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河谷地区跨越式发展规划.docx
《安宁河谷地区跨越式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宁河谷地区跨越式发展规划.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宁河谷地区跨越式发展规划
安宁河谷地区跨越式发展规划
(2010—2020年)
前言
安宁河谷地区位于长江上游,北通成都、连接成渝经济区,南通云贵、连接东盟自由贸易区,区位优势突出,发展潜力较大,是我省实施南向开放战略的咽喉,在全省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
推动安宁河谷地区跨越式发展,加快构建我省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是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重大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对于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推动全省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依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美丽富饶文明和谐安宁河谷的部署,特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范围,包括凉山彝族自治州的西昌市、德昌县、冕宁县、会理县、会东县、宁南县、喜德县和攀枝花市的米易县、盐边县一市八县所辖行政区域,总面积26409平方公里,总人口282万人。
规划期为2010—2020年,重大问题与“十二五”规划衔接,展望到2020年。
一、背景和作用
(一)重大意义。
加快推进安宁河谷跨越式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通过加强政策支持和规划引导,推进资源有序开发、科学开发和高水平开发。
加快推进安宁河谷跨越式发展,是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南向大通道的重要抓手。
通过加快以铁路和高速公路为重点的交通建设,为经济发展和群众致富提供可靠的交通保障。
加快推进安宁河谷跨越式发展,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通过统筹城镇化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强以工补农、以城带乡能力,不断缩小城乡和区域发展差距。
加快推进安宁河谷跨越式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通过壮大发展特色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功能,保障民生改善,逐步实现经济增长、生活宽裕、生态良好、社会稳定和文明进步的统一。
(二)现实基础。
安宁河谷自然条件优越、资源禀赋独特,是省内仅次于成都的第二大平原,发展条件好、人口和城镇分布密集、产业集中程度高,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尤其是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安宁河谷的发展进入快车道,已经具备加快实施跨越式发展的基础。
地区经济快速增长。
2000—2009年,规划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以上,比全省同期高2个百分点。
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1.2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约19306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6.25亿元,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升,发展实力显著增强。
基础设施建设提速。
水利设施得到进一步夯实,有效灌溉面积超过100万亩。
交通建设稳步推进,初步形成了以铁路、公路、民航为主,具有一定规模和运输能力的综合交通骨架。
能源建设进一步加强,城乡电网基本实现全覆盖。
邮电通信能力大幅增强,电视普及率全面提升。
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资源开发步伐加快,形成了以水电、钒钛、钢铁等为代表的特色工业,以烤烟、蚕桑、马铃薯、经济林果、蔬菜、花卉、畜禽等为代表的特色农业,以民族游、民俗游、自然风景观光游等为代表的特色服务业。
民生改善进一步增强。
教育、卫生、文化事业不断进步,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扩大,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八大扶贫工程”、“彝区‘三房改造’行动计划”成效显著,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
同时,该规划区域也存在经济规模仍然偏小,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仍然突出,基础设施仍然薄弱,产业竞争力仍然不强,社会发展仍然滞后,生态环境仍然脆弱等问题,需要通过跨越式发展来解决。
二、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重大历史机遇,以建设美丽富饶文明和谐安宁河谷为目标,坚持不懈地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加快以水利和交通运输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稀有金属深加工、光热农业和新能源三大产业链,加快民生改善和统筹城乡发展,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把安宁河谷建成我省经济快速增长、社会和谐发展、生态环境良好的重要增长极,带动大小凉山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基础设施先行,加快跨越式发展。
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投资和发展环境,全面提升保障能力,全面加快经济社会发展。
二是坚持科学开发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推动优势资源开发与特色产业培育相结合、与科技创新相结合,走出一条资源型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四是坚持城乡统筹,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加快新型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强化主体功能,优化空间布局,构建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格局。
五是坚持自力更生,调动社会各方参与发展。
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着力提升自主发展能力,加大全方位开放、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全面增强发展动力。
(三)发展目标。
力争经过5—10年的跨越式发展,把安宁河谷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现代化钒钛产业基地、我国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开发支撑区、西部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和阳光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我省南向大通道的区域交通枢纽和重要经济走廊。
到2012年,安宁河谷经济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城乡基础设施改善迈上一个大台阶,重点产业和特色经济初具规模,地区生产总值超过92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
到2015年,安宁河谷经济带基本建成全省区域发展增长极。
基本消除城乡基础设施主要瓶颈制约,特色产业规模效益大幅提高,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25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现代文明水平大幅提升。
城镇化率达到45%,接近全省同期城镇化水平。
到2020年,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特色优势产业形成规模,城乡基础设施功能完善,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2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城镇化率超过50%,达到或超过全省同期城镇化水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显著下降;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60%以上。
三、总体布局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科学确定功能分区,优化产业分工,推进产业集聚,对接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中心城镇功能,打造优势互补、产业链接、特色鲜明的安宁河谷经济发展带,构建区域中心城市、县城和特色集镇协调发展的现代城镇体系,形成经济布局、人口分布、资源环境三位一体的空间开发格局。
(一)打造安宁河谷经济发展带。
以安宁河和主要陆路交通干线为依托,以城市节点和现有产业为基础,按照“一核两带”的空间布局,打造省内乃至西部地区具有活力和特色突出的重要增长极。
“一核”,即以西昌为核心城市。
优先发展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有序推动高载能产业外迁,增强产业集聚效应;重点突出生态、休闲、人居功能,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增强人口集聚。
发挥西昌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两带”,即以冕宁—喜德—西昌—德昌—米易—盐边为纵向发展带;会理—会东—宁南为横向发展带。
纵向发展带依托G108、雅攀高速和成昆铁路等交通主干线,以冕宁、喜德、德昌、米易、盐边县城为五大节点,加快城市化进程,全面提升城镇服务功能;加强产业园区建设,重点打造钒钛及其他有色金属加工、特色农产品种植与加工基地,建设以资源型工业为主体、以生产性服务业为引导的特色产业带。
横向发展带依托宜攀高速和昭攀丽铁路等交通干线,以会理、会东、宁南县城为节点,着力扩大城镇规模,做大做强矿冶、特色水果种植、茧丝、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形成以县城发展带动乡镇发展、乡镇发展促进县城发展的格局。
(二)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城镇体系。
突出民族和地域特色风貌,科学规划,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形成以西昌为区域性中心城市,以县城和特色集镇为重点的城镇体系,促进具备条件的县城发展成为小城市。
将西昌市建设成为中国航天城和风景旅游城市、西部水城、攀西地区中心城市,建设成为城乡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民族地区样板城市;将会理、米易建设成为富有历史文化和山水园林特色的攀西地区二级城市和攀枝花市的后花园;将会东、德昌、盐边、冕宁、宁南、喜德等县城建设成为特色明显的小城市;依托旅游景区、交通节点和产业发展,重点建设螺髻山、泸沽湖、红格、渔门、普威等一批旅游小城镇。
加强工业化对城镇化的支撑,鼓励各城镇适当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强人口集聚能力。
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
四、提升基础设施支撑能力
(一)建设南向交通大通道。
突出北向,畅通南向,连接东西,打通规划区进出口通道,加强区内交通网络建设,构建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综合交通体系,建成我省南向出海大通道。
加强区际交通通道建设。
以南北向综合运输大通道为核心,完成西昌青山机场改扩建工程和成昆铁路新线、昭攀丽铁路、雅安至西昌和西昌至昭通高速公路建设,加强规划区与成都、昆明以及与宜宾、云南昭通、丽江等地区的横、纵向联系,形成规划区与周边地区密切联系和畅通的骨干交通网络。
加快区内交通网络建设。
以建设联结一市八县的公路、铁路交通体系;建设以县城与乡镇、乡镇与乡镇之间及辐射农村地区的公路交通体系为重点,形成沟通安宁河东西两岸、多层次通畅的区域综合交通网络,全面提高规划区交通运输的机动性和通达性。
力争规划区到县的主通道达到二级或二级以上标准,相邻县达到三级公路相连。
同时,要加强农村道路的安全设施建设。
1.铁路。
依托国家成昆铁路扩能技术改造规划,加快成昆铁路新线建设,实施好喜德、冕宁、西昌、德昌、米易、桐子林(盐边)等沿线县市的铁路建设任务,加快西昌火车南站铁路二类口岸建设、桐子林客货站的开工建设。
推动丽江—攀枝花—会理—会东—昭通铁路适时开工建设。
2.公路。
加快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农村公路、断头路及城乡客货运站建设,着力打造开放型公路交通网络。
重点建设雅安—西昌、西昌—昭通、宜宾—攀枝花(沿金沙江)等高速公路。
改造建设国道108线、省道212线、214线、215线、216线、307线、310线等凉山境内国省道公路,建设小高山隧道。
建设成昆新线桐子林站至西攀高速公路连接线。
配套建设一批客货运站场和农村客运站。
专栏4—1:
重点公路建设项目
◇高速公路。
雅(安)攀(枝花)高速公路凉山段、西(昌)昭(通)高速公路、宜宾攀枝花(沿金沙江)高速公路。
◇公路。
G108西昌市黄水乡至德昌县永郎镇、G108德昌县永郎镇至会理县南阁乡城河大桥、G108会理县南阁乡城河大桥至鱼鮓乡鱼鮓渡口、S310会东县城至会理县南阁乡城河大桥、G108冕宁县泸沽镇高速路口至西昌市西宁镇、S214甸沙关至桐子林快速通道建设、米易县至会理县快速通道。
3.民航。
积极争取将西昌青山机场建成一类空运口岸,按照飞行区等级4D指标,对现有跑道进行加固和拓宽,完善相应附属设施。
开辟国内新航线,增加航线密度。
4.水运。
依托金沙江、雅砻江干线航道及其他支流航道、库区航道,开展水路运输。
在金沙江和雅砻江大型水电站大坝上下游、干支流主要交通要道、矿产资源富集带、旅游景点建设港口码头。
(二)构建水利保障体系。
1.建设节水高效的农田水利设施。
合理开发安宁河流域水资源,切实增强水利保障能力,促进两岸特色农业和粮食基地建设。
抓紧实施已成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加快建设大桥水库灌区一期工程、大海子水库、新华水库等大中型水利工程,开工建设大桥水库灌区二期工程、和平水库、横山水库、东河水库、米市水库、马鞍山水库、星秀坪水库等大中型水利工程,加强小微型水利设施建设,大幅增加有效灌溉面积。
2.构建安全可靠的防洪体系。
按照适度提高防洪标准的要求,加快西昌市城区、8县城区、沿河乡镇和相对集中居民区及农田保护区的防洪体系建设。
加快安宁河干支流堤防工程建设,修建米市、岔河、两岔河等具有防洪效益的大中型水库,提高防洪能力。
尽快完成现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积极推进中小河流治理。
加强山洪灾害防治,完善防汛预警预报系统。
3.建立城乡供水安全保障体系。
重点实施一批骨干工程,优先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加强城镇供水水源工程建设,坚持集中供水为主、分散供水为辅的原则,基本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改善工业园区供水条件,解决生产生活用水问题。
4.建设水生态环境保障体系。
以完善水功能区达标管理体系为核心,推行清洁生产、强化减排措施、科学管理污废水,大幅度提高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工业污水处理率,城镇生活污水达标排放;加强水土保持等生态建设,加快大桥水库生态保护工程建设,启动邛海保护修复工程和实施严格的水源地保护政策,加大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的投入,实施综合治理,使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努力实现饮用水源区、重要水功能区水质全部达标。
5.创新水利设施建设机制。
深化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调动群众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大力推进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建设综合性农田水利设施。
加大安宁河等流域的土地整理、宜农荒地开发力度,增加耕地和建设用地。
专栏4—2:
水利基础设施重点项目
◇水库工程。
会东县新华水库、两岔河水库,会理县大海子水库、横山水库、岔河水库、小水井水库、巴松水库,西昌市东河水库,喜德县米市水库,德昌县和平水库,盐边县星秀坪水库、漠洛槽水库、沙坝水库,米易县马鞍山水库、海塔水库、河口水库。
◇灌区工程。
大桥水库灌区一期工程、大桥水库灌区二期工程,盐边县藤桥河引水工程,安宁河沿河灌区和中小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
(三)构筑安全经济能源供应保障体系。
1.有序推进电源点建设。
将清洁能源作为区域电源建设重点,科学布局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电源点,中小型水电站,建设完成桐子林电站和安宁河、黑水河、孙水河、鲹鱼河等梯级电站。
2.加快电网改造与建设。
以满足规划区负荷及富裕电力外送需求、提高和保障电网运行的可靠性为目标,加快建设一批重点项目。
重点构建以西昌、会东、米易、盐边500KV变电站为中心,东西方向为500KV,南北为220KV的骨干网。
巩固城镇220KV主干电网,优化完善110KV网络,改造完善35KV网络。
加强与周边电网联网,在更大范围内实现电力资源优化配置。
专栏4—3:
主要电源点与电网建设项目
◇电站及其他。
安宁河干流电站、安宁河支流电站。
◇电网。
500kv输变电工程、800kv输变电工程。
(四)加强城镇交通设施建设。
交通设施,加快核心城市西昌的公路、铁路及航空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全面对接城镇间交通建设,形成便捷通达的交通网络。
加强中心城镇骨架道路建设。
加速客运公交化,逐步形成城乡公交资源相互衔接、方便快捷的客运网络。
专栏4—4:
城镇基础设施重点项目
◇水厂及管网。
德昌县水厂及管网建设、会东县自来水厂及管网、宁南县城自来水厂及管网建设、喜德县城新增水源。
◇污水处理。
德昌县污水处理厂、冕宁县污水处理厂、宁南县城污水处理厂、会理县污水处理厂、会东县污水处理厂。
◇垃圾处理。
宁南县城垃圾处理场、冕宁县城垃圾处理场、喜德县城垃圾处理场。
(五)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以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新建一批物流配送中心,着力构建钒钛钢铁、有色金属、粮食、畜禽、干鲜果、建材和煤炭、食品、鲜花等中心交易市场,鼓励产业园区建设公共物流平台。
重点在西昌建设现代物流园区、在盐边县建设攀西物流园区、在米易县建设丙谷物流园区。
培育和引进规模化、现代化的物流企业,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
鼓励企业外包物流服务,引导物流企业优化重组。
完善物流供应链管理,构建交通、通信、金融、质检和电子商务等公用信息平台。
依托西昌青山机场,大力发展航空物流。
专栏4—5:
仓储物流重点项目
◇仓储。
德昌果蔬商品化处理及CA保鲜贮藏项目、粮食仓储建设项目、桐子林粮站直属库储备粮仓建设和粮库维修升级改造。
◇物流。
西昌卷烟仓储物流中心建设项目、农副产品交易物流中心、万村千乡市场配送中心、攀西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丙谷物流园区建设项目。
(六)推进区域信息一体化。
统筹信息网络规划、建设和管理。
以“技术先进、功能完善、广泛覆盖”为目标,加快光纤接入网、无线接入网、第三代移动通信网、农村通讯网和农村广播电视网建设,提高网络业务保障能力和安全可靠性。
推动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和业务应用,加快电子政务网、科技信息网、公共服务网等工程建设,建设安宁河谷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
按照城镇规模,科学合理布局邮政、电信局(支局、所)。
五、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
(一)清洁能源生产基地。
有序发展水电产业,培育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源、地热能等新型能源产业,将清洁能源产业打造成区域支柱产业。
1.有序发展水电产业。
积极配合“三江流域”国家大型水电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安宁河、黑水河、孙水河等河流水电开发,有序开发一批中小型水电站。
搞好水资源综合利用,确保生态安全,提高水电开发和利用效率。
2.大力培育太阳能产业。
紧紧抓住国家培育支持新兴战略性产业的机遇,利用区域内丰富的光热资源,进一步开拓产业市场,引进龙头企业,培育太阳能产业,推广普及太阳能产品,加快推进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发展。
3.积极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
大力发展麻疯树等生物质能源,扩大麻疯树基地规模,建设生物质柴油加工厂,培育一批成长潜力大、产业关联度高的现代生物能源企业,构建较为完善的产业链。
(二)建设矿产资源优势产业基地。
按照规模采矿、定点洗选、集中冶炼、延伸链条、做强产业的原则,加大资源勘探开发力度,积极开拓产品应用领域,提高产品精深加工和资源综合利用能力,延长矿冶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1.钒钛产业。
重点加快西昌钒钛产业新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发挥攀钢等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积极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全面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全力打造世界级钒钛产业基地。
专栏5—1:
钒钛产业重点项目
◇矿山。
攀钢集团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白马铁矿二期900万吨原矿扩建工程、重钢太和铁矿300万吨原矿扩建工程、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100万吨低品位表外矿利用项目。
◇冶炼。
攀钢集团西昌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项目、龙蟒矿冶公司直接还原扩建工程。
◇钒钛。
成宗矿业1000吨钒氮合金、2000吨钒铁项目、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2000吨五氧化二钒生产项目、富邦钒钛制动鼓有限公司1000万件载货汽车钒钛制动鼓生产项目、四川恒鼎实业五氧化二钒扩建项目、攀钢集团钛业有限责任公司1.5万吨海绵钛、高钛渣三期工程。
2.稀土。
以冕宁、德昌为重点发展区域,依托江西铜业集团等龙头企业,有序开发稀土资源,实现从原料型基地向深加工基地转变,建设集“采、选、冶、加、研”为一体的现代稀土工业集中区。
重点发展稀土火法冶炼、稀土金属、电池级材料等,提高稀土深加工水平,建设成为国内重要的稀土产业研发制造中心。
专栏5—2:
稀土产业重大项目
◇稀土高效尾气净化器项目、稀土催化剂、稀土高能环保贮氢动力电池、稀土微特电机、稀土抛光粉。
3.铅锌。
以会理、会东、西昌为重点发展区域,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打造技术先进、竞争力强的全省重要的铅锌生产基地。
4.铜镍。
以会理、会东、西昌为重点发展区域,积极发展铜、镍采选冶炼及精深加工业,有效延伸产业链,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专栏5—3:
铅锌、铜镍重点项目
◇会东铅锌矿技改项目、会理锌矿技改项目、西昌合力锌业、凉山矿业10万吨/年电解铜项目、2万吨镍铁项目。
5.工业园区。
按照打破行政区划、优化布局、集中建设的原则,加快建设特色工业园区。
大力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优化布局产业园区,引导园区向交通干线、重点城镇集中,推动工业向园区聚集。
明确园区主导产业,创新产业园区管理体制,实现税收共享、增长共享、就业共享。
到2020年,力争产业园区工业增加值占规划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70%以上。
积极建设循环工业园区,提升园区内产业关联度,强化上下游企业资源和能源利用循环关系,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三)建设现代特色农业基地。
充分利用区域内立体气候优势,加快发展循环型农业和立体农业,以自然生态为基础,按照优势优先发展的原则,实现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发展,形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以名优特新农产品品牌创建为依托,建成全省特色农业率先发展区、粮食增产战略后备区和现代农业创新示范区。
1.特色种植业。
稳定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烤烟、蚕桑生产质量和效益,加快发展马铃薯产业,重点发展早春蔬菜,早春枇杷、晚熟芒果、优质石榴、葡萄等水果,鲜花、优质粳稻、特色经济林果等产业。
2.特色畜牧业。
以构建现代化畜牧业产业体系为核心,着力发展种养结合的循环经济,加快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优化、加速发展肉牛肉羊、生猪、禽蛋和奶牛等产业,提高良种覆盖率,完善支撑保障体系,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发展。
3.特色水产业。
以冷水鱼繁育养殖、家鱼良种早繁和特色水产品健康养殖为重点,完善技术服务、苗种繁育、养殖基地、流通加工和渔政保障体系建设。
大力发展鲑鳟鱼、鲟鱼和裂腹鱼等冷水及亚冷水鱼类生产、繁育;开发休闲渔业。
4.特色农产品加工业。
充分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食品、烟草等农产品加工业,打造区域性重点产业,带动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重点发展:
烟草加工业。
以川渝烟草公司等企业为龙头,重点抓好烟叶生产、复烤加工,推进烟草加工业稳步发展,建成全国最大的打叶复烤加工基地和膨胀烟丝出口基地。
蔬菜、水果、饮料加工业。
以果汁、果酒、速冻果蔬、脱水蔬菜、蔬菜汁等产品加工为重点,逐步扩大专用加工品种的选育和生产,提高加工质量和深加工水平,打造名牌产品,发展天然果汁饮品及具有地方特色的保健饮品。
茧丝绸加工业。
以生丝加工为主,着力延伸产业链,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开发丝绸和服装产品,开发蚕蛹提取氨基酸、蛋白质等高附加值产品。
粮食及土特产品加工业。
大力发展黑苦荞等特色杂粮系列产品,提高粮食及土特产品的深加工能力。
林产品加工业。
以木质、特色林果、林药林化等产品加工为主,重点发展木质板材、家具制造、桉叶油、青刺果油等系列产品。
生物医药产业。
依托丰富的生物制药资源,加快GMP生产车间等建设,重点推广红豆杉、杜仲、补骨脂、何首乌等标准化栽培技术,实现中药材生产区域的道地化,构建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基地,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成为重点产业。
专栏5—5:
农业发展重点项目
◇特色种植业。
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水稻及特色水果良种基地建设项目、蔬菜集中育苗基地建设项目、花卉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标准化果园建设项目、优质蔬菜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桑蚕良种繁育体系。
◇特色畜牧业。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肉羊标准化养殖小区和生态鸡标准化养殖小区(场)。
◇特色水产业。
名特优新水产品网箱养殖、建立国家级水产品良种繁育基地。
◇特色农产品加工业。
烟叶复烤厂扩建项目、西昌烟厂技改扩能项目、会东烟叶复烤厂新建项目、西昌膨化烟丝厂项目、会理废弃烟叶深加工项目、米易打叶复烤厂建设、中成药饮片加工项目、野生食用菌加工项目、何首乌茶加工项目、生猪屠宰加工、牛、羊屠宰加工项目、马铃薯淀粉加工项目、西昌脱水果蔬加工项目、会理果蔬浓缩汁加工项目、啤酒扩能改造项目、畜禽屠宰副产物综合利用项目。
(四)打造阳光休闲度假旅游产业带。
坚持保护性开发原则,依托阳光生态、航天科技和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等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