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一年级政治经济学选择题课堂练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046781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3.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一年级政治经济学选择题课堂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大学一年级政治经济学选择题课堂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大学一年级政治经济学选择题课堂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大学一年级政治经济学选择题课堂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大学一年级政治经济学选择题课堂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一年级政治经济学选择题课堂练习.docx

《大学一年级政治经济学选择题课堂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一年级政治经济学选择题课堂练习.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一年级政治经济学选择题课堂练习.docx

大学一年级政治经济学选择题课堂练习

导论和第一章

单选

1、马克思一生最重要的理论发现是()

A、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B、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学说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领袖的学说

2、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A、社会生产力

B、社会生产关系

C、社会生产方式

D、物质资料生产

3、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经济基础

D、上层建筑

4、政治经济学在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时,必须联系()

A、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结构

B、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状况

C、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

D、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利益

5、生产资料是指()

A、劳动资料与劳动工具之和

B、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之和

C、劳动对象与生产工具之和

D、劳动对象与劳动工具之和

6、构成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

A、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B、产品分配关系

C、产品交换和消费关系

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7、社会生产过程的决定性环节是()

A、生产

B、分配

C、交换

D、消费

8、经济学说的发展历史表明,没有抽象的各阶级适用的政治经济学,根本原因在于()

A、经济发展过程与经济现象的复杂性

B、不同时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C、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上的差异

D、研究对象直接涉及不同阶级的利益

9、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在于()

A、自然规律是客观的,经济规律是主观的

B、自然规律有重复性,经济规律没有重复性

C、自然规律有阶级性,经济规律没有阶级性

D、自然规律通过盲目的、自发的力量起作用,经济规律是通过人的活动实现的

10、列宁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运用()从根本上来重建整个政治经济学

A、历史唯物主义

B、唯物主义辩证法

C、科学抽象法

D、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1、C2、D3、B4、B5、B6、A7、A8、D9、D10.B

不定项选择

1、劳动过程必须具备的三个简单要素是()

A、劳动

B、资本

C、生产资料

D、劳动对象

E、劳动资料

2、生产力是()

A、人们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B、社会生产方式的一个方面

C、社会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D、社会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E、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3、生产关系是()

A、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

B、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关系的总和

C、人们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D、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E、社会生产方式的一个方面

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中()

A、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

B、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

C、生产力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D、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E、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重大的决定作用

5、构成社会再生过程的基本环节是()

A、生产

B、市场

C、分配

D、交换

E、消费

6、社会生产总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其中()

A、消费决定生产、交换和分配

B、生产反作用于分配、交换、消费

C、分配和交换对生产、消费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D、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

E、分配、交换和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7、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意味着()

A、人们必须尊重客观经济规律,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B、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C、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

D、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

E、不论人们是否认识经济规律,它们都存在和起作用

8、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指人们()

A、不能消灭它

B、不能认识它

C、不能发现它

D、不能利用它

E、不能创造它

9、政治经济学是()

A、研究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B、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C、研究上层建筑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D、具有鲜明阶级性的科学

E、为其它各种经济学科提供理论基础的科学

10、人对经济规律的主观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

A、能够创造经济规律

B、能够认识经济规律

C、能够改造经济规律

D、能够利用经济规律

E、能够消灭经济规律

1、ADE2、ABCE3、ABCDE4、ABC5、ACDE6、CDE7、ACDE8、AE9、BDE10、BD

第二章和第三章

单选

1、现代经济生活中最普遍、最一般的经济关系是()

A、市场竞争关系

B、商品交换关系

C、劳动力买卖关系

D、追求利润最大化

2、劳动产品和商品的关系是()

A、劳动产品一定是商品

B、商品一定是劳动产品

C、劳动产品和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D、两者都要经过交换才能进入消费领域

3、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

A、使用价值

B、交换价值

C、价值

D、剩余价值

4、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

A、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使用价值

B、没有价值的东西就没有使用价值

C、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没有价值

D、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有价值

5、17世纪的英国学者威廉·配第的名言“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的含义是()

A、自然物质也创造价值

B、具体劳动创造价值

C、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

D、具体劳动与自然物质共同构成使用价值的源泉

6、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

A、生产商品的两种劳动

B、生产过程中先后进行的两次劳动

C、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不同的方面

D、不同劳动过程中的两个方面

7、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里创造的价值量()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增减不定

8、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变动之间的关系是()

A、劳动生产率提高时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

B、劳动生产率降低时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

C、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变动成反比

D、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变动成正比

9、货币的本质是()

A、商品交换的媒介

B、特殊等价物

C、一般等价物

D、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10、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是()

A、价值尺度和储藏手段

B、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

C、流动手段和世界货币

D、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1、B2、B3、C4、C5、D6、C7、C8、C9、C10、D

1、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是()

A、价值尺度

B、利润

C、成本

D、价格

2、商店里出售的各种商品,都有价签。

这个价签表明货币是在()

A、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B、充当价格手段的职能

C、发挥支付手段的职能

D、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

3、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一定时期的商品数量与商品价格以及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有关,这种关系是()

A、与商品数量和价格呈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呈正比

B、与商品数量和价格呈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呈反比

C、与商品数量和价格呈反比,与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呈反比

D、与商品数量和价格呈反比,与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呈正比

4、通货膨胀表现出来的的现象是()

A、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增加,物价普遍上涨

B、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下降,物价持续下降

C、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增加,物价持续下降

D、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下降,物价普遍上涨

5、在同一劳动时间内,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出的商品数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都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是()

A、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

B、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价值量减少

C、商品数量减少,单位商品价值量增大

D、商品数量减少,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

6、企业向职工发放工资时,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7、在商品买卖中起媒介作用的货币,执行的是()

A、价值尺度的职能

B、流通手段的职能

C、贮藏手段的职能

D、支付手段的职能

8、可以用观念上的货币执行的货币职能是()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9、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

A、劳动价值论

B、劳动二重性原理

C、商品经济理论

D、商品二因素理论

10、商品经济条件下,调节和配置社会资源主要依靠()

A、价值规律

B、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

C、政府调控

D、法律手段

1、D2、A3、B4、A5、B6、D7、B8、A9、B10、A

不定项选择

1、人类社会发展的三次社会大分工是指()

A、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B、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C、种植业从畜牧业中分离出来

D、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交换业务的商人

E、出现了海外贸易

2、商品是()

A、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B、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

C、一定生产关系的体现

D、一个历史的范畴

E、为了满足生产者自己需要而生产的产品

3、一切商品中都包含价值与使用价值两个因素,这是因为()

A、凡是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就不会有价值

B、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就必然有价值

C、没有价值的物品,虽然有使用价值也不是商品

D、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E、没有价值也就没有使用价值,所以不是商品

4、在商品经济中,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价值之间的关系是()

A、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不同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B、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C、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不同质的,商品的价值则是同质的

D、交换价值取决于供求关系,而价值则取决于使用价值

E、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存在互为前提

5、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是()

A、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基础

B、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内容

C、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D、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

E、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

6、商品的使用价值量、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

A、商品的使用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关系

B、商品的使用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关系

C、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关系

D、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关系

E、同一社会必要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无关

7、同一劳动时间内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使()

A、商品的总量增加

B、商品的总量减少

C、生产单位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减少

D、单位商品价值量减少

E、单位商品价值量增加

8、决定劳动生产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是()

A、劳动者的素质及熟练程度

B、科技水平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C、生产管理的效能

D、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

E、生产过程的分工和协作

9、商品交换必须实行等价交换,这是商品经济必须遵循的一条原则。

下列选项中对等价交换的正确认识有()

A、交换双方的商品在使用价值量上相等

B、交换双方的商品在价值量上相等

C、货币出现后,要求价格与价值相一致

D、价格上下波动,不能与价值相一致

E、它只存在与商品交换的平均数中,并不一定存在于每个个别场合

10、决定和影响商品价格变动的因素有()

A、商品本身的价值

B、商品本身的使用价值

C、货币的价值

D、市场供求关系

E、货币的价格标准

1、ABD2、ABCD3、ACD4、ABC5、CE6、ADE7、ACD8、ABCDE9、BCE10、ACD

1、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因素有()

A、流通中的商品数量

B、商品价格

C、货币发行量

D、货币流通速度

E、商品价值总额

2、价格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波动,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这是因为()

A、商品交换都是按价值相等的原则进行的

B、从总体上看,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是相等的

C、从较长时间看,价格与价值是趋于一致的

D、各种商品价格的波动是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的

E、价格变化不会无限脱离价值,价格归根到底受价值制约

3、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在商品价格和价值的关系上,价格()

A、以价值基础,反映价值的变化

B、以价值基础,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

C、与价值的变化幅度始终保持一致

D、以价值为中心,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E、不依价值为基础,随市场供求关系之变而变

4、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社会中,价值规律的作用有()

A、调节社会生产和流通

B、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D、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E、加速资本主义的灭亡

5、消费者的下列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是()

A、商品房标价80万元

B、按购房合同首付款10万元

C、缴纳房屋契税5000元

D、给装修公司付装修费2万元

E、交付物业管理费每月400元

1、ABD2、BCDE3、ABD4、ABC5、BCDE

第四章和第五章

单选

一、单项选择题

1、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有()

A、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B、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

C、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D、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流通资本

2、资本主义机器制造厂生产的机器设备是该厂的()

A、固定资本

B、流动资本

C、生产资本

D、商品资本

3、资本周转速度与()

A、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

B、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C、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D、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

4、资本的周转时间包括()

A、劳动时间和产品销售时间

B、购买时间和生产时间

C、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D、劳动时间和流通时间

5、生产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依据是()

A、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

B、价值增殖中作用的不同

C、物质存在形式不同

D、运动速度不同

6、生产资料中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固定资本的是()

A、设备

B、燃料

C、原料

D、辅助材料

7、固定资本的实物形式是()

A、劳动资料

B、劳动对象

C、劳动力

D、劳动产品

8、固定资本的折旧率与()

A、折旧费成同方向变化

B、折旧费成反方向变化

C、固定资本原始价值成反向变化

D、劳动对象价值成同方向变化

9、预付资本总周转是指()

A、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平均周转

B、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平均周转

C、生产资本和流通资本的平均周转

D、货币资本和商品资本的平均周转

10、加快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提高年剩余价值率,是因为()

A、预付的资本量增加了

B、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增加了

C、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

D、剩余价值率提高了

1、C2、D3、C4、C5、A6、A7、A8、A、9、A10、B

1、年剩余价值率是()

A、年剩余价值量与预付资本的比率

B、年剩余价值量与流动资本之比

C、年剩余价值量与预付不变资本之比

D、年剩余价值量与预付可变资本之比

2、年剩余价值率表示()

A、工人受剥削的程度

B、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

C、预付流动资本的增殖程度

D、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

3、社会资本再生产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划分的问题

B、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问题

C、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问题

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4、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A、I(v+m)=Ⅱc

B、I(c+v+m)=Ic+Ⅱc

C、Ⅱ(c+v+m)=I(v+m)+Ⅱ(v+m)

D、I(v+△v+m/x)=Ⅱ(c+△c)

5、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A、I(v+m)=Ⅱc

B、I(c+v+m)=Ic+Ⅱc

C、Ⅱ(c+v+m)=I(v+m)+Ⅱ(v+m)

D、I(v+△v+m/x)=Ⅱ(c+△c)

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A、生产对于人们的需求绝对过剩

B、生产对于人们的需求相对不足

C、生产对于人们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过剩

D、生产对于人们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不足

7、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

A、固定资本的更新

B、流动资本的更新

C、不变资本的更新

D、可变资本的更新

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是()

A、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C、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D、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

9、尽管战后经济危机出现了一些新特点,但并不表明()

A、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矛盾已从根本上消除

B、是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

C、经济危机本身可以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解体

D、是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强有力的宏观经济政策

10、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A、危机期间工业生产下降的幅度增大

B、经济危机的周期延长

C、经济周期各阶段的界限变得更加明显

D、经济周期各阶段的界限变得不明显

1、D2、D3、D4、A5、D6、C7、A8、D9、A10、D

不定项选择

1、商品流通公式和资本流通公式相比较,区别在于()

A、买卖的顺序不同

B、价值规律的要求不同

C、起点和终点不同

D、流通中的媒介物不同

E、流通的结果不同

2、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

A、满足劳动者生理需要的所有商品的价值

B、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C、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D、劳动者必要的享受资料的价值

E、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A、生产出新的使用价值

B、形成新价值

C、创造剩余价值

D、转移劳动力的价值

E、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

4、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结果是()

A、生产出新的使用价值

B、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

C、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

D、创造剩余价值

E、增殖了预付资本的价值

5、不变资本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

A、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

B、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

C、价值量不发生增殖的资本

D、价值发生增殖的资本

E、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资本

6、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

A、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B、为确定剩余价值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C、为分析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因素提供了依据

D、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奠定了基础

E、为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理论奠定了基础

7、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是()

A、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都是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

B、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的物质技术基础不同

C、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以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范围不同而区分

D、相对剩余价值是超额剩余价值的前提,超额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结果

E、相对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不断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8、资本主义条件下,技术进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会()

A、使商品数量增加,社会财富增多

B、降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从而降低价格

C、增加剩余价值总额,使剩余价值率有提高趋势

D、在业工人工资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降低,但生活水平可以改善

E、不可避免地形成相对过剩人口

9、成本价格的形成()

A、表明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

B、揭示了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源泉

C、混淆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

D、使剩余价值表现为所费资本的增加额

E、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10、资本主义银行的利润率是()

A、银行利润与银行预付资本的比率

B、是存款利息和贷款总量的比率

C、体现着银行资本家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

D、一般相当于平均利润率

E、是银行利润与全部存款的比率

1、ACDE2、BCE3、AE4、ABCDE5、ACE6、ABDE7、ABCE8、ABCDE9、CDE10、ACD

1、从对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A、任何数量的货币都能转化为资本

B、剩余价值是在流通中产生的

C、货币要转化为资本,必须能带来剩余价值

D、剩余价值是在生产中产生的

E、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中产生,但也不能离开流通

2、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

A、劳动力的实际使用能创造价值

B、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是剩余价值的源泉

C、劳动力的实际使用能创造出比它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D、对劳动力的使用过程即劳动过程

E、劳动者有人身自由

3、剩余价值()

A、是工人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B、是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

C、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是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部分价值

D、是资本家风险投资劳动的报酬

E、体现了投资者与工人的某种经济关系

4、资本的本质特征和属性是()

A、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B、创造剩余价值的价值

C、不是物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

D、具有增殖性和运动性

E、资本的生命力在于运动

5、相对剩余价值是()

A、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延长工作日实现的

B、在工作日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的

C、个别企业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D、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E、劳动力价值下降的结果

6、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是()

A、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

B、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

C、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构成社会生产的一般基础

D、绝对剩余价值是以生产技术变革为条件

E、相对剩余价值是以生产技术变革为条件

7、超额剩余价值是()

A、个别企业首先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B、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C、本企业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

D、相对剩余价值的特殊表现形式

E、由先进的机器设备创造的一种暂时的现象

8、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

A、单个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结果

B、一个行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C、单个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D、整个社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E、个别企业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9、资本主义工资()

A、本质上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B、从现象上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C、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D、是按劳分配的结果和实现形式

E、主要形式是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10、在平均利润规律作用下,获得平均利润的有()

A、产业资本家

B、商业资本家

C、农业资本家

D、借贷资本家

1、CE2、ABCD3、ABCE4、ACDE5、BCDE6、ACE7、ABCDE8、DE9、BCE10、ABC

1、决定市场利息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

A、银行所吸收存款的数量

B、平均利润率的高低

C、资本周转速度

D、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

E、利润率的高低

2、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区别和联系是()

A、剩余价值率反映资本增殖程度,利润率反映剥削程度

B、利润率反映资本增殖程度,剩余价值率反映剥削程度

C、剩余价值率一般小于利润率

D、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

E、剩余价值率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