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中考姚编资料中考说明 补充诗文.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9125426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5.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冲刺中考姚编资料中考说明 补充诗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冲刺中考姚编资料中考说明 补充诗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冲刺中考姚编资料中考说明 补充诗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冲刺中考姚编资料中考说明 补充诗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冲刺中考姚编资料中考说明 补充诗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冲刺中考姚编资料中考说明 补充诗文.docx

《冲刺中考姚编资料中考说明 补充诗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冲刺中考姚编资料中考说明 补充诗文.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冲刺中考姚编资料中考说明 补充诗文.docx

冲刺中考姚编资料中考说明补充诗文

2014年冲刺中考汇编资料

一、《中考说明(附录)》补充古诗文

1.《十五从军征》汉乐府诗集

【原诗】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

"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译文】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岁才回来。

路上碰到一个乡下的邻居,问:

“我家里还有什么人?

”(他说)“从远处望去,你家就在那个松柏环绕着的坟墓中。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进出,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送给谁吃。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赏析】此诗围绕老兵的返乡经历及其情感变化谋篇结构,巧妙自然。

全诗运用白描手法绘景写人,层次分明,语言质朴,且以哀景写哀情,情真意切,颇具特色,也颇能体现汉乐府即景抒情的艺术特点。

2.《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

【原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译文】见不到往昔招贤的英王,看不到后世求才的明君。

想到历史上的那些事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无奈,独自凭吊,我眼泪纵横凄恻悲愁!

【赏析】《登幽州台歌》这首短诗,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奈的情绪。

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

同时,诗歌的韵味极强,前两句更是苍劲有力。

3.《卖炭翁》唐白居易

【原诗】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

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译文】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

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

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

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

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赶去。

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歇息。

那得意忘形的骑着两匹马的人是谁啊?

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

太监手里拿着文书,嘴里却说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

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无可奈何。

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炭的价钱了。

【赏析】“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这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身上衣正单”,自然希望天暖。

然而这位卖炭翁是把解决衣食问题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卖炭得钱”上的,所以他“心忧炭贱愿天寒”,在冻得发抖的时候,一心盼望天气更冷。

诗人如此深刻地理解卖炭翁的艰难处境和复杂的内心活动,用“可怜”两字倾注了无限同情,催人泪下。

《卖炭翁》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创作的《白氏长庆集》组诗中的一篇。

此诗以个别事例来表现普遍状况,描写了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腐败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了有力的鞭挞与抨击,讽刺了当时腐败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有很强的社会典型意义。

全诗描写具体生动,历历如绘,结尾戛然而止,含蓄有力,在事物细节的选择上和人物心理的刻画上有独到之处

4.《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南宋李清照

【原词】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⑵。

仿佛梦魂归帝所⑶。

闻天语⑷,殷勤问我归何处⑸。

我报路长嗟日暮⑹,学诗谩有惊人句⑺。

九万里风鹏正举⑻。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⑼!

【注释】

⑵星河:

银河。

⑶帝所:

天帝居住的地方。

⑷天语:

天帝的话语。

⑸殷勤:

关心地。

⑹嗟,慨叹。

⑺谩有:

空有。

⑻九万里:

《庄子·逍遥游》中说大鹏乘风飞上九万里高空。

鹏:

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鸟。

⑼蓬舟:

像蓬蒿被风吹转的船。

【译文】水天相接,晨雾蒙蒙笼云涛。

银河欲转,千帆如梭逐浪飘。

梦魂仿佛回天庭,天帝传话善相邀。

殷勤问:

归宿何处请相告。

我回报天帝说:

路途漫长啊,又叹日暮时不早。

学作诗,枉有妙句人称道。

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

风啊!

千万别停息,将这一叶轻舟,直送往蓬莱三仙岛。

【赏析】此词写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隐寓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作者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以浪漫主义的艺术构思,梦游的方式,奇妙的设想,倾述隐衷,寄托情思。

全词打破了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或情景交错的惯常格局,以故事性情节为主干,以人神对话为内容,实现了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用典巧妙,景象壮阔,气势磅礴,音调豪迈,充分显示了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羁的一面。

5.《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南宋辛弃疾

【原词】何处望神州⑶?

满眼风光北固楼⑷。

千古兴亡多少事⑸?

悠悠⑹。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⑺,坐断东南战未休⑻。

天下英雄谁敌手⑼?

曹刘⑽。

生子当如孙仲谋⑾。

【注释】

⑶望:

眺望。

神州:

这里指中原地区。

⑷北固楼:

即北固亭。

⑸兴亡:

指国家兴衰,朝代更替。

⑹悠悠:

形容漫长、久远。

⑺年少:

年轻。

指孙权十九岁继父兄之业统治江东。

兜鍪(dōumóu):

指千军万马。

原指古代作战时兵士所带的头盔,这里代指士兵。

⑻坐断:

坐镇,占据,割据。

东南:

指吴国在三国时地处东南方。

休:

停止。

⑼敌手:

能力相当的对手。

⑽曹刘:

指曹操与刘备。

⑾生子当如孙仲谋:

曹操率领大军南下,见孙权的军队雄壮威武,喟然而叹:

“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译文】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

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

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

不知道。

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

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统帅。

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

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

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

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

“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就好了!

【赏析】《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宋代大词人辛弃疾的作品。

此词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拾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作者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

全词写景、抒情、议论密切结合;融化古人语言入词,活用典故成语;通篇三问三答,层次分明,互相呼应;即景抒情,借古讽今;风格明快,气魄阔大,情调乐观昂扬。

6.《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

【原词】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

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

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

青衫湿!

【译文】在北京暂住,转眼又到了中秋佳节。

篱笆下的菊花遍地盛开,(我的)容颜却是那么的憔悴。

刘邦用四面楚歌战胜了项羽,我漂泊了八年还想着那个家作什么。

既然我那么痛苦,何必还强颜欢笑呢,离开也没有什么难的!

我虽然不是男儿身,心却比男儿还刚烈。

有志气的文人肝胆相照的胸襟,常常是不被人理解的。

那些心胸狭窄的俗人怎么能够明白我的心意?

自古英雄衰弱的时候总是要受尽痛苦折磨的。

在这个迷茫的社会里,我要去哪里寻觅知音?

(我的)泪水浸湿了衣裳。

【赏析】“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这四句是深入浅出的鉴湖女侠的自我写照,一幅巾帼英雄的形象,生动地在我们眼前展开,她运用“身与心、列与烈”两句四字谐音和意义不同的显著变化,来表达她的抱负、志向和思想感情的转变,正是上接“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这两句进一步的思想发展。

这是她在1903年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

7.《论语》选读

【原文】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

“我每天多次反省自身——替人家出谋划策而不忠诚吗?

和朋友交往不够诚信吗?

老师传授的知识不复习吗?

【注释】

(1)曾子:

曾参(音shēn)字子舆。

(2)三省:

省(音xǐng),检查;察看;反省。

(3)忠:

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一心一意。

(4)信:

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5)传:

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等。

(6)习:

指反复实习。

 

【原文】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

“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就能够独立做事情,四十岁不糊涂,五十岁就明白天命,六十岁时听人说不顺心的话也不生气,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却又不超出规矩。

【注释】

1.十有(yòu)五:

十五岁。

有,通假字,通“又”。

2.立:

站立,站得住,这里指独立做事情。

3.惑:

迷惑,疑惑

4.天命:

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5.耳顺:

耳聋,不侧而听不清楚。

6.不逾(yú)矩(jǔ):

指不超越礼法、法度、规矩、规范。

 

【原文】子曰:

“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译文】孔子说:

“好品德啊,颜回!

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他的乐趣。

贤德啊,颜回!

【注释】1.箪(dan):

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

2.陋巷:

破败简陋的居住区。

3.堪:

忍受。

【原文】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

“懂得学习的人比不上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注释】1.乐:

以……为乐2.好:

爱好。

3.者:

……的人

【原文】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孔子说:

“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快乐也在其中啊!

靠做不义之事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犹如浮云一般。

【注释】1.饭疏食:

吃粗粮。

2.水:

古时热水称“汤”,冷水称“水”。

3.曲肱(qūgōng):

谓弯着胳膊作枕头。

后以“曲肱”比喻清贫而闲适的生活。

【原文】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译文】孔子在河边感叹道:

“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原文】子曰: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孔子说:

“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男子汉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原文】子夏曰: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子夏说:

“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注释】笃:

忠实,坚守。

仁:

仁德

8.《富贵不能淫》战国孟子

【原文】景春曰: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子未学礼乎?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景春说:

“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

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孟子说:

“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

你没有学过礼仪吗?

男子成年时的时候,父亲给予教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教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

“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

一定要谨慎,不能违背你的丈夫!

”以顺从为原则,是妾妇之道。

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居所里,站立在天下最重要的位置,施行天下最重要的道理。

实现志向了,就跟百姓一起实行它;不能实现志向,就独自实行自己的道理。

富贵不能扰乱他的心,贫贱不能改变他的节,威武不能屈服他的志。

这才叫做大丈夫!

【注释】

景春:

人名,纵横家的信徒。

公孙衍:

人名,即魏国人犀首,著名的说客。

张仪:

魏国人,与苏秦同为纵横家的主要代表。

致力于游以路横去服从秦国,与苏秦“合纵”相对。

惧:

害怕。

安居:

安静。

熄:

平息,指战火熄灭,天下太平。

是:

这,这个。

焉:

怎么。

子:

你。

未学:

没有学。

之:

“丈夫之冠也”及下文“女子之嫁也”中的“之”都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丈夫之冠:

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

冠:

古代男子到成年则举行加冠礼,叫做冠。

古人16岁既为加冠。

父命之:

父亲给予训导;父亲开导他。

母命之:

母亲给予训导。

嫁:

出嫁。

往:

去,到。

戒:

告诫。

女(rǔ):

通“汝”你

必敬必戒;必:

一定。

敬:

恭敬。

戒:

留神,当心,谨慎

违:

违背

夫子:

旧时称自己的丈夫

以:

顺:

顺从

为:

作为

正:

正理,及基本原则。

道:

方法。

居天下之广居:

第一个“居”:

居住。

第二个“居”居所,住宅。

广居、正位、大道:

朱熹注释为:

广居,仁也;正位,礼也;大道,义也。

立:

站,站立。

正:

正大。

大道:

光明的大道。

得:

实现。

志:

志向。

由:

实行。

诚:

真正的

独行其道:

独:

独自。

行:

这里是固守;坚持的意思。

道:

原则,行为准则。

富贵不能淫:

富贵:

旧指有钱财、有地位;淫:

使……扰乱。

指金钱和地位不能使之扰乱心意。

贫贱不能移:

移:

使……改变。

贫穷卑贱不能使之改变。

形容意志坚定。

威武不能屈:

威武:

威胁暴力。

屈:

使...屈服。

不屈从于威势的镇慑之下。

形容不畏强暴。

【赏析】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这段名言,句句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曾鼓励了不少志士仁人,成为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座右铭。

9.《北冥有鱼》战国庄周(出自《庄子·内篇·逍遥游第一》)

【原文】北冥有鱼①,其名曰鲲②。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③。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④,其翼若垂天之云⑤。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⑥。

南冥者,天池也⑦。

齐谐者⑧,志怪者也⑨。

谐之言曰: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⑩,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11),去以六月息者也(12)。

”野马也(13),尘埃也(14),生物之以息相吹也(15)。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16)?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译文】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

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

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

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

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

《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

“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离开北方的大海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方才停歇下来”。

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

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

抑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

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

【注释】

①冥:

亦作溟,海之意。

“北冥”,就是北方的大海。

下文的“南冥”仿此。

传说北海无边无际,水深而黑。

②鲲(kūn):

本指鱼卵,这里借表大鱼之名。

③鹏:

本为古“凤”字,这里用表大鸟之名。

④怒:

奋起。

⑤垂:

边远;这个意义后代写作“陲”。

一说遮,遮天。

⑥海运:

海水运动,这里指汹涌的海涛;一说指鹏鸟在海面飞行。

徙:

迁移。

⑦天池:

天然的大池。

⑧齐谐:

书名。

一说人名。

⑨志:

记载。

⑩击:

拍打,这里指鹏鸟奋飞而起双翼拍打水面。

(11)抟(tuán):

环绕而上。

一说“抟”当作“搏”(bó),拍击的意思。

扶摇:

又名叫飙,由地面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

(12)去:

离,这里指离开北海。

息:

停歇。

(13)野马:

春天林泽中的雾气。

雾气浮动状如奔马,故名“野马”。

(14)尘埃:

扬在空中的土叫“尘”,细碎的尘粒叫“埃”。

(15)生物:

概指各种有生命的东西。

息:

这里指有生命的东西呼吸所产生的气息。

(16)极:

尽。

 

10.《虽有嘉肴》战国末年(出自《礼记》中的《学记》)

【原文】虽⑵有/嘉肴⑶,弗食,不知/其旨⑷也;虽有/至道⑸,弗⑹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⑺/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⑻。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⑼也;知困,然后/能自强⑽也。

故曰:

教学/相长⑾也。

《兑命》⑿曰:

“学/学半⒀。

”其/此之谓乎⒁?

【译文】即使有美味的菜,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甘美。

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所以学习之后才会知道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

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然后才能反省自己;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然后才能自我勉励。

所以说:

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的,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兑命》中说:

“教人是学习的一半。

"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注释】

⑵虽:

即使。

⑶嘉肴:

美味的菜。

嘉,通“佳”,好、美。

肴,用鱼、肉做的菜。

⑷旨:

甘美。

⑸至道:

最好的道理。

至,达到极点。

道,道理。

⑹弗:

不。

⑺是故:

所以

⑻困:

不通,理解不了。

⑼自反:

反省自己。

⑽自强(qiǎng):

自我勉励。

强:

勉励。

⑾教学相长(zhǎng):

意思是教和学互相促进。

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⑿《兑(yuè)命》:

《尚书》中的一篇。

兑,通“说”,指的是殷商时期的贤相傅说(yuè)。

命,《尚书》中的一种文章体裁,内容主要是君王任命官员或赏赐诸侯时发布的政令。

《尚书》,又称《书》《书经》,儒家经典之一,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的著作的汇编。

(13)学(xiao)学半:

意思是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

【分析】本文的主要观点“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学,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并强调了要实践出真知”、“重视实践,在教和学的实践中明真理,出真知,得到进步和发展。

11.《高山流水》战国列御寇(出自《列子·汤问》)

【原文】伯牙

(1)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

(2)志在高山。

钟子期曰:

“(3)善哉,(4)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

“善哉,(5)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6)所念,钟子期必(7)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8)阴,(9)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10)援琴而(11)鼓之。

初为霖雨之(12)操,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13)舍琴而叹曰:

“善哉,善哉!

子之听夫!

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15)(14)逃声哉?

【译文】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

伯牙弹琴,意念出现登高山的景象,钟子期说:

“好啊!

高耸的样子像泰山!

”意念出现流水的景象,钟子期说:

“好啊!

宽广的样子像江河!

”伯牙所想的,钟子期必定能领会的到。

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在岩石边停下;心里十分伤感,于是取过琴弹了起来。

最初弹奏大雨琴曲,紧接着奏出山崩的声响。

每有曲子弹奏,钟子期总能寻根究源它的情趣。

伯牙放下琴感叹地说:

“好啊,好啊!

你听琴时所想到的,就像我弹琴时所想到的。

我让我的声音隐藏在何处才能逃过你的耳朵呢?

【注释】

1.善:

擅长,善于。

2.志:

志趣,心意。

3.善哉,善:

赞美之词,即为“好啊”。

4.峨峨:

高耸的样子

5.洋洋:

宽广的样子

6.所念:

心中所想到的

7.得:

领会,听得出。

8.阴:

山的北面

9.卒:

通“猝”,突然。

10.援:

拿,拿过来

11.鼓:

12.操:

琴曲。

13.舍琴:

丢开琴。

意思是停止弹琴。

14.逃:

隐藏。

15.逃声:

躲开。

隐藏自己的声音。

 

12.《与谢中书书》南朝宋陶弘景

【原文】山川1之2美3,古来共4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5。

青林6翠竹7,四时8俱9备。

晓雾将10歇11(xiē),猿鸟乱12鸣;夕日欲颓13(tuí),沉鳞(lín)竞跃14。

实15是16欲界之仙都17。

自18康乐19(lè)以来,未20复有能与21(yù)其奇22(qí)者23。

【译文】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谢徽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注释】

1.山川:

山河。

2.之:

的。

3.共谈:

共同谈论。

4.五色交辉:

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

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交辉,指交相辉映。

5.青林:

青葱的树林。

6.翠竹:

翠绿的竹子。

7.四时:

四季。

8.歇:

休息,这里指消散尽。

9.乱:

此起彼伏。

10.夕日欲颓:

太阳快要落山了。

颓,坠落。

11.沉鳞竞跃:

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用了借代的手法,鳞:

代指鱼)

12.实:

确实,的确。

13.是:

这(是)。

14.欲界之仙都:

即人间仙境。

欲界,佛家语,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

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即指人间。

仙都:

仙人生活在其中的美好世界。

15.康乐:

指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徽,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

是南朝文学家。

16.与(yù):

参与,这里指欣赏。

17.奇:

指奇山异水

18.复:

【分析】《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文学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

文章以感慨发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

作者正是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

13.《送东阳马生序》(补充部分)明宋濂

【原文】……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1,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2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3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4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

【译文】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了。

大概我求学时的勤奋和艰苦就是这样。

如今我虽已年老,没有什么成就,但如今有幸能和君子们在一起,受到天子的宠信,追随着地位尊崇的贵人,每天协助他们处理政事,社会上也对我颇为尊重。

像我这么个老而无成的人,尚且能有这样的待遇,那比我强的人,他的待遇就更不用说了。

【注释】

1.耄(mào帽)老:

年老。

八九十岁的人称耄。

宋濂此时已六十九岁。

2.幸预:

有幸参与。

君子指有道德学问的读书人。

3.缀:

这里意为“跟随”。

4.谬称:

不恰当地赞许。

这是作者的谦词。

14.《河中石兽》清纪昀(选自《阅微草堂笔记》)

【原文】沧州南一寺临河干(gān),山门圮(pǐ)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棹(zhào)数小舟,曳(yè)铁钯(pá),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èi),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yā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

“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niè)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zhuǎn)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