保护。

城市规划要根据地方特点,因地制宜地编制;同时,规划的实施要依靠城市政府的筹划和广大城市居民的共同努力;

  4、长期性、经常性,城市规划既要解决当前建设问题,又要预计今后一定时期的发展和充分估计长远的发展要求;它既要有现实性,又要有预见性;

  5、实践性,城市规划的实践性,首先在于它的基本目的是为城市建设服务,规划方案要充分反映建设实践中的问题和要求,有很强的现实性。

其次是按规划进行建设是实现规划的唯一途径,规划管理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最后,城市规划的实践性还在于其可实施性,应当在规划编制时,考虑城市的财力和能力,不能盲目提出过高的要求,同时,为了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要注意城市规划自身的弹性。

3、市政规划的编制程序

答:

市政规划工作总体来说是一种政府行为,城市规划的主体即是各级城市的政府,在城市规划编制的过程中,城市政府往往会指派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具体负责城市规划的编制工作,而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在技术上会求助于专业的城市规划编制单位。

市政规划的程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城市规划的审批:

城市总体规划审批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审批(详见p144)

城市规划的修改:

(详见p145)

4、城市规划管理中的行政法制原则的内容

行政法制原则也即行政法基本原则,它是贯穿于行政法之中,指导行政法制和实施的基本准则。

(1)行政合法原则。

行政法首要的和基本的原则是行政合法原则,它是社会主义法制原则的体现和具体化。

行政合法性原则的核心是依法行政。

(2)行政合理原则。

行政合理原则的宗旨在于解决行政机关行为的合理性问题。

行政合理原则的具体要求是,行政行为要符合客观规律,行政行为要符合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行政行为要有充分的客观依据,行政行为要符合正义和公平。

(3)行政效率原则。

遵循依法行政的种种要求并不意味着可以降低行政效率。

廉洁、高效是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要求,提高行政效率是国家行政改革的基本目标之一。

(4)行政统一原则。

即行政权统一、行政法制统一、行政行为统一。

(5)行政公开原则。

行政公开原则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原则在行政法上的体现,我我们行政公开的原则是:

国家行政机关的各种职权行为除法律特别规定的外,应一律向社会公开。

平时作业三

第五章城市经济管理

一、选择题

1、城市经济的一般功能是指城市总体的共同性功能,主要是以(CD)为主导,为国民经济服务。

A第一产业B第四产业C第三产业D第二产业

2、在公共选择理论出现之前,对政府行为的假设有(ABC)。

A慈善模式B民主模式C巨物模式D专制模式

3、城市财政管理的内容包括(ABCD)。

A预算管理B城市维护与建设资金的管理

C税收管理D预算外资金管理

4、城市经济管理的方法包括(ACD)。

A行政方法B社会方法C法律方法D经济方法

5、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具有(ACD)特征。

A以“间接性”为主B以“直接性”为主

C以“经济性”为主D具有“公共物品”属性

二、填空题

1、经济学家们常用市场失灵来指代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2、城市经济功能有一般功能和特殊功能之分。

3、世界银行1991年《世界发展报告》在评价政府在与市场相互协作过程中的作用认为,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是各国政府应该向社会提供的最重要的公共物品。

4、在西方发达国家,城市财政的收入来源主要是税收,小部分是上级政府的拨款或私人捐助。

5、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相比,一个显著区别在于城市经济是一种集聚性、综合性的经济。

6、1994年,我国分税制改革之后,城市税收分别由国税局和地税局管理。

7、城市经济管理的任务是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以提高城市经济效益为中心,解决好城市经济发展中的生产力的合理组织问题、生产关系问题和上层建筑问题。

8、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性手段与“法律性”手段作为宏观调控措施是对经济性手段的有利补充,而不能成为主要手段。

9、21世纪中国城市经济的发展,应实施多元化、多极化的战略思路,实现数量型向质量型、规模型向效益型、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并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文化素质为中心,发展不同类型、功能、规模的各类城市。

10、政府干预经济运行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市场失灵论。

三、名词解释

1、城市经济管理就是城市政府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手段对城市经济环境、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协调,以使城市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取得最大的城市效益。

2、预算外资金是地方财政或城市事业单位直接掌握的财政性资金,即根据国家财政管理制度的规定,不纳入国家预算,由地方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自收自支,满足各自特殊需要的财政资金,是下放财权的一种管理形式。

3、市场失灵是指由于内在功能性缺陷和外部条件缺陷引起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的某些领域运作不灵。

4、宏观调控是指政府运用各种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国民经济发展进行调节和控制,以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实现政府的政策目标,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经济措施。

5、规制是指具有法律地位的、相对独立的政府管制者,依照一定的法规对被管制者所采取的一系列行政管理与监督行为。

6、城市财政是城市政府参与社会收入或产品的分配活动,也就是城市政府在占有和支配一定份额的社会产品过程中与社会各方面发生的分配关系。

7、城市财政管理是指以城市政府为管理主体,以市政工作为主要目标的预算管理、税收管理、城市维护与建设资金管理和预算外资金的管理。

四、简答题

1、现代城市经济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1、制定和实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计划;

2、不断改革和完善城市经济管理体制;

3、不断调整和优化城市经济结构;

4、有效控制城市生产力发展规模;

5、加强对企业经济活动的间接管理;

6、规划、建设和管理好市政公用设施。

2、城市经济管理的方法有哪些?

1、经济方法,经济方法是指依靠经济组织,运用经济手段,按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来管理经济,以达到预期的经济目标的方法。

城市经济管理中的经济方法主要是通过经济杠杆和经济责任制的运用,调整城市经济活动中有关各方面的经济利益,以达到控制、协调经济活动的目的;

2、行政方法,城市经济管理的行政方法是依靠行政组织、运用行政手段来管理经济的一种方法,它依靠国家政权的权威,采用非经济手段来指导、控制和协调城市经济活动;

3、法律方法,城市经济管理中的法律方法,是指城市政府通过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来管理经济的方法。

3、简述城市经济管理机构的构成?

1、决策系统。

城市政府和市长是城市行政最高层次、最高权威性的决策中心,市政府、市长的决策要倾听部门的意见和经过咨询系统的科学论证,并接受监督系统的监督;

2、执行系统。

由宏观调控机构及专业经济管理部门的各局、委、办组成。

决策方案的实施,由城市政府宏观调控系统执行;

3、咨询系统。

由政策研究机构、政府情报咨询机构、社会研究机构、社会咨询机构组成。

咨询系统是城市政府的参谋和情报系统,是市政府制定决策和实施决策的有力助手;

4、监督系统。

由行政监督机构、经济调节监督机构、财政监督机构、法律监督机构、群众监督机构组成。

应健全和强化银行、物价、税收、审计、财政等财经监督、调节机构的作用,加强法律监督和群众监督的作用。

4、中国传统的城市经济管理体制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和单一的经营方式;

2、在经济决策结构方面,经济活动的决策权高度集中于政府手中,企业没有多少经营自主权;

3、在经济调节结构方面,主要通过指令性计划和行政手段对经济进行管理,市场机制的作用微小;

4、在经济利益结构方面,实行统收统支、统负盈亏,过分强调国家利益,忽视劳动者个人和企业的利益,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

5、在经济组织结构方面,按行政系统和行政区划来组织经济活动。

5、我国的市政经济支出结构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1、城市经济支出,包括城市国土整治支出、城市公益事业基本建设支出、技术改造支出、对国有工商(市属)企业的援助性投入、市管县体制下对农业的援助性投入等;

2、城市维护和建设支出,城市维护和建设支出包括城市公用设施、市政基础设施等的建设与维护支出等;

3、科教文卫事业支出,科教文卫事业支出是指除基本建设支出、技术改造资金、流动资金和科技三项费用以外的各项文教事业费和科学事业费支出,包括文化、出版、体育、教育、卫生、计划生育等共计15项事业费支出;

4、行政管理费用支出,行政管理费用支出即城市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费用,包括市政府、人大、政协、公检法、人民团体、直属机关、事业单位的办公费、设备费、业务费、工资、基建开支等;

5、社会保障和救济支出,社会保障和社会救济支出即用于城市人民生活保障的费用,如社会救济费、公共医疗保健费、残疾人费用、劳动保护费用以及社会灾害补助费,等等;

6、财政补贴,财政补贴是政府转移性支出的一种形式。

即通过影响相对价格结构,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一种政府无偿支出,在我国政府的财政统计中财政补贴主要包括物价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两大类。

6、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1、加速城市化进程,使城市化水平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重点是发展小城镇;

2、要在全国建立2~3个现代化国际城市并带动周边地区大中小城市的发展,形成最具活力和经济实力的城市群和城市带,成为三角支撑的国家经济支柱、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中流砥柱、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极;

3、以特大城市、大城市为中心建立和发展区域性的城市带和城市群,并以城市群带构架形成经济区,经济区成为中心城市的经济腹地。

同时在每个经济区内要发展一批特大城市,发挥特大城市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以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4、建立一批生态城市;

5、建立以交通为网络,以城市为结点,以市场为内容的国家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和基本构架,即以主干线、次干线、一般线三个层面的立体交通体系,超(特)级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三个层次的城市体系,并以沿海、沿边、沿江三边城市作为通向国际市场的通道,以广大农村为基础,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的完整的、强大的国民经济体系。

7、造成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1、垄断势力的存在;在垄断的市场上,供给并不由市场决定,垄断企业可以控制产量,进而影响价格,当垄断力量阻碍了竞争时,市场机制无法正常发挥作用,出现市场失灵;

2、外部性;外部性是指某种经济活动给予这项活动无关的第三方带来的影响。

一般说来,外部性尤其是无法明确产权的负的外部性,引起市场失灵;

3、公共物品;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征,使市场调节无法提供充分的公共物品,导致市场配置资源无效率,引起市场失灵;

4、非对称信息;完全市场的前提之一是完全公开和具备完全流动性的信息,当市场供求双方对于交易的信息掌握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