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行动实施效果评估问卷制造业.docx
《互联网+行动实施效果评估问卷制造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联网+行动实施效果评估问卷制造业.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互联网+行动实施效果评估问卷制造业
附件2
“互联网+”行动实施效果评估问卷(制造业)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发布实施已有两年,为科学、准确、客观评估我国“互联网+”行动推进情况和实施效果,进一步完善“互联网+”相关政策,特邀请贵公司协助填写“互联网+”评估问卷,烦请安排熟悉企业“互联网+”相关工作的负责同志客观填报,对贵公司的配合与支持深表感谢!
企业名称:
填表人职务:
联系方式:
第一部分:
企业基本信息
1.所在地区:
省市
2.所属行业:
□农业□制造业□能源业□物流业
3.成立时间:
年
4.企业规模(2016年)
□从业人员人
□营业收入万元
□“互联网+”投资规模万元(即在互联网技术、设备、软件、人才培训、创新研究等方面的投资金额)
5.所有制性质
□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合资企业
第二部分:
问卷调查
一、基础能力
1.企业接入带宽的水平?
□20M以下□20-50M□50-100M□100M以上
2.企业从外部获取过哪些ICT技术服务?
(多选)
□电子商务
□供应链管理
□云计算
□大数据
□物联网
□其他
3.企业获取低成本、高质量ICT技术服务的便利程度?
□很难,即难以找到服务提供方,或服务性价比不高
□较难,即了解一些服务提供方,但服务成本过高
□一般,即有不少服务提供方,基本满足企业需求
□容易,即有大量服务提供方,且能有效满足企业需求
4.企业获取安全可靠的ICT技术服务的便利程度?
□很难,只有极少企业可提供具有安全保障的ICT技术服务,且基本无法获取
□较难,较少企业可提供具有安全保障的ICT技术服务,且难以有效获取
□一般,有较多企业可提供具有安全保障的ICT技术服务,且能有效获取
□容易,有很多企业可提供具有安全保障的ICT技术服务,且容易获取
二、政策环境
5.企业推进“互联网+”面临的体制机制环境如何?
A.政府电子政务服务效率:
□高,即涉企事项基本实现电子政务化,且电子政务办事效率大幅提升
□较高,即重点涉企事项实现电子政务化,办事效率水平较高
□一般,即重点涉企事项实现电子政务化,但操作较为复杂,办事效率水平有待提升
□较低,即少数涉企事项实现电子政务化,且信息陈旧,基本无法提供电子政务服务
B.开展网络信息技术与生产经营的融合业务(如农产品溯源、智能生产、智慧能源、车联网等)的法律环境:
□过严,即受诸多法律法规限制,或缺乏明确支持
□适当,即基本满足融合业务发展需求,未感受到明显制约
□缺失,即融合业务发展缺少必要法律规范
C.数字化、智能化等融合产品和服务市场准入:
□过高,即门槛过高,融合性新产品和服务难以进入市场
□适当,即有门槛,但融合性新产品和服务可以顺利进入市场
□宽松,即基本无门槛,融合性新产品和服务可以实现快速响应并进入市场
D.数字化、智能化等融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监管环境:
□过严,即监管过多,阻碍发展
□适当,即监管适度,发展未受到明显制约
□缺失,即监管缺位,市场秩序亟待完善
6.已获得政府哪些“互联网+”政策支持?
(多选)
□研发创新等资金奖励
□税收返还、抵扣、减免等优惠
□信用贷款、贴息贷款等融资支持
□试点示范
□互联网技术应用培训
□政府采购支持
□“走出去”公共服务与政策支持
□政府数据资源开放共享
□减少市场准入限制
□其他
7.政府“互联网+”政策支持力度如何?
□大,为企业推进“互联网+”提供了充分支持
□较大,为企业推进“互联网+”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般,基本满足企业推进“互联网+”的需求
□小,难以满足企业推进“互联网+”的需求
8.企业在获得“互联网+”政策支持过程中,效率如何?
□能够及时获取,及时受益
□获取周期较长,但仍有收效
□获取周期过长,收效甚微
□获取周期过长,无法以此获益
□只见政策出台,未见实质性政策落实
9.政府“互联网+”政策哪些方面有待改善?
(多选)
□及时宣传相关政策
□简化奖励、试点等申报流程
□及时拨付支持资金
□及时开展政策落实情况督查
□政策支持条件向中小企业倾斜
□加快完善市场准入、数据开放、市场监管等政策环境
□其他
三、推进成效
10.企业内部研发、生产、物流、管理、财务等系统实现数据打通的程度?
□未开展(若选择此项,直接跳至12题)
□打通部分系统,如销售与研发实现对接以开展个性定制,生产系统与物流系统实现无缝衔接等
□打通半数以上系统,销售、物流、财务等系统实现打通,或研发、生产、管理系统实现联通等
□打通全部系统,全部系统实现数字化无缝衔接
11.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平台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实现的协同水平?
A.企业间生产订单原料等业务在线协同:
□未开展
□简单协同,基本实现原料供应、物流等的动态协同
□深入推进,正推进订单、原料、物流、财务等的协同
□全部完成,已实现所有生产经营业务的动态协同
B.企业间研发生产的在线协同创新:
□未开展
□简单协同,仅开展农产品、制成品、能源和物流等研发生产市场需求的供需协同
□深入推进,正推进研发协同创新,或者农产品生产模式、制造工艺、能源生产工艺、物流结构与效率等的协同改进
□全部完成,深入开展协同研发、协同生产、业务重构等模式创新
12.企业是否接入或自建平台?
(多选)
□是□否(选择“否”,直接跳至13题)
A.已建立平台:
□双创平台,如开放创新平台、创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
□工业互联网平台
□电商平台
□云平台
□其他平台
B.已接入平台:
□双创平台
□工业互联网平台
□电商平台
□云平台
□其他平台
13.企业对互联网利用水平?
A.网上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重:
□0-10%□10-20%□20-30%□30-50%□50%以上
B.原材料网上采购额占总采购额的比重:
□0-10%□10-20%□20-30%□30-50%□50%以上
C.企业使用的云计算产品/服务类型(多选):
□私有云□公有云□混合云□均未使用
D.企业使用私有云主要应用于以下哪些场景?
□企业管理系统□办公系统□通讯软件□存储/备份□应用开发和测试□其他
E.企业目前使用的公共云产品/服务有哪些?
□云主机□云存储□云数据库□PaaS(使用在线的测试环境、开发平台等)□SaaS(OA、CRM、财务等在线应用)□其他
14.企业大数据分析利用水平?
A.数据掌握程度(多选):
□生产类数据,如设备运行、生产控制、供应链协同等数据
□管理类数据,如人力、财务、管理等数据
□销售类数据,如市场需求、客户等数据
□服务类数据,如用户反馈、产品维修维护数据、物流配送等数据
□产品类数据,如产品运行等累积数据
B.企业数据主要类型:
□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
C.企业生产运营每天新增数据量大小:
□GB级以下□10GB级□100GB级□TB级
D.企业累积的存量数据大小:
□GB级以下□GB级□TB级□PB级
E.存储在云端的数据比重:
□0-10%□10-30%□30-50%□50%以上
F.数据管理水平(多选):
□设立专门的数据治理岗位/部门
□建立数据标准体系,含数据、技术、管理、数据质量标准等
□制定数据质量管控规范,明确数据全生命周期治理工作流程和内容,建立数据治理绩效考核
□制定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其他
G.是否建立企业级的数据基础平台(含数据规范、数据仓库、数据质量等):
□是□否
H.是否建立专门的数据分析师队伍?
□是(□与业务部门融合□隶属IT部门)□否
I.数据应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多选)
□推动生产流程优化
□实现精准营销
□支撑战略分析与决策
□其他
15.企业利用“互联网+”主要实现了哪些环节的创新?
(多选)
□研发,如众包研发、在线协同研发等
□生产,如智能生产等
□供应,如供应链社会化等
□销售,如网络直销等
□服务,如智慧服务、远程服务等
16.企业利用“互联网+”创造了哪些新模式新业态?
(多选)
□智能工厂
□个性化定制
□服务化转型
□平台化转型
□其他
17.推进“互联网+”行动后,企业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提升的生产效率幅度有多大?
A.生产周期压缩(压缩时长/原时长):
□无效果或下滑□0-5%□5-10%□10-30%□30%以上
B.良品率提升(B%-A%):
□无效果或下滑□0-2%□2-5%□2-10%□10%以上
C.库存水平下降(库存压缩量/原库存):
□无效果或下滑□0-5%□5-10%□10-30%□30%以上
D.节能降耗水平提升(能耗降低量/原能耗):
□无效果或下滑□0-5%□5-10%□10-20%□20%以上
18.推进“互联网+”行动后,企业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带来的盈利能力提升幅度有多大?
A.成本降低(节约成本/原成本):
□无效果或下滑□0-10%□10-20%□20%以上
B.利润率提升(增加利润/原利润):
□无效果或下滑□0-10%□10-20%□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