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三》 人教部编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094117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三》 人教部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三》 人教部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三》 人教部编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三》 人教部编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三》 人教部编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三》 人教部编版.docx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三》 人教部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三》 人教部编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三》 人教部编版.docx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三》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三》人教部编版

《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交流关于童话的看法,

能结合自己读过的具体童话发表自己的见解。

2.利用减一减的方法认识6个汉字,

理解同一形旁的汉字所表示的汉字的意义可能也不相同。

3.学习使用简单的修改符号。

尝试用简单的修改符号修改病句或自己的作品。

4.积累关于道理的名言警句。

教学重点:

1.利用减一减的方法认识6个汉字,

理解同一形旁的汉字所表示的汉字的意义可能也不相同。

2.学习使用简单的修改符号。

尝试用简单的修改符号修改病句或自己的作品。

教学难点:

积累关于道理的名言警句。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1.欣赏图片,

谈话导入。

童话总是带给我们很多惊喜。

从美丽的童话世界,

到奇妙的童话人物,离奇的童话情节,总是让人流连忘返。

播放童话世界的精彩图片。

学生自由交流。

2.让我们一起走进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

我们来一起聊一聊童话。

二、交流平台

1.童话的主角很奇妙,他们有的善良,有的勤劳,有的乐观,有的慈爱……你读过的童话故事里都有怎样的人物呢?

大家来交流一下吧!

学生自由交流。

2.童话给了我们一个离奇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蟋蟀可以到牛肚子里旅行、人和动物可以去海底游玩、被大灰狼吃了的小羊可以再回来……你读过的童话中有什么离奇的情节?

小组同学说一说。

小组交流。

3.童话最大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童话最大的写作特点是拟人手法,

童话中运用了大量的想象、夸张。

童话的主角不仅仅局限于人,

可以是拟人化的动物、植物、各种器物、甚至是山川河流、日月星辰,可以说话,可以有思想。

你读过的童话中最奇妙的主角是什么?

跟大家讲一讲吧!

学生思考后分享自己的阅读经验。

4.俗话说“开卷有益”,无论是什么样的童话,往往都能得到有益的启示。

有的告诉我们战胜恐惧,有的教会我们寻找自我,甚至有些教我们面对死亡……你曾从童话中获得过怎样的启示?

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学生自由交谈。

5.结合你读过的童话故事,

说一说你眼中的童话世界。

三、识字加油站

1.读一读,比一比,认一认。

出示课本中的生字,

通过减一减的方式认读生字。

2.出示词语,

学生朗读词语。

3.说一说你通过减一减的方式还认识了哪些生字?

四、词句段运用

1.想一想,

口字旁的汉字有哪些?

学生自由讨论。

2.展示课本中口字旁的生字,学生自读汉字,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预设:

汉字分了三类,

分别是表示嘴巴的动作、表示发声、表示拟声词。

3.你知道修改符号吗?

出示三种修改符号:

改正符号、增补符号、删除符号。

讲解修改符号的作用和用法。

4.

出示课本中的例句,学生小组合作,理解这三种修改符号的具体用法。

教学反思: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 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语文园地意在让学生自主,有趣且相对集中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时间能力。

所以我借助教材所提供的材料,搭建了一个有趣开放的语文实践活动平台,让学生在有趣中练,在练习中达成活动目标。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一》人教部编版

《语文园地一》名师精品教案

一、文本教学解读

第一单元的《语文园地》安排了3个板块的内容。

“交流平台”是统编教材中第一次出现,旨在引导学生交流有新鲜感的句子,感受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

两句例句第一句是课内的,选自《大青树下的小学》;第二句是课外的,选自泰戈尔的《职业》,“更夫”是一个有新鲜感的词语,意在引导学生在自己的阅读实践中关注有新鲜感的语句。

指导学生交流时,一要紧密结合本组课文展开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阅读中有意思的地方,主动积累有新鲜感的语言。

二要适时拓展,在课外阅读中养成积累有新鲜感语句的好习惯。

“词句段运用”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提供8个成语,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共同特点是都带有身体器官名称,都和人的动作表情有关。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关注成语的结构特点,从而促进理解和运用这些成语,激发学习成语的兴趣。

第二部分选取的三句话,需要指导学生通过正确的停顿、重音和语气,表现出对句意的准确理解。

三个句子都来自学过的课文,比较容易理解。

第一句需要通过正确的停顿深入体会句意;第二句是通过读对重音“一点儿”来感受人物的“不懂”;第三句是要读对语气,读出人物对学问的认知和看法。

第三部分编排了5个兴趣小组的名字,名字中或能体现出活动特点,或加入了有个性的词语,让人一眼就能记住。

教师可结合本班兴趣小组特点,通过小组合作给自己的兴趣小组取名,开展招募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词语。

“日积月累”编排的是清代袁枚的《所见》,目的是继续增加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积累。

《所见》写夏天中午所见到的情景,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把一个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得栩栩如生,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一幅“牧童捕蝉图”。

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读通读顺。

对于这首诗的意思,学生只要粗知大意即可,不要求串讲,最后再让学生熟读成诵。

二、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积累有新鲜感的句子。

2.积累和身体有关的成语;通过正确的停顿和重音,朗读句子体会句意;结合学习经验给兴趣小组取名。

3.正确朗读《所见》,背诵积累。

教学重难点:

1.养成积累新鲜感的句子的习惯。

2.抓住句子中的节奏和重音,

把句子读得更好。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交流平台

1.活动一:

找找“有新鲜感”的语句。

(1)回顾课文《大青树下的小学》中有新鲜感的词句。

如: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选自《大青树下的小学》

(2)展示课前收集的本单元其他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语句。

如句1:

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选自《花的学校》

句2:

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

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

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

——选自《不懂就要问》

2.活动二:

交流“有新鲜感”的语句。

(1)出示第一句,说新鲜感。

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提示:

这句话新鲜在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树枝、鸟儿、蝴蝶以人的情感,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窗外的静,同时也说明了同学们不仅读课文时专心致志、全神贯注,而且声音还十分好听,读得让人入迷。

(2)出示第二句,说新鲜感。

我愿意我是一个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灯去追逐影子。

提示:

“更夫”是个有新鲜感的词,是指每天夜里敲竹梆子或锣的人,是一种职业。

“提了灯去追逐影子”把更夫打更枯燥的工作写得生动而令人向往。

(3)小组合作说说自己找到的很有新鲜感的语句“新鲜”在什么地方。

提示:

回顾本单元课文学习中找到的有新鲜感的语句,不必要求学生说得具体明确,能言之有理即可。

3.活动三:

选选“有新鲜感”的语句。

步骤一:

小组交流自己课外收集的有新鲜感的语句。

各自说说新鲜在哪里。

步骤二:

小组讨论评选小组中最具有新鲜感的语句。

步骤三:

小组代表交流小组最具有新鲜感的语句“新鲜”在什么地方。

步骤四:

收集积累有新鲜感的语句。

4.活动四:

开办“有新鲜感”句子超市。

步骤一:

准备一份有新鲜感句子“采购单”,课外采集自己认为有新鲜感的句子。

步骤二:

小组合作对“采购单”上的有新鲜感句子进行分类上架。

可以根据自己对句子的理解进行分类,如:

用了有新鲜感词语的句子,用了有新鲜感修辞手法的句子等。

步骤三:

带上自己的“购物清单”,去采集有新鲜感的句子并和同伴交流“新鲜”在哪里。

步骤四:

整理积累有新鲜感的句子。

板块二词句段运用

1.活动一:

火眼金睛。

步骤一:

出示8个成语,指导正确认读。

步骤二:

再读成语,说发现。

要点: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可以提示学生圈出每个成语中代表人身体部位的字。

提示:

这些成语中都带有身体器官名称,都和人的动作表情有关。

步骤三:

举一反三,说说还有哪些这样的成语,自主积累成语。

2.活动二:

看谁读得好。

(1)出示3句话,学生自由朗读。

(2)同桌互读,讨论怎样朗读能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意思。

提示:

第一句“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指导学生正确停顿: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第二句“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

指导学生读对重音“一点儿”,突出“不懂”。

第三句是人物说的话,要关注提示语“笑了笑”,朗读时要读出人物对“学问”的肯定,为了“学问”挨打也值得的决心。

(3)同桌练读,相互纠正。

(4)展示朗读,交流评价。

3.活动三:

招兵买马。

步骤一:

说说自己平时接触过哪些兴趣小组或者兴趣班。

步骤二:

出示课文中出现的5个兴趣小组的名字,猜一猜这是什么兴趣小组,说一说自己怎么猜出来的。

提示:

关注“泡泡”提示。

步骤三:

请成立一个兴趣小组,并为兴趣小组取名,写在老师下发的“招募板”上。

步骤四:

把自己设计的兴趣小组“招募板”贴在讲台上,招募有相同爱好的同学一起开展活动。

板块三日积月累

1.活动一:

古诗我会读。

通过借助注音自己读、同桌互读、老师范读等方式,将《所见》读正确、读通顺。

提示:

把前鼻音“振”和“蝉”读正确,“忽然”不能读成“突然”。

2.活动二:

古诗我会说。

(1)自己读一读古诗,你从古诗里读到了哪些人、物?

他们都在干什么?

提示:

从古诗里能读到有牧童、黄牛、树林和鸣蝉。

牧童骑着黄牛在唱歌,蝉在树林里鸣叫,牧童想去捉蝉。

(2)看插图,用自己的话来说说画了什么,试着连起来说一说。

提示:

引导学生能大致说出“时间地点人物干什么”就可以了。

如:

夏天的树林里,牧童骑着黄牛,唱着歌,听到树上的蝉叫,忽然停止歌声想去捉蝉。

(3)借助插图,根据古诗的文字说说古诗大致描写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提示:

学生根据字面理解意思,或者借助图片理解意思。

诗意大致是一个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牛背,准备捉蝉。

这一切叫袁枚看见了,袁枚就写了一首诗,叫《所见》。

3.活动三:

古诗我能读。

步骤一:

圈出古诗中的动词,读一读整首古诗,动词读得重一点。

步骤二:

根据自己对古诗的理解,读一读古诗,思考哪里需要停顿,试着做一做标记。

再读给同学听。

提示: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械。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步骤三:

有节奏地朗读古诗,可以加上动作。

4.活动四:

古诗我会背。

(1)出示古诗(去掉动词):

牧童()黄牛,

歌声()林撼。

意欲()鸣蝉,

(2)出示动词补充古诗:

()骑(),

()振()。

()捕(),

()闭口立。

(2)多形式背诵古诗。

步骤一:

和同桌你一句我一句互背。

步骤二:

看着投影仪上的插图,试着背诵古诗。

步骤三:

闭上眼睛,想象画面,播放笛声和蝉鸣声,配乐入境背诵。

步骤四:

同桌一人扮演牧童,一人扮演袁枚。

“牧童”做动作,“袁枚”背诵古诗。

三、教学资源链接

(一)语文知识

停顿:

指语音上的间歇。

一般分语法停顿、强调停顿(逻辑停顿或感情停顿)、结构停顿。

语法停顿是指句子中一般的间歇,反映句子的结构关系。

朗读时常依据标点符号的要求来停顿。

强调停顿是指句子中特殊的间隔。

或为了强调某一事物,突出某个语意或某种感情;或为了加强语气,而在不是语法停顿的地方故作朗读停顿;或在语法停顿的基础上变动停顿时间,给听者以思考的余地,便于理解、接受,从而增强朗读的语言效果。

又可叫逻辑停顿或感情停顿。

结构停顿是由文章的层次结构决定,是为了表示文章的层次、段落等所作的停顿。

重音:

和停顿一样,重音也是朗读的基本技巧之一。

重音又分词的重音、语法的重音、感情的重音。

重读要强调的词或者词组,我们称为重音。

(二)拓展阅读

职业

泰戈尔

清晨的钟敲了十下,我沿着我们的小巷到学校去。

我每天都遇见那个小贩,他叫着:

“手镯,亮晶晶的手镯!

”他没有什么急事要做,没有哪条街道非去不可,也没有什么时间非要回家。

我希望我是一个小贩,整日在街上混日子,叫着:

“手镯,亮晶晶的手镯!

”下午四点,我放学回家。

我从一家门口看见一个园丁在那里掘土。

他用他的锄子,想怎么挖,便怎么挖,他的衣服落上了尘土,如果他被太阳晒黑了或是被雨淋湿了,没有人会骂他。

我希望我是一个园丁,在花园里掘土,没有人来阻止我。

天一黑,妈妈就送我上床睡觉。

我从敞开的窗口看见更夫走来走去。

小巷漆黑冷清,路灯就像一个脸上长着一只红眼睛的巨人立在那里。

更夫摇着他的灯笼,他的影子随之一起移动,他一生从没有上床歇息过。

我希望我是一个更夫,整晚在街上行走,提了灯笼去追逐影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