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资料文言双基的回归与训练第三册 考题精练 doc.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021989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资料文言双基的回归与训练第三册 考题精练 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资料文言双基的回归与训练第三册 考题精练 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资料文言双基的回归与训练第三册 考题精练 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资料文言双基的回归与训练第三册 考题精练 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资料文言双基的回归与训练第三册 考题精练 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资料文言双基的回归与训练第三册 考题精练 doc.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资料文言双基的回归与训练第三册 考题精练 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资料文言双基的回归与训练第三册 考题精练 doc.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资料文言双基的回归与训练第三册 考题精练 doc.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资料文言双基的回归与训练第三册考题精练doc

考题精练

一、通假字

1.暴秦之欲无厌(      )

2.当与秦相较(      )

3.至莫夜月明(      )

4.敛赀财以送其行(      )

5.长乐王回深父(      )

6.南声函胡(      )

7.汝识之乎(      )

8.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

1.“厌”通“餍”读yàn,满足 2.“当”通“倘”,读tǎng,如果 3.“莫”通“暮”,读mù,傍晚 4.“赀”通“资”,读zī,钱财

5.“父”通“甫”,读fǔ,古代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 6.“函胡”通“含糊”,重浊而模糊 7.“识”通“志”,读zhì,记住 8.“考”通“拷”,敲打

二、古今异义

1.至于颠覆

古义:

____________    今义:

连词,另提一事

2.刺客不行

古义:

____________    今义:

不可以,不被允许;不中用

3.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古义:

____________    今义:

能愿动词,表示许可

4.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义:

____________    今义:

真实的或虚构的用做讲述对象的事情

5.至于幽暗昏惑

古义:

____________    今义:

连词,另提一事

6.墙往往而是

古义:

____________    今义:

常常

7.慷慨得志之徒

古义:

____________    今义:

大方

8.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古义:

____________    今义:

举动

9.荣于身后

古义:

____________    今义:

身体后面

10.岂非人事

古义:

____________    今义:

有关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管理、调配等事宜

11.则遣从事

古义:

____________    今义:

投身到(事业中去);处理

1.终究,到……结局 2.不出行 3.可以用,两个词 4.先例,旧事 5.至,到;于,介词 6.到处 7.意气激昂;奋发

8.品行作为 9.死后 10.人为 11.属官,属吏

三、一词多义

1.制

2.视

3.本

4.相

5.或

6.归

7.比

8.盛

9.殆

10.私

11.望

12.而

13.焉

14.以

15.其

16.乃

17.然

18.盖

19.乎

20.所

1.①控制 ②统帅 ③形式、规制 ④制定,规定 2.①看 ②比较 ③看待 ④处理,办理 3.①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部 ②本来 ③考察、推究 ④根本 ⑤指农业 ⑥指“上天”“父母” 4.①帮助 ②互相 ③动作偏指一方,“我”或“他” ④宰相,辅佐君主的大臣 ⑤赞礼、司仪 ⑥察看,观察 5.①有人 ②有时 ③有的…… ④也许 6.①女子出嫁 ②归,返回。

归宁,出嫁的女儿回娘家探望 ③归附,归顺 ④返回,投奔 7.①靠近 ②等到 8.①兴盛 ②盛大 ③昂扬 ④装着 9.①大概,可能 ②疑,疑惑 ③几乎,近于 ④危险 10.①自己的,个人的

②偏爱 ③私下 11.①远望 ②盼望 ③农历每月十五 ④名望 12.①表并列,可以不译 ②你、你的 ③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地”,也可以不译 ④并且,承接 ⑤但是 ⑥表修饰 13.①无义,语气词 ②同“然”,相当于地、……的样子,作词尾 ③相当于“于是”,即到那里,兼词 ④怎么 14.①在 ②表顺承,相当于“而” ③和“上”“下”等连用,表示时间、方位的界线 ④介词,凭借……身份 ⑤而,表并列 ⑥因为 15.①助词,无义 ②自己 ③难道 ④副词,可要一定 ⑤其中的 ⑥大概 16.①你的 ②于是,就 ③竟然 ④是 ⑤才 17.①名词词尾,“……的样子” ②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③不过,但是 ④这样,那样 ⑤认为……是对的 ⑥然而,连词 18.①车盖,古代车上伞状的篷子 ②表原因,可译为“大概”,连词 ③超过 ④大概,副词,表推测 19.①于 ②呢,反问 ③在 ④同,和 20.①地方 ②“所”与“手植”组成名词性词组,“……的” ③所+动词,表名词意思,所施加的 ④“为……所”表被动四、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

(1)函梁君臣之首(      )

(2)明烛天南(      )

(3)以旌其所为(      )

(4)以绳天下之梅(      )

(5)其后名之曰(      )

(6)买五人之脰而函之(      )

(7)执此以朝(      )

(8)缇骑按剑而前(      )

(9)使不上漏(      )

(10)人皆得以隶使之(      )

(11)舟行至临汝(      )

2.动词活用

(1)则其至又加少矣(      )

(2)后世之谬其传(      )

(3)安能屈豪杰之流(      )

(4)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

(5)以夭梅病梅为业(      )

(6)必复之全之(      )

3.形容词活用

(1)删其密(      )

(2)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

(3)常在于险远(      )

(4)不能容于远近(      )

(5)祸患常积于忽微(      )

(6)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

(7)后世之谬其传(      )

(8)必复之全之(      )

(9)穷余生之光阴(      )

1.

(1)用匣子装,用做动词 

(2)照,用做动词 (3)表扬,用做动词 (4)约束,用做动词 (5)命名,起名,用做动词 (6)用匣子装,用做动词 (7)上朝,用做动词 (8)上前,用做动词 (9)从上面,用作状语 (10)像奴隶一样,用做状语 (11)乘舟,用做状语

2.

(1)到的人,作名词 

(2)流传的文字,作名词 (3)使……屈身,使动用法 (4)使……鸣,使动用法 (5)使……屈曲;使……成为病态,使动用法 (6)使……恢复,使动用法

3.

(1)密枝,作名词 

(2)表率,作名词 (3)危险偏远之处,作名词 (4)远处近处,作名词 (5)细小之处,作名词 (6)保全,作动词 (7)弄错,作动词 (8)使……全,使动用法 (9)使……尽,穷尽,使动用法

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

(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2)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3)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2.被动句

(1)智勇多困于所溺

(2)激昂大义

(3)不能容于远近

(4)洎牧以馋诛

3.倒装句

(1)石之(铿然有声者)(定语后置)

(2)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定语后置)

(3)始舍[于其址](状语后置)

(4)系燕父子[以组](状语后置)

(5)扼腕(于)墓道[省略句(省介词)]

(6)而告[以成功][省略句(省宾语)]六、成语

1.抱薪救火:

比喻因方法不对,虽然有心消灭祸害,结果反而使祸害扩大。

《六国论》: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2.满招损,谦得益:

骄傲自满招致损害,谦逊虚心得到益处。

《伶官传序》:

“《书》曰:

‘满招损,谦得益。

’”

3.辱人贱行:

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

语出《五人墓碑记》。

4.荣于身后:

死后十分荣光。

语出《五人墓碑记》。

七、名句积累

1.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此世所以不传也。

(苏轼《石钟山记》)

4.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归有光《项脊轩志》)

5.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张溥《五人墓碑记》)

6.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姚鼐《登泰山记》)

八、文学常识

1.《六国论》,选自苏洵《嘉祐集·权书》。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北宋眉山人,散文家。

他与儿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

2.《游褒禅山记》,选自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官至宰相,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临川人,世称王临川。

北宋改革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3.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

4.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谥文忠,“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影响很大。

著有《苏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5.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昆山人,后徙居嘉定(上海),明末散文家,所作散文朴素简洁,善于叙事,著有《震川文集》,世称“震川先生”。

6.张溥,字天如,号西铭,太仓人,明末文学家,崇祯初年创爱国“复社”,从事文学和政治活动。

著有《七录斋集》。

7.姚鼐,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人称惜抱先生,清代桐城人,“桐城派”的集大成者。

著有《惜抱轩全集》。

8.龚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学家,近代改良运动的先驱,在己亥年写了315首绝句,总题为《己亥杂诗》,表达了对国事的感慨与平生经历的哀乐。

著有《龚自珍全集》,又名《定庵全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