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心净国土净.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026625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讲 心净国土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一讲 心净国土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一讲 心净国土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一讲 心净国土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一讲 心净国土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讲 心净国土净.docx

《第一讲 心净国土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讲 心净国土净.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讲 心净国土净.docx

第一讲心净国土净

第一讲心净国土净

《维摩诘经》的整体思想就是开悟真心,所以我们中级班教材的总名就叫做:

开悟真心;《维摩诘经》选读。

第一讲的内容是;心净国土净;,也就是选读《维摩诘经》(以下简称《维摩经》)第一品;《佛国品》的主要内容。

我们分三段进行学习。

第一段总述我们真心的状态。

大乘佛法中的真心和哲学家们研究的心;不是一个层次的概念。

在哲学家们看来,心(意识)是精神层面的,国土是物质层面的,两者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而大乘佛法的真心,是清净的意识心,既超离同时又包含了哲学的心和物,比意识甚至潜意识的层次更加深入,既非因,也非果,又不离因果。

意识心作为因起着主导作用,万法作为果;是因随缘的展现,就像整个果树是一粒种子的展现一样。

种子就如同意识心,果子就如同意识心随缘变现的物质。

那促使种子发芽、长成果树的力量在是什么呢?

这个力量就是能生。

这种能生的力量,我们看不到,即使把种子一层一层剖开也找不到,但它确确实实存在,没有了它,种子就长不出果树来了,这种能生的力量就可以比喻成为真心。

这个真心和意识心、物质是共存的、不一不异的,就像生的力量和果树、种子共存一样,也唯有通过种子发芽才能展现出来。

果树长出来时,最初的种子好像已经没有了,可是满树的果子里却都包含着种子,这就叫因果同时、不一不异、相似相续。

那么心和国土(也就是因和果),也是这样不一不异的,真心就是因果,因果就是真心,所以佛法说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会知道,具备了直心、深心、菩提心的大乘菩萨们,就已经成就了佛国净土。

大家看经文:

直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不谄众生来生其国。

深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具足功德众生来生其国。

菩提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大乘众生来生其国。

这段话总体地概括了心和国土的关系,主要讲了三个心,第一是直心,第二是深心,第三是菩提心。

直心就是内心没有比较,非常平直、舒朗,没有任何的障碍。

俗话说:

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

这是典型的以凡夫心来测度圣心,阿罗汉就能进入无诤三昧,何况是佛呢?

佛心是完全平直无争的,只有凡夫心才会有竞争和计较,才会不平直。

所以《维摩诘经》说直心是菩萨净土,只要我们把心放直,不再计较得失利益,就是菩萨的清净心,就能感得菩萨的境界;;净土。

凡夫心都不平直,都喜欢比较,所以我们的心电图都是曲曲折折的,平时也常会遇到谄曲的众生。

现在有研究说,一般人不出三句话,已经在说谎了,甚至婴儿都会说谎,所以现在的世界有信誉危机,与人相处时,我们往往就会担心被骗,一旦被骗内心就感觉很委屈、很痛苦。

其实呢,这正是我们自己的心不够直才召感来的,所以别人才会冤枉你,是不是这样呢?

我们平日都太虚伪了,太希望别人吹捧了,所以吹捧的人就会不停地像蚊子苍蝇一样跟着你。

如果我们内心是直的,那些谄曲、虚伪、阿谀奉承的人自然会远你而去,不会谄曲、不会吹捧的人自然就会生到你的国土。

深心就是不肤浅。

凡夫心都是和事情勾连在一起的,心里惦记什么眼神里就能流露出来,贪财的见到钱时眼睛会发光,贪色的见到美女眼睛会放电;所以一眼就能够看透,这样的心就是肤浅的。

而深心是清净的、无相的,所以面对财、色、名、食、睡这些凡夫追求的东西时,无论得失成败,菩萨的眼神依旧很清澈,这就是以深心做事才能达到的清净境界。

而成大事者,必须要具备一颗深心,我们修行成佛是不是大事呢?

这是人世间唯一的大事,佛陀就是为这一大事因缘才出生于世的,佛土也是唯有深心才可以成的。

所以《维摩诘经》说深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的时候,具足功德的众生,会生到其国。

具足功德是就是于一切法无碍,所以我们修行,不是闭门造车,而是要深入地学习一切法,只要能利益众生的,无论是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都要去学透彻,能运用自在,这叫做法无碍。

菩萨当于五明中求,五明包括内明(通达佛法)、医方明(通达医药)、声明(通达语言文字)、工巧明(通达科学技术)、因明(通达逻辑学),这些都通达了,众生有求于你时,你既可以帮助对方,又可以让对方再去帮助他身边的人,才可以有度化众生的机会,从而积累成佛的功德,菩萨成佛时,才会有具足功德众生来生其国。

那如何能做到深心呢?

孔老夫子说过: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也就是说任何一种因缘、任何一个人、任何一种思想,都可以作为我们学习的对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把利于众生的本领和智慧学习过来,把有害于众生的地方去除掉,这样深入到生活的内部,无论是逆境还是顺境,无论是快乐还是痛苦,都要很珍惜,无时无刻不在学习,这就是深心。

如果你能做到呢,我们的生命就会具足功德。

功就是功夫、做功夫,德就是德行。

一个人在痛苦面前都不会改变他的气节,改变他生命的本质,像古人说的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这就是德行好。

那么生命的内在呢,我们也要有功夫,面对痛苦要心甘情愿,甚至能够体会到乐趣,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别人都替你的处境发愁,你却痴心不改、自得其乐,只有这样,你的心才越来越深入,功德也越来越圆满。

所以深心是菩萨的净土,就是当你深入到每一个众生每一个心态的内部的时候,你就发现,任何一种痛苦和烦恼,都可以作为度众生的方便。

只有经历了痛苦,你才会理解他人的痛苦,才会愿意去帮助他们,才有经验和能力帮助他人从痛苦当中解脱出来。

在同情和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你也就功德圆满,成就了菩萨净土的庄严,这就是深心。

菩提心是自觉觉他之心,菩提翻译成汉语就是觉悟,觉悟之后的心,具有两个最基本的特质,第一是自由,第二就是幸福。

我们的真心本来就是空灵剔透、无拘无束的,却因为我执,堕落在二元法里迷失掉了,只要我执一断,即刻就能恢复本来面目。

现在我们大家就可以体验一下,把对二元世界的所有感受都轻轻地放下,不思善不思恶,观察一下此刻的心,那么,只要你出离的愿望具足,当下就可以从善恶当中跳出来。

这个时候,你就能体会到完整、永恒的自由和幸福。

如果你出离心不够,一下子放不下,也可以慢慢地、相似地体会一下,至少先把道理明白过来。

如果体会到了,觉悟的心;;菩提心就可以升起来,所以菩提心是在你自己这颗心解脱之后建立起来的。

此时你再回观善恶,就会明白这是因果报应,你种下善的因,就是一种快乐的结果;如果你伤害了别人,种下了恶的因,别人痛苦了,你的心也开始不安了,将来收获的就是苦果,这就是因缘果报。

我们自己解脱之后,看到周围的人还是被束缚着,这个时候怎么办?

我们就发愿,一定要去利益无边的众生,使他们也能够从烦恼当中解脱出来,不要被善恶所伤害,这颗心就是菩提心。

善良的心是容易受伤的,因为他局限在自己的善良当中,对恶的感受就会更强烈,其实这样的善是小善,因为它是和恶对立产生的。

我们要帮他把善良放大,放到完全没有恶的存在,善也就无从安立,这样的善叫做至善,至善才能至美,至善至美就是极乐世界。

无始劫以来,善恶就好像是两条绳索一样束缚着我们,恶是一条痛苦的铁链,善是一条黄金软链,虽然名贵美丽,却一样会把你捆住,不让你自在。

所以不思善不思恶,不是善恶不分,善恶还是历历分明的,只是我们把锁链解开了,不再去执着它,那身心就唯有欢喜、自由和宁静;尤其是当你的亲人、周围的朋友,也都从烦恼中解脱出来,菩提心全都升起来之后,大家都成了拥有菩提心的大乘菩萨,智慧和慈悲就像传灯法会一样,一灯传十灯、百灯、千灯,灯灯无尽,这个世界就充满了光明,那你就已经生活在极乐世界里了。

所以这样的一颗菩提心,会感得大乘菩萨来到你的世界,这不是真正的净土又是什么呢?

所以直心、深心、菩提心三者,是修行的总纲,是回归真心的总原则。

对自己是直心的;对法是深入的,要精进地去学习一切能够利益众生的方法,不怕麻烦,不要以为自己只是个居士,懂得三皈依就行了,那你成不了具有深心的菩萨;对他人要有菩提心,我们解脱、学法的唯一的目的,就是要帮助众生回归净土,这就是菩提心,这三者也是大乘佛法的精髓。

而大乘佛法的特点,就是心清净,即国土清净。

大家继续看经文:

布施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一切能舍众生来生其国。

持戒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行十善道,满愿众生,来生其国。

忍辱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三十二相庄严众生来生其国。

精进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勤修一切功德众生来生其国。

禅定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摄心不乱众生来生其国。

智慧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正定众生来生其国。

四无量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成就慈悲喜舍众生来生其国。

四摄法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解脱所摄众生来生其国。

方便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于一切法方便无碍众生来生其国。

三十七道品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念处正勤神足根力觉道众生来生其国。

回向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得一切具足功德国土。

说除八难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国土无有三恶八难。

自守戒行不讥彼阙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国土无有犯禁之名。

十善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命不中夭,大富梵行,所言诚谛,常以软语,眷属不离,善和诤讼,言必饶益,不嫉不恚,正见众生来生其国。

佛陀在这里所提到的六度、四无量心、四摄、方便,是大乘佛法所修的全部内容;三十七道品、四念处、回向心、说除八难属于小乘善法;持五戒、修十善属于人天善法。

这一段的意思就是说,一个具备了直心、深心、菩提心的人,无论修行其中任何一法,都可以成佛,所以太虚大师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

这就是说,如果你有了直心、深心、菩提心(仰止唯佛陀),哪怕只把做人的五戒持圆满了(完成在人格),都一样可以成佛;如果你没有直心、深心、菩提心,那无论你修多高妙的法门,就算你把五乘正法全部都修一遍,也成不了佛,因为因地不真,果遭纡曲,土豆的种子是不可能结出西瓜的。

所以,我们大家在修行之前,都要扪心自问一下,自己的这颗心准备好了吗?

如果准备好了,我们就继续看以下的内容,依次了解一下每个法门的特点。

一、大乘佛法

六度、四无量心、四摄、方便,这些大乘佛法的修行法门,是让我们学习如何去从内心解脱的基础上获得快乐的。

如果你真正地想体会到修行的快乐,就一定要细细地看这段话,看明白其中的因果。

(一)六度之因果

布施为因,感得能舍众生之国土为果。

为什么能舍呢?

因为很富有嘛,所以布施才会发财。

布施包括财施、法施和无畏施。

财施,就是解决别人生活方面、物质方面的困难;法施,就是解决别人思想和技术方面的问题,他不懂的道理我们告诉他,让他不要做错事,不懂的技术我们教给他,让他掌握一门谋生的手段;无畏施,就是当他面临生老病死时,财施、法施都不管用了,我们就要去鼓励他、安慰他,让他在生离死别面前不会太孤独、太烦恼、太失落,甚至让他能够觉悟。

持戒为因,感得满愿众生之国土为果。

能满愿的人都是贵人,所以持戒才能做官;持戒的范围很广,并不单指遵守佛教的戒律,而是要遵守一切法律法规、约定俗成的社会公共道德,乃至工作单位的规章制度,等等。

遵守这些戒律,你就会遇到满愿众生,并满足自己的愿求,比如在一个单位里面,如果你很遵守制度,按制度办事,那就能把事情办成;如果不遵守制度,那你的事情就办不成,周围的人也就无法满你的愿。

忍辱为因,感得色相庄严的众生国土为果。

为什么呢?

人一生气就会很难看,而忍辱的人从来不会生气、上火,相随心转啊,相貌也自然就很庄严。

什么叫忍辱呢?

就是面对一切境界的时候,都能够忍受,在逆境中不消极,在乐境中不忘形,并不是让我们忍辱忍得都像缩头乌龟一样,既不敢说,也不敢做。

忍辱有两个层次,首先我们要能认可,比如别人打你的时候,你要认识到,他打你是有道理的,并不会无缘无故打你,这个缘故你或许知道,或许不知道,但都逃不开因果;进一步呢,你还要想到如何去帮助他,不要让他再继续痛苦下去,这才是忍辱,这样的果报就是相貌庄严。

精进为因,感得勤修一切功德的众生之国土为果。

功德大的人势力很大,眷属极多,比如观音菩萨、地藏菩萨等等八大菩萨,随行眷属无量无边。

什么是精进?

精就是不杂修,进就是不懈矾。

修净土,就好好念佛,念《地藏经》就念《地藏经》,参禅就好好参禅,这就是精;每天这样静静地专注地念下来,不中断、不懈矾,这就是进,精进地念到底,念佛功德、诵经功德、参禅功德,自然圆满。

所以说,精进可以感得勤修一切功德众生来生其国。

禅定为因,感得摄心不乱众生之国土为果。

心即是土,土即是心,心不动,地就不动,就算动了也不会伤人,比如佛陀说法时,常会大地六种震动,这种震动就是不会伤人的,因为佛陀是安住在禅定里的,心非常稳定。

现在有禅定功夫的圣人少了,地就开始乱动,而且一动就伤人,这个就很麻烦,我们需要多修行禅定。

禅定就是静虑,很安静地思考问题、面对生活,心不为各种问题所乱,这叫摄心不乱。

摄心不是闭心,不是让你什么都不看,什么都不听,而是当你的眼睛看外面的时候,你的心还是平静的。

比如现在,我在这里讲课,课堂很活跃,我们大家之间有各种交流,并不是死水一潭,但是我的心仍是平静的,不会被各种情绪搅乱。

所以摄心不乱,就是你工作的时候好好工作,讲话的时候好好讲话,生活的时候好好生活,生死的时候也好好地生死,心不会随外界所乱,就能够感得摄心不乱的众生来到他的国土。

智慧为因,感得正定众生之国土为果;正定是以智慧为基础的,没有智慧的定不是正定。

有人以为定力就是能坐,几个小时能坐着不动,我们就认为这个人定力很好,其实他和我门口的石头比起来还差得很远。

还有人觉得,他坐在那里,一会儿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周围有什么事情、过去多长时间了也不知道,出来后感觉精神矍铄,内心宁静,这个也不是正定,而属于外道的定,叫做无想定。

正定是具有觉察能力的定,这个觉察的能力就是智慧,包括出世间和世间两种。

比如,四禅八定就是属于世间的正定,以如实观察身受心法为前提,在定中,你并非什么都不知道,依旧可以如实地观察身体,观察你的心,观察你的感受,而心里面没有动乱,只是非常清楚;出世间的正定就是定慧等持,我们把智慧打开之后,明白了万法皆空的真相,那平时对境就是一觉即空,随觉随空,觉就是慧,既然明白了是空的,还有什么散乱呢?

在智慧的觉照下,定力自然慢慢增长,这就是定慧等持,定和慧不一不异。

所以说智慧为因,必定会使正定众生来生其国。

因为篇幅所限,六度的修行因果我们就解释到这里,如果我们六度都修圆满了,那你的国土就会有能舍、满愿、色相庄严、勤修一切功德、摄心不乱和正定的众生,是众善人菩萨的修行乐土,那不是极乐是什么呢?

(二)四无量心之因果

四无量心就是慈悲喜舍,慈是给人快乐,悲是拔除痛苦,喜是给人欢喜,舍是提供帮助,这四种心态就是菩萨心肠,也是大乘佛法中对心的内涵的最真实的诠释。

其实,当你拥有了直心、深心和菩提心后,就会隐隐约约地感觉到自己的心变得越来越慈悲,越来越能够让别人感觉到舒服、温暖,这叫慈;也越来越有能力解决别人的痛苦,这叫悲;拥有了慈悲的心,我们会越来越欢喜,越来越愿意帮助众生,这样的发心,所感得的果报就是具有四无量心的菩萨出生到你的国土,所以说四无量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成就慈悲喜舍众生来生其国。

(三)四摄法之因果

四摄法就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这四样是增加人格魅力的法宝,尤其是现在,社会交流非常多,我们如果想和大家相处得好,就一定要做到这四个方面。

首先是布施,就是要尽量去无私地帮助别人,如果你什么都不想帮别人,只想让别人帮助自己,那你的吸引力就太少了,没有人愿意和你接近。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患难见真情,就是在别人倒霉的时候,你帮助他走出困境,那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你,你对他就有摄持作用。

第二是爱语,就是你说出来的话里要让他感觉到关爱,感觉到舒服,不能用恨语。

恨语一出口就夹枪带棒的,像个刺猬一样到处伤人,别人受了伤,自然就不敢靠近你了。

比如夫妻两个,男人主外,天天在外面跑,刚一回家,女人就喊:

你死到哪里去了?

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他如果真的是跑到情人那里去了,人家整天卿卿我我,说的都是吴侬爱语,一回家就听你河东狮吼,有时候还要被审问:

今天钱又用多少了?

在那里做什么了?

本来半个小时可以回家,为什么一个小时了;审来审去,他觉得在家里像犯人一样,没劲,就更不想回家了。

所以,爱语其实是一种关系学,即使你要管理别人,也要有善巧,要懂得运用别人喜欢听的话、愿意接受的话,让他觉得你是关心他,不是厌烦他。

第三是利行,利行就是要发自内心地成人之美,帮助他成就世间和出世间的事业,这样你才能摄持住他,因为没有人会拒绝你真心的关心。

比如,现在很多父母对教育子女问题都很头疼,不知道怎么教育,自己为了子女真是呕心沥血、苦口婆心,可是你讲你的,子女还是不听话,很难管,为什么呢?

就是因为你没有真正地去了解孩子的想法,他的兴趣爱好在哪里,长大了想去做什么,而是一味地把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强加给他,那他就不会认为你是真的关心他、帮助他,有时还适得其反,搞得家庭中气氛很紧张。

如果你学会了利行呢?

就会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不停地去鼓励他、帮助他、表扬他、指点他,这样小孩子就会把自己的爱好发展得很好,自信心、求知欲都具备了,以后学什么都会学得很好,所以利行也是四摄法很重要的一点。

第四就是同事,同事就是和大家一起做同样的事情,这样才能保持比较近的距离,不至于互相隔阂。

比如,有句俗话说:

小别胜新婚,久别就离婚。

对于家庭来说,你距离太远了,就会出问题,因为你们不能同事。

同事就要经常在一起做一些事情,比如一起旅游,一起扫扫地、洗洗衣服啊,甚至一起煮饭,你不要觉得反正就炒两盘菜,我自己干了就算了,一起做的感觉会不一样。

家庭是这样,人与人之间也是这样,大家在一起相处、做事情,才能反映出你的人生观,你的做事情的态度,这样彼此才会更加了解,你才能够影响到他。

所以四摄法,是人际关系的秘诀,或者说是四种秘密武器。

佛陀说:

四摄法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解脱所摄众生来生其国。

如果你具备了四摄法,你就具足了对众生的吸引力,众生就被你的解脱道摄受了,就有力量从红尘五欲、邪魔外道的吸引力中解脱出来,成为修行解脱道的众生。

就像我们,虽然都是业障沉重的凡夫,可是被佛法摄受了以后,红尘中的五欲就都吸引不住我们了,即便业障再重,我们也要硬着头皮拼命地往前冲,一直冲到菩萨的净土里去才罢休,所以四摄法为因,修行解脱道的众生出生在你的国土为果。

(四)方便之因果

方便就是要因人施教、因地制宜,也就是救度、教化众生要讲究善巧,讲究方法,不能千篇一律,所以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三藏十二部也浩若烟海,都是为了大开方便之门,让所有的众生都有机会通过合适的法门离苦得乐。

有句话说,有佛法就有办法,只要你真正地信佛,人生中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比如我们都知道,藏地僧人是允许吃牛肉的,汉地僧人就绝对不行。

这是因为古时候,藏地几乎不长蔬菜,如果不允许吃肉,藏地僧人就可能全都要饿死了,所以藏地佛教才有这个方便,这是独一无二的,但是有了这个方便呢,藏地的法门也就和我们汉地有了区别。

我们知道,牛具有一种忠诚的性子,吃牛肉的人也必然会沾染牛的习气,因此藏教都必须有上师,修行人要对上师无比忠诚才能够得到窍诀,修行才能成就,才能见到本尊;而藏地真正的修行人,死后也会再转生到这块独一无二的土地上,由上师认领后继续修行,自度度他,直至成就。

这些藏教很特殊的地方,都是跟这个方便相匹配的。

那么现在呢,因为有了运输的方便,藏地僧人也渐渐地不吃肉了,运输的方便就替代了吃肉的方便,很多藏教的法门也开始在汉地流传。

汉地人很有智慧,对佛法一丝不苟,所以很多藏传的密法在汉地也得到了推广,这就是一切法无碍。

在任何情况下,清净圆融的自性都可以让佛法实行下去,利益众生,所以说方便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于一切法方便无碍众生来生其国。

二、小乘佛法

具备了直心、深心、菩提心之后,修行小乘佛法也一样可以成就菩萨净土。

我们看看小乘修法的因果。

(一)三十七道品之因果

三十七道品就是三十七种依次增进的修行方法,共分为七大类:

第一是四念处(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就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用这四种观来规范自己的思想,不让邪念产生;第二是四正勤(已生恶令永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用于规范自己的行为,使自己能够断恶向善;第三是四神足(欲神足、勤神足、心神足、观神足),就是通过四念处和四正勤的修行,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让自己的精力充沛,并且能够全部用来修行善法,不被其他事情耗散;第四是五根(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念处、正勤、神足的众生,就能培养五种善根,首先是信,信佛、信法、信僧,这种信会促使我们努力地取得修行上的进步,念念不忘三宝,安住在佛法当中,智慧就打开了;第五是五力,包括信力、进力、念力、定力、慧力,如果五根逐步强大起来,就会产生积极向上的力量,并最终开花结果;第六是七觉支(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是定慧所产生的觉受;第八是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七觉支升起来后,我们就对一切法升起了八种正道观,这是小乘行人的修行次第,因为时间所限,我们只是简单地介绍一下,以后有机会还可以详细地去学习。

佛陀说:

三十七道品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念处正勤神足根力觉道众生来生其国。

就是修行三十七道品为因,会感得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正觉、正道都圆满的众生出生到你的国土。

(二)回向心之因果

回向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得一切具足功德国土。

回向心就是要事事回归于事物的真相,也就是无论善恶,都能融归自性,随缘不变,安住于生命最真实、最圆满的地方,那就是佛国;;一真法界,这样的修行,大公无私,圆融无碍,平等不二,当下就具足了佛的功德,所以会感得一切具足功德的国土。

(三)说除八难之因果

三恶是贪嗔痴三毒,有贪嗔痴就不能成佛。

八难是指八种无法学佛的苦难,包括地狱、饿鬼、畜生这三恶道,众生福报太小,没有办法学佛;长寿天难,长寿天有八万四千大劫的寿命,属于外道修行的最高境界,定力非常高,却对佛法不感兴趣,结果是八万四千劫,依旧落空亡,所以很可惜;北拘卢洲难,北拘卢洲的人福报很好,没有丝毫痛苦,所以对轮回没有感觉,也就没有出离轮回的动力;聋盲瘖哑难,这样的人,身体的障碍很大,想学佛修行也是很困难的;世智辩聪难,就是属于聪明反被聪明误类型的,比如很多知识分子,自以为很聪明,却理解不了佛陀的智慧,见不到一切皆空的真相,就不会信佛修行;佛前佛后难,比如我们现在,就赶上了佛后难,当然释迦佛的佛法还在,以后佛法要是也没有了,那才是真正的佛后来临了,那个时候的众生只知道争名逐利、争强好斗,这种果报是非常悲惨的。

佛陀说说除八难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国土无有三恶八难,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给众生讲说如何免除三灾八难的办法,就可以感得一个没有三灾八难的国土,来到这个国土的将都是已经成佛和正在修行成佛的众生。

三、人天善法

人天善法,包括修行人间福报和天的福报的法门,包括持五戒和十善,广义来说,持戒就是诸恶莫作,十善就是众善奉行,因为十就是圆满的意思,用直心、深心、菩提心修行这样的法门,也一样能够成就菩萨的净土。

(一)自守戒行、不讥彼阙之因果

自守戒行、不讥彼阙,戒律是戒自己的,不是戒别人的,一方面,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让自己符合戒律的要求;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宽以待人,不要批评别人在戒律方面的过失。

这样修行,就可以感得国土无有犯禁之名的果报,就是在你的国土中,连什么叫违反、禁止都没有听说过,大家都非常安分守己,自在率真,不用你去管理。

(二)十善之因果

十善就是天人的善法,包括身业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口业的不妄言、不绮语、不恶口、不两舌,意业的不贪、不嗔、不痴。

总之,你的身口意三业既不要去伤害别人,也不要让自己痛苦,这样去修行,就会感得命不中夭,大富梵行,所言诚谛,常以软语,眷属不离,善和诤讼,言必饶益,不嫉不恚,正见众生来生其国的果报。

不中夭就是长寿,这是不杀生的果报;大富是不偷盗、不贪的果报,梵行是不邪淫的果报,所言诚谛是不妄言的果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些因果我们应该很熟悉,三世因果文里都写的很清楚,我们就不细讲了。

总之,修行十善的果报也非常圆满,能感得长寿、大富、持戒清净、诚实、和善、家庭团圆、言辞有益、处世和谐、无嫉妒憎恨、有正知正见的众生出生到你的国土。

所以心净即佛土净,这句话的内涵极其深广,层次也非常多,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哪怕我们现在都没有成佛,没有修行,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