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知识要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049666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1,010.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上知识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初二上知识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初二上知识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初二上知识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初二上知识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二上知识要点.docx

《初二上知识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上知识要点.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二上知识要点.docx

初二上知识要点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地势和地形

要点讲解

知识网络

地势特征: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东西走向:

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南北走向:

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区

主要山脉东北—西南走向: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

阿尔泰山、祁连山;弧形走向:

喜马拉雅山脉

中华五岳:

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地形特征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四大盆地:

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三大平原: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学点博览

学点1我国地势的总特征

特征: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三级阶梯分界线:

第一阶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山脉、雪峰山脉)第三阶梯。

学点2我国的主要山脉

我国山脉按延伸方向可分5类。

东西走向:

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南北走向:

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区。

东北—西南走向: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玉山。

西北—东南走向:

阿尔泰山、祁连山。

弧形走向:

喜马拉雅山脉。

学点3我国主要地形区及其特征

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高山终年积雪;

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开阔,东部和中部多肥美草原;

黄土高原——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

云贵高原——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

四大盆地:

塔里木盆地——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沙漠、戈壁广布;

准噶尔盆地——我国第二大盆地;

柴达木盆地——有“聚宝盆”美誉;

四川盆地——农业发达,物产丰富。

三大平原:

东北平原——黑土面积广大;

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地面坡度很小;

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学点4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

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纵横交错的山脉和复杂多样的地形(33%山地、26%高原、19%盆地、12%平原、10%丘陵),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又造成祖国各地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有所不同。

山区:

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常见的自然灾害:

崩塌、滑坡、泥石流。

名师开小灶

金考点

考点1西高东低,呈阶梯状的地势

例1读“沿我国北纬36°纬线所作的剖面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A、B、C表示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其中A为第_____级阶梯,C为第_____级阶梯。

(2)图中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河的河谷地带,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_________。

(3)这种地势特征对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表现为()

A.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

B.使我国许多大河自东向西注入海洋,沟通了东部与西部之间的交通

C.在阶梯内部,由于降水丰富,水能资源巨大

D.在阶梯的过渡地带,由于有巨大的落差而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解析: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面向海洋,呈三级阶梯。

其中海拔最高的是第一级,依次是第二级、第三级。

这种地势特点使得我国许多河流自西向东注入海洋,沟通东西交通;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我国内陆。

河流流经阶梯交界处时河水陡落,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可以开发水电。

答案:

(1)一三

(2)黄太行山(3)AD

方法技巧:

三级阶梯中最高的是第一级,有的同学以为最低的是第一级。

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水汽深入我国大陆内部,形成丰沛的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

水往低处流,西高东低使得我国大江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部沿海和西部内陆。

水能资源蕴藏在河流落差大的地方,河流流经阶梯交界处时落差最大。

考点2主要山脉的分布

例2读中国地形图,填空。

山脉:

5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山脉纵横交错。

按山脉延伸方向来分有东西走向的山脉三列,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三列,还有其他走向的山脉。

图中5、6、9都是东西走向的山脉,分别是最北的一列中的天山和中间的一列昆仑山、秦岭;数字7、10是东北—西南走向最西一列中的大兴安岭和最东一列台湾山脉。

数字8代表的是西北—东南走向的祁连山。

答案:

天山秦岭大兴安岭祁连山昆仑山台湾山脉

方法技巧:

要想快速记住我国主要山脉的分布,最好把山脉分组。

东西走向三列:

天山—阴山(最北),昆仑山—秦岭(中间),南岭(最南);东北—西南走向: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最西),长白山—武夷山(中间),台湾山脉(最东);西北—东南走向:

阿尔泰山、祁连山;南北走向:

横断山脉、贺兰山;还有弧形的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考点3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例3填写下列山脉两侧的地形区名称。

山脉名称

两侧地形区

东侧

西侧

大兴安岭

太行山

巫山

南侧

北侧

天山

昆仑山

解析:

纵横交织的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山脉和山脉之间镶嵌着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等地形区,掌握山脉与主要地形区的相对位置的关系,才能填出这个表格。

 

山脉名称

两侧地形区

东侧

西侧

大兴安岭

东北平原

内蒙古高原

太行山

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

巫山

长江中下游平原

四川盆地

南侧

北侧

天山

塔里木盆地

准葛尔盆地

昆仑山

青藏高原

塔里木盆地

答案:

温馨提示:

这是一个无图考图题,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熟悉地图。

金钥匙

例4阅读下面材料及相关插图,你能帮助他们分析灾难发生的原因吗?

有没有什么预防措施?

聚焦泥石流

  

  

 

2月19日,在菲律宾南莱特省圣贝尔纳镇附近一所医院,23岁的安东尼·恩索亲吻从吉恩萨贡村山体滑坡现场获救的儿子。

1岁的小安东尼被救援人员救出,但他的妈妈依然下落不明。

目前,菲律宾搜寻山体滑坡灾难幸存者的工作十分艰难,失踪者人数估计在1400人左右。

解析:

这是在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山体滑坡,它是一种地质灾害,当山区植被破坏,降水过大,过于集中时,在水里挟着土和石头从山体上冲下,危害极大。

常造成灾难。

答案:

滑坡发生的原因:

在山坡上乱砍滥伐,使坡体失去保护,便有利于雨水等水体的入渗从而诱发滑坡。

开挖坡脚、修建公路、铁路、依山建房、建厂等工程,常造成山坡体下部失去支撑而发生下滑。

预防可从生物和工程两方面着手,从长期和根本上看,应以生物措施为主,工程措施为辅。

生物措施主要在可能发生泥石流的范围内外做好护林造林工作,可保持水土,减少固体物质的积累。

工程措施具体有:

(1)蓄水工程;

(2)谷坊及拦沙坝工程;(3)排导沟工程;(4)停淤场工程。

温馨提示:

滑坡发生是有前兆的:

一、泉水复活;二、土体上隆;三、岩石开裂或被剪切挤压的音响;四、坍塌和松弛;五、变形发生突变;六、裂缝急剧扩张;七、动物异常惊恐、植物正常生长发生变化。

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知能新视窗

知识网络

我国气温冬季南温北寒,南北差异大

夏季除青藏高原、天山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

5个温度带:

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另外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高原气候区

我国降水分布:

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四类干湿地区:

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降水、干湿地区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特征:

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我国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

多灾害天气:

主要有寒潮、台风、旱灾、洪涝等。

 

学点博览

学点1我国冬季气温分布规律

冬季气温特点:

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

主要原因:

纬度位置影响,北方气温比南方低;还有北方白昼时间短、受冬季风影响降温程度大。

学点2我国夏季气温分布规律

夏季气温特点:

除青藏高原、天山外,夏季南北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

主要原因:

尽管由于纬度原因北方气温较低,但是夏季北方白昼时间比南方长,所以得到的太阳光热并不比南方少多少,故南北温差不大。

学点3我国温度带的划分

温度带的划分标准:

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

我国从北到南可以分为五个温度带:

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另外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高原气候区。

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

学点4我国各地区降水量的差别

降水量的特点:

我国降水有南北向的差异,也有东西向的差异,降水分布的总规律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在东南沿海一带年降水量多在1600毫米以上,而西北有大片地区年降水量在50毫米以下。

不利因素:

降水的地区分布不均使得我国水资源南北、东西分配不均,造成西部和北方缺水。

学点5我国各季节降水量的差别

分配特点:

我国各地尤其是东部地区降水集中在5~9月,其他时间较少。

即是夏秋多,冬春少。

产生危害:

我国各地夏秋季节容易发生水灾,而冬春季节易发生旱灾。

水旱灾害在我国比较常见。

学点6干湿地区的划分

一个地方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

依据气候的干湿程度,我国可以划分为:

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面积广大,主要位于西北部地区。

学点7季风气候显著

季风气候的形成:

由于我国面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方一年内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

季风气候区:

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界,把我国划分成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季风区降水丰富,主要集中在夏季;非季风区受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的制约,夏季风很难到达,降水稀少,全年都比较干旱。

学点8气候复杂多样

我国气候总的说来是复杂多样,东部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除此以外,由于地形多样,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气候的复杂多样性,在青藏高原地区就形成了独特的高山气候。

学点9常见的气候灾害

我国的季风气候狠容易带来灾害性天气。

当冬季风活动强烈时,会爆发寒潮;夏季风活动不稳定,进退反常时,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会导致水旱灾害发生;热带太平洋上的台风也常影响我国,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造成灾情。

名师开小灶

金考点

考点1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大

例1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主要是()

①正午太阳高度南高北低②正午太阳高度南低北高③昼长南长北短

④昼长南短北长⑤夏季风⑥冬季风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⑥D.②④⑤

解析:

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大的原因是受纬度位置影响(纬度高得到太阳热量少,气温低),北方纬度高气温比南方低;还有在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越小,白昼越短,北方白昼时间短;影响我国的冬季风来自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北方首当其冲受其影响,降温程度比南方大。

答案:

C

温馨提示:

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大是三个因素叠加的结果:

纬度高低、昼长时间差异、冬季风影响,主要原因是纬度差异。

考点2夏季我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

例27月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在()

A.

C以上B.

C以上C.

C以上D.

C以上

解析:

7月在北半球是夏季,我国位于北半球,故我国也是夏季。

7月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附近,我国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低,故南方比北方气温高。

但是越往北去,白昼时间越来越长(直至北极圈达到24小时极昼)。

所以北方得到太阳热量并不比南方少多少。

气温南北差异不大,南北普遍高温。

但也不是温度都达到极高。

答案:

B

误区警示:

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很大,很容易误认为夏季南北温差也很大,甚至认为南方的夏季温度极高,没法生活。

但是事实是夏季我国大部分地方都是高温。

夏季南北温差不大的原因是虽然正午太阳高度南方高,但白昼时间是北方长,所以温差不大。

考点3我国5个温度带和1个高原气候区

例3(双选)南方地区地处我国温度带的()

A.热带B.暖温带

C.亚热带D.中温带

解析:

通常人们把我国东部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划分为南方和北方地区,该线以南为南方,以北为北方。

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中刚好暖温带与亚热带也以秦岭—淮河为界,即该线以南是亚热带,在亚热带以南是热带,所以南方地区包括亚热带和热带。

答案:

AC 

温馨提示: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把它真正弄明白。

考点4我国各地降水的地区分布

例4我国下列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A.华北地区B.东北地区C.西北地区D.东南地区

解析:

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东南沿海一带年降水量多在1600毫米以上,越往内陆走降水越少,西北有大片地区年降水量在50毫米以下。

降水也有南北向的差异,南方比北方降水多。

答案:

D

温馨提示:

降水量多少直接影响一个地方的生产、建筑、生活、习俗等,了解一个地方降水量的多少对学习其他知识有很大帮助。

掌握我国降水空间分布大势是非常重要的。

考点5我国各地降水的时间分配

例5下面是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个城市降水量逐月分配图,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四城市降水季节分配的共同特点是,在一年中,降水集中在季,而季降水最少。

(2)B地降水主要集中在两个月,雨期较;D地降水以月到月较多,雨季较。

(3)图中A、B、C、D四地,代表武汉的是,代表哈尔滨的是,代表广州的是,代表北京的是。

(4)从图中可以得出,一般来说,南方雨季开始,结束,雨季;北方雨季开始,结束,雨季。

解析:

我国各地降水时间分配是有共性的:

集中在夏秋季节(5~9月),冬春降水稀少。

南、北方降水差异很大,南方降水多,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降水少。

题中四个城市由南向北依次是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降水量依次减少,雨季越来越越短。

答案:

(1)夏冬

(2)7、8短59长(3)CADB(4)早晚长晚早短

考点6我国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

例6重庆位于哪一个干湿地区()

A、湿润区B、半湿润区C、半干旱区D、干旱区

解析:

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是以气候的干湿程度为依据,看的是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气候湿润;反之,气候干旱。

湿润地区主要在800毫米年降水量线以南和东北东部、北部,半湿润地区主要在400毫米年降水量线和800毫米年降水量线之间,半干旱与干旱地区以200毫米年降水量线为界。

重庆年降水量超过800毫米,故在湿润地区。

答案:

A

误区警示:

干湿地区分界线差不多都和等降水量线一致,即湿润地区——800毫米——半湿润地区——400毫米——半干旱地区——200毫米——干旱地区,很容易误认为干湿地区划分是以降水量为依据的,但不是的,是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

考点7我国各地人们生活、生产与降水、干湿地区的关系密切

例7下图中,属于吐鲁番盆地的民居是()

A.干栏式木搂B.窑洞

C.斜顶砖瓦房D.晾房

解析:

吐鲁番位于我国西北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由于我国降水量分布是东南多,西北少,可以知道吐鲁番降水稀少。

而尖顶房是为了方便雨水流泻才修建的,故A、C选项是错的。

吐鲁番盛产葡萄,当地又降水稀少,当地人习惯把葡萄晾成葡萄干,选项D就是晾制葡萄干的晾房。

答案:

D

方法技巧:

每个地方的农业生产、人们生活、民居建筑、风俗习惯都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当然和降水关系密切:

干栏式建筑一般出现在湿热的地区,斜顶房反映该地降水丰富,窑洞分布在降水较少的黄土高原地区,平顶晾房主要在新疆(为了晾晒东西方便)。

 

考点8季风气候显著

例8读我国冬季风、夏季风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冬季风的是图,它来自地区,性质,所以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气候特点。

(2)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来自洋和洋上空的暖湿气流,所以我国东部地区夏季气候特点。

(3)我们把(冬、夏)季风影响明显地区称为季风区。

解析: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不同,冬季陆地比海洋气温低,在陆地上形成高气压,海上形成低气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冬季风带来气流寒冷干燥;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夏季风带来湿润的海洋水汽,形成雨季。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有来自太平洋的东南风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

冬季风能影响我国的大部分地区。

夏季风带来降水,造成我国东西部气候的差异,夏季风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划分的依据。

答案:

(1)A  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  寒冷干燥  寒冷少雨   (2)太平  印度  高温多雨    (3)夏

方法技巧:

季风气候形成原因是海陆热力差异。

夏季沙滩比海水热,所以人们夏季喜欢游泳。

由此可推出夏季陆地比海洋气温高,气温高处气压低,气流(水平方向的气流就形成了风)总是从高气压处流向低气压处,所以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冬季相反。

划分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主要依据是夏季风。

考点9气候灾害

例9阅读下面资料,完成相关问题。

第8号台风“桑美”给温州带来了重创。

中国五十年来最强台风“桑美”于8月10日17点25分在温州苍南马站沿海登陆,登陆时最大风速达到每秒68米,近中心最大风力超过17级,台风中心气压九百二十百帕,属历史罕见。

傍晚五六点的时候风力最大,在楼上都能感觉到房子在振动,附近有人被风从河的这边刮到河的那边,真是太恐怖了。

除了刮风,雨也下得很大。

狂风夹带着暴雨,在温州大地盘旋着,台风登陆地的苍南县尤甚,出现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

很快路上就开始积水了,晚上七点左右水已经满进家里了,而且速度很快,没过五分钟水满到膝盖了。

第二天起床一看,满大街都是水,深的有过胸部的,浅的也有到大腿的。

这次台风给温州造成了很大的损失,特别是马站镇和金乡镇,多处地方发生房屋坍塌,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严重的人员伤亡。

初步统计,浙江温州市受灾人口达213.3万人,损坏房屋78554间,全市因灾死亡81人,失踪11人,全市直接经济损失达45.2亿元。

(1)台风是发源于_____带洋面上的大气涡旋,西北太平洋是世界上台风多发地区,而我国又位于太平洋的______面,受台风影响频繁。

(2)台风常在___季登陆我国沿海。

台风中心附近风力可达到或超过___级。

(3)台风灾难常通过___风和_____雨带来,常形成风灾和水灾。

解析:

我国的季风气候很容易带来灾害性天气。

常见的气象灾害有寒潮、水灾、旱灾、台风等。

台风是一种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常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

台风中心附近的风力可达到或超过12级,具有很大的摧毁力;台风带来的大量降水,一方面可以解除或缓和盛夏季节的旱情;另一方面特大暴雨又容易造成洪水灾害。

答案:

金钥匙

例10春天,一位坐火车的旅行者,到达目的地时,旅行袋内装满了他一路脱下来且暂时不穿的衣服(如下面两幅图片所示)。

此人的旅行路线可能是()

出发时:

到达时:

A.北京到哈尔滨B.广州到昆明

C.哈尔滨到南宁D.北京到乌鲁木齐

解析:

出发时穿着厚实臃肿的冬装,说明气温很低。

到达时已脱下冬装换了轻快的夏装,可见气温很高。

在短短的几天的时间里气温变化这么大,只有是在冬季,我国南、北方气温差异大。

这位旅行者是沿南北方向的线路旅行。

答案:

C

 

例11下面图片所示“小桥——流水——人家”是哪一干湿地区的写照()

A.干旱地区B.半干旱地区

C.半湿润地区D.湿润地区

解析: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小桥——流水——人家”刻画的是水乡的特色,这里河湖众多,降水丰富,人们以舟代步,住房依河岸而建,有小桥连接。

清风吹来,水波粼粼。

这是气候湿热的湿润地区。

答案:

D

例1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近日,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和西北地区东部出现建国以来罕见的持续大范围低温、雨雪和冰冻天气,天气恶劣程度已至拉响红色预警的地步。

冰天雪地的险恶气候环境让上千万私家车主和正准备驾车乘车返家的人们几近崩溃:

高速车祸、堵车、车辆损坏……诸多难题在摧残着车主们脆弱的神经。

这场50年一遇的暴风雪对交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断水、停电(路冻煤无法运输)、封路、物价飞涨……很多地方,人们的生活已大受影响!

专家称此极端气候是全球变暖的先兆。

从总体上看,这次罕见的雨雪、冰冻天气,具有范围广、强度大、持续久、灾害重等四个特点。

此次恶劣天气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影响。

今年以来,亚洲、北美等地都受到了寒流和暴风雪的袭击,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美国中西部和东北部相继出现暴雪严寒天气。

西亚、中亚及南亚国家陆续遭受寒流袭击。

伊拉克首都出现了一百年以来所未见的降雪。

阿富汗一些地区积雪竟然达到200厘米!

与世界范围的寒流和暴风雪灾害相比,我国的寒流和暴风雪还未达到那么严重的程度。

问题:

雨雪、冰冻如此肆虐的主要原因何在?

答案:

这主要与大气环流异常及“拉尼娜事件”有关;随着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率、强度明显增加。

1月以来,北半球欧亚地区高纬冷空气不断分裂南下,但是较强副热带系统阻挡着南下的冷空气,使得冷暖空气交汇在我国中东部地区,形成从黄河流域到江南北部区域的雨雪天气。

拉尼娜是西班牙语“小女孩、圣女”的意思,与意为“圣婴”的厄尔尼诺相反,也称为“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

“拉尼娜事件”发生的当年冬季和次年春季,中纬度大气环流的经向度将可能加强,即冷空气活动频繁,易造成我国北方和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偏低,长江以北地区降水偏多。

受“拉尼娜事件”影响,冬、春季阶段性低温可能对我国中东部地区造成较大影响。

方法技巧:

反常的天气一般都与环境恶化、全球气候变暖有关,它一般有全球性,只不过在不同的地方所反映出来的强弱不同。

第三节河流和湖泊

知能新视窗

知识网络

外流河与外流区

内流河与内流区

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受季风气候影响,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南地区的河流流经湿润地区,水量丰富。

以北地区的河流流经半湿润或半干旱地区

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流量小,流程短。

河水来源于高山冰雪融水

湖泊:

最大的湖泊——青海湖;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

 

发源地:

巴颜喀拉山

流经省级行政区9个

注入:

渤海

全长:

5400千米

我国第二长河,世界含沙量最大河流

源头—上游—河口—中游—孟津—下游—入海口

母亲河的奉献

地上河及成因

治理中国的忧患

黄河的治理

发源地:

唐古拉山主峰

流经省级行政区11个

注入:

东海

全长:

6300千米

我国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

源头—上游—宜昌—中游—湖口—下游—入海口

“九曲回肠”——荆江(千里长江险在荆江)

水能宝库

长江的开发黄金水道

 

学点博览

学点1内、外流河和内、外流区

外流河:

地表和地下径流最后注入海洋的河流。

外流河分布区域,成为外流区。

外流区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水量超过95%。

内流河:

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即河水流入内陆湖泊或消失于荒漠之中的河流。

内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