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全册.docx
《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全册.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全册
新课标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精品教案 全册
第一课《水乡》
教学目标:
1.这是一组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歌曲,表现一种特定的环境——水乡,充分体现了音乐及民族的关系,让我们热情地讴歌水乡,热爱我们的家乡。
2.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并能辨别、比较四分音符及附点四分音符的长短。
3.发挥集体思维合作,进行以《远航》为主题的创作活动。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热情地讴歌水乡,抒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难点:
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
教学方法:
音乐自由教学法
教学用具:
课件、琴、打击乐器等。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聆听《采茶舞曲》
二、表演《采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聆听《采茶舞曲》
用江南山水风景图导入。
设问:
(1)谁到过杭州游玩?
(2)谁到过茶山,见过茶农采茶的劳动?
(3)你听过越剧的唱腔吗?
2.欣赏:
《采茶舞曲》
设问:
(1)你听到这种曲调的风格吗?
(2)这首歌曲讲述什么内容?
(3)这首歌曲是由哪一个声部演唱的?
3.学习采茶时手的基本动作:
左采、右采、上采、下采。
4.复听《采茶舞曲》:
按节奏配上手的动作,并随录音哼唱《采茶舞曲》。
进一步感受江南地方风格的特征。
5.再次复听,要求学生用即兴舞蹈动作表演《采茶舞曲》,用自己的舞姿去表现茶农采茶时的欢乐情绪。
三、表演《采菱》
1.设问导入:
谁吃过菱角?
知道菱生成在何处吗?
介绍有关菱的知识:
菱是生成在池塘的一种植物,根在泥里,叶子浮在水面呈三角形状,花白色,果实的硬壳有角,因此称菱角,果肉可吃,甜而爽(如有挂图,最好实物展出更佳)。
2.这首歌曲的节奏较复杂,识谱有一定难度,本课又是四年级第一节课,所以这首的重点是让学生感受江南水乡民歌的风格,同时也为下节课的附点四分音符的学习作感性的铺垫。
在教学中要吸引学生有兴趣地认真地听范唱是学好本歌的关键。
因此要求教师的范唱要非常投入有情感,去打动学生的心灵。
唱得要细腻亲切,在吐字和行腔上要有江南风格。
3.教师的范唱不仅是唱歌,还要范唱歌谱,歌谱的范唱要同样的有感情,流畅而动听,有力度起伏。
4.听唱、学唱曲调一定要以乐句为单位进行,切忌支离破碎。
5.这句的教学,不要讲解切分节奏
(该知识在五年级教材中),而是通过划船的动作去学习,能很自然的唱好。
同样.的反复记号也不必要求学生去记住掌握。
6.伴奏的加入既是训练节奏感,也是为了营造一种氛围,这是要求:
(1)选择节奏,哪一节奏谱,更适合于这首歌曲的伴奏;
(2)选择打击乐器;
(3)在哪里加入铃鼓使歌曲推向高潮。
教材上的伴奏谱仅是一谱例,还可让学生创编节奏谱。
7.小结:
水乡一景。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表演《柳树姑娘》;学习附点四分音符,听辨活动。
二、聆听《洪湖水,浪打浪》。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表演《柳树姑娘》
1.歌名直接切入为导入:
柳树的枝条,像什么?
这首歌曲的拟人化的手法把柳树比作姑娘,枝条就是她长长的辫子,风儿一吹,甩进池塘,洗洗干净,多么漂亮。
这样的风景你能想像吗?
这样环境美不美?
2.聆听课件范唱。
设问:
这首歌曲是齐唱还是合唱?
3.讲解附点四分音符:
(1)这样的节奏我们唱过,你能举出唱过的歌名吗?
(2)“•”这个音符是四分音符的后面加上一点,在乐理上我们称为附点四分音符,它及四分音符的区别就多了一附点,为了强调这附点,所以在名称上把附点放在前面称附点四分音符。
我们学一下模仿蝉的叫声“知.了”所以蝉又名“知了”。
“知了”的鸣叫就是带附点的。
(3)找出《采菱》曲谱中的附点四分音符,并从唱曲调中熟悉附点四分音符。
(4)结合《柳树姑娘》的实践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
4.再听范唱,大家看着歌谱轻轻跟唱曲调。
5.先学唱第一声部的前8小节曲调。
(1)设问:
这8小节的曲调的节奏有一个规律你发现了吗?
(2)我们一齐拍打一下它的节奏。
(3)慢速度地把音符唱着试试。
6.请自学后8小节。
7.完整把第一声部曲调唱好。
8.学唱第二声部。
(1)听范唱,注意第二声部进入的位置。
(2)第二声部“啦啦啦”表达什么情绪?
(3)学习顿音记号“”。
(4)唱第二声部,看教师的指挥进入,要唱出欢乐的情绪。
9.二声部合唱。
10.小结:
又一道水乡的风景线。
三、聆听《洪湖水,浪打浪》
1.介绍歌剧《洪湖赤卫队》的时代背景——20世纪20年代末,我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国共产党建立革命根据地及敌人斗争的情况。
2.介绍《洪湖赤卫队》剧情(讲故事):
1930年湖北沔阳县委为配合红军行动计划,暂时把赤卫队撤离彭家墩。
当地恶霸彭霸天乘机卷土重来进行报复。
赤卫队在乡党支部书记韩英及队长刘闯的率领下袭击敌人,彭霸天设计派密探寻找赤卫队。
队长刘闯中计暴露目标,韩英掩护队伍撤退时,自己及分队长王金标被捕。
王金标叛变,韩英坚贞不屈。
敌人逼她母亲劝降,但韩英母女互相激励宁死不屈。
敌人又把叛徒王金标放回,要他把赤卫队诱入伏击圈。
韩英在彭霸天的副官(地下党员)掩护下脱险,及时赶回部队枪毙了叛徒,配合大部队消灭了土匪彭霸天。
3.欣赏女声二重唱《洪湖水,浪打浪》。
这是歌剧第一场唱段,反映根据地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洪湖鱼米乡的一片好光景。
学生可边听音乐,边看歌词边做摇船动作,感受音乐的内容及风格。
4.小结:
这是20世纪30年代湖北洪湖水乡的一景。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一、聆听《渔光曲》(女声独唱)(筝独奏)。
二、编创及活动:
命题创作——《远航》。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聆听《渔光曲》(女声独唱)(筝独奏)。
1.介绍《渔光曲》的背景资料。
(1)这是1934上映的故事影片《渔光曲》的主题歌。
(2)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民(渔民)的生活受三座大山压迫的简单历史介绍。
2.欣赏《渔光曲》第一段,边看图形谱,边听音乐。
(1)介绍《渔光曲》的内容特征:
反映渔民的辛酸血泪,速度徐缓,描绘了渔船在茫茫大海中随波起伏的情景。
(2)提出欣赏要求:
这作品的创作年代是20世纪30年代,离开今天已有70多年,所以文化背景差异很大,要求学生认真细致耐心地听,这也是对旧社会人民生活的了解。
听完后要编一个故事向大家讲述。
3.复听全曲,边听音乐,身体也随音乐摇晃想像自己就在船上的情景。
4.师生讨论歌曲反映的内容及特征。
学生中如能将歌词编成一个打渔的故事,教师要给以表扬,顺带议论为什么在形式上是女声独唱。
5.欣赏筝独奏《渔光曲》。
设问:
你能听到船在海面上遇到的各种情景吗?
6.师生议论筝独奏《渔光曲》及女声独唱《渔光曲》的表现形式及内容。
7.复听筝独奏《渔光曲》,要求学生边听音乐边用动作来表现音乐。
8.小结:
音乐表现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同一个内容题材,不同的形式反映的情景各有特征。
三、编创及活动:
命题创作——《远航》
1.筝独奏《渔光曲》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渔船出海打渔的情景。
我们自己也来编创一曲《远航》的乐曲。
2.讲台及地上有很多废旧物品,瓶、罐、塑料杯、木棒……各种打击乐器等你们各自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用各种手段,如:
可用人声来模仿海鸥叫等等。
你们可按教材中的五个过程,各组任选一个画面创作,最后我们来开个《远航》音乐剧音乐会。
3.各组编创,教师巡视指导。
4.各组合成。
5.小结:
这是我们自己创作的水乡一景。
课后小结:
第二课快乐的课间
教学目标:
1.课间、课余是同学们放松、快乐的时刻,本课的五个作品仅仅反映学生们快乐的课余生活的一个侧面。
在教育部“减负”的指示下,同学们会更生动活泼的学习、生活。
2.在实践中初步掌握二拍子、三拍子的音乐知识并进行看图创作。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表演《哦!
十分钟》、《大家来唱》
教学难点:
掌握二拍子、三拍子的音乐知识并进行看图创作。
教学方法:
音乐自由教学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琴、打击乐器、彩笔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哦!
十分钟》;2/4拍号,《乒乓变奏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表演《哦,十分钟》
1.说理导入:
上课时间40分钟非常宝贵,要集中注意力学习,下课10分钟也同样非常宝贵,因为只有休息、放松好,才能使下一节课精神更集中,这就是学习、休息两不误,你听听他们的十分钟在玩什么?
2.聆听范唱。
3.师生讨论这首歌曲的内容及情绪。
4.再听一次范唱,请全体看着歌谱。
5.学习曲调。
(1)先学习前8小节。
设问:
这8小节中有哪两小节是一样的?
重复出现了几次?
这两小节你能唱一唱吗?
剩下的两小节就四个音,我相信你能看着谱唱好。
(2)讲解2/4拍号及指挥图式。
(3)学习第二句的8小节。
先听钢琴弹一次,然后你们用指挥图式自学。
(4)把这16小节连接起来唱一唱。
边唱边划指挥图式。
(5)再下面的8小节,请跟着我的手势把它唱出来。
(教师用柯尔文手势带着大家唱)
(6)最后一句六小节跟我学唱。
6.用“啦”把全曲哼一下,要唱得轻松愉快。
7.跟着我的前奏完整地把歌唱一唱。
(注意前奏的速度及伴奏的配置,要营造欢快的气氛。
)
8.练一下两小节的固定节奏型伴奏。
9.在伴奏的烘托下,欢快地歌唱。
10.小结:
这课间十分钟快乐吗?
三、聆听《乒乓变奏曲》
1.初听变奏曲主题曲调。
设问:
你听这段音乐像什么在跳动?
2.复听主题曲调。
要求:
看着书上的图形谱唱一次,跟着录音的音乐唱一次。
3.初听全曲。
设问:
你能听出这一主题的不断变化吗?
你能说出这一主题(包含变化的主题)在全曲中共出现几次?
4.师生讨论。
5.复听全曲。
设问:
你能从音乐声中感受他们在课余打乒乓球的比赛精彩场面吗?
如果你愿意,下课后也去试试。
6.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大家来唱》;3/4拍号,为三幅图配节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表演《大家来唱》
1.知识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会了二拍子的拍号、强弱规律及其指挥图式。
歌曲除了二拍子外,三拍子也非常多,下面一首歌是几拍子?
你听!
2.聆听范唱,教师边范唱边打三拍子的图式。
3.这首歌就是3/4拍。
再听一次。
模仿我的动作一起跟音乐做三拍子指挥动作。
4.学曲调:
先学唱第一声部。
用三拍子指挥图式边划动作边看谱唱。
要求:
放慢速度。
分成两个8小节,二次学唱。
(1)先学唱前8小节。
注意1→i的跳跃要唱准,先想好音高再唱。
(2)再学唱后8小节。
5.学唱第二声部曲调,也分成两个8小节,二次学唱。
6.二声部合成(这是难点)。
(1)先唱好二个声部每句的第一个音,即:
(2)一句一句合成,唱好一句巩固一句。
要求:
集中注意力,自己唱一个声部,耳朵听到另一声部。
使自己的声音溶合在集体声音中间。
做好一句及时表扬。
让学生体会到二声部声音和谐带来的悦耳快感。
7.在曲调二声部都非常有把握的基础上,再进行一步:
填上歌词,不然的话宁可唱第一声部的歌词,千万不可为了完成二部合唱而破坏了音乐的美感。
一定要加强平时训练,水到渠成。
8.配上打击乐伴奏。
9.要非常注意歌唱的流畅性及乐感,表达孩子们快乐的课间生活。
三、在图的下方配上节奏或用图谱表示”的创作练习。
如:
“骑马”用马蹄印
第二课快乐的课间
教学目标:
1.课间、课余是同学们放松、快乐的时刻,本课的五个作品仅仅反映学生们快乐的课余生活的一个侧面。
在教育部“减负”的指示下,同学们会更生动活泼的学习、生活。
2.在实践中初步掌握二拍子、三拍子的音乐知识并进行看图创作。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表演《哦!
十分钟》、《大家来唱》
教学难点:
掌握二拍子、三拍子的音乐知识并进行看图创作。
教学方法:
音乐自由教学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琴、打击乐器、彩笔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哦!
十分钟》;2/4拍号,《乒乓变奏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表演《哦,十分钟》
1.说理导入:
上课时间40分钟非常宝贵,要集中注意力学习,下课10分钟也同样非常宝贵,因为只有休息、放松好,才能使下一节课精神更集中,这就是学习、休息两不误,你听听他们的十分钟在玩什么?
2.聆听范唱。
3.师生讨论这首歌曲的内容及情绪。
4.再听一次范唱,请全体看着歌谱。
5.学习曲调。
(1)先学习前8小节。
设问:
这8小节中有哪两小节是一样的?
重复出现了几次?
这两小节你能唱一唱吗?
剩下的两小节就四个音,我相信你能看着谱唱好。
(2)讲解2/4拍号及指挥图式。
(3)学习第二句的8小节。
先听钢琴弹一次,然后你们用指挥图式自学。
(4)把这16小节连接起来唱一唱。
边唱边划指挥图式。
(5)再下面的8小节,请跟着我的手势把它唱出来。
(教师用柯尔文手势带着大家唱)
(6)最后一句六小节跟我学唱。
6.用“啦”把全曲哼一下,要唱得轻松愉快。
7.跟着我的前奏完整地把歌唱一唱。
(注意前奏的速度及伴奏的配置,要营造欢快的气氛。
)
8.练一下两小节的固定节奏型伴奏。
9.在伴奏的烘托下,欢快地歌唱。
10.小结:
这课间十分钟快乐吗?
三、聆听《乒乓变奏曲》
1.初听变奏曲主题曲调。
设问:
你听这段音乐像什么在跳动?
2.复听主题曲调。
要求:
看着书上的图形谱唱一次,跟着录音的音乐唱一次。
3.初听全曲。
设问:
你能听出这一主题的不断变化吗?
你能说出这一主题(包含变化的主题)在全曲中共出现几次?
4.师生讨论。
5.复听全曲。
设问:
你能从音乐声中感受他们在课余打乒乓球的比赛精彩场面吗?
如果你愿意,下课后也去试试。
6.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大家来唱》;3/4拍号,为三幅图配节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表演《大家来唱》
1.知识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会了二拍子的拍号、强弱规律及其指挥图式。
歌曲除了二拍子外,三拍子也非常多,下面一首歌是几拍子?
你听!
2.聆听范唱,教师边范唱边打三拍子的图式。
3.这首歌就是3/4拍。
再听一次。
模仿我的动作一起跟音乐做三拍子指挥动作。
4.学曲调:
先学唱第一声部。
用三拍子指挥图式边划动作边看谱唱。
要求:
放慢速度。
分成两个8小节,二次学唱。
(1)先学唱前8小节。
注意1→i的跳跃要唱准,先想好音高再唱。
(2)再学唱后8小节。
5.学唱第二声部曲调,也分成两个8小节,二次学唱。
6.二声部合成(这是难点)。
(1)先唱好二个声部每句的第一个音,即:
(2)一句一句合成,唱好一句巩固一句。
要求:
集中注意力,自己唱一个声部,耳朵听到另一声部。
使自己的声音溶合在集体声音中间。
做好一句及时表扬。
让学生体会到二声部声音和谐带来的悦耳快感。
7.在曲调二声部都非常有把握的基础上,再进行一步:
填上歌词,不然的话宁可唱第一声部的歌词,千万不可为了完成二部合唱而破坏了音乐的美感。
一定要加强平时训练,水到渠成。
8.配上打击乐伴奏。
9.要非常注意歌唱的流畅性及乐感,表达孩子们快乐的课间生活。
三、在图的下方配上节奏或用图谱表示”的创作练习。
如:
“骑马”用马蹄印的深浅表示其强弱——图谱。
也可用强弱的连续黑、白圆圈表示:
“荡秋千”用三拍子节奏及图谱,“时钟”当然是二拍子的节奏。
课堂小结,下课。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陀螺》、《旋转木马》;二首歌曲总复习;2/4拍3/4拍对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聆听《陀螺》
1.解题:
(城市的孩子有一部分未见过“陀螺”。
)
设问:
谁玩过陀螺,或见到过陀螺?
说说怎样玩法?
解题:
陀螺是一种玩具,请看教材中的插图:
一个小孩执鞭子在打陀螺(椎形木制品两头尖的,在抽打下能快速旋转)。
本曲就是作者在创作一组《儿童游戏》中的一首小品曲。
2.初听全曲。
设问:
你能从音乐声中感受陀螺在孩子们的抽打玩耍中飞快的转动的情景吗?
3.复听全曲。
要求边听边看教材中的两种谱——简谱及图形谱,了解快速的节奏及大跳音程所造成的欢快、热烈的气氛。
三、聆听《旋转木马》
1.如果说孩子们玩陀螺是一种传统的游乐活动的话,那么玩电动木马就是现代的游乐活动了。
2.初听全曲。
设问:
你能从快速的节奏、高低起伏的曲调流动中想像到孩子们在电动木马上旋转的情景吗?
3.复听全曲。
设问:
你能听出乐曲的开始部分及最后一部分的曲调是相同的吗?
当最后一部分再现第一部分曲调时,请举手表示你已听出来了,好吗?
4.小结:
这两首乐曲都描绘了孩子们快乐的课余活动,你能讲讲自己的课余活动吗?
四、复习歌曲
1.复习演唱歌曲《哦,十分钟》。
2.复习演唱歌曲《大家来唱》
在歌曲复习中提问音乐知识。
(2/4、3/4拍号重点是节拍感,即2/4拍的强弱。
3/4拍的强、弱、弱。
这一节拍感在前三年的音乐实践中都已进行,现在是在理论上让学生掌握,使这一节拍感成为他们自觉的音乐实践活动。
)
课后小结:
第三课《国歌》
教学目标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我们每一位学生,每一个公民都必需唱好《国歌》。
在21世纪里我们要以《国歌》的精神,鼓舞我们奋勇前进。
2.掌握旋律行进方向——“上行”的音乐知识和进行曲调即兴创作活动。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唱好《国歌》。
教学难点:
重音符号及后半拍起唱的演唱效果。
教学方法:
视听结合教学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琴。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四种形式
二、音乐知识:
“上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四种形式
1.聆听管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设问:
(1)国歌的作者是谁,谁作词?
谁作曲?
(2)你们唱过人民音乐家聂耳的歌曲吗?
请举例并唱几句。
2.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
作于1935年,影片《风云儿女》主题歌。
田汉在完成影片故事后即遭反动派逮捕,歌词是他写在一张包香烟的锡纸衬底上的。
聂耳在谱曲前,也因受反动派迫害即将离国,在去日本前写成初稿,到日本后不久就把歌谱完成寄回。
这首歌在影片中一唱出,立刻产生巨大影响。
在中国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革命斗争中起过巨大的鼓舞作用。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决议,将它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3.聆听独唱、齐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设问:
在什么场合演唱或演奏《国歌》。
4.师生议论。
5.聆听管弦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设问:
当国歌响起时你想到什么?
6.师生议论。
7.介绍人民音乐家聂耳生平及其代表作。
三、音乐知识:
“上行”
用上行手法编创自己的歌:
(1)先简单讲解“上行”
(2)举一反三,……
(3)以上行的手法,即兴编自己的歌。
如: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表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二、聆听《歌唱祖国》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表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聆听齐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要求学生轻声跟着录音学唱,注意后半拍、起拍及附点音符的时值。
2.跟着录音小声唱曲调。
3.教师指出学生在唱曲调中不准确的乐句,在教师指导下把它唱准。
4.跟着录音或教师的伴奏歌唱国歌。
5.教师重点指导的部分:
带有“>”记号的要唱得加强力度。
师生讨论这一句的含义,当时抗日战争的形势下的民族危机;当前21世纪我们民族是否还存在危机?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设问:
为什么这句的力度要越唱越响?
“起来!
起来!
起来!
”的含义是什么?
设问:
(1)这一句的音乐形象,你想到什么?
(2)“前进”的谱上又用强音记号(>),为什么?
(3)为什么“前进”“前进”“前进”最后还要加一个“进”?
6.各组表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由各组讨论自行排练歌唱表演、造型表演、歌舞表演。
7.背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8.师生小结:
在21世纪我们要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奋勇前进。
三、聆听《歌唱祖国》
1.欣赏《歌唱祖国》(第一段歌词)
设问:
(1)听到过这首歌吗?
什么时间听到的?
(2)这首歌的演唱形式是齐唱还是合唱?
2.复听《歌唱祖国》全曲。
设问:
(1)这首歌分为几个部分?
(2)每个部分讲述什么内容?
(3)跟着音乐哼唱行吗?
3.师生议论。
4.完成课本上的编序号及涂色。
课后小结:
第四课月夜
教学目标
1.本课的四首描绘“月夜”的中外音乐作品,充满着诗意,表达了音乐及社会的人文性。
让我们用轻柔的声音深情地表现这一特定的情景,体验这“月夜”的音乐带给人们的美好的意境。
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掌握“连线”、“下行”的音乐知识,并用于创作活动。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用轻柔的声音深情地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掌握“连线”、“下行”的音乐知识。
教学方法:
综合音乐感教学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琴等。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聆听《月亮月光光》
二、聆听《小夜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聆听《月亮月光光》
1.由于这是台湾民歌,歌词中带有方言,所以在聆听前要出示歌词,对方言要作解释(详见教材分析的谱例)。
2.欣赏《月亮月光光》,要求边听边看歌词,设问:
这首歌曲讲述什么内容?
3.复听全歌。
设问:
这首歌用什么速度演唱?
这样的速度对表演这首歌起什么作用?
4.再次复听。
设问:
(1)这首歌的节奏有什么特点,你能用线条把它画出来吗?
(2)这首歌曲由几个声部演唱,也请用线条把它画出来行吗?
三、聆听《小夜曲》
1.解题:
小夜曲原是中世纪欧洲骑士文学歌曲,是一种黄昏或夜间在室外演唱的歌曲或演奏的器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