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册生物病毒教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596809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74.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上册生物病毒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初二上册生物病毒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初二上册生物病毒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初二上册生物病毒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初二上册生物病毒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二上册生物病毒教案文档格式.docx

《初二上册生物病毒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上册生物病毒教案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二上册生物病毒教案文档格式.docx

思考题5

有害:

1、危害人类健康。

如流行性感冒、肝炎、手足口病等。

2、危害动物健康。

如禽流感、口蹄疫等。

3、危害植物健康。

如烟草花叶病等。

有益:

1、接种疫苗进行防治病毒。

如接种牛痘防治天花病毒;

口服疫苗防治脊髓灰质炎等。

2、利用病毒进行生物防治。

五、当堂训练

1.学生自背、互背、教师抽查

2.作业《基础训练》

六、教后记

 

第五章知识点总结

1、病毒的种类:

根据寄生细胞不同分:

(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中)、(寄生在植物细胞内)、(噬菌体)(寄生在细菌细胞内)

病毒结构:

没有结构,由外壳和内部的组成。

病毒的生活:

只能寄生在内,一离开活细胞就会变成。

病毒的繁殖:

病毒依靠自己中的,利用内的物质繁殖后代。

2、是指经过人工处理的减毒的或无毒的病毒。

最早发现病毒的科学家是伊万诺夫斯基。

病毒体积很小,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第一章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1.试根据植物和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2.列举植物和动物的主要类群。

3.说出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

4.概述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节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学习目标

1.尝试根据植物和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今天我们学习第一章第一节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二、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P96-100的内容,找出下列思考题的答案并勾划出来,8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生物分类?

生物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目的是什么?

基本单位是什么?

2.P81观察与思考讨论题1、2、3、4、5、6

3.P82观察与思考讨论题1、2、3、4、5

4.怎样对细菌、真菌进行分类?

一、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二、后教(讨论、更正)

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首先必须了解形形色色的生物,认识生物的主要类群,这就需要对植物和动物进行分类,那么什么是生物分类?

生物分类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进行科学的描述。

依据:

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

目的:

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基本单位:

具体怎样对生物进行分类呢?

首先我们学习植物的分类,下面我们一起看观察与思考,通过同学们的认真自学,请同学们回答讨论第1题

A玉米B向日葵C油松D肾蕨

E葫芦藓F水绵

对,D类植物为什么是肾蕨呢?

无种子,有茎、叶、根

由此可见植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形态结构

考虑了植物的哪些特征?

根、茎、叶脉、子叶、果实、种子。

在被子植物中,花、果实、种子常作为分类依据。

从这些器官中发现它们共同的或不同的特征,从而确定它们的亲缘关系。

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一下从A类植物到F类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的变化,有一个特点,这个特点是什么?

由复杂到简单,由高等到低等。

对,下面请看第二题

不属于同一分类等级,A类、B类低于C、D、E、F四类植物

A、B、C、D、E、F类植物分别是我们前面讲的哪些类群?

A(被子植物,单子叶)B(被子植物,双子叶)

C(裸子植物)D(蕨类植物)

E(苔藓类植物)F(藻类植物)

讨论题3、4

1、有种子:

单子叶被子植物,双子叶被子植物,裸子植物

2、无种子:

藻类、苔藓、蕨类植物

无种子植物:

藻类:

水绵、海带

蕨类:

肾厥

苔藓类:

葫芦藓

双子叶植物:

花生,大豆

被子植物

种子植物:

单子叶植物:

玉米、小麦

裸子植物:

银杏、水杉、油松

下面我们学习动物的分类,请看观察与思考讨论题1

讨论题1

无脊椎动物:

蚯蚓、蜜蜂、蜘蛛

脊椎动物:

鱼、青蛙、蟾蜍、蜥蜴、壁虎、鸟、猫、虎

将每组中的动物再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哪几类?

讨论题2

下面请同学仿照植物分类的表解方式,将这11种动物列入表中相应的位置

讨论题3

动物

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环节动物节肢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蚯蚓)(蜜蜂、蜘蛛)(鱼)(青蛙、蟾蜍)(蜥蜴、壁虎)(鸟)(猫、虎)

把不同的动物类群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

讨论题4

环节动物、节肢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我们在对动物进行分类时,除了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什么?

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

细菌和真菌等其它生物是怎样分类的?

根据它们的特征来进行分类。

五、当堂训练

1.学生自背、互背,教师抽查。

2.作业练习题1、2

第二节从种到界

1.知道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

2.概述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

为了科学的进行分类,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这些分类单位是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节从种到界(投影示标)

二、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P101-104的内容(注意课本上的插图),找出下列思考题的答案并划出来,8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分类的单位有哪些?

(请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生物分类的最基本单位是什么?

2.在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中,哪个等级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

哪个最少?

为什么?

3.对生物进行分类有什么意义?

四、后教(讨论,更正)

下面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自学效果,首先来看第一题

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其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什么?

通过分析马的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在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中,哪个等级的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

种中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界中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少。

以马为例,谁能解释一下为什么?

分类方法是按照生物体的差异特征来分的,分类等级越高,它所包含的生物体间的差异越大,即共同特征越少。

种是七个等级中最低的,因此这个等级中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比如在马属中,斑马除全身的毛色是黑色和白色条纹相间外,其它特征与马极为相似,马、虎、羊、兔等动物之间差别更大,但是它们都具有胎生,哺乳等特征,都属于哺乳动物。

因此,种的亲缘关系最近,界的亲缘关系最远。

科学家们将生物按照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进行科学分类,究竟有什么意义?

1、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2、知道生物在生物分类上的位置

1.学生自背,互背,教师抽查。

2.检测:

练习题1、2。

六、教后记

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1.列举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概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对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和独特有初步的认识。

3.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课时安排】1课时

今天我们学习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投影示标)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P106-109的内容,找出下列思考题的答案并勾划出来,8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分别是什么?

2.我国比较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有哪些?

3.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什么?

4.基因多样性的意义是什么?

5.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什么?

过渡语:

随着人们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不断加深,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也不断丰富,那么他包括哪三个层次?

回答第一题。

要点:

生物种类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据科学家估计,地球上实际存在的物种总数在500万到1亿种之间,在资料分析中已经列举了一些生物的种数,除表上列出的类群外,我们所讲过的还有哪些类群?

腔肠动物,软件动物,节肢动物,甲壳动物,环节动物

除动植物外,生物圈中还有哪些生物?

细菌、真菌和病毒

在我国哪些生物类群比较多?

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其中裸子植物最为丰富,有“裸子植物的故乡”之称;

鱼类、鸟类和哺乳类的种数也位居世界前列。

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什么?

基因的多样性。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基因,知道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不同种生物之间以及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有较大的差别,因此,可以说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有什么意义?

为动植物的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比如袁隆平院士培育的杂交水稻、转基因抗虫棉等。

对,我国也是世界上基因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哪些物种?

家养动物,栽培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

初一我们就讲了生态系统,下面大家回忆一下生物圈中的生态系统有哪些?

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生物圈.如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我们分别讲了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那么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一方面,每种生物都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体组成的,这些个体的基因组成是有差别的,他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基因库;

每种生物又共同生活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并且与其它的生物种类相联系;

另一方面,某种生物种类的数量减少或灭绝,必然会影响他们的生态系统;

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

对,那么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什么?

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作业《基础训练》。

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1.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2.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

3.知道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通过对前面教材内容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对我国的珍稀动植物有了一些了解,也知道了我国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但是,我国的动植物资源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其原因是什么?

国家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投影示标)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P110-114的内容(注意课本上的插图和资料分析),找出下列思考题的答案并划出来,8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乃至世界生物多样性的现况如何?

2.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有哪些?

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哪些?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P93下面的这幅图,从这些数据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年代越近,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灭绝的数量越多。

那么,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如何呢?

我国的生物多样性状况也不容乐观,我国特有的部分珍稀动物也正濒临灭绝的边缘。

如金丝猴、白鳍豚(淡水水生哺乳动物)、朱鹮、扬子鳄(爬行动物,中生代动物的“活化石”)、银杉(裸子植物,植物中的“活化石”)、珙桐(中国“鸽子树”植物中的“活化石”)等

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有哪些呢?

请同学们对教材P95的资料进行分析,然后小组进行讨论。

1、滥砍乱伐2、滥捕乱杀

3、环境污染4、外来物种的入侵

大家回答的都非常好,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那么,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1、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2、可以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保护和管理。

(迁地保护)

3、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4、颁布相应的法规。

(法制管理)

说到自然保护区,那么,什么是自然保护区?

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人们把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这就是自然保护区。

你都知道我国建立了哪些自然保护区?

其目的是什么?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保护温带森林生态系统)、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保护斑头雁、棕头鸥)等

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

自然保护区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开展生物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地;

自然保护区还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和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

2.当堂练习《基础训练》。

知识点总结

1、植物的分类:

(种子外无果皮包被):

油松、银杏

有种子植物植物(一片子叶,叶脉平行状):

玉米

(种子外有果植物(两片子叶,叶脉网状):

向日葵

皮包被)

植物(无根、茎、叶分化):

水绵

无种子()植物:

植物(有茎叶、假根):

植物(有根、茎、叶分化):

肾蕨

2、植物的所属类群按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

、、、、。

3、植物的分类考虑了植物的根、茎、叶、叶脉、子叶、果实、种子等特征,主要以植物的作为分类的依据,在被子植物中,、、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4、不同的动物类群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

腔肠动物、软体动物、动物、动物、类、两栖类、类、鸟

类、类。

5、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和。

6、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将生物分为个等级,它们从大到小依次是:

,其中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7、每个种里,只有一种生物(一种生物便是一个),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密切。

8、分类方法是按照生物体的差异特征来分的,在等级法进行分类时,分类等级,它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个体间的差异,即共同特征越少;

分类等级越低,它所包含的生物种类,个体间的差异,即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

即中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少,中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

9、科学家们将生物按照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进行科学分类,目的是:

1、弄清生物之间的,2、知道生物在生物分类上的。

10、提出了科学的生物命名法-----双名法:

﹢种加词﹢命名者姓名(可省略),双名法的生物学名部分均为拉丁文,并为斜体字,命名者姓名部分为正体。

11、生物的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即、、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其中最基本的多样性是。

12、保护生物的环境,保护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13、我国的生物多样性状况也不容乐观,我国特有的部分珍稀动植物也正濒临灭绝的边缘。

我国特有的濒危动物如金丝猴、(淡水哺乳动物)、朱鹮、扬子鳄(中生代动物生物活化石)、银杉(植物中“活化石”)、(鸽子树,植物中的“活化石”)等。

14、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

、滥捕乱杀、、外来物种入侵。

15、为保护生物多样,我国采取的主要措施:

1、建立自然保护区。

2、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保护和管理。

3、建立濒危物种的,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4、颁布相应的法规

16、自然保护区:

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人们把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这就是自然保护区。

如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保护温带森林生态系统)、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保护斑头雁、棕头鸥)等。

自然保护区具有“”、“”、“”三个特点。

第六单元综合检测题

1、下列各种植物,哪一种植物既有果皮包被的种子,叶又是网状脉?

A.玉米;

B.油松;

C.向日葵;

D.银杏。

答〔 

〕 

2、在下列词语中,哪一个属于植物形态结构分类体系的名词?

A.粮食作物;

B.单子叶植物;

C.药用植物;

D.蔬菜类植物。

答〔 

3、下列植物,哪一种在生殖时不产生孢子?

A        B          C     D   

 答〔 

4、下列各组植物类群名称,哪一组不属于同一个分类等级?

A.种子植物和祼子植物;

B.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C.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D.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答〔 

5、下列各种动物,若依据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进行分类,除哪种动物外,其他三种可划为同一类群?

   A        B        C        D   答〔 

〕 

6、马和斑马是同一个属的动物,亲缘关系相对较近。

请问在下列动物中,斑马与哪种动物的亲缘关系最远?

A.驴;

B.马;

C.虎;

D.犀牛。

7、前肢变成翼,体表有羽毛,一般具有飞翔能力的动物被划分在同一类,称作“鸟类”。

“鸟类”在生物分类中的等级是:

A.门;

B.纲;

C.目;

D.科。

8、在生物分类学中,有时还在某一个等级下设“亚级”单位,例如,“种子植物门”就设有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个亚门。

下列各组植物,哪一组在分类学上属于同一个“亚门”?

A.油松与柳树;

B.云杉与刺槐;

C.苏铁与槟榔;

D.银杏与雪松。

9、下列是马在分类学上的一些等级名称,请你将它们由大至小进行排列:

①马科②马属③脊索动物门④奇蹄目⑤脊椎动物亚门⑥哺乳纲

A.②①⑥③⑤④;

B.⑤③⑥④②①;

C.③⑤④⑥②①;

D.③⑤⑥④①②。

10、若把鸟和虎、猫分为一类,鱼和青蛙、蜥蜴、壁虎分为一类,这种分类方式的主要依据是:

A.体温是否能维持恒定;

B.生活的环境;

C.体表覆盖物的特征;

D.生殖方式是否胎生。

11、“甲壳动物”和“昆虫”都是“纲”一级的分类单位,它们同属于节肢动物门,请你为下列动物分类:

A.蜂鸟;

B.白蚁;

C.河蟹;

D.蜜蜂;

E.水蚤;

F.对虾;

G.蝗虫;

H.鳖。

(1)属于甲壳纲的有  答〔 

(2)属于昆虫纲的有  答〔 

(3)属于节肢动物门的有  答〔 

1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

(1)玉米和向日葵的种子因其外面有果皮包被而都属于被子植物。

(  )

(2)叶的数量和叶脉的形状是被子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

(3)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往往还要比较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

例如,根据动物体内是否有脊柱将动物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  ) 

(4)真菌和细菌等都是肉眼看不到的生物,都属于微生物。

(5)将鸟和蜜蜂分为一类,将猫和虎分为一类,将鱼和虾分为一类,这是根据动物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进行分类的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