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阶段测试题必修二全五章.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124226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23.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阶段测试题必修二全五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三生物阶段测试题必修二全五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三生物阶段测试题必修二全五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三生物阶段测试题必修二全五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三生物阶段测试题必修二全五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阶段测试题必修二全五章.docx

《高三生物阶段测试题必修二全五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阶段测试题必修二全五章.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生物阶段测试题必修二全五章.docx

高三生物阶段测试题必修二全五章

高中生物必修二训练题2012-6-12.

1.无尾猫是一种观赏猫。

猫的无尾、有尾是一对相对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遗传。

为了选育纯种的无尾猫,让无尾猫自交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

由此推断正确的是(  )

A.猫的有尾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B.自交后代出现有尾猫是基因突变所致

C.自交后代无尾猫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

D.无尾猫与有尾猫杂交后代中无尾猫约占1/2

2.孟德尔在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和结果”属于假说的内容

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的检测

C.“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

D.“F1(Dd)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D∶d=1∶1)”属于推理内容

3.下列表示纯合体的基因型是(  )

A.AaXHXHB.AABbC.AAXHXHD.aaXHXh

4.(2010年福建质检)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的相对性状。

用杂合的灰身雌雄果蝇杂交,去除后代中的黑身果蝇,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理论上其子代果蝇基因型比例为(  )

A.4∶4∶1B.3∶2∶1C.1∶2∶1D.8∶1

5.(2010年绍兴质量调测)某人发现了一种新的高等植物,对其10对相对性状如株高、种子形状等的遗传规律很感兴趣,通过大量杂交实验发现,这些性状都是独立遗传的。

下列解释或结论合理的是(  )

①该种植物的细胞中至少含有10条非同源染色体 ②控制这10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没有两个是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 ③在某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两个以上控制这些性状的非等位基因 ④用这种植物的花粉培养获得的二倍体植株可以全部显示这10对相对性状

A.③④B.①③C.②③D.①②

6.(2010年江苏卷)喷瓜有雄株、雌株和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雄株,g基因决定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雌株。

G对g、g-是显性,g对g-是显性,如:

Gg是雄株,gg-是两性植株,g-g-是雌株。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Gg和Gg-能杂交并产生雄株B.一株两性植株的喷瓜最多可产生三种配子

C.两性植株自交不可能产生雌株

D.两性植株群体内随机传粉,产生的后代中,纯合子比例高于杂合子

7.(2009年江苏卷)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B.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

C.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

D.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

8.如果在一个种群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25%,Aa占50%,aa占25%。

已知基因型aa的个体失去繁殖后代的能力。

在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具有繁殖能力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

A.3/4B.8/9C.1/9D.1/16

9.Rh血型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一对夫妇的Rh血型都是Rh阳性,已生有一个孩子是Rh阴性。

现检查出该夫妇又有一对异卵双胞胎,试推测这两个孩子均为Rh阳性的概率是(  )

A.1\4B.1\16C.1\8D.9\16

10.(2009年江苏卷)已知A与a、B与b、C与c3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的两个体进行杂交。

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  )

A.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B.表现型有4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C.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8

D.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11.(2009年江苏卷)已知A与a、B与b、C与c3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的两个体进行杂交。

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  )

A.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B.表现型有4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C.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8

D.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12.(2010年上海卷)控制植物果实重量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和C/c,对果实重量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已知基因型为aabbcc的果实重120克,AABBCC的果实重210克。

现有果树甲和乙杂交,甲的基因型为AAbbcc,F1的果实重135~165克,则乙的基因型是(  )

A.aaBBccB.AaBBccC.AaBbCcD.aaBbCc

13.如图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某生物的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中都有同源染色体B.卵巢中不可能同时出现这三种细胞

C.能够出现基因重组的是乙D.丙的子细胞是精细胞

14.(2009年北京理综卷)真核生物进行有性生殖时,通过减数分裂和随机受精使后代(  )

A.增加发生基因突变的概率B.继承双亲全部的遗传性状

C.从双亲各获得一半的DNAD.产生不同于双亲的基因组合

15.图甲为某动物精巢内一个细胞分裂模式图,图乙为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量的变化图。

其中图乙所示的①、②、③、④中,能与图甲相对应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16.图A、B分别表示高等哺乳动物某器官中处于分裂状态的细胞图像和相应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曲线示意图,下列选项叙述内容与图中相符的是()

A.图A中Ⅰ、Ⅱ、Ⅲ细胞分别对应图B中的i、d、m区段

B.图A中Ⅰ、Ⅱ、Ⅲ三个细胞中均含有二个染色体组

C.Ⅱ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均为AaCc,Ⅲ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为AC和ac

D.图B中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分别发生在a、f和e、n段

17.下列有关不同基因型的形成与减数分裂过程的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形成基因型为XX的精子时则必须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不正常

B.形成基因型为XX的卵细胞时则必须减数第一次分裂不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

C.形成基因型为XY的精子时则必须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不正常

D.形成基因型为XY的卵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不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

18.(2011年浙江省宁波市期末)a和b属于同一动物体内的两个细胞,通过对其核内DNA分子含量的测定,发现a细胞中DNA含量是b细胞的两倍,最可能的解释是(  )

A.a是正常体细胞,b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的细胞

B.a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b是处于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

C.a是处于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b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

D.a处于有丝分裂前期时,b处于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移向两极时

19.在果蝇杂交实验中,下列杂交实验成立:

①朱红眼(雄)×暗红眼(雌)→全为暗红眼;

②暗红眼(雄)×暗红眼(雌)→雌性全为暗红眼,雄性中朱红眼(1/2)、暗红眼(1/2)。

若让②杂交的后代中的暗红眼果蝇交配,所得后代中朱红眼的比例应是(  )

A.1/2B.1/4C.1/8D.3/8

20.如图为某二倍体动物(基因型为AaBb)细胞分裂的某一时期模式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有8条染色体,4个染色体组

B.图中a基因一定来自基因突变C.该细胞不可能存在于雌性动物卵巢中

D.该细胞的子细胞是成熟的生殖细胞

21.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在小鼠身上进行了著名的转化实验,此实验结果(  )

A.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B.证明了RNA是遗传物质

C.证明了蛋白质是遗传物质D.没有证明具体哪一种物质是遗传物质

22.下面是关于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无标记细菌实验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与细菌转化实验相同,都是根据遗传物质具有控制性状的特性而设计的

B.所使用的噬菌体,必须是接种在含35S的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再释放出来的

C.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蛋白质和DNA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

D.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35S,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

23.如图表示H5N1病毒、硝化细菌、酵母菌和人体内遗传物质组成中五碳糖、碱基和核苷酸的种类,其中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H5N1病毒   B.硝化细菌C.酵母菌D.人体

24.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

①S型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菌→注射入小鼠

②R型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菌→注射入小鼠

③R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④S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以上4个实验中的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  )

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B.存活,死亡,存活,死亡

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D.存活,死亡,存活,存活

25.(2009年广东卷)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  )

A.重组DNA片段,研究其表型效应B.诱发DNA突变,研究其表型效应

C.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

D.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DNA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

26.(2009年江苏卷)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D.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

27.(2010年南京调研)某科学家做“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时,对噬菌体的DNA用32P标记,让其中一个已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细菌,最后释放出100个噬菌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可以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最后释放出的100个噬菌体中,有98个噬菌体的DNA含32P

C.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D.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

28.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变成为尿嘧啶。

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C—G。

推测“P”可能是(  )

A.胸腺嘧啶   B.腺嘌呤C.胸腺嘧啶或腺嘌呤D.胞嘧啶

29.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DNA的复制过程是边解旋边复制

B.在叶肉细胞中DNA的复制发生在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中

C.DNA复制过程中,要消耗ATP并且需要酶的催化

D.DNA复制需要的原料是脱氧核糖核酸

30.下列关于基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

C.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基因是染色体上的一段

31.(2009年江苏卷)如图为真核生物染色体上DNA分子复制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DNA分子复制是从多个起点同时开始的B.图中DNA分子复制是边解旋边双向复制的

C.真核生物DNA分子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D.真核生物的这种复制方式提高了复制速率

3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在下面关于“遗传效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能控制一种生物性状的表现B.能控制一种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C.能转录形成信使RNAD.存在遗传密码并决定某种氨基酸

33.某个DNA片段由500对碱基组成,A+T占碱基总数的34%,若该DNA片段复制两次,共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分子个数为(  )

A.330  B.660C.990    D.1320

34.(2010年上海卷)以“—GAATTG—”的互补链转录mRNA,则此段mRNA的序列是(  )

A.—GAAUUG—B.—CTTAAC—C.—CUUAAC—D.—GAATTG—

35.在烟草和烟草花叶病毒生物中,遗传信息的传递情况分别是(  )

A.①②⑤和③②④⑤

B.①②⑤和④⑤

C.②④⑤和③④⑤⑥

D.②⑥⑦和②④⑤⑥

36.下列关于基因、性状以及二者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的前端有起始密码子,末端有终止密码子

B.基因能够通过复制实现遗传信息在亲代和子代之间的传递

C.性状受基因的控制,基因发生突变,该基因控制的性状也必定改变

D.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直接控制性状,是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之一

37.在生物体内性状的表达一般遵循DNA→RNA→蛋白质的原则,下面是几种与此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细胞的一生中,DNA一般是不变的,RNA和蛋白质分子是变化的

B.DNA→RNA是在细胞核中完成的,RNA→蛋白质是在细胞质中完成的

C.在同一个体的不同体细胞中,DNA相同,RNA和蛋白质不一定相同

D.在细胞的一生中,DNA、RNA和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变的

38.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无论是低等还是高等生物都可能发生突变

B.生物在个体发育的特定时期才可发生突变

C.突变只能定向形成新的等位基因D.突变对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利的

39.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B.基因重组能够产生多种基因型

C.基因重组通常发生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D.非等位基因间都可以发生重组

40.(2009年福建理综卷)细胞的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都可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其中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变异是(  )

A.染色体不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C.染色体复制时受诱变因素影响,导致基因突变

D.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41.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生物的基因发生突变的概率无差异B.环境因素可诱导基因朝某一方向突变

C.一个基因可以向多个方向突变D.只有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基因突变才遗传给后代

42.据报道,英国首都伦敦北部有家养鸭场近日孵化出来一只“长着四条腿”的雄性小鸭子。

据悉,在两条正常的鸭腿后还长有另外两条几乎一模一样的小腿,这只鸭子能四处奔跑活动,并擅长用那两条“额外”的后腿充当稳定装置。

那么,引起这两条“额外”的后腿的原因最可能是(  )

A.雄性激素B.染色体加倍C.基因重组D.基因突变

43.从下图a~h所示的细胞图中,说明它们各含有几个染色体组。

正确答案为(  )

A.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是h图B.细胞中含有二个染色体组的是g、e图

C.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是a、b图D.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的是f、c图

44.下列变异中,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

A.将人类胰岛素基因与大肠杆菌DNA分子拼接重组DNA

B.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缺失

C.果蝇第Ⅱ号染色体上某片段移接到第Ⅲ号染色体上

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

45.关于多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多倍体不能产生可育的配子

B.八倍体小黑麦是用基因工程技术创造的新物种

C.二倍体植株加倍为四倍体后,营养成分必然增加

D.多倍体在植物中比在动物中更为常见

46.对于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不正确的描述是(  )

A.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最多

B.在显微镜视野内可以观察到二倍体细胞和四倍体细胞

C.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过程

D.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方面,低温与秋水仙素诱导的原理相似

47.(原创题)“傻瓜水稻”割完后的稻蔸(留在土壤中的部分)第二年还能再生长,并能收获种子。

如图是一种名为“傻瓜水稻”的新品种产生图。

据图分析下面正确的是(  )

A.完成过程①②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B.完成过程④的作用是选择,其基础是生殖隔离

C.割完后的稻蔸第二年还能再生长,并能收获种子。

其意义是快速繁殖后代

D.如果把除草基因、耐旱基因和抗虫基因移植到傻瓜水稻上,可研究出一套完整的傻瓜水稻栽培技术体系

48.囊性纤维化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某对正常夫妇均有一个患该病的弟弟,但在家庭的其他成员中无该病患者。

如果他们向你咨询他们的孩子患该病的概率有多大,你会怎样告诉他们(  )

A.“你们俩没有一人患病,因此你们的孩子也不会有患病的风险”

B.“你们俩只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不会影响到你们的孩子”

C.“由于你们俩的弟弟都患有该病,因此你们的孩子患该病的概率为1/9”

D.“根据家系遗传分析,你们的孩子患该病的概率为1/16”

49.青少年型糖尿病和21三体综合征分别属于(  )

A.单基因显性遗传病和单基因隐性遗传病B.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C.常染色体遗传病和性染色体遗传病D.多基因遗传病和单基因显性遗传病

50.一个家庭中,父亲是色觉正常的多指(由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控制)患者,母亲的表现型正常,他们却生了一个手指正常却患红绿色盲的孩子。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孩子的色盲基因来自祖母B.父亲的基因型是杂合的

C.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只患红绿色盲的男孩的几率是1/8

D.父亲的精子不携带致病基因的几率是1/2

51.如图所示是一家族某种遗传病(基因为H或h)的系谱图,下列选项分析可能正确的是(  )

A.此系谱中致病基因属于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

B.此系谱中致病基因属于隐性,只能位于X染色体上

C.系谱中Ⅲ代中患者的外祖父的基因型一定是XhY,其父亲的基因型一定是XhY

D.系谱中Ⅲ代中患者的母亲的基因型可能是XHXh或Hh

二、非选择题

1.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其顶部开雄花,下部开雌花。

玉米黄粒和白粒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Y和y控制),饱满和皱缩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R和r控制),将纯种黄粒饱满和白粒皱缩玉米间行种植,收获时所得玉米粒如下表:

所结玉米粒

黄粒饱满

白粒皱缩

黄粒饱满玉米果穗上

白粒皱缩玉米果穗上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在玉米种子中黄粒对白粒为________性,在黄粒饱满玉米果穗上,玉米种子胚的基因型是________。

(2)某同学为获得杂种F1植株,他应选用上述________玉米果穗上结的________玉米种子进行播种。

为验证上述两种性状的遗传是否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1产生四种类型的配子,比例为1∶1∶1∶1),该同学想通过实验证明。

①该同学的实验设计方案如下,请补充完整并预测结果得出结论:

方案一:

(利用单倍体育种的原理)

第一步:

将获得的杂种F1植株的___________。

第二步:

__________。

第三步:

确保自交,收获其种子并统计不同表现型的数量比例。

方案二:

第一步:

将获得的杂种F1植株____________。

第二步:

收获种子并统计不同表现型的数量比例。

②结果预测及结论:

方案一:

_____________。

方案二:

_____________。

2.(2010年山东理综卷)100年来,果蝇作为经典模式生物在遗传学研究中备受重视。

请根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翅。

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黑体残翅198只。

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

F1雄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

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________和__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者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________。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应。

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实验并预测最终实验结果。

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预测:

Ⅰ.如果________,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如果________,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如果________,则X染色体上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3.回答下列与减数分裂有关的问题:

如图中A~G表示某基因型为AaBb的高等动物睾丸内细胞分裂图像和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

请据图回答:

(1)细胞图像D~F属于________分裂;D~A属于________分裂。

(2)图中C细胞和A细胞叫做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一个D细胞经C细胞形成的配子的基因型________。

(4)图D细胞在分裂产生配子时A和a的分离和a与a的分开分别发生在坐标G中的________、________阶段(用数字表示)。

(5)图A、B、C、E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_____。

4.(原创与组合题)在氮源为14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4NDNA(对照);在氮源为15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5NDNA(亲代)。

将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再连续繁殖两代(Ⅰ和Ⅱ),用某种离心方法分离得到的结果如图所示:

请分析:

(1)由实验结果可推测第一代(Ⅰ)细菌DNA分子中一条链含________;另一条链含________________。

(2)将第一代(Ⅰ)细菌转移到含15N的培养基上繁殖一代,将所得到细菌的DNA用同样方法分离,请参照图甲,将DNA分子可能出现在试管中的位置在乙图中标出。

(3)若将15NDNA(亲代)的大肠杆菌在14N培养基上连续复制3次,则所产生的子DNA中全含15N(重DNA),一条链含15N(中DNA)及两条链均不含15N(轻DNA)的比例为________,在这些子DNA中,含15N的链与全部子DNA链的比例为________。

(4)若一个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占32%,且

=1.5,此比例在其互补链中的比值是________;在整个DNA分子中的比值是____________。

以该单链为模板合成的子代DNA分子中,A+G的总含量占____________。

5.(2010年上海卷)分析有关遗传病的资料,回答问题。

图1为某家族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分别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a及性染色体上的基因B/b控制。

(1)Ⅲ14的X染色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