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三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学案湘教版必修1.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9141910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64.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三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学案湘教版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精品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三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学案湘教版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精品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三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学案湘教版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精品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三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学案湘教版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精品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三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学案湘教版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三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学案湘教版必修1.docx

《精品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三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学案湘教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三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学案湘教版必修1.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三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学案湘教版必修1.docx

精品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三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学案湘教版必修1

第三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一、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1.自然资源的概述

(1)概念:

指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

(2)属性:

有限性、整体性、地域性、多用性和社会性等。

(3)分类:

按自我再生性质

按自然属性

关系

可再生资源

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

是相对的,当对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时,它们可能转化为非可再生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

矿产资源

2.自然资源的利用——以煤炭为例

(1)不同时期能源结构的变化:

时期

主要能源

煤炭地位

前煤炭时期(木柴时代)

木柴(居首位)、水力

开发利用程度很低

煤炭时期(煤炭时代)

煤炭

煤炭资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建立了煤炭工业和以煤为主的能源体系

后煤炭时期(石油时代)

石油和天然气

煤炭优势地位逐渐被取代

(2)能源消费结构变化趋势:

[巧学妙记]

“五五”数字法记忆自然资源的属性和分类

“五”大属性:

有限性、整体性、地域性、多用性和社会性。

“五”种分类:

矿产资源、气候资源、

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影响因素

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及开发利用条件等,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所起的作用是不相同的。

2.不同阶段的特征

人类文明

主要影响

农业社会阶段

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很大

工业社会阶段

矿产资源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决定性影响

后工业化阶段

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后天性资源的地位迅速提升

———————核心要点掌握好———————

一、自然资源的属性

不同的自然资源具有的属性不同,其开发利用的要求也不同,具体分析如下:

属性

含义

举例

开发利用要求

有限性

相对人类需求不足

绝对数量将随人类的开发利用不断减少

各种矿产资源

珍惜、节约、合理利用

资源的再生、更新、循环总有一定周期

生物、土地、水、气候资源

整体性

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可再生资源之间表现突出

热带雨林地区由于水热资源充足,因此动植物资源丰富

统筹兼顾,综合利用

地域性

空间分布不均衡

数量或质量上的地域差异

北方平原多、热量少、水分少;南方山地多、热量多、水分多

因地制宜

可再生资源分布具有地域分异规律

不同自然带内热量、水分差异及生物资源变化

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分布具有地域规律

金、银、铜、铁等内生矿多在岩浆岩地区,煤、石油等外生矿多在沉积岩地区

多用性

大部分自然资源都具有多种功能

和用途

河流既有发电、灌溉功能,又有航运、旅游的用途

综合利用

社会性

人类通过生产活动,把自然资源加工成有价值的物质财富

所有自然资源

充分利用

二、自然资源的利用——以煤炭为例

能源时期

前煤炭时期

煤炭时期

后煤炭时期

时间

18世纪中期以前

20世纪初到20世纪60年代初

20世纪60年代初到现代

发展背景

生产力不发达,对能源需求量少,人们一直以地球上分布广泛而容易获取的木柴、水力等作为基本能源

以蒸汽机为主要标志的产业革命,促进了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使用

随着内燃机的问世,汽车、飞机、船舶制造业兴起,各工业部门和运输业相继采用石油产品作为燃料,石油消费量增加

煤炭地位

对煤炭的认识尚处于初级阶段,其开发利用程度很低

煤炭在能源中,居优势地位,其开发利用对当时世界工业布局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煤炭在世界能源中的优势地位逐渐被石油和天然气所取代

主要能源

木柴、水力

煤炭

石油、天然气

三、能源资源及其分类

1.概念:

可以为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动力的自然资源称为能源资源。

2.分类:

能源资源的种类很多,对能源进行分类的方法也很多,同一种能源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属于不同的类型。

分类标准

举例

按形成来源分类

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

煤、石油、天然气、生物能、太阳能、风能、水能

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

地热、核能、由于太阳、月球对地球的吸引力而形成的潮汐能

按使用状况分类

常规能源

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

新能源

太阳能、风能、地热、核能、海洋能、沼气

按性质分类

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海洋能、生物能

非可再生能源

煤、石油、天然气、核能

按转换分类

一次能源

以上所列能源,除沼气外均为一次能源

二次能源

电能、焦炭、煤气、蒸汽、汽油、沼气……

———————应用体验不可少———————

我国天然气资源丰富,约有33万亿立方米,目前已经探明的资源储量有4万亿立方米,主要分布于陆上的陕甘宁、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地区、四川盆地川东地区、新疆塔里木盆地和青海柴达木盆地及南海南部等气源区。

根据材料回答1~3题。

1.下列关于天然气资源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可再生资源    B.属于生物资源

C.属于不可再生资源D.属于气候资源

2.根据材料,天然气在我国的分布说明了(  )

A.具有区域差异性B.具有数量的有限性

C.具有利用的多用性D.具有资源的整体性

3.我们在进行开发利用天然气时,要注意合理规划,适度开发,其主要依据是(  )

A.目前我国天然气资源数量太少

B.我国天然气资源分布在空间上不平衡

C.我国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还不够

D.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其数量是有限的

解析:

1.C 2.A 3.D 第1题,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第2题,我国天然气的分布不均衡,这说明天然气资源具有区域差异性。

第3题,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数量有限,因此在对其开发利用时,要注意合理规划,适度开发。

———————核心要点掌握好———————

一、不同历史阶段自然资源对人类的影响

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其数量、质量、分布及开发条件等,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所起的作用是不相同的。

如下表所示:

历史阶段

农业社会阶段

工业社会阶段

后工业化阶段

对自然资源依赖度

较大

减弱

起主要作用的资源

气候、水、土壤、生物

矿产资源

后天性资源

自然资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自然条件比较好、自然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农业文明才得以形成和发展

矿产资源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着决定性影响。

矿产资源的储存状况、交通运输的便利程度,是影响生产力布局的重要因素

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后天性资源的地位上升,产业布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逐渐减小,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影响日趋弱化

举例

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水源丰沛、土壤肥沃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谷地、尼罗河谷地都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

以大庆等为代表的石油工业城市,以鞍山等为代表的钢铁工业城市,以金昌等为代表的有色金属工业城市,都靠近矿产资源富集的地区

以美国“硅谷”为代表的新兴电子工业主要分布在高等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

二、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途径

要求

适度开发

对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不能超过资源的再生能力

利益兼顾

人类要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到子孙后代的利益

环境保护

要高度重视对生

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科学利用与保护的统一,力争达到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享有更好的生存

环境的目标

公众参与

应充分调动公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公众参与是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

———————应用体验不可少———————

读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图,完成1~2题。

1.近百年来,人类所定的铜矿石最低含铜量标准不断降低,使铜矿可采储量不断增加,这反映了(  )

A.自然资源的整体性特征

B.自然资源分布的地域差异性特征

C.铜矿资源具有可再生性

D.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和利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而逐步扩大

2.图示外围方框展现了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存在的激烈矛盾,而且愈演愈烈。

图中括号内所表现内容是(  )

A.资源的破坏与短缺    B.促进经济的迅猛发展

C.新材料应运而生

D.

环境污染严

解析:

1.D 2.A 第1题,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加大了对自然资源的使用量;随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技术的进步,加大了对自然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第2题,此图体现了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

实线箭头体现人类如果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就会为人类持续提供物质、能量;图示外围方框(虚线箭头)体现如果人类无节制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就会受到破坏或发生短缺。

3.世界能源生产与消费不平衡,开发与利用形式多样。

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中石油生产与消费总量缺口最大的3个国家是________、________和中国。

(2)图中的甲、乙、丙三地,开发太阳能的自然条件最优越的是________,说明理由。

(3)荷兰利用风能的历史悠久。

分析荷兰风力资源丰富的原因。

解析:

(1)题,结合图示可知,美国、中国、日本的石油消费量远远大于生产量。

(2)题,丙地位于澳大利亚中部,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太阳辐

射时间长。

另外,南回归线穿过本区,相对于甲、乙两地来说,其纬度低,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

第(3)题,风力资源是否丰富与风速大小、地形是否阻挡等自然因素有关。

答案:

(1)美国 日本

(2)丙地 理由:

①太阳高度大(太阳总辐射量大);②云量少(到达地

面的太阳辐射量多);③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

(3)原因:

①地处西风带;②地势低平;③位于大陆西岸。

一、选择题

下图中阴影部分为某种自然资源的全球分布情况,读图,回答1~3题。

1.该自然资源是指(  )

A.湿地          B.油田

C.冰川D.煤田

2.该自然资源主要分布在(  )

A.盆地和湖泊周围B.沿海与大陆架上

C.大陆边缘与岛屿D.高纬区和高山区

3.近几十年,该自然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变暖气温升高B.大气的臭氧层变薄

C.人类的需求量加大D.地壳不稳定多地震

解析:

1.C 2.D 3.A 第1、2题,由图示知,该自然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极洲等高纬度地区和高山地区,据此推断该自然资源为冰川。

第3题,全球变暖气温升高是冰川加速融化的主要原因。

4.根据下图判断:

A、B、C、D四幅图中能够正确表示自然资源、能源和矿产资源三者的关系是(  )

解析:

选C 矿产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

在能源和自然资源的概念中,二者的区别是:

(1)能源和自然资源的概念外延是交叉关系,即有一些自然资源不属于能源,如,铁矿石、铝土等;而有一些自然资

源本身也属于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

另外有一些能源就不属于自然资源,如,核电、水电、火电等。

(2)自然资源必须直接来源于自然界,而且具有自然属性;而能源则不同,它既可以直接来源于自然界,也可以间接来源于自然界,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经济属性。

下图示意三种主要能源在世界主要国家的重要度。

读图完成5~6题。

5.①②③分别代表的能源是(  )

A.石油、煤炭、核能B.煤炭、石油、核能

C.核能、石油、煤炭D.石油、核能、煤炭

6.能源③在法国、日本等国家的重要度较高,是因为这些国家(  )

A.该能源分布广且易开采B.常规矿物能源贫乏

C.多海港,进口该能源便利D.经济实力强且科技发达

解析:

5.A 6.D 第5题,中国的主要能源是煤炭,沙特以石油为主,法国核能占很大比重。

第6题,核电在法国、日本等国家的重要度较高,是因为核电的开发利用对技术和资金的要求较高,而这些国家经济实力强且科技发达。

读人类文明进程及社会经济增长主导因素变化示意图,完成7~8题。

7.图中影响d曲线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土地B.劳动力

C.资本D.技术

8.到工业文明阶段,土地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突出表现为土地的(  )

A.数量B.质量

C.类型D.区位

解析:

7.D 8.D 第7题,在工业文明阶段,对人类文明和社会经济增长影响较大的因素为技术因素。

第8题,区位即位置,是在工业文明阶段土地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影响。

读我国能源保障区分布示意图,完成9~11题。

9.我国能源保障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是(  )

A.西部高,东部低,北部高,南部低

B.西部高,东部低,北部低,南部高

C.西部低,东部高,北部高,南部低

D.西部低,东部高,北部低,南部高

10.影响我国能源保障水平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能源生产总量

B.能源消费总量

C.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对比

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11.M地区能源保障水平高主要原因是(  )

①天然气资源丰富 ②水能资源丰富

③核能资源丰富 ④太阳能资源丰富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

9.A 10.C 11.A 第9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能源高保障区主要位于中西部省区,能源低保障区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因此我国能源保障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是西部高,东部低,北部高,南部低。

第10题,能源产量越大,消费量越小,能源的保障水平就越高。

第11题,M地区为四川盆地,水能资源和天然气资源丰富,核能发展较慢,太阳能资源较少。

二、综合题

12.分析自然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农业社会阶段,人类生产、生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很________,在暖温带和亚热带相对湿润地区,尤其是河流________和________地区,形成了古代城市。

(2)在工业社会阶段,影响生产力布局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的储存状况,以及________的便利程度。

(3)后工业化阶段,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而各种________资源的地位则迅速上升。

(4)随着生产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日益________,利用深度逐步________。

解析:

农业社会时期,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明显地受到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的制约,在一部分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农业文明得以形成和发展,并形成古代城市。

在工业社会阶段,矿产资源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着决定性影响。

后工业化阶段,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后天资源的地位则迅速上升。

答案:

(1)大 冲积平原 三角洲

(2)矿产资源 交通运输

(3)后天性

(4)广泛 拓展

1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我

国石油消费、生产和出口状况图。

(1)根据材料判断,关于我国石油消费、生产和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产量和消费量同步增长

B.我国消费的石油以进口为主

C.1995年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

D.20世纪80年代我国石油自给有余

(2)我

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的原因是什么?

(3)为了保证我国能源安全,减少对石油进口的依赖,你认为可以从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方面采取哪些措施?

解析:

(1)题,由图可知,我国石油消费量增长大于生产量的增长,但石油消费仍以国内生产为主;1996年我国石油消费量大于生产量,成为石油净进口国。

(2)题,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高的原因一是国内石油增产困难,二是消费增长加快,供需缺口越来越大。

第(3)题,调整优化能源结构主要从使用石油替代能源,开发利用新能源和进行能源的跨区域调配入手。

答案:

(1)D

(2)受石油资源条件限制,增产困难;国内石油消费增长加快,供需缺口越来越大。

(3)合理有效利用,使用液化煤代替石

油;加大开发与利用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水能等能源的力度,提高电能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的进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