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实验考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025669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化学实验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生物化学实验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生物化学实验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生物化学实验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生物化学实验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化学实验考试题.docx

《生物化学实验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化学实验考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化学实验考试题.docx

生物化学实验考试题

秦皇岛市2014年中考生物、化学实验操作试题

一、观察根尖的结构

试题说明

1、观察根尖的永久切片,识别根尖的基本结构。

2、熟练使用光学显微镜。

材料器具

普通光学显微镜、根尖纵切永久切片、擦镜纸。

评分标准

评分细则

1、检查实验材料器具是否齐全完好。

(1分)

2、取镜安放:

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将显微镜镜筒向前,镜臂向后,轻轻放在实验台上。

镜臂靠近身体略偏左,镜座距实验台边缘约5cm。

(1分)

3、对光:

先将镜筒上升,然后用手指握住转换器的边缘,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转动遮光器,使遮光器上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同时用两手转动反光镜,将光线反射到镜筒里,直到整个视野呈白亮色为止。

(3分)

 

4、放置根尖纵切永久切片,从侧面注视物镜,双手缓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直到物镜距离玻片标本2—3mm为止。

左眼注视显微镜视野内,双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至视野中出现清晰的物像,并指出成熟区(3分)

 

5、收放:

(2分)

观察完毕,先提升镜筒,取下玻片标本。

用纱布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

转动转换器使两个物镜伸向前方,将镜筒缓慢降至最低处。

将反光镜放在直立的位置。

将显微镜放回原处。

未报告的扣1分。

用一只手拿取显微镜的扣1分。

 

直接用手转动物镜扣1分。

未用左眼注视目镜的扣1分;未调出白亮的视野扣1分。

未从侧面注视物镜的扣1分;未指出成熟区扣1分。

 

未正确归位的扣1分。

注:

因操作错误造成仪器损坏或其他不良后果的扣1分,后果严重的扣2分。

 

二、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实验要求

1、熟练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2、对装片进行观察。

材料用具

洋葱鳞片叶、胶头滴管、清水、碘液(用碘酒代替)、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刀片、镊子、解剖针、干净纱布、吸水纸。

实验操作规则及评分标准

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细则

1、检查实验材料器具是否齐全完好,并向老师报告。

(1分)

2、用干净纱布将载玻片、盖玻片擦拭干净。

(1分)

 

3、在载玻片中央滴适量的清水。

用刀片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上划出一个边长约0.5cm的方格,然后用镊子从方格的一角撕取鳞片叶的内表皮,置于载玻片的清水中,并用解剖针将表皮展平。

(2分)

4、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其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轻轻的盖在表皮上,避免出现气泡。

(2分)

 

5、将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对侧引流,使碘液扩散至整个标本。

(2分)

 

6、把制好的装片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找到物像,请监考教师检查装片效果。

(1分)

 

7、整理材料用具(1分)

将载玻片、盖玻片清洗干净。

所有用具器材放归原处并整理实验材料。

未报告扣1分

未正确操作扣1分。

未展平扣1分

 

盖盖玻片方法不正确扣1分

 

碘液滴加位置不对扣1分;未引流扣1分。

未找到清晰物像的扣1分。

 

未整理扣1分。

注:

因操作错误造成仪器损坏或其他不良后果的扣1分,后果严重的扣2分。

 

三、用显微镜观察番茄果肉细胞

实验要求1、熟练制作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

2、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材料用具

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吸管、解剖针、吸水纸、胶头滴管、清水、番茄、纱布、显微镜、擦镜纸

实验操作规则及评分标准

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细则

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完好,并向老师报告。

(1分)

2、用干净纱布将载玻片、盖玻片擦拭干净。

(1分)

3、在载玻片中央滴适量清水(1分)

4、用解剖针挑取少许成熟的番茄果肉,置于载玻片的水滴中,用解剖针将番茄果肉细胞充分的打散。

(2分)

5、用镊子夹起盖玻片,先使盖玻片的一侧接触水滴,然后轻轻放下,避免盖玻片下面产生气泡。

(2分)

6、把制好的装片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找到物像,请监考教师检查装片效果。

(2分)

7、整理材料用具(1分)

将载玻片、盖玻片清洗干净。

所有用具器材放归原处并整理实验材料。

未报告扣1分。

未正确操作扣1分。

未正确操作扣1分。

未用解剖针将番茄果肉细胞分散开的扣1分。

盖盖玻片方法不正确扣1分。

未找到物像扣1分。

未整理扣1分。

注:

因操作错误造成仪器损坏或其他不良后果的扣1分,后果严重的扣2分。

 

四、观察种子的结构

实验要求

1、观察大豆、玉米种子,识别种子的基本结构。

2、熟练处理和解剖种子,按照正确的程序观察种子的结构。

材料用具

浸泡过的大豆和玉米的种子、解剖刀、放大镜、镊子、白瓷盘、碘液、解剖针。

实验报告单

观察种子的结构

姓名:

考号:

1、绘制大豆种子胚的示意图,并标出各部分名称。

(结构包括:

子叶、胚芽、胚轴、胚根)

 

2、将碘液滴在玉米种子的纵切面上,呈现深蓝色的是___________部分。

实验操作规则及评分标准

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细则

1、检查实验材料器具是否齐全完好,并向老师报告。

(1分)

2、、取一粒吸足水分的大豆种子放在白瓷盘上,观察外形,指出种脐,并报告老师。

用镊子夹住大豆种子,在种脐的对侧用解剖刀轻轻地划一个小口,将种皮剥离下来,露出里面的胚。

(2分)

3、掰开子叶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绘出示意图,并标出各部分名称。

(2分)

 

4、取一粒玉米种子平放在白瓷盘上,观察外形。

用镊子夹住玉米种子,沿正中线用解剖刀纵向切开,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纵剖面,指出胚和胚乳并报告老师。

(2分)

5、用镊子夹起切开的玉米种子,将一滴碘液滴在切开玉米种子的纵切面上,观察现象并填写报告单。

(2分)

6、整理材料用具,完成实验报告(1分)

所有用具器材放归原处并整理实验材料。

未报告扣1分。

未指出种脐扣1分。

 

未正确绘出示意图扣1分,未正确标注胚的各部分结构扣1分。

 

未指出胚和胚乳扣1分。

 

未正确填写报告单扣1分。

未整理扣1分。

注:

因操作错误造成仪器损坏或其他不良后果的扣1分,后果严重的扣2分。

 

五、制作叶片的临时切片

实验要求

1、熟练制作徒手切片。

2、对切片进行观察。

材料用具

新鲜植物(菠菜、油菜等)的叶片、双面刀片(每组2片;两片并齐,一侧用胶布粘牢,中间放半截刀片,两端粘牢)、镊子、盛有清水的培养皿、滴管、纱布、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清水、吸水纸。

实验操作规则及评分标准

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细则

1、检查实验材料器具是否齐全完好,并向老师报告。

(1分)

2、取一片植物的叶片,放在载玻片上。

用手捏紧并排的两个刀片,切割载玻片上的叶片。

(1分)

 

3、重复切几次,每切一次,刀片要沾水一次,以便将切下的叶片薄片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里。

(1分)

4、用干净纱布将载玻片、盖玻片擦拭干净,在载玻片中央滴适量清水。

用镊子从水中选取最薄的切片,置于载玻片的水滴中。

(3分)。

5、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其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慢慢地放下,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

(2分)

6、把制好的装片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找到物像,请监考教师检查装片效果。

(1分)

7、整理材料用具(1分)

将载玻片、盖玻片清洗干净。

所有用具器材放归原处并整理实验材料。

未报告扣1分。

未在载玻片上切割扣1分。

 

刀片不沾水扣1分。

未擦拭载玻片、盖玻片扣1分,未滴清水扣1分。

盖盖玻片方法不正确扣1分。

未找到物像扣1分。

 

未整理扣1分。

注:

因操作错误造成仪器损坏或其他不良后果的扣1分,后果严重的扣2分。

 

六、配制50毫升质量分数为4%的氯化钠溶液

实验要求:

1.正确使用天平和量筒。

2.掌握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

3.能正确填写药品瓶标签上的说明。

实验器材:

托盘天平、50毫升量筒、胶头滴管、氯化钠、纯净水、空白标签、烧杯、玻璃棒、空试剂瓶、质量相同的两张纸、回收氯化钠的烧杯、药匙、抹布

实验操作规则及评分标准:

实验操作规则

评分标准

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

(1分)

报告(1分)

2.计算氯化钠的质量及水的体积,填写实验报告单(2分)

填写实验报告单(各1分、共2分)

3.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倒入烧杯中(2分)

正确使用托盘天平(调节平衡、左右各放纸、左物右码)(1分)(错一项均不得分)

称量准确,倒入烧杯(1分)

4.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溶解(2分)

正确使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1分)

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溶解(1分)

5.把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

(2分)

把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

(1分)

贴上标签,标签上要注明药品名称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分)

6.清洗仪器(烧杯、玻璃棒)并整理实验器材(1分)

清洗(1分)(少洗一件、天平未回零均不得分)

备注:

操作错误扣1分,造成严重后果扣2分

 

实验报告单

姓名考试号

氯化钠克,水毫升。

 

七、用试管给水加热至沸腾

实验要求:

1.正确向试管中添加液体药品。

2.正确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至沸腾。

实验器材:

试管、试管架、试管夹、水、酒精灯、火柴、废液罐、废物罐、抹布。

实验操作规则及评分标准

实验操作规则

评分标准

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1分)

不报告扣1分

2.向试管中倒入水(3分)

倾倒方法正确(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试剂瓶口紧挨试管口)(1分)(错一项均不得分)

液体量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1分)

盖上瓶塞,试剂瓶放回原处,标签朝外

(1分)(错一项均不得分)

3.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至沸腾(5分)

检查外壁是否有水,如有水擦干(1分)

正确使用酒精灯,用外焰加热(1分)

试管夹使用正确(拇指不能放在短柄上),试管要倾斜约45°,试管口不对人(1分)(错一项均不得分)

液体不喷出(1分)

正确熄灭酒精灯(1分)

4.整理器材(1分)

整理仪器(1分)(将试管里的热水倒入废液缸,取下试管夹,将试管放倒放在试管架上)

备注:

操作错误扣1分,造成严重后果扣2分

 

八、测定溶液酸碱度

实验要求:

正确使用pH试纸测出溶液酸碱度。

实验器材:

pH试纸、玻璃棒(三支、盛放于烧杯中)、稀硫酸、石灰水、氯化钠溶液、盛蒸馏水的烧杯(放使用后的玻璃棒)、干燥的玻璃片(三片)、抹布。

实验操作规则及评分标准:

实验操作规则

评分标准

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

(1分)

报告(1分)

2.分别测三种溶液的PH值(6分)

试剂瓶塞倒放(1分)

正确使用pH试纸(1分)

每测一种液体换用不同的玻璃棒(1分)

对照比色卡每测出一种溶液酸碱度得1分(共3分)

3.正确填写记录单(1分)

填写记录单(可一起填也可分别填)

(1分)

4.清洗仪器,整理器材。

(2分)

试剂瓶盖上瓶塞,放回原处标签朝外(1分)(错一项均不得分)

清洗玻璃片和玻璃棒,清洗后的玻璃棒放回原烧杯中,整理实验台。

(1分)(少洗一件均不得分)

 

备注:

操作错误扣1分,造成严重后果扣2分

 

实验报告单

姓名考试号

溶液名称

溶液的pH

稀硫酸

石灰水

氯化钠溶液

九、除去河水中的不溶性杂质

实验要求:

1、正确组装过滤器和顺利完成过滤操作

2、正确使用胶头滴管

实验器材:

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空烧杯、烧杯(盛有胶头滴管和蒸馏水)、烧杯(盛装浑浊的河水)、烧杯(放有玻璃棒)、滤纸、剪刀、抹布

实验操作规则及评分标准

实验操作规则

评分标准

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1分)

报告(1分)

2、组装过滤装置。

(4分)

把一张圆形滤纸对折两次,打开后放入漏斗中,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0.5—1cm左右(1分)

用蒸馏水润湿滤纸,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用玻璃棒赶走气泡(有赶的动作即可)(1分)(错一项均不得分)

把大烧杯放在铁架台上的铁圈下面,调节铁圈的高度适当(1分)

把漏斗放在铁圈上,使漏斗颈的尖嘴部分紧靠烧杯的内壁(1分)

4、用玻璃棒引流,把适量浑浊的河水慢慢倒进漏斗进行过滤。

(3分)

将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一边便于液体倒入(1分)

烧杯口紧靠玻璃棒,向漏斗内慢慢倒入浑浊的河水(1分)

液面低于滤纸边缘(1分)

5、清洗并整理实验器材,恢复到实验前状态。

(2分)

清洗漏斗和玻璃棒(1分)

实验器材放回原位,擦净实验台(1分)

备注:

操作错误扣1分,造成严重后果扣2分

 

十、制取并收集一满瓶CO2气体

实验要求:

制取并用集气瓶收集CO2气体、验满。

实验器材:

集气瓶、毛玻璃片、酒精灯、火柴、锥形瓶、橡胶塞(连有导气管、长颈漏斗)、石灰石、稀盐酸(1:

2)、药匙、小木条、抹布

实验操作规则及评分标准

实验操作规则

评分标准

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

(1分)

报告(1分)

2.向锥形瓶放入石灰石,正确连接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倒入稀盐酸。

制取CO2气体,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用毛玻璃片尽量盖严瓶口。

(5分)

正确放入石灰石(1分)

塞严胶塞(1分)

导气管直伸到集气瓶底部(1分)

正确倒入稀盐酸(瓶塞倒放、标签朝向手心、试剂瓶口紧挨长颈漏斗,错一项不得分)

毛玻璃片盖集气瓶(1分)

3用小木条验满后盖好毛玻璃片。

(可自行选择是否用酒精灯)(3分)

正确验满(1分)

验满后盖好毛玻璃片(1分)

集气瓶正放(1分)

整理器材。

(1分)

注意:

将反应后的液体倒入废液缸,固体留在锥形瓶中,无需清洗。

(1分)

备注:

操作错误扣1分,造成严重后果扣2分

 

十一、组装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的装置并检查装置   的气密性

实验要求:

1.正确连接仪器2.正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实验器材:

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大试管,有单孔胶塞的导气管(120°玻璃弯管、60°玻璃弯管和胶皮管),有水烧杯、水槽,集气瓶,毛玻璃片、抹布。

实验操作规则及评分标准:

实验操作规则

评分标准

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

(1分)

报告(不报告扣1分)

2.连接橡胶塞、试管(1分)

正确连接橡胶塞和试管(未正确连接扣1分)

3.检查装置气密性(2分)

先把导管放入水中(否则扣1分)

双手握住试管外壁,导管口处有气泡冒出(否则扣1分)

4.把试管固定到铁架台上(从下到上、从左到右)(3分)

根据酒精灯调整试管高度.(灯帽上1-2cm左右)(否则扣1分)

铁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否则扣1分)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否则扣1分)

5.准备收集装置(2分)

将集气瓶装满水并盖上玻璃片,不留有气泡(否则扣1分)

集气瓶倒放于水槽中,将导管放入水槽中(否则扣1分)

6.整理仪器(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1分)

整理仪器(先撤酒精灯后撤导管扣1分)

备注:

操作错误扣1分,造成严重后果扣2分

 

 

十二、探究中和反应现象

实验要求:

1、正确取用液体药品。

2、正确使用滴管。

3、正确使用化学试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器材:

烧杯、滴管、量筒(10mL)、玻璃棒、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溶液

实验记录单

姓名:

考号:

氢氧化钠遇酚酞溶液后的颜色

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操作规则及评分标准

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细则

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

(1分)

2、取10毫升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并记录(3分)

 

3、再向该烧杯中逐渐滴加稀盐酸,边滴加边搅拌直到颜色恢复到原色。

(3分)

 

4、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1分)

 

5、清洗、整理器材回原位。

(2分)

 

用滴管取液体药品方法不正确扣1分

用滴管滴加液体方法不正确扣1分

实验不记录扣1分

未用玻璃棒搅拌扣1分

 

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扣1分

 

不擦干桌面或仪器整理有遗漏各扣1分

备注:

操作错误扣1分,造成严重后果扣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