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信息员气象基础知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129119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象信息员气象基础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气象信息员气象基础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气象信息员气象基础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气象信息员气象基础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气象信息员气象基础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气象信息员气象基础知识.docx

《气象信息员气象基础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象信息员气象基础知识.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气象信息员气象基础知识.docx

气象信息员气象基础知识

气象信息员气象基础知识

 

目 录

一、气象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文件……………………………1

二、气象观测……………………………………………………2

三、天气预报………………………………………………6

四、农业气象灾害……………………………………………9

五、气象灾情调查………………………………………………11

六、安徽农网……………………………………………………12

七、辅助观测手机客户端………………………………………13

八、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14

 

一、气象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自2000年1月1日起施行)

气象事业是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基础性公益事业,气象工作应当把公益性气象服务放在首位。

气象设施,是指气象探测设施、气象信息专用传输设施、大型气象专用技术装备等。

气象探测,是指利用科技手段对大气和近地层的大气物理过程、现象及其化学性质等进行的系统观察和测量。

气象探测环境,是指为避开各种干扰保证气象探测设施准确获得气象探测信息所必需的最小距离构成的环境空间。

2、《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自2010年4月1日起施行)

气象灾害,是指台风、暴雨(雪)、寒潮、大风(沙尘暴)、低温、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和大雾等所造成的灾害。

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实行以人为本、科学防御、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原则。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1〕33号)

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是防灾减灾工作的关键环节,是防御和减轻灾害损失的重要基础。

4、《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自2012年12月1日起施行)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并有权对破坏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的行为进行举报。

二、气象观测

地面气象观测:

利用气象仪器和目力,对靠近地面的大气层的气象要素值,以及对自由大气中的一些现象进行观测。

1、云

云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小水滴、过冷水滴、冰晶或它们的混合物组成的可见聚合体;有时也包含一些较大的雨滴、冰晶和雪晶。

其底部不接触地面。

卫星云图            雷达回波

2、能见度

能见度用气象光学视程表示。

白天能见度是指视力正常的人,在当时天气条件下,能够从天空背景下看到和辨认的目标物(黑色、大小适度)的最大水平距离。

3、天气现象

天气现象是指发生在大气中、地面上的一些物理现象。

它包括降水现象、地面凝结现象、视程障碍现象、雷电现象和其他现象等,这些现象都是在一定的天气条件下产生的。

天气现象包括雨、毛毛雨、雪、雨夹雪、冰雹、露、霜、结冰、积雪、雨凇、雾凇、雾、轻雾、霾、沙尘暴、扬沙、浮尘、雷暴、大风、龙卷等。

4、气压

气压是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压力,即等于单位面积上向上延伸到大气上界的垂直空气柱的重量。

5、空气温度和湿度

空气温度(简称气温)是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空气湿度(简称湿度)是表示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和潮湿程度的物理量。

地面气象观测中测定的是离地面1.50米高度处的气温和湿度。

气温有:

定时气温,日最高、日最低气温。

以摄氏度(℃)为单位。

湿度有:

水汽压、相对湿度、露点温度。

百叶箱是安装温、湿度仪器用的防护设备。

6、风向和风速

空气运动产生的气流,称为风。

三维矢量。

地面气象观测中测量的风是两维矢量(水平运动),用风向和风速表示。

风向是指风的来向。

人工观测,风向用十六方位法;自动观测,风向以度(°)为单位,由北起按顺时针方向量度,如北风为0°,东风为90°,南风为180°,西风为270°。

风速是指单位时间内空气移动的水平距离。

瞬时风速是指3秒钟的平均风速。

极大风速(阵风)是指某个时段内出现的最大瞬时风速值。

最大风速是指在某个时段内出现的最大10分钟平均风速值。

蒲福风级

风之称谓

一般叙述

速度(m/s)

0

无风

静,烟直上

0-0.2

1

软风

烟能表示风向,但风向标不能转动

0.3-1.5

2

轻风

人面感觉有风,树叶有微响,风向标能转动

1.6-3.3

3

微风

树叶及小枝摇动不息,旌旗展开

3.4-5.4

4

和风

能吹起地面尘土及纸张,树的小枝微动

5.5-7.9

5

清风

有叶的小树枝摇摆,内陆水面有小波

8.0-10.7

6

强风

大树枝摇动,电线呼呼有声,撑伞困难

10.8-13.8

7

疾风

全树摇动,迎风行走感觉困难

13.9-17.1

8

大风

摧毁小树枝,迎风前行感觉阻力甚大

17.2-20.7

9

烈风

建筑物有损坏(烟囱顶部及屋顶瓦片移动)

20.8-24.4

10

狂风

陆上少见,见时可使树木拔起,建筑物损坏严重

24.5-28.4

11

暴风

陆上少见,有则必有重大损毁

28.5-32.6

12

飓风

陆上绝少见,摧毁力极大

≥32.7

 

 

 

 

7、降水

降水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经融化后)的水。

降水观测包括降水量和降水强度的观测。

降水量是指一定时段内的未经蒸发、渗漏、流失的降水,在水平面上累积的深度。

8、雪深和雪压

雪深是从积雪表面到地面的垂直深度。

雪压是单位面积上的积雪重量。

9、蒸发

气象站测定的蒸发量是水面(含结冰时)蒸发量,它是指一定口径的蒸发器中,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因蒸发而失去的水层深度。

10、辐射

气象站的辐射测量,包括太阳辐射与地球辐射两部分。

11、日照

日照是指太阳在一地实际照射的时数。

日照时数也称实照时数。

可照时数就是天文可照时数。

日照百分率=(日照时数/可照时数)×100%

12、地温

下垫面温度和不同深度的土壤温度统称地温。

13、冻土

冻土是指含有水分的土壤因温度下降到0℃或以下而呈冻结的状态。

14、电线积冰

雨凇、雾凇凝附在导线上或湿雪冻结在导线上的现象,称为电线积冰。

三、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就是应用大气变化的规律,根据当前及近期的天气形势,对某一地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天气状况进行预测。

它是根据对卫星云图和天气图的分析,结合有关气象资料、地形和季节特点、群众经验等综合研究后作出的。

天气预报就时效的长短通常分为三种:

短期天气预报(2~3天)、中期天气预报(4~9天),长期天气预报(10~15天以上)。

天气的概念:

天气是指一定区域、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及其变化的总称。

气候的概念:

气候是指长时期内天气的平均或统计状况,通常由某一时段的平均值以及距平均值的离差(距平值)表征,主要反映一个地区的冷、暖、干、湿等基本特征。

气象的概念:

大气的物理状态和现象称气象。

如刮风、打雷、结霜、下雪等。

气象一般包括天气、气候两个主要部分。

气象灾害的概念:

气象灾害是指由灾害性天气造成的对大自然、人类生命财产、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等所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损害。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以下简称预警信号):

是指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向社会公众发布的预警信息。

预警信号由名称、图标、标准和防御指南组成,分为台风、暴雨、暴雪、寒潮、大风、沙尘暴、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大雾、霾、道路结冰、雷雨大风。

台风预警信号分四级(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

台风蓝色预警信号标准:

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或者阵风8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台风黄色预警信号标准:

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8级以上,或者阵风10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台风橙色预警信号标准:

12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10级以上,或者阵风12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台风红色预警信号标准:

6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12级以上,或者阵风达14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暴雨预警信号分四级(蓝色、黄色、橙色、红色)。

暴雨蓝色预警信号标准:

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暴雨黄色预警信号标准:

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暴雨橙色预警信号标准:

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暴雨红色预警信号标准:

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暴雪预警信号分四级(蓝色、黄色、橙色、红色)。

寒潮预警信号分四级(蓝色、黄色、橙色、红色)。

大风(除台风外)预警信号分四级(蓝色、黄色、橙色、红色)。

高温预警信号分三级(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干旱预警信号分二级(橙色、红色表示)。

雷电预警信号分三级(黄色、橙色、红色)。

冰雹预警信号分二级(橙色、红色)。

霜冻预警信号分三级(蓝色、黄色、橙色)。

大雾预警信号分三级(黄色、橙色、红色)。

气象预警通过以下方式发布:

1、手机短信、彩信,2、气象预警大喇叭,3、电子显示屏,4、语音电话,5、乡村综合信息自助终端,6、网站,7、3G手机,8、传统媒介。

四、农业气象灾害

农业气象灾害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生物造成危害和经济损失的不利天气或气候条件的总称。

1、干旱:

长期无降水或降水显著偏少,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从而使作物体内水分亏缺,正常生长发育受到抑制,最终导致产量下降的气候现象。

发生在作物水分临界期的干旱,对产量影响最大。

因此,应特别注意作物水分临界期的干旱观测。

2、洪涝:

由于大雨、暴雨引起河流泛滥、山洪暴发淹没农田,毁坏农业设施或因雨量过于集中,农田积水造成的洪灾和涝灾。

此灾害多发生在沿江、沿河和湖泊洼地的农田。

3、渍害又叫湿害:

由于长期阴雨或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土壤水分长期处于饱和状态,使作物根系通气不良,致使缺氧引起作物器官功能衰退和植株生长发育不正常。

4、连阴雨:

较长时期的持续阴雨天气,日照少,空气湿度大,影响作物的生长或收获。

5、风灾:

由于大风对作物造成机械性损伤和生理危害、土壤风蚀沙化、损坏农业生产设施等。

6、雹灾:

降雹给农业生产造成直接或间接危害。

机械破坏作用使作物叶片、茎秆、子粒遭受损伤。

此外,冰雹的机械损伤引起作物各种生理障碍等间接危害。

7、低温冷害:

低温冷害(包括春季低温阴雨、夏秋季低温冷害和水稻寒露风等),在作物生长季节,温度在0℃以上,有时可能接近20℃条件下,由于作物连续处在低于其生育适宜温度或受短期低温的影响,生育推迟,甚至发生生理障碍造成减产。

冷害一般在外观上不明显,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故称"哑巴灾",需认真观测。

8、霜冻:

是指在植株生长季节里,夜间土壤和植株表面的温度下降到0℃以下使植株体内水分形成冰晶,造成作物受害的短时间低温冻害。

春霜冻多出现在喜温作物的出苗(移栽)之后,而秋霜冻是在喜温作物成熟之前。

9、冻害:

作物越冬期间,当遇到0℃以下强烈低温或剧烈变温,作物体内水分冻结而遭受冻害;由于土壤冻结或水分过多,形成土壤掀耸、冻壳和冻涝使作物受害。

10、雪灾:

由于积雪而使作物遭受机械损伤、受冻而造成的灾害。

11、高温热害:

高温热害是高温对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造成的损害。

12、干热风:

干热风是造成大量蒸散的综合气象灾害,表现为高温、低湿和伴有一定的风力。

破坏作物的水分平衡和光合作用的进行。

五、气象灾情调查

气象信息员获悉或者确认有气象灾害发生后,及时收集当地气象灾害,并积极开展实地灾情调查,将灾情信息在2小时内通过有效方式上报到当地气象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书信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