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军工程大学硕士生招生考试初试业务课考试大纲模板.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033744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3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火箭军工程大学硕士生招生考试初试业务课考试大纲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火箭军工程大学硕士生招生考试初试业务课考试大纲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火箭军工程大学硕士生招生考试初试业务课考试大纲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火箭军工程大学硕士生招生考试初试业务课考试大纲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火箭军工程大学硕士生招生考试初试业务课考试大纲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火箭军工程大学硕士生招生考试初试业务课考试大纲模板.docx

《火箭军工程大学硕士生招生考试初试业务课考试大纲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火箭军工程大学硕士生招生考试初试业务课考试大纲模板.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火箭军工程大学硕士生招生考试初试业务课考试大纲模板.docx

火箭军工程大学硕士生招生考试初试业务课考试大纲模板

 

火箭军工程大学

硕士生招生考试初试业务课考试大纲

 

 

火箭军工程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二〇一九年九月

351军事共同基础-1-

442专业综合(军事指挥)-3-

442专业综合(军事装备)-4-

811原子核物理学-5-

812炸药理论-6-

813核武器辐射防护技术-7-

821电子技术基础-8-

823机械设计基础-9-

831自动控制原理-10-

841计算机操作系统-11-

842数字电子技术-12-

843数据结构-13-

844信号与线性系统-14-

845通信原理-15-

852管理学原理-17-

861工程流体力学-18-

862飞行力学-19-

863大学化学-20-

864环境工程学-21-

865工程热力学-22-

866材料力学-23-

868运筹学-24-

869仪器分析-25-

351军事共同基础

科目代码:

351

科目名称:

军事共同基础

一、考试性质

军事硕士专业学位统考是国家统一组织的、旨在招收培养我军高层次应用型指挥军官的选拔性考试,招生对象为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一般应具有学士学位)、经军以上单位推荐的正连职及以上职级指挥管理军官。

《军事共同基础》考试科目是该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初试的功能定位,主要考核对从事部队指挥管理工作所需共同性、基础性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基本理论和方法认识分析有关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范围与考核要求

(一)考试范围

考试范围为4个模块:

军队政治工作基础;军事基础理论;作战理论;训练与管理。

(二)考核要求

考生应熟悉各模块内容,并在理解和记忆基础上能够加以灵活运用,既要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又能够联系部队建设和个人工作实际认识分析现实问题,观点正确鲜明,阐述合乎逻辑、层次清晰、有论有据,文字通顺,军事术语使用准确恰当。

具体考核要求如下:

第一模块:

军队政治工作基础

主要包括军队平时政治工作和战时政治工作两个部分。

军队平时政治工作部分,了解我军政治工作的发展历程;掌握我军政治工作的科学内涵、本质特征、理论指导、地位作用、基本任务、主要内容、基本制度、基本规律、作风方法及军队理论和文化建设、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政法建设、群联工作的相关知识;能够运用政治工作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军队战时政治工作部分,重点掌握战时政治工作的科学内涵、指导思想、基本任务、主要内容、基本原则、组织实施及党委对作战的统一领导,熟悉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的原则、任务和战法。

第二模块:

军事基础理论

1.毛泽东军事思想单元:

全面掌握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及内容体系,能够熟练运用基本观点说明和解释当前重大现实问题。

2.新时期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单元:

全面准确掌握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的内容体系,能够熟练运用基本观点说明和解释当前重大现实问题。

3.军事战略基础单元:

重点掌握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的基本精神、地位作用和战略指导,推进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战略措施,以及军事斗争准备内容、基点和要求,并能运用其中的基本观点分析现实问题。

4.我军战史单元:

了解我军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全国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军事斗争等各阶段主要战史。

第三模块:

作战理论

1.作战基本理论单元:

熟知合同作战与联合作战的基本思想与原则,系统掌握军种合同作战与联合作战主要样式及行动。

2.作战力量构成及运用单元:

了解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等军兵种,以及武装警察部队的地位作用、任务及编制体制,掌握各作战力量兵种部队的构成及运用,熟悉各作战力量的主要武器装备及发展趋势。

3.作战指挥单元:

熟悉作战指挥指挥要素、指挥体制、指挥保障,掌握作战指挥基本原则及指挥活动基本程序、内容和方式方法。

4.作战后勤与装备保障单元:

熟悉作战后勤保障与装备保障保障任务、保障内容、保障体制,掌握信息化条件下后勤与装备特点与保障方式运用。

5.外(台)军作战知识单元:

了解美、俄、日、印等主要国家和台湾地区军事战略演变、国防体制和军事实力与部署,掌握上述军队作战基本思想观点及攻防作战基本知识与理论内容。

6.非战争军事行动单元:

了解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内涵及特点,熟悉非战争军事行动应遵循的原则,掌握非战争军事行动主要担负的任务。

第四模块:

训练与管理

1.军事训练单元:

熟悉军事训练分类、地位作用和基本任务,掌握军事训练的指导思想、方针和原则,以及军事训练内容、方法和手段;把握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的基本知识;能够运用军事训练理论分析和解决军事训练现实问题;掌握军事训练准备、实施和总结的基本内容和程序方法;理解军事训练管理和保障的内容及方法。

2.部队管理单元:

了解部队管理有关基本知识,重点理解部队管理一般知识和主要特征及基本原则,熟悉部队管理的主要法规依据;掌握部队管理所涉及的主要内容,理解各项内容的主要特点及基本要求,重点关注行政管理与安全管理的实践应用;重点掌握部队管理的基本方法,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信息化条件下部队管理现实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二)试卷各模块内容比例

第一模块:

军队政治工作基础约20%

第二模块:

军事基础理论约15%

第三模块:

作战理论约35%

第四模块:

训练与管理约30%

(三)试题题型结构

1.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每题的备选项中至少有1个符合题意,多选、错选、少选均不得分)。

2.判断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如认为正确,在题后的()中打“√”,如认为错误,在题后的()中打“×”)。

3.论述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4.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各种题型从不同能力层次要求有各自的侧重点。

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大体为:

识记15%,理解40%、应用45%。

试题难易程度大体划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不同难易程度的试题分值大体为易30%、较易20%、较难30%、难20%。

每个能力层次考核中都有不同难易程度的问题。

442专业综合(军事指挥)

科目代码:

442

科目名称:

专业综合(军事指挥)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主要考查学生对军队指挥学基本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对军队指挥的历史演变、指挥规律和原则的理解与掌握;对军队指挥系统、指挥活动和方式的理解与掌握;对军队指挥保障和指挥艺术的理解与掌握;以及运用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火箭军作战指挥活动中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军队指挥概述(15%)

军队指挥的概念及其要素与特性;军队指挥学的形成与发展、地位作用和研究任务、理论体系与学科体系、研究方法与要求;军队指挥的历史沿革和我军军队指挥的发展及特点;军队指挥的发展动因和发展趋势。

2.军队指挥规律与原则(15%)

军队指挥规律的概念、性质、作用和内容;军队指挥原则的概念、特性、作用和内容,军队指挥原则与军事行动原则的关系。

3.军队指挥系统(20%)

军队指挥体系的概念、地位作用,指挥体系与指挥体制的关系在;指挥员和指挥机关的职权与地位作用,指挥人员的指挥能力要求;指挥机构建立形式,指挥所编成编组,指挥所组织与管理;指挥关系的概念、地位作用和类型,建立指挥关系的要求;指挥信息系统的概念、地位作用,指挥信息系统的分类及其组成功能。

4.军队指挥活动和指挥方式(30%)

军队指挥程序的概念、分类、内容和优化;军队指挥活动的四个主要环节(搜集掌握情况、运筹决策、计划组织和协调控制);军队指挥方式的概念及其地位作用,军队指挥的基本方式、选择依据和把握的主要问题。

5.军队指挥保障(10%)

军队指挥保障的概念和地位作用;军队指挥保障的特点及基本要求;军队指挥保障的组织与保障方法。

6.军队指挥艺术(10%)

军队指挥艺术的概念、特性及与指挥科学的关系;军队指挥艺术的表现;军队指挥艺术生成与发展。

三、试卷类型及比例

1.填空题,约占20%。

2.辨析题,约占10%。

3.简答题,约占40%。

4.分析题,约占30%。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50分。

五、参考书目

(1)夏文军主编.《军队指挥学教程》.军事科学出版社,2012.11。

442专业综合(军事装备)

科目代码:

442

科目名称:

专业综合(军事装备)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军事装备学基础是军事装备学及相关专业的重要学科基础课。

本课程考试旨在考查考生对装备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是否能够运用装备管理工程技术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装备管理问题。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装备管理工程基本理论和方法(约占35%)

装备管理工程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装备全系统、全寿命和全费用管理理论和方法。

2.装备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约占40%)

装备质量管理基础和技术,可信性管理,目标管理与系统评价,装备质量检验,质量管理体系与军用标准化,风险、合同管理与项目管理,装备质量信息管理。

3.装备保障理论与方法(约占25%)

装备管理系统,装备技术保障,装备维修管理,部队装备管理。

三、试卷类型及比例

试卷分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和分析题。

其中:

1.填空题,约占15%;

2.选择题,约占15%;

3.判断题,约占10%;

4.简答题,约占30%;

5.综合分析题,约占30%。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50分。

五、参考书目

(1)花兴来,刘庆华编著.《装备管理工程》.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2004年6月第二次印刷。

811原子核物理学

科目代码:

811

科目名称:

原子核物理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主要考查学生对原子核的性质及结构、原子核衰变、原子核反应、中子物理、裂变和聚变等相关基础理论的理解和对放射性应用的掌握,以及从微观领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

1.原子核的基本性质及结构

内容要点:

原子核的组成,原子核的质量和液滴模型和壳层模型,原子核的大小;原子核的自旋与磁矩、电四极矩,原子的宇称和统计性;核力的基本性质。

知识点:

原子核的组成、原子核的大小、核的质量、质量亏损、结合能、比结合能、最后一个核子的结合能、原子核稳定性、自旋与磁矩、电四极矩、原子核的宇称和统计性、核力的主要性质、液滴模型、壳模型。

2.放射性衰变规律及其应用

内容要点:

放射性衰变的能量条件和衰变纲图,放射性衰变的一般规律,级联衰变规律,衰变规律的应用。

知识点:

α、β、γ衰变的能量条件、衰变纲图、放射性指数衰减规律、分支衰变、放射性活度、递次衰变规律、半衰期的测量、放射性暂时平衡、长期平衡、不平衡、放射系、人工放射性核素的制备、放射性鉴年法。

3.原子核衰变

内容要点:

α衰变规律,库伦势垒贯穿;连续β能谱与中微子假设,费米理论和衰变几率公式,跃迁分类与丘里描绘,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不守恒;γ跃迁的几率公式,内转换,穆斯堡尔效应。

知识点:

α粒子能量的测量、α谱的精细结构、α粒子能量与α衰变能的关系、α衰变的实验规律、α粒子与原子核的相互作用,库伦势垒贯穿、β谱的连续性、中微子假说、中微子的性质、中微子存在的实验证明、费米理论、β衰变的几率公式、丘里描绘、经典的电磁辐射、γ跃迁几率公式、内转换现象、内转换系数、穆斯堡尔效应。

4.原子核反应

内容要点:

核反应概述,Q方程及其应用;核反应截面及在不同坐标中的转换,核反应产额,细致平衡原理,核反应进程和核反应机制;核反应的光学模型和复合核模型。

知识点:

实现核反应的途径、核反应的分类、反应道、核反应中的守恒规律、反应能、Q方程、实验室坐标系、质心坐标系、核反应截面、核反应产额、核反应过程的描述、核反应机制、光学模型、复合核模型。

5.中子物理

内容要点:

中子的基本性质和中子源,中子的慢化和扩散,中子的应用。

知识点:

中子的基本性质、常用中子源、中子与宏观物质的相互作用、宏观截面、平均自由程、中子的慢化、中子的应用。

6.裂变和聚变

内容要点:

裂变的发现和裂变的液滴模型,裂变的实验特征,链式反应,核聚变。

知识点:

自发裂变、诱发裂变、链式反应、轻核的聚变。

三、试卷类型及比例

(1)填空题、选择题,约占27%。

(2)名词解释、简答题,约占33%。

(3)计算题、综合应用题,约占40%。

四、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3小时,满分150分。

五、参考书目

(1)王炎森,史福庭等.《原子核物理学》第一版.北京:

原子能出版社。

812炸药理论

科目代码:

812

科目名称:

炸药理论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主要考查学生对炸药的基本理论与应用的掌握,以及相关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炸药概述(占5%)

爆炸的分类,各类爆炸的特点;炸药爆炸的特征;炸药的特点;炸药化学变化的基本形式,各化学变化形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炸药的分类方法及各类炸药的特点。

2.炸药的热化学及爆炸反应方程式(占30%)

炸药氧平衡和氧系数的计算,氧平衡与氧系数的关系,氧平衡的分类,炸药按含氧量的分类;炸药爆炸反应方程式的经验确定(H2O-CO-CO2和H2O-CO2型规则);炸药爆热的计算,影响炸药爆热的因素,提高炸药爆热的途径;炸药爆温的理论计算,改变爆温的途径;炸药爆容的计算。

3.炸药的爆轰(占40%)

爆轰波波速线的方程和物理意义;爆轰波绝热曲线的方程、物理意义,以及绝热曲线各段的物理意义;爆轰波稳定传播条件的数学表达式;理想气体炸药爆轰参数的计算;爆轰波基本性质(C-J点的性质和爆轰波的Jouget规则)的描述及数学表达;凝聚炸药爆轰反应机理;常γ状态方程法计算凝聚炸药爆轰参数;混合炸药爆速和爆压的近似计算;炸药爆速的实验测定;影响炸药爆速的因素分析。

4.炸药的感度(占10%)

炸药机械感度、热感度、冲击波感度、爆轰波感度和静电感度的测试原理、测试方法及表示方法;影响炸药感度的因素。

5.炸药的爆炸作用(占15%)

炸药做功能力的理论表示、实验测定及提高做功能力的方法;炸药猛度的理论表示、实验测定及影响因素;空气中爆炸冲击波峰值超压的计算。

备注:

(1)除特殊情况外,分析对象为常用的猛炸药,如黑索今、奥克托今、泰安和梯恩梯等。

(2)需要查表的参数应给出,如炸药的定压生成热、爆轰产物的Kast平均摩尔定容热容(计算爆温所用)等。

三、试卷类型及比例

1.炸药概述(占5%)

(1)填空题、选择题,约占60%。

(2)简答题,约占40%。

2.炸药的热化学及爆炸反应方程式(占30%)

(1)填空题、选择题,约占15%。

(2)简答题,约占5%。

(2)计算题,约占80%。

3.炸药的爆轰(占40%)

(1)填空题、选择题,约占25%。

(2)简答题,约占50%。

(3)计算题,约占25%。

4.炸药的感度(占10%)

(1)填空题、选择题,占100%。

5.炸药的爆炸作用(占15%)

(1)填空题、选择题,约占60%。

(2)计算题,约占40%。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50分。

五、参考书目

(1)王玉玲,余文力.《炸药与火工品》第1版(2~6章).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12。

813核武器辐射防护技术

科目代码:

813

科目名称:

核武器辐射防护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主要考查学生对核辐射防护的基本理论与应用的掌握,以及相关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电离辐射剂量学和辐射防护的基本物理量,内容要点包括:

注量,注量率,能注量,能注量率,质量衰减系数,质能转移系数,质能吸收系数,总质量阻止本领,吸收剂量,授予能,吸收剂量率,带电粒子平衡,比释动能,比释动能率,照射量,照射量率,器官吸收剂量,当量剂量,辐射权重因子,组织权重因子,有效剂量,待积有效剂量,集体当量剂量,集体有效剂量,ICRU球,扩展场,齐向扩展场,剂量当量,个人剂量当量,周围剂量当量,定向剂量当量。

电离辐射生物效应与电离辐射防护标准,内容要点包括: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法规与标准,内容要点包括:

(1)电离辐射致生物效应的特点,电离辐射的原初作用,电离辐射对DNA和细胞的作用,电离辐射致突致癌的机理。

(2)剂量、剂量率、射线种类、照射时间空间分布、照射方式、细胞、组织、个体和物种等影响电离辐射生物效应的因素。

(3)电离辐射致生物效应的分类目的,随机性效应和确定性效应的定义和特点。

(4)小剂量一次照射生物效应的特点,小剂量慢性照射生物效应的特点,全身大剂量急性照射的特点。

(5)电离辐射防与辐射源安全法规标准的发展,我国电离辐射防护和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的主要架构。

(6)基本标准辐射防护要求、职业照射剂量控制标准、事故照射剂量控制标准、表面污染控制标准。

内外照射剂量计算方法,内容要点:

外照射概念和特点,外照射剂量计算的一般方法,射线外照射剂量计算方法,射线外照射剂量计算方法,中子外照射剂量计算方法,内照射概念和特点,内照射剂量估算一般方法,影响内照射剂量估算的因素,放射性核素进入人体途径和代谢过程,参考人,生物半排期,有效半减期,滞留分数方程,排泄分数方程,放射性核素的摄入模式,比有效剂量,放射性气溶胶粒度,放射性摄入量估算内照射剂量的方法,胃肠道模型,肺模型,骨模型。

内外照射辐射防护方法,内容要点:

γ外照射防护的一般方法,γ点源屏蔽计算,β外照射防护的一般方法,β射线屏蔽计算,中子外照射防护的一般方法,中子屏蔽计算,内照射防护的一般方法。

辐射剂量测量的方法,内容要点:

布拉格-格雷空腔电离理论,能量响应,电离室测量照射量的原理,电离室测量吸收剂量的原理,β射线吸收剂量的测量方法,γ和β射线吸收剂量的量热计法,热释光法测量个人剂量的原理,化学剂量计,中子剂量的测量,辐射计量检定。

辐射防护监测技术,内容要点:

个人剂量监测,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内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工作场所监测,表面污染监测,空气污染监测,环境监测,环境放射性本底,环境常规监测,事故监测,操作监测。

放射性表面污染,内容要点:

放射性表面污染的概念,放射性表面污染的分类和污染机制,放射性表面污染控制标准,放射性表面污染的去污方法,放射性表面污染去污效果的评价。

核武器辐射防护特殊要求,内容要点:

对核武器放射工作场所的要求,个人防护和防护管理的要求,放射性三废的处理,核材料临界安全控制方法,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辐射防护技术人员基本要求。

三、试卷类型及比例

1、填空题、选择题(30%)

2、分析计算题(45%)

3、论述题(25%)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50分。

五、参考书目

(1)尚爱国,过惠平,秦晋,等编著.《核武器辐射防护技术基础》(第二版).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6年。

821电子技术基础

科目代码:

821

科目名称:

电子技术基础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该课程涉及的基础理论和知识面较广、综合性强,与各个专业领域密切相关,对锻炼和培养学生的严密科学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该科目主要考查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和运用,以及采用电子技术的分析方法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要内容包含整流、滤波、稳压电路,半导体三极管和交流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数字电路基础,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等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与应用,并且能灵活运用,具备较强的分析、设计与解决该领域典型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该科目的考试内容主要分为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两部分,各部分内容的比例各约占考试内容的二分之一。

具体的考试知识范围包括:

模拟电子技术部分(约占1/2)

半导体器件特性及应用,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应用,电子电路中的反馈,直流稳压电源及分析。

数字电子技术部分(约占1/2)

数字电路基础,数字集成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及时序逻辑电路,数模接口电路及应用。

三、试卷类型及比例:

选择题,填空题(或者判断题),约占30%;

计算题、图解分析题,约占40%;

设计题,约占30%。

试题中,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的相关考试知识可以相互交叉综合,不必有明显的区分和界限,各部分所占分值仅做参考,可根据具体的试题情况,做适当调整。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50分。

五、参考书目

(1)童诗白,华成英.《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07;

(2)张克农.《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1。

823机械设计基础

科目代码:

823

科目名称:

机械设计基础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主要考查学生对机械中的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基本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的掌握,并且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具备较强的分析、设计与解决机械工程实际的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机械原理部分(占60%)

机构组成和机构分析基础知识,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传动、轮系、间歇运动机构、回转件平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机械设计部分(占40%)

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基本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包括螺纹连接、键连接,齿轮传动,带传动,轴,滑动轴承、滚动轴承。

三、试卷类型及比例

1.判断题,约占10分;

2.选择题,约占20分;

3.填空题,约占20分;

4.简答题,约占40分;

5.计算题、设计、分析题,约占60分。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50分。

五、参考书目

(1)杨可桢程光蕴主编.《机械设计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08。

831自动控制原理

科目代码:

831

科目名称:

自动控制原理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该科目主要考查学生对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和运用,并且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具备较强的分析、设计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Ⅰ经典控制理论部分(85%—90%)

(一)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

自动控制理论的概念;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自动控制系统基本控制方式及反馈控制原理;控制系统方框图的绘制;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典型外作用。

(二)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控制系统微分方程建立的方法;拉氏变换法求解微分方程;线性系统的可叠加性及均匀性;传递函数的定义及性质;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传递函数零、极点的概念;绘制并化简系统的结构图、信号流图、梅森公式。

(三)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动态过程与稳态过程;时域性能指标的分类;一、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及时域性能指标的计算公式;改善二阶系统性能的方法;主导极点;稳定性及稳定性判据;稳态误差。

(四)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

根轨迹的概念;根轨迹方程;根轨迹的绘制法则;根轨迹和系统性能的关系。

(五)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频率特性的概念;传递函数与频率特性之间的联系;频率特性的表示方法;对数渐近频率特性的绘制方法;频域指标与时域指标间的关系;最小相位系统;Nyquist稳定判据;稳定裕度。

(六)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远程网络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