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养身之道 张先金.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9132894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养身之道 张先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我的养身之道 张先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我的养身之道 张先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我的养身之道 张先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我的养身之道 张先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的养身之道 张先金.docx

《我的养身之道 张先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养身之道 张先金.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的养身之道 张先金.docx

我的养身之道张先金

我的养身之道—阅读

张先金

子在川上曰:

逝者于斯夫!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从呱呱坠地,转眼成了白头翁,耄耋老者。

忆往昔酸甜苦辣皆尝遍,看今朝福禄寿康全享尽。

我的历程节点以打油诗为证:

童稚拜孔上学堂,认写汉字读华章;《四书》《琼林》虽能背,学识太浅未开讲。

年少保送到三江,学业班务两头忙;“五八”神州大跃进,速成毕业奔战场。

廿年成家欠思量,匆匆忙忙配鸳鸯;两块铺板并一起,无力置件新衣裳。

三年困难闹饥荒,生个儿子饿肚肠;骨瘦如柴哭无声,百日不久小命亡。

文化革命真疯狂,驾着飞机去游乡;酸甜苦辣人间事,万幸未去见阎王。

改革开放工资涨,家有余钱住楼房;儿女个个求上进,孙辈更比子辈强。

为官做到准芝麻,退休拿钱度时光;万事大吉逍遥翁,从心所欲龟寿创。

过了七十争八0,自由自在乐洋洋;若能牵手到百岁(老伴77,身体状况尚可),再来回首论短长。

阅读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三字经》云: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杵。

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俗话说:

做到老,学到老,到老还有三件冒学到。

这些话说的都是学习的好处。

故我选择阅读作为养生之道。

我读书,我快乐,我健身,我执着。

我做了个规划,一是温故而知新,先对幼年时期的阅读情况作个回顾,重点回炉《四书》和《幼学》。

二是读史,按编年从《史记》、《汉书》读起,一册一册地往下读。

三是学《诗经》,先注释,再意译,对与不对不足论。

具体按两个专题写,一、少时读书长知识,这是打基础;二、老来读书享安康,这是期望值。

一、少时读书长知识

1945年,日寇投降不久,我就开始了求学之路。

那时我们张克诚村只有1所私塾,借用张绍华的堂屋作教室,20来个学生,其中女生2人,均是富家女。

桌凳自带,规格不一。

先生的学俸由邀学者与学生家长共同商定,蒙童和穷苦人家可以少些,一般以谷物折算。

蒙童上学的第一天,由先生引导向孔夫子挂像行叩拜礼,礼毕之后先生教导说:

孔圣人姓孔,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也!

像我这么大的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也不也的。

接着先生交待礼仪规矩,比如你如果碰到地下有写了字的纸,万万不能用脚去踩,若无意之中踩了,要放头上顶三顶,表示对孔子的尊崇,要是作了解手纸,一旦发现以违犯学规论处,轻则戒勉谈话,重则施以板子。

先生的桌面上放着两块板子,一长一短,长的为竹板,是男生的“专利”—打屁股;短的是木板,又名戒尺,供女生“享用”—打手掌。

先生还说上课叫上书,每日早晨三首书,上午三首书,下午三首书,这是起码的要求,但视悟性而定,有的学生无法完成这个任务,有的学生远超九首书。

先生头天上的书,第二天早晨上学时要从头到尾背一遍;半个月上的书,十五日要背一遍;一个月上的书,初一日要背一遍;一年上的书,年终要背一遍。

背书是上私塾的硬功夫,所以平时读书要背得滚瓜烂熟,甚至倒背,否则到时候不好过关,难免惩罚,挨板子是常事。

学童上学,开始只认字,并无课本。

我第一天上学,先生给我写了一个张“本”,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千,七十士,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人,可知礼也,一共25个字。

第一天早晨第一首书是“上”字,还未回到座位即转身到先生桌前背;接着上第二首书”大”字,又上第三首书“人”字,三个来回像搞笑似的,先生忙的不亦乐乎。

个别蠢材却不那么轻松,等着他的不是挨训斥就是打板子。

我的一位学兄第一张“本”读了几个月,打的板子比25个字数要翻几番。

一天,先生叫他到书桌前背“本”,他结结巴巴总算过了关。

先生又叫他转过身来认字,倒也认识了几个。

当先生指点“本”的第一个字“上”字时,他想都未想说是个“磨单”,引起哄堂大笑,先生哭笑不得。

我很快读背了第一张“本”,先生给我写第二张“本”: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先生只教认字,不讲意思,直到近年看报才知道这张“本”是北宋五子之一理学家邹雍巧妙运用数词描写旅途风光的一首诗。

读了几张“本”后,接着读《三字经》、《百家姓》、《增广》、《鲁上潭杂字》、《四书<大学>、<论语>、<中庸>、<孟子>》,《幼学琼林》共四册,读到第四册时大冶县解放了。

俗话说,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

可能是《增广》多是带韵味的俗话,如“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路边无人问”、“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之类;《幼学》则有天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

解放前上私塾没有多大压力,就开始看小说,越看越上瘾。

现在回忆,大约看了二十余部,如:

《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七剑十三侠》、《三侠五义》、《封神演义》、《聊斋志异》、《隋唐演义》、《三下南唐》、《说唐全传》、《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五虎(父狄青、长子狄龙、次子狄虎、三子狄彪、四子狄豹)平南》、《罗通扫北》、《杨家将》、《岳飞传(父岳飞,子云、雷、霖、霆、震)》、《包公案》、《彭公案》、《儒林外史》、《镜花缘》、《白蛇传》、《粉妆楼》、《八美图》、《基督山伯爵》等,由于时间久远,有的书名可能记不准确。

可惜,文化大革命破“四旧”,害怕政治上受牵连,回家偷偷将线装书为之一炬。

看书人说什么“真《三国》,假《封神》,提起《西游》笑煞人”。

也算不上什么书评,谈笑而矣。

那时,我是个不到十岁的孩子,能懂得多少。

比如看《红楼梦》,视为《八美图》中的卿卿我我吊膀子,哪里知道什么政治。

至于书里面的许多生僻字,它认识我,我不认识它,又没有《字典》,怎么办?

“跳缺”。

解放后,我插班小学三下,连续跳级,上初师,函授中师,拿了个中专文凭,技术职称副编审。

当时,母子相依为命,家境不好,我虽有大冶一中的录取通知书,而且编了班,最终放弃了,落了个终身遗憾,“大学梦”破碎。

好在子女和孙字辈争了气,人人都是大学生,有的上名校,有的出国留学,其中有4名硕士,总算给我的心灵有些慰藉。

二、老来读书享安康。

我1958年9月参加工作,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从了政,当了公务员,在县党政首脑机关干了三十几年,整天忙忙碌碌,连孩子们读书的事也很少过问,欠了他(她)们很多“债”,也无法补偿。

1998年退二线,2000年办了退休手续,从此成了自由人,后面的路还有多长,自己无法估算。

不过,站在生与死的交接处,前进一年少一年,从以年计到以月计、以日计,这是自然规律,没什么喜与悲。

前几年,租了几合地,当起了菜农,自产自吃,有时也送点左邻右舍;同时打理庭院经济,种点花草果木,年产蜜桔百十来斤,也是自吃有余,倒也快活。

2007年,市委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一纸文书要我干市老年人体育协会主席和市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干起来后才知道,又要讨钱,又要组织活动,虽然谈不上焦头烂额,但个中之苦恼只有自知。

2009年,大冶的修志工作处在全省倒数3位,面临通报,老同事、老部下纷纷劝我重操“旧业”(我主编过《大冶县志》),处于责任心的驱使,为了给大冶争点颜面,勉强答应。

第二年(2010年)3月10日正式上任。

上了驾就没有回头路,但实在是太苦了。

为了集中精力修志,我于2012年初辞去了市老年人体育协会主席职务,与五位同仁共同拼搏,经过严格的三审,在省地方志办公室和黄石市史志办公室主要负责人,大冶市委副书记朱宏伟,市委常委、副市长石裕武,市委常委、市委办公室主任刘彦等的见证下,《大冶市志》于2012年8月17日通过了省和黄石市两级组织的终审。

又经一年多的补充、修改,正式定稿,交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

现在回到正题上—老来读书享安康。

读书、看报,写点小文章,集少成多,出了几本小册子。

一本名为《暮遐拾遗》

(一),有《家族溯源》、《历程纪略》、《论文选》、《回忆录》、《杂记》、《张氏历史名人》等六个专题;《暮遐拾遗》

(二),有《论文选》、《敖公纪述》、《附录》等目,有可能的话还有(三)......。

第二本叫《大冶姓氏与大冶人》,计有3章163节,记载了全市农村4420多个自然村庄的姓氏起源、播迁和迁进大冶、市内迁徙等方面的状况。

下步打算:

(一)读《诗经》。

第一卷《国风》—

国即诸侯所封之域;风即民俗歌谣之诗。

《周南》—

周,国名,南方诸侯国,在禹贡雍州境内岐山之阳。

阳即南,意为岐山之南边。

后稷十三世孙古公亶父(即周公旦),始居其地,传子王(封号)季历、孙周文王姬昌,辟国寝广(开疆拓土之意),徙都于丰。

杂以南国之诗,而谓之周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关关:

雌雄水鸟相应之和声。

雎鸠:

水鸟名,亦名王雎,状如凫鹭。

窈窕:

文静而美好。

淑:

善也。

女:

未嫁之女,盖指文王妃大姒。

君:

指周文王姬昌。

子:

亦善也。

逑:

配也。

译文:

河洲之上雌雄鸟,你呼我应多欢快。

善良文静美淑女,道德高尚君子配。

※                     ※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

长短不齐之貌。

荇菜:

水生植物,根直入水底,叶浮于水面,紫赤色;夏天开花,黄色;茎如釵股,圆寸余,上青下白,根茎可食。

寤:

醒;寐:

睡。

寤寐:

或睡或醒。

股:

犹怀也;悠:

犹长也。

辗,转之半;转,辗之周;反,转之过;侧,转之留,皆卧不安席之意。

译文:

长长短短的水菜,飘忽不定难采之。

洁白无瑕美少女,梦寐思念欲求之。

思呀想呀不得见,不知何时见花容。

思呀想呀难忘怀,睡不安席莫耐何。

(二)看报,剪报,写点杂记,既学了知识,又愉悦了心情,时而哈哈大笑,时而拍案叫绝,不知何时所生,不想何时而死,忘我也。

1、古代皇帝反腐的三种模式。

(1)汉宣帝“加薪促廉”。

神爵三年,汉宣帝颁布了一个诏令:

“吏不廉平则治道衰。

今小吏皆勤事而俸禄薄,欲无侵绝百姓,难矣!

其益吏百石以下俸十五。

”基层小吏拿着薄薄的薪水,承担着繁重的日常事务,光靠道德说教,或者靠汉武帝时期那种严刑重法,反腐难矣。

(2)王莽“道德反腐”。

王莽当皇帝来得并不光彩,因此“欲震威以惧下”,几年时间将国家弄得千疮百孔,百姓颠沛流离。

王莽构想:

依据北魏前期古例,丰年加俸,歉收减俸,下令“上至公侯,下至小吏”,大家都作贡献,不发工资,带来“天下吏以不得俸禄,并为奸利”,“各因官职为奸,受取赇赂以自供给焉。

”这种所谓的“道德反腐”,后果如何可想而知。

(3)朱元璋“铁腕治吏”。

朱元璋堪称史上治贪最严酷的皇帝,除沿袭凌迟、弃市等刑罚外,出台《明大诰》等律令,发明了“剥皮楦节”酷刑。

他一共有16个女儿,最宠爱的是安庆公主,进士出生的驸马欧阳伦,与公主百般恩爱,后来犯了重罪,特别是首犯《茶马法》。

朱元璋雷霆大发:

“朕才行一法,乃首坏之!

”连马皇后和安庆公主求情都未奏效,仍下令处死,全国震惊!

一腔热情却未能带来吏治的清明,甚至连自己的子孙都不能理解。

汉宣帝的做法未解决“不必为”的问题,王莽的做法未解决“不愿为”的问题,朱元璋的做法未解决“不敢为”的问题,最后证明都不是灵丹妙药;有人还提出多管齐下加上制度约束解决“不能为”的问题。

反腐是一个沉重的历史课题,相信我们共产党人一定能够破解这个难题。

2、连中三元是何等的难。

中国封建社会科举考试制度,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

从隋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起至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正式废止,整整存在了1300年。

据考证,自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的第一位科举状元孙伏伽(山东德州人)开始至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甲辰科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止,共科考745榜,产生了状元592人,如果加上其他短命政权科考的状元及各代的武状元,中国历史上共有文武状元777人。

年龄最大的是唐德宗贞元七年(公元791年)辛未科考中的状元尹枢,时年已71岁,被称为“毛遂自荐状元”和“古稀状元”,传为笑谈。

年龄最小的是绍兴年间(公元1131—1162年)考中的武状元朱虎臣,号武伯,浮梁人,时年9岁。

廷试时他射出十枝箭,九枝中的。

更奇的是朝堂之上他面对群臣从容镇定,滔滔不绝地讲评《孙子兵法》,推演《诸葛亮八卦阵图》,被众大臣称为神童,皇帝特赐其为武状元,封官承信郎。

在700多位状元中连中三元者仅13人,可见是真难。

三元几乎是所有的主子要经历的过程。

各省举行的称乡试,应试者为秀才,中者为举人,头名称解元;会试(即省试)在京城举行,应试者为举人,中者为贡士,头名称会元;殿试(即廷试)在殿廷举行,应试为者贡士,由皇帝亲发策问,根据应试情况分等赐进士出身,头名称状元。

应试者连续参加乡试、会试、殿试夺得解元、会者、状元者称为连中三元。

宋朝冯京,是今咸宁市咸安区马桥镇垅口冯村人、大冶市冯氏的先人,曾在大冶保安镇讲学、生活多年。

冯京是宋朝最后一位三元及第的状元,明代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中点赞连中三元的冯京“足蹑风云,气冲牛斗”。

3、大青山孕育了大冶县。

随着考古的不断发现,充分证明了大冶的青铜文化历史悠久,冶炼业发达。

殷小乙时期,铜绿山铜矿的采冶即已初具规模。

唐天祐二年(公元905年),武昌节度使秦裴置青山场院,大冶炉冶,“公家仰足”。

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南唐李煜七年,升青山场院,并析武昌三乡与之合并置县,取“大兴炉冶”之意,定名“大冶”,从此,“大冶”这个名字叫了1049年。

但是,青山场院是个什么机构?

又在哪里?

一直争论不休。

2013年4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铜绿山考古队在金湖街道株林村大青山,发掘出大量冶炼炉渣和刻有云朵的砖瓦,经碳素测龄,都来自五代十国以前;随后又发掘出大量刻有人首的陶片和古建筑物的遗迹。

省考古队领队、研究员陈树祥一錘定音:

这里就是青山场院。

青山场是采冶机构,青山院是管理采冶机构及具有其他行政职能的机构。

青山场院如同现在的“国企”,实行政企合一。

株林村的大青山就是“大冶县”的发源地,建县以来的纷争就此平息。

清代中叶李汝珍在著名小说《镜花缘》第八十回设计了一个有名灯谜,借左融春之口:

“天地一洪炉,打个县名”。

张兰英道:

“可是大冶?

”融春道:

“正是。

”可见“大冶”已广泛进入了文人的视野。

另据2015年2月7日《光明日报》转载武汉2月6日电,湖北铜绿山四方塘遗址考古,发现了38座春秋时期墓葬,从已清理的30座墓中,出土了铜、玉、陶制文物及铁矿石等共计56件。

墓中主人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

楚人是管理者,越人和吴人主要干采矿、冶炼体力活。

考古发现了东周冶铜遗迹、春秋时期和西汉冶铜遗迹、宋明时期焙烧炉遗迹,展现了不同时期的冶炼水平。

外国人和不同民族的人涌进大冶讨生活,足见大冶在史上的辉煌和荣耀。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我将倍加珍惜,让阅读伴随着我至寿终正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