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钢管贝雷梁支架制梁法检算书第二十四联解析.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9135798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05.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钢管贝雷梁支架制梁法检算书第二十四联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3钢管贝雷梁支架制梁法检算书第二十四联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3钢管贝雷梁支架制梁法检算书第二十四联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3钢管贝雷梁支架制梁法检算书第二十四联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3钢管贝雷梁支架制梁法检算书第二十四联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钢管贝雷梁支架制梁法检算书第二十四联解析.docx

《3钢管贝雷梁支架制梁法检算书第二十四联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钢管贝雷梁支架制梁法检算书第二十四联解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钢管贝雷梁支架制梁法检算书第二十四联解析.docx

3钢管贝雷梁支架制梁法检算书第二十四联解析

中铁22局海沧货运通道(疏港通道-海翔大道段)Ⅱ标

箱梁贝雷梁支架检算书

一、工程概况

(一)、本专项方案适用条件与范围

海沧货运通道(疏港通道-海翔大道段)Ⅱ标桥梁上部结构。

(二)、技术条件

道路等级:

城市快速路;

设计行车速度:

80km/h;

设计汽车荷载:

城-A级(荷载系数1.3)

(三)、结构形式及设计主要参数

⑴截面类型为单箱多室。

截面见下图。

⑵桥面宽度:

主线桥宽度分13.25m、15.5m、26m、37m四种,B匝道为8m,C,D匝道为9.5m。

⑶梁体跨度为30m-40m,梁高为2.2m。

⑷梁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封锚采用强度等级为C50的补偿收缩混凝土。

2、模板支撑架总体方案概况

现浇支架采用钢管贝雷膺架,两端立柱支撑在承台上,中间支撑柱采用26×2×1m条形混凝土基础。

一次主梁之上的二次分配梁采用32排单层普通型贝雷片顺桥向布置。

贝雷桁架梁与墩身间缺口处,采用I18工字钢或者20号槽钢搭接过渡,一端搭接在贝雷梁上,另一端搭在墩帽上。

钢管柱顶高程逐一核对,并考虑支架预留拱度,支架卸落采用卸漏砂箱并临时连接成整体。

贝雷桁架纵梁按设计图逐根组装,每两片为一组,中间设置标准桁撑,以求稳定防侧倾,然后使用吊车逐根吊装就位。

贝雷桁架梁之上横桥向摆布I12.6工字钢分配梁,间距采用50cm和80cm。

再上铺设梁底方木楞、竹胶模板。

力学传递程序:

现浇箱梁砼→模板→工字钢横向分配梁(I12.6)→贝雷纵梁(1.5*3)→支撑横梁(双拼40B工字钢)→卸落装置→钢管柱式支墩(φ630*8mm)→承台顶或现浇砼基础顶。

此验算方案以Z80#-Z83#墩的第二十四联(36+40+36)m的中间40m跨(跨度为全桥最大)作为验算对象。

如下图单层支架纵段布置图及横断面示意图所示:

 

支架横断面布置图

支架纵断面布置图

模板:

模板均采用木模,竹胶板采用2.44m*1.22m*15mm,方木采用4000×100×100mm。

分配梁:

采用I12.6工字钢,一般截面处间距0.8m,中横梁与端横梁处间距为0.5m,布置范围:

贝雷梁桁架上;

主力桁架:

采用单层32排贝雷梁,每片贝雷梁用U型螺栓与横梁连接以增强支架整体稳定性;

大横梁:

置于支墩钢管顶砂箱上,采用双拼40B工字钢,长26米布置范围:

钢管柱支墩:

采用φ630mm螺旋焊接钢管,厚8mm;每支墩9根钢管。

起落架:

采用卸漏砂箱,采用外径φ630mm钢管制作外套管、预制φ608砼块作内套管,高50cm,每个钢管支柱上设一个;

基础:

以桥墩台的承台及跨中现浇钢筋砼平台作为支墩基础。

如承台宽度不足,加宽承台以保证钢管立柱的安装。

3、方案设计依据及参数

1、海沧货运通道(疏港通道-海翔大道段)工程桥梁工程设计图;

2、本工程各桥梁下部结构设计图纸及《装配式公路钢桥多用途使用手册》;

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5、《桥涵施工技术指南》;

6、《路桥施工计算手册》;

7、《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8、《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10、钢材弹性模量E=2.1×105MPa;Q235钢材容许容许弯曲应力σw=215MPa,容许剪应力τ=125MPa;贝雷桁架的允许压应力及弯应力为f=273MPa;剪应力fv=208MPa。

11、钢筋混凝土重度rc=26KN/m3;

12、施工人员及机械活载按1KN/m2、模板重量按2.5KN/m2,(参考【JGJ162-200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取值)。

13、振捣、倾倒混凝土荷载4KN/m2,(参考【JGJ162-200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取值)。

14、恒载系数1.2,活载系数1.4。

15、主梁与分配梁允许挠度【ω】=L/400。

四、荷载计算

(一)、计算箱梁支撑段横截面积

被支撑梁段一般截面横截面面积:

A=16.998m2;箱梁顶面宽度B=25.8m。

被支撑梁段中端横梁处横截面面积:

A=43.396m2;箱梁顶面宽度B=25.8m

(二)、计算支撑架设计荷载

①、箱梁结构恒载:

q1=rc*A=442KN/m(一般截面处)

q1=rc*A=1128.3KN/m(中端横梁截面处);

验算取一般截面处的结构恒载。

②、箱梁模板恒载:

q2=B*q=65KN/m;(q为模板荷载,取2.5KN/m2。

③、支撑架结构恒载:

q3=14%*q1=62KN/m;(按以往施工经验估算。

④、振捣、倾倒混凝土荷载:

q4=4KN/m

⑤、施工人、机活载:

q5=1*B=26KN/m。

支撑架设计计算荷载:

q=1.2*(q1+q2+q3)+1.4*(q4+q5)=724KN/m。

结构计算荷载放大系数K=1.64。

五、内力计算

(一)、绘制支撑架受力分析的荷载简图

支撑架纵向受力荷载计算简图如下:

(图2)

 

(二)、使用结构力学法计算(利用三弯矩方程法)计算各支点弯矩

MA=ME=0,MB=-5869.72KN·m;

MC=-7102.81KN·m,MD=-5629.53KN·m;

(三)、利用力矩平衡法求支座反力

利用力矩平衡法,由A点开始对B点取弯矩,力矩平衡方程为:

1)7.5R1-0.5*724*7.52=MB=-5869.72求得R1=1932.37KN

2)(7.5+10.5)*1932.37+10.5R2-0.5*724*(7.5+10.5)2=MC=-7102.81

求得R2=7181.19KN

3)(7.5+10.5*2)*1932.37+2*10.5*7181.19+10.5*R-0.5*724*(7.5+2*10.5)2

=MD=-5629.53求得R3=7859.75KN

4)7R5-0.5*724*72=MD=-5629.53求得R5=1729.78KN

5)(7+10.5)*1729.78+10.5R4-0.5*724*(7+10.5)2=MC=-7102.81

求得R4=6998.908KN

内力结构图如下:

 

结论:

支点C处的反力(R3=7859.75KN)最大,故以此处为对象作荷载分析。

六、结构设计内力及检算

(一)、钢管支撑柱设计

1、钢筋支撑柱的布置设计

根据计算的支点反力结果判定,纵向钢管支撑柱C点的分担荷载最大。

故以此为计算设计对象。

纵向钢管支撑柱C点的横断面支撑结构如图所示。

横向每个支撑点布置7根直径φ630mm、壁厚10mm钢管柱。

钢管柱按等面积荷载布置。

为设计计算简便,以受载最大C截面支撑点为基准计算。

对应分担的最大计算荷载为R=R3/7=1122.8KN。

(若采用更多根钢管时,钢管立柱的承载能力更大更安全。

(1)、钢管立柱几何参数

本标段支架所用的钢管支撑柱全部拟选用直径φ630mm、壁厚10mm钢管做支撑柱。

C点钢管柱受压高度h=7.0m。

属于受压短杆(小柔度杆,不适应于欧拉公式)

(2)、钢管立柱强度验算

a、立柱长细比

回转半径

长细比

<[λ]=150

满足要求。

b、立柱临界应力验算:

此类钢管为b类,轴心受压杆件,A3钢,查《钢结构设计与计算》P520页知:

Φ=0.929,A=15625mm2,[σ]=140MPa

 允许轴向压力[N]=Aφ[σ]=0.929×15625×140=2032.19KN

[N]>R=1122.8KN,满足要求。

(3)、钢管立柱的布置

将箱梁横截面面积均分成9等份,每份面积A1=A/9=1.89m2,再求出每一份的形心,则每根钢管立柱布置在每份的形心处。

如下图:

 

为减小工字钢主梁的悬臂长度,将最外侧钢管立柱外移50cm,则钢管立柱的实际间距为2.5m+3.46m+1.98m+2.79m+……

(二)、临时基础设计要求

本支撑架支撑荷载R3=7859.75KN,采用混凝土临时扩大基础,临时基础横桥向长度拟设26m、顺桥向宽度2m、高度0.6m(当跨既有线施工,基础作为车道的分隔带时,基础可加高到1.0m);地基基底允许承载能力不得小于200Kpa既满足要求。

1、计算地基允许承载力要求σ=F/s=7859.75/(26*2)=151KPa。

(<[σ],满足!

2、临时支墩基础

根据承台长度来定,拟设长26m,宽2m,高度0.6m,因基底坐落在既有路面上,承载能力较好,不需另作处理,基础采用c30混凝土,必要时可在底层铺一层钢筋网片。

(三)、工字钢主梁(双拼40B工字钢)计算

由于纵向钢管支撑柱C点的支撑分担荷载最大,最大支撑反力R3=7859.75KN。

横向主梁在此处分担的荷载也最大,所以验算此处的横梁荷载即可,横梁拟采用双拼40B工字钢。

查表得40B工字钢的截面特性:

截面惯性矩Ix=22781cm4,Wx=1139cm3,Sx=671.2cm3,d=12.5mm。

钢材的力学性能:

弹性模量E=2.1×105MPa,容许弯曲应力σw=215MPa,容许剪应力τ=125MPa。

梁宽为26m,工字钢长度按26m计算,则每米工字钢承受的荷载q=R3/26=302.3KN/m.。

工字钢立在钢管立柱上,取4跨连续梁验算,跨径为(2.5+3.46+1.98+2.79)m,工字钢受力分析简图如下图所示:

 

计算可知Mmax=300.25KN·m,Qmax=548.25KN

1)弯拉应力验算

弯拉应力δ=Mmax/2Wx=300.25×103/2×1139×10-6=131.8Mpa<〔σw〕=215Mpa,满足要求。

2)剪应力验算

剪应力

64.6Mpa<〔τ0〕=125Mpa,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最大扰度出现跨度3.46m的跨中

扰度f=5ql4/(2×384EIx)=5×302.3×3.464/(2×384×2.1*105×22781×10-8)=5.9mm<〔f0〕=L/400=3460/400=8.65mm,满足要求。

4)工字钢悬臂端扰度验算

f=ql4/2×8EI=302.3×2.174/(2×8×2.1×105×22781×10-8)=8.8mm<〔f0〕=L/200=2170/200=10.85mm,满足要求。

(四)、贝雷梁计算

贝雷梁按单排布置,共布置32排,每两排间用450mm桁架与900mm桁架连接,贝雷梁横向用12.6槽钢连接成整体,以提高整体性和稳定性。

贝雷桁架物理几何指标

型号

几何特性

容许内力

单排单层

不加强型

Ix(cm4)

W(cm3)

弯矩(kN·m)

剪力(kN)

材质拉压应力f(MPa)

材质剪应力

fv(MPa)

250497.2

3578.5

788.2

245.2

273

208

根据前面的支架内力计算所得,知:

最大弯矩MC=7102.81KN·m;最大剪力Q=3941.31KN。

1)选取贝雷梁片数

①取最大弯矩检算,可知N=7102.81/788.2=9片;②按最大剪力检算,N=3941.31/245.2=16片,取32片足够安全。

2)弯矩剪力验算

贝雷梁允许弯矩32*788.2=25222.4KN·m>Mmax=7102.81KN·m

贝雷梁允许剪力32*245.2=7846.4KN>Tmax=3941.31KN

满足要求。

3)应力验算

贝雷梁允许弯曲拉压应力

62MPa

4)扰度验算

贝雷梁最大扰度出现在跨度为10.5m跨中。

扰度f=5ql4/(384EI)=5×724×10.54/(384×2.1×105×250497.2×22)

=9.9mm

5)贝雷梁布置

取32片贝雷梁,每两片用45cm或90cm花架连接,共16组,将箱梁横截面等分为16份,每组贝雷梁布置在每份的形心处(为减小贝雷梁上横向分配梁的悬臂长度,实际布置时可将最外侧贝雷梁向外移50cm),贝雷梁布置间距如下:

 

(五)、箱梁底模横向I12.6工字钢分配梁验算

箱梁底模横向I12.6工字钢分配梁,摆布间距一般截面处为80cm,中横梁与端横梁处为50cm,根据支架横断面布置图,贝雷梁实际布置时,贝雷梁横向最大间距为157cm,则工字钢最大跨度为157cm,验算取最大跨度验算。

一般截面处每根工字钢承担荷载Q=0.8*(1.2(q1+q2)+1.4(q4+q5))=0.8m×650.4KN/m=520.32KN,梁宽为26m,所以每根工字钢长度按26m计算,则每米工字钢承受的荷载q=Q/26=20KN/m;中横梁与端横梁处每根工字钢承担荷载Q=0.5*(1.2(q1+q2)+1.4(q4+q5))=0.5m×1473.96KN/m=736.98KN,梁宽为26m,所以每根工字钢长度按26m计算,则每米工字钢承受的荷载q=Q/26=28.3KN/m。

工字钢受力分析简图如图11所示:

 

查表得12.6工字钢的截面特性:

截面惯性矩Ix=488cm4,Wx=77.4cm3,Sx=44.4cm3,d=5mm。

钢材的力学性能:

弹性模量E=2.1×105MPa,容许弯曲应力σw=215MPa,容许剪应力τ=125MPa。

1)一般截面处验算

a、弯拉应力验算

跨中最大弯矩Mmax=ql2/8=20×1.572/8=6.2KN·m

弯拉应力δ=Mmax/Wx=6.2×103/77.4×10-6=80.1Mpa<〔σw〕=215Mpa,满足要求。

b、剪应力验算

最大剪力Qmax=0.5ql=0.5×20×1.57=15.7kN

剪应力

28.6Mpa<〔τ0〕=125Mpa,满足要求。

c、挠度验算

f=5ql4/(384EI)=5×20×1.574/(384×2.1×105×488×10-8)

=1.5mm<〔f0〕=L/400=1570/400=3.9mm,满足要求。

2)中端横梁截面处验算

a、弯拉应力验算

跨中最大弯矩Mmax=ql2/8=28.3×1.572/8=8.7KN·m

弯拉应力δ=Mmax/W=8.7×103/77.4×10-6=112.8Mpa<〔σw〕=215Mpa,满足要求。

b、剪应力验算

最大剪力Qmax=0.5ql=0.5×28.3×1.57=22.2kN

剪应力

40.4Mpa<〔τ0〕=125Mpa,满足要求。

c、挠度验算

f=5ql4/(384EI)=5×34×1.574/(384×2.1×105×488×10-8)

=2.2mm<〔f0〕=L/400=1570/400=3.9mm,满足要求。

(六)、箱梁底模纵梁(10cm*10cm方木)验算

底模纵梁采用10cm*10cm方木,根据《木结构设计规范》:

普通松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m=13MPa,抗剪强度fv=1.5MPa,弹性模量为E=9.5*103MPa,挠度极限值L/400。

Wx=166.7cm3,Ix=833cm4,Sx=125cm3。

方木底板处的布距(中心间距)为40cm,横隔板及腹板处的布距加密到20cm。

横隔板及腹板处混凝土厚度为2.2m,混凝土自重荷载为2.2*26=57.2KN/m2;底板处混凝土厚度为0.5m,混凝土自重荷载为0.5*26=13KN/m2

则横隔板及腹板处计算荷载0.2*(1.2*(57.2+2.5)+1.4*(1+4))=15.73KN/m;底板处计算荷载0.4*(1.2*(13+2.5)+1.4*(1+4))=10.24KN/m

方木纵向布置在横向工字钢分配梁上,取3跨连续梁做受力分析,简图如下:

 

计算可知横隔板及腹板处Mmax=1.01KN·m,Qmax=7.55KN

底板处Mmax=0.65KN·m,Qmax=4.9KN

1)横隔板及腹板处方木验算

a弯拉应力验算

弯拉应力δ=Mmax/Wx=1.01×103/166.7×10-6=6.06Mpa

b剪应力验算

剪应力

1.13Mpa

c挠度验算

扰度

0.54mm<〔f0〕=L/400=800/400=2mm,满足要求。

2)底板处方木验算

a弯拉应力验算

弯拉应力δ=Mmax/Wx=0.65×103/166.7×10-6=3.9Mpa

b剪应力验算

剪应力

0.73Mpa

c挠度验算

扰度

0.35mm<〔w〕=L/400=800/400=2mm,满足要求。

(七)、箱梁底模面板(竹胶板)验算

底模采用竹胶板,规格为2.44m*1.22m*15mm,竹胶板的力学参数如下:

弹性模量E=6.5*103MPa,

设计抗弯强度50MPa,

底板处Wx=0.16667bh2=0.16667*20*1.52=7.5cm3

中隔板及腹板处Wx=0.16667bh2=0.16667*10*1.52=3.75cm3

底板处计算荷载1*(1.2*(0.5*26+2.5)+1.4*(1+4))=25.6KN/m

横隔板及腹板处计算荷载1*(1.2*(2.2*26+2.5)+1.4*(1+4))=78.64KN/m

受力简图如下:

 

1)底板处面板验算

跨中最大弯矩Mmax=ql2/8=25.6×0.22/8=0.128KN·m

弯拉应力δ=Mmax/Wx=0.128×103/7.5×10-6=17.06Mpa<50Mpa,满足要求。

扰度f=5ql4/(384EIx)=5×25.6×0.24/(384×6.5×103×3.75×10-8)=0.22mm

2)中隔板及腹板处面板验算

跨中最大弯矩Mmax=ql2/8=78.64×0.12/8=0.098KN·m

弯拉应力δ=Mmax/Wx=0.098×103/3.75×10-6=26.1Mpa<50Mpa,满足要求。

扰度f=5ql4/(384EIx)=5×78.64×0.14/(384×6.5×103×3.75×10-8)=0.04mm

(八)、箱梁侧模验算

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计算:

新浇筑的初凝时间按8h,隔板及腹板一次浇注高度2.2m,浇注速度1.5m/h,混凝土无缓凝作用的外加剂,设计坍落度16mm。

根据规范计算模板的侧压力。

=77.3KN/m2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可按实测确定。

当缺乏试验资料时,可按

计算;(混凝土初凝时间按8h算)

—外加剂影响系数,不产外加剂时取1.0;掺有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取1.2.

—混凝土塌落度影响系数,当塌落度小于30mm,取0.85;50-90mm时,取1.0,110-150mm时,混凝土采用泵送,故取1.15;

—混凝土浇筑速度,取1.5(m/h);

取以上两值的最小值,故最大侧压力为

则侧模的荷载q=57.2*1.2+(1+4)*1.4=75.64KN/m2

面板为15mm厚竹胶板,模板次楞(竖向分配梁)间距为30cm,计算高度取100cm。

面板截面参数:

E=6.5*103MPa

设计抗弯强度50MPa

Ix=0.08333bh3=0.08333*100*1.53=28.1cm4,

Wx=0.16667bh2=0.16667*100*1.52=37.5cm3。

 

计算简图如上(3跨连续梁)计算结果:

Mmax=0.681KN.m

1)弯拉应力δ=Mmax/Wx=0.681/37.5=18.2Mpa<50Mpa,满足要求

2)最大扰度

0.22mm

 

(九)、支架整体稳定性计算

1、荷载分布

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支架为临时结构,按1/10频计算:

基本风速:

V10=28.8m/s

基本风压:

W10=0.5KN/m2

空气重力密度:

γ=0.012017e-0.0001Z=0.012017e-0.0001×15=0.012KN/m3

高度Z处的设计基准风速:

Vd=K2K5V10=0.79×1.38×28.8=34.3m/s

设计基准风压:

Wd=(γVd2)/(2g)=(0.012×34.32)/(2×9.81)=0.72KN/m2

支架+梁高按3.8m实体计算,则:

桥横向风荷载标准值:

Fwh=k0k1k3WdAwh=0.75×1.1×1.0×0.72×10.5×3.8=23.7KN

其中:

k0为设计风速重建期换算系数,对于施工架设期桥梁,k0取0.75。

K1为风载阻力系数,k0取1.1。

K3为地形、地埋条件系数,一般地区k3取1.0。

Wd为设计基准风压。

Awh为横向迎风面积,按实际尺寸计算(10.5×3.8)。

(支墩至支墩径度总长10.5m)

着力点距迎风面荷载中心距12+3.8/2=13.9m,12米为墩高,则弯矩:

倾覆M倾=23.7×13.9=329.4KN·m

2、支架整体稳定验算

当支架搭设完毕,而主梁未开始作业时,支架自重小,整体稳定性最差,故选此状态进行控制计算。

抗倾覆M=G*L

G:

模板、方木、贝雷片、H400型钢横梁等自重

L:

自重重心到支墩外侧螺旋管的距离=10.7m

模板:

0.015×12×9=1.62KN/m

方木:

翼板处12/0.35×0.1×0.1×8=2.74KN/m

底板7.1/0.35×0.10×0.15×8=2.43KN/m

钢桁架片:

2.8KN/m

贝雷片:

27×9=243KN

H400型钢:

13.5×172×2=46.44KN

M抗=【(1.62+2.74+2.43+2.8)×12+243+46.44】×10.7

=4328.4KN.m

稳定系数M抗/M倾=4328.4/329.4=13.14>1.3,满足要求。

 

验算完成,经验算支架布置符合要求,此方案结构受力安全可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