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西和县大桥金矿床.docx
《甘肃省西和县大桥金矿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西和县大桥金矿床.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甘肃省西和县大桥金矿床
甘肃省西和县大桥金矿床
大桥金矿床是通过化探异常查证发现的,经历了面上求点、点上深入、循序渐进的找矿过程。
一、任务来源
甘肃省西和县大桥金矿床是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实施中,按照“公益先行、基金衔接、商业跟进、整装勘查、快速突破”的总体思路取得的具有宏观影响的重大成果。
2004年,甘肃省地质调查院(简称“地调院”)决定在全省找矿有望地区开展1:
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
时任总工程师叶得金、矿产部主任李通国组织专家对全省工作做了系统部署,提出首选在西秦岭地区开展工作。
通过1:
5万化探扫面,圈出了多处综合异常,通过大量综合研究与分析,当年选定在西和县大坪、大桥,礼县楼房沟3处开展查证工作。
由此拉开了西和大桥找矿发现的序幕。
2008年,为了加快大桥金矿评价进度,解决投入不足的问题,经上级批准,引进了信誉良好、实力雄厚又立志从事矿业开发的刚泰集团开始合作勘查。
自2008年起开展详查工作,2010年开始矿山建设,2012年建成投产。
2008—2015年,地调院承担了大桥金矿详查工作。
投入主要实物工作量为钻探12.8×104m,坑探1.2×104m。
二、找矿思路确定
(一)找矿的历史背景
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土资源部开展了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下设“一项计划,五项工程”。
即:
基础调查计划,土地资源监测调查工程、矿产资源评价工程、地质灾害预警工程、数字国土工程、资源调查与利用技术发展工程。
其中,“一项计划”和“五项工程”中的后四项是地质大调查的主要任务。
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是中国地质调查局成立之初就承担的重大国家使命。
按照“公益先行、基金衔接、商业跟进、整装勘查、快速突破”的总体思路,填补和更新基础地质图件、评价全国矿产资源潜力、实现地质找矿新突破、提高地质灾害预警水平、推进国土资源信息化、研发资源调查与利用关键技术等,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资源环境保障。
甘肃省西和县大桥地区位于南秦岭北缘的岷县鹿儿坝-两当广金坝金锑汞成矿带上,夹持于合作-临潭-两当和舟曲-成县-徽县2个区域性深大断裂之间;主要地层为三叠系的一套复理石建造,由沉积厚度较大的碎屑岩夹碳酸盐岩组成,独特的地层结构使其成为良好的赋矿围岩,鹿儿坝金矿床、崖湾大型锑矿床均赋存在其中,是秦岭最重要的含矿层之一,成矿地质条件优越。
(二)初始找矿线索、信息
2004年,地调院经1:
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在大桥一带圈出了以Au为主的综合异常。
大桥综合异常面积约15km2,元素组合为Au、Hg、As、Sb、Ag、Pb、Zn、Mo等,异常元素套合好,浓度分带明显。
其中,Au元素异常均值10.93×10-9,峰值101.1×10-9,具内、中、外浓度分带。
经踏勘,异常的展布与北东向断裂相吻合,构造岩发育,并在异常内发现锑矿化。
大桥金异常地处西秦岭碌曲-成县逆冲推覆构造带,北邻夏河-礼县逆冲推覆构造带,南邻迭部-武都逆冲构造带。
碌曲—成县推覆构造带分布于合作-临潭-两当断裂与舟曲-成县-徽县断裂之间,组成地层以下、中三叠统为主,南侧有少量上古生界分布。
主要形成枢纽波状起伏、轴面陡倾、南翼倒转的北西向褶皱构造。
南侧古生界的泥盆—石炭系由南而北呈叠瓦状岩片推覆于二叠-三叠系之上。
区域出露地层主要有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白垩系、古近系、新近系。
志留系至三叠系以浅海陆棚相-半深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为主。
三叠系下部主要岩性为中厚层灰岩、薄层灰岩、粉砂质板岩等;中部主要岩性为粉砂质板岩、粉砂岩、薄层灰岩等;缺失上部地层。
三叠系是本区金、锑、汞等矿产的主要赋存层位。
古近系、新近系为陆相湖泊沉积。
区域岩浆活动较弱,仅有零星产出的印支期花岗岩小岩株。
异常区位于岷县鹿儿坝-两当广金坝金汞锑成矿带内,矿产主要有分布于三叠系中的鹿儿坝金矿、崖湾锑矿等。
异常区总体为一背斜的北翼,由石炭系厚层灰岩构成背斜的核部,但由于断层破坏,背斜北翼发育,南翼被断层错切破坏、并遭受剥蚀,石炭系与三叠系为2个构造层,二者为断层接触,其褶皱形式略有差异。
石炭系褶皱形态较完整,核部位于窑孔坝一带,轴面倾向北西;而三叠系主体为一倾向北西的单斜,局部发育次级小褶皱。
窑上-石峡北东向断裂穿过异常区。
出露的地层主要有三叠系下部建造层下岩组和石炭系。
三叠系下部建造层下岩组主要岩性为薄-中厚层灰岩、钙质板岩、粉砂质板岩等,与下伏石炭系为断层接触。
石炭系主要岩性为灰白色-深灰色厚层状灰岩。
(三)找矿思路
异常查证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异常区的地球化学特征,缩小找矿靶区,发现矿(化)体,对异常做出解释评价,提供可进一步工作的矿产地。
根据异常区地质-地理条件,初步确定的找矿思路为:
以金为主攻矿种,以寻找蚀变岩型金矿为主要目标,以踏勘、土壤测量和大比例尺地质测量等手段开展异常检查,对矿化线索和土壤异常进行地表工程揭露,圈定矿(化)体,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依据。
三、技术方法选择
根据确定的找矿思路,结合异常区地质-地理条件,选择的主要技术方法有路线地质踏勘、1:
1万地化剖面、1:
1万土壤剖面、1:
1万地质测量和槽探。
首先开展踏勘,以路线地质调查为主,配合地化剖面等手段,详细观察,系统采取岩石样品,寻找矿化露头,进而发现矿(化)体;当未发现矿化露头时,采用1:
1万土壤测量进一步缩小异常区范围,选择有利地段开展1:
1万地质测量,了解地质构造特征,对发现的矿化露头及有找矿意义的地质体、异常浓集中心实施地表槽探工程揭露,圈定矿(化)体,为进一步工作提供依据。
四、勘查发现过程
(一)矿床发现、勘查过程
西和县大桥镇是甘肃省陇南市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山清水秀。
千百年来,那里的人们守着奔流不息的西汉水繁衍生息,封闭而贫穷。
从2005年的春天起,由几个人组成的项目分队来到这里,彻底打破了这里的平静。
也就是这几个人将这个无名小镇载入甘肃地质史册。
2004年,甘肃省地调院决定在全省找矿有望地区展开1:
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
总工程师叶得金、矿产部组织专家对全省工作做了系统部署,提出首选在西秦岭地区展开工作。
通过1:
5万化探扫面,圈出了多处综合异常,通过大量综合研究与分析,当年选定在西和县大坪、大桥,礼县楼房沟3处展开查证工作。
由此拉开了西和大桥找矿发现的序幕。
2005年组建了305项目分队,8月开始,尤关进带人对大桥靶区先后2次进行踏勘,没有发现任何矿化露头,10月,项目分队再次对异常进行踏勘,还是没有结果。
此时,项目分队将查证情况向地调院矿产资源调查部做了详细汇报,经再三分析,主任李通国认为,大桥一带化探异常显示好,成矿地质条件有利,应继续开展工作。
经向院领导汇报后,院、矿产部、项目分队和尤关进一致认为,在异常没有获得合理解释的情况下绝不轻易放弃,同意采用灵活的方法进行系统查证。
在1:
5万化探异常区直接沿沟系布置了5条土壤剖面和5条探槽,并对揭露出的破碎带进行了刻槽取样,特别是对其“围岩”按一定间距采集捡块样,并把刻槽样作为急样。
刻槽样结果仍没有发现矿,这时找矿工作陷入了迷茫。
直到2006年3月,分析报告中有3件“围岩”捡块样金含量达到了边界品位,尤关进立即向当时的矿产部主任李通国和院长薛斌义做了详细汇报。
李通国认为:
破碎带不含金,围岩含金,这说明我们原来认为是“围岩”的就是矿。
院当即决定:
立即上去,重新大量采样,评价这个“围岩”含金的可靠性,对这个“围岩”展开评价。
尤关进按照院里安排,立即返回大桥,对“围岩”重新取样分析,结果显示,“围岩”金含量普遍高于边界品位,其岩性为“硅质角砾岩”。
然而,通过初步工作,矿体沿断层走向和倾向都无大的延伸,矿体“没根”?
地表找矿又遇到新的问题。
10月,院长薛斌义、总工叶得金、矿产部主任李通国,带领院矿产专家到现场实地进行调研,初步认为:
第一,这个矿可能是层控型的;第二,规模有可能达到大型,应下决心展开工作。
叶得金对下一步工作做了详细部署。
11月,尤关进带着专家的认识和自己的看法,寻找关键的地质点进行观察研究,通过1:
2000地质填图,发现各个孤立矿体沿等高线方向呈“S”形沿断层分布,得出结论:
矿体受层位控制。
基于这样的认识,通过地质填图和进一步槽探工程揭露,共发现金矿体14条,最大矿体长210m,厚度9.14m,金平均品位2.86×10-6。
中国地质调查局对新矿种、新类型历来非常重视。
对该地区的找矿发现非常关注,2008—2010年遵照“公益先行、基金衔接、商业跟进、整装勘查、快速突破”的总体思路,进行前期风险投入。
同时,为了加快评价进度,解决投入不足的问题,经上级批准,果断引进了信誉良好、实力雄厚又立志从事矿业开发的刚泰集团开始合作勘查。
2008年,地调院在大桥金矿区开展详查工作,下达岩芯钻探1×104m、坑探880m、槽探1×104m3,要求在6个月之内完成并提交详查报告。
地调院将详查工作任务交给了新组建的305项目分队,305项目分队根据地调院“做一流工作,出一流人才,创一流成果,建设全国一流地调院”的工作目标,坚持以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为己任,紧紧围绕项目目标任务,强化找矿意识,强化质量管理,科学部署,精心施工。
详查工作设计是项目负责人尤关进与主要技术骨干精心编写的。
根据矿体的规模、形态及其品位、厚度变化特征按Ⅲ勘查类型,控制的工程间距为40m×40m布置了探矿工程,其中钻孔35个,平硐11个(800m)。
因大桥金矿体产状平缓,钻探成为最有效工作手段。
当20台钻机进入矿区施工时,大家还是忐忑不安,毕竟大桥金矿没有开展普查,而是由异常查证阶段直接进入详查阶段,有相当大的风险。
当第一批开钻的6个钻孔施工时,尤关进带领技术骨干分别守候在钻机旁边,不停地观察岩芯,并和资料反复对比,及时对施工设计做必要的调整。
可喜的是第一批的6个孔全部见矿,尤其是第一个完工钻孔ZK801见矿61m厚。
2008年,项目分队全面完成了下达的工作任务。
通过地质填图和钻探、坑探工程控制,圈出26条金矿体。
最大矿体长1080m,倾向延伸40~355m,平均厚度10.77m,平均品位2.44×10-6。
项目分队初步认为,大桥金矿硅质角砾岩和硅质岩是沉积形成的,矿体严格受硅质角砾岩和硅质岩控制,呈层状、似层状,局部有分支复合;矿区有3层硅质(角砾)岩,以第一、第二层为主,产状较平缓。
第一层硅质角砾岩顶板岩性为板岩夹薄层灰岩,底板为大理岩化中厚层灰岩;第二、第三层主要为硅质岩,顶板岩性为板岩夹薄层灰岩,底板为薄层灰岩;断裂对矿体有控制和破坏作用,但破矿断裂断距不大;硅化、黄(褐)铁矿化与金矿化关系密切。
2009—2011年,对主要2层硅质(角砾)岩以Ⅱ勘查类型(控制的工程间距为80m×80m)实施了系统工程控制,效果显著。
其中最大矿体长2000m,平均厚度为12.16m,延伸20~405m不等,金平均品位3.25×10-6。
至2011年年底,大桥金矿区累计完成岩芯钻探工作量6×104m,施工钻孔309个,钻孔见矿率超过了80%,钻探工程优良率100%。
先后提交了5份详查报告,累计探获金资源储量76t,伴生银资源量158t。
详查期间,矿区进入大规模勘查投入阶段。
每年根据资质、技术、设备、信誉等方面优选15~20台钻机施工,最多的2010年达到25台。
来自甘肃、陕西、内蒙古、河北、山东、青海等的钻探队伍,云集大桥矿区进行会战。
矿区工作人员超过300人。
钻探编录技术人员每人编录3台钻机,白天得从1030m沿着蜿蜒崎岖羊肠小路爬到1700m处的机台编录,应用数字矿产编录系统编录钻孔,白天上山编录,晚上整理资料。
项目分队实现从纸介质编录到电子介质编录的转变,应用数字矿产进行综合整理编图,实现了无纸化状态编写报告。
2012年,地调院任命张忠平为305项目负责人,全面主持大桥金矿勘查及外围找矿工作。
此时大桥金矿区已完成详查并提交了报告,外围尚无矿化线索,大桥一带面临新一轮的找矿工作。
西汉水河流穿过大桥矿区,将矿区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称为北矿段,南部为南矿段。
当时已发现具有工业意义的矿体均在南矿段,北矿段大部分地段被古近-新近系紫红色砂砾岩或第四系覆盖,除在西汉水河谷中发现的暂无工业意义的零星小矿体外,地表没有其他矿化线索。
当时认为北矿段西汉水河谷地带为一背斜转折端,矿体在此趋于尖灭。
经研究,项目分队决定从大桥金矿资料综合研究出发,确定工作重点,寻找新的找矿突破口。
经对矿区已形成的资料整理研究,结合实地观察研究发现:
一是硅质角砾岩和硅质岩切层、穿层现象明显;二是硅质角砾岩普遍具膨大缩小、分支复合现象,厚度变化大,最大厚度176m,最小厚度0.5m;三是大部分硅质角砾岩角砾具可拼合性,即去掉胶结物后角砾是可以拼接在一起的,应属液压致裂作用的产物;四是“硅质岩”与围岩呈过渡关系,是硅化产物,大部分原岩可以识别;五是矿体主要赋存于三叠系与石炭系之间的构造碎裂-角砾岩带和三叠系中的层间滑脱构造中。
据此否定了“硅质角砾岩和硅质岩是沉积形成的,矿体受特定的地层层位控制”的观点。
认为所谓“硅质角砾岩”是构造与热液作用的产物,应为“硅化角砾岩”;“硅质岩”是热液交代蚀变的产物,应为“硅化岩”,矿体受北东向高角度逆冲断裂与低角度滑脱构造组合控制。
项目分队经分析研究认为,北矿段与南矿段处于同一构造系统,二者的控矿因素和矿化类型具有相似性,北矿段矿体向北东方向可能有较大延伸。
据此,将找矿重点确定在北矿段,并拟定了根据南矿段矿体分布特征结合北矿段地质条件开展成矿预测和找矿计划。
通过系统总结大桥金矿区成矿规律,以南矿段已知找矿标志和成矿规律指导北矿段找矿,以“三位一体”成矿预测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找矿模式,并以Au、Ag、Hg、As、Sb为指示元素,结合矿区1:
2.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预测了北矿段矿体空间总体分布。
经钻探工程验证,北矿段首批施工10个钻孔全部见到目标层——硅化角砾岩,其中7个见矿,3个见矿化,控制的矿体倾向延伸达到800m,矿体埋深140~300m。
2013年为加快勘查工作进度,根据找矿预测成果,在北矿段未知区域以300~600m间距布置了5个钻孔探索矿体延伸,结果5个钻孔全部见矿,见矿厚度6.69~17.57m。
经2014—2015年系统工程控制,在北矿段发现矿体10条。
最大矿体长2000m,倾向延长80~548m,平均厚度7.82m,平均品位2.95×10-6。
大桥金矿区新增金资源量29t,累计探获金资源储量达到105t。
在大桥矿区勘查同时,项目分队积极开展区域找矿工作。
2012年,在大桥一带120km2范围内开展了1:
2.5万水系沉积物加密测量(8~25点/km2),样品采用甘肃东南部中、高山景观区推荐的+60~-10目截取粒度,其成果与前期1:
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4~6点/km2,样品截取粒度为-60目)相比:
一是新增多处异常;二是原有异常面积明显扩大,形态完整,异常元素增多,强度增大,浓集中心更加明显。
经异常查证工作,在矿区外围发现了白露窑金多金属矿点、马家山金矿点、渭子沟金矿点和安子山金矿点等。
在大桥金矿勘查期间,地调院领导积极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创造学习机会,使大桥金矿成为矿产勘查研究基地和学习交流中心。
借助中国地质调查局现场会和全国总工程师培训班考察等机会,邀请国内众多专家学者前来大桥指导交流。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长安大学、甘肃省地质学会、陕西省地矿局、甘肃省地矿局等单位多次组织专家团队到大桥金矿指导考察。
中国科学院院士金振民、莫宣学,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毓川、汤中立、毛景文,著名专家王瑞江、严光生等分别莅临大桥金矿现场指导、讲学,为勘查工作把脉。
“三位一体”找矿理论首席专家叶天竺研究员专程带领专家团队,用“三位一体”找矿理论现场指导大桥金矿勘查,传授勘查经验。
地调院经常组织专家到现场指导,了解存在问题,帮助解决勘查难题。
专家学者的指导、交流和经验传授,提高了项目团队的理论水平,丰富了勘查经验,对勘查工作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找矿思维、找矿认识的变化过程
大桥金矿是通过化探异常查证发现的超大型金矿床。
2005年,尤关进等用普遍联系的方法,对大桥异常区地质特征、异常特征分析研究,并与区域地质背景及矿产紧密联系,点面结合。
根据地质-地理特征,初步确定的找矿思路为:
以金为主攻矿种,以寻找蚀变岩型金矿为主要目标,以踏勘、土壤测量和大比例尺地质测量等手段开展异常检查,对矿化线索和土壤异常进行地表工程揭露,圈定矿(化)体,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依据。
矿床是地壳漫长演化过程中,特殊时期、特殊环境、特殊地质作用的产物,其周围必然有相应的特殊现象存在,化探异常只是其中之一。
尤关进等想把更多的特殊现象归纳起来,便于尽快发现矿床。
于是,他通过分析总结区域面上的地质矿产特征,初步归纳了主要金矿类型的找矿标志。
区域金矿主要为构造蚀变岩型,多赋存于构造破碎带内,载金矿物主要为黄铁矿等硫化物,破碎带经风化剥蚀易形成线状凹陷的“负”地形,矿石在地表氧化后呈红色或褐色。
因此他以“化探异常+‘负’地形+红褐色岩石”作为找矿标志,指导异常区点上的找矿,并带领项目分队多次踏勘,但均未发现找矿线索。
此时,项目分队将勘查工作情况向院矿产地质调查部做了详细汇报。
经再三分析,时任主任李通国认为,化探异常是矿体外在特殊现象,与矿体之间有着必然联系;异常高值区汇水盆地小,附近可能有矿体存在,应以此为重点继续工作;并要求尽快开展土壤测量工作,进一步缩小找矿范围。
项目分队根据5条土壤剖面测量异常布置了探槽,对探槽进行了细致编录,对揭露出的破碎带进行了系统刻槽取样,而对其边部凸起的“围岩”按一定间距采集捡块样,并将刻槽样按急样送往实验室。
刻槽样结果仍没有发现矿,这时找矿工作陷入了迷茫。
直到2006年3月,分析报告中有3件“围岩”捡块样金含量达到了边界品位。
尤关进立即向当时的矿产部主任李通国和院长薛斌义做了详细汇报。
李通国认为:
破碎带不含金,围岩含金,这说明我们原来认为是“围岩”的就是矿;要把对矿的认识转变过来,总结新的找矿标志。
找到梦寐以求的异常源,尤关进带领团队对含矿岩石观察研究发现:
岩石呈灰色,致密坚硬,小刀刻不动,地质锤敲打起火星,普遍有棱角、次棱角状角砾,与周围岩层产状近于一致,易凸起形成“正”地形。
便将其命名为“硅质角砾岩”。
随后,项目分队在异常区多处发现了硅质角砾岩露头。
此后通过地质填图和进一步槽探工程揭露,发现金矿体14条,最大矿体长210m,厚度9.14m,金平均品位2.86×10-6。
在大桥金矿区勘查的同时,项目分队积极开展区域找矿工作,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和点面结合规律,以大桥金矿点上的勘查来指导区域找矿,以区域找矿促进并提高对大桥金矿的认识。
通过异常查证,在矿区外围发现了白露窑金多金属矿点、马家山金矿点、渭子沟金矿点和安子山金矿点等。
这些矿点无一例外地受断裂构造控制,发育硅化、黄铁矿化等,与大桥金矿有许多相同之处。
(三)技术方法应用及其效果
1.2005—2007年,异常查证阶段,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法
包括1:
1万土壤剖面,1:
1万地质测量,1:
2000地质草测和槽探。
通过1:
1万土壤剖面测量在大桥一带圈出了以Au、Sb为主的综合异常9个,异常总体呈北东—南西向展布,与区内构造线方向一致,延伸大于5km,元素组合以Au、Ag、Hg、As、Sb为主。
地表发现的金矿体均位于异常范围内。
通过1:
1万地质测量,1:
2000地质草测和地表槽探工程揭露,初步了解了矿区地质构造特征,发现金矿体14条,最大矿体长210m,厚度9.14m,金平均品位2.86×10-6。
2.2008年,34~15线详查,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法
包括1:
2000地质测量,1:
2000水工环地质调查,槽探,平硐,钻探等。
按Ⅲ勘查类型,采用40m×40m工程间距布置探矿工程。
金矿矿体产状平缓,钻探成为最有效的工作手段,见矿率超过80%。
通过1:
2000地质测量、1:
2000水工环地质调查和槽探、平硐、钻探工程控制等,基本查明了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等特征,基本查明了矿体分布范围、数量、形态、产状、品位和质量等情况,基本查明了矿区开采技术条件等,提交332+333+334资源量。
其中332资源量所占比例为34.99%;333资源量所占比例为65.01%。
3.2009—2011年,15~159线详查,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法
包括1:
2000地质测量,1:
2000水工环地质调查,槽探,平硐,钻探等。
按Ⅱ勘查类型,采用80m×80m工程间距布置探矿工程。
钻孔见矿率超过80%。
通过1:
2000地质测量、1:
2000水工环地质调查和槽探、平硐、钻探工程控制等,基本查明了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等特征,基本查明了矿体分布范围、数量、形态、产状、品位和质量等情况,基本查明了矿区开采技术条件等,累计探获金资源储量(111b+122b+332+333)76t,伴生银资源量158t。
4.2012—2015年,北矿段详查,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法
包括1:
2000地质测量,1:
2000水工环地质调查,钻探等。
按Ⅱ勘查类型,采用80m×80m工程间距布置探矿工程。
钻孔见矿率超过80%。
通过1:
2000地质测量、1:
2000水工环地质调查和钻探工程控制,基本查明了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等特征,基本查明了矿体分布范围、数量、形态、产状、品位和质量等情况,基本查明了矿区开采技术条件等,探获新增金资源量(332+333+334)29t。
外围找矿采用技术方法主要有:
1:
2.5万水系沉积物加密测量,1:
1万土壤剖面测量,1:
1万地质测量,槽探。
通过1:
2.5万水系沉积物加密测量在大桥一带圈出以金为主的异常多处,缩小了找矿范围。
经异常查证工作,在矿区外围发现了白露窑金多金属矿点、马家山金矿点、渭子沟金矿点等。
通过1:
1万土壤剖面测量进一步缩小了找矿范围,为进一步找矿工作提供了依据。
通过1:
1万地质测量和地表槽探工程揭露,初步了解勘查区地质构造特征,发现矿化线索或矿体。
五、矿床基本情况
(一)地理位置、交通及经济社会概况
大桥金矿位于西和县城南直距约30km,属甘肃省西和县大桥镇管辖。
矿区面积约10km2。
西和县汉源镇向东北100km可达天水火车站,汉源镇至徐家店与316国道相通;礼县至武都公路穿过工区,矿区经昌河坝至武都公路100km,矿区沿西汉水河至康县毛坝公路50km,交通较为便利。
矿区内为中山区景观,山大沟深,地势险峻,西汉水河穿过工区。
西汉水河谷(即侵蚀基准面)海拔一般在1015m,而矿区南边的太石山地势最高,自东向西悬崖峭壁发育,形成了天然的矿区地表水补给南界。
林木茂密,海拔在1700~1900m之间,矿区相对高差800m左右。
主要勘查地段海拔在1050~1700m之间的阴坡上,荒坡灌木稀疏,梯田花椒遍地。
数条冲沟多为“V”形,流向自南向北,沟谷切割深、坡降大,溪流汇入西汉水河及其支流太石河,径流排泄顺畅。
气候属温带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8.7℃,最高气温33.7℃,最低气温-24.6℃,极端最低气温-32.1℃。
年平均相对湿度74%。
年蒸发量一般1016.0~1365.3mm,平均蒸发量1240.7mm。
年最少降水量为330.8mm,年最高降水量为784.7mm,年平均降水量为537.2mm,降雨多集中在6—9月,雨峰出现在7月。
年最多日照时数1984.6h,年最少日照时数1311.9h。
矿区河谷与山顶温差较大,河谷气温比上述西和县气温高5℃左右。
最大风速15m/s,风向北东。
最大降雪深度为12cm。
最大冻土深度为46cm。
无霜期一般为143~201d。
居民以汉族为主,支柱产业为农业,工业不甚发达,距矿区约30km有崖湾锑矿选矿厂。
区内无滑坡、泥石流发育,崩塌不发育,其稳定性较好,危险性小。
工作区地震活动频繁,在中国地震区划烈度图上,属烈度为Ⅷ度地区。
矿区地下水水质较好,但泉水除渔洞外,涌水量均较小,不能作为矿区生活及生产用水水源。
渔洞涌水量2350m3/d,可作为矿区生活饮用水源。
西汉水多年平均径流量15×108m3,水质较好,可作为矿区生活及生产用水水源。
太石河水质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