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姑仙坛记释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09408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麻姑仙坛记释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麻姑仙坛记释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麻姑仙坛记释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麻姑仙坛记释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麻姑仙坛记释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麻姑仙坛记释文.docx

《麻姑仙坛记释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麻姑仙坛记释文.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麻姑仙坛记释文.docx

麻姑仙坛记释文

麻姑仙坛记释文 

顏真卿撰並書[5]

 麻姑者,葛稚川《神仙傳》[6]云[7]:

王遠[8],字方平,欲東[9]之括蒼山[10],過[11]吳蔡經家,教其尸解[12],如虵[13]蟬也。

 【註解及繁簡字解】

 [1]有:

名詞詞頭,用於把單字變為雙音節詞,無實義,如有漢、有宋一代。

“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有”並非“存在”的意思。

 [2]“無”簡化為“无”,“撫”類推簡化為“抚”。

實際上“无”是“無”的古字,又作“旡”或“炁”。

 [3]縣:

本義為“懸”,即懸掛之義,從“系”。

春秋時代,各諸侯國把新兼併的土地設為“縣”,即以國都為支點而懸系之義。

秦始皇統一中國,廢封建,行郡縣制,“縣”作為基層行政單位沿襲至今。

簡化字去掉了表意的“系”,并變更左部字形為“县”。

 [4]繁體字“壇”和“罎/壜”歸併簡化為“坛”。

“壇”義為祭祀或會盟用的土台,如“神壇”、“論壇”,“罎/壜”是“酒罎”、“醋罎”之類大肚小口的容器,不可混淆。

如果網絡論壇寫作“論壜”,網友們可就成了王致和臭豆腐了。

 [5]書,會意字,上“聿”為筆,下“日”為器物,即手持刀筆在器物上刻畫之意。

“書”字字形對稱方正,書寫起來極有美感。

現依草書字形簡化為“书”,美感降低!

 [6]葛洪,字稚川,號抱樸子,世稱葛仙翁,丹陽句容人,東晉著名道教領袖、醫學家、煉丹術家。

著有《神仙傳》、《抱樸子》、《肘後備急方》、《西京雜記》等。

傳,形聲字,右半部的“專”在碑帖中常寫作“専”,今依草書字形簡化為“专”,“傳”則類推為“传”。

 [7]云,象形字,古義為雲朵,雲彩。

當該字衍生出“說”的詞義後,古人另造了一個形聲字“雲”來表本義,而古字“云”專門表“說”的意思。

如人云亦云,彩雲,“云”和“雲”有清晰地語義分工。

簡化字則取消了“雲”,恢復了古字“云”,二字歸併為一。

注意,切勿把“人云亦云”寫作“人雲亦雲”

 [8]遠,形聲字。

簡化字新造聲旁“元”,但簡化字楷書結字之美,遠不及“遠”。

 [9]東,會意字,日在木中,早晨太陽昇起掛在樹中,該方向即為東。

依草書字形簡化為“东”。

其實“東”字本來就很簡單,根本沒必要簡化,我懷疑該簡化字是當年文字專家向潤之先生獻媚的傑作。

事實上毛雖然口頭支持簡化字甚至漢字拼音化,但終其一生不寫簡化字。

 [10]括蒼山,在浙江省臨海市西南部,為浙東南第一大山。

 [11]過,形聲字,聲旁為“咼”,形旁為“辶”即“辵”。

簡化字為“过”,依稀有草書的影子。

 [12]尸解,道教認為修道者得道後可遺棄肉體而仙去,稱為尸解,也可寫作“屍解”。

“尸”和“屍”是兩個並存的字,前者字義多於後者,顯然“屍”是後起的形聲字,僅當表示“屍體”時,二字可通用,簡化字將“屍”取消,歸併到“尸”中。

但“尸位素餐”不可寫作“屍位素餐”。

 [13]虵,“蛇”的異體字。

“蛇”的本字是“它”,象形字,作偏旁有時寫作“也”,故有“虵”、“蛇”二種字形。

 【今譯】

 有唐撫州南城縣麻姑山仙壇記

 顏真卿撰並書

 關於麻姑,葛洪《神仙傳》有如下記載:

王遠,字方平,他要東赴括蒼山,經過吳地的蔡經家,教他修仙秘法,飛升後身體如蛇蟬蛻皮。

經去十餘[1]秊忽還[2],語家言:

“七月七日王君當來過[3]。

”到期日,方平乗羽車[4],駕五龍[5],各異[6]色,旌旗導從[7],威儀赫奕[8],如大將也。

既至,坐須臾,引見經父兄。

因遣人與[9]麻姑相聞,亦莫知麻姑是何神也。

言:

“王方平敬報[10],久不行民間,今來在此,想麻姑能蹔來[11]。

 【註解及繁簡字解】

 [1]餘和余本是兩個獨立的字。

餘,形聲字,從食,余音,本義為飽足,寬裕。

余,義為我,第一人稱。

1956年漢字簡化運動中,“餘”被併入“余”。

因易引起歧義,如簡化字“余年无多”含義模糊兩可,故已經恢復“餘”字形,但類推簡化為“馀”。

 [2]秊,會意字,人背禾狀。

《说文》:

“秊,谷熟也。

”隸書字形為“秊”,楷化俗寫為“年”。

還,形聲字,从辵(chuó),即俗稱的走之“辶”,瞏声。

簡化字為“还”,聲旁“瞏”依草書輪廓簡化為“不”,成為一個不表聲的符號。

 

 [3]過,探望,拜訪。

 [4]羽車,傳說中神仙乘坐的車。

 [5]龍,有異體寫法“?

尨”或“尨”或“竜”,简化为“龙”,日本人簡化字形為“竜”。

 [6]异本為一古字,字義已廢,現作“異”的簡化字。

但“異”作為聲旁,仍然應用於“冀”、“翼”二字。

 [7] 導從,舊時官僚出行時,前驅者為導,後隨者為從。

導,依草書字形簡化為“导”,从,为古会意字,前後二人,會跟隨之意,“從”為後起字形。

簡化字仍選用古字形“从”。

 [8]赫,會意字,兩個赤字組合而成,火紅鮮亮。

奕,光明。

 [9]與、与二字形並存,含義接近。

《說文》“一勺為与”,據今人考,實為訛解。

顏真卿在《顏勤禮碑》、《顏氏家廟碑》中均有以“与”代“與”處。

現簡化為“与”。

 [10]報,依草書寫法簡化為“报”。

 [11]蹔,同“暫”,均為形聲字,“暫”以日為形旁,表時間之短,“蹔”以足之行走義表時間之短。

 【今譯】

 蔡經升仙後十餘年,忽然回家,對家人說:

“七月七日王方平君會來拜望。

”到了日期,王方平乘坐羽車而來,他駕馭五條飛龍,顏色各不相同,以旌旗開路扈從,威儀顯赫,如同大將軍。

王方平到達後,坐了一會兒,引見蔡經的父親和兄長。

於是王方平派人告知麻姑,蔡經並不知道麻姑是什麽神。

只聽王方平說:

“王方平敬報麻姑,我很久沒有來人間,這次來到這裡,希望麻姑能順便前來。

有頃信還,但聞其語,不見所使人。

曰:

“麻姑再拜[1],不見忽已五百餘秊。

尊卑有序[2],修敬無階[3],思念久,煩信承在彼[4],登山顛倒[5],而先被記[6],當按行蓬萊[7]。

今便蹔往,如是便還,還即親觀[8],願不即去[9]。

”如此兩時間[10],麻姑來。

來時不先聞人馬聲,旣至,從官當半于方平也[11]。

 【註解及繁簡字解】

 [1]再拜,一拜而又拜,古人表示恭敬的禮節。

 [2]尊卑有序,意即彼此之間尊卑地位有既定的次序,這是神仙之間的謙辭。

 

 [3]修敬,表達敬意。

階,本義為臺階,引申為緣由。

修敬無階意思為,想向您表達敬意,卻沒有機會。

 [4]承,魏晉南北朝時習語,“聽說”之意。

 [5]登山顛倒,殊費解。

以上三句,據《神仙傳》卷三《王遠》原文為:

“煩信承來在彼,登當傾倒。

”亦不可解。

《太平廣記》卷七《王遠》及卷六十《麻姑》引《神仙傳》文為:

“煩信來,承在彼,登山顛倒。

”前六字已經明瞭,後四字仍不可解。

據范崇高考證,此處應為:

“煩信來,承在彼,登當顛倒。

”登,登時,馬上。

但“顛倒”二字終覺牽強。

此句大致意思是,煩勞您派信使來,告知您在吳地的蔡經家,我本當立即前往。

這是古文獻保存傳抄訛誤為後人造成的困惑。

范崇高相關考證參見 這裡 。

 [6]被,受也。

記,類似文告的一種公文。

被記,即接受公文。

 [7] 按行,又作案行,意即巡行,巡視。

 [8]《神仙傳·王遠》原文作“還便親覲”,即回來後便親身前往覲見。

顏真卿寫作“親觀”,應屬筆誤。

“覲”和“觀”的恭敬度還是有不小差別的。

 [9]願不即去,希望不要馬上離去。

願,形聲字,原聲,從頁,頁本義為頭,凡以頁為形旁的形聲字皆與頭或思慮相關。

願本義為大頭,引申指心願。

而“愿”字,義為老實,質樸。

願和愿本是意義不相關的兩個字,但簡化字運動中被強行合併為一,“願”的義項全部融入“愿”字中。

《論語·陽貨》:

“鄉愿,德之賊也!

”孔子所謂“鄉愿”是指那些看似忠厚老實,實際沒有道德原則,只知道媚俗趨時的人。

注意,是“鄉愿”,絕對不可以寫作“鄉願”。

簡化字中寫作“乡愿”,如果按照“心願”的義項去理解,則是極費解的!

 以上數句,《神仙傳·王遠》作“先被記,當按行蓬萊,今便暫往,如是當還,還便親覲,願未即去。

 [10]兩時間,即兩個時辰以後。

 [11]從官,見上文“導從”的註釋。

 【今譯】

 一會兒有信息返回,只聽到聲音,但見不到使者。

聲音說道:

“麻姑再拜,轉眼我們已經五百年沒有見面了。

我們之間尊卑有別,總沒機會向你表達敬意,一直非常想念。

煩勞你派信使告知你在蔡經家,本應立即前往。

而我先前已經受命巡行蓬萊,現在就要先去一趟,然後就回來。

回來後我立即前往覲見,希望你不要馬上離開。

”這樣經過兩個時辰,麻姑來到,來的時候聽不到人馬聲,到達後,隨從人員是王方平的一半。

麻姑至,蔡經亦舉[1]家見之。

是好女子,秊十八九許,頂中作髻,餘髪垂之至要[2]。

其衣有文章[3],而非錦綺,光彩耀日,不可名字,皆世所無有也。

得見方平,方平為起立。

坐定,各進行廚[4]。

金盤玉杯,無限美膳,多是諸華[5],而香氣達於內外,擗麟脯行之[6]。

麻姑自言:

“接侍以來[7],見東海三為桑田[8]。

向[9]間蓬萊水,乃淺於往者,會時略半也[10],豈將復還為陸陵乎?

”方平笑曰:

“聖人皆言,海中行復揚塵也。

 【註解及繁簡字解】

 [1]舉,原本字形為擧,形聲字,從手,與聲。

俗寫作舉。

今從草書筆意簡化為“举”。

 [2]髮,音fà,去聲,形聲字,从髟(biāo),犮(bá)音。

今以草書字形簡化為“发”。

另,發,音fā,陰平,字形或作“彂”,義為射箭。

髮、發二字本無任何淵源關係,但發的簡化字亦借用“发”,故髮發容易糾纏不清。

周潤發,百年潤髮,別混淆。

我在深圳見到不止一處的“理發館”:

發點財就被他理了,最好別去!

要,腰的本字,後加形旁“月”(即“肉”)成為形聲字“腰”。

 [3]文,花紋。

章,指紅白相間的花紋。

此處文章二字意即花紋,“文章”今義為引申後起。

 [4]行廚,出行途中的臨時廚具。

 [5]華,花的本字。

諸華,即各種花朵。

 [6]擗,音pì,剖開。

麟,大公鹿。

脯,乾肉。

 [7] 接侍,接待侍奉,此處為麻姑的謙辭,指五百年前與王遠的那次會面。

網絡上《神仙傳》文本多為“接待”,當誤。

 [8]桑田,即種植桑樹的田地。

東海變為桑田,極言變化之大。

滄海桑田、滄桑、桑海等詞均由此而來。

 [9] 向,過去,先前。

指兩個時辰前麻姑巡行東海之時所見。

 

 [10]會,恰巧,正趕上。

略,大略,大約。

 【今譯】

 麻姑到達蔡家,蔡經全家人出來相見。

這是一個貌美女子,年齡約十八九歲,頭頂上盤成髻,其餘的頭髮下垂到腰間。

她的衣服有花紋,但不是錦綺,在太陽下光彩閃耀,難以文字形容,都是人世間所沒有的。

麻姑見到王方平,王方平起立行禮。

坐定後,各自進獻食物,放置於金盤玉杯中,都是無限精美的膳食,大多是各種鮮花,香氣瀰漫于室內外,他們掰開鹿肉乾而進食。

麻姑說:

“自從上次侍奉您以來,已經見過東海三次變為桑田。

方才見到蓬萊的海水比過去淺,正過了大約一半時間了,難道東海又要成為陸地嗎?

”王方平笑道:

“聖人都說,東海又將塵土飛揚了。

麻姑欲見蔡經母及婦,經弟婦新產[1]數十日,麻姑望見之,已知,曰:

“噫!

且止勿前。

”即求少許米,便以擲之,墮地即成丹沙[2]。

方平笑曰:

“姑故[3]秊少,吾了不喜[4]復作此曹[5]狡獪[6]變化也。

”麻姑手似鳥爪,蔡經心中念言:

“背蛘時[7],得此爪以杷背[8],乃佳也。

”方平已知經心中念言,即使人牽經鞭之,曰:

“麻姑者神人,汝何忽謂其爪可以杷背耶?

”見鞭著[9]經背,亦不見有人持鞭者。

方平告經曰:

“吾鞭不可妄[10]得也。

 【註解及繁簡字解】

 [1]婦,會意字,女持帚灑掃。

本義為已婚女子,特指妻子。

新產,剛生小孩。

 [2]丹沙,又作丹砂,即朱砂,是道士煉丹的主要原料。

葛洪《抱朴子·黄白》:

“朱砂為金,服之升仙者上士也。

 [3] 故,依舊,仍然。

 [4]了,終結,引申為完全,根本,作副詞用,用於否定,如“了無興趣”。

了不喜,即一點都不喜歡。

另有“瞭”字,簡化後併入“了”字,極易混淆。

瞭解、明瞭等詞中,“瞭”為上聲(liǎo),義為清楚、明白,在瞭望中為去聲(liào),義為遠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