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03516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85.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

《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

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济南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考试

生物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第1~7页)和第Ⅱ卷(第8~12页)两部分。

全卷共12页。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化合物中所含化学元素的种类最少的是

A.纤维素B.生长激素C.叶绿素D.甲状腺激素

2.已知丙氨酸的R基是―CH3,某多肽链的氨基酸顺序为:

甲硫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甘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如果脱掉丙氨酸残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脱下来的丙氨酸的分子式是C3H7O2N

B.所得所有产物相对分子质量总和比原多肽减少36

C.所得所有产物的游离氨基数目比原多肽增加2个

D.脱去丙氨酸后,一个甘氨酸含有游离氨基、一个甘氨酸含有游离羧基

3.用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为

A.浅蓝色→无色→砖红色B.无色→浅蓝色→棕色

C.浅蓝色→棕色→砖红色D.棕色→无色→砖红色

4.与低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是

①高尔基体②染色体③叶绿体④线粒体⑤核糖体⑥中心体

A.①④⑤B.①④⑤⑥C.②③⑤⑥D.①④⑥

5.关于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腺嘌呤B.②是腺苷

C.③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D.④是腺嘌呤

6.由碱基A、G、C、T组成的核苷酸种类共有

A.4种B.5种C.7种D.8种

7.下列关于酶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化学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不变

B.一旦离开活细胞,酶就失去了催化能力

C.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D.酶的催化效率易受温度和酸碱度的影响

8.下列生理过程中,不消耗ATP的一组是

A.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B.染色体的复制和运动

C.CO2还原和胰岛素分泌D.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9.在高倍镜下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植物细胞,都能看到的结构是

A.染色体、细胞壁、纺锤体B.细胞壁、细胞膜、核膜

C.染色体、赤道板、细胞膜D.染色体、纺锤体、赤道板

10.下列关于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个体衰老导致细胞衰老B.幼年个体内没有衰老细胞

C.老年个体内没有新细胞D.没有细胞的衰老就不会有个体的衰老

11.某人的一个肌肉细胞与一个神经细胞中,肯定相同的是

A.细胞核内DNAB.细胞质内RNAC.蛋白质种类D.各种细胞器的数量

12.用35S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研究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过程。

测得与之密切相关的三种细胞器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a曲线对应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B.图中b、c属于细胞中的生物(细胞)膜系统

C.图中a、b、c都具有蛋白质加工功能

D.35S进入细胞和被细胞排出都要通过细胞膜完成

13.提取高等植物叶绿体中的色素依据的原理是

①纸层析法

②各种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

③叶绿体中各种色素均可溶于有机溶剂

④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③

14.磷酸化是指在某些物质分子上加入一个磷酸基团,如三磷酸腺苷(ATP)就是由二磷酸腺苷(ADP)磷酸化而来。

下列结构中不能发生ADP磷酸化的是

A.细胞质基质B.叶绿体基质

C.叶绿体类囊体薄膜D.线粒体内膜

15.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当的温度条件下,测定A植物和B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下表。

当光照强度为3千勒克司时,A植物与B植物固定的CO2量的差值为

A.11.5B.10.5C.4D.1.5

16.右图是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类型的装置(底物为葡萄糖),下面的现象中能够说明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是

A.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

B.装置一中的液滴右移

C.装置二中的液滴左移

D.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

17.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育了一个性染色体组成为XXY,且患红绿色盲的儿子。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A.母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B.父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C.母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姐妹染色体未分离

D.父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姐妹染色体未分离

18.一个噬菌体DNA的双链均被15N标记,让该噬菌体侵染在14N环境中培养的大肠杆菌,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4代,以下不可能出现的是

A.子代噬菌体中只有14个含14N

B.子代噬菌体中只有2个含15N

C.子代噬菌体中的DNA分子都含有14N

D.子代噬菌体中的蛋白质外壳都不含15N

19.下面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同源染色体一般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B.同源染色体是由一条染色体经过复制而成的两条染色体

C.同源染色体的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

D.在减数分裂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

20.用杂合子的种子尽快获得显性纯合体植株的方法是

A.种植→F2→选性状不分离者→纯合体

B.种植→秋水仙素处理→纯合体

C.种植→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处理→纯合体

D.种植→秋水仙素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纯合体

21.已知某RNA分子中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17%,尿嘧啶占21%,则转录形成该RNA的基因片段中胸腺嘧啶所占比例为

A.17%B.19%

C.21%D.38%

22.二倍体植物甲(2N=10)和二倍体植物乙(2N=10)进行有性杂交,得到的F1植物丙不育。

但在变化剧烈的环境中种植F1时,偶尔能出现可育个体植物丁。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甲和植物乙属于同一种生物

B.植物丁由植物丙经基因突变形成

C.植物甲、乙、丙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相同

D.植物丁形成的原因可能是环境变化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23.货币状掌跖角化病是一种遗传病,患者脚掌部发病一般从幼儿学会走路时开始。

随年龄增长患处损伤逐步加重,手掌发病多见于手工劳动者。

下图为某家族中该病的遗传系谱,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家系图判断此病最可能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Ⅳ代中患者与正常人婚配生女儿可避免此病的遗传

C.家系调查与群体调查相结合可推断此病的遗传特点

D.此病的症状表现是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4.在一个含有A和a的自然种群中,AA个体很容易被淘汰,那么按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在此条件下该物种将

A.不断进化B.不断衰退

C.产生新物种D.丧失基因库

25.下图为人体某基因的部分碱基序列及其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示意图。

已知该基因发生一种突变,导致正常蛋白质中的第100位赖氨酸变为谷氨酸。

该基因发生的变化是

A.①处插入碱基对G―CB.②处碱基对A―T替换为G―C

C.③处缺失碱基对A―TD.④处碱基对G―C替换为A―T

2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的tRNA共有64种

B.RNA聚合酶是在细胞核内合成的

C.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相邻的3个碱基

D.叶绿体中的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27.为探究茉莉酸(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离体培养的成熟胡杨细胞质壁分离的影响,将细胞分别移到不同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3天,结果如下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注:

“+”表示添加,“-”表示不添加。

A.质壁分离的胡杨细胞液泡体积变小

B.胡杨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

C.茉莉酸对NaCl引起的胡杨细胞质壁分离有抑制作用

D.NaCl为自变量,茉莉酸为因变量

28.某同学利用发生了向光弯曲的燕麦胚芽鞘,制作成切片并观察。

他绘制了背光侧和向光侧的细胞形态示意图(如下图所示),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29.除去鼠的甲状腺,10天后进行测试,与未除甲状腺的鼠相比较,物质代谢低下,而且在血液中无法检出甲状腺激素。

若在摘除术后第5日开始注射用溶剂溶解的甲状腺激素连续5天,物质代谢低下症状消失,由此推断甲状腺激素可使物质代谢提高。

为证明以上推论,最必要的对照组应该是

A.不去除甲状腺,不注射甲状腺激素对照组

B.注射甲状腺激素,切除甲状腺后第5日移植甲状腺

C.摘除术后第5天开始,连续5天注射前述实验用的溶剂

D.从术后就开始注射与上述实验不同的溶剂溶解的甲状腺激素

30.在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封闭的生态系统中,要使其中的动物长时间存活,必须提供A.O2B.H2OC.足够的有机物D.阳光

31.下列物质属于信号分子,并且通过细胞内的受体选择性的识别和结合,而实现功能的是

A.生长激素B.呼吸酶C.性激素D.脂肪酶

32.当人们参加强体力劳动并大量出汗时,机体可通过多项调节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其中包括

①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②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

③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④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3.右图为人体体液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不正确的叙述是

A.A、B之间的物质交换通过毛细血管壁进行

B.B中大分子蛋白质可通过D进入A

C.在神经组织中,神经递质可存在于B

D.A、B、C中,B中O2浓度最高

34.哺乳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反应是

A.血浆渗透压降低

B.垂体产生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

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

35.右图表示信号传导的一种方式。

X表示产生信息分子Z的细胞,Y是Z的靶细胞。

下列对应关系合理的是

A.X是传入神经元,Y是肌细胞,Z使Y发生膜电位的变化

B.X是下丘脑细胞,Y是垂体细胞,Z促进Y分泌促激素

C.X是胰岛A细胞,Y是肌细胞,Z促进Y中储能物质水解

D.X是甲状腺细胞,Y是垂体细胞,Z促进Y分泌作用X的激素

36.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机体受抗原刺激后,T细胞不直接参与攻击抗原

B.细胞免疫中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能直接杀灭抗原

C.B细胞能分化产生记忆细胞,并合成分泌抗体

D.二次免疫反应是记忆细胞快速分裂增殖并产生抗体

37.下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

”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

甲、乙为两个电表。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电流刺激a点,甲发生一次偏转,乙发生两次偏转

B.图中共有4个完整的突触

C.在b点施加一强刺激,则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并可在d点测到电位变化

D.在e点施加一强刺激,则a、b、d点都不会测到电位变化

38.下图中A、B、C分别代表山地、森林、海洋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

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温度是造成这三个区域内植物分布存在巨大差异的主要生态因素

B.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C.C处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是因为光照的影响

D.影响B处植物出现明显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39.冬虫夏草是一种名贵的中药,冬草的幼虫在土壤中越冬时,被虫草属真菌侵入体内,菌丝逐渐充满虫体内而变为菌核。

使虫体内部组织破坏,夏季菌核萌发,由幼虫头部长出具柄的子座,因而似直立的小草。

这种真菌与幼虫的关系属于

A.寄生B.共生C.竞争D.捕食

40.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饲养虎纹蛙蝌蚪,正常情况下,由蝌蚪发育成幼蛙的过程中,不同种群密度对虎纹蛙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不同密度下,虎纹蛙蝌蚪发育成幼蛙时的平均体重都是0.75g

B.随种群密度的增加,种间竞争加剧使虎纹蛙蝌蚪体重增加减缓

C.高种群密度下,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