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开创学院新局面.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082336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开创学院新局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开创学院新局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开创学院新局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开创学院新局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开创学院新局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开创学院新局面.docx

《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开创学院新局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开创学院新局面.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开创学院新局面.docx

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开创学院新局面

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开创学院新局面

—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一届三次教职工暨工会会员大会工作报告

胡来林

(2011年1月19日)

各位老师、同志们:

我代表学院行政班子向大会做工作报告,请予以审议。

一、2010年主要工作回顾

2010年,在全院师生员工努力拚搏下,学院教学、科研和学生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我院在全校教师教育中的龙头地位初步显现。

现将各项工作汇报如下:

(一)“十二五”规划(草案)顺利制定,发展目标切实可行

2010年,学院班子召开了多次研讨会,并组织对兄弟学校的相关学院进行调研,各系也从“十二五”前期规划制定开始,进行了多次的讨论与调研。

通过回顾我院“十一五”期间发展的基础状况,分析各专业目前发展中的优势与不足,经过反复论证,凝聚智慧,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温州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等文件精神,制定了《教师教育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草案)。

在规划制定中,学院的理念是:

追求高水平的人才队伍,追求特色化的人才培养,追求高质量的学术研究,使学院成为浙南地区乃至浙江省基础教育师资培养与培训基地、资源中心和研究中心。

规划中认真总结了“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绩,同时明确指出了影响我院快速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重点工作,对“十二五”期间要完成的各项指标进行了规划与分解,使整个规划目标明确,操作性强。

(二)师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学科科研取得较大进展

学院积极实施“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人才战略,优化师资队伍。

2010年,引进博士1人,晋升教授1人,副教授4人,选派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4人,使我院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61.3%;选派2名教师进行挂职锻炼,1名教师赴新疆援教。

2010年在学校转型的大背景下,学院将原来比较分散的学科研究方向,聚焦到课程与教学论、教育信息化、学前教育研究和学习与发展等四个主要学科发展方向上,为今后人才引进、基层学术组织构建、大项目申报、大团队构建等,特别是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和教育硕士学位点申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0年,在全院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获得国家社科项目立项1项,成功实现了国家级课题零的突破;省部级课题立项9项,厅局级项目31项,厅局级奖项8项,均位于全校文科之首;编著5部,到校课题经费达105.18万元;发表一级(含)以上刊物论文14篇,其中权威期刊论文1篇。

大幅度超额完成学校下达的0.25项国家课题和32万经费的科研指标任务。

2010年,为整体提高学院科研实力,扩大学院对外交流和学术影响力,学院承办了2场罗山讲坛、1场学术沙龙、11场学术讲座,其中国外专家交流1场,举办了与杭州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校际硕士研究生学术论坛1场,举办了校第21届教育科研学术年会。

本年度,共派出40余人次参加了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有3位教师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了文章或做主题发言。

(三)专业建设成效明显,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2010年,学院结合本院实际,倡导“质量工程全员培训”理念。

通过开展网络教学与教务平台的理论和操作培训,召开教学质量申报工作研讨会,出台《专业建设经费项目化管理的暂行办法》和《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课程组管理办法》等相关政策等,进一步加强了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推动了全院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了我院人才培养质量,无论是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数量还是学科竞赛数量,均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2010年,学院利用教学维持费、重点专业建设经费、新专业建设经费和“十二五”前期重点建设项目经费等,共投入经费24万多元,完成108项院级教改项目立项,用于培育高级别的教学质量工程项目。

2010年,学院共获得省新世纪教改项目2项、校级教改项目11项、市级精品课程4门、校级课程群2门、校级精品课程5门、校级双语教学课程建设项目1项和校级教材建设1项。

已有的教育技术省级重点建设专业、教育技术省级教学团队、小学教育校级重点扶植建设专业等发展态势良好。

2010年度,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满意度和学院教学整体水平大幅度提高,学评教成绩显著上升。

特别是2010年度第二学期,我院教师学评教成绩平均得分为92.8分,位居全校第一。

教师语言艺术、教育学原理、现代教育技术、教师书写艺术四门公共课教师平均分分列全校公共课1-4位,对公共课教师的综合满意度的优秀率达100%。

2010年,教师教育实验教学中心被批准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实验室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

本年度新增实验设备经费420多万,实验设备总值达1400余万元。

在全院师生共同努力下,本年度我院学科竞赛成绩与以往相比取得较大提升。

在第四届浙江省高等学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中获得3项二等奖;浙江省第九届大学生多媒体作品设计竞赛获得3项三等奖;全国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第五届“科讯杯”全国高校学生高清暨DV作品大赛中获得团体二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等。

(四)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党建工作富有特色

对照先进基层党组织的“五个好”标准和党支部建设创新工程的具体要求,一年来,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为共建载体,使同专业的师生党支部在育人成才、服务地方等工作中齐头并进,创建了师生支部对接工程,形成党支部的“一部一品”特色,有效增强了党支部的战斗力。

全体党员立足岗位、结合实际,做出了庄严的“创先争优”承诺,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2010年,吕小君老师被评为市优秀班主任;章志图、陈秀雅被评为第二届在温高校优秀辅导员。

林炎琴老师荣获了第六届全国宋庆龄奖和校优秀党员。

孙芙蓉、张新立荣获校优秀教师。

林可松老师荣获温州市语言文字工作先进个人。

郑薏苡、盛建森老师被评为校极优秀班主任。

学前教育系教工支部获得校级创新支部,学院工会工作取得新成绩,被评为优秀工会。

(五)培育学院文化品牌,学风建设成效显著

学院在学风建设工作中,注重结合专业特色开展文化品牌的培育工作,将文化品牌培育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密切联系起来,取得了显著效果。

知心姐姐、“艺术之春”艺术节、师范技能等品牌的影响力和作用性大大提升,其中艺术之春在2010年被评为十大校园文化品牌重点项目。

我院学生在校级以上学生活动比赛获得多样奖项和多种荣誉称号,其中国家级一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荣誉2项;市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荣誉3项;校级一等奖2项,荣誉7项。

在学生科研方面,也取得全校第四名的好成绩,其中省级课题立项2项,本科生校级课题立项29项,研究生校级课题立项2项,创业教育科研课题立项4项,获得校级优秀论文奖2项,在各级刊物发表论文12篇。

在本学期的优良学风班和学习标兵评选中,全校9个优良学风班中我院占了3个,全校15名学习标兵中我院有3名,比例名列全校第一。

在招生就业工作中,通过印发学院介绍手册、明信片等工作加强宣传,圆满完成招生工作,生源质量不断提高;在就业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毕业生年底就业率达到98%。

(六)落实合作协议,积极为地方基础教育服务

为落实我校与温州市教育局签署的《服务基础教育合作协议》,学院召开了大型的服务地方工作推进会,打造高校服务地方工作品牌,会上聘请市文化局局长吴东、市教育局副局长张志宏等5位同志为我院服务地方工作高级顾问,并与青田县教育局、温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等九家单位现场签署合作协议。

由我院承担开展的2010年温州大学面向基础教育课题共立项60项,按时出版《现代教育》杂志4期,共发表教育教学论文204篇。

教师继续教育为中小学、幼儿园共培训教师10936人次,校长268人、园长293人,教研员40人,共计11497人。

为打破地域局限,提高培训效果,2010年启动了继续教育远程教学计划,制定了网络教学管理平台方案,并与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等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

针对华侨子女、唇腭裂儿童、贫困家庭儿童等特殊群体,学院有的放矢地设计了多项服务项目。

2010年7月,以小学教育专业师生为主力的“牵手母语,情暖侨乡”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队赴温州侨乡枫岭乡,帮助年轻一代的华侨华人学习汉语,了解中华的传统文化,了解家乡温州的乡土文化,增强年轻一代华侨华人的民族认同感和家乡认同感;成立了以心理系师生为主力的“温州微笑联盟唇腭裂儿童温州大学心理辅导站”,并承办了“微笑联盟”第二期心理辅导夏令营,为唇腭裂儿童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辅导。

另外,学院传统项目“知心姐姐”为温州市各中小学学生提供心理咨询100余人次,学生党员志愿者为温州20个贫困家庭提供无偿的“爱心家教”,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

(七)承担全校性的学科与基地建设项目,成效显著

学院牵头的涉及全校多个学院的“课程与教学论”校级A类重点学科建设进展顺利。

目前已形成了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人文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数学与理科课程教学论、教育技术等四个稳定的研究方向。

2010年度,在完成年度指标的同时,基本完成了重点学科的建设任务。

2010年度,省级教师教育基地成立了“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基地领导小组”、“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基地建设协调小组”、“温州大学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等领导机构;合作承办了“浙江省数学教育研究会”、“温州大学服务地方基础教育研讨会”等,有5人次参加了国际和国内教师教育相关会议;编制了两期教师教育基地简报;开发了教师教育基地网站;评选了教师教育基地4门精品课程、教师教育专项教改15项;完成了2010级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建立了中小学教材库和中小学各学科参考资源;完成微格实验室设计、普通话网络测试实验室建设、教育心理实验室建设,配备了14套教育实习移动指导平台;对近1000学生进行师范技能过关考核和师范技能竞赛培训;完成了30多个中小学、幼儿园实习基地挂牌工作;完成教师教育研究专项课题立项15项;第二期教师教育特色班“溯初班”顺利开班等。

刚刚过去的2010年,既令人倍感压力,更是令人倍感鼓舞的一年,学院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大突破。

这此成绩的取得,关键是各位教职工积极转变观念、努力转型、及时抓住机遇,奋力拚搏的结果。

在此,我代表学院向大家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二、2011年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0年取得的成绩,增强了我们的信心,迅速提高了学院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使得我们更有机会和实力去争取2011年的新成绩。

但同时,我们不仅面临新的形势、新的任务,也面临新的问题、新的压力。

在这个承前启后、展望未来的时刻,学院对如何突破发展面临的瓶颈有着更加深刻的体会与思考:

(一)必须转变观念,认清形势,强化全体教师的团队意识

首先,要深刻认识到“十二五”期间学校发展定位的转型,即要从“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

教学研究型是以教学为中心、科研为动力,学科建设为龙头。

必须以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来争取硕士学位点数量的增加,以提高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其次,在“十二五”期间,学校内外的资源分配、项目立项等政策将进行大幅度调整,逐渐形成向团队倾斜的机制。

各种大项目取得、基地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都必须依靠团队群体的合作力量。

团队是人才成长的土壤,团队是实现“项目上档次、经费上规模、成果上水平、奖项上等级”的关键。

为此,希望教师改变过去“单打独斗”的行为,增强团队意识。

(二)必须处理好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实现基础工作与标志性成果的双赢

在教学研究型大学中,专业以学科为支撑,学科以专业为依托,需要教师推动教学、科研、学科一体化发展。

一方面,要树立教学中心理念,但又不能把教学单纯地看成只是上课,必须使得教学更具有“学术性”,把教学与教研、教学与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紧密地联系起来;另一方面,树立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意识。

如果高校教师不从事科研工作,很难对课程的学科体系和教学体系进行把握,很难对有关教材做到融会贯通。

为此,我们必须努力做到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改革和育人创新中去。

希望各位教师能正确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基础性工作与标志性成果之间的关系,实现更好地自我发展。

三、2011年学院重点工作

2011年是学院“十二五”开局之年,做好2011年的工作,对于实施好我院“十二五”规划,推动学院改革发展至关重要。

(一)统一认识,狠抓学院“十二五”规划落实

在学院上下加强对规划重要性的认识,保证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和指导性。

以系(中心)、科室、课程组、研究所为单位,组织教职工学习好贯彻好规划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院的奋斗目标上来,将任务分解到日常工作运行中,制定实施计划,明确落实措施。

建立规划实施的责任机制和考核机制,促进和帮助全体教职工制定与实现规划相对应的个人发展规划,确保规划各项任务落实到实处。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改善师资队伍结构

根据学院“十二五”规划中人才工程的总体框架,围绕学科和学位点建设、人才培养和学院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需要,进一步加大培养和引进力度,实施“青年教师博士化计划、骨干教师国际化计划、教师实践能力提升计划、优秀人才团队化计划”四大计划,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能较好满足学院又好又快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

2011年争取引进国内优秀博士3-4名,国外优秀博士1名,考取博士2-3名,国外进修2-3人,培养或引进浙江省151人才工程人选1名,省级教学名师1名,引进和晋升教授2名,赴教育主管部门或中小学单位挂职实践2-3名,培育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1个。

(二)加强学科建设,不断提升科学研究的层次与水平

按学院“十二五”规划中要求,2011年完成课程与教学论校级重点学科的结题验收工作,并争取将其建成市级及以上重点学科;按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和教育硕士学位点建设要求,建设课程与教学论、教育信息化、学前教育、学习与发展4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并相应地建立4个研究所;培育学习科学与技术1个创新团队;总结上一年度硕士点申报失败的教训,争取在2011年度硕士学位点申报中取得一级学科硕士点申报的成功;新增学前或小教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招生方向,增加研究生招生规模;聘请不少于15名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和名园长,建立一支满足我院研究生教育需要的兼职导师队伍;出台系列研究生教学与管理制度,实施研究生培养“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科研能力提升、实践能力提升”三大质量工程,提升研究生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采取研究生师范技能考核机制,提高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教学技能。

2011年度,学院将采取“院系管教学、研究所管科研”的管理体制,按研究所或研究方向构建科研团队,争取成功申报国家级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8-10项,发表一级(含权威)论文15-20篇,出版专著2-3部,到校科研经费超过60万,争取省级科研奖项零的突破。

同时,为提高学院科研实力和扩大学术影响力,举办不少于8场的学术讲座,派出不少于40人次参加全国或国际学术交流会。

(三)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贯彻学院“十二五”规划中“逐步构建特色化的人才培养体系、规范化的教学管理体系、全程化的质量监控体系、精品化的质量工程建设体系、职业化的实践教学体系、系统化的学科竞赛体系等六大体系”的教学改革与建设思路,主要表现在:

①继续加强规范化教学,注重过程管理。

完善教学文件制订和执行、课堂教学、课程考核、教研制度、督导制度、毕业论文、见习实习工作、实验室建设、学科竞赛等系列常规教学管理制度并予以落实;对照学校教学过程考核指标体系,查缺补漏,改善薄弱环节。

②继续坚持“推进质量工程”系列活动,培育优秀成果。

围绕质量工程建设内容,继续开展系列化专题培训和研讨,增强教师的教研意识和能力;贯彻课程组管理制度,并使之与专业建设经费项目化管理制度有机结合,落实对课程组和专业建设预研项目的规划、检查、督促、验收和评价,推动优质教学成果的生成。

③继续加大重点专业的建设与培育力度,突出特色和优势。

积极推动教育技术专业、小学教育专业落实重点专业建设规划,使之顺利通过省、校重点专业中期检查和验收;努力推动学前教育专业内涵建设,凝炼特色,做好申报市、省级重点专业的准备;认真做好应用心理学新专业验收工作,促进其科研与教学的相互转化和平衡发展。

④继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学生受惠程度。

根据社会需要、学生发展和专业发展的自身要求不断修正以就业为导向,重能力、重技能、重实践的人才培养方案,提高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加强专业思想教育,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学生对专业和教学效果的满意率;积极探索本科生导师制,着力加强对特色学生和优秀学生的重点培育。

⑤继续完善师范专业教育实践环节,强化师范生教学技能和专业技能。

制定学院实践教学管理文件,规范实践教学管理;围绕温州大学2010级师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教学任务,修订实习、见习、研习的实施方案和配套教学材料,开发30-50个教师教育实训项目并投入使用;继续推进实践基地建设,在已有实践基地的基础上重点建设应用心理学专业非师范类实践基地、教育技术专业初中段实践基地和小学教育专业瑞安实践基地,从而保障每个专业都有5个以上优良、充足、适宜的系列实践基地用于开展实践教学。

⑥继续推进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保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中期建设工作顺利完成。

修订和完善实验教学中心管理制度,强化实验、实训教学规范化管理,通过课程教学、开放项目、学生工作室、社会服务等方式提高实验室利用率,进一步实现实验室开放功能;启动实验教学质量工程系列预研项目,计划资助20项左右项目;及时跟进本年度新增教学设备的购买、安装工作,充分保障中央财政经费、市科研基地建设经费、学校年度设备经费、教师教育基地经费等总计350万左右经费的落实。

⑦继续完善学生科技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管理,提高竞赛成绩。

重视大学生科技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工作,完善院级管理制度和方法,继续探索有效组织方式,拓展我院学生参加科技竞赛的类别,在增量基础上努力实现科技竞赛成绩质的突破。

2011年度,学院将在现有基础上,力争获得3-4项省级教学研究与建设项目或成果,10项以上省级学生科技竞赛奖励并努力实现争取科技竞赛一等奖的突破,4项以上省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争取毕业生对专业与教学效果满意率达到70%以上。

(四)加强教师教育特色建设,扎实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培训

教师教育工作要在原有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教师教育理论创新、课程创新和培训模式创新。

要做好“师范生执教能力、职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成长资源”三个品牌。

具体包括:

1)办好教师教育“溯初班”。

履行在校获得省级师范技能竞赛奖,毕业能寻找的工作能达到理想,工作后能成长为名师或名校长。

2011年将招收新一届学生;2)抓好“师范生技能”训练。

2011年力争获得省级师范技能竞赛奖8项以上;3)做好“省教师教育基地”工作。

2011年将计划新增教改立项15项、教研立项15项、精品课程立项3门等,并对2010年立项的各类教师教育基地专项进行中期检查和验收。

启动教师教育基地建设二期项目,实施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名师或教学团队等培育计划;4)完善教师继续教育“菜单”培训。

2011年,我们将做好尊重中小学教师自主选择权的温州市一级教师“菜单式”培训工作。

争取开发20门新课程,培育50门优质课程;5)重点做强“浙江省教师专业发展”培训项目。

探索和实践各种模式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走出去,扩大培训地域,扩大培训范畴,开发和建立稳定的“教师成长基地”。

2011年,我们将开展校长培训、园长培训、新教师培训、适应期教师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和卓越期教师培训。

开发30门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培训教师10000人次以上;6)大力推广远程教育。

利用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技术力量和教师教育各专业优势,大力推广远程教育,构建网络化的培训资源平台,提高教师继续教育的现代化水平和培训效率。

(五)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升学生工作层次

紧紧围绕“以生为本”的工作理念,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推进学生工作的内涵化管理。

以“创先争优”工作为抓手,深入开展特色工作和品牌工作建设,重点实现学生科研新突破,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努力开创学院学生工作新局面。

加强学生党建工作,以党建工作为龙头,以党建带团建,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实施师生支部结对,共建“一部一品”。

重视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设计和实施“新生教育、女生教育、就业教育”等三大内容体系的思想教育。

强化学风建设工作,完善班级成长规划等制度,创建科研阅读节,使学生活动与学生培养、专业技能训练、学科竞赛等有机结合,在学生科研立项努力实现省级课题立项翻倍,并积极参与“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争取实现零的突破。

打造特色品牌工作,培育“和谐学院”特色,着力建设“知心姐姐”、“儿童剧公演”等品牌项目,进一步提升特色项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营造良好的学院文化氛围。

(六)强化社会服务意识,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进一步强化学院和教师的社会服务意识,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积极拓展社会服务渠道。

以“从适应性服务向主导性服务转变,从个体型服务向团队型服务转变”为导向,以“省级教师教育基地、教师教育实训中心、教师继续教育中心”为依托,建立集信息、咨询、培训、研习为一体的社会服务平台,积极为浙南地区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决策依据、信息服务与技术指导。

2011年努力建成教育服务团队1个,社会服务项目达到2项。

各位同志,2011年是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揭幕之年,我们必须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保持和扩大目前良好的发展势头,扎实工作,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学院发展,实现新的跨越!

新年将至,我也在此衷心祝愿:

老师们新年快乐、身体健康、桃李芬芳、阖家幸福!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