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考质量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038063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73 大小:521.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中考质量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广州中考质量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广州中考质量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广州中考质量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广州中考质量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州中考质量分析报告.docx

《广州中考质量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中考质量分析报告.docx(7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州中考质量分析报告.docx

广州中考质量分析报告

2017年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物理科

一、试卷与命题

1.命题的依据和原则

2017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物理考试以《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本届学生使用的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和《2017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指导书》(以下简称《中考指导书》)为命题依据。

本次考试力求体现课程标准要求的各项指标。

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进行较全面的考查;重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考查;重视考查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是否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物理学科的思维方法;重视考查学生是否能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生产、生活方面的问题;重视科学·技术·社会的考查。

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题目中的物理情景要有实际意义,避免故意编造;试题注意联系实际,避免死记教科书中的条文,适当加强试题的开放性、探究性,不设置偏题、怪题,确保试题的科学性、公平性。

2.试卷结构

2017年物理试卷的总分为100分,全卷共四大题,24小题。

其中选择题12题(共36分),填空作图题7题(共22分),解析题2题(共23分),实验 探究题3题(共19分)。

依据课程标准:

科学内容包括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个部分。

科学探究融入上述内容。

3.试卷的特点

(1)以课标为纲,以教材为本,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

2017年广州市物理中考试题体现课标各项要求,注重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

试题的知识覆盖面广,突出重点,着重对学科知识体系的主干知识(如受力分析、电路分析、物体平衡条件、机械运动、机械能、能量守恒、电功率、欧姆定律等)进行全面的考查。

但题目不是考查学生能否背出概念或规律的定义,而是让学生在一个情景中回忆已学过的概念及规律。

试题注重考查学生对概念及规律本质的理解,注重考查学生能否应用物理规律及原理解决问题。

试题注重考查学生能否在一个真实情景中运用所学的物理基本方法。

(2)突出物理学科特点,注重考查学生学习过程是否有独立完成实验。

创设合理的探究情景,有效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

试题注重对实验知识和技能的考查,考查了初中常用温度计、电压表、电流表等基本仪器的读数及使用。

题目的素材都源于教材、课程标准规定的实验及学生趣味实验。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注意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广州物理中考尝试通过纸笔测试检测学生是否有真正经历实验过程,考查学生是否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并尝试允许学生用画画表达自己的观点,降低试题难度。

部分探究题考查学生是否具有实践智慧,考查学生能否利用物理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真正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3)以生活、生产中常见的现象为背景,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考查学生是否能应用物理知识解释、解决问题。

试题贴近生活和生产,体现物理学科的特点,较多的题目取材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电器。

不少考题都是以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及实验为素材,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能力。

试题还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强调知识的应用。

(4)强调对物理概念、规律定义的理解。

考查学生根据概念、规律的定义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7年中考物理试题,考查了学生对概念、规律的理解,考查学生是否准确把握了概念的含义。

(5)考查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

凭借已学的物理知识正确解读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试题考查了学生是否能正确解解读题目所给的信息。

二、试卷各题考点、解题思路,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及教学建议

1.为了避免人体肩部受到伤害,专家建议人肩负的书包总质量不要超过人体质量的15%.根据建议,你估计中学生肩负的书包总质量通常不要超过

A.9tB.9kgC.9gD.9mg

考查的科学内容:

“物质”主题

分析:

本题的要求是了解层次。

难度:

0.8988。

区分度:

0.3031。

选A(%)

选B(%)

选C(%)

选D(%)

未选(%)

2.2312

89.8791

6.0663

1.7672

0.053

课标的要求:

知道质量的含义。

课标要求是知道质量的含义。

教材给出质量的定义是: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这是一个很含糊的定义。

学生到了更高年级的学习时才发现很多时候物理常用的“引力质量”、“惯性质量”并不是初中这一定义。

所以“课标”给出的案例:

“例4分别说出质量为几克,几十克,几百克,几千克的一些物品,能估测常见物体的质量。

”可见课标对质量的要求侧重于估测。

生活中的估算更多是一个数量级的估算。

本题其实并不需要计算,也不需要记住人体质量的具体数值,只是一个数量级的估算。

但有6.0663%的学生选了C,2.2312%的学生选了A。

此题超过10%的学生不能正确估算数量级。

学生做了大量的估算题。

问学生一个人体重大概多少?

一个鸡蛋的质量大概是多少?

学生都能“背”得出来。

但学生常常只是背一个数字。

对这数值没有任何的概念,没有体验。

用天平测某一物体的质量,学生往天平托盘上放一个5g砝码,但他常常对这5g砝码的质量没有一点感觉.学生测完某杯液体的质量后,会告知老师,这杯液体测出的质量是多少。

但没有在测量过程真正体验:

原来50g的物体大概是这么重(当然这体会往往会与重力混淆了)。

课堂教学中如何增加学生体验的机会,是一个值得初中老师探讨的课题。

教学过程可以尝试在练习使用天平时,设计一些环节:

如先在右盘放一个5g的砝码,然后让学生找找看生活中哪些物品质量约为5g.把游码移到0.2g,让学生找找哪些物品是0.2g。

使用天平测量,按操作的要求,应先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

能否让学生在把物体放到天平测量前,估测一下物体的质量并记录下来,测量完毕,自己把测量值与估计值比较一下。

学生多了这类体验的机会,才会在生活中估测质量。

另外很多估测都是一个数量级,所以不同数量级的物体如1kg,1g,1t能否通过实物让学生真正体验一下。

有关一些长度及其他的估算教与学的问题请参考2016中考分析报告第1题的分析。

图1

2.如图1,手机与音叉的位置保持不变.利用手机软件测出音叉发出的声音从30dB变为50dB.说明音叉振动的

A.振幅变大

B.振幅变小

C.频率变大

D.频率变小

考查的科学内容:

“运动和相互作用”主题

分析:

本题的要求是了解层次。

难度:

0.7338。

区分度:

0.403。

选A(%)

选B(%)

选C(%)

选D(%)

未选(%)

73.3783

2.8758

22.0101

1.6374

0.0822

课标的要求:

了解乐音的特性。

教材要求了解乐音的特性就三点:

音调、响度、音色

(2016年中考第2题)琴弦H比琴弦L每秒内振动次数多,推断此时H比L发出的声音

A.音调高B.音调低C.响度大D.响度小

2016年有19.0628%的学生选C。

2017年有22.0101%的学生选C。

2017年难度:

0.7338。

2016年难度:

0.7406从这两组数据可以推测,学生在此都有一个学习的困难点:

混淆响度、音调、振幅、频率这些概念,而且不清楚这些概念间的关系。

学生只有在明白“振幅”、“频率”的定义才可能掌握音调、响度这类概念。

在新课讲授时通过实验及选取科学、典型的案例,让学生用辨别的方法建构概念。

具体教学建议可参考2016年中考分析报告第2题的分析。

另外学生独立完成这类题目后,应通过让学生口述自己的解题过程。

通过这种形式,一方面了解学生错误的原因,另一方面让学生理清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

金属箔

3.如图2,用带电棒接触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带电棒一定带正电

B.带电棒一定带负电

C.两片金属箔一定带异种电荷

D.两片金属箔一定带同种电荷

考查的科学内容:

“运动和相互作用”主题

分析:

本题的要求是了解层次。

难度:

0.7973。

区分度:

0.5214。

选A(%)

选B(%)

选C(%)

选D(%)

未选(%)

3.966

2.9266

13.2952

79.7301

0.0768

课标的要求:

探究并了解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绝大多数学生能说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但此题就有13.2952%的学生选C。

认为两金属箔带异种电荷。

到底学生是不清楚题目所讲的“金属箔”指验电器哪部分,还是不清楚金属箔张开与“金属箔带不带电”有什么关系。

或不清楚金属箔带同种电荷或带异种电荷又与金属箔张开有什么关系。

只有通过学生完成题目后让其复述自己的解题过程才能真正了解情况。

教材有关验电器就有如下的表述。

图15.1-2

2015年静电的考题也是取材于教材的习题。

(具体分析参考2015年中考分析报告)。

此题超过20%的学生无法判断出正确答案。

推测平时教学中我们常说“金属箔闭合,验电器不带电,金属箔张开,说明物体带了电”这类的表述导致学生只知验电器带电,金属箔就张开。

为什么带电的物体接触金属球,金属箔就张开,学生并没有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这规律去分析现象。

如何描述一个现象,老师的用词会影响到学生对一个概念的理解(浮力的计算题还会分析这问题)。

近几年通过中考反馈的信息发现新授课时匆忙给出概念、规律定义,然后大量练习,学生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手上就是教辅或学卷,两年的物理学习几乎没阅读过教材,更没有通过反复的阅读理解教材所表述的意思。

这种学习模式不仅学生没学会阅读,关键是浪费教材这一资源,这些资源都是学生辨别概念,利用概念、规律解决问题的好素材。

像本题,若学生有阅读过教材的相关内容,相信有更多的学生能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规律分析金属箔张开的现象。

4.图4中的a表示垂直于纸面的一根导线,它是闭合回路的一部分.它在图5所示各磁场中水平运动时,哪种情况不会产生感应电流

磁感线

 

考查的科学内容:

“运动和相互作用”主题

分析:

本题的要求是了解层次。

难度:

0.7654。

区分度:

0.5873。

选A(%)

选B(%)

选C(%)

选D(%)

未选(%)

3.3603

76.5385

15.4204

4.524

0.1547

课标的要求:

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若让学生回答产生感生电流的条件,学生都会答:

“闭合回路的一部分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

有15.4204%的学生选了C。

因为是单选题,只有唯一的正确答案。

虽然题目用了“哪种情况不会产生感应电流”这一问法,无法区分这15.4204%学生有多少是不知道“什么情景导线是有切割磁感线”还是看错题目。

但反映出部分学生做题时没有认真审题,看到C选项的图是平时大量练习常出现有感应电流的图,就选了C。

题目已在“不会”两字下面加了着重点,若学生认真把题目阅读完,应看到“不会”二字。

部分学生不仅没完整阅读题目,也没有监控自己做题过程是否会出错的策略。

学生若每一个选项都判断过对、错,开始时若认为是问哪种情况能产生感应电流,就会发现正确答案不是唯一的,就会重新阅读题目。

其实任何大型考试,学生能利用各种有效监控自己的策略,让自己少出错,把自己会的题目做对,学生得分就会比他实际得到的分要高。

哪些是有效的监控策略,除了近几年多次强调的正确思考方法,上述学生在做题时,能否每个选择都能说出对与错的理由,而不是看到相似的“图片”就匆忙把答案填写上去,这是一个监控自己的有效策略。

另外有关如何让学生理解“切割磁感线”有关教学建议参考2016年中考分析报告的相关分析。

5.电梯匀速上升过程中,电梯的

A.动能保持不变

B.机械能保持不变

C.重力势能保持不变

D.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考查的科学内容:

“能量”主题

分析:

本题的要求是了解层次。

难度:

0.5933。

区分度:

0.7108。

选A(%)

选B(%)

选C(%)

选D(%)

未选(%)

59.3282

13.5494

5.4444

21.6024

0.0703

课标的要求:

通过实验,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

知道动能、势能和机械能。

通过实验,了解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举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

概念的定义无非是对一些相关的概念关系表述,所以要检测学生是否已掌握概念、规律,则应考查其是否了解定义概念所包含的相关概念的含义,并了解这些相关概念的关系。

学生若在做题时,只是回忆此题以前是否做过?

答案是什么?

没有依据概念、规律的定义解读信息及判断结论的正、误,则简单的题目也出错。

13.5494%的学生选填B,21.6024%的学生选填D。

这考题无论是考查的思路与2016年第16题是一样的,得到的数据与16年也很接近。

学生做错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养成根据概念、规律定义分析问题的正确思维习惯。

判断机械能是否变化,没有根据“机械能是动能与势能之和”这定义,复查题目所给的信息有没有直接告知动能与势能是否发生变化,若题目没有直接告知动能,势能是否发生变化,学生是否能根据动能,重力势能的定义判断动能,重力势能变不变。

根据动能由物体的质量及速度决定查题目所给条件,电梯匀速上升,则说明物体质量不变,而匀速说明速度不变,所以电梯动能不变;而重力势能由高度与质量决定,同一物体,高度在增加,所以电梯的重力势能增加。

而机械能是重力势能加动能,因此机械能在增加。

错选B的学生可以说并没有经历上述的思维过程,凭感觉把做过的一些类似的题目答案当成是本题的答案。

错选D学生认为物体上升过程就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的过程,物体下降过程就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

没有理解“转化过程”是一种形式的能量减少,另一种形式的能量在增加的过程。

从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定义分析,题目描述的过程,动能不变。

所以物体增加的重力势能不是从动能转化来。

从错选BD选项的学生可以推测不少学生还是凭记忆中的“熟悉片断”填写答案。

如何让学生养成根据概念、规律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可参考2016年中考分析报告第16题的分析。

6.甲、乙两杯水温度各为40℃、8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加热才能使水升温

B.甲杯中水的内能一定比乙杯中的小

C.乙杯中水的温度降低,水的内能一定减小

D.甲杯中的水分子运动一定比乙杯中的剧烈

考查的科学内容:

“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主题

分析:

本题的要求是了解层次。

难度:

0.6485。

区分度:

0.6813。

选A(%)

选B(%)

选C(%)

选D(%)

未选(%)

10.7871

19.6124

64.845

4.5759

0.1741

课标的要求:

通过实验,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

通过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热现象,了解分子热运动的一些特点。

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了解内能和热量。

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

知道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10.7871%学生选填A,19.6124%的学生选填B。

学生在学物理前根据生活的经验或各种信息渠道会知道(或以为自己知道)与物理相关的一些概念。

这些“前概念”有的对学生学习物理是有帮助的,但有的是起阻碍作用的。

学习物理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让学生改变自己根据直接观察就马上根据直觉得出结论的非理性思维习惯。

学生要学会根据物理概念、规律的定义判断自己一些根据生活直觉得到的结论是否正确。

学生在看到题目A选项,若不回忆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做功和热传递,然后根据这规律判断A选项,而根据生活通常是用加热方式让水升温,凭直觉就选了A。

如何知道学生是否掌握、熟知某一概念?

根据加涅的理论,平时学生说出或默写出概念的定义或公式,并不表明其习得此概念或公式。

学生说出定义、公式可能仅仅习得的是言语连锁。

学生若不能了解概念、规律的物理本质,则会出现一些简单的概念学生还是记错。

近20%的学生错选B可推测这部分学生没有根据内能的定义,及宏观物理量与微观物理量的应对关系分析此选项的对错,仅凭生活经验认为温度高,内能就大。

如学生在判断B选项是否正确时,应先问自己内能的定义是什么?

教材给出内能的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初中教材是没有像高中这么严谨提出分子的平均动能,平均势能。

但决定内能的三个部分:

分子数量,分子的动能,分子的势能是与学生进入更高年级学习是一致的。

教材也指出“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的速度越大,它们的动能也就越大”,也就是温度的高低只是反映微观的分子动能大小(严谨的表达是分子的平均动能)。

虽然初中没有要求学生知道宏观哪一个物理量反映微观的分子势能的大小。

但根据内能的定义,能量守恒及能量转化是可以判断出熔化、沸腾这类物态变化过程,内能,分子动能,分子势能的变化情况。

如晶体熔化过程,根据吸、放热情况,内能的定义,晶体熔化过程,根据能量守恒及能量转化,物体吸收了热量,其内能增加,而分子数没变,分子动能也没变(温度没变),增加的就是分子势能。

同理本题学生判断B选项是否正确,根据“内能的大小是由分子数、分子动能、分子势能决定”这一规律提取题目信息,发现题目只告知,甲杯水的温度比乙杯的低,说明甲杯中水的分子动能比乙杯的大,但题目没有明确说明哪杯水分子数多,所以无法判断哪杯水的内能大(根本不需要判断分子势能)。

平时的教学,尽量不要让学生通过举例说明某一结论是否正确。

因为举例是很容易有漏及例子很难穷举。

而且用举例的方法,学生为了说明某一结论是否正确就要记大量的案例。

只有学生养成根据概念、规律回答问题,而不是依靠举例说明某一结论正、误,才可能减轻学生思维负担。

有关内能的教学可参考2016年中考分析报告“反思及教学建议”所给出的建议。

小红

7.图6中小球相对于水平桌面静止.小红通过观察,作出如下判断.正确的是

A.窗外另一列车相对她不动,则她坐的车一定是对地静止的

B.窗外另一列车相对她向东行驶,则她坐的车一定对地向西行驶

C.小球突然“自动”向东滚动,则她坐的车一定向西启动

D.小球突然“自动”滚动,则她坐的车运动状态一定发生了改变

考查的科学内容:

“运动和相互作用”主题

分析:

本题的要求是理解层次。

难度:

0.6895。

区分度:

0.5363。

选A(%)

选B(%)

选C(%)

选D(%)

未选(%)

2.5903

6.5216

21.8144

68.9505

0.1146

课标的要求:

举例说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

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用物体的惯性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单选题、填空题只有一个最终的答案,单选题更是有一些技巧。

为了了解学生的完整解题思路,笔者中考后请部分考生讲解判断此题各个选项正、误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开口思维”的方式了解、诊断学生的思维偏差,继而对教学、命题提出改进建议。

部分学生口述解题的思维过程如下:

(a-1)判断A选项错误:

“另一列车相对她不动,不一定是她坐的车静止,也可能是两列车同向同速行驶。

(a-2)判断A选项错误:

“另一列车相对小红不动,是选了小红作为参照物,另一辆车相对小红没有位置的移动;如果以地面作为参照物,并不知道小红坐的车相对地面是否有位置移动”

(b-1)判断B选项错误:

“另一辆车相对她向东行驶,她坐的车不一定向西行驶,也可能是静止,或者也向东行驶,不过比较慢”

(b-2)判断B选项错误:

“另一列车相对小红向东运动,是选了小红作为参照物,另一辆车相对小红的位置向东;如果以地面作为参照物,并不知道小红坐的车相对地面的位置移动情况”

(c-1)判断C选项错误:

“小球突然自动向东运动,有可能是向西启动或者向东减速。

(c-2)判断C选项正确:

“小球相对于水平桌面静止,现在小球突然自动向东滚动,那列车相对向反方向运动。

(d)判断D选项正确:

“因为小球突然滚动,所以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从上述解题过程,可以发现:

第一,学生不会根据物理概念的含义来判断选项的正误,而是通过搜索回忆中做过的情景来比对,从而判断选项的正误。

思维过程如(a-2)(b-2)根据物理概念的含义来判断选项的正误的学生极少,而大部分学生的思维过程如(a-1)(b-1),并没有出现“假定不动”、“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变了/不变”等语句,说明学生没有用到参照物以及运动、静止的定义,只是将“相对静止”、“相对运动”的情景背出来;同样(c-1)的思维过程也没有提到“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这个惯性的定义,学生只是将考惯性常考的两种情景回忆起来。

从学生不是根据概念、规律分析问题,而是靠“举例”判断选项的正、误的现象推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没有完整地经历概念规律的建构过程,老师在平时的练习及复习时也没有坚持引导学生去使用概念规律的定义来解决问题。

常常是先草草给出概念规律,再通过各种情景来进行“归纳、总结”。

这样的教学策略不仅无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大大加重了学生的记忆负担,可能一章一节效果还不错,但中考物理有22章、加上其余5个学科,遇到旧情景,学生也不一定能回忆起来,况且案例是无穷无尽的,当学生遇到更新、更综合的情景时,可能“搜索结果为0”,也无法正确理解题目信息,无法将情景与所需的概念规律联系起来,只能抽取见过的只言片语来硬跟回忆中的情景扯上关系。

这就是为什么养成这种习惯的学生尚能应付AB选项,但在判断CD选项时就错漏百出的原因。

(c-2)思维过程说明学生只是回忆起“小球相对桌面向东运动、桌面相对于小球向西运动”这种试题,(d)思维过程说明学生只能提取到“自动滚动”和“运动状态改变”这些字眼,没有发现研究对象不同。

因此,新课教学必须慢下来,先做好物理概念规律的构建,再抓住物理概念规律来解决问题,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第二,反思试题本身,这道题不能完全区分学生能否应用物理概念规律来解决问题。

从(a-1)、(b-1)思维过程可以看出,AB选项学生可以通过前面所说的“背情景结论”来解决,并不需要用到参照物以及运动、静止的定义来进行判断也能得到答案,选择AB选项合起来不足10%,也印证了这个判断。

从上述思维过程(d)可以发现,这个正确的D选项的表述没有起到引导学生详细分析的作用,而是被学生不分对象、只找关键词就能选出。

此题涉及过多的研究对象,学生若没有研究问题时要明确研究对象的习惯也会判断错误。

本题各选项的表述若能用概念、规律的术语表述,如A选项改为“窗外另一列车相对她的位置没有变化,则她坐的车一定对地静止”或选用一个学生不熟悉的情景考查相关的知识点可能更能考查学生是否根据概念、规律解决问题。

8.图7是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g的某液体的体积—温度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图7

A.4℃时,液体密度最小

B.温度升高,液体密度不变

C.1℃时液体的体积比5℃时的大

D.由1℃升高到8℃,液体体积一直变大

考查的科学内容:

“物质”主题

分析:

本题的要求是了解层次。

难度:

0.7603。

区分度:

0.454。

选A(%)

选B(%)

选C(%)

选D(%)

未选(%)

11.5464

9.5336

76.0302

2.7763

0.106

课标的要求:

通过实验理解密度;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用语言、文字或图片描述物质的这些物理属性

A、B选项表述的是密度随温度的变化,而通过图像只能读出体积与温度之间的变化,所以学生要判断这两个选项是否正确,除了需要知道密度的计算公式,还要从题目中找到质量不变这个有关信息。

从11.5464%的学生选A来看,猜测学生可能是忘记了密度的公式或者是记错了密度的公式,由于数学运算能力较差,得到了相反的结论。

老师要通过与学生的访谈,或者在课堂上让学生表达做题的过程,发现学生思维困惑的地方,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方法;而对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